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护理_第1页
四肢骨折护理_第2页
四肢骨折护理_第3页
四肢骨折护理_第4页
四肢骨折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四肢骨折护理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概述四肢骨折包括上肢骨折和下肢骨折。常见的上肢骨折有锁骨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前臂双骨折;下肢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一、肱骨干骨折

定义:是发生在肱骨外科颈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段内的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肱骨干中部和中下1/3交界处肱骨干肱骨髁上外科颈解剖生理肱骨中下1/3段后外侧的桡神经沟中有桡神经紧贴肱骨干通过,肱骨中下段骨折时易于造成桡神经损伤。桡神经沟后面【病因】直接暴力:常由外侧打击肱骨干中部,致横形骨折或粉碎性骨折。间接暴力:由于手部或肘部着地,外力向上传导,加上身体倾倒所产生的剪式应力,多导致中下1/3骨折。因投掷运动或“掰手腕”引起,多为斜形或螺旋形骨折。【临床表现】1.症状:患侧上臂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上肢活动障碍。2.体征:患侧上臂可见畸形,反常活动,骨擦感/骨擦音。如合并桡神经损伤,可出现患侧垂腕畸形,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直,前臂旋后障碍,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桡神经损伤【辅助检查】X线拍片可确定骨折类型、移位方向。【处理原则】1.手法复位外固定:在止痛、持续牵引和使肌肉放松的情况下复位,复位后选择石膏或小夹板固定。2.切开复位内固定:在切开直视下复位后用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或带锁髓内针固定。3.康复治疗:复位固定后尽早开始手指屈伸活动,并进行上臂肌肉的主动舒缩运动,但禁止做上臂旋转运动。2-3周后开始主动的腕、肘关节屈伸活动和肩关节的外展、内收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频率。6-8周作肩关节旋转活动,防肩关节僵硬或萎缩。二、肱骨髁上骨折

定义: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本病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40%。【病因与分类】多因间接暴力引起,根据暴力类型和骨折移位方向分为:1.伸直型:较常见。跌倒时手掌着地,肘关节处于半屈曲或伸直位,暴力经前臂向上传递,同时身体向前倾,由上向下产生剪式应力,导致肱骨髁交界处骨折骨折近端向前下方移位,远折端向后上方移位,易致肱动脉损伤和正中神经损伤。【病因与分类】2.屈曲型:跌倒时肘后方着地,肘关节处于屈曲位,暴力由后下方向前方撞击尺骨鹰嘴,导致肱骨髁上骨折。骨折近端向后下方移位,远端向前上方移位。很少合并神经和血管损伤。

【临床表现】1.症状:受伤后肘部出现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肘后凸起,患肢处于半屈曲位,可有皮下瘀斑。2.体征:局部明显压痛和肿胀,有骨摩擦音及反常活动,肘部可扪到骨折断端,肘后三角关系正常。如正中神经、尺神经或桡神经受损,可有手臂感觉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若肱动脉挫伤或受压,可因前臂缺血而表现为局部肿胀、剧痛、皮肤苍白、发凉、麻木,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被动伸指疼痛等。由于肘后方软组织较少,骨折断端锐利,屈曲型骨折端可刺破皮肤成开放性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损伤肱动脉肘后三角

肘后三角:肘关节屈曲呈直角时,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3点构成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三角的尖指向远端。当肘关节伸直时,上述三点成一条直线。肘关节脱位或肱骨内、外上髁骨折时,三者的等腰关系发生改变。但肱骨其他部位的骨折,不会影响他们的三角形和直线关系。临床上常常用来鉴别肘关节后脱位与肱骨髁上骨折。【辅助检查】肘部正、侧位X线拍片能确定骨折的存在并判断骨折移位情况。【处理原则】1.手法复位外固定:受伤时间短,局部肿胀轻,没有血液循环障碍者。复位后用后侧石膏托在屈肘位固定4-5周,屈肘角度以能清晰地扪到桡动脉搏动,无感觉运动障碍为宜。伤后时间较长,局部组织损伤严重,出现骨折部严重肿胀时,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或痛尺骨鹰嘴悬吊牵引,牵引重量1-2kg,同时加强手指活动,3-5天肿胀消退后行手法复位。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处理原则】2.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法复位失败或有神经血管损伤者,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处理原则】3.康复治疗:复位固定后应严密观察肢体血液循环及手的感觉、运动功能,同时进行功能锻炼。固定后即开始练习手指的握拳动作和腕的伸屈,并进行上臂肌肉的主动舒缩运动,以减轻前臂及手的肿胀。4-6周外固定解除,开始练习肘的伸屈活动;手术切开复位且内固定稳定的病人,术后2周即可开始肘关节活动。腕关节活动三、前臂双骨折概述:较多见,占各类骨折的6%左右,以青少年多见。骨折后常导致复杂的移位,复位十分困难,易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病因与分类】

1.直接暴力:多由于重物直接打击、挤压或刀砍伤引起。特点:两骨同一平面的横形或粉碎性骨折,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包括肌肉、肌腱断裂,神经血管损伤等,整复对位不稳定。2.间接暴力:跌倒时手掌着地,由于桡骨负重较多,暴力作用向上传导后首先使桡骨骨折,继而残余暴力通过骨间膜向下方传导,引起低位尺骨斜形骨折。【病因与分类】3.扭转暴力:跌倒时手掌着地,同时前臂发生旋转,导致不同平面的尺桡骨螺旋形骨折或斜形骨折,尺骨的骨折线多高于桡骨的骨折线。【临床表现】

1.症状:受伤后,患侧前臂出现疼痛、肿胀、畸形及功能障碍。2.体征:畸形、反常活动、骨摩擦音或骨擦感。尺骨上1/3骨干骨折可合并桡骨小头脱位称为孟氏骨折。桡骨干下1/3骨干骨折可合并尺骨小头脱位称为盖氏骨折。孟氏骨折【辅助检查】X线拍片检查应包括肘关节或腕关节,可发现骨折部位、类型、移位方向以及是否合并有桡骨小头或尺骨小头脱位。【处理原则】

1.手法复位外固定:除了要达到良好的对位、对线以外,特别注意防止畸形或旋转。复位成功后采用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一般8-12周可达到骨性愈合。【处理原则】

2.切开复位内固定:在骨折部位选择切口,在直视下准确对位,用加压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固定。【处理原则】

3.康复治疗:支持并保护患肢在复位后体位,防止腕关节旋前或旋后。复位后尽早开始手指伸屈和用力握拳活动,并进行上臂和前臂肌肉的主动舒缩运动。2周后局部肿胀消退,开始腕关节活动。4周以后开始练习肘关节和肩关节活动。8-10周后拍片证实骨折已愈合,才可进行前臂旋转活动。肘关节活动四、桡骨远端骨折定义: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常见于有骨质疏松的中老年女性。【病因与分类】

病因:多为间接暴力引起。跌倒时,手部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发生桡骨远端骨折。根据受伤的机制不同,可发生伸直型骨折和屈曲型骨折。1.伸直型(Colles):多因跌倒后手掌着地、腕关节背伸、前臂旋前而受伤。2.屈曲型(Smith):跌倒后腕背部受到直接暴力打击发生,较伸直型骨折少见。桡骨远端骨折病因与分型

【临床表现】1.症状:伤后腕关节局部疼痛和皮下瘀斑、肿胀、功能障碍。2.体征:患侧腕部压痛明显,腕关节活动受限。伸直型骨折由于远折端向背侧移位,从侧面看腕关节呈“银叉”畸形;又由于其远折端向桡侧移位,从正面看呈“枪刺样”畸形。屈曲型骨折者受伤后腕部出现下垂畸形。【辅助检查】

X线拍片可见典型移位。伸直型骨折者可见骨折远端向背侧和桡侧移位;屈曲型骨折者可见骨折远端向掌侧和桡侧移位。【处理原则】

1.手法复位外固定:伸直型骨折者,手法复位后在旋前、曲腕、尺偏位用超腕关节石膏绷带或小夹板固定2周。水肿消退后,在腕关节中立位改用前臂管型石膏或继续用小夹板固定。屈曲型骨折的处理原则基本相同,复位手法相反。【处理原则】

2.切开复位内固定:严重粉碎性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失败或复位后外固定不能维持复位者,可行切开复位,用松质骨螺钉、T形钢板或钢针固定。【处理原则】

3.康复治疗:复位固定后尽早开始手指伸屈和用力握拳活动,并进行前臂肌肉舒缩运动。4-6周后可去除外固定,逐渐开始腕关节活动。五、股骨颈骨折定义:指股骨头与基底部之间的骨折。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以女性为多。常出现骨折不愈合(15%)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0-30%)。解剖股骨头股骨颈大粗隆小粗隆正常髋关节:是球窝关节,股骨头嵌入骨盆的关节窝内(髋臼)【病因与分类】

股骨颈的骨折常与骨质疏松导致骨质量下降有关,使病人在遭受轻微扭转暴力时即可发生骨折。病人多在走路时滑倒,身体发生扭转倒地,间接暴力传导致股骨颈发生骨折。青少年股骨颈骨折较少见,常需较大暴力才会引起,且多为不稳定型。奶奶,您走稳啊!【病因与分类】

1.按骨折线部位分类:骨折线部位越高,血运的破坏越严重!头下型经颈型基底型囊内骨折囊外骨折⑶基底部骨折⑵经颈部骨折⑴头下部骨折【病因与分类】

股骨头下骨折、经股骨颈骨折属于关节囊内骨折,由于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大部分中断,因而骨折不易愈合易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基底骨折由于两骨折端的血液循环良好而较易愈合。【病因与分类】

2.按X线表现分类:(1)内收骨折:远端骨折线与两侧髂嵴连线的夹角(Pauwels角)大于50°。由于骨折面接触面积较少,容易再移位,故属于不稳定性骨折。【病因与分类】

(2)外展骨折:远端骨折线与两侧髂嵴连线的夹角小于30°。由于骨折面接触多,不容易再移位,故属于稳定性骨折。【病因与分类】

3.按移位程度分类:【临床表现】

1.症状:中老年人有摔倒受伤史,伤后感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嵌插骨折病人受伤后仍能行走,但数日后髋部疼痛逐渐加重,活动后更痛,甚至完全不能行走,提示可能由受伤时的稳定骨折发展为不稳定骨折。2.体征:患肢短缩,出现外旋畸形,一般在45-60°。患侧大转子突出,局部压痛和轴向叩击痛。病人较少出现髋部肿胀和瘀斑。股骨颈骨折患肢的外旋畸形【辅助检查】

髋部正侧位X线片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情况,是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外展型或嵌插型等稳定性骨折者,年龄过大、全身情况差、或合并有严重心、肺、肾、肝等功能障碍者。病人可穿防旋鞋,下肢30°外展中立位皮肤牵引,卧床6-8周。对全身情况很差的高龄病人应以挽救生命和治疗并发症为主,骨折可不进行特殊治疗。【处理原则】

2.手术治疗:对内收型骨折和有移位的骨折,65岁以上老年人的股骨头下型骨折、青少年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陈旧性骨折不愈合以及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等。【处理原则】

(1)闭合复位内固定:所有类型股骨颈骨折病人均可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闭合复位成功后,在股骨外侧打入多根空心钉加压螺钉内固定或动力髋钉板固定。空心加压螺钉【处理原则】

(2)切开复位内固定:闭合复位困难或复位失败者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经切口在直视下复位,用加压螺钉。【处理原则】

(3)人工关节置换:对全身情况尚好的高龄病人股骨头下型骨折,已合并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者,可选择单独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髋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定义:去除关节的病损组织,在尽可能的解剖、生理状态下将人工关节植入人体关节缺损部位,以恢复原有关节的解剖和功能。常用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人工全髋关节最常用,主要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人工股骨头置换(半髋关节)

常见护理诊断1.躯体活动障碍:与骨折、牵引或石膏固定有关。2.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与骨折、软组织损伤或长期卧床有关。3.潜在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压疮、股骨头缺血坏死、骨折不愈合、关节脱位、关节感染等。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搬运和移动:尽量避免搬运或移动病人。搬运时将髋关节与患肢整个托起,防止关节脱位或骨折断端移位造成新的损伤。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病人借助吊架和床栏更换体位、坐起、转移到轮椅上以及使用助行器、拐仗行走的方法。2.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见骨折概论。护理措施(二)健康教育:1.非手术治疗:①卧床期间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即平卧时两腿分开30°,腿间放枕头,脚尖向上或穿“丁”字鞋。②不可使患肢内收或外旋,坐起时不能交叉盘腿,以免骨折移位。护理措施③翻身过程应由护士或家属协助,使患肢在上且始终保持外展中立位,然后在两大腿之间放1个枕头以防内收。④指导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和足趾屈伸旋转运动,1次/h,每次5-20分钟,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萎缩和关节僵硬。护理措施⑤锻炼患肢同时,指导病人进行双上肢及健侧下肢全范围关节活动和功能锻炼。护理措施⑥一般8周后复查X线片,无异常可去除牵引后在床上坐起;3个月后骨折基本愈合,可先扶双拐患肢不负重活动,后逐渐换单拐部分负重活动;6个月复查X线检查显示骨折愈合牢固后,可完全负重行走。护理措施2.内固定治疗:①卧床期间不可使患肢内收,坐起时不能交叉盘腿。②若骨折复位良好,术后早期即可扶双拐下床活动,逐渐增加负重重量,X线检查证实骨折愈合后可弃拐负重行走。3.人工关节置换术:①卧床期间两腿间垫枕,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同时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和足趾屈伸旋转运动。②骨水泥型假体置换者术后第一天后即可遵医嘱进行床旁坐、站及扶双拐行走练习。护理措施

③生物型假体置换者一般于术后1周开始逐步行走练习。根据病人个体情况不同,制定具体康复计划,如果活动后感到关节持续疼痛和肿胀,说明练习强度过大。(三)康复指导:1.手术后3个月内,关节周围软组织没有充分愈合,为避免关节脱位,应尽量避免曲髋大于90°和下肢内收超过身体中线。禁止经手术的髋弯曲超过90度避免下蹲、坐矮凳、坐沙发、跪姿、盘腿、过度内收或外旋、交叉腿站立、跷二郎腿或过度弯腰拾物动作,侧卧位时应健肢在下,患肢在上,两腿间夹枕头。

护理措施

2.排便时应使用坐便器,可以坐高椅、散步、骑车、跳舞和游泳等,上楼时健肢先上,下楼梯时患肢先下。护理措施

3.嘱病人尽量不做或少做有损人工关节的活动,如爬山、爬楼梯和跑步等。4.避免在负重状态下反复做髋关节伸屈动作,或做剧烈跳跃和急停急转运动。5.肥胖病人应控制体重,预防骨质疏松,避免过多负重。(四)后期并发症观察:1.若手术后关节持续肿胀疼痛,伤口有异常液体溢出,皮肤发红,局部皮温较高,应警惕关节感染(最严重的并发症)。护理措施

2.若人工关节置换术多年后关节松动或磨损,可在活动时出现关节疼痛、跛行、髋关节功能减退。3.若病人摔倒或髋关节扭伤后髋部不能活动,伴有疼痛,双下肢不等长,可能出现了关节脱位。注意:出现以上情况应尽快就诊。六、股骨干骨折定义:指股骨小转子以下、股骨髁以上部位的骨折。约占全身各类骨折的6%,多见于青壮年。股骨干血运丰富,一旦骨折常有大量失血。【病因与分类】

(一)病因:1.直接暴力:股骨干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造成,如汽车撞击、重物砸压、辗压或火器伤等,骨折多为粉碎或横形,故骨折断端移位明显,软组织损伤也较严重。2.间接暴力:如高处坠落,机器绞伤所发生的骨折多为斜形或螺旋形,周围软组织损伤较轻。【病因与分类】

(二)分类:1.股骨干上1/3骨折:近端因髂腰肌、臀中肌、臀小肌和外旋肌牵拉使近折端向前、外及外旋移位;远折端因内收肌牵拉而向内、后方向移位;由于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和内收肌的共同作用而有缩短畸形。【病因与分类】2.股骨干中1/3骨折:因内收肌群牵拉,可使骨折向外成角。3.股骨干下1/3骨折:远端因腓肠肌牵拉和肢体重力作用向后移位,压迫或损伤损伤血管神经;由于股前、外、内的肌肉牵拉的合力。近折端向前上移位,形成短缩畸形。【临床表现】1.症状:受伤后患肢疼痛、肿胀,远端肢体异常扭曲,不能站立和行走。2.体征:患肢明显畸形,可出现反常活动、骨擦音。单一股骨干骨折因失血量较多,可能出现休克前期表现;若合并多处骨折,或双股骨干骨折,发生休克的可能性很大,甚至可出现休克表现。若骨折损伤腘动脉、腘静脉、胫神经或腓总神经,可出现远端肢体相应的血液循环、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辅助检查】X线正、侧位拍片可明确骨折的准确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处理原则】1.非手术治疗:(1)皮牵引:儿童股骨干骨折多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皮肤牵引维持方法治疗。3岁以下采用垂直悬吊皮肤牵引,将双下肢向上悬吊,牵引重量应使臀部离开床面有患儿1拳大小的距离。【处理原则】(2)骨牵引:成人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后,可采用Braun架固定持续牵引,或Thomas架平衡持续牵引,一般需持续牵引8-10周。近几年也有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器固定方法治疗。【处理原则】2.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失败、多处骨折、合并神经血管损伤、老年人不易长期卧床者、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或有功能障碍的畸形愈合等,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较常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是近几年出现的固定新方法。髓内钉固定术【处理原则】3.康复治疗:患肢复位固定后,可在维持牵引条件下作股四头肌等长舒缩运动,并活动足部、踝关节和小腿。在X线摄片证实有牢固的骨折愈合后,才能取消牵引,进行较大范围的运动。有条件也可在牵引8-10周后,改用外固定架保护,早期不负重活动,以后逐渐增加负重。常见护理诊断1.躯体活动障碍:与骨折或牵引有关。2.潜在并发症:低血容量性休克。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由于股骨干骨折失血量较大,应观察病人有无脉搏增快、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因骨折可损伤下肢重要神经或血管,应观察患肢血液供应,如足背动脉搏动和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并与健肢比较,同时观察患肢是否出现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等。护理措施2.牵引护理:(1)皮肤牵引护理(2)骨牵引护理七、胫腓骨骨折定义:指胫骨平台以下至踝以上部位发生的骨折。约占全身各类骨折的13-17%,是长骨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以青壮年和儿童居多。【病因与分类】

(一)病因:1.直接暴力:多为重物撞击、车轮辗扎等直接暴力损伤,可引起胫腓骨同一平面的横形、短斜形或粉碎性骨折。2.间接暴力:多在高处坠落后足着地,身体发生扭转所致。可引起胫骨、腓骨螺旋形或斜形骨折,软组织损伤较小,腓骨的骨折线常高于胫骨骨折线。儿童胫骨干骨折常为青枝骨折。【病因与分类】

(二)分类:1.胫腓骨干双骨折:最多见,由于所受暴力大,骨和软组织损伤重,并发症多,治疗较困难。2.单纯胫骨干骨折3.单纯腓骨骨折【临床表现】

1.症状:患肢局部疼痛、肿胀,不能站立和行走。2.体征:患肢可有反常活动和明显畸形。由于胫腓骨表浅,骨折常合并软组织损伤,形成开放性骨折,可见骨折端外露。胫骨上1/3骨折可致胫后A损伤,引起下肢严重缺血甚至坏死。胫骨中1/3骨折可引起骨筋膜室压力升高,胫前区和腓肠肌区可有张力增加。【临床表现】

胫骨下1/3段骨折由于血运差,软组织覆盖少,容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腓骨颈有移位的骨折可损伤腓总神经,可出现相应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骨折后期,若骨折对位对线不良,使关节面失去平行,改变了关节的受力面,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小儿青枝骨折表现为不敢负重和局部压痛。【辅助检查】

X线检查应包括膝关节和踝关节,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处理原则】

目的是矫正畸形,恢复胫骨上、下关节面的平行关系,恢复肢体长度。1.非手术治疗:(1)手法复位外固定:稳定的胫腓骨干横形骨折或短斜形骨折可在手法复位后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6-8周可扶拐负重行走。单纯胫骨干骨折由于有完整腓骨的支撑,石膏固定6-8周可下地活动。单纯腓骨干骨折若不伴有胫腓上、下关节分离,也无需特殊治疗。为减少下地活动时疼痛,用石膏固定3-4周。胫腓骨骨折手法复位【处理原则】(2)牵引复位:不稳定的胫腓骨干双骨折可采用跟骨结节牵引,纠正缩短畸形后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6周后去除牵引,改用小腿功能支架固定,或行长腿石膏固定,可下地负重行走。【处理原则】

2.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失败、损伤严重或开放性骨折者应切开复位,选择钢板螺钉或髓内针固定。若固定牢固,手术4-6周后可负重行走。胫腓骨骨折治疗前后【处理原则】

3.康复治疗:复位固定后尽早开始趾间和足部关节的屈伸活动,做股四头肌等长舒缩运动以及髌骨的被动运动。有夹板外固定者可进行踝关节和膝关节活动,但禁止在膝关节伸直情况下旋转大腿,以防发生骨不连。去除牵引或外固定后遵医嘱进行踝关节和膝关节的屈伸练习和髋关节各种运动,逐渐下地行走。八、锁骨骨折锁骨骨折占上肢骨折的17%,在全身骨折中约占6%左右。各年龄段均有发生,但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解剖特点锁骨呈“S”形,内侧2/3前凸,呈圆柱和棱柱状;外侧1/3后凸,为扁平状。锁骨骨折好发于中1/3,该处是棱柱向扁平的转化区,骨骼较细。【病因与分类】

病因:摔伤是锁骨骨折的主要原因。以儿童最为多见,大约50%的锁骨骨折发生于7岁以下的儿童。1.直接暴力:前方打击、撞击锁骨,或摔倒时肩部直接着地,可使受力部位发生横断或粉碎骨折。骨折向外、上移位,尖锐断端可刺穿皮肤,导致开放性骨折。【病因与分类】

2.间接暴力:多见于滑跌、运动损伤,扑跌时手、肘着地,或肩外侧受到撞击,冲击力顺骨、关节传导至肩锁和胸锁关节,使弯曲的锁骨受到挤压,形成斜形,横形骨折,骨折近端因胸锁乳突肌牵拉,向上、向后移位,骨折远端因上肢重力和胸大肌牵拉,向下、向前移位。【临床表现】

1.症状:骨折后局部疼痛,肿胀明显,锁骨上,下窝变浅或消失,甚至有皮下瘀斑,骨折处异常隆起,活动功能障碍。2.体征:头向患侧偏斜、异常活动、患侧肩下垂。检查时可扪及骨折端有局限性压痛及骨擦音。诊断治疗时应注意有无臂丛神经及锁骨下血管损伤。【处理原则】

视骨折类型、移位程度酌情选择相应的治疗。1.非手术治疗:(1)三角巾悬吊:对无移位者可采用三角巾悬吊3周。【处理原则】

(2)手法复位:有移位的骨折,使病人维持双肩后伸的体位,然后以“8”字绷带固定6~8周。【处理原则】

2.手术治疗:对不稳定骨折或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切开复位克氏针、钢板螺钉内固定,同时探查神经血管。

【处理原则】

3.康复治疗: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作手指、碗、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和用力握拳;中期可加作肩后伸的扩胸活动;后期可逐渐作肩关节的各种活动,重点是肩外展和旋转活动,防止肩关节因固定时间太长而致功能受限制。在骨折愈合前,严禁抬臂动作,以免产生剪力而影响骨折的愈合。常见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健康史】了解病人的年龄、外伤经过,既往有无骨骼疾病史,如肿瘤、炎症等。明确外力作用的时间、方式、性质和程度。了解病人受伤时的体位和环境,伤后立即发生的功能障碍及其发展情况,急救处理的经过等。常见护理诊断

1.急性疼痛:与肌肉骨骼的损伤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受损、开放性骨折及内固定有关。3.有外周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危险:与骨和软组织创伤、石膏固定不当有关。4.有创伤后综合征的危险:脂肪栓塞、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1.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钙、高铁、高维生素饮食;制动病人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饮水,防止便秘及肾结石的发生。避免进食牛奶、糖等易产气的食物。2.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定时进餐,并根据病人的口味适当调整饮食,尽可能在病人喜欢的基础上调整营养结构,保证营养的供给。护理措施

3.给予病人生活上的照顾,满足病人基本的生活需要,协助其生活起居、饮食、卫生,保持室内环境卫生、清洁,以增加病人舒适感。二、病情观察:1.较重的病人要进行生命体征、神志的观察,做好观察记录,及时执行医嘱,给予补液、充血容量等。2.必要时记录24小时体液出入量;危重病人应及早送入ICU监护。护理措施

3.对于意识、呼吸障碍者,必要时施行气管切开,给予吸氧。4.伴发休克时,按休克病人护理。三、疼痛护理:除创伤、骨折、手术切口引起的疼痛外,骨折固定不确切、神经血管损伤、伤口感染、缺血都会引起疼痛。应针对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对症处理:1.受伤24小时内局部冷敷,促进血管收缩,减少血液和淋巴液渗出,减轻水肿及疼痛。护理措施

2.受伤肢体应固定,并将患肢抬高,以减轻肿胀引起的疼痛。3.疼痛原因明确时,可根据医嘱使用止痛药。4.执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避免粗暴剧烈,如移动病人时,应先取得病人配合,在移动过程中,对损伤部位重点扶托保护,缓慢移至舒适体位,争取一次性完成,以免引护理措施

起和加重病人疼痛。四、维持循环功能,减轻肢体水肿:局部创伤或挤压伤、静脉回流不畅、骨折内出血、固定过紧、血管损伤修复较迟或用止血带时间过长,都可导致组织灌流不足、肢体肿胀。处理措施:1.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适当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股骨颈骨折者,应保持肢体于外展中立位,防因髋关节内收、外旋造成髋关节脱位。股骨干骨折者保持患护理措施

肢外展、抬高位;长期固定及关节内骨折,应保持患肢于功能位。2.有出血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止血。护理措施

五、预防感染:1.现场急救应注意保护伤口,避免二次污染及细菌进入深层组织,开放性骨折应争取时间,早期实施清创术,给予有效的引流,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加强全身营养支持。2.注意观察伤口情况,有无红、肿、热、痛及波动感,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报告并协助医师进行伤口处理。六、维持有效牵引(略)护理措施

七、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1.对刚刚完成石膏固定的病人应进行床头交接班。2.石膏绷带包扎后,应待其自然硬化。在石膏未干前,尽量少搬动病人,不要用手指按压,以免石膏向内凸起,压迫局部组织。必须搬动时,应用手掌平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