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 十五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作业 )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C/34/wKhkGWXlCIuAWRTLAAK2duM6ORk261.jpg)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 十五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作业 )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C/34/wKhkGWXlCIuAWRTLAAK2duM6ORk2612.jpg)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 十五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作业 )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C/34/wKhkGWXlCIuAWRTLAAK2duM6ORk2613.jpg)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 十五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作业 )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C/34/wKhkGWXlCIuAWRTLAAK2duM6ORk2614.jpg)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 十五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作业 )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C/34/wKhkGWXlCIuAWRTLAAK2duM6ORk26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十五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基础全面练】1.[2023·温州十校高二下期末]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某古城遗址的挖掘报告可知,前山、里山、扁担山等众多遗址中琮、璧、钺等重要玉器的分布极其不均衡,中小型墓葬陪葬品中玉器比重明显偏少,有的则完全没有玉器,该遗址 ()A.说明了中国营建城市已形成制度B.最早种植玉米并掌握养蚕缫丝技术C.见证农业产生后生产关系的变化D.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文化遗产【解析】选D。据材料“遗址中琮、璧、钺等重要玉器的分布极其不均衡”可知,该遗址符合新石器时代的特征,此时已经出现贫富分化的现象,对于研究中国古代人类文明的起源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营建城市形成制度,这与题中反映的时间信息不符合,排除A项;玉米是原产中美洲的农作物,15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传入中国,这与题中反映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玉器不属于劳动工具,不能直接用于说明农业产生后生产关系的变化,排除C项。2.[2023·丽水高二下期末]丝绸之路保留着各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财富。其中某地为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立的四郡之一,在该地有中国首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该地位于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选A。①为敦煌郡,为河西四郡之一,敦煌莫高窟是中国首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故选A项;②位于龟兹地区,排除B项;③位于于阗地区,排除C项;④位于疏勒地区,排除D项。3.[2023·杭州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2018年9月启动的“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强调“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不改变古建筑的文物原状”“在修缮过程中进行古建筑传统修缮技艺传承”三大原则。这体现了对文物古迹保护要遵循的原则是 ()A.完整性 B.科学性C.合理性 D.真实性【解析】选D。由“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不改变古建筑的文物原状”可知,对文物古迹保护要遵循的原则是真实性,故选D项;完整地保护文物及周边同时期密切关联的相关重要历史遗迹的全部有形物和有价值的历史信息,是文物古迹保护遵循的完整性原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文物古迹保护要科学合理,但是并不存在科学性原则,排除B项;文物古迹保护要合理,但是并不存在合理性原则,排除C项。4.[2023·浙江新阵地联盟高二下联考]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规定:古迹保护与修复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这一规定 ()A.肯定文化遗产的“突出的普遍价值”B.说明古迹保护以艺术性为审美追求C.强调古迹保护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D.提出古迹修复以完整性为修复目标【解析】选C。据材料“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可知,材料中的规定强调古迹的修复和保护必须以尊重原始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依据,故选C项;不同的文化遗产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历史价值,不具有普遍性,排除A项;展示古迹的美学和艺术性确实是古迹保护和修复的目的,但是也必须以尊重历史的真实性为根本前提,排除B项;“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说明古迹修复必须以真实性为基本出发点,不能只以完整性为修复目标,否则应该立即停止,排除D项。5.[2023·台州二模]19世纪末,有商人将农民翻地时偶然发现的一些有字甲骨贩卖至京城,金石学家推测其发现地为文献记载上的殷墟,从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后,先后组织了30多次发掘,成为20世纪学术史和考古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事件。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在博物苑的基础上开建遗址博物馆。结合所学,对该材料认知正确的是 ()①金石学家发现了甲骨来源于殷墟②殷墟文物经历了从零星发现到有序发掘③“二重证据法”有助于考古新发现④博物馆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特有载体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选C。据材料“金石学家推测其发现地为文献记载上的殷墟”可知金石学家对甲骨文源自殷墟是个人推测,故①错误;“19世纪末……偶然发现的一些有字甲骨贩卖至京城”“从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后,先后组织了30多次发掘”说明晚清至民国对甲骨文的发掘经历了从民间零星发现到国家组织的有序挖掘,故②正确;“金石学家推测其发现地为文献记载上的殷墟”可知金石学家对殷墟的推测是结合了出土甲骨与古迹记载相结合的结果,而且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也印证了古籍记载的正确性,说明“二重证据法”有助于考古新发现,故③正确;“殷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在博物苑的基础上开建遗址博物馆”说明国家以兴建博物馆的方式对殷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6.[2023·浙江1月选考]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五千多年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也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典范,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属于夏文化的遗存②已有私有制产生的实证③出土了精美的玉器④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选D。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夏文化距今约四千多年,与“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五千多年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不符,故①错误;良渚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通过考古发现表明,这时私有制已经产生(墓葬规模大小、随葬品的多寡),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故②正确;考古发现良渚文化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包含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和玉钺等诸多器型,其雕刻纹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故③正确;考古发现良渚文化遗址出土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表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7.[2023·浙江金华十校高二下期末调研]某国际学校组织学生去伊拉克巴比伦城遗址研学,并参观了仿制的伊斯塔尔门。而真正的伊斯塔尔门现收藏于德国柏林佩加蒙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伊斯塔尔门于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伊拉克的做法,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列选项中,观点正确的是 ()A.与中国故宫养心殿的修复异曲同工B.仿制行为保证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C.伊拉克的做法违背了真实性的原则D.体现了对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解析】选C。据题干可知,伊拉克伊斯塔尔门是仿制品,而真正的伊斯塔尔门现收藏于德国柏林佩加蒙博物馆,据此可知,伊拉克的做法违背了真实性的原则,文化遗址的保护要遵守真实性原则,故选C项;中国故宫养心殿的修复属于对文物的保护,而伊拉克的伊斯塔尔门是一件仿制品,排除A项;仿制行为能够维护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但是并不能扩大为“保证”,排除B项;题干仅是述及伊拉克仿制了伊斯塔尔门,但是并不能体现其“担当”精神,排除D项。8.[2023·温州新力量高二下期中]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世界遗产公约》 ()A.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B.首次以立法方式进行现代意义上的保护C.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D.充分肯定文化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解析】选D。据材料“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结合所学可知《世界遗产公约》充分肯定了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故选D项;《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排除A项;19世纪开始,一些国家就以立法方式进行现代意义上的保护,排除B项;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排除C项。9.[2023·台州二模]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了某一公约,如图为该公约相关标志。中间的方形代表人类的创造物,外围圆圈代表自然,两者密切关联。该公约 ()①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②正式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③强调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④体现了二战以后国际法领域的进一步发展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体现了世界各国对文化遗产的普遍价值的重视,故①正确;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故②错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只适用于有面临被破坏风险的文化遗产,故③错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颁布说明国际社会在经历了全球战争的破坏后,都意识到了对人类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以至于将文化遗产上升到国际法的高度,体现了战后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10.[2023·金丽衢十二校高三联考]大约从19世纪开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下列立法按颁布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②《保存古物推广办法》③《古物保存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解析】选C。①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②1906年,清政府颁布《保存古物推广办法》,是中央政府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的开始;③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④1982年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致力于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故按颁布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③①④,选择C项符合题意。11.[2022·浙江杭州八校联盟期末]有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对的原汁原味既无必要也无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昆曲,早已不是明代的昆曲……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活态的,这就意味着它必然要发生变化”。这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 ()A.可不具备真实性和完整性B.没有加以保护的必要性C.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D.变化无常具有不可知性【解析】选C。据材料“绝对的原汁原味既无必要也无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昆曲,早已不是明代的昆曲”等信息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强调“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排除A项。“没有加以保护的必要性”不符合世界文物保护的原则,B项错误。“变化无常具有不可知性”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错误。12.[2022·舟山高二下期末]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以下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遗产公约》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B.意大利佛罗伦萨是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C.18世纪开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D.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解析】选C。大约从19世纪开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如1834年,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截至2017年1月,共有193个国家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这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意大利佛罗伦萨是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藏品极为丰富的博物馆,堪称包罗万象的艺术之城,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截至2020年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42个,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3.[2023·浙江“山水联盟”高三上开学]中国是历史不曾中断过的文明古国,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历史遗迹。其中长城、秦始皇陵等多项历史遗迹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列有关中国世界遗产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长城、敦煌莫高窟、布达拉宫等是我国第一批世界遗产B.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C.1985年,我国加入了《世界遗产公约》D.昆曲是世界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解析】选A。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并没有布达拉宫,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截至2020年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42个,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85年11月,我国加入了《世界遗产公约》,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昆曲于2001年5月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的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4.[2022·衢州高二下期末]1991年10月,衢州市被公布为“浙江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1月,衢州市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确立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是 ()A.《古物保存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C.《保存古物推广办法》D.《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解析】选B。1982年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致力于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利用,这部法律还特别指出,由国务院将“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从而建立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故选B项;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排除A项;由中央政府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始于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保存古物推广办法》,排除C项;《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于2018年7月6日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要把确保文物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聚焦文物保护的重点、难点问题,排除D项。15.[2022·嘉兴高二下期末]泰山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人类文明留下的辉煌,需要我们悉心保护。对它进行保护的第一要义是 ()A.经济性 B.实用性 C.独特性 D.真实性【解析】选D。泰山除了是自然景观以外,还具备一定的历史价值,因此对泰山进行保护就是防止其真实性和可考性受到破坏,重点保护其自然价值和考古价值,故选D项;经济效用只是泰山的附加价值,在保护顺序中处于较次的地位,排除A项;泰山作为山峰对人产生的具体的实用性较低,排除B项;泰山作为风景名胜确实具备一定的独特性,但并不是重点保护的对象,排除C项。【综合应用练】16.[2022·湖州高二下期末调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几类:①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手工艺。根据这一界定,昆曲应该属于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选B。结合所学可知,昆曲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等,昆曲属于表演艺术,故选B项;昆曲还有肢体动作表达等艺术,排除A项;昆曲不属于节庆活动,排除C项;昆曲与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关系不大,排除D项。17.[2022·杭州高二下期末]2022年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组合(如图)以杭州的文化遗产良渚遗址、大运河、西湖为创意来源,设计为机器人形象,融入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特色。这一设计深受国内外广大群众喜爱。这一现象说明,文化遗产 ()①借助现代科技可以焕发活力②应以开发建设为主保护为辅③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共同财富④既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选D。吉祥物形象融入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特色体现出文化遗产借助现代科技可以焕发活力,故①正确;文化遗产应以保护为主,故②错误;结合文化遗产的史实可知,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共同财富,故③正确;结合文化遗产的史实可知,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18.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古物保存法》,规定“埋藏地下及暴露地面之古物,概归国有”。并规定古物发现者应立即向地方政府报告,及时报告者有奖。“其不报而隐匿者,以窃盗论”。这表明 ()A.民间偷盗文物的行为减少B.文物保护工作实现规范化C.政府加强了对文物的管理D.文物归私有观念逐渐消失【解析】选C。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古物保存法》”可知南京国民政府通过颁布法律的方式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体现了政府对文物管理的重视,故选C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局势动荡,政府的权威受到极大挑战和质疑,法律很难得到有效执行,无法从实质上遏制民间偷盗文物的行为,排除A项;《古物保存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并不代表一定会有必然的效果,选项存在强加因果的错误,排除B项;《古物保存法》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文物偷盗行为,文物归私有的观念也无法彻底消除,排除D项。19.2003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报道说,人口生态学家威廉·萨瑟兰对6809种人类语言的濒危程度进行统计后发现:“根据人口规模和下降趋势来看,人类语言的濒危程度比鸟或哺乳动物要大得多。”下列选项中,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世界遗产名录》B.《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世界遗产公约》D.《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解析】选B。据材料“……6809种人类语言的濒危程度……”等并结合所学可知,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材料中的保护濒危人类语言相关,故选B项;《世界遗产公约》规定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主要针对文化和自然遗产,排除A项;1972年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宗旨是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濒危人类语言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排除C项;《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有利于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复,排除D项。20.《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自诞生至今,已经有194个国家批准了该公约,167个国家的897处文化遗产、218处自然遗产、39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共1154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据截至2022年11月中旬)。这体现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A.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B.彰显鲜明的人文价值C.得到了政府有效保护D.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等多种类型,很多国家都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且类型多样,体现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普遍性和多样性,故选A项;材料并未说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价值,排除B项;材料虽有各国批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信息,但无法因此得知各国政府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是有效的,即材料只告知了措施,但措施实施的结果如何材料并未说明,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影响,排除D项。2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民日报》关于新中国初期文物保护工作的报道数量出现过几次峰值。第一次峰值出现在1950年7月,该月上旬共有4篇关于文物保护法规出台的公报。第二次峰值出现在1955年5月,台湾当局筹划“长期出借”文物至美国的举动引发政府、学者、群众的一致抗议,多篇文章与此相关。第三次峰值出现在1956年2月,当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考古工作会议,关于会议的报道、发言、决议和倡导成为《人民日报》文化版面的“重头戏”。第四次峰值出现在1957年9月,当时第一次文物普查初见成果,该月有大量文章介绍新的考古成果。——摘编自胡岳枫《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物保护基于政府、学界与公众视角》材料二195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5次大会上,意大利代表团提出了保护武装冲突中文化财产的公约草案文本。经多次讨论后,《海牙公约》及其协定书和实施条例于1954年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武装冲突情况下全面保护文化遗产的专门性和国际性公约。196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该理事会是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业咨询机构,起初有25个国家参加,截至2019年已扩大到107个国家。在它主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采用多学科综合方法、尊重文化多样性与完整性等保护原则与方法。——摘编自陈洁《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演变(1931—2005年)》等(1)概括新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特点。(2)概述20世纪中后期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第一次峰值出现在1950年7月,该月上旬共有4篇关于文物保护法规出台的公报”得出重视法制建设;据材料一“1955年5月,台湾当局筹划“长期出借”文物至美国的举动引发政府、学者、群众的一致抗议,多篇文章与此相关”得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据材料一“第三次峰值出现在1956年2月,当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考古工作会议”得出政府占据主导地位;据材料一“第四次峰值出现在1957年9月,当时第一次文物普查初见成果,该月有大量文章介绍新的考古成果”得出新闻媒体积极参与。第(2)题据材料二“195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得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成立加强了国际协作;据材料二“《海牙公约》及其协定书和实施条例于1954年通过”得出国际法的完善为遗产保护提供了保障;据材料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起初有25个国家参加,截至2019年已扩大到107个国家”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各国认识到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据材料二“摘编自陈洁《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演变(1931—2005年)》等”得出大众传媒的发展。答案:(1)特点:重视法制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用卫生材料敷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雷达车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国土资源普查核仪器合作协议书
- 人教版 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3 单元综合测试卷(2025年春)
- 2025年氯磺化聚乙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九年级第二学期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二篇)
- 2025年互联网科技公司股东合作协议模板(2篇)
- 2025年产品配送委托合同(三篇)
- 2025年产品总代理合同参考模板(2篇)
- 2025年产品年度区域销量合同(三篇)
- 《梅大高速茶阳路段“5·1”塌方灾害调查评估报告》专题警示学习
- 2024年09月北京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917)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大健康解读》课件
- 2025年度交通运输规划外聘专家咨询协议3篇
- 专项债券培训课件
- 《会务的组织和管理》课件
- 物理调查问卷
- 给排水管道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划分
- 《傻子上学》台词
-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 (课堂PPT)
-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化学分析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