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安徽省合肥双凤高级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届安徽省合肥双凤高级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届安徽省合肥双凤高级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届安徽省合肥双凤高级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届安徽省合肥双凤高级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

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智慧教育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技术特点,旨在通过开放、共享、交

互、协作的数字化信息化方式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5G技术为Al、VR/AR、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强大的网络支持。5G技术的超高网速带动

了人工智能、VR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到智慧教育中,让学习有了更逼真的沉浸式体验感。

5G+AR/VR,使远程教育更有趣、更生动。教学内容海量共享、教学素材丰富多样,学生与教师相隔万里也能充分

互动,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多维度虚拟教育场景构建中,远程教学将5G、全息远程技术、AR/VR和

课堂教学相融合,让学习者可以沉浸其中,有更真实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度。教室要实现5G信号覆盖,学生佩

戴VR眼镜,心随景动,仿佛置身于真实场景中。5G将以其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给师生带来更加身临其境

的直播效果,大大缩短了知识与现实的距离。5G应用于教育扶贫,解决了边远山区、贫困地区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

育薄弱等问题,缓解了教育资源贫乏,促进了教育平等。5G远程教育可实现远程直播、在线点播、异地教学,并能与

名师进行教学互动,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促进跨区域、智能化的教学交流。

5G技术保证了安全和速度,为智能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它可以模拟高难度的、难以实现的场景教学;可

以助力高精尖的专业培训;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可以还原历史面貌,再现科普教育情境;借助5G+AR/VR技术,还可以

模拟同步互动学习环境。

5G+AI使教学过程更懂你、更贴心、更智能。5G+AI技术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学习习惯、爱好、特长等

个人信息,制定出个性化的方案,借助全方位大数据分析,实现全智能化的教学过程,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智能性。

(取材于贾颖等人的文章,有删改)

材料二

5G将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它影响着教学方式的变革。现在还有很多偏远地区网络缓慢,但是5G覆盖的话不

仅可以让传输更快,还可能让移动学习也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5G的特性将更有效的支持智慧校园建设。5G将在4G的基础上,将网速提高100倍左右,达到每秒20Gbps,网速

的提高支撑起了高集成设备的产生,同时一些如VR眼镜等富媒体虚拟产品也能够得以应用。5G时代,社会生活中每

一个地方都会有高速网络存在,学校不用再单独搭建校园网络,并且通过网络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校园内用网的管

控。5G智能终端设备的功耗将会非常低,目前4G智能手机一天下来电量就用完了,但以后你随身携带的手机,可能

一个星期、一个月仅需充一次电,如此一来将极大的减少学校用电安全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家校互联问题。在5G时代,

校园安全体系将实现全新升级,通过将不安全、不文明的信息屏蔽在校园之外,减少社会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害,保

护学校数据的安全。

“5G+智慧校园”将会拥有更人性化的服务。智慧校园可以实现5G移动支付、人脸识别消费,通过大数据分析生

成学生学习情况、身体状况等。借助科技发展,可以打造一个高效、科学、智能的智慧校园生态体系。

5G网络下的智慧教育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时间,扩展空间,方便随时随地学习,通过人工智能还可以实现教

育自动化。

(取材于网络文章,有删改)

材料三

5G的应用具体到教育领域,联系比较密切的包括智能穿戴、智能安防、智慧教室等。现在学校比较头痛的手机问

题,在5G时代将得到彻底解决。学生上网行为将受到严格控制,其他智能设备将取代智能手机的部分功能,众多的终

端设备将集成于一个小巧的穿戴设备中,实现多种功能的汇总。5G应用到教育领域让人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

而现阶段5G学校也面临着挑战。现在5G应用的主要场所还将是商业环境,5G网络进校园,目前从政策层面还不

太明朗。5G研发的初期,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系统技术来看,无论是基站还是终端发展都不错,但是某一环节的纵向

细分产业链实力仍有待提高,例如处理器、滤波器等对产业有支撑作用的核心器件,整体实力还比较薄弱,所以应用

落地难。同时,5G校园网络的搭建成本也会提高,这也增加了普通学校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学校应用5G技术的难度。

现阶段5G教育应用标准尚需探索。在5G环境支持下智慧教育的演进趋势分为5个阶段:5G初始应用阶段,5G

标准发展成熟阶段,5G终端模块成熟阶段,5G教育网络成熟阶段,基于5G教育模型的变革阶段。几个阶段层层递进,

反映出5G网络技术对教育领域的推动作用,而在整个变革过程中,每个阶段将以小步调的形式实现对教育改革与发展

的促进。

当下5G网络环境尚处于调试阶段,也缺乏5G下各类网络应用和融合的标准,所以在此阶段需要一方面探索5G

网络和传统网络融合的方式,另一方面探索5G教育应用的标准。根据“智慧教育演进路线图”显示,要进入“基于

5G教育模型的变革阶段”,还需5年以上。这一变革将是5G+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在5G教育网络环境完善的

基础之上的。当上述网络构建完成后,教育教学的基本模式也要进行变革,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效率的大规模提升。

(取材于梁希理等人的文章,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对“智慧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慧教育就是教育的信息化,需要教育领域全面深入运用信息技术。

B.智慧教育可促进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及教科研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

C.智慧教育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现代技术特点。

D.智慧教育将会促进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

2.下列材料能准确解说第四段横线处内容的一项是

A.给“真”人做手术,把一辆“真”车拆装一遍。

B.用VR开飞机,用VR模拟地震现场等教学场景。

C.让学生“站在”塞纳河边与法国人畅快地聊天。

D.模拟历史博物馆、深海、太空等不同教学情境。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更有效的支持智慧校园建设”的5G特性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高速度B.泛在网C.便携性D.安全性高

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现在学校比较头痛的手机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学生上网行为受到了严格的控制。

B.现在5G应用的主要场所还将是商业环境,5G网络进校园的可行性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朗。

C.现阶段5G教育应用标准已经基本确立,并把智慧教育的演进分为初始应用等五个阶段。

D.要进入“基于5G教育模型的变革阶段”,还需要探索5G网络和传统网络融合的方式等。

5.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5G背景下的教育将面临着怎样的变革与挑战。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历史与文学是两个不同领域。《史记》作为史学经典,能“跨界”文学领域,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

《史记》虽被替为“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著作,但其审美观有“爱奇”倾向。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说《史

记》“爱奇之甚”。认为司马迁爱奇,不只是记载神话传说,更是司马迁选择大量奇特之人和奇特事件。鲁迅《汉文

学史纲委》说,《史记》创作目的是要“传奇人于千秋”o“奇人”,即司马迁所说的“倜傥非常之人”。这些人,或

在历史上有非凡之举,或在逆境中奋发有为,或有理想作为却落得悲剧结局,或出身卑贱又有出众之处。正是他们的

出现,使《史记》成为一部具有强大力量的作品。为突出表现这些奇特人物,司马迁尤其注重特异性的故事情节和场

面,如《田单列传》的火牛阵,《淮阴候列传》的背水一战,《越王勾践世家》的卧薪尝胆等。“爱奇”审美观不只是

史学家搜求历史资料,更是文学家通过资料发现美之对象,能体现生命力的人和事,且不受他人约束,这就使《史记》

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著作,所写的奇特之人都有热乎的生命,具有文学传奇色彩、故事特征和审美享受。后世文学家把

《史记》作为创作标本进行借鉴,古代大量咏史诗从《史记》中取材,亦见其对后世之影响。

《史记》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个性,如项羽的巨鹿之战、溺门宴、垓下之围。描绘典型环境,让人物在矛盾冲

突中表现自己:用心理等细节描写充实人物个性:多侧面写人,使人物由平面化转向立体化;运用对比描写,显示人

物个性,等等。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史记》插上了文学翅豚,避免了单纯的客观叙述和呆板的生平介绍。尤其是个

性化语言,这是历史跨入文学的一道槛,司马迁的努力创造,使《史记》迈过了这道槛。从某种意又上说,典型化、

个性化是文学的灵魂和生命,因为这是经过对生活深入挖掘而产生的。《史记》中还有一些想象、心理刻画,也具有文

学品质。成功的传记,不仅要展现人的生命过程,更要揭示这个过程的内动力。《史记》在“实录”基础上,根据人物、

环境需要,在某些情况下,适当揣度人物内心世界;适当进行艺术夸张和艺木想象。更重要的,司马迁秉笔直书,褒

善贬恶,爱憎分明,加之他深刻的人生体验,使《史记》灌注着他强烈的感情色彩,鲁迅称之为“无韵之《离骚》”。

这也是《史记》迈入文学殿堂的一个标志,是《史记》区别于其他历史著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后世文学或学习《史记》

纪传体的写法,或继承和发展《史记》的内在精神的例子不胜牧举。

文学阐释和评论,是连接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桥梁,引导读者解开作者隐藏在文本中的“密码”。《史记》在

汉魏六朝就已被文学家、理论家关注。韩愈、柳宗元等古文家以“雄深雅健”“峻洁”等评价《史记》。宋代形成评论

《史记》的风气,欧阳修、“三苏”等从古文角度评论《史记》,如苏洵首次发现《史记》叙事写人的“互见法”。文

学评点到明清时期达到高潮,广泛涉及《史记》叙事写人的结构、线索、层次、情节、段落、语言、风格等方面。近

现代许多学者评论《史记》文学特征。内容愈未愈丰富。1910年林传甲《中国文学史》教材,把《史记》写入文学史,

影响至今。自此,《史记》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文学的殿堂。

(摘编自张新科《〈史记》何以“跨界”文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中所写之人都有热乎的生命,具有文学传奇色彩、故事特征和审美享受。

B.某种意义上,对生活深入挖掘而产生的典型化、个性化特征是《史记》文学上的灵魂。

C.是否秉笔直书,有无分明爱憎及强烈感情色彩是区别《史记》与其他历史著作的标志。

D.历代评论家对《史记》的文学阐释和评论都集中在叙事写人的文学特征上,内容丰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形式,提出问题之后再进行分析论证,结构清楚,层次清晰。

B.论述《史记》“跨界”文学,第2、3段是“内在原因”,第4段主要是“外部因素”。

C.第2、3段分别是从司马迁“爱奇"审美观和《史记》的文学品质角度加以论述的。

D.文章引用刘勰和鲁迅的有关评论既有力支撑了分论点,也印证了历代评论家的阐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文史结合的典范,它之所以能够进入文学领域,与历代文学家创作实践中能在内容或形式上接受《史记》

有关。

B.《大英百科全书》说:“传记艺术家在展现年代范围和形象立体化时要凸现人物内心主要行为形式。”《史记》做

到了这点。

C.如果1910年林传甲在《中国文学史》教材中没有把《史记》写入文学史,《史记》就很难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文

学殿堂。

D.《史记》被文学家从诸多方面予以学习模仿,不仅显示了《史记》的文学品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

展。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不断加强。各行各业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贸易合作中不

断寻找竞争优势,拓展海外市场,挖掘新的增长点,一带一路相关话题在微博上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一带一

路”为关键词的博文达到1526771条,其中网友最在关注的是什么呢?

——-w司工认152

AA/ZTi——

-!--_一提及■条

―小国

占比

L__[<域29

皿状4

______67867

股第4447

44M)75

基建♦.rf

Lu飞()

产业2.

1K2X6

机遇i.2%

178881.17%

国企

―-

156211.02%

贸易I11821

—0.77%

东盟

—______100370.66%

中国作为一第一路偈议国,关键蚓技诲通着累-

区域、板块股•焦、4也等也设为投得者们披索然网,

(摘编自《一带一路把握概念投资热点,最受网友关注的关键词T0P10》,新浪财经2017年5月12日)

材料二:

连接历史与未来,沟通中国和世界。“一带一路"被誉为“几十年来由一个国家发起的最广泛、最全面的国际性

经济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则是三年多来由官方举办的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目前已经有28

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与会,参会代表将达1200多人。外媒关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背后还是对借

助论坛推动经济更加平衡、协调、联动发展的深情期待。

“一带一路”把世界的机遇变为中国的机遇,也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三年多来,已有100多个国家

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有近40个国家与中国商签了“共建合作协议”,国际产能合作也拓展到近30个

国家。截至今年1月,3年多来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已高达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

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这也吸引着国外媒体。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黑天鹅”频飞的2016年,作为全球第

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保持了平衡健康发展,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稳定器”,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今年一季度外界最为关注的中国GDP增速最终定格6.9%,创近6个季度新高。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中国经济拉动世界发展,当然会为全球媒体关注。

(摘编自李盈《缘何国外媒体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南方网2017年5月3日)

材料三:

“一带一路”关于领导机制、整体规划、协调保障、资金筹措等顶层设计内容,为国家形象建构的整体设计和宏

伟蓝图提供了新方案。自上而下,新系统显著增强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政府间力量。中国不断与各国政府签订多种务

实性伙伴关系,展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式各异的务实合作。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

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合作伙伴的满意度、配合度和宣传点将成为中国国家形象建构新系统的重要支点。事实上,

每一次合作的达成,都实质性推动国家形象建构的落地实施。自下而上,新系统激发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民间力量。

“一带一路”一系列民心工程为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新贡献,各国人民获得感的跨国传递丰富了中国国家

形象的现实建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多搞一点早期收获,让有关国家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

得感。”收益高、可持续性强和互惠互利的项目,能够促发沿线民众主动自发的口口相传,形成以点带面、从线到片

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路径。

(摘编自秦龙等《“一带一路”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求是网2019年7月10日)

1.下列对“一带一路”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国,关键词搜索量稳居第一,说明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

B.“一带一路”搭建国际性经济合作的平台,带动各国经济发展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也给中国带来了发展机遇。

C.“一带一路’’建设中,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让有关国家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可以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

D.“一带一路”宏观的顶层设计与微观的项目实施相结合,造福各国民生的同时也实践了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新系

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域、板块、股票、基建等成为投资者的搜索热词,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及相关的经济活动存在着大量的投资

空间。

B.材料二阐述“一带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引发外媒关注的原因:材料三论述“一带一路”对中国建构国家形象的作

用。

C.中国以及与中国商签了“共建合作协议”的国家共同投入巨额资金,所实施的项目为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

D.“一带一路”顶层设计的内容,既能够增强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政府间力量,激发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民间力量。

3.“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什么能吸引外媒的关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姚崇,字元之。少倜傥,尚气节,长乃好学。契丹扰河北,兵枢丛进,崇奏决若流,武后贤之。后尝语左右:“往

周兴、来俊臣等数治承逑,朝臣相逮引,一切承反。朕意其枉。自俊臣等诛,遂无反者,然则向论死得无冤邪?”崇

日:“自垂拱后,被告者类自诬,今赖天之灵,发寤陛下,凶竖歼夷,朝廷义安。陛下以告牒置弗推,后若反有端,

臣请坐知而不告。”后悦目:“前宰相务顺可,陷我为淫刑主,闻公之言,乃得朕心。”玄宗在东宫,太平公主干政,

宋王成器等分典闲厩、带医。崇与宋璟建请主就东都,出诸王为刺史,以壹人心。帝以谓主,主怒。太子惧,上疏以

崇等巷间王室,请加罪,贬为申州刺史。移徐、潞二州,迁扬州长史。政条简肃,人为纪德于碑。先天二年玄宗讲武

断丰密召崇崇至乃咨天下事衮衮不知倦帝日卿宜遂相朕崇知帝大度,锐于治,乃先设事以坚帝意,即阳不谢,帝怪之。

崇因跪奏:“臣愿以十事闻。”奏毕,帝曰:“朕能行之。”崇乃顿首谢。翌日,拜兵部尚书。帝将幸东都,而太庙

屋自坏,帝问宰相,宋璟、苏殛目:“坏压之变,天所以示教戒,陛下宜停东巡。”帝以问崇,对日:“坏与行会,

不缘行而坏。且陛下以关中无年,因以幸东都,为人不为己也。”天子遂东。他日,帝召崇日:“卿子才乎?皆安在?”

崇揣知帝意,日:“臣二子分司东都,其为人多欲而寡慎。”帝始以崇私其子,及闻,乃大喜,帝于是爱崇不私。九

年卒,赠扬州大都督,谥日文献。十七年,追赠太子太保。

(《节选自〈新唐书•姚崇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天二年/玄宗讲武新丰/密召崇/崇至/乃咨天下事/衮衮不知倦/帝曰/卿宜遂相朕/

B.先天二年/玄宗讲武/新丰密召崇/崇至/乃咨天下事/衮衮不知倦/帝曰/卿宜遂相朕/

C.先天二年/玄宗讲武新丰/密召崇/崇至/乃咨天下事衮衮/不知倦/帝曰/卿宜遂相朕/

D.先天二年/玄宗讲武新丰/密召崇/崇至/乃咨天下/事衮衮不知倦/帝曰/卿宜遂相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檄,文体名,古代官府用来征召、晓喻、声讨的文书,文中“兵檄”指军事文书。

B.诏狱,指皇帝直接掌管的关押钦犯的牢狱,也指奉旨办理的案件,文中指后者。

C.禁兵,唐代指由皇帝直接管辖的警卫皇帝及皇宫的部队,又称为禁军、御林军。

D.太庙,又称大庙,是古代皇帝的宗庙,只有皇帝及其先祖的神位才可供奉其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崇思维敏捷,行事果断。契丹进兵侵犯时,朝廷军务十分繁忙,姚崇处事迅疾,奏请裁决快如流水,深受武后

赏识。

B.姚崇敢于进言,勇于担责。武后曾任用酷吏,冤枉了不少人,姚崇主动指出她的错误,劝谏武后对告密文书搁置

不理。

C.姚崇佐理朝政,才能非凡。姚崇先后在武则天、唐玄宗等朝担任要职,深受倚重,他的很多政见得到了当权者的

赞同。

D.姚崇善揣圣意,处事机巧。玄宗要委以重任时,姚崇根据对玄宗的了解,故意不谢恩,借机向皇帝陈述了自己的

政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俊臣等诛,遂无反者,然则向论死得无冤邪?

(2)且陛下以关中无年,因以幸东都,为人不为己也。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鹃坞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①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1.从题材看,这是一首词。

2.前两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3.本词在李清照的词作中独树一帜,除前两句外,全以议论入词。请简要分析后六句作者是怎样展开议论的?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D夙兴夜寐,«(《诗经•卫风•氓》)

(2),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3),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夜深忽梦少年事,o(白居易《琵琶行》)

(5),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6),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⑺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论语•八僧》)

(8)看似寻常最奇崛,,(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7、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作家都会精心构建人物的社会生活环境。请从《平凡的世界》《红岩》《呐喊》《边城》中选择一

部作品,对作品中的社会生活环境进行赏析。要求:结合作品内容。

②假如新闻纪录片《武汉战疫纪》分为多个篇章,其中有一个篇章专门用来讴歌抗击疫情中涌现的英雄人物,请你为

这个篇章确定一个篇名。要求:篇名出自文化经典,并陈述理由。

③以“呼吸”为题,写一首现代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写现代诗,用对比的方法;写抒情文字,用直接抒情的方

法。

8、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中华民族有着英雄书写的悠久历史。远古时代,“鳏禹治水”“精卫填海”等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坚忍不拔和一心

为民的品质与情怀;在现当代,英雄主义的书写被赋予极强的“唤醒”功能。请从《平凡的世界》《红岩》《呐喊》《边

城》中选择一个英雄人物,谈谈他(她)的“唤醒”功能。要求:符合原著,表达清晰。

②垃圾分类是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生活环境,节约使用资源。继上海之后,北京将于2020年5月1

日大力推行垃圾分类。为助力此项措施的推行,请提出你的合理性建议。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③“逆行者”是指那些灾难来临之际逆着逃生的方向朝着灾难点儿进发的人们。不管是在扑灭四川凉山森林火灾时不

幸殉职的多名消防战士,还是在疫情蔓延时临危受命的84岁的钟南山、73岁的李兰娟和那些不惧生死的白衣天使,

他们都是和平年代的“最美逆行者”。请你为他们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诗歌。要求:感情真挚,语言流畅。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常有中学老师告诉学生,“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就解放了”。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中国教育“玩

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2019年10月,

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让高校“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

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各大高校很快行动起来。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

等高校陆续发通知,清退大批不合格学生。高校“严出”的时代,真的已经到来了。

拼命“挤”入高校的你又得再接再厉,对此,你有何感想?假如你作为新州大学新生在开学典礼上就此发表演讲,请

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1.D

2.B

3.C

4.D

5.变革:①使教学过程全智能化:5G教学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借助大数据分析,可制定出个性化的方案,更人性

化。②使教学方式更与趣:可实现丰富资源的共享与多元化,互动性强,生动而有趣,5G教育让学生有更逼真的沉浸

式体验感。③使教育更具平等性:5G应用于教育扶贫,解决了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薄弱等问题,缓解了教育资源

贫乏,促进了教育平等。

挑战:①5G进校园的相关的政策尚不明朗。②某些技术比较薄弱,应用落地难。③搭建成本高。④缺乏5G下各种网

络应用和融合的标准。

【解析】

I.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

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

未然为已然等。

D项,“智慧教育将会促进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错,原文是“智慧教育具有数字化、网

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技术特点,旨在通过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数字化信息化方式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

展”,可见,不是“智慧教育”促进“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而是“数字化信息化”促进“智慧教育”发展。

故选D。

2.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结合句子所在的语言环境,即上下文,理解句子在语

境中表达的意思;注意通过抓关键词的形式来把握句子含义。

本题画线句“它可以模拟高难度的、难以实现的场景教学”,注意何为“高难度”“难以实现”。在四个选项中,ACD

选项都不属于“高难度”“难以实现”,只有B选项符合句子意思。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

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A项,根据材料二中“5G的特性将更有效的支持智慧校园建设。5G将在4G的基础上,将网速提高100倍左右,达到

每秒20Gbps”可知此项正确;

B项,根据材料二中“5G时代,社会生活中每一个地方都会有高速网络存在,学校不用再单独搭建校园网络”可知此

项正确;

D项,根据材料二中“以后你随身携带的手机,可能一个星期、一个月仅需充一次电,如此一来将极大的减少学校用

电安全问题……通过将不安全、不文明的信息屏蔽在校园之外,减少社会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害,保护学校数据的安

全”可知此项正确;

C项,文中无此信息。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

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A项,“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受到了严格的控制”未然变依然,原文是“现在学校比较头痛的手机问题,在5G时

代将得到彻底解决。学生上网行为将受到严格控制”,注意两个“将”字;

B项,“5G网络进校园的可行性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朗”错,不是目的性不明朗,原文是“目前从政策层面还不太明

朗”,是“政策层面”不明朗;

C项,“现阶段5G教育应用标准已经基本确立”错,原文是“现阶段5G教育应用标准尚需探索”,可见标准并未确

立。

故选D。

5.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

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①找出相关的概括

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

这是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③提取精要,独立归纳,这是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

言进行归纳。

先看变革。根据材料一“5G+AI使教学过程更懂你、更贴心、更智能。5G+AI技术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学

习习惯、爱好、特长等个人信息,制定出个性化的方案,借助全方位大数据分析,实现全智能化的教学过程,增加了

教学的趣味性、智能性”可概括出答案①;根据材料一“5G技术的超高网速带动了人工智能、VR技术的快速发展,

运用到智慧教育中,让学习有了更逼真的沉浸式体验感”“教学内容海量共享、教学素材丰富多样,学生与教师相隔

万里也能充分互动,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可概括出答案②;根据材料一“5G应用于教育扶贫,解决了

边远山区、贫困地区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薄弱等问题,缓解了教育资源贫乏,促进了教育平等”可概括出答案③。

再看挑战。根据材料三“5G网络进校园,目前从政策层面还不太明朗”可概括出①;根据材料三“从产业链各个环节

的系统技术来看,无论是基站还是终端发展都不错,但是某一环节的纵向细分产业链实力仍有待提高,例如处理器、

滤波器等对产业有支撑作用的核心器件,整体实力还比较薄弱,所以应用落地难”可概括出②;根据材料三“5G校园

网络的搭建成本也会提高,这也增加了普通学校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学校应用5G技术的难度”可概括出③;根据材料

三“当下5G网络环境尚处于调试阶段,也缺乏5G下各类网络应用和融合的标准”可概括出④。

【点睛】

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

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

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

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2、1.B

2.D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

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A项,“《史记》中所写之人都有热乎的生命”错误,第二段"'爱奇’审美观不只是史学家搜求历史资料,更是文

学家通过资料发现美之对象,能体现生命力的人和事,且不受他人约束,这就使《史记》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著作,所

写的奇特之人都有热乎的生命,具有文学传奇色彩、故事特征和审美享受”,可知选项对象扩大,原文是“所写的奇

特之人”;

C项,“是否秉笔直书,有无分明爱憎……的标志”错误,无中生有,选项中“是否”“有无”,原文只强调《史记》

的“是”“有”,没有否定其他历史著作;原文说它们的区别时用的词语是“重要方面",而非‘'标志";

D项,“历代……都集中在叙事写人的文学特征上”错误,整体代局部,有的朝代是,有的朝代不是,原文第四段“《史

记》在汉魏六朝就已被文学家、理论家关注”,可知“汉魏六朝”只是关注。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

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文章引用刘勰和鲁迅的有关评论……也印证了历代评论家的阐释”错误,第二段“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说

《史记》'爱奇之甚'。认为司马迁爱奇,不只是记载神话传说,更是司马迁选择大量奇特之人和奇特事件”“鲁迅

《汉文学史纲委》说,《史记》创作目的是要'传奇人于千秋'”,可知选项扩大了论据的功能

故选D。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

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C项,“如果1910年林传甲在《中国文学史》教材中没有把《史记》写入文学史”错误,第四段“1910年林传甲《中

国文学史》教材,把《史记》写入文学史,影响至今。自此,《史记》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文学的殿堂”,可知原文是

正面陈述,此项转述为假设逻辑关系,使文意发生了变化。

故选C。

【点睛】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

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

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

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

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

分析错误等。

3、4.A

5.C

6.①高峰论坛规格高。论坛由官方主办,参会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及代表将达4500多人。②“一带一路”影响大。

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的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各国经济发展。③中国GDP增速快。外界最为关注的中

国GDP增速快,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解析】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

结合语境。

A项,“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错误,材料一“一带一路相关话题在微博上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一带一

路'为关键词的博文达到4556774条,其中网友最在关注的是什么呢",可知关键词搜索量稳居第一,只能说明该倡

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能说明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

故选A。

5.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

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C项,“共同投入巨额资金”错误,材料二只提到“6年多来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已高达500多亿美元”,可知不

是“共同投入巨额资金”。

故选C。

6.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

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连接历史与未来,沟通中国和

世界。'一带一路‘被誉为'几十年来由一个国家发起的最广泛、最全面的国际性经济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国

际合作高峰论坛则是三年多来由官方举办的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目前已经有5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与会,参

会代表将达4500多人”,可知高峰论坛规格高;“三年多来,已有4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

有近40个国家与中国商签了'共建合作协议',国际产能合作也拓展到近60个国家。截至今年4月,6年多来中国企

业对沿线国家投资已高达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这也

吸引着国外媒体”,可知“一带一路”影响大;“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黑天鹅'频飞的5046年,作为全球第二大

经济体,中国经济保持了平衡健康发展,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稳定器',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今

年一季度外界最为关注的中国GDP增速最终定格6.9%,创近6个季度新高。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中国经济拉动世界发展,当然会为全球媒体关注”,可知中国GDP增速快。

【点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4.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

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5.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

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6.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

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

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4、1.A

2.D

3.B

4.(1)自从来俊臣等被杀后,就没有谋反的人了,既然这样,那么从前判处死罪的该不会有被冤枉的吧?(2)况且陛下

因为关中遭遇荒年,所以出巡东都,是为了百姓而不是为了自己。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

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

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先天二年(713),玄宗到新丰检阅,密召姚崇,崇到了,玄宗咨问天下大事,姚崇侃侃畅谈不

知疲倦。玄宗说:“你正好做我的宰相。”

“玄宗讲武新丰”“新丰”是地点状语,之后断开,排除B;

“乃咨天下事”省略“以”,“乃咨以天下事”,之后断开,排除CD。

故选Ao

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

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D项,“只有皇帝及其先祖的神位才可供奉其中”错误,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

地方。后来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称为配享太庙。

故选D。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

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

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B项,“姚崇主动指出她的错误,劝谏武后对告密文书搁置不理”错误,原文“自垂拱后,被告者类自诬,今赖天之

灵,发寤陛下,凶竖歼夷,朝廷义安。陛下以告牒置弗推,后若反有端,臣请坐知而不告。”可知不是主动,也不是

“劝谏武后对告密文书搁置不理”,而是姚崇自己。

故选B。

4.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

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

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

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

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D中“自俊臣等诛",意义上被动句;“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向”,

从前;“论”,判处。(2)中“无年”,遭遇荒年;“幸”,出巡;“己”,自己。

【点睛】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一一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

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

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

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

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

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

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姚崇,字元之,陕州硬石人。姚崇年轻时豪爽,崇尚气节,长大后便喜好读书。契丹进兵骚扰河北,军事文书大

量送到朝廷,姚崇处理奏报快得像流水,武则天认为他贤能。武后曾对侍臣说:“从前周兴、来俊臣等多次奉诏承办

狱案,朝臣互相牵连,都承认反朝廷。我怕有冤情。自从酷吏来俊臣等被诛后,竟没有反朝廷了。那么,过去被来俊

臣等以反朝廷罪论处的人,该不会有冤枉的吧?”姚崇说:“自垂拱以后,被告发者大多被迫自诬。现今靠上天的圣

灵,启发陛下明通,凶残小人被消灭干净,朝廷太平安定。陛下将告密的小报告摆在一边不予追究,以后如果有谋反

事查实,臣情愿按知而不告发的罪受惩处。”武后高兴地说道:“以前的宰相都一定顺我意去办事,害我成了乱用刑

法的君主,现在听你说的话,可说真合了我的心意。”玄宗立为太子时,太平公主干预朝政,宋王、成器等人分别主

持闲厩、禁兵要职。姚崇和宋璟建议请太平公主迁居东都洛阳,令宋王等出为各州刺史,使天下人统一归心于太子。

睿宗把这建议告诉了太平公主。公主发怒。太子害怕,又上疏睿宗,指劾姚崇等离间王室关系,请予重典惩处,乃贬

为申州刺史,转徐、路二州,又调为扬州长史。姚崇为政条理简肃,百姓为他刻碑戴德。先天二年(713),玄宗到新丰

检阅,密召姚崇,崇到了,玄宗咨问天下大事,姚崇侃侃畅谈不知疲倦。玄宗说:“你正好做我的宰相。''姚崇知玄

宗大度,锐意图治,就先设法来巩固他的意志,佯作不当面表示接受。玄宗责怪他。姚崇于是跪奏:“臣愿以十条建

议奏闻。”上奏结束,玄宗说:“我能办得到。”姚崇才叩首谢恩。次日,授兵部尚书。玄宗将要巡幸东都洛阳,而

此时太庙自行倒塌。玄宗问宰相,宋蹴、苏格同时回答说:“太庙崩塌这种突发事件,是上天用来表示警告的,陛下

应当停止东巡洛阳。”玄宗又以此问姚崇。崇答道:“这次太庙崩塌凑巧与陛下东幸行期碰到一起了,不是因为你要

东幸才崩塌的。况且陛下以关中无收,粮运劳民,因而东幸洛阳,这是为了有利百姓而不是为己。”玄宗就东巡洛阳

了。有一天,玄宗招见姚崇,问:“你儿子才品怎样?都在什么地方?”姚崇揣摩到玄宗的心意,说:“我两个儿子

在东都洛阳,他们为人贪欲而很少节制。”玄宗最初以为姚崇会袒护儿子,等听到姚崇这样说,就很高兴。玄宗于是

更爱姚崇的不谋私。开元九年(721,姚崇去世,追赠扬州大都督,谥文献。开元十七年(729),追赠太子太保。

5、1.咏物

2.前两句是对桂花的直接描写,抓住了桂花色浅体柔、迹远香浓的特点,形神兼备,为下文的议论奠定了基础。

3.三四句鲜明地提出观点,不需浅碧深红,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五六句用梅花、菊花来衬托桂花的高贵,是中秋之

冠。最后两句借对屈原的抱怨,进一步突出桂花的高洁和高贵。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题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考查词的题材,古诗词常见题材分

类:山水田园诗,送别诗,边塞诗(战争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记行诗(行旅诗),爱情诗,讽喻诗,哲理诗等。

结合“鹏鸽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等分析,本词为咏物词。

2.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词句作用的能力。分析词句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词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

分析时注意词句的位置。此题是开头,注意从开头的作用分析。“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形神兼备地

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她的颜色并不艳丽,“暗淡轻黄”,与很多名花相比,外表逊色得多。她的社会声望也很一

般,“情疏迹远”,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耀和宠幸,更不会有人给她热捧恭维。但是她的体性温柔,香留天地之间。为

下文的议论奠定了基础。

3.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本词在

李清照的词作中独树一帜,除前两句外,全以议论入词。请简要分析后六句作者是怎样展开议论的”,需要立足本词

的后六句内容分析。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两句是议论的第一层。花当然是以红为美的。至于碧牡丹、绿萼梅之类,

那就更为名贵了。这些都是桂花没有具备的。但是作者认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这是议论的第二层。梅花既有妍丽的外美,更有迎霜雪而开的高洁的内美。

菊花更是人所共同认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内外之美。但是这两种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叹不如,都产生了羞愧

和妒忌的心理。经过这样的比较抑扬,桂花的定位就很清楚了。所以作者论定:桂花是众多的秋季名花之冠。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这是议论的第三层。作者抱怨他“可煞无情思”。屈原的人品和才德,是人

所共同景仰的,这也包括作者李清照在内。对这位先贤的抱怨,更突出了作者对桂花的珍重。

【点睛】

如何鉴赏诗歌:一、看类型。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②怀古类;

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⑤闲适类;⑥借景抒情类;⑦托物言志类;⑧爱情类;

⑨民生类等。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二、

定感情。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

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