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新高考语文热点冲刺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幽深僻远、恬静优美、淡泊闲适、清新自然、优雅飘逸、沉郁顿挫、安谧美好、雄浑壮阔、华丽壮美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步骤一)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地滴落下来,那久无人迹的石阶下早已蔓生青苔,滴落的露水已渐渐润泽了苔色。(步骤二)由此渲染了清幽静谧的氛围。(步骤三)表达了诗人因思念故人而生出的深沉的寂寞和思念。第二种模式分析情感、主旨型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
南柯子王炎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步骤一)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步骤三)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步骤一)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
(步骤二)作品通过诗人想象自己见到的画面。(步骤三)体现了诗人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以及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
第三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第四种模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必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使得、强调、突出了什么,或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步骤一)“带”带来(步骤二)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寺。(步骤三)“带”采用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使画面具有动感。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步骤一)“穿”穿行。(步骤二)诗人在落叶飘零的林中穿行,(步骤三)表现了诗人孤独的情绪。
(步骤一)“数”点数。(步骤二)诗人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表现了诗人苦闷无聊的寂寞心境。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或诗眼,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步骤一)“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步骤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引出下文。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
炼句题型
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炼在结构上起特殊作用的语句
(要关注诗句在诗歌中的位置)答题步骤(1)简析句意(2)表现手法(3)该句对描绘情景、营造意境、突出主旨、表现情感所起的作用;或从该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诗中“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我认为“雁引愁心去”更妙(步骤一)“雁引愁心去”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步骤二)运用了拟人手法,(步骤三)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颖。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第一句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步骤一)第一句写雨后月出,东坡的夜色更觉清新,(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步骤三)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第七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型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步骤一)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二)“黄莺儿”,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三)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观祈雨
李白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面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简要分析。(步骤一)语言委婉含蓄(步骤二)第一句“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朱门心忧春阴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步骤三)一样“忧”两样“情”,鲜明的对比,渗透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
第八种模式
评价题型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这类题型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答题思路:(1)认真审题(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联系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不同意这种看法。
(步骤一)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步骤二)
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晓上空泠峡①王罔运②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罔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敢治抱负,然而屡遭控诉,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授徒。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同意这种看法。(步骤一)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步骤二)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步骤一)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自意”、“不放在心上”之义,(步骤二)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步骤一)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步骤二)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第九种模式
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答题思路: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答题步骤:(1)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2)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华清宫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步骤一)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步骤一)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步骤二)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步骤一)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步骤二)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齐安郡中偶题(其一)杜牧两竿落日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店铺人气管理方案
- 避雷系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合同
- 汽车服务考试题及答案
- 公司定制酒店装修方案
- 运输客服考试题及答案
- 别墅大梁装修处理方案
- 蔬菜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车辆租赁违约赔偿诉讼证据与鉴定合同
- 中班健康我长大了
- 庭院老井改造方案
- 贵州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数控机床智能制造工厂技改项目环评报告
- 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教学课件
- 2023年浙江温州技师学院招聘教师(共500题含答案解析)高频考点题库参考模拟练习试卷
- 抚养费纠纷答辩状
- 压铸行业面临的挑战分析
- 河南暴雨参数计算表
- 产品质量证明书
- RB/T 034-2020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指南
- GB/T 9258.1-2000涂附磨具用磨料粒度分析第1部分:粒度组成
- GB/T 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 GB/T 28733-2012固体生物质燃料全水分测定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