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诫子书》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理解文章内容,揣摩“志”“学”“才”三者的联系,把握文章主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体会其教子智慧。重难点1.揣摩“志”“学”“才”三者的联系,把握文章主旨
2.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
3.体会其教子智慧。(一)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1.选自《诸葛亮集·文集》卷一,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2.诸葛亮(181-234),___________(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________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二、原文断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四、重点词语解释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君子之行,静(摒除杂念与干扰,宁静专一。)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非志无以成学。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则不能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险躁(轻薄浮躁。险,轻薄。)则不能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迅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遂成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多不接世(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悲守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五、重点词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静〕〔以〕〔淡泊〕〔无以〕〔明志〕〔致远〕〔广〕〔淫慢〕〔励精〕〔险躁〕〔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枯落〕〔多不接世〕〔穷庐〕〔将复何及〕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作者抓住“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语句看多用什么句式?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4.本文的论点句,并说说论证方法。5.你是如何看待“夫学须静也”这句话的?6.《诫子书》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补充一个论据。7.读完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8.主旨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作者从和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一、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课文。二、说说你对以下两句话的理解。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题组A基础过关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淡泊(bó)
险躁(zào) B.致远(zhì)
枯落(kū)C.淫慢(yíng)
穷庐(lú) D.励精(lì)
治性(zh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非淡薄无以明志 B.非宁静无以至远C.淫慢则不能厉精 D.险躁则不能治性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诫子书》)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成就学业。B.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的前面。C.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穿井得一人》)国都中的人谈论这件事,并使宋国国君听到这件事。D.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屠户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松地拿起屠刀。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文集》,题目中的“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B.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C.“诫子书”中的“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书”是书写的意思,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D.“非宁静无以致远”和“险躁则不能治性”两句中的加点词是一对反义词。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B.“学须静也”的“学”不单单是指一般的学习,还含有修养自身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指单纯的安静,还有淡泊名利的意味。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美好愿望。6.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7.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完成下面小题。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出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意与日去/呼尔而与之 B.非志无以成学/可以为师矣C.夫君子之行/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淫慢则不能励精/入则无法家拂士8.文学常识填空。诸葛亮,字,号,琅邪阳都人。时期蜀国杰出的家家和战略家。《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书信。与他相关的故事有。9.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优良的家风造就国之栋梁。学过《诫子书》后,同学们以“扬优良家风,承传统美德”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以下是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研读这两则材料,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材料二:我自己就是受父母影响,由淘气转向好学的。爸爸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我佩服又好奇,请教秘诀,爸爸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妈妈操劳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总要翻翻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读得津津有味。我学他们的样,找父亲藏书来读,果然有趣,从此好读书,读好书入迷。(杨绛)题组B能力提升练阅读《诫子书》,完成各题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非宁静无以致远()(2)年与时驰()(3)意与日去()(4)悲守穷庐()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12.下列各项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两个“夫”字都读作“fu”,都是“夫子”的意思。B.诫,告诫、劝勉之意,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以委婉而轻松的语气表达了明志与致远的重要性。D.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在于告诫儿子要淡泊名利,要过隐世躬耕的生活。13.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其四)“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是一首教子诗,请说说读了本诗与《诫子书》后,你在看待父辈教诲方面有哪些收获?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甲《<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乙《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饭疏食,饮水
饭:吃B.三军可夺帅也
夺:夺走C.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修养D.静以修身
静: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1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曲肱而枕之
夫君子之行B.学而不思则罔
淫慢则不能励精C.思而不学则殆
博学而笃志D.逝者如斯夫
夫君子之行16.甲乙两文表述有误的是(
)A.诫,即劝勉、劝诫。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或写景。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的书信。B.《诫子书》中诸葛亮提倡“俭以养德”;《论语》中孔子也排斥富贵,认为追求富贵会损害道德仁义,富贵如浮云易散,求之无益。C.《诫子书》中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围绕核心“静”分别从正面表现和反面表现,强调宁静对于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D.君子,是指有才德的人。《论语》中“不亦君子乎”与《诫子书》中“君子之行”,都将修身养德作为为人的根本,做事的基础。阅读《诫子书》全文和《诫皇属》,完成下面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乙】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览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①之间,勿先恣②其喜怒。朕每亲监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高贵,以保终吉。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诫皇属》李世民)注:①[听断]听取陈述而作出决定。常指听讼断狱、处理官司案件。②[恣]放纵、任由。1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俭以养德
德高望重
德才兼备
厚德载物B.无以明志
无家可归
无言以对
事无大小C.长自深宫
自力更生
自告奋勇
自得其乐D.不可不察也
察言观色
明察秋毫
明察暗访18.下列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翻译: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理解:阐述放纵懈怠、轻薄浮躁的危害,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B.朕每亲监庶政,岂敢惮于焦劳。翻译:我每次处理繁杂政务时,一点都不敢因焦躁劳累的情绪而有所懈怠。理解:唐太宗以自身示范,意在告诫皇子们要勤勉于民,不可懈怠。题组C培优拔尖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使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⑤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节选自朱熹《朱子文集》)【注释】①义理:言论或文章的内容道理。②膝下:父母跟前。③汩:埋没。④俩:指不务正业。⑤忝:有愧于。1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21.同为写给儿子的家书,诸葛亮的《诫子书》意在劝勉儿子;本文朱熹意在教育儿子。殷殷教诲中都表现出父亲的良苦用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孙叔敖疾,将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砂石整治协议书
- 工作室提成合同协议书
- 统战政治协议书
- 渣土车转让合同协议书
- 结婚保证协议书
- 有赞微商城合同协议书
- 签署司法协议书
- 经营绩效协议书
- 酒吧违约协议书
- 美容项目协议书
- 大学历史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培训教材课件
- 初中物理《电学》中考专项复习典型考试题100题汇总(附答案)
- 班组工程量结算书
- 最新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大全
- 机载直流用电设备电源特性要求及试验方法
- 养老院老人入(出)院流程图
- 健康照护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
- 最新-临时救助申请审核审批表模板
- 《有效沟通》PPT课件-(2)
- 青春红绿灯教学设计中小学心理健康心理游戏脚本
- 《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申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