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001-2018规模绒山羊养殖场副结核病综合防制技术规程_第1页
DB21-T 3001-2018规模绒山羊养殖场副结核病综合防制技术规程_第2页
DB21-T 3001-2018规模绒山羊养殖场副结核病综合防制技术规程_第3页
DB21-T 3001-2018规模绒山羊养殖场副结核病综合防制技术规程_第4页
DB21-T 3001-2018规模绒山羊养殖场副结核病综合防制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30

B43

备案号:61295-2019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001—2018

规模绒山羊养殖场副结核病

综合防制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comprehensivepreventionandcontrolfor

paratuberculosisinlargescalecashmeregoatfarms

DB21/T300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辽宁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畜牧兽医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锦州医科大学,辽宁省

辽宁绒山羊原种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利昆,宋先忱,张兴会,马晓威,陈瑶,王占红,刘孝刚,关乃鹏,王家明,

全治国,闫海滨,吴运谱,张雷,赵凤菊。

I

DB21/T3001—2018

规模绒山羊养殖场副结核病综合防制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模绒山羊养殖场副结核病综合防制技术的生产安全管理、消毒、监测与检测、阳性

羊处置、无害化处理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规模绒山羊养殖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7637-2011副结核分枝杆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NY/T539-2002副结核病诊断技术

NY/T682-2003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DB21/T2735.3-2017绒山羊养殖技术规程第3部分防疫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0年第6号《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67号《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

农医发〔2010〕20号《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农医发〔2010〕33号《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3术语与定义

3.1

规模绒山羊养殖场largescalecashmeregoatfarm

指存栏规模在200只以上的绒山羊养殖场。

4生产安全管理

4.1设施设备

4.1.1场区布局

应符合NY/T682-2003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

4.1.2防疫设施设备

场区设置明显的防疫标志,车辆通道设置消毒池或喷雾消毒设施,人员通道设置喷雾、喷淋或负离

子臭氧设备。

1

DB21/T3001—2018

配备血液样品采集、血清分离设备。

4.2档案管理

副结核病监测档案应符合《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羊只标识具有唯一性。监测及

检测记录至少保存3年以上。

4.3制度管理

建立并执行人员与车辆管理制度,动物防疫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

4.4羊只流转

外引活羊、冻精和胚胎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业部令2010年第6号、农医

发〔2010〕33号的规定。外引活羊时,先在原产地进行副结核抗体检测,检测阴性羊隔离饲养45d内无

异常后,再次进行副结核抗体检测,方可将检测阴性羊与本场其它羊只混群饲养;跨省调运种羊时,宜

优先从获得农业部净化评估认证的产区引种。

本场羊只调出时,提前15d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申报检疫,并按农医发〔2010〕20号的相

关规定执行。

5消毒

5.1人员及车辆消毒

人员及车辆入场时均需消毒。场内人员采取淋浴方式消毒,衣、帽、鞋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采取

消毒液浸泡、高压灭菌等方式消毒。外部人员入场应走消毒通道,采取紫外线照射和(或)用0.1%新洁

尔灭喷雾方式消毒。

5.2羊舍及场地消毒

每周对羊舍及场地进行消毒。消毒前,及时清扫羊舍及活动场地,清除粪便、垃圾等杂物。圈舍墙

面及地面用卤素类消毒药如10%的漂白粉喷雾方式消毒,应喷湿、喷透。

5.3养殖设施消毒

每周对养殖设施进行消毒。水槽、料槽或其它与羊只接触的设施及器具,采用物理方法或刺激性较

小、对羊只伤害较小的化学消毒剂消毒如1%~1.5%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1h~2h后,清水洗净上

述设施及器具后方可使用。

6监测与检测

6.1监测

首次监测时,采集本场所有1岁龄及以上羊只血液样品,按要求送至动物监督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当感染率高于2%时,需每两个月对上次检测的阴性羊再次进行检测;当感染率低于2%时,每1年监测1

次。

种羊场宜于每年8月上旬额外监测一次。

6.2检测

2

DB21/T3001—2018

6.2.1血液采集与制备

使用不添加抗凝剂的负压采血管,采集羊颈静脉血3ml/只~4ml/只。

在室温避光环境下,将采集血液后的采血管竖立静置2h~4h,吸取不小于1ml的上层澄黄色透明

液体,移至离心管内,封口并标记编号,置于-15℃环境下保存。封装样品的外包装标明样品名称、样

品编号与原始羊号对照表、采样日期、单位名称等信息。

6.2.2检测方法

皮内变态反应试验、补体结合反应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均按NY/T539-2002的规定执行。

细菌学检查按NY/T539-2002的规定执行。

副结核分枝杆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按GB/T27637-2011的规定执行。

7处置

对检测出的阳性羊、疑似羊均视为副结核羊,不宜做种羊,并设隔离圈舍,单独饲养。

8病死羊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病死羊尸体根据国家最新相关规定执行;粪污采取堆粪场消毒、堆积发酵方法处理;医疗垃圾应分

类收集,玻璃类垃圾采取高温高压消毒后深埋,塑料垃圾采用化学洗涤剂消毒、焚烧方法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B21/T300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辽宁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畜牧兽医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锦州医科大学,辽宁省

辽宁绒山羊原种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利昆,宋先忱,张兴会,马晓威,陈瑶,王占红,刘孝刚,关乃鹏,王家明,

全治国,闫海滨,吴运谱,张雷,赵凤菊。

I

DB21/T300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辽宁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