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难点21背景、原因类材料题解答技巧【题型特点】背景原因题是材料分析的主要考察题型,其中以原因问法最为常见,背景和条件相对较少。此类题型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基本时空特征储备的丰富程度,因此平时注重强化时代特征的套路背诵显得尤其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背景原因题不需要过多过细的进行答案素材分类,因为此类题的分值基本在6-8分,区分政治、经济、文化的大方向就基本能够完成题目要求,但是对于宏观背景和具体条件还是要有明确的区分,并非所有背景题都是简单背诵模板,部分细节题需要的是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其中某一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满分模板】【限时检测】(建议用时:45分钟)1.(2023·河北高考·2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陈翰笙(1897—2004)在苏联担任国际农民运动研究所研究员期间,曾与苏联、匈牙利等国经济学者围绕中国社会性质展开论辩。这些外国学者机械使用马列理论,否认当时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认为中国农村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陈翰笙与其进行了激烈争论,但缺乏有力的辩驳证据,遂决定“对中国的社会作一番全面的调查研究”。回国之后,为了弄清中国社会的性质,陈翰笙组织一批学者先后在营口、大连、长春、无锡、保定及广东岭南等地展开农村调查和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逐渐形成“中国农村派”。中国农村派认为:在中国农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封建性生产方式是并存的,但封建残余占优势;中国农民的商品生产不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生产,而是贫困导致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在中国农村未占优势,半封建的小农经营仍是农业经营的支配形态,阻碍着资本主义农业的生产;帝国主义对中国农村的半封建性有维持作用。——摘编自李金铮《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农村经济的主张》等(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农村派形成的原因。(6分)【答案】(1)原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20世纪三十年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的经验和教训;有识之士的倡导;大量农村实地调查和研究活动的开展。【解析】(1)据材料“苏联、匈牙利等国......机械使用马列理论”可知,国际上已经有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得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据材料“《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农村经济的主张》”可知,五四运动以后,早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得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据材料“在苏联......围绕中国社会性质展开论辩”可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共产国际的代表认为中国农村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反“围剿”的失利,说明共产国际的指导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得出20世纪三十年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的经验和教训;据材料“陈翰笙组织一批学者”得出有识之士的倡导;据材料“在......等地展开农村调查和研究”得出大量农村实地调查和研究活动的开展。2.(2023·广东高考·17)(14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贡献,大都以为是老大而衰弱。今天我要问一问,究竟他果是长此老大衰弱而不能重振复兴吗?不的!从“五四”运动以后,我们已经感觉到这民族复活的动机了。——李大钊《人种问题》(1924)材料二欲求抗战的最后胜利,欲求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之实现,其在今天和将来,除应加强我们内部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外,别无方法与途径。这是挽救时局和复兴中华的关键。——《新华日报》发刊词(1938)材料三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样,就可以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之后,“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摘编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1)解释材料一中民族复活的“动机”。(4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不同的原因。(4分)(3)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系统阐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根据材料四,简述这一历史逻辑的史实依据。(6分)【答案】(14分)(1)动机:①思想层面:马克思主义传播,新的理论武器。②组织层面:中国共产党成立,新的领导力量。(2)原因:所处革命阶段的主要矛盾不同。全面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3)史实依据:①创造前提: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②开始征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③赋予生机: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析】(1)据材料一“从‘五四’运动以后,我们已经感觉到这民族复活的动机了”可知材料主要强调五四运动对后期革命发展影响的角度分析民族复活的“动机”,从思想角度来看,一批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使过程中起到了领导作用,他们深入社会各个阶层群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成为接下来指导革命的新的理论武器;从组织层面看,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干部基础和阶级基础,成为接下来革命新的领导力量。(2)据材料二“欲求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加强我们内部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外,别无方法与途径”可知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的关键在于团结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实现全民族抗战,从而实现民族独立,说明当时民族矛盾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一切政治斗争都应该服从于民族矛盾;据材料三“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可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的关键在于推翻一切反动势力的压迫,尤其是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在华的代言人——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说明当时阶级矛盾在主导地位,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综上,社会主要矛盾的差异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的不同。(3)据材料四“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可知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这成为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前提;据材料四“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可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了剥削制度,将所有的剥削阶级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从而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征程;据材料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将党的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等一系列努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国力明显增强。3.(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44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党中央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方针,各解放区继续实行抗日战争时期确立的民主选举的各项原则和制度。一些解放区开展了民主选举运动,颁行了选举法规。1945年10月至1946年初,陕甘宁边区为召开第三届参议会首次大会进行了乡、县、边区三级普选。这次选举产生了170名边区参议员,包括各社会阶层的代表。在党派关系上,共产党员61人,国民党员19人,救国会员1人,无党派人士89人,解放战争后期,对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者的范围和条件作出新的规定。1949年1月,《东北解放区县村人民代表选举条例草案》规定:经军事法庭、司法机关和人民法庭判决剥夺公民权者,有反革命行为及民主政府缉办在案者等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949年6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明确地把“赞成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列为被选为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首要条件。其他解放区颁布的选举法规也有类似的规定。——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放区人民政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范围调整的原因。(7分)【答案】(15分)(1)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解放战争即将胜利;解放区的日益扩大;解放区新兴人民政权的建立。【解析】(1)据材料“1945年10月至1946年初......解放战争后期......作出新的规定”可知,随着抗战的胜利,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矛盾为主转变为解放战争时期的阶级矛盾为主,得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据材料“1949年1月《东北解放区县村人民代表选举条例草案》规定”可知,经过三大战役东三省获得解放,得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解放战争胜利在即;据材料“其他解放区颁布的选举法规也有类似的规定”得出解放区的日益扩大;据材料“1949年6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可知,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民主政权建设,得出解放区新兴人民政权的建立。4.(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42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美国长期肆意干涉拉丁美洲事务,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美国政府武力入侵的同时,更侧重于用“民主化”与“和平演变”的手段干预拉美地区事务。1999年,美国政府推出“新干涉主义”,竭力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充当“世界法官”。后冷战时代,拉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开始不断下降。同时,拉美地区成立了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组织,在运用自身力量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立,凸显了越来越洪亮的“拉美声音”。2013年11月,美国政府宣称放弃“门罗主义”,然而就在当天,又对古巴进行了抨击。此后,美国政府又相继对委内瑞拉等国的内政进行了干涉。——摘编自徐世澄主编《帝国霸权与拉丁美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宣称放弃“门罗主义”的原因。(11分)【答案】(25分)(1)拉美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地位下降;拉美国家的联合有能力解决地区事务;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中东和中亚地区;金融危机削弱美国实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解析】(1)据材料一“后冷战时代,拉美在美国......”得出拉美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地位下降;据材料一“拉美地区成立了......‘拉美声音’”得出拉美国家的联合有能力解决地区事务;据材料一“拉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开始不断下降”并结合所学得出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中东和中亚地区;据所学可知,美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形势对美国的外交政策调整也产生了影响,得出金融危机削弱美国实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等。5.(2022·重庆高考·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从16世纪初开始,公开发售国债成为欧洲许多国家解决财政困难的重要办法。1688—1689年,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格兰具备了为6年后在一片信任的氛国中创建英格兰银行所必需的条件。英格兰银行把短期公共信用业务并入一个半公营的现代货币银行体系。从1713年到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公债增长了1倍多,到“七年战争”结束时差不多又翻了一番。英国的公债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时的1.273亿英镑,到1783年增加到2.429亿英镑,几乎翻了一番。——《经济系统与国家财政》材料二1927年起,国民政府滥发公债。1932年,政府应付各种内债本息2.1亿余元,每月平均偿还1700万元。1月12日,国民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鉴于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中,政府每月财政支出仅军费一项需1800万元,不敷达1600万元,提出挪用每月内债还本付息基金以应急需。此消息引发市面恐慌,上海金融工商界纷纷致函反对。全国公债持券人会在宣言中指出:“此种举措,不啻将全国人民历年备置之财产,宣告没收,减绝人民之生计,破坏国家债信,而一方对于截留税收,冗军浮费,则坐视不敢处置,以致财政一无办法,乃不得不攘夺人民生活之源泉,以供政费暂时之挹注,此种举措徒起截税者之野心,为滥费者张目。全国国民,为国家经济立场,允当群起,誓死反对。”国民政府被迫于1月18日收回停付拟议。——《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材料三1981年,中央决定发行国库券。3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认为发行国库券是平衡国家财政收支、调节和引导国民经济向协调方向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1981—1987年,每年国库券实际发行量都超过计划发行额,总其发行361.76亿元,1985年起可以贴现和抵押贷款。通过发行国库券,将人民群众手中的部分购买力及其他一部分社会财力集中起来,暂时转移给了国家,增加了国家重点建设的投资。——《中国共产党公债政策的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英国公债规模持续扩大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全国公债持券人会反对国民政府停付内债本息的理由。(6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央发行国库券的作用。(5分)【答案】(1)原因: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使得人们信任政府;现代货币银行体系建立,提升了政府向民间借债能力;持续的战争,使得政府出现资金需求。(2)理由:国家侵夺民间资产,减绝国民生计;损毁国家信誉;助长滥费。(3)作用:平衡国家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集中财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推动改革开放顺利进行。【解析】(1)17—18世纪,英法等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公债发行有国家“背书”,可得出“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使得人们信任政府”是原因之一;材料中“英格兰……现代货币银行体系”,因此可得到“现代货币银行体系建立,提升了政府向民间借债能力”;由材料一“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等信息,可推知“持续的战争,使得政府出现资金需求”。(2)据材料二“绝减人民之生计”可以推知,国民政府停付内债本息,损害了人民利益,可得结论“减绝国民生计”。材料中“破坏国家债信”,可推知国民政府停发内债本息,破坏国家信誉。“冗军浮费”“为滥费者张目”可归纳为:助长政府滥费。(3)据材料三“发行国库券是平衡国家财政收支、调节和引导国民经济向协调方向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可分析得出发行债券可平衡国家财政收支,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据材料三“将人民群众手中的部分购买力及其他一部分社会财力集中起来,暂时转移给了国家,增加了国家重点建设的投资”,可以分析得出发行债券可以集中财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根据材料三所显示的时间“1981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改革开放时期,因此发行债券有利于推动改革开放顺利进行。6.(2023·海南高考·18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海上格局指国家力量在海上的对比态势。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中后期,在与英国海战失利后,荷兰霸主地位被取代。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成为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21世纪以来,“海上多极”趋势明显。海上格局转换的焦点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力量对比的竞争;二是关于海洋规则的博弈。西方国家强调“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在对海洋规则的理解上,各海洋强国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尤其在主权和安全理念方面,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与后发海洋国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存在着较为尖锐的矛盾。国际秩序的建立或塑造离不开实力的支撑。随着全球社会的发展,各海洋强国既需要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又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协调一致。由于海洋环境恶化、自然或人为灾害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发酵,人类正在迈入全方位认知、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时代。——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海上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7分)【答案】(2)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对海洋规则的认识的差异;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加强;海洋环境和自然灾害等全球性问题;海洋时代的发展需要。【解析】(2)据材料“一是关于力量对比的竞争;二是关于海洋规则的博弈”可知海上格局的变化是以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为基础的,同时不同国家对海洋规则的认识的差异也成为影响海上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据材料“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与后发海洋国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存在着较为尖锐的矛盾”可知美国对外长期奉行霸权主义政策,使美国与其他海洋国家的矛盾存在尖锐矛盾,客观上影响了海上格局的变化;据材料“随着全球社会的发展”可知全球化的发展使全球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分工更加细致,客观上要求世界各国在全球治理中需要密切合作;据材料“由于海洋环境恶化、自然或人为灾害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发酵”可知全球性的环境和自然灾害问题日益严重,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据材料“人类正在迈入全方位认知、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时代”可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海洋权益认知的变化客观上推动了海上格局的调整,以适应海洋时代的发展需要;据材料“‘海上多极’趋势明显”可知新世纪多极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加速了海上力量对比的变化,加速了海上格局的调整。7.(2022·海南高考·17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人民生活保障建设。1948年,东北行政区委员会颁布的《东北公营企业暂行劳动保险条例》是我国在较大区域内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解放后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积累经验并奠定了基础。1951年,政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一位得知此消息的职工说:“社会主义好,生、老、病、死有劳保。”到1952年11月底,全国实行《劳保条例》的企业达2860家,职工320万人。1953年,政务院又发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若干修改的决定》。1956年,全国实行《劳保条例》的职工达到1600万,比1953年增加了近4倍,签订了集体合同的职工有700万人,比1953年增加了10倍,合计共有2300多万职工享受了《劳保条例》规定的不同保险待遇。至此,享受劳动保险的职工占国营、公私合营、私营企业职工总数的94%。1956年,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缺乏劳动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社员,在生产上和生活上给予适当的安排和照顾,保证他们的吃、穿和柴火的供应,保证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使他们的生养死葬都有依靠。”——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10)》(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建设取得历史成就的背景。(8分)【答案】(2)背景:解放战争的胜利;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恢复的基本完成;“一五”计划的开展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等。【解析】(2)据材料“1948年”“1951年”,可知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国家秩序逐步恢复正常;据材料“到1952年11月底”,可知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经历了追歼残敌、“三反五反”和土地改革后,人民政权已经相当巩固;据材料“1956年,全国实行《劳保条例》的职工达到1600万”“农业生产合作社”,可知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正在进行或者即将完成,国家需要通过社会保障建设来提高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同时社会主义公有制逐步确立,所以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建设具有社会主义原则;最后,这一时期我国召开了第一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的社会保障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也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8.(2022·全国乙卷·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人企业的技术引进加以指导。其后,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1962年到1966年,在企业提出的技术引进申请中,有90.4%获得了批准。——摘编自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等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在技术引进方面,50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1960年,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摘编自杨德才等《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材料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对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中央确定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的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强调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据中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床上用品品牌代理合同
- 2024医院药品零售许可合同
- 2024年建筑合同纠纷预防及处理办法
- 2024年度IT企业软件许可使用合同
- 2024年度搬厂工程机械设备租赁合同
- 2024年度委托加工合同:甲乙双方在二零二四年就某产品委托加工的详细条款
- 2024年度量子科技实验室建设安装工程分包合同
- 2024年度智能停车安防监控系统安装合同
- 2024展厅装饰装修合同范文
- 2024年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商标范围
- 糖尿病肌电图
- 计算机操作员(五级)理论考试题库(浓缩300题)
- 化验室岗位培训
- 多用户预编码
- (高清版)DZT 0303-2017 地质遗迹调查规范
- 污水管网施工-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纯方案-)
- 乔丹体育侵权案例
-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 广告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
- 第一讲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国际化
- 《世界的聚落》知识点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