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讲义:章末检测试卷三套汇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7/11/wKhkGWXjKP2AXkX7AAIXwAGO5ts265.jpg)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讲义:章末检测试卷三套汇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7/11/wKhkGWXjKP2AXkX7AAIXwAGO5ts2652.jpg)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讲义:章末检测试卷三套汇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7/11/wKhkGWXjKP2AXkX7AAIXwAGO5ts2653.jpg)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讲义:章末检测试卷三套汇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7/11/wKhkGWXjKP2AXkX7AAIXwAGO5ts2654.jpg)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讲义:章末检测试卷三套汇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7/11/wKhkGWXjKP2AXkX7AAIXwAGO5ts26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检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能层与能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原子中,符号相同的能级,其电子能量不一定相同B.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不一定等于该能层序数C.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不相同的D.多电子原子中,每个能层上电子的能量一定不同答案A解析同一原子中,能级名称相同,其轨道形状相同,能层越大其能量越高,选项A正确;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选项B错误;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都是2个,选项C错误;同一能层的不同能级能量不同,且按s、p、d…规律依次增大,选项D错误。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的是()A.钢铁长期使用后生锈 B.节日里燃放的焰火C.金属导线可以导电 D.卫生丸久置后消失答案B解析钢铁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易生锈;金属导电是电子的定向运动;卫生丸消失是因为升华现象,所以只有节日里燃放的焰火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3.下列关于电子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云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轨迹B.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的空间出现的机会多少C.电子云界面图中的小黑点密表示该核外空间的电子多D.电子云可表示电子在核外运动的方向答案B解析电子云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不表示电子的运动的轨迹,A、D错误;电子云界面图中的小黑点越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的出现的机会越多,C错误。4.下列表示钠原子的符号和图示中能反映能级差别和电子自旋状态的是()A.B.eq\o\al(23,11)NaC.1s22s22p63s1D.答案D解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只有能层,没有能级,不能看出电子自旋状态,选项A错误;eq\o\al(23,11)Na中只能知道Na含有11个电子,不能反映能级差别和电子自旋状态,选项B错误;电子排布式中含有能层和能级,能看出电子的能级差别,但是不能看出电子自旋状态,选项C错误;轨道表示式中包含了能层和能级,小方块表示了能级差别,方块中的箭头表示电子自旋状态,选项D正确。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三能层有s、p共两个能级B.3d能级最多容纳5个电子C.第三能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D.无论哪一能层的s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均为2答案D解析每一能层包含的能级数等于该能层的序数,故第三能层有s、p、d三个能级,选项A错误;d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10,选项B错误;每一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第三能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选项C错误;s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选项D正确。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的一部分,其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A.a B.bC.c D.d答案C7.4p轨道填充一半电子的元素,其原子序数是()A.15B.33C.35D.51答案B解析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当4p轨道填充一半电子时,3d已经排满10个电子,所以原子序数为2+8+18+5=33。8.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的能量B.Fe原子的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为C.氧的电负性比氮大,故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D.铜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94s2答案B解析A项,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n-1)p轨道上电子的能量低于ns轨道上电子的能量,错误;C项,氧的电负性比氮大,但由于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出现反常,故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错误;D项,d轨道全充满时原子更稳定,铜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错误。9.某元素M的逐级电离能(kJ·mol-1)分别为580、1820、2750、11600。该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最可能是()A.MOB.MO2C.MO3D.M2O3答案D解析因为I4≫I3,所以M在化合物中一般呈+3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最可能为M2O3。10.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抑制癌症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15列B.硒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4C.硒的氧化物只有一种D.硒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共有7个能级答案B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第15列元素为第ⅤA族元素,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16列的第ⅥA族,选项A错误;硒为34号元素,有6个价电子,所以硒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4,选项B正确;由同主族元素硫存在两种氧化物SO2和SO3,可推得硒也有两种氧化物SeO2和SeO3,选项C错误;硒是34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应含有8个能级,选项D错误。11.若某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价电子排布式为3d14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3个未成对电子B.该元素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C.该元素原子的M层共有8个电子D.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4个电子层答案D解析若某原子在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为3d14s2,则该元素是Sc,则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1个未成对电子,选项A错误;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选项B错误;该元素原子的M能层共有9个电子,选项C错误;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4个能层,即K、L、M、N,选项D正确。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关于Y、Z、M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负性:Y>Z>MB.离子半径:M->Z2->Y-C.ZM2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Z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答案CD解析由图示关系可推知:X为氦元素,Y为氟元素,M为氯元素,Z为硫元素。非金属性:Y>M>Z,元素的电负性关系为Y>M>Z,故A错误;S2-和Cl-2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F-少一个电子层,离子半径关系为S2->Cl->F-,故B错误;ZM2为SCl2,分子中S元素化合价为+2价,Cl元素化合价为-1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绝对值=8,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SCl2的电子式为,故C正确;S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故D正确。13.图甲和图乙表示的是元素的某种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乙不可能表示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关系B.图甲可能表示的是元素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关系C.图乙可能表示的是元素原子的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关系D.图甲可能表示的是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关系答案D解析电负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呈周期性变化,故图乙可能表示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变化,故A错误;同周期元素中,非金属单质的熔点较低,与图像不符,故B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与图像不符,故C错误;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逐渐增大,其中第ⅡA、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主族元素,与图像基本符合,故D正确。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基态原子的N层上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第ⅠA族元素B.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1)d1~10ns1~2的元素一定是副族元素C.某主族元素的电离能I1~I7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kJ·mol-1),可推测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ⅢA族I1I2I3I4I5I6I75781817274511575148301837623293D.在①P、S,②Mg、Ca,③N、F三组元素中,每组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6答案CD解析基态原子的N层上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可能为K、Cr或Cu,K为主族元素,Cr、Cu为副族元素,故A错误;副族元素的d能级电子数为10或1~5,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eq\b\lc\(\rc\)(\a\vs4\al\co1(n-1))d6~8ns2的元素为Ⅷ族元素,故B错误;由主族元素的电离能可知,电离能突变在I4,其常见化合价为+3价,故可推测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ⅢA族,故C正确;①P、S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P,②Mg、Ca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Mg,③N、F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F,每组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5+12+9=36,故D正确。15.如图三条曲线表示C、Si和P元素的前四级电离能变化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负性:c>b>a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a>bC.最简单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a>b>cD.I5:a>c>b答案D解析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P元素3p能级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Si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由图中第一电离能可知,c为Si,P原子第四电离能为失去3s2中1个电子,3s2为全充满稳定状态,不易失去电子,故与第三电离能相差较大,可知b为P、a为C。D项,C、Si失去4个电子为全充满状态,能量更低,再失去1个电子时,第五电离能与第四电离能相差较大,P失去4个电子为3s1状态,第四电离能与第五电离能均失去3s能级电子,二者能量相差不大,故第五电离能:C>Si>P,正确。16.下表中是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元素ABCDE最低化合价-4-2-1-2-1电负性2.52.53.03.54.0A.C、D、E的氢化物的稳定性:C<D<EB.元素A的原子最外层轨道中无自旋状态相同的电子C.元素B、C之间不可能形成化合物D.与元素B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的单质能与H2O发生置换反应答案AD解析根据表中信息可知:A为C元素,B为S元素,C为Cl元素,D为O元素,E为F元素。非金属性:F>O>Cl,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选项A正确;A为C元素,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2,p轨道有2个电子,自旋状态相同,选项B错误;元素B、C之间可形成化合物S2Cl2等,选项C错误;与元素B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的单质为Na,为活泼金属,能与H2O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选项D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8分。17.(10分)J、L、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JR(1)M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元素T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族。(2)J元素名称是________,它和氢组成10电子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________,属于___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3)R元素符号为______,其最高能层符号是______。答案(1)ⅦA(2)碳CH4共价化合物(3)SM解析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说明J的最低化合价与最高化合价的绝对值相等,则J最外层电子数为4,根据J、R都为短周期元素可知J为C元素,则R应为S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应为Al元素,而T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且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应为Cl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及元素的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该题。18.(14分)Ⅰ.(1)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________种。(2)依据第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参照如图B、F元素的位置,用小黑点标出C、N、O三种元素的相对位置。(3)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O、S、S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Ⅱ.已知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B原子基态时s电子数与p电子数相等,C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D的基态原子核外有6个能级且全部充满电子,E原子基态时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元素中最多的。(1)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E在________区。(2)A、B、C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________。(3)D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答案Ⅰ.(1)3(2)(3)O>S>SeⅡ.(1)3d54s1d(2)F>O>CF>O>C(3)1s22s22p63s23p64s2(或[Ar]4s2)19.(12分)元素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的2p轨道上仅有两个未成对电子,B的3p轨道上有空轨道,A、B同主族,B、C同周期,C是同周期中电负性最大的,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试回答:(1)A的最外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B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C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2)已知D与H原子能形成一种高能量的分子D2H2,其中D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特征,则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3)B的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有________种,原子轨道数为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量的电子层符号为________。(4)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是(用对应化学式回答)________。答案(1)1s22s22p63s23p23s23p5(2)(3)1485M(4)HClO4>HNO3>H2CO3>H2SiO3解析根据各元素信息分析可知,A为C元素,B为Si元素,C为Cl元素,D为N元素。20.(12分)回答下列问题:(1)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与碳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的第一电离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A、B均为短周期金属元素。依据下表数据,写出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电离能/(kJ·mol-1)I1I2I3I4A93218211539021771B7381451773310540(3)下表是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电离能[单位:eV(电子伏特)]数据。元素I1/eVI2/eVI3/eV甲5.747.471.8乙7.715.180.3丙13.023.940.0丁15.727.64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B.乙的化合价为+1价C.丙不可能为非金属元素 D.丁一定为金属元素(4)Mn、Fe均为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元素MnFe电离能/(kJ·mol-1)I1717759I215091561I332482957锰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ⅦB族。请写出基态Mn2+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n2+再失去1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1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s22s22p2N原子的2p轨道达到半充满结构,比较稳定(2)1s22s22p63s2(3)A(4)3d5由Mn2+转化为Mn3+时,3d能级由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转变为不稳定的3d4状态需要的能量较多;而Fe2+转化为Fe3+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6状态转变为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需要的能量相对要少解析(2)从表中电离能数值来看,A、B的第三电离能出现突跃,可见它们是第ⅡA族元素,因A、B均为短周期元素,且B的第一、二电离能均比A的小,故B是镁。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甲、乙、丙、丁为第三周期元素,甲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远远小于第二电离能,说明甲元素最外层有1个电子,失去1个电子时达到稳定结构,所以甲为Na元素;乙元素的第二电离能远远小于第三电离能,则乙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失去两个电子后达到稳定结构,所以乙为Mg元素;丙、丁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第二电离能、第三电离能相差不大,说明丙元素最外层大于3个电子,丙、丁一定为非金属元素。甲为Na元素,乙为Mg元素,故甲的金属性比乙强,选项A正确;乙为Mg元素,化合价为+2价,选项B错误;丙、丁一定为非金属元素,选项C、D错误。21.(10分)现有六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A元素形成的物质种类繁多,其形成的一种固体单质工业上常用作切割工具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C元素基态原子p轨道有两个未成对电子D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I1=738kJ·mol-1;I2=1451kJ·mol-1;I3=7733kJ·mol-1;I4=10540kJ·mol-1E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F在周期表的第8纵列(1)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A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2)B元素的电负性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元素的电负性。(3)E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___个方向。(4)下列关于F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正确的是________。A.B.C.D.(5)基态F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6)元素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Cu=1959kJ·mol-1,INi=1753kJ·mol-1,ICu>INi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洪特规则(2)小于(3)3(4)C(5)[Ar]3d5(或1s22s22p63s23p63d5)(6)Cu+核外价电子排布为3d10,3d全充满,比Ni+的3d84s1稳定,难以失去电子解析A元素形成的物质种类繁多,其形成的一种固体单质工业上常用作切割工具,为金刚石,则A为C元素;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B有2个电子层,为1s22s22p3,故B为N元素;C元素基态原子p轨道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即1s22s22p4,即C为O;D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I1=738kJ·mol-1;I2=1451kJ·mol-1;I3=7733kJ·mol-1;I4=10540kJ·mol-1,即D为Mg;E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为P;F在周期表的第8列,为第四周期元素,则F为Fe。
章末检测试卷(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9·烟台第二中学高二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键能越小,表示化学键越牢固,难以断裂B.两原子核越近,键长越长,化学键越牢固,性质越稳定C.破坏化学键时,消耗能量,而形成新的化学键时,则释放能量D.键能、键长只能定性地分析化学键的特性答案C解析键能越大,表示化学键越牢固,难以断裂,故A错误;两原子核越近,键长越短,化学键越牢固,性质越稳定,故B错误;破坏化学键时,消耗能量,而形成新的化学键时,则释放能量,故C正确;键能、键长能定量分析化学键的特性,故D错误。2.(2019·烟台第二中学高二月考)下列有关化学键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原子构成的化合物中肯定不存在离子键B.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C.已知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则乙炔中存在2个σ键(C—H)和3个π键(C≡C)D.乙烷分子中只存在σ键,不存在π键答案D解析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原子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离子键,如:氯化铵,故A错误;有的物质中不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含化学键,故B错误;已知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则乙炔中存在3个σ键和2个π键,故C错误;乙烷分子中只有单键,所以只存在σ键,不存在π键,故D正确。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2分子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B.同一分子内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C.两个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D.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答案D解析N2分子的结构式为N≡N,含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故A正确;共价键重叠程度越大,越稳定,同一分子内σ键比π键强,故B正确;两个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头碰头式的重叠方式只有一个,则两个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故C正确;单原子分子不含共价键,如氦气,故D错误。4.下列关于CS2、SO2、NH3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CS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是由于其属于极性分子B.SO2和NH3均易溶于水,原因之一是它们都是极性分子C.CS2为非极性分子,在三种物质中熔、沸点最低D.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只是因为NH3是极性分子答案B解析根据相似相溶规律,水是极性分子,CS2是非极性分子,所以CS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故A项错误;因为SO2和NH3都是极性分子,水也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规律,二者均易溶于水,故B项正确;CS2在常温下是液体,SO2和NH3在常温下是气体,CS2的熔、沸点最高,故C项错误;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除了因为NH3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NH3分子和H2O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故D项错误。5.(2019·徐州一中高二期末调研)无线电频率可以降低盐水中所含元素之间的“结合力”,释放出氢原子,若点火,氢原子就会在该种频率下持续燃烧。上述中“结合力”实质是()A.分子间作用力 B.非极性共价键C.氢键 D.极性共价键答案D解析水分子是由H原子和O原子构成的,H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释放出氢原子”必须破坏水分子内的氢氧键,这是一种共价键。6.(2019·河南高二期末)氰气的化学式为(CN)2,结构式为N≡C—C≡N,性质与卤素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B.分子中N≡C的键长大于C—C的键长C.分子中含有2个σ键和4个π键D.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答案D解析氯气能与NaOH反应,氰气与氯气的性质相似,则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A项错误;分子中N原子半径小于碳原子,则分子中的N≡C的键长小于C—C的键长,B项错误;分子中含有3个σ键和4个π键,C项错误;分子中C—C为非极性键,N≡C为极性键,D项正确。7.PH3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其分子结构和NH3相似。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PH3分子呈三角锥形B.PH3和NH3分子中孤对电子数相同C.PH3分子中H原子之间是非极性键D.PH3分子稳定性低于NH3分子,因为N—H键能高答案C解析PH3分子结构和NH3相似,氨气是三角锥形结构,A正确;N元素和P元素属于同一主族,所以PH3和NH3分子中孤电子对数相同,B正确;P和H是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则二者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键,H原子之间不成键,C不正确;P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氮元素的非金属性,N—H键能较高,故PH3分子稳定性低于NH3分子的稳定性,D正确。8.三硫化磷(P4S3)是黄绿色针状晶体,易燃、有毒,分子结构之一如下图所示,已知其燃烧热ΔH=-3677kJ·mol-1(P被氧化为P4O10),下列有关P4S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P4S3中硫元素为-2价,磷元素为+3价C.一个P4S3分子中含有三个非极性共价键D.热化学方程式为:P4S3(s)+8O2(g)=P4O10(s)+3SO2(g)ΔH=-3677kJ·mol-1答案B解析P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根据P4S3的结构可知,P形成3个共价键、S形成2个共价键,所以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A正确;若P4S3中硫元素为-2价,磷元素为+3价,化合价代数和不等于0,故B错误;同种原子间的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一个P4S3分子中含有三个非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所以P4S3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4S3(s)+8O2(g)=P4O10(s)+3SO2(g)ΔH=-3677kJ·mol-1,故D正确。9.(2019·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二月考)下列关于苯乙炔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分子有8个σ键,5个π键B.该分子中碳原子有sp和sp2杂化C.该分子存在非极性键D.该分子中有8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答案A解析苯乙炔分子中含14个σ键,苯环中的碳原子都是sp2杂化,每个碳原子与另外两个相邻的碳以碳碳键相连,且每个碳原子还与氢原子形成一个碳氢键。同时六个碳原子还会各自提供一个p轨道和1个电子共同形成大π键,共含3个π键,故A错误;分子中苯环中碳碳键是介于单双键之间的特殊化学键,碳原子都是sp2杂化,碳碳三键中是sp杂化,该分子中碳原子有sp和sp2杂化,故B正确;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碳碳键为非极性键,故C正确;苯环是平面形结构,碳碳三键是直线形结构,因此该分子中有8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故D正确。10.(2019·贵州罗甸县第一中学高二期末)下列关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模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VSEPR模型可用来预测分子的空间结构B.分子中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决定了分子的空间结构C.分子中键角越大,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力越小,分子越稳定D.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不参与互相排斥答案D解析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用来预测分子的空间结构,故A正确;空间结构与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有关,因此分子中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决定了分子的空间结构,故B正确;多原子分子内,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分子中键角越大,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力越小,分子越稳定,故C正确;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参与相互排斥,如H2O中中心原子为O,O有2个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V形,甲烷中中心原子为C,无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故D错误。11.(2019·宁夏银川二中高二月考)下列共价键①H—H、②H—F、③H—O、④N—H、⑤P—H中,键的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C.①⑤④③② D.②③④⑤①答案C解析对于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强,与氢元素形成共价键时极性增强,则极性由小到大分别是N—H、H—O、H—F;同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与氢元素形成共价键时极性减弱,对于第ⅤA族的元素,与氢元素形成共价键时,极性:N—H大于P—H;H—H属于非极性键,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①⑤④③②。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2.(2020·云南大关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期末)若不断地升高温度,实现“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主要相互作用依次是()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极性键B.氢键;氢键;非极性键C.氢键;极性键;分子间作用力D.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非极性键答案A解析固态水中和液态水中含有氢键,当雪花→水→水蒸气主要是氢键被破坏,但属于物理变化,共价键没有破坏,水蒸气→氧气和氢气,为化学变化,破坏的是极性共价键,故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主要相互作用依次是氢键、分子间作用力、极性键。13.(2019·新疆高二期末)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B.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D.水结成冰体积膨胀答案D解析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与共价键有关系,A不选;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与共价键有关系,B不选;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系,C不选;水结成冰体积膨胀与氢键有关系,D选。14.(2019·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高二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的σ键和π键比例为4∶1B.某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kJ·mol-1)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2+C.Na、P、Cl的电负性依次减小D.CH3CH(OH)COOH分子中有手性碳原子答案AC解析的分子式为C4H8O4N2Cu,σ键和π键个数分别为18、2,其比例为9∶1,A错误;根据题给数据可知,I2与I3差距较大,则其最外层有2个电子,当它与氯气反应时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2+,B正确;Na、P、Cl为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电负性依次增大,C错误。1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C.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D.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X的氢化物的沸点低答案CD解析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判断,X是N、Y是S、Z是Br、W是P、R是Ar。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硫的沸点最高,故A错误;溴离子含有36个电子,和Ar的不同,故B错误;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S元素的非金属性比P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故C正确;氨气分子间含有氢键,所以氨气的沸点高于磷化氢的沸点,故D正确。16.(2019·江苏省徐州一中高二期末)下列化合物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故A正确;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故B错误;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故C错误;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故D错误。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8分。17.(8分)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为msnmpn;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请回答下列问题:(1)Z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d.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3)Q、R、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作答)。(4)Q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答案(1)1s22s22p63s23p63d9或[Ar]3d9(2)b(3)Si<C<N(4)3∶2解析Z原子序数为29,则Z是Cu。Y原子价电子排布为msnmpn,则n为2,Y是第ⅣA族短周期元素,且Q、R、X、Y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由③知R、Q在第二周期,由④知Q为C,X在第ⅥA族,原子序数X<Y,则X为O,Y为Si,R为N。(1)Cu2+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9或[Ar]3d9。(2)稳定性是CH4>SiH4,因为C非金属性比Si强;沸点是SiH4>CH4,因为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其沸点越高,故选b。(3)C、N、Si元素中N非金属性最强,其第一电离能数值最大。(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的氢化物是C2H2,乙炔分子中碳原子与碳原子间形成了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碳原子与氢原子间形成两个σ键,则乙炔分子中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是3∶2。18.(12分)(2020·云南双江第一完全中学高二月考)(1)COCl2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构型,COCl2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2)AlHeq\o\al(-,4)中,Al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__;列举与AlHeq\o\al(-,4)空间结构相同的一种离子和一种分子: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推断SnBr2分子中,Sn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__,SnBr2分子中Br—Sn—Br的键角________120°(填“>”“<”或“=”)。答案(1)3∶1sp2(2)sp3NHeq\o\al(+,4)CH4(3)sp2<解析(1)COCl2分子中有1个C=O和2个C—Cl,所以COCl2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3,π键的数目为1,个数比3∶1,中心原子C的价层电子对数=3+eq\f(4-1×2-2,2)=3,故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sp2。(2)AlHeq\o\al(-,4)中Al原子孤电子对数=eq\f(3+1-1×4,2)=0,杂化轨道数目=4+0=4,Al原子杂化方式为sp3,与AlHeq\o\al(-,4)空间结构相同的离子,可以用C原子替换Al原子则不带电荷:CH4,可以用N原子与1个单位正电荷替换Al原子:NHeq\o\al(+,4)。(3)SnBr2分子中Sn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2+eq\f(1,2)×(4-2×1)=3,所以Sn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sp2杂化,且含有一对孤电子对,所以该分子为V形分子,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有排斥作用,所以其键角小于120°。19.(11分)芦笋中的天冬酰胺(结构如下图)和微量元素硒、铬、锰等,具有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1)天冬酰胺所含元素中,________(填元素名称)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2)天冬酰胺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________种。(3)H2S和H2Se的参数对比见下表。化学式键长/nm键角沸点/℃H2S1.3492.3°-60.75H2Se1.4791.0°-41.50①H2Se含有的共价键类型为________。②H2S的键角大于H2Se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钼(Mo)位于第五周期ⅥB族,钼、铬、锰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所示:编号I5/kJ·mol-1I6/kJ·mol-1I7/kJ·mol-1I8/kJ·mol-1A699092201150018770B670287451545517820C525766411212513860A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B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氮(2)2(3)①极性键②S的电负性强于Se,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斥力大,H2S的键角大(4)Mn3d54s1解析(1)组成天冬酰胺的H、C、N、O分别有1、2、3、2个未成对电子。(2)碳原子全形成单键为sp3杂化,有1个双键的为sp2杂化,故有2种杂化方式。(3)①不同种元素形成的为极性键。②S的电负性强于Se,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斥力大,故H2S键角大。(4)钼、铬、锰价电子数分别为6、6、7,根据电离能判断得出A、B、C分别有7、6、6个价电子,相同级别的电离能B大于C,所以B为铬,A为锰;铬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20.(15分)(2019·烟台第二中学高二月考)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2,中子数为6;Y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构成蛋白质的重要组成元素;Z的基态原子核外9个原子轨道上填充了电子且有2个未成对电子,与X不同族;W是一种常见元素,可以形成3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氧化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X__________,Y__________,Z__________。(2)X—H和Y—H属于极性共价键,其中极性较强的是________(X、Y用元素符号表示)。X的第一电离能比Y的________(填“大”或“小”)。(3)写出X的单质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W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5)Y元素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6)已知一种Y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断裂1molY—Y吸收167kJ的热量,生成1molY≡Y放出942kJ热量。则由1molY4气态分子变成2molY2气态分子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kJ。答案(1)碳氮硫(2)N—H小(3)C+2H2SO4(浓)eq\o(=,\s\up7(△))CO2↑+2SO2↑+2H2O(4)3d64s2(5)(6)放出882解析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2,中子数为6,则其质子数=12-6=6,故X为碳元素;Y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构成蛋白质的重要组成元素,则Y为氮元素;Z的基态原子核外9个轨道上填充了电子,且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Z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4,则Z为S元素;W是一种常见元素,可以形成3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氧化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则W为Fe元素。(6)1molN4气态分子,含有6molN—N,断裂6molN—N需要吸收167kJ×6=1002kJ的热量,生成2molN2气态分子放出942kJ×2=1884kJ的热量,所以由1molN4气态分子变成2molN2分子放出882kJ的热量。21.(12分)(2020·永善县第二中学高二期末)已知和碳元素同主族的X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个长周期,短周期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3,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式是XY4。试回答:(1)X元素的原子基态时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X、Y两元素电负性分别为2.1和2.85,试判断XY4中X与Y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填“共价键”或“离子键”)。(3)该化合物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形,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分子为________(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4)该化合物在常温下为液体,该液体微粒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5)该化合物的沸点与SiCl4比较:________(填化学式)的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或[Ar]3d104s24p2)(2)共价键(3)正四面体sp3杂化非极性分子(4)范德华力(5)GeCl4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解析X元素与碳元素同主族且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个长周期,X为Ge元素,Y原子是短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3,Y为Cl元素,化合物XY4为GeCl4。
章末检测试卷(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B.晶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C.晶体、非晶体均具有固定的熔点D.由玻璃制成规则的玻璃球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答案B解析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构成固体的粒子在微观空间里是否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A不正确;晶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B正确;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不正确;晶体的自范性指的是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的性质,这一适宜条件一般指的是自动结晶析出的。由玻璃制成规则的玻璃球是非晶体,不能体现晶体的自范性,D不正确。2.下列关于金属物理性质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因为金属晶体中的“电子气”在电场作用下作定向移动B.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是因为自由电子受热后运动速率增大,与金属离子碰撞频率增大,传递了能量C.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是因为金属晶体中的原子层在滑动过程中金属键未破坏D.金属一般具有银白色光泽,是物理性质,与金属键没有关系答案D解析金属内部有自由电子,当有外加电压时电子定向移动,因此金属可以导电,A正确;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受热后运动速率增大,与金属离子碰撞频率增大,传递了能量,故金属有良好的导热性,因此B正确;当金属晶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中的各原子层发生相对滑动而不断裂,所以表现出良好的延展性,故C正确;金属一般具有银白色光泽是由于金属键中的自由电子在吸收可见光以后,发生跃迁,成为高能态,然后又会回到低能态,把多余的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缘故,所以金属一般具有银白色光泽与金属键有关系,故D错误。3.下列过程中化学键被破坏的是()①碘升华②溴蒸气被木炭吸附③酒精溶于水④HCl气体溶于水⑤MgCl2溶解于水⑥NaCl熔化A.全部 B.②③④⑤⑥C.④⑤⑥ D.⑤⑥答案C解析①碘是分子晶体,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错误;②溴蒸气被木炭吸附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错误;③酒精溶于水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错误;④HCl气体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断裂共价键,形成H+和Cl-,正确;⑤MgCl2溶解于水断裂的是离子键,正确。4.下列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且属于共价晶体的化合物是()A.金刚石 B.石墨C.石英(SiO2) D.CO2答案C解析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单质不是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单质不是化合物,B不符合题意;石英(SiO2)属于共价晶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化合物,C符合题意;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CO2是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D不符合题意。5.下列性质适合于离子晶体的是()A.熔点1037℃,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B.熔点10.31℃,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C.能溶于CS2,熔点112.8℃,沸点444.5℃D.熔点97.81℃,质软、导电,密度0.97g·cm-3答案A解析A项,熔点1070℃,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说明该晶体具有离子晶体的特点;B项,熔点为10.31℃,熔点低,符合分子晶体的特点,液态不导电,是由于液态时,只存在分子,没有离子,水溶液能导电,是由于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C项,能溶于CS2、熔点112.8℃,沸点444.5℃,符合分子晶体的特点;D项,金属钠熔点为97.81℃,质软、导电、密度0.97g·cm-3,符合金属晶体的特点。6.为了确定SbCl3、SbCl5、SnCl4是否为离子化合物,可以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合理、可靠的是()A.观察常温下的状态:SbCl5是苍黄色液体,SnCl4为无色液体。结论:SbCl5和SnCl4都是离子化合物B.测定SbCl3、SbCl5、SnCl4的熔点依次为73.5℃、2.8℃、-33℃。结论:SbCl3、SbCl5、SnCl4都不是离子化合物C.将SbCl3、SbCl5、SnCl4分别溶解于水中,再分别滴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结论:SbCl3、SbCl5、SnCl4都是离子化合物D.测定SbCl3、SbCl5、SnCl4的水溶液的导电性,发现它们都可以导电。结论:SbCl3、SbCl5、SnCl4都是离子化合物答案B7.下列各项所述的数字不是6的是()A.在NaCl晶体中,与一个Na+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l-的个数B.在金刚石晶体中,最小的环上的碳原子个数C.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最小的环上的原子个数D.在石墨晶体的层状结构中,最小的环上的碳原子个数答案C解析二氧化硅是共价晶体,其中的硅原子数目与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2,空间结构中每个单元环由6个硅原子和6个氧原子组成。8.某研究所合成了一种球形分子,它的分子式为C60Si60,其结构中包含有C60和Si60结构。下列对该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Si60被包裹在C60里面B.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C.其摩尔质量为2400D.熔点高、硬度大答案B解析硅的原子半径比碳大,所以化合物C60Si60,外层球壳为Si60,故A不正确;根据题意知,该晶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属于分子晶体,故B正确;该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和60个硅原子结合而成,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2400g·mol-1,故C不正确;该物质是分子晶体,熔点低,硬度小,D不正确。9.在化学上,常用一条短线表示一个化学键,如图所示的有关结构中,有直线(包括虚线)不表示化学键或分子间作用力的是()A.石墨的结构 B.白磷的结构C.CCl4的结构 D.立方烷(C8H8)的结构答案C解析A项,表示的是石墨的层状结构。在层内,每个C原子与相邻的三个C原子形成共价键,这些共价键形成一个个平面正六边形,这些六边形结构向空间扩展,就形成了石墨的层状结构,在层间,是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不符合题意;B项,在白磷(P4)中,每个P原子与相邻的三个P原子形成三个共价键,键角为60°。所以白磷分子的结构是正四面体结构,不符合题意;C项,CCl4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每个CCl4分子中C原子与4个Cl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键角为109°28′。所以CCl4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但是四个Cl原子间没有作用力,不会形成化学键,虚线不表示化学键,符合题意;D项,在立方烷(C8H8)中每个C原子与相邻的三个C原子形成三个共价键,键角为90°,因此每条线都表示化学键,不符合题意。10.氯化铯晶胞(晶体重复的结构单位)如图甲所示,该晶体中Cs+与Cl-的个数之比为1∶1,化学式为CsCl。若某晶体晶胞结构如图乙所示,其中含有A、B、C三种元素的粒子,则该晶体中A、B、C的粒子个数之比为()A.8∶6∶1 B.4∶3∶1C.1∶6∶1 D.1∶1∶3答案D解析根据晶胞的均摊法,在此晶体的晶胞中有A:8×eq\f(1,8)=1个,B:1×1=1个,C:6×eq\f(1,2)=3个,即N(A)∶N(B)∶N(C)=1∶1∶3,故D正确。11.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ZXY3 B.ZX2Y6C.ZX4Y8 D.ZX8Y12答案A解析根据晶胞结构可知X、Y、Z分别位于晶胞的顶点、棱、体心处,因此根据均摊法可知,含有X、Y、Z原子的个数分别是8×eq\f(1,8)=1、12×eq\f(1,4)=3、1,所以该晶体的化学式是ZXY3,答案选A。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2.科学家发现钇钡铜氧化合物在90K时具有超导性,若该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YBa2Cu3O8B.YBa2Cu2O5C.YBa2Cu3O5D.YBaCu4O4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图中有一个钇原子,两个钡原子。而铜原子,在顶点和在侧棱各有8个,故总的铜原子数为eq\f(1,8)×8+eq\f(1,4)×8=3个。对于氧原子,共6×eq\f(1,4)+7×eq\f(1,2)=5个,故C正确。13.在Cu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Cl4]2-+4H2O[Cu(H2O)4]2++4Cl-黄色蓝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CuCl2固体溶于少量水中得到蓝色溶液B.将CuCl2固体溶于大量水中得到蓝色溶液C.[CuCl4]2-和[Cu(H2O)4]2+都是配离子D.当[CuCl4]2-和[Cu(H2O)4]2+达一定比例时,溶液呈现绿色答案A解析将CuCl2固体溶于少量水中,则根据平衡移动方程式可知,主要是以[CuCl4]2-形式存在,A不正确;稀释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确;C正确,其中氯离子和水都是配体。14.配合物Na2[Fe(CN)5(NO)]可用于离子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配合物中存在离子键、配位键、极性键、非极性键B.配离子为[Fe(CN)5(NO)]2-,中心离子为Fe3+,配位数为6,配位原子有C和NC.1mol配合物中σ键数目为10NAD.该配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易电离,1mol配合物电离共得到3NA阴、阳离子答案AC解析配合物中存在配位键,内界和外界之间存在离子键,内界CN-、NO存在极性键,但不存在非极性键,故A错误;配离子为[Fe(CN)5(NO)]2-,中心离子为Fe3+,配体为CN-和NO,配位原子为C和N,配位数为6,故B正确;配位键也属于σ键,配体CN-中含有1个σ键,NO中含有1个σ键,所以1mol配合物中σ键数目为6+1×5+1=12mol,即12NA,故C错误;配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易电离,完全电离成Na+和[Fe(CN)5(NO)]2-,1mol配合物电离共得到3NA阴、阳离子,故D正确。15.配合物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以Mg2+为中心的大环配合物叶绿素能催化光合作用B.Fe2+的卟啉配合物是输送O2的血红素C.[Ag(NH3)2]+是化学镀银的有效成分D.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氨水,可除去硝酸银溶液中的Ag+答案D解析向AgNO3溶液中加入氨水,Ag+与氨水反应先产生沉淀,后沉淀不断溶解得到配合物。16.已知冰晶石(Na3AlF6)熔融时的电离方程式为Na3AlF6=3Na++AlFeq\o\al(3-,6)。现有冰晶石的结构单元如图所示,位于大立方体顶点和面心,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是图中、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晶石是离子晶体B.大立方体的体心处代表Al3+C.与Na+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a+有6个D.冰晶石晶体的密度约为eq\f(1395,a3)g·cm-3答案AD解析由冰晶石熔融时能发生电离,可知冰晶石是离子晶体,A项正确;每个晶胞中含有的个数为8×eq\f(1,8)+6×eq\f(1,2)=4,的个数为12×eq\f(1,4)+8=11,根据冰晶石的化学式可知,AlFeq\o\al(3-,6)与Na+的个数比为1∶3,故与必然表示同一种微粒,即为Na+,B项错误;与Na+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a+有8个,C项错误;晶体的密度为eq\f(4×210,6.02×1023×a×10-83)g·cm-3≈eq\f(1395,a3)g·cm-3,D项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8分。17.(10分)磁性材料氮化铁镍合金可用Fe(NO3)3、Ni(NO3)2、丁二酮肟、氨气、氮气、氢氧化钠、盐酸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1)基态N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丁二酮肟(结构简式如图1所示)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丁二酮肟中C、N、O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1mol丁二酮肟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3)图2是一种镍基合金储氢后的晶胞结构示意图。该合金储氢后,含1molLa的合金含有Ni的数目为____。答案(1)3d84s2(2)sp2和sp3N>O>C15NA(3)5NA或3.01×1024解析(2)该分子中甲基上C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连接甲基的碳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C原子杂化类型,前者为sp3、后者为sp2;同一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ⅡA族、第ⅤA族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N>O>C;共价单键为一个σ键、共价双键中含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1个丁二酮肟分子中含有15个σ键,则1mol该物质中含有15molσ键。(3)该晶胞中La原子个数=8×eq\f(1,8)=1、Ni原子个数=4×eq\f(1,2)+1+4×eq\f(1,2)=5,则该晶胞中La、Ni原子个数之比为1∶5,所以含1molLa的合金含有Ni的数目为5NA=3.01×1024。18.(10分)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1)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C.两种晶体中B—N均为共价键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2)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立方相氮化硼晶体,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该晶体的天然矿物在青藏高原地下约300km古地壳中被发现。根据这一矿物形成事实,推断实验室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条件应是__________。(4)NH4BF4(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1molNH4BF4含有____mol配位键。答案(1)BC(2)平面三角形层状结构之间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3)sp3高温、高压(4)2解析(1)A项,立方相氮化硼只含有σ键,由于形成的是立体网状结构,所以硬度大,错误;B项,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正确;C项,两种晶体中B—N均为共价键,正确;D项,两种晶体前者是混合型晶体,后者是共价晶体,错误。(2)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虑SMA循环损伤的自复位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2025年01月天津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罐装导热硅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企业员工培训与素质提升目标制度
- 内衣加盟合同范本
- 上门服务合同范本
- ktv酒商合同范本
- 个人发票购销合同范本
- 公司宿舍装修合同范本
- 出租厂地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教研工作安排表 第二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 9.2 巴西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开展课外读物负面清单管理的具体实施举措方案
- 六年级下学期开学第一课
- SpaceClaim.中文教程完整版
- 送达地址确认书(样本)
- 招标工作手册
- 锻件的结构设计与工艺性分析
- 信访事项听证程序流程图
- 国内外会计名家简介
- 03第三章环境污染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生物转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