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反思历史学习方法_第1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反思历史学习方法_第2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反思历史学习方法_第3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反思历史学习方法_第4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反思历史学习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反思历史学习方法

历史基础知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史实性基础知识,一类是理论性基础知识。史实性基础知识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名物、典章、制度等。理论性基础知识包括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更、阶级斗争的状况、社会制度的演进以及上述几方面的相互关系等。而这些知识又是有五个要素构成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评价。只有了解这些特点,循着这些特点去学习,才能逐步钻进去窥见生动活泼的历史画卷的奥秘,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根据这些特点,吸收到丰富的文化营养。

一、要采取史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首先,阅读课文时要找出课文中的主要史实和基础结论,要找出课文中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它的主要事迹,并对它做出基本的正确评价。其次,要注意做到新旧知识的衔接,学习每一段内容,要思考它于旧知识有什么区别,要把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思考,了解它们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以及与前后史实的联系。这样一边整理一边学习,就会逐步理清历史线索,弄清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使之成为具有规律性的知识,才能清晰地掌握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内容)、意义(作用),做到以史带论、史论结合。再次,要注意研究编、单元、章、节、目的标题,掌握它们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标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历史知识连成系统。

二、要采取制表图示的学习方法

历史基础要素较繁杂,在时间上,要能记住每个朝代的起止年代、重要历史人物的产生年代或一个统治者的在位时间等,能计算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距今有多少年;在地点上,要能识别中国历史地图上的重要山脉、河流及其流向,识别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能掌握、描出国家的疆域以及农民起义的进军路线,能读懂教科书的插图等。至于人物事迹、事件内容及其历史评价等要素就更为繁杂。要把握这些繁杂的内容,先要一段一段阅读、理解,然后还要把消化了的历史知识概括、归纳、整理,制成历史朝代演变表、历史事件比较表、重要年代关系等等,这样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设计图表的过程是:先画草图,将教材的内容加以简化浓缩,然后再从草图中去掉次要因素和次要联系,这样就可以以简驾繁,一目了然。这种列表图示法,可以使历史知识经过消化,达到简化、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比较分析,从中明晰地看出历史的总体发展趋势。

三、要采取知古鉴今的学习方法

学习历史为的是“古为今用”“知古鉴今”,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要会运用历史知识。这就要求站得高,望得远,发掘的深,要把历史学习与自己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可通过写一些笔记、评论或小论文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这样联系实际,结合现实来学历史,会明确目的、兴趣浓厚,加深对历史事实的理解,逐渐把握历史的真谛。出于国情教育和提高国民素质的考虑,国家教委把历史学科列为中小学课程的必修课。然而,要想使同学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史实和抽象繁多的历史概念中吸取知识营养,得到思想启蒙,还必须讲究一定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关键是要把握好三个环节:记忆、理解和运用。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首先,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过程、历史概念等知识的获取是通过记忆来完成的,这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如果没有对历史知识的牢固记忆,理解和运用就无从谈起。这里所说的记忆并不是简单、机械的死记硬背而是多角度、多层次、多情景的记忆。例如,初中历史第二册第十四课《五代辽宋夏金的社会经济》中提到:"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对这句话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设问:一是何时我国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了北方?二是自五代起,我国南北方的农业发展水平发生了什么显著变化?三是我国经济重心是在何时南移的?这样就不仅可以掌握历史史实,而且可以举一反三,考试时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其次,要正确理解已经掌握的各种历史现象。正确理解史实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出现偏差,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思维结构、思维品质。这样也就不能正确的解决问题和得出新的结论。仍以《五代辽宋夏金的社会经济》为例,"繁华的城镇"的兴起和作用,是这节课同学们理解的难点。北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发展为城镇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农产品的种类和产量的增加需要扩大产品交换的市场,于是城镇应运而生。可见,城镇是商业(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城镇中的主要商品种类大多数是日常生活和劳动工具,随着城镇的发展,无地或破产农民逐渐脱离农业生产,转而从事手工业或经商,投入到工商业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行列中。城镇的兴起又促进了工商业(商品经济)的发展。理解了老师对这段内容的分析,同学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商业(商品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城镇的兴起,而城镇的兴起又推动了工商业(商品经济)的发展。

再次,要正确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只学不练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典型而精当的练习既能从多角度考察你的学习情况,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知识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从而使你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做到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列举与北宋、南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做这道题目的思维结构是:首先分别弄清与北宋、南宋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有那些;然后再具体分析各政权的交替、传承和相互关系;最后得出正确答案:与两宋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西夏、大理、金、西辽、西州回鹘、黑汗王朝。这样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巩固了知识,又掌握了学法。

记忆、理解、运用,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历史不知不觉成为你的朋友,而历史成绩在扎实的基础上自然会得到提高。

另外还要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其他基本方法:1、了解历史学科特点提高学习效率

常听同学这样说“我化了很多时间去记忆,可总是记不住;记住的很多知识,又总是混淆搞错;就算没有搞错,也只掌握了一部分;最可恶的地写了一大通,结果却得不到分。”为什么?原因之一是因为没有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一是时序性,二是整体性,三是实证性。正是这三大特点,使历史取得其他学科无可取代的特殊地位。只有根据学科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理想效果。时序性是因为历史是按照人类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的,它具有一维性。所以在学习时首先必须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明确其先后顺序;如学习中国古代史,就必须熟记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这一朝代更替变化,然后再把握每个朝代的起迄时间及其发生相关事件,这样就能避免历史事件前后混淆的错误。其次可根据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

第3课

神奇的远古传说

预习提纲

第一目

炎帝、黄帝和蚩尤

1、人物简介

⑴炎帝

⑵黄帝

⑶蚩尤

2、问题探究

⑷什么叫部落?什么叫部落联盟?

⑸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

⑹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

⑺黄帝为什么被尊为“人文初祖”?

3、知识拓展

⑻“华夏”一词的来历

4、热点链接

⑼涿鹿之战

第二目

尧舜的禅让

5、问题探究

⑽禅让是怎么一回事?禅让的实质是什么?

⑾传说与史实有何联系和区别?

6、热度链接

⑿尧舜禅让

像这样的预习提纲,一般只需要提供一轮就够了。学生通过第一轮的训练,加上知识的增多,经验的增加,他们会很快从中感悟到许多,自己编写出预习提纲来。只是他们拟出的预习提纲不那么全面,不那么完全符合教学目标与要求,所以需要也必须有教师的及时提示、指导与修改。定稿后的预习提纲,应当一式十份,使该组成员都人手一份,以便于他们做课前准备。

四、

小组准备

小组得到老师提供或审定的预习提纲后,就进入小组准备阶段。具体步骤有五:一是任务到人。即由组长将预习提纲中的探究题(如上面提纲中的⑴至⑿)根据本组同学的自学能力、自学条件等情况恰当地分配给本组同学去探究。每个同学都应当至少有一个题目的自学探究任务;自学能力强的同学,应当分给的任务多些,难度大些;自学条件好的同学(指方便上网查找、家里有资料可查或附近有人可请教),应当分给涉及面广些、难度大些的任务。二是个人探究。学生得到组长分配给自己的探究题后,就应该着手个人探究。探究办法一般是:读懂教材、上网查找、图书室查找或向他人请教。总之,要求尽可能获得关于本题的最详尽的资料。三是自写答案。学生通过自行探究,获得了比较多的资料后,根据探究题目的要求编写出此题的答案。此时的答案还是草稿,可用任意纸书写。以上第二、三步必须在下发提纲后7天内完成。四是老师审订。学生将自己编写出的答案草稿于第8天交给老师,老师则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其进行审订,在第9天将审订稿反馈给原学生。五是制作卡片。学生收到审订稿以后,将其用碳素墨水笔工整地书写在卡片上,一式七份(课后发给每个组长一套,其他学生可借去抄写或者复印)。卡片的大小、用纸要统一,第一行居中写上课题,课题后标明题号,以便于装订收藏。这一步必须在第10天完成。第11至第14天,有任务的学生要进一步熟悉自己的探究题答案,并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图表、影象资料等教具进行模拟讲课(一般在双修日模拟,老师进行全程指导),直到充分熟练为止。

五、

师导生讲

学生准备两星期后,就进入老师导讲学生讲课阶段了。仍然以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为例,我是这样导讲的——

㈠、老师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原始的农耕生活》,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然后老师指出:原始时代的生活除了从古迹和遗物中能了解到,还能从许多神奇的远古传说中得到印证。板书课题。将预习提纲用投影打出。

㈡、导学第一目

炎帝、黄帝和蚩尤

A、老师讲解:炎帝、黄帝和蚩尤的传说踞今4000多年,大致在原始时代的后期;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从时间和地域上来说,有关他们的传说资料可以和现代的考古资料互为印证,互为钩洹?

B、学生默读第一目教材,思考问题⑴至⑺。

C、老师投影展示《炎帝》、《黄帝》、《蚩尤》图,

学生1简介人物炎帝;

学生2简介人物黄帝;

学生3简介人物蚩尤。

老师随机补充或修正学生的简介

D、引导探究:

学生4讲解——什么叫部落?什么叫部落联盟?

师生随机补充或修正。

学生5讲解——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

老师引导学生注意三点:①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炎帝部落、黄帝部落和九黎族的一部分,他们是中原地区的主体居民;②华夏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③后人尊奉炎帝、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

学生6讲解——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

学生7讲解——黄帝为什么被尊为“人文初祖”?

老师提问:为什么不称炎帝为“人文初祖”?(其他学生回答)

E、引导拓展知识

学生8讲讲——“华夏”一词的来历。

其他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异议,老师随机判别。

F、引导了解热点知识

老师提问:炎帝部落、黄帝部落和九黎族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战争?(其他学生回答)

学生9重点讲讲——涿鹿之战

(老师放影视片断配合讲解)

㈢、导学第二目

尧舜的禅让

G、学生自读本目教材,了解主要内容。

H、老师展示《尧帝》、《舜帝》图,然后指出:尧、舜是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请其他两位同学分别谈谈他们有什么高尚的品质。

再问:假如你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你将怎样挑选部落联盟的继承人?(其他学生回答)

I、引导探究

学生1讲解——禅让是怎么一回事?禅让的实质是什么?

老师提醒学生注意“禅”字读音shàn与佛教中“禅”字的读音shán的区别。

其他学生说说你所知道的哪些关于远古的传说。老师随机引导并判断

学生2讲讲——传说与史实有何联系和区别?

J、引导拓展知识

学生3讲讲——尧舜禅让

㈣、课堂小结

K、回顾本课所学

1、老师用投影出示本课的知识结构体系,帮助学生回顾与记忆:

神奇的远古传说

炎帝、黄帝和蚩尤是传说

多年前,生活在

中下游的杰出的部落首领。在

炎帝、

中,

部落联盟战胜

黄帝和

炎帝、黄帝部落联盟加上

的一部分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

蚩尤

后人尊奉

为华夏族的祖先,认为

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称他为

尧舜的

尧舜禹时期通过

的方式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声称为

禅让

”。

2、学生互相回顾本课所学,加深印象。L、教师指出:炎帝、黄帝、蚩尤与华夏族的关系,炎帝、黄帝和蚩尤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尤其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人文初祖”黄帝是本课的重点知识,要求重点掌握。在整个新课的教学全过程中,学生始终唱主角,始终处在主动学习状态,老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导演”,只是起着引领、帮助、串联或者主持人的作用。六、

评价与练习新授部分讲完以后,老师要组织其他学生对9位讲课者进行评价:先由其组长组织本组学生互相讨论,形成统一意见,然后由组长谈谈本组同学给9位讲课者的简要评语,并一一打出分数。组长在谈评语时,也可以谈些本组同学的想法或建议。5个组都评价完后,历史学科科代表统计9位讲课者每一位的最后得分交给老师,老师进行简要点评,并表扬有进步的,奖励优秀“讲师”。评价结束后,老师用投影打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指导学生当堂完成。本课,我为学生设计的作业有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两种。课内作业主要取自教材中的课中题和课后题,卡通资料框里的部分也常做课内题处理。课外作业采用“分层练结”的方式命题,一般分为基础巩固题和综合应用题两部分。基础巩固题一般是对本课内知识的巩固练习,适应于学困生;综合应用题则偏重于知识的前后联系、拓展、深化,适应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设置作业,能使上中下学生各得其所,都有收获,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