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1页
山东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2页
山东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3页
山东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4页
山东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共7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中的答案无效。4.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P:31F:19Na:23Mg:24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1.诗是历史留下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珍宝。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答案】B【解析】【详解】A.此句诗涉及爆竹的燃烧爆炸过程,为化学变化,A选项不合题意;B.“雨”的产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符合题意;C.此句诗涉及高温分解碳酸钙,为化学变化,C选项不合题意;D.“炉火”两字涉及燃烧,为化学变化,D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2.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 B.Cu C.N D.CO【答案】B【解析】【详解】A.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C.N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CO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3.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小分子团水也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不变,故A错误;B.小分子团水和水一样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一定存在间隙,故B错误;C.小分子团水也是由水分子构成,分子一直在不停地运动,故C错误;D.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小分子团水的水分子和普通水的水分子相同,但小分子团水和普通水在状态和密度等方面不同,所以小分子团水和普通水的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故D正确。故选D。4.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足量),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发现烧杯内的水被吸入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B.用木炭代替红磷实验,也能得到相同结论C.实验前,应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答案】B【解析】【分析】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详解】A.吸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该选项说法正确;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不能测定氧气含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实验前,应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该选项说法正确;D.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5.“薰衣草的香气清幽独特,可以安抚情绪改善睡眠;檀香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①不同分子性质不同②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③分子之间有间隔④分子质量很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能闻到薰衣草的香气、檀香的香气,是因为香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薰衣草的香气、檀香的香气;薰衣草的香气清幽独特,檀香的香气持久醇厚,香味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①②正确;故选A。6.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等微粒。已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种单质B.1个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C.1个中共含有35个质子D.1个中共含有35个电子【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符号可知,N5﹣是一种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即N5﹣不是单质,选项错误;B.由符号可知,1个N5﹣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选项错误;C.1个N原子中含有7个质子,则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选项正确;D.每个N5﹣中含有36个电子,选项错误,故选C。7.下列相应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粒子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B.粒子②化学性质稳定C.粒子①属于金属元素 D.粒子④是阴离子【答案】D【解析】【详解】A.粒子③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含有多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称为相对稳定结构,粒子②最外层电子数为8,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C.粒子①质子数为11,为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粒子④中质子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8.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答案】D【解析】【详解】“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属于猜想;“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属于探究中的实验;“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属于推理;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归纳。选D。9.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根据实验,不能获得的结论是A.金原子核带正电B.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C.金原子核体积很小D.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答案】B【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带正电的α粒子遇到原子核后,方向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核带正电,不符合题意;B.由该实验不能得出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量α粒子的运转方向发生了偏转,说明金原子核体积很小,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有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遇到了质量很大的物质,故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不符合题意。故选B。10.疫情期间,杀菌消毒是日常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剂的种类很多,其中二溴海因(C5H6O2N2Br2),是一种性能温和的高效消毒剂,下列有关二溴海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溴海因分子由碳、氢、氧、氮、溴五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B.二溴海因由5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和2个溴原子构成C.二溴海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6D.二溴海因能够消毒是因为能使细菌病毒的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答案】D【解析】【详解】A.物质由元素组成,二溴海因由碳、氢、氧、氮、溴五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分子由原子构成,二溴海因分子由5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和2个溴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二溴海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6)=10:1,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二溴海因能够消毒是因为能使细菌病毒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1.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其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R2O B.RO C.R2O3 D.R3O4【答案】C【解析】【详解】设氧化物的化学式为,由氧化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已知R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56×):(16×)=7:3,解得:=2:3,即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故选C。1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E<C B.A.E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A.B同周期 D.C.F化学性质相似【答案】A【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E与C不在同一周期,且E在C的下一周期,所以原子序数E>C,故A错误;B.同一竖列为同族,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A.E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B正确;C.同一横行为同周期,由图可知A.B同一周期,故C正确;D.同一竖列为同族,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而C.F是同一列,即同族,C.F化学性质相似,故D正确;故选A.13.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②2NH3③SO2④⑤Ca2+⑥2OH-⑦H2OA.只有①⑥表示离子的个数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⑥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答案】C【解析】【分析】①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H中“2”表示两个氢原子;②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NH3中“2”表示两个氨分子;③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某元素原子的个数,SO2中“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④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中“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⑤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Ca2+中“2”表示每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⑥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2OH-中“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⑦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某元素原子的个数,H2O中“2”表示每个水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详解】A.由分析可知,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由分析可知,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分析可知,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分析可知,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14.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物质构成的认识B.对化学安全的认识①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②CO2.H2O2中都含有氧分子①做实验时化学药品不能直接用手拿②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C.对先后顺序的认识D.对概念的认识①先预热再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②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竖直①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②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A.①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说法正确;②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有氧分子,说法错误,故选项归纳不完全正确;B.①做实验时化学药品不能直接用手拿,防止药品有毒而中毒,说法正确;②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以免管里的液体喷出伤人,说法正确,故选项归纳完全正确;C.①先预热再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可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发生炸裂,说法正确;②向试管中装块状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再放入固体,说法错误,故选项归纳不完全正确;D.①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说法错误;②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说法正确,故选项归纳不完全正确。故选B。15.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因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C.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氧元素,但是混合物,说法不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因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说法正确;C.在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例如在H2O中,氢元素显+1价,说法不正确;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例如钠离子的最外层也是8个电子,但不是稀有气体原子,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睛】二、简答与填空(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33分)16.宏观与微观是化学学习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1)化学符号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以下内容请你用最合适的化学用语填写①保持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②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_;③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①表中17号元素的名称是______;②第二周期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组成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③A2-与Ar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A2-的符号可表示为______;④通过原子结构分析,同一纵行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是______。【答案】(1)①.CO2②.2OH-③.H2O(2)①.氯元素②.Ne③.S2-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CO2;②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氢氧根离子为2OH-;③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化学式H2O;【小问2详解】①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中17号元素为氯元素;②第二周期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是氖元素,组成单质是氖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Ne;③A2-与Ar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是A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得到的,其原子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18-2=16,为硫元素,则A2-的符号可表示为S2-;④通过原子结构分析,同一纵行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点睛】17.常温下,乙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有特殊气味,具有可燃性,医用消毒酒精为75%的乙醇溶液,在抗击疫情时被广泛使用。化工生产中可用A(化学式C8H18)作原料,经以下流程制取乙醇:(1)从乙醇的化学式可获得的信息有(各写1点)微观:______;宏观:______。(2)由上述材料可知酒精的化学性质有______;(3)步骤①的转化属于______(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4)配制酒精溶液时,将75mL酒精25mL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总体积少于100mL,这主要是因为______。(5)84消毒液属于含氯消毒剂,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写出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答案】(1)①.表示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或表示一个乙醇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②.表示乙醇这种物质(或表示乙醇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2)可燃性(3)化学(4)分子之间有间隔(5)+1##+1价【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微观上,分子由原子构成,由乙醇化学式从微观可知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一个乙醇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由乙醇化学式从宏观来看,可表示乙醇这种物质,或乙醇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小问2详解】化学性质是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由上述材料可知酒精具有可燃性;【小问3详解】步骤①AC8H18转化为乙烯,产生新物质,故属于化学变化;【小问4详解】因分子之间有间隔,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彼此进入分子间的间隔中,所以将75mL酒精25mL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总体积少于100mL;【小问5详解】次氯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故次氯酸钠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点睛】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1)图甲是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其中132.9表示的是______。(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是______(填序号)。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Y>X(3)X和Y的化学性质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如果图中的丙是Y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该元素和质子数为17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答案】(1)①.金属②.55③.相对原子质量(2)ACD(3)①.相似②.AlCl3【解析】【小问1详解】铯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铯的原子序数为55,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55,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132.9表示的是相对原子质量,故填:55;相对原子质量;【小问2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律,元素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原子序数Z>Y,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图可知,X、Y在同一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核外电子数X<Y,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图可知,Y、Z处于同一横行,处于同一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律,X位于第二周期,Y位于第三周期,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所以原子核外电子层数Y>X,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CD;【小问3详解】X、Y在同一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X和Y的化学性质相似;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丙的质子数为13,为铝元素,在化合物中显+3价,质子数为17的元素为氯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两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故填:AlCl3。19.有X、Y、Z、W四种元素,由X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密度最小的气体;Y的次外层电子数占电子总数的1/4;Z的阳离子Z+比Y原子多2个电子;W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W的阴离子(W-)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1)在横线写出对应的元素符号:X______Y______Z______W______。(2)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①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②由A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A粒子的名称是______。③若E中m=12时,则该粒子符号为______。【答案】(1)①.H②.O③.Na④.C1(2)①.3##三②.氧离子③.Mg2+【解析】【分析】标准状况下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由氢元素组成,X是氢元素;Y的次外层电子数占电子总数的1/4,Y元素的次外层即第一层,有两个电子,所以电子总数是,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Y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为氧元素;Z的阳离子Z+比氧原子多2个电子,Z的阳离子核外电子数=2+8=10,该离子带1个正电荷,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1个,核内质子数=10+1=11,Z是钠元素;W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W的阴离子(W-)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氩原子核内18个质子,核外18个电子,W-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W-核外有18个电子,其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少1个,核内质子数=18-1=17,W属于氯元素。代入验证无误。【小问1详解】X为氢元素,元素符号为H;Y为氧元素,元素符号为O;Z是钠元素,元素符号为Na;W是氯元素,元素符号为Cl。【小问2详解】①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BC质子数相同,所以,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三种元素。②由A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A粒子的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10,所以A粒子的名称为氧离子。E中m=12时,说明E粒子核内12个质子,核外10个电子,是镁离子,符号为。20.2020年12月17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在内蒙境内成功着陆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嫦娥五号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1)液态氢作燃料除燃烧时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外,另一个优点是_____。(2)分离液态空气是制取氧气的重要途径,如图是工业上制氧气的流程图:①氮气的沸点-196℃,氧气的沸点-183℃,在蒸发的过程中_____。(填“氮气”或“氧气”)先被蒸发出来。②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引起物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_____。(3)下图是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B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升高C反应前后共涉及三种分子,一种化合物D从上图可知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4)专家指出,解封后的月球土壤需要在高纯氮气的环境中保存。用高纯氮气保存月球土壤,说明氮气具有_____性质。(5)月球上的3He(3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蕴藏量巨大,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4He形式存在,从原子的构成微粒来看,3HE.4He两种原子的_____数目不同,化学性质_____。【答案】①.不会造成空气污染②.氮气③.分子间隔不同④.ABCD⑤.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⑥.中子⑦.基本相同【解析】【详解】(1)因为液态氢燃烧的时候生成水,所以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2)因为由题意得知氮气的沸点-196℃,氧气的沸点-183℃,氧气的沸点大于氮气,所以在蒸发的过程中氮气会被先蒸发出来。(3)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因为物质间的分子间隔不同。(4)A.化学反应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故在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发生变化。故A正确;B由图可以得知该反应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变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变为+1价。故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B正确;C反应前的物质有氢气和氧气,反应后的物质有水。反应前后一共涉及氢分子、氧分子和水分子三种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共涉及三种分子,其中氢气和氧气为单质,水为化合物。所以只有一种化合物。故C正确;D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故D正确。故选ABCD。(5)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所以常被用作保护气。(6)因为3H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4H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且两种原子的质子数均为1。故两种原子的中子数不同。原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故两种原子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三、阅读科普短文2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氢能是公认的高热值清洁能源。目前,氢气的来源如图1所示。化石资源制氢最为成熟。水煤气变换反应:,是化石资源制氢过称中的重要反应之一。北京大学团队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多种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中CO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电解水制氢过程简便,但造价高昂,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人造太阳”的探索也就应运而生。我国“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利用的是核聚变,当氘、氚核聚变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持续时间超过1000秒,就能形成持续反应,为水分解提供能量。2020年4月,“东方超环”实现了1亿摄氏度运行近10秒,取得重大突破。除了氢气的生产,其运输、储存和利用等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人们不断探索。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_____。(2)图2中,催化剂为2%Au/a-MoC时,CO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3)根据下表信息可知氘、氚都属于氢元素,理由是________。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氘111氚12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序号)。Aa-MoC可使CO转化率接近100%B水电解制氢不足是造价高昂C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D“东方超环”利用核聚变提供能量【答案】①.化石资源制氢②.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范围在50℃~400℃之间,CO转化率随温度的增大先上升再下降③.氘和氚的质子数为1,属于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都属于氢元素④.BCD【解析】【详解】(1)目前,化石资源制氢最为成熟,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化石资源制氢;(2)图2中,催化剂为2%Au/a-MoC时,CO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范围在50℃~400℃之间,CO转化率随温度的增大先上升,达到一定数值后,温度继续升高时,转化率又下降;(3)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根据表中信息可知氘、氚都属于氢元素,理由是质子数相同,都是1;(4)A.由图可知,催化剂为2%Au/a-MoC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使CO转化率接近100%,选项错误;B.由题中信息可知,电解水制氢过程简便,但造价高昂,选项正确;C.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选项正确;D.我国“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利用的是核聚变,当氘、氚核聚变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持续时间超过1000秒,就能形成持续反应,为水分解提供能量。选项正确。故选BCD。四、实验探究(本题共包括2个小题,每空1分,共9分)22.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1)将浑浊的河水水样静置后,用图1装置进行过滤。①图中明显的错误是______(写一条即可)。②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写一条即可)。(2)用图2和图3装置进行有关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实验开始后,将胶头滴管中的氨水挤入试管中,设计图2.图3对比实验的目的是______。(3)小强同学收集了一集气瓶氧气(瓶内预留少量水)并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①收集满氧气后,集气瓶中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②小明将铁丝(绑有燃着的火柴梗)迅速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后,没有看到预想的“火星四射”现象,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水未装满B.铁丝已生锈,铁锈未及时除去C.伸入集气瓶太早,火柴燃烧消耗大量氧气D.在集气瓶中预留水,使温度过低【答案】(1)①.漏斗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没用玻璃棒引流)②.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2)证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3)①.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部②.ABC【解析】小问1详解】①图中明显的错误是漏斗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没用玻璃棒引流;②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故填: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小问2详解】图2.图3对比实验中水的温度不同,冷水中喷有酚酞溶液的小纸花变红慢,热水中喷有酚酞溶液的小纸花变红快,其实验的目的是证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故填:证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小问3详解】①收铁丝燃烧实验放出大量的热,并会溅落高温熔融物。集满氧气后,集气瓶中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部;②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水未装满,说明氧气中混有空气,收集的气体不纯,故说法符合题意;B.铁丝已生锈,铁锈未及时除去,使铁丝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