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废气现场采样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准确、高效、规范的完成现场采样、检测任务,便于采样人员获取、理解检测标准与规范,结合本公司仪器设备等实际情况,编制本作业指导书。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环境检测业务的废气现场采样、检测工作。3.工作程序3.1采样流程3.1.1仔细阅读检测方案,确定检测项目、种类、频次等必要信息,第一时间与客户取得联系。3.1.2确认各检测项目采样方法。3.1.3准备所用仪器,试剂及其他物品。检查仪器是否完好,试剂、物品是否准备齐全。3.1.4准时到达监测地点,与客户取得联系,确定监测点具体位置,了解监测点周边环境。3.1.5按照标准要求采集样品,采样结束后,样品用标签标注。环境空气和废气在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进行气密性检查。3.1.6按照监测方案,完成各频次的采样。3.1.7按要求填写采样记录。3.1.8采样结束,存放好样品,整理、清点、检查仪器,确定无误后装车返回。3.1.9将样品及时送回实验室,连同采样现场记录等,交接给质控人员。3.2大气监测因子监测基本要求3.2.1采样频次3.2.1.1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以连续1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3--4个样品并计算平均值。3.2.1.2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采样a.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和参照点监测的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b.若浓度偏低/为了捕捉到监控点最高浓度的时段,需要时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c.若分析方法灵敏度高,仅需用短时间采集样品时(根据方法的要求执行),应实行等时间间隔采样,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3.2.1.3特殊情况下的采样时间和频次a.若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小于1h,应在排放时段内实行连续采样,或在排放时段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2--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b.若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行排放,排放时间小于1h,应在排放时段内按照3.2.1.1的要求采样。【注】污染事故监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不适用。3.2.2固定源监测工况要求3.2.2.1采样期间的工况与当时的运行工况相同,不应任意改变当时的运行工况。3.2.2.2排气量的测定排气量的测定应与排放浓度的采样监测同步进行,排气量的测定方法按GB/T16157-1996执行。3.2.3无组织气象条件要求3.2.3.1对现场的气相条件进行简易测定和评定,是设置监控点的依据,亦是确定本次监测在何种气象条件(适宜程度)下进行的真实记录,应在每次采样起始前进行。3.2.3.1遇到对监测影响较大的雨雪天气及风速大于8m/s的天气条件时,不宜进行采样监测。3.2.4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设置方法3.2.4.1单位周界监控点的设置方法a.监控点一般应设于周界外10m范围内,但若现场条件不允许(例如周界沿河岸分布),可将监控点移至周界内测。b.监控点应设于周界浓度最高点。c.若经估算预测,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区域超出10m范围之外,将监控点设置在该区域之内。d.为了确定浓度的最高点,实际监控点最多可设置4个。e.设点高度范围为1.5m至15m。3.2.4.2在排放源上、下风向分别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的方法a.于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设参照点,下风向设监控点。b.监控点应设于排放源下风向的浓度最高点,不受单位周界的限制。c.为了确定浓度最高点,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d.参照点应以不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影响,可以代表监控点的背景浓度为原则。参照点只设一个。e.监控点和参照点距无组织排放源最近不应小于2m.。3.2.4.3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2--5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相对应的参照点设在排放源上风向2--50m范围内。3.2.5有组织排放监控点设置方法3.2.5.1颗粒物采样点详见GB/T16157-19964.2.4。3.2.5.2气态污染物在采样断面内一般是混合均匀的,可取靠近烟道靠近中心的一点作为采样点。3.3常规大气监测因子监测与本公司仪器对应一览表序号监测因子标准代号仪器名称备注1颗粒物(烟尘)HJ836-2017自动烟尘(气)测试仪便携式大流量低浓度烟尘(气)自动测试仪2颗粒物(烟尘)GB/T16157-19963颗粒物(烟尘)GB/T15432-19954颗粒物(烟尘)GB/T5468-19915颗粒物HJ618-2011空气/智能TSP采样器6总悬浮颗粒物GB/T15432-19957二氧化硫HJ57-2017自动烟尘(气)测试仪8二氧化硫DB37/T2705-2015紫外差分烟气综合分析仪9二氧化硫HJ482-2009空气/智能TSP采样器10氮氧化物HJ/T43-1999空气/智能TSP采样器11氮氧化物DB37/T2704-2015紫外差分烟气综合分析仪12氮氧化物HJ479-2009空气/智能TSP采样器13氮氧化物HJ693-2014自动烟尘(气)测试仪14烟气黑度国家环保总局(四版增补版)(2003)林格曼黑度计15烟气黑度HJ/T398-200716氯化氢HJ549-2016智能双路烟气采样器17氯化氢HJ548-201618氟化物HJ688-201319氟化物HJ/T67-200120氨HJ533-200921氯气HJ547-201722氯气HJ/T30-199923硫酸雾HJ544-201624铬酸雾HJ/T29-199925硝酸雾HJ/T43-199926一氧化碳HJ973-2018自动烟尘(气)测试仪27汞及其化合物HJ543-2009自动烟尘(气)测试仪便携式大流量低浓度烟尘(气)自动测试仪28铍及其化合物HJ684-201429铜及其化合物DB37/T3460-201830铜及其化合物DB37/T3461-201831锌及其化合物DB37/T3461-201832锡及其化合物HJ/T65-200133铅及其化合物HJ685-201434铅及其化合物HJ539-2015自动烟尘(气)测试仪便携式大流量低浓度烟尘(气)自动测试仪35镍及其化合物HJ/T63.1-200136镉及其化合物HJ/T64.1-200137非甲烷总烃HJ604-2017废气VOCs采样器38非甲烷总烃HJ38-201739沥青烟HJ/T45-1999自动烟尘(气)测试仪便携式大流量低浓度烟尘(气)自动测试仪40臭氧HJ504-2009空气/智能TSP采样器41硫化氢国家环保总局(四版增补版)(2003)空气/智能TSP采样器42氰化氢HJ/T28-1999智能双路烟气采样器43酚类化合物HJ/T32-199944丙烯腈HJ/T37-199945甲醛GB/T15516-199546挥发性有机物HJ583-2010智能吸附管法VOCs采样仪47挥发性有机物HJ584-201048挥发性有机物HJ644-201349挥发性有机物HJ734-201450油烟排放浓度GB18483-2001自动烟尘(气)测试仪便携式大流量低浓度烟尘(气)自动测试仪51油烟排放浓度DB37/597-200652风速HJ/T55-2000手持式风向风速仪注:以上方法对应的仪器设备仅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玉米原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 村委建设补偿协议书范本
- 禁止学生喝酒安全协议书
- 浦东同城厂房出租协议书
- 材料商玻璃采购合同范本
- 自建房套间出售合同范本
- 防晒服定制采购合同范本
- 注册人员聘用协议书范本
- 空压机节能方案合同范本
- 股东协议书与代持协议书
- 2025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84人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页岩气储层表征评价技术进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期末复习:选择题刷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四人合伙养猪合同协议
- 保险公司考核工作方案
- 2024年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2015年版
- 配电网建设知识培训课件
- 护理实习生安全教育
- 医德医风警示教育
-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突发事件应急措施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