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小学教师全员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学校老师全员技能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澄迈县白莲中心学校王境秀
7月22日下午,在白莲中心校五楼多媒体教室倾听了两位老师的精彩讲座,分别是冯家茂校长的《基于目标的第二学段数与代数课例解读》专题讲座和陈雪辉校长的《图形与运动》课标解读及教学思索》专题讲座。冯家茂校长从三方面作了以下的解读:1、第二学段“数与代数”教学的学段目标;2、理清知识体系,落实课程目标;3、读懂教材编排,落实课程目标。此次培训,收获多多,既更新了我的教育观念,又让我对整体把握教材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体会:
1.把握不同学段目标要求,明确课堂教学的知识点。
在学校数学四个学习领域中,“数与代数”这一学习领域约占50%,可以见得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冯家茂校长的讲座,围绕三大目标,结合数学教材的三个课例实例,分析了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们重温课程标准里的几个知识技能目标动词和过程性目标动词的含义。使我体会最深刻的是在读解不同学段教学目标的差异时,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例,引领我们如何熟识学校数学科整套教材的编排,如何揣摩编者的意图,从而精确地区分第一学段与第二学段不同的目标要求,明确课堂教学的知识点是在什么基础知识上进行教学的,又为今后什么知识做哪些预备。培训学习将影响我今后的教学观念,不能只参考教案“见书教书”,应做一个讨论教材、敏捷运用教材的老师。
2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让同学主动参加数学活动。
《学校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老师应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同学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可是长期以来,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应试教育方式,严峻束缚了同学自主学习技能的培育。因此,有效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让同学主动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是我们的必定选择。陈雪辉老师主讲的“《图形的运动》课标解读及教学思索”讲座,以自身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三个主要困惑问题引入,分别从学习价值、核心概念、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思索五个方面阐述了学校阶段图形运动教学的策略。特别是她始终以同学的已有的知识阅历为基础,站在同学的思维角度去组织数学教学活动,充分表达了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以往我经常怨叹自己辛辛苦苦地教学,同学的学习成果就是得不到提高,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今后我将借鉴陈雪辉老师的胜利阅历,以同学的实际为组织教学依据,敏捷地运用教材,这样的数学学习使得同学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在同学感到学习数学的胜利喜悦时,老师也从中猎取当老师的美满。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受很深,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自己的不足,仔细讨论他们的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圳非住宅租赁合同范本
- 船舶运输委托协议合同书
- 渣土品回收协议合同模板
- 股权转让纠纷协议书范本
- 物业业主合作合同协议书
- 海淀区仓储配送合同范本
- 育儿嫂照顾宝宝协议合同
- 舞台租赁协议合同书模板
- 纸板线热板翻新合同范本
- 股东循环转移协议书模板
- 锂离子电池极片辊压工序简介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导言课课件 ( 希沃白板课件+PPT课件)
- 医疗管理制度PDCA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的落实率
- 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 软件系统售后服务方案
- GB/T 9765-2009轮胎气门嘴螺纹
- GB/T 4623-2014环形混凝土电杆
- GB/T 23806-2009精细陶瓷断裂韧性试验方法单边预裂纹梁(SEPB)法
- GB/T 16823.3-2010紧固件扭矩-夹紧力试验
- GB/T 13785-1992棉纤维含糖程度试验方法比色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