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专题16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含解析_第1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专题16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含解析_第2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专题16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含解析_第3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专题16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含解析_第4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专题16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6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选择题(共40分)1.(2021·山东日照·中考真题)以下文字取自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文中对话反映的主旨是()(时间:1898年初秋。地点:北京裕泰大茶馆。)秦仲义:把本钱拢到一块儿,开工厂!王利发:开工厂?秦仲义: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A.民生主义 B.思想解放 C.实业救国 D.外争主权【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中的信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中国”可知是实业救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国家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C项正确;民生主义,与辛亥革命相关,排除A项;思想解放,与新文化运动相关,排除B项;外争主权,与五四运动相关,排除D项。故选C项。2.(2021·江苏泰州·中考真题)“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柱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然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兴国之梦”分别是()A.张謇实业救国 B.康有为变法图强C.孙中山民主共和 D.陈独秀民主科学【答案】A【详解】根据“状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实业,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A项正确;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戊戌变法,变法图强,与“状元”无关,排除B项;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思想,与“状元”无关,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提出科学民族,与“状元”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3.(2021·青海西宁·中考真题)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经曲折,下图中与c阶段发展状况直接相关的是A.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 B.甲午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投资办厂C.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北伐战争基本上消灭了三大军阀势力【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和示意图可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经曲折,但在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C项正确;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是a段,排除A项;甲午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投资办厂,是b段,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民族工业,不是说北伐战争,排除D项。选C项。4.(2021·江苏盐城·中考真题)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顽强挣扎。其获得发展良机、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2—1919年由于西方列强忙于一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被称为“短暂的春天”,对应图中②段,故选B;①段对应的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A错误;1919—1927年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受到挫折,③段错误,排除C;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到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后,民族资本主义受到沉重打击,陷入困境,因此④段总体呈现下降趋势,D错误。5.(2021·湖南娄底·中考真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由48.4万余枚增至128.4万余枚,增长157.9%;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188.9%。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C.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 D.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大发展,故D符合题意;1895年后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列强在华企业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不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6.(2021·广东·中考真题)1894年外国在华产业资本约为0.54亿元,为中国产业资本的1.5倍;到1911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约为20亿元,以高出数倍的绝对优势对中国资本形成巨大的压力。由此可见A.中国经济命脉被列强控制 B.民族资本主义举步维艰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清朝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到1911年外国在华企业……,以高出数倍的绝对优势对中国资本形成巨大的压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给予了外国人在中国投资设厂的权力。列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形成了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垄断,使中国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举步维艰,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明列强在中国投资设厂使民族资本主义举步维艰,无法说明中国经济命脉被列强控制和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排除AC项;从“外国在华企业”可知,材料无法说明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排除D项。故选B项。7.(2021·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下表反映了大生纱厂发展最迅速的“黄金时段的情况。大生纱厂在这一时期得到如此空前的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1912年以后大生两厂经营概况表A.社会上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B.张謇践行“实业救国”的理想C.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答案】C【详解】材料反映了1912年-1920年大生纱厂利润大幅增长,经营良好,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正值西方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故选C;实业救国思潮、张謇的个人因素以及中国民国的鼓励措施也是此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排除ABD。8.(2021·陕西·中考真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有识之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B.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C.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D.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所以D项符合题意;清末状元张謇等有识之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使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9.(2021·湖南湘潭·中考真题)以下对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A.辛亥革命后,仍然有人蓄辫B.新式婚礼取代传统婚礼成为主流C.公众场所已无传统长袍马褂的身影D.即使在偏远乡村,过年也不再向长辈头行礼【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即使是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有人蓄辫,反映出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因,A正确;主流的说法错误,排除B;CD项太绝对,排除。故选A。10.(2021·浙江湖州·中考真题)1882年出版的(益闻录》报道:“本埠(上海)现有华商集合巨资,拟办纸厂一所,已聘定英人梅特兰综司其事,一切作纸之具皆用火轮机器。"不久,中国第一家机器造纸厂诞生。这表明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C.中国近代企业引进了工业革命的技术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一切作纸之具皆用火轮机器”可知,中国近代企业引进了工业革命的技术,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出“自强”的口号,故排除B项;《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D错误。故选C。11.(2021·四川成都·中考真题)下表为“一战”前后中国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变化情况表。据此可知,当时()时间注册工业公司数量(个)资本总额(元)1914年8月前146411482051914年8月至1920年272117434500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北洋政府的统治阻碍了经济发展C.抗日救亡运动出现高潮 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深【答案】A【详解】据“一战”前后中国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变化情况表可知,一战前(1914年8月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这主要说明,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A符合题意;表格没有体现北洋政府的统治阻碍了经济发展,B排除;抗日战争是在1931年开始,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深,D排除。故选择A。12.(2021·青海西宁·中考真题)1905年《时报》刊文评价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事件,“革千年沉痼之积弊……咸出于有用之途,所以作人才而兴中国者,其在斯乎。”“革千年沉痼之积弊”是指A.废除科举制度 B.废除八股和武举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D.成立京师大学堂【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A项正确;废除八股在1902年,废除武举在1901年,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在1901年,1898年成立京师大学堂,排除BCD三项。选A项。13.(2021·北京·中考真题)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类书籍在当时大量出版意在时间1932年1936年1940年1940年1944年书名《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魂》《民族英雄评传》系列《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民族英雄诗话》《中国民族女英雄传记》A.宣传民主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B.反对专制独裁,抨击北洋军阀统治C.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D.争取和平民主,推动国共两党谈判【答案】C【详解】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抗日斗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量出版宣传、介绍民族英雄的书籍,意在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故选C;1915年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28年东北易帜,标志北洋军阀统治已经结束,排除B;D项是1945年的重庆谈判,排除。14.(2021·海南·中考真题)它创自于1872年的上海,是近代中国保存时间最长拥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中文报纸,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它是A.《申报》 B.《大公报》 C.《新闻报》 D.《解放日报》【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它创自于1872年的上海,是近代中国保存时间最长拥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中文报纸,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1872年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在中国新闻史和社会史研究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所以A符合题意;《大公报》创立于1902年6月17日,时间不符,所以B不符合题意;《新闻报》创刊于清光绪十九年正月初一(1893年2月17日),时间不符,所以C不符合题意;《解放日报》最早创刊于1941年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理论早期刊物,时间不符,所以D不符合题意。15.(2021·江苏南京·中考真题)20世纪初,清政府统一全国学制,“仍以忠君和尊孔为……大幅度增加西方教育中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内容”。当时中国教育A.开始出现新式学校 B.呈现出新旧并存特点C.掀起尊孔复古思潮 D.举起民主、科学旗帜【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与此同时,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但在教学内容上“仍以忠君和尊孔为……大幅度增加西方教育中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内容”,因此20世纪初,中国教育呈现出新旧并存特点,故B正确;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故A错误;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掀起尊孔复古思潮,故C错误;新文化运动举起民主、科学旗帜,故D错误。综上答案B。16.(2021·山东东营·中考真题)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A.新华书店 B.开明书店 C.中华书局 D.商务印书馆【答案】D【详解】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很多都是由它出版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17.(2021·湖南常德·中考真题)湖湘文化源远流长,三湘大地人才辈出。撰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作家是A.丁玲 B.田汉 C.周立波 D.沈从文【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群众,创造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小说,故A项正确,排除C项;田汉作词《义勇军进行曲》,沈从文的作品是《边城》,均与题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不符,排除BD项。故选A项。18.(2021·湖南岳阳·中考真题)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我们齐唱《义勇军进行曲》。该歌曲的词作者是A.田汉 B.齐白石 C.贺绿汀 D.欧阳予倩【答案】A【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正处于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它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这首歌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齐白石是著名的画家,排除;CD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9.(2021·湖南湘潭·中考真题)沈从文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是()A.《水浒传》 B.《红楼梦》 C.《暴风骤雨》 D.《边城》【答案】D【详解】《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34年。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D项正确;ABC项与沈从文无关,排除。故选D。20.(2021·安徽·中考真题)清末,127所高等专门学校中有理、工、农、医类学校23所,学生2195人,占全部专科学生总数的9.2%。1915年,94所专科学校中有工、农、医类学校29所,学生4763人,占全部学生总数的19.8%。这反映出A.专科学校分布科学合理 B.新文化运动成果丰硕C.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 D.全国学制得到了统一【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到1915年,近代新式教育的学科分类覆盖已经越来越全面,科学技术专业的人才明显增多。因此,题干反映出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只提到了专科学校的数量,没有涉及学校分布和学制问题,排除AD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与题干“科技人才增多”不符,排除B项。故选C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60分)21.(本题12分)(2021·湖北·孝昌县教学研究室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还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材料二: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年代哲学、宗教自然、应用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合计年平均数1895年19113817236623813695863.86——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1902年共有近代学堂35787所,1912年增至82272所;学生则从1006743人增至2933387人。比较起来,这批人在数量上更多于八股士类。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的大批出现,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随着他们的产生,同时出现了种种前所未有的职业,如记者、编辑、律师、医生和近代学堂的教师等。——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近代教育的特点,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其原因。(2)据材料三指出“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的含义,并分析这一“新陈代谢”对近代社会产生的作用。【答案】(1)特点:注重培养近代实用人才;侧重传播西方科技知识;翻译日本书籍尤其是社会科学类书籍大幅增多。原因:挽救民族危机的需要;洋务运动的推动;甲午中日战争惨败的刺激;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影响等。(2)含义:新式的专业人才逐渐取代了传统知识分子。作用:满足了近代社会对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的需要。【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还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及材料二中翻译日本书籍的数据情况,从注重培养近代实用人才;侧重传播西方科技知识;翻译日本书籍尤其是社会科学类书籍大幅增多等角度进行概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挽救民族危机的需要;洋务运动的推动;甲午中日战争惨败的刺激;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2)含义:根据材料二中“这批人在数量上更多于八股士类”“随着他们的产生,同时出现了种种前所未有的职业,如记者、编辑、律师、医生和近代学堂的教师等”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式的专业人才逐渐取代了传统知识分子。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从满足了近代社会对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的需要的角度进行分析。22.(本题12分)(2021·广东广州·模拟预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至炀帝,置进士科,开始改用以考试任官的办法,但其时尚不甚盛,科举出身的人,在政治上不占势力。到唐初,才为政府用为取士任官的主要方法。唐代乡贡(科举考试)的科目甚多,以进士科最为重要。开元以前,朝中名士,杂处他途者甚多;开元以后,进士出身者占十之七八。。——摘自傅乐成《中国通史》材料二:到了之后的宋代,在世间反抗天子的强大贵族已经荡然无存,而科举的全盛时代也到来了。天子能够依靠科举来充分补充官吏,供自己任意驱使。有宋一代,科举出身的政治家可以自由地施展才能,中国历史上的文治派政治首次得以实现。——摘自宫崎市定《科举》材料三:明代的学校和科举制度,实际上是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束缚在程朱理学的范围之内。读书人为猎取功名,埋头于四书五经,写僵化的八股文,对那些经世致用的知识概不留心。——摘自朱绍侯等著《中国古代史》材料四:清代承袭了明代的科举制度,弊病逐渐积累。随着欧洲新文明(包括自然科学、实验、制造的要素)的奔涌而来,清政府终于屈服,将1904年作为最后一年,决定以后不再举行科举。——摘编自宫崎市定《科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科举制的进步作用。(2)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废除科举制的原因。(3)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从科举制的兴亡中获得的启示。【答案】(1)积极作用:培养大量人才,提高行政效率;发展教育和文化;打击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实现文治。(2)原因:考试内容和形式僵化,束缚人们思想,培养的是奴才而不是人才(不能经世致用);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科举制的弊病更加突出;清政府认识到,只有学习西方的科学思想和理论,发展经济,才能挽救民族危亡。(3)启示:制度必须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必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分析】(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开元以后,进士出身者占十之七八”可知,这体现的积极作用是,培养大量人才,提高行政效率;根据所学可知,积极作用还有,发展教育和文化;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天子能够依靠科举来充分补充官吏,供自己任意驱使”可知,这体现的积极作用是,打击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中国历史上的文治派政治首次得以实现”可知,这体现的积极作用是,实现文治。(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实际上是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束缚在程朱理学的范围之内”可知,这体现的原因是,考试内容和形式僵化,束缚人们思想,培养的是奴才而不是人才,不能经世致用;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清政府终于屈服”可知,这体现的原因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科举制的弊病更加突出;根据所学和材料二“随着欧洲新文明(包括自然科学、实验、制造的要素)的奔涌而来”可知,这体现的原因是,清政府认识到,只有学习西方的科学思想和理论,发展经济,才能挽救民族危亡。(3)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给我们的启示是,制度必须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必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调整。23.(本题12分)(2021·广东天河·三模)报刊作为一种近代以来新兴的传媒方式,记载了国家历史与社会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启蒙·救亡)材料二(发展·崛起)材料三(变革·转型)改革开放后某地区报刊行业发展概况1989年《成都晚报》的广告收入达600余万元,较1983年的56万元增长了近11倍1995年《华西都市报》创刊,注重市民新闻的报道,关注报道角度与质量,赢得好评2010—2015年《成都商报》已拥有500余万微博粉丝,官方微信关注粉丝也超过20万——据秦绍德、沈国麟《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的轨迹(1978—2000)》等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片中两份报刊宣传的主张有何不同,并归纳它们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产生了什么共同作用。(2)材料二中图片为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日报》刊登的部分重大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表达的共同主题。任选其中一个事件,谈谈该事件的重大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行业的发展特点,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怎样的时代需求。【答案】(1)不同主张:《时务报》宣传变法维新,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民报》宣传民主革命,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共同作用:宣传了进步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进步。(2)共同主题: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或“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事件及意义:1955年,中国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1978年底中美发表“建交公报”并于1979年正式建交,有利于中美两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出现了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的高潮。(3)发展特点:与时俱进;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或“注重经济效益”);关注民生(或“注重市民新闻”);关注新闻质量;与互联网发展相结合等。时代需求:注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新媒体的出现。【详解】(1)不同主张:根据所学《时务报》是维新派的报纸,因此宣传变法维新,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而《民报》是革命派的报纸,宣传民主革命,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共同作用:结合所学它们都宣传了进步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进步。(2)共同主题:从图片中“亚非会议”“联大……”“联合公报”等信息可得出,三张图片反映的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事件及意义:结合课本的知识,分别进行概括即可,得出1955年,中国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1978年底中美发表“建交公报”并于1979年正式建交,有利于中美两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出现了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的高潮。(3)发展特点:根据“《成都晚报》的广告收入达600余万元,较1983年的56万元增长了近11倍”可得出与时俱进,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或“注重经济效益”);根据“注重市民新闻的报道,关注报道角度与质量”得出关注民生(或“注重市民新闻”);根据“注重市民新闻的报道,关注报道角度与质量”得出关注新闻质量;根据“《成都商报》已拥有500余万微博粉丝,官方微信关注粉丝也超过20万”得出与互联网发展相结合等。时代需求:结合以上内容可得出注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新媒体的出现等。24.(本题12分)(2021·河南禹州·三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大事年表(部分)时间事件甲午战后“实业救国”思潮出现;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04年后清政府颁布《商人通例》和《公司律》,此后又陆续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奖励商勋章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等法规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公司条例》1914--1919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混战:1914-1918年,农户减少1500多万户,荒地增加4900多万亩;1914-1919年,陆军增加92万多人;1916-1918年,军费增加5000多万元材料二:据统计,1895-1913年,中国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有549家;1912-1919年的8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3000多万元;一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刚刚发展起来的民族资本主义很快又萧条下去。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工商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时日本在华企业亦获得同样侵略机会,中国的民族经济仍不易与之抗衡,以致归于失败。除了外来压力外,国内情况也日益恶化,战乱不止,兵额激增,尤为致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采取这些措施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归纳“中国的民族经济仍不易与之抗衡”的原因。(3)综上所述,谈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带给你的启示。【答案】(1)民族危机加深;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加深;清政府面临财政危机(或统治危机);外国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或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增强。(2)历程:逐步发展,后又走向萧条(或曲折发展)。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与掠夺;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使农村劳动力减少,田地荒芜,影响了农村的生产发展;兵员军费大幅度提高,增加了人民的负担,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3)启示:国家独立是经济发展的保障。【详解】(1)依据材料一信息,可以看出,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又颁布法令奖励办工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之所以采取这些措施,原因有民族危机加深;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加深;清政府面临财政危机(或统治危机);外国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或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增强等;(2)依据材料一信息和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后来又走向衰落即曲折发展;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民族经济仍不易与之抗衡的原因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与掠夺;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