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同步学案课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冯至(1905—1993)冯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先后出版《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诗作,影响甚大。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冯至与卞之琳一起被认为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现代派大家。鲁迅曾称赞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2.文体知识·散文散文通常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写景散文等,有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形式自由、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和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这类散文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哲理散文: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的审美效果。3.写作背景因全面抗战爆发,1938冯至随同济大学搬迁到昆明,后到西南联合大学任德语教授。1941年,为了躲避日军空袭,冯至携全家搬进昆明金殿背后的杨家山林场,寄居于茅屋之中。这篇文章是作者20世纪40年代初在昆明近郊森林下所孤独的小茅屋里创作的。林场茅屋的生活使冯至零距离地接近了自然和山水,学会的是从亘古的大自然中领悟生命和历史的奥秘。当时,身处自然怀抱中的冯至得以短暂地远离战争的阴影以及都市的喧哗,孤独地面对自然,开始思考生命与自然的更深层的维系。题目解说文章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了的山村的自然风物,加上作者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抒发作者对滋养自己的美好家园的热爱之情,表达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以及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5.读准字音。采撷(xié)赭色(zhě)靛蓝(diàn)悚然(sǒnɡ)嗥叫(háo)飓风(jù)麂子(jǐ)孑然一身(jié)6.通读全文,理清层次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衰史,引发读者关注平凡的山水。第二部分(第48段)作者由眼前景生发了联想和启示,抒发了特的人生感悟。第三部分(第911段)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关联。自我检测课文内容回顾1.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侧重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文章开头描写的“这座山林”是属于人类以外的去处,近似于世外桃源。B.文中一棵小小的鼠麹草、一些彩菌都承载了作者丰富的联想,也会引发读者思考与生存意义有关的话题:生死、病苦、兴亡等。C.“风雨如晦的时刻”点明了作者写作的年代,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寄予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D.作者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第七段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出来后,草间菌子的色彩斑斓和旺盛的生命力。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两句话。(1)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文字运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不能研究这个山村的历史,也不愿用想象来装饰它。它像是一个民族在这世界里消亡了,随着它一起消亡的是它所孕育的传说和故事。我们没有方法去追寻它们,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________。这种不容易采撷得到的名贵的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的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长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________,只有纯洁,没有________,只有坚强。有谁要认识这小草的意义吗?我愿意指给他看: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________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麹从杂草中露出头来。这时我正从城里来,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这使我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后来一个横来的运命使它骤然死去,不留下一些夸耀后人的事迹。(选自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有改动)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余音卑躬矜持放任B.余韵矜持卑躬一任C.余韵卑躬矜持一任D.余音矜持卑躬放任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些白色的小草在山腰里一言不语地负担着一切,必定也曾经围绕着那消逝了的村庄B.这些白色的小草必定也曾经围绕着那消逝了的村庄,在山腰里一言不语地负担着一切C.那消逝了的村庄在山腰里一言不语地负担着一切,必定也曾经被这些白色的小草围绕着D.那消逝了的村庄必定也曾经被这些白色的小草围绕着,在山腰里一言不语地负担着一切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在湖沟的日子,我一晚一晚地听着蛤蟆的叫声,一天一天地看着麦子成熟。我住的村委会院外,有一口水窖,水泥砌就,呈长方形,四面光滑笔直。它一览无余地敞开内心,接受天空的恩赐,再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它周围的土地。今年这片土地运气不错,没喊过渴,算得上风调雨顺。水窖储满了水,上头漂着去秋至今的落叶,蚊蝇嗡嗡地绕飞起哄,蛤蟆像士兵一样穿着迷彩衣藏匿其中,是真正的伪装者。白天里,个别蛤蟆耐不住寂寞,稀疏地叫着,叫得四周空荡荡的群山更空了;但到了晚上,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声音绵绵密密,汩汩滔滔,翻墙越窗,进入室内。在寂天寞地的山里,水窖是热闹的中心,就像一枚石子丢进一池水中,荡开一波一波的涟漪,这个夜晚陡生了无穷的动感,一端连接着我的梦境。我知道,在这个山里,过去人们普遍贫穷,到了青黄不接的日子,总盼着池塘里的蛤蟆开叫,那意味着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蛤蟆在青与黄两种日子间穿针引线,以稠密如针脚的呼唤,接续起饥饿和温饱。4.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对偶、比喻、拟人 B.对比、夸张、比喻C.比喻、拟人、夸张 D.比喻、拟人、通感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有一口水泥砌就的呈长方形的四面光滑笔直的水窖,在我住的村委会院外。”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姚庄在望王剑冰我顺着一条万里茶路走来。当年苏轼一定也如我一样惊奇,中原这样的地方,怎么那么多茶馆。从驿道上过,会有茶亭等你。走过去了,就有了念想。苏轼五走茶路后,完全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后来就待在了这片广阔天地。我已经看到了“姚庄在望”的牌坊,它就像一个亲人守望在庄头。一望无际的田野,麦子一层层涌动。油菜已经结籽,幸福地匍匐着。桐花开得正艳,一咕嘟一咕嘟的香气从花嘴溢出。我就在这丰满而芬芳的四月走入了郏县一个诱人的村镇。走进来我就知道为什么苏轼会喜欢上这个地方了,这个地方充满水气啊!先看到一条河,河的名字叫运粮河。我恍惚看见昨天的欢畅与热闹:两岸绿波,满河清漪,一只只船儿载着号子悠悠而来。船夫到了这里就非得要上岸歇会儿,为的是一壶茶等在那里,自然还有一桌友情。我弄不清苏轼曾在哪个地方坐过,但我知道他一定看到了远处的莲花山。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看到的是一片烟霞,那是三郎庙一长溜的街面,里里外外坐的都是人,老人、年轻人,男人、女人,红光滋润,说着笑着,围定一堆茶碗,自在开怀。茶碗里始终有水,溢散出田野的香气。有人说着老槐树,说着运粮河,说着河边的玉泉亭。泡茶的水就来自地下甘泉。村里人说,这里的人长寿,就因为茶,喝到老死,死了还要后人上坟的时候,供一碗茶。现在这个镇政府所在的村子,还有十来位百岁老人。茶屋里有人谈天、下棋,也有人围定两个老汉,一个老汉用的是捡来的石子,一个用的是碎瓷碗片,在画的格子里斗智,人说那是乡村的古老玩法,叫摆山。摆山好,摆得山一般威猛壮势,碗片响起,石子拍处,一群叫好声,而后一群的沉默。只有新添的茶在缭绕升腾。堂后的炉火正旺,水壶像一排小碉堡,吱吱呜呜,发出各种各样的水音。一些水溅出来,快活地发出扑扑哧哧的笑声。一人手搭一条毛巾,提起这把,放上那把,忙个不停。茶客不只是来自本土,外乡外县都有,更有外省的。就为这个氛围,即便不喝,就那么坐着也是一种享受!融入其中,你似也被那茶香感染,如苏轼一样坐下不愿离去。姚庄人好客,给你上大块红牛,大个火烧,大碗饸饹。惊喜中刀叉叮当,牛头宴开张,直让人想要赤膊上阵。蒜瓣,大葱,辣椒,吃得你大汗淋漓,热血贲张。痛快处谁来两声梆子,中原文化就搅缠在了一起。走了还让你带去烧兔、烧鸡,说是姚庄三绝都要尝尝。这三绝的店铺有一二十家。有钟声响起,那是村里的南北清真寺。一个村子就有两座寺院,将一个地方和谐成一方净土。正逢寺里一个节日,远方的寺人来往走动,无论认识与否,都热情相迎,留下喝茶吃斋。听说多少年姚庄人都安居乐业,无盗无抢,也无上访告状。村里的大道就叫民族团结大道。姚庄主事的说起来,眉飞色舞,同现在那些眉头不展的拜访者形成对比。茶与酒不同,酒越喝越燥,茶越品越静。茶不上头,茶只入心。有见喝了酒闹事的,没闻品了茶找茬的。人都像一棵棵植物,不住地接受文明的滋养,而后心胸博大,叶脉深广。因而姚庄安静。见一门上对联:甘泉古韵流芳远,文化新风润物长。走时又经过那两棵祖槐,“吃杯儿茶”的叫声中,槐花洒落下来,纷纷扬扬,一地雪白。有些落到碗里漂成茶花,构成姚庄特有的味道。再经过那座母亲样相望的牌楼,念叨“姚庄在望”四个字,慢慢就念叨成了“姚庄在旺”。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胡同具有胡同方位走向正、胡同取名来源杂、胡同形式数量多、胡同位置环境静的特点。B.《胡同文化》中讲述的北京人安土重迁,理想住独门独院,平常日子过往不多等生活方式,体现着忍字当先的文化,明哲保身的状态。C.《姚庄在望》第一段点明姚庄有着悠久的历史,突出姚庄人饮茶的传统,增添姚庄的文化色彩。D.《姚庄在望》的作者认为喝茶能交流感情,增进友情;能使人长寿;能制造欢乐祥和的气氛;能使人文明,心胸博大,叶脉深广。2.《胡同文化》中作者对北京胡同衰败没落持什么态度?结合全文谈谈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赏析《姚庄在望》一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上两篇文章和《秦腔》都介绍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但它们是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文化,试分析三者的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解析课文内容回顾1.答案A解析“‘这座山林’是属于人类以外的去处”错。作者是从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获悉了这座山林的秘密,从而开始了对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寻踪。2.答案(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了花朵的纯洁和坚强。(2)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出来后,草间菌子的色彩斑斓和旺盛的生命力。语言文字运用1.答案C解析第一处,余音:歌唱或演奏后好像还留在耳边的声音。余韵:遗留下来的韵致。此处用来形容“这个山村的历史”有韵味,应用“余韵”。第二处,卑躬:谦恭逊让。矜持:庄重,严肃;拘谨,拘束。根据语境“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长遍了山坡”“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________,只有纯洁”可知,这种“名贵的小草”不谦恭逊让,应用“卑躬”。第三处,此处还是区别“卑躬”和“矜持”,根据语境“掺杂在乱草的中间”“没有________,只有坚强”,说明这种“名贵的小草”不拘束,应用“矜持”。第四处,放任:听其自然,不加约束或干涉。一任:听凭;任从。“放任”多作贬义词,形容不作为;“一任”是中性词,形容不加干涉。根据语境“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说明村女听凭羊儿随意吃草,应用“一任”。2.答案D解析根据整个语境,作者是在描写“消逝了的村庄”,根据话题一致的原则,排除A、B两项;根据语句的递进原则,应先写上文描述过的“小草”,然后再总结“负担着一切”,排除C项。故选D。3.答案(示例)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撷得到的名贵的小草解析画横线的句子有多重定语语序不当的语病,多重定语的排序应为“表领属(时间、处所)的,表指称(数量)的,动词性的,形容词性的,名词性的”。4.答案D解析“蛤蟆像士兵一样穿着迷彩衣藏匿其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它一览无余地敞开内心”“今年这片土地运气不错,没喊过渴”“蚊蝇嗡嗡地绕飞起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稠密如针脚的呼唤”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5.答案①原句每个修饰成分单独成句,有强调作用,且短句的形式与语段整体风格一致。②原句表述更符合人们的认知顺序,层次感更明显。解析改写后的句子是长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硫酸工艺学》课件
- 二尿素装置安全课课件
- 《烧伤基础知识》课件
- 《湖南乡土地理》课件
- 《孕妇学校讲课》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合集职工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集粹汇编人员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汇编【人力资源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大全职员管理篇十篇
- 2024教师安全责任协议书(28篇)
- 杨功旭主任运用六经辨证治疗肩周炎的学术经验及用药规律
- 电力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央企战略合作协议书
- 常见抗痛风药物课件整理
- 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历史融通教学浅思+课件
-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 一氧化铅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kv杆塔防腐施工组织设计
- GB/T 28799.2-2020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 《毛泽东思想概论》题库
- 劳务派遣人员考核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