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10月高二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_第1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10月高二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_第2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10月高二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_第3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10月高二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_第4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10月高二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山东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10月高二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文学类文本阅读

山东省潍坊市潍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10月考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大地之灯

欧阳杏蓬①

①日出的时候,地里的庄稼汉们已经汗湿鬓角,头发短的,脑顶子上已经闪出了微薄亮光,背上的衣服也湿了一片,贴在后背上。东干脚的农民,不喜欢戴草帽。尤其是男人,不仅不戴草帽,汗巾也不会备一块。汗润湿了衣裳,牵扯了行动,索性脱了衣服,光着上身,什么蚊虫尘土,随便。女人讲究些,年纪大点,戴一顶黑顶黄边的棕丝斗笠,在高粱地里、玉米地里、红薯地里,忘乎所以地挥动双手。年纪轻点,顶一块带着绺子的绿花白汗巾,偶尔捋起垂在胸前的一角擦擦脸,脸上是细细密密的汗珠子。

②日落的时候,太阳像卡在了西山的平顶上。苍茫之中,一片通红,要把山顶半边天熔化。夕暮下的大地,染了一层淡黄的夕光。天上鳞状的、片状的、絮状的、肉瘤状的、不可名状的云,像烧红的铁。云间的阳光像金光,道道射出来,还没落下,在半空里就消逝殆尽,把天空的瓦蓝衬托得更为深远。夜幕苍黄,人们在地头收捡工具,不忘回头看看村庄,机耕路上、阡陌上、村口晒谷坪上,见不着一个人影。庄稼地边土坡下的田野,已经完全被山阴和暮色笼罩,绿色已经染了夜色,一潭死水般乌青。

③太阳落山,最肆无忌惮的,是蚊子。在地里干活的人受了蚊虫的侵扰,干不成活了,不甘地回头看一眼庄稼地,才轻缓地往水田方向走去。

④农民的算计,不是在地里,就是在田里。

⑤农民的时间,不是在地里,就是在田里。

⑥农民遵循着自然规律,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直到归土前,还在想着一年的庄稼,还一门心思扑在作物上,还一门心思想着饭碗,没有所谓的诗和远方,心头在乎的只是春播秋收和温热的一日三餐。

⑦东干脚,是农民用了几代人在南岭山区扎下的一个楔子。

⑧这个小盆地四围都是山。北面的阳明山余脉像个“人”字,左边一撇撇在了西边,像一条蛇逶迤,也像牛背脊一样平实,直接撇到了宁远县城北面的仁河,与南面九疑山的北向余脉相撞,撞出了县城那块谷地。东边的山是“人”字的那一捺,也是阳明山的余脉,直接捺到了新田的武当山。捺到几公里之外的朱家山,用一座不长寸草的岩峰做了总结之后,再往东就是适合杉木生长的黄土岭。

⑨东边的东春水,西边的西春水,隔着一片二十几里的山地,泛着波光,向着南边的阳明山余脉奔流。它们在流过这片大地之后,在南边山尾名曰“五百亩”的地方相会,之后舍掉了春水之名,成了“仁河”,继续向南汇入潇水。两河之间,村庄、水田、庄稼地、道路、阡陌交织,这片天地里的十数万人口,靠山靠水,悄悄默默,生生不息。

⑩山不巍峨,却层层叠叠。河不滔滔,却弯弯曲曲。山是那么坚硬,水是那么微弱。唯有这里的人,不屈不挠。烟火味道在天底下弥散开来,悲凉与温润交替,希望与四季纠缠。蝼蚁一般的人前赴后继,咬着牙关洒着心血,推着生活向前。

我是惧怕白天的。

白天的劳动无止无休。除了田里除草施肥耕种收割,地里也是刨挖不尽。偶尔抬起头,看到的是庄稼,是山林,空气含含糊糊得裹人,让人有种莫名的窒息感。

黄昏也不得闲。踩着暮光回家,挑着猪草,或搂着柴草。回屋,鸡鸭猫狗猪,都要伺候。点灯,在厨房、杂屋、猪圈一顿忙,鼎锅的米饭熟了,灯也搬到堂屋中间的饭桌上,一家人看向灯时,一天的事情才算清了。

男人吃完饭,会在大门口的石墩子上歇歇脚,默默然卷上一根烟,对着月亮消遣。爱喝酒的大伯父,把小酒桌搬到门口的空地上,省了灯油,趁着月光,一个人自斟自酌,一个人叹息,一个人咂摸。其他喜欢饭后闲聊的人,有的洗澡了才赶往晒谷坪,有的还轮不上洗澡,摸上一条澡帕,一边走一边挥着赶蚊子,赶向晒谷坪,来“打话平伙”(聊天)。

月光里的晒谷坪铺满月辉,柔柔的,像极了一个水波平静的池塘。人凑在晒谷坪边缘,或坐着、或蹲着,或站着,像极了蛙或鸭。闲话之后,人人皆自还家,田里的各种蛙鸣虫叫叽叽呱呱哇哇混在一起,像汹涌春潮般覆盖过来。

门外遍地月光。放眼望去,大地像个无边的湖面。四边的山岭,像码头,堆满了盖了篷布的货物。那些模模糊糊的村子,大大小小,像泊在湖边一动不动的船。田野中间的苦楝树,像水文标志杆。村前的石板路,像铁甲,闪着清冷的光。草丛里,蝈蝈、土狗子已经一声响一声断,要打烊了。稻田里,田埂上,青蛙偶然会叫一声,像往湖里投下了一颗石子,响了一声,没有回应,也偃旗息鼓了。

龙溪河从柳林里出来,过了桥底,在桥前的滩头铺了一滩闪闪的银光,哗哗地,奔向春水,潇湘。河水的浪花像白杨树在风里翻动着银叶子。

附近的庄稼地鬼影瞳瞳,我屋子里的那盏油灯,像鬼央眼的星星一样微弱幽远。

我像一只孤独的虫,瓢虫、椿牛,或者其它什么虫,反正,我觉得自己不是泥土里的虫,蚯蚓、土狗子之类。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这无边寂静,喜欢这浩渺月色,我喜欢星月满天——然而,今夜只有一枚椭圆的月亮。

正在我意兴阑珊时,在遥远的西南大山下的春水边上,有一盏灯,像星星落在地上。西春水在大水田边上带起一番绿意,龙一样向南进发。

月已向西。在茫然和模糊的夜里,居然还有一盏灯,像一瓣桃花一样神秘,像一个弹孔一样隐藏着故事,像一个故事一样埋伏着传奇……

但它和我一样寂寞。

春水边上的那盏灯并不能给我温暖和希望,我身后的那盏灯亦不能照亮我前行的路。在这片天地,在最含混不清的时候,总会有一盏灯,不是指明方向,只是给人一点亮光,不至于绝望。就像我们无休止的劳动,谈不上丰功伟业,但一定有创造。为一日三餐,为心有所系,为一生平安,我们愿意日复一日,不怨劳累,不怕麻烦,如一根灯芯插在大地之上。

(有删改)

①欧阳杏蓬:湖南人,现居广州。文中“东干脚”是的故乡。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东干脚人过着规律而望不到头的生活,这是漂泊多年、与乡土渐行渐远的对过去的回望和检阅。

B.文章写东干脚农民的日常生活,劳作是辛苦的,时间都花在田地里,透露出一种浓浓的窒息感和绝望感。

C.笔下的乡土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山川,更是无休止的劳动所创造出的天地,是“大地之灯”的隐喻。

D.全文语言质朴生动,句式参差错落,有写实与诗化的和谐交融,实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7.以下对“月光下的东干脚”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没月升,自卷烟的烟味,自斟自酌的身影,使月光下的东干脚自有一番微醺的生活味道。

B.运用比喻,写出了月光下晒谷坪的平静,衬托出田里的各种蛙鸣虫叫叽叽呱呱哇哇混在一起的生机。

C.月光下的大地无边寂静,笔下的万物姿态形象又富有趣味,萌动着生命,释放着力量。

D.月光遍地,东干脚结束了一天的艰苦、劳累,春水边上的灯亮着,寂寞却又含着一股坚韧。

8.本文的描写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9.冯至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说:“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近一个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请分析本文中和故乡之间的“意味不尽的关联”。(6分)

山东省威海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嘱咐

孙犁

太阳落到西边远远的树林里去了,远处的村庄迅速地变化着颜色。水生望着树林的疏密,辨别自己的村庄。他随部队经过平原时,请假回家。家近了,就要进家了!家对他不是吸引,却是一阵心烦意乱。他想起许多事。父亲确实的年岁忘记了,是不是还活着?父亲很早就有痰喘的病。还有自己的女人,正在青春,一别八年,分离时她肚子里正有一个小孩子。房子烧了吗?他走的很慢,他从积满泥水和腐草的水洼望去,微微地可以看见白洋淀的边缘。

黄昏时候,他走到了自己的村边,他的家就住在村边上。他在门口遇见了自己的女人。她正在那里悄悄的关闭那外面的梢门。水生亲热地喊了一声:“你!”

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抽抽搭搭地哭了。水生看见她脚上那白布封鞋,就知道父亲准是不在了。心里一阵痛,站了一会没动,水生把门掩好说:“不要哭了,家去吧。”他走进屋里,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来,这就是你爹,天天闹,看见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现在回来了。”说着已经不成声音。

那孩子从睡梦中醒来,好奇地看着这个生人,这个“八路”。水生抱了孩子一会,说:“还睡去吧。”女人安排着孩子睡下,盖上被子。

女人说:“你想过家吗?”

“想过。”

“在什么时候?”

“闲着的时候。”

“什么时候闲着?……”

“打过仗以后,行军歇下来,开荒休息的时候。”

“你这几年不容易呀?”

“嗯,自然你们也不容易。”水生说。

“嗯?我容易,”她有些气愤地说着,把饭端上来,放在炕上:“爹是挺不容易的一个人,他不能看见你回来……”她坐在一边看着水生吃饭,看不见他吃饭的样子八年了。水生想起父亲,胡乱吃了一点,就放下了。

孩子睡着了,睡得是那么安静,那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里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地升起,又幸福地降落。女人一直呆望着孩子的脸。她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孩子,孩子好像是从别家借来的,好像不是她生的,不是她在那潮湿闷热的高粱地里,在那残酷的“扫荡”里奔跑喘息,丢鞋甩袜抱养大的。她好像不曾在这孩子身上寄托了一切,并且在孩子的身上祝福了孩子的爹:“那走得远远的人,早一天胜利回来吧!”好像她并没有常常在深深的夜晚醒来,向着那不经事的孩子,诉说着翻来覆去的题目:

“你爹哩,他到哪里去了?打鬼子去了……他拿着大枪骑着大马……就要回来了,把宝贝放在马上……多好啊!”

现在,丈夫像从天上掉下来,她好像是想起了过去的一切,还编排那准备了好几年的话,要向现在已坐到她身边的丈夫诉说了。

“你能猜一猜我们想你的那段苦情吗?”

“猜不出来。”水生笑了笑。

“我们想你,我们可没有想叫你回来。那时候日本人就在咱村边儿。可是在黑夜,一觉醒了,我就想:你如果能像天上的星星,在我眼前晃一晃就好了。可是能够吗!”

从窗户上那块儿小小的玻璃上结起来冰花,夜深了。水生说:“明早就要去参加保卫冀中平原的战斗。”

女人呆了。她低下头去,又无力地仄在炕上。过了好半天,她说:“那么就赶快休息休息吧,明天我撑着冰床子去送你。”

鸡叫三遍,女人就先起来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地上堆满了霜雪。女人把孩子叫醒,穿得暖暖的,背上冰床,锁了梢门,送丈夫上路。

出了村,她要丈夫到爹的坟上去看看。水生说等以后回来再说,女人不肯。她说:“你去看看,爹一辈子为了我们。八年,你只在家里待了一个晚上。爹叫你出去打仗,是他一个老年人照顾了咱们全家。这是什么太平日子呀?整天价东逃西窜。因为你不在家,爹对我们娘俩,照顾的唯恐不到。只怕一差二错,对不起在外抗日的儿子。每逢夜里一有风声,他老人家就先在院里把我叫醒,说:水生家的起来吧,给孩子穿上衣裳。不管是风里雨里。多么冷,多么热,他老人家背着孩子逃跑,累得痰喘咳嗽。是这个苦日子,遭难的日子,担惊受怕的日子,把他老人家累死。还有那年大饥荒……”

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水生坐上去,抱着孩子,用大衣给她包好脚。女人站在床子后面,撑起了杆。女人是撑冰床的好手,她逗着孩子说:“看你爹没出息,当了八年八路军,还得叫我撑冰床子送他。”她轻轻地跳上冰床子后尾,像一只雨后的蜻蜓爬上草叶。轻轻用杆子向后一点,冰床子像飞一样前进,好像离开冰面行走,像离开了强弩的箭,摧起的冰屑,在它面前打起团团的旋花。

太阳从冰面上升出来,冲开了雾,形成一条红色的胡同,扑到水淀中央没有边际的冰场,照在冰床上。女人说:“爹活着的时候常说,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开了这条活路,咱们就得活,不然我们就活不了。八年,他老人家焦愁死了。国民党反动派又要和日本一样,想把我们活着的人完全逼死!”

“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为别的事情分心,好好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太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

在被大雾笼罩、杨柳树环绕的丁家坞村边,水生下了冰床。他望着呆呆站在冰床上的女人说:“你们也到村里去暖和暖和吧。”

女人忍着眼泪,笑着说:“快去你的吧。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的胜利消息。”

一九四六年河间(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减)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孩子“是她在那潮湿……丢鞋甩袜抱养大的”,从侧面控诉了日寇的侵略罪行,表现了人民为抗战做出的牺牲。

B.“女人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来,这就是你爹……'一句,说明女人面对归来的丈夫从心里充满了怨恨之情。

C.听到水生说明天一早就要出发参加战斗,女人犹豫、伤感、不舍,但随后表现出对丈夫的支持,表现了女人的深明大义。

D.小说借助女人的叙述,巧妙地点出水生爹生前的嘱咐,塑造了一个理解革命、支持革命、盼望胜利的老人形象。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段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了水生即将到家时复杂心理,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水生为抗战所做出的牺牲。

B.“女人一直呆望着孩子的脸。……好像不是她生的”,通过神情描写,表现了女人长期在生活重压之下产生的错觉。

C.小说以妻子与水生分别前“嘱咐”做结尾,既照应了题目,又表现了水生妻的家国情怀,同时也深化了小说主题。

D.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既交代了时间、渲染了气氛,与情节发展相呼应,又增加了小说的散文化特色。

8.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9.9、小说以对话作为主要叙事方式,这样叙事有何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山东省泰安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爷爷的雷雨天

郑俊华

咔嚓!晚饭刚上桌,阴沉沉的天空,响起一声炸雷。

爷爷腾地从饭桌旁站起来,一把拉起我:不好,有敌情!快,杉木林!

这时候的爷爷,耳朵突然支楞起来,眼睛不再浑浊,脚步不再迟滞,迅速拎上猎枪,我则伸手抓过一把雨伞,打开角门,跟在爷爷身后,冲入夜色之中。

家里老房改造时,我主张,跨院的角门继续保留,因为爷爷,他喜欢!

我和爷爷冲下堤坝,绕过一棵棵百年老松,继续向前摸。

护林的老奎叔慢悠悠地迎面走来。我忙递了个眼神过去:老奎叔,什么情况?

几道闪电劈过,夜空忽明忽暗,雷声如高山撒落下了巨石隆隆作响。爷爷举起枪,如临大敌。老奎叔突然神色一凛,扯住爷爷的胳膊,压低声音说:有敌情,伤员们已经撤了!

爷爷也压低声音:撤哪儿去了?

你家!

快回去,快!爷爷掉过枪口,消失在夜色里……

当年,爷爷还是个身手矫健的青年猎手,我们黑山寨周围的大山,就是爷爷的猎场。大山的山洞、沟谷、古树、悬崖,没有他不知道的,就连那些拧犄角的羊肠小道,也都是他和他的几个猎手兄弟踩出来的。爷爷天天穿梭在山林中……

那年的一个午后,大山里来了一支队伍,大都面黄肌瘦,一袭破旧的灰色衣裤,裹腿打得还算结实;清一色的草鞋,经过荆条子的再三缠裹。再一细看,二三十人的队伍,几乎每个人都有伤,或头部、或腿部、或胳膊。灰白色绷带渗着血迹。山林赶路,这队人马显然已经很疲惫。

爷爷抄小道赶在他们前面,把随身带的干粮和腊肉、土酒,挂在路边的树上。一大兜,很醒目,他们一眼就发现了。

几个小兵如获至宝,争相过去取下来,拿到一个头缠绷带、手拄木棍的兵跟前。那兵年纪看起来比小兵大,性格沉稳。爷爷当时想,他一定是他们的长官。

那兵没接过东西,对几个小兵说了些山南海北爷爷听不太懂的土话。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爷爷从树后转出来,把小兵重新挂回树上的兜子取下,郑重地交给了那拄棍的兵。那兵也不是军官,就是伤比较重的老兵。

他们始终没说自己是什么部队,爷爷也没有多问。他们态度和蔼,相扶相助,在那样连日阴雨、缺粮少药的境况下,依然说笑、哼歌。

爷爷喜欢上了这些人。

他当夜回了趟家,没跟家人透露一点儿消息,扛着家里的糙米、土酒、狍子肉和全部的草药,从屋后跨院的角门溜走了。

爷爷是十天后,被后山罗家寨的瞿爷爷带人抬回家的。

多年后我们才知道,那次爷爷是准备凭着自己山里通的优势,把这支与大部队走散的小队伍送过山去。

他们白天急行军,晚上宿山洞,绕开溪流、暗沼、沟壑,奔走在弯曲的羊肠小道上,但是因为兵员有伤,他们并不能快速前进。

第三天下午,狂风大作,天空墨黑,乌云盖顶,电闪雷鸣中,有两架飞机向他们直冲下来。

老兵大喊一声:隐蔽!话到手到,他一把将身边的一个小兵推到了几步外的小石砬子旁,正想就地趴倒:却见毫无战斗经验的爷爷还站在路中央,愣愣地东看西看,老兵扔了手中的棍子,急步蹿到爷爷身后,一个“猛虎扑食”,将爷爷结结实实地压在身下,两人就势滚进了路边的草丛。不过一息之间,空中落下三枚炸弹,把离他们几步远的羊肠小道,炸成了几尺深的断崖。

那次轰炸牺牲了七人,年龄最大的是拄棍老兵,38岁;最小的扛锅小鬼,仅15岁。

鹰嘴岩下的杉木林,堆起了一地坟茔,远远望去,一个个的土包令人难受。

一片弹片钻进了爷爷右脑,经当地名医瞿老山人竭力抢救,爷爷幸存了下来,但从此,爷爷的思维就停滞在了炮火硝烟中。

有一年,爷爷被请到县里,拿回了个红本本。村里人这才知道当年他遇到的队伍,是北上长征的红军。

那片坟茔成了爷爷的根据地,年轻时打猎,年老时护林、修坟,差不多每天必到。爷爷最得意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三天怎么了?那咱也是长征队伍的人!

时间是一剂良药,几十年过去,爷爷的病基本好了,但遇雷电、发烧、劳累等情形,还有复发。

猎枪交公后,木工活娴熟的老爸,做了把一模一样的老式木头猎枪。

爷爷自是喜出望外。

老小孩一样的爷爷,是乡人的话题、乡人的至宝。每当爷爷痛发,知根知底的寨里乡邻们,都会十分默契地主动配合。

当豆大的雨点落地时,我和爷爷已拐进了跨院的角门……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爷爷年轻时是一个身手矫健的猎手,非常熟悉黑山寨周围的大山,天天在山林中打猎,可见他能遇到红军并帮助他们,并非偶然。

B.炸弹将羊肠小道炸成了断崖,这处场面描写惊心动魄,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凶险,也表现了老兵和爷爷的勇敢,形象鲜活感人。

C.轰炸使得红军队伍牺牲了七个人,爷爷也不幸受伤,经历过枪林弹雨的爷爷没有忘记曾经的生死与共,他将护坟当成了一生的事业。

D.爷爷的事迹感动了寨里的人,“我”要求新家留角门,爸爸做老式木头猎枪,寨里的人配合演戏,大家都对爷爷怀有爱和敬意。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耳朵突然支楞起来,眼睛不再浑浊,脚步不再迟滞”,全部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爷爷对周围环境的高度警惕,也营造了紧张气氛。

B.“我”配合爷爷演打仗的戏的情节在文中多有照应,比如“我”给老奎叔递眼神,老奎叔心领神会,对爷爷说伤员们撤到了“你家”。

C.“三天怎么了?那咱也是长征队伍的人!”反问、感叹语气的同时使用表现了爷爷的自豪,红军队伍作风优良是其自豪的原因之一。

D.小说的情节设置得紧凑、巧妙,开篇直接进入情境,吸引了读者,把读者拉入到紧张的战争氛围中,引出对故事来龙去脉的追述。

8.阅读小说全文,分析这支红军队伍表现出了哪些令人赞叹的精神品质。

9.本篇小说的题目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文分析其妙处。

山东省潍坊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街吃家

刘建超

①老街人爱把食客分为三种。

②一种为吃货。吃货是最招饭铺里待见的那群人,想生意兴隆,就要有成群结队的吃货。吃货只管饭菜顺口,呼呼啦啦尽往嘴里扒拉食物,撑得肚圆胃胀,打着饱嗝方舒服。一种称吃客。吃客是店里的老主顾,熟悉大厨手艺,而大厨也知吃客口咸口酸,调剂得吃客味蕾全开。据传有位吃客跟着大厨吃了十几年炒面,大厨换主家,吃客一路相随不离不弃。一日大厨有事,就让徒弟给吃客做了炒面。炒面上桌,吃客只吃了一口就吐了,说这不是你家大厨的手艺。徒弟只好把炒面端回。大厨一笑,把炒面倒回锅里,双手抓面揉搓了几下说中了。徒弟再端上去,吃客尝一口,嗯嗯,就是这个味。还有一种人被称为吃家。被称为吃家在老街就是最高荣誉了,他们类似于在电视餐饮大赛节目中的美食家评委,会吃会做会摆活,譬如今天要给您说的费爷。

③老街很古老,九个朝代的皇帝都曾建都于此,老街人开店做生意也或多或少地滋生了些情怀,即便是用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期望能调剂出古都的文化底蕴,这样显得有格调、有格局。老街吃家就能把吃文化张扬得流光溢彩。

④正是清晨匆忙时分,街上都是急匆匆奔走的人,许多人手里拿着早点,边走边吃。费爷一身休闲唐装,脚踏千层底布鞋,背着手,仰着头,平稳走在老街青石板路上。

⑤熟人打招呼,货爷,您老去哪啊?费爷头不低,步不停,喝汤。您老今儿个是去哪家喝汤?大石桥火街羊肉汤。

⑥火街羊肉汤?才开张的铺子啊。您这“老吃家”去给新铺子捧场?

⑦费爷微微笑着,不再回话,踏上大石桥。

⑧老街有句谚语:吃喝不用瞅,只管跟着吃家走。费爷的身后就跟随了一群吃货。

⑨生在古城,食在老街。外地人来老街吃个热闹,老街人却是要吃门道的。

⑩在古城开个汤铺不难,难的是在老街开个汤铺子。老街人喝汤都喝成精怪了,嘴巴刁钻认熟欺生、爱逛老店铺,不太凑新店铺的热闹。你若开个新汤铺子,如果没老街吃家的光顾,三五年也别想在老街兴起。唉,还就这么邪。

费爷是老街公认的“老吃家”。老街洋洋十里,上百家的饭铺,他都能给你数叨一遍。费爷对老店铺的饮食文化故事更是如数家珍。在老街,吃着佳肴,听着吃家给你数叨着店铺的趣闻轶事,那才算得上享受。

费爷站在铺子前,并不急着进店,背着手看着店门上方的牌匾。

费爷自言自语道,火街羊肉汤这几个字撇捺放纵,笔画粗重,尤其这火字,夸大捺脚,雄健足可扛鼎。颜黄融化合度,磅礴大气。不必见款就知是老街写家高德位的风格,定是高德位的后人高满堂所书。

火街羊肉汤的老板叫袁成,四十开外的豫西汉子,憨厚豪爽。老板袁成迎出店外,拱手作揖连连点头称是。

费爷进店坐下,一碗羊汤,不放盐,不放辣,两个火烧。随着费爷一同进店的人也附和着,一碗羊汤,不放盐,不放辣,两个火烧。

费爷说,火街,又叫双龙街。诞生了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两位天子。据传太祖诞生时,赤光照耀,满街通红,故名火街。

咱们老街人的生活习俗就是从宋朝那会儿延续下来的。羊汤也是太祖太宗的喜好,火街的羊肉汤可是强势了上千年了呀。

羊汤端上,费爷端起碗先嗅了嗅,嘴贴着碗沿轻嘬一口。懂行的都知道,老街人喝羊汤是喝甜汤的,这个甜就是不放盐、淡的意思。

熬羊骨头汤你也达到七八成了,费爷说。上好的羊汤,羊,要当天宰杀,羊骨砸断铺在锅底,再将成坨的羊肉羊杂铺在羊骨之上,放入自家的香料秘方,一锅汤烧开,中途不能再兑水,慢炖八个小时以上,这叫原汤原味。

费爷又夹起一片羊肉,眯着眼看看,放入口中慢嚼,说,羊是当地改良品种的绵羊,远闻清香,近闻不膻,肉质鲜嫩,味美清口。

费爷有滋有味地又喝了几口汤,说,添汤,双份辣。

吃货也跟着喊,添汤,双份辣。火烧一掰四牙儿,泡入红油汤中,呼呼啦啦满屋人喝得热汗淋漓,大呼过瘾。

费爷说,这汤稍显不足的是你用的葱花是外地大葱,应该用本地南关小香葱,压膻气,入味快,不粘牙。

袁老板点头称是。

袁老板的妻子,望着费爷的背影,说,费爷帮着咱开这汤馆,咱这汤真有费爷说的那么好?

袁老板看着腿有残疾的妻子,想着家里卧床不起的儿子,没接话,只望向外面。太阳已升上了丽景门,老街,就笼罩在温润的阳光下……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大早,费爷就走在了老街青石板路上,碰到熟人也头不低,步不停,他将前去给袁成新开张的汤铺店捧场。

B.袁成知道在老街开汤铺难,于是就做了相应的准备,如店门牌匾请老街写家后人写,羊采用当地改良品种的绵羊等。

C.费爷对袁成所制作的羊汤进行了细细品味与鉴定,虽然发现其汤有明显不足,但不动声色,仍对此加以高度肯定。

D.费爷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很鲜明,文中运用了烘托等多种描写手法对其进行塑造,人物形象显得更有立体感。

7.关于小说开头介绍老街食客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街食客层次不一,最高层次属吃家,其次是吃客,最招饭铺待见的是吃货。

B.文中对老街三种食客的介绍,体现了老街饮食文化上的浓厚氛围与历史底蕴。

C.文中所述老街一位吃客的故事,旨在通过吃客行为来强化其所占的历史地位。

D.文章开头对老街食客中的三种类型进行了详细叙述,引出下文吃家费爷的出场。

8.刘建超的“老街”系列小小说既有历史的厚度,又融进浓烈的地方文化气息。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4分)

9.小说的结尾有什么作用?请做简要分析。(6分)

山东省”山东学情“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足迹

王愿坚

拐过那道挂满冰柱的断崖,大雪山的山顶就在眼前了。

就在这时候,山背后突然腾起了雪雾,冷风推送着浓黑的乌云疾速飞来,遮得天昏地暗;风吹起的积雪,夹着大片雪花,劈头盖脸地打下来。远处的山峰,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雪帘雾障里,前面队伍刚踩出来的路又模糊不清了。

指导员曾昭良深深吸了口气,搀着病号又吃力地向前走去。

路,越来越难走了。曾昭良觉得自己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几倍,眼前迸散起一串串金星。

两腿好像被积雪吸住了,足有千斤重,每挪一步都要积攒浑身的力气。特别难耐的是胸口,好像塞进了大团棉花,透不出气来,心跳得“砰砰”响,似乎一张口那颗热乎乎的心就会一下子从口里跳出来。这时候,要是能够坐下来歇歇该有多好;可是不行。山顶空气稀薄,在身体衰弱又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只要一坐下,就再也起不来了。

被搀扶着的病号倚在曾昭良的肩膀上,喘了几口粗气,仰起脸,乞求到:“同志……把……把我扔下……你……”

“瞎说!”曾昭良生气地打断了他的话,像是为了回答,他加快了脚步。

一步,两步……尽管走得很慢,雪路却终于一尺一尺地移到身后去了。约莫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奋斗,两个红军战士终于走完了这段艰难的路。

可就在这一瞬间,曾昭良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只见在这不大的雪坪上,东一个、西一个地坐着好几个红军战士——他们已精疲力竭了。

曾昭良的心像被揪了一把,又紧又疼,他忙扶着病号站好,指着下山的路,嘱咐几句;然后踉跄地向一个坐着的战士走去,但已经迟了——那个同志的胸口已经和胸前的手榴弹一样冰冷。他把手榴弹袋取下来挂在肩上,又挪向旁边一个年青的司号员。可是,就在他刚刚抓住小司号员肩膀的时候,那个被他扶上山来的病号却噗地坐下了。

曾昭良焦急地跺了跺脚:“怎么办?”

像是回答他的问话似的,一只手伸了过来,挽住了小司号员的另一只胳膊。

曾昭良抹去眼角上的雪水,定睛看了看来人。这人穿一身普通的红军单军衣,只是面容有些特别:连鬓的胡须上挂着冰碴,堆着白雪,浓眉上沾满了雪花,看上去简直是神话里的老人。那双眼睛,那么和善、亲切又充满智慧——这是一双熟悉的眼睛,可是到底在哪里见过,曾昭良却想不起来了。

那人深深地喘息着,显然也在积攒着力气。过了一小会儿,才点头示意:“来!使劲!”

两人一齐用力,把小司号员搀了起来。

那人爱抚地扬起袖子,掸了掸司号员脸上、头上的积雪,然后转身,向着山顶上的人们说道:“同志们,革命,需要我们往前走哇!”

声音不高,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顿时,坐下来的人们一齐向这人望过来,那一双双眼睛里都闪出兴奋和喜悦的光彩。人们低声传告着什么,有的在努力站起来,有的已经在别人的帮助下站了起来。人们肩起了枪,挽起了臂膀,结成了一条人的长链,缓缓地向着山下移动了。

一个警卫员模样的人,扶着一个炊事员来到那人身边,低声说:“走吧,您身体不好。”

那人轻轻拂去警卫员的手,没有应声。他默默地望望山后,又望望曾昭良。突然,他把一只手搭到曾昭良的肩头上,问道:

“是党员吗?”

“是。”曾昭良回答。

“累了吧?”

曾昭良望着那双亲切的眼睛,点了点头。

“是啊,困难!”那人深深地喘了口气,“可是,要是不困难,要你,要我,要我们这些共产党员干什么?”他手抚胸前,喘息了几下,又向曾昭良靠近了些,压低的声音里透着关切,“同志!——你看见了,这里需要留下一个人。”

“是,需要。”曾昭良应了声,思索着这话里的意思。

那人伸手摸了摸曾昭良身上的衣服,然后摸着自己身上,又打量着周围的人。曾昭良明白了:他大概是想给我找一点御寒的东西。

但是警卫员连忙打开皮包,把纸和铅笔递过来。

那人笑了笑,拿起铅笔,向着手上哈了口热气,然后飞快地写着:“不要停下,继续前进!”

曾昭良完全明白了自己的任务。他庄严地立正,问道:“这命令……。”那人微微一笑,在命令的后面签上了三个大字。曾昭良看着这个所有红军战士都衷心敬爱的名字,浑身的血液都热起来了。

“是!周副主席!”曾昭良激动地接过命令,举手敬礼,并且庄严地复诵着:“不要停下,继续前进!”

“同志!”周副主席点了点头,“我们走的路,还很长很长。这路上,有各种各样的关口,共产党员就要出现在这些关口,上!”他紧紧地握住了曾昭良的手,“好,你带走一批之后,把任务交给下一个同志。”

说罢,他搀起了小司号员,向前走去。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来,关切地嘱咐道:“同志,记住!千万不能停下啊!”

风雪更紧了。

曾昭良紧握着命令,深情地望着长征部队走去的方向。只见敬爱的周副主席,搀扶着战士,迎着迷茫的风雪,在大步走着,走着……

在他的身后,在这千年积雪的雪山上,留下了一长串深深的脚印。

(有删改)

文本二:

九时许,队伍浩浩荡荡地沿着河旁的小路,向夹金山麓进发了。来到山下,气温骤降,脚下的路冻得梆硬,木棍着地发出“咯咯”的响声。我们一鼓作气,爬上山腰。山风卷着雪花,漫天飞舞。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象被无数把尖刀刮着。我们浑身哆嗦,牙齿打战,就是把所有能披的东西都披在身上,也无济于事。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呼吸越困难。人们头晕腿酸,一步一停,一步一喘。这时候,要是有谁停步坐下,就会永远起不来。因此,每人都拼尽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同残酷无情的大自然搏斗。

节选自《杨成武回忆录》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用“突然”“急速”“劈头盖脸”等急骤的笔触描写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旨在暗示社会环境的残酷性。

B.“揪”“紧”“疼”三个动词笔墨集中,既体现了曾昭良对恶劣环境的敏感性,更生动形象表现了同呼吸、共命运的战友情。

C.文中各种各样的关口,指的是革命道路上众多的关键之处,尤其是小说中故事发生地——大雪山顶的雪坪。

D.从思索“这里需要留下一个人”的意思到完全明白自己的任务,曾昭良的共产党员形象愈发鲜明清晰起来。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搀起了小司号员,向前走去”、再次叮嘱曾昭良不要停下,运用动作、语言描写,使周副主席的形象更加丰满。

B.病号“仰起脸,乞求”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再现了战士们极度衰弱、生命垂危的情形,更是自我牺牲精神的写照。

C.小说通过正面描写刻画周副主席的眼睛“那么和善、亲切又充满智慧”,表述出曾昭良对他的崇敬和景仰之情。

D.“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来”这一细节体现了命令的重要性,也暗示出周副主席担心曾昭良无法完成艰巨的任务。

8.“不要停下”这句话在文本一中多次出现,结合文本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9.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6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山东省潍坊市潍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10月考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大地之灯

欧阳杏蓬①

①日出的时候,地里的庄稼汉们已经汗湿鬓角,头发短的,脑顶子上已经闪出了微薄亮光,背上的衣服也湿了一片,贴在后背上。东干脚的农民,不喜欢戴草帽。尤其是男人,不仅不戴草帽,汗巾也不会备一块。汗润湿了衣裳,牵扯了行动,索性脱了衣服,光着上身,什么蚊虫尘土,随便。女人讲究些,年纪大点,戴一顶黑顶黄边的棕丝斗笠,在高粱地里、玉米地里、红薯地里,忘乎所以地挥动双手。年纪轻点,顶一块带着绺子的绿花白汗巾,偶尔捋起垂在胸前的一角擦擦脸,脸上是细细密密的汗珠子。

②日落的时候,太阳像卡在了西山的平顶上。苍茫之中,一片通红,要把山顶半边天熔化。夕暮下的大地,染了一层淡黄的夕光。天上鳞状的、片状的、絮状的、肉瘤状的、不可名状的云,像烧红的铁。云间的阳光像金光,道道射出来,还没落下,在半空里就消逝殆尽,把天空的瓦蓝衬托得更为深远。夜幕苍黄,人们在地头收捡工具,不忘回头看看村庄,机耕路上、阡陌上、村口晒谷坪上,见不着一个人影。庄稼地边土坡下的田野,已经完全被山阴和暮色笼罩,绿色已经染了夜色,一潭死水般乌青。

③太阳落山,最肆无忌惮的,是蚊子。在地里干活的人受了蚊虫的侵扰,干不成活了,不甘地回头看一眼庄稼地,才轻缓地往水田方向走去。

④农民的算计,不是在地里,就是在田里。

⑤农民的时间,不是在地里,就是在田里。

⑥农民遵循着自然规律,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直到归土前,还在想着一年的庄稼,还一门心思扑在作物上,还一门心思想着饭碗,没有所谓的诗和远方,心头在乎的只是春播秋收和温热的一日三餐。

⑦东干脚,是农民用了几代人在南岭山区扎下的一个楔子。

⑧这个小盆地四围都是山。北面的阳明山余脉像个“人”字,左边一撇撇在了西边,像一条蛇逶迤,也像牛背脊一样平实,直接撇到了宁远县城北面的仁河,与南面九疑山的北向余脉相撞,撞出了县城那块谷地。东边的山是“人”字的那一捺,也是阳明山的余脉,直接捺到了新田的武当山。捺到几公里之外的朱家山,用一座不长寸草的岩峰做了总结之后,再往东就是适合杉木生长的黄土岭。

⑨东边的东春水,西边的西春水,隔着一片二十几里的山地,泛着波光,向着南边的阳明山余脉奔流。它们在流过这片大地之后,在南边山尾名曰“五百亩”的地方相会,之后舍掉了春水之名,成了“仁河”,继续向南汇入潇水。两河之间,村庄、水田、庄稼地、道路、阡陌交织,这片天地里的十数万人口,靠山靠水,悄悄默默,生生不息。

⑩山不巍峨,却层层叠叠。河不滔滔,却弯弯曲曲。山是那么坚硬,水是那么微弱。唯有这里的人,不屈不挠。烟火味道在天底下弥散开来,悲凉与温润交替,希望与四季纠缠。蝼蚁一般的人前赴后继,咬着牙关洒着心血,推着生活向前。

我是惧怕白天的。

白天的劳动无止无休。除了田里除草施肥耕种收割,地里也是刨挖不尽。偶尔抬起头,看到的是庄稼,是山林,空气含含糊糊得裹人,让人有种莫名的窒息感。

黄昏也不得闲。踩着暮光回家,挑着猪草,或搂着柴草。回屋,鸡鸭猫狗猪,都要伺候。点灯,在厨房、杂屋、猪圈一顿忙,鼎锅的米饭熟了,灯也搬到堂屋中间的饭桌上,一家人看向灯时,一天的事情才算清了。

男人吃完饭,会在大门口的石墩子上歇歇脚,默默然卷上一根烟,对着月亮消遣。爱喝酒的大伯父,把小酒桌搬到门口的空地上,省了灯油,趁着月光,一个人自斟自酌,一个人叹息,一个人咂摸。其他喜欢饭后闲聊的人,有的洗澡了才赶往晒谷坪,有的还轮不上洗澡,摸上一条澡帕,一边走一边挥着赶蚊子,赶向晒谷坪,来“打话平伙”(聊天)。

月光里的晒谷坪铺满月辉,柔柔的,像极了一个水波平静的池塘。人凑在晒谷坪边缘,或坐着、或蹲着,或站着,像极了蛙或鸭。闲话之后,人人皆自还家,田里的各种蛙鸣虫叫叽叽呱呱哇哇混在一起,像汹涌春潮般覆盖过来。

门外遍地月光。放眼望去,大地像个无边的湖面。四边的山岭,像码头,堆满了盖了篷布的货物。那些模模糊糊的村子,大大小小,像泊在湖边一动不动的船。田野中间的苦楝树,像水文标志杆。村前的石板路,像铁甲,闪着清冷的光。草丛里,蝈蝈、土狗子已经一声响一声断,要打烊了。稻田里,田埂上,青蛙偶然会叫一声,像往湖里投下了一颗石子,响了一声,没有回应,也偃旗息鼓了。

龙溪河从柳林里出来,过了桥底,在桥前的滩头铺了一滩闪闪的银光,哗哗地,奔向春水,潇湘。河水的浪花像白杨树在风里翻动着银叶子。

附近的庄稼地鬼影瞳瞳,我屋子里的那盏油灯,像鬼央眼的星星一样微弱幽远。

我像一只孤独的虫,瓢虫、椿牛,或者其它什么虫,反正,我觉得自己不是泥土里的虫,蚯蚓、土狗子之类。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这无边寂静,喜欢这浩渺月色,我喜欢星月满天——然而,今夜只有一枚椭圆的月亮。

正在我意兴阑珊时,在遥远的西南大山下的春水边上,有一盏灯,像星星落在地上。西春水在大水田边上带起一番绿意,龙一样向南进发。

月已向西。在茫然和模糊的夜里,居然还有一盏灯,像一瓣桃花一样神秘,像一个弹孔一样隐藏着故事,像一个故事一样埋伏着传奇……

但它和我一样寂寞。

春水边上的那盏灯并不能给我温暖和希望,我身后的那盏灯亦不能照亮我前行的路。在这片天地,在最含混不清的时候,总会有一盏灯,不是指明方向,只是给人一点亮光,不至于绝望。就像我们无休止的劳动,谈不上丰功伟业,但一定有创造。为一日三餐,为心有所系,为一生平安,我们愿意日复一日,不怨劳累,不怕麻烦,如一根灯芯插在大地之上。

(有删改)

①欧阳杏蓬:湖南人,现居广州。文中“东干脚”是的故乡。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东干脚人过着规律而望不到头的生活,这是漂泊多年、与乡土渐行渐远的对过去的回望和检阅。

B.文章写东干脚农民的日常生活,劳作是辛苦的,时间都花在田地里,透露出一种浓浓的窒息感和绝望感。

C.笔下的乡土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山川,更是无休止的劳动所创造出的天地,是“大地之灯”的隐喻。

D.全文语言质朴生动,句式参差错落,有写实与诗化的和谐交融,实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赏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的能力。

B.“透露出一种浓浓的窒息感和绝望感”说法有误。结合原文“农民遵循着自然规律,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直到归土前,还在想着一年的庄稼,还一门心思扑在作物上,还一门心思想着饭碗,没有所谓的诗和远方,心头在乎的只是春播秋收和温热的一日三餐”可知,这里的农民有的是满足感,而非绝望感。

故选B。

7.以下对“月光下的东干脚”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没月升,自卷烟的烟味,自斟自酌的身影,使月光下的东干脚自有一番微醺的生活味道。

B.运用比喻,写出了月光下晒谷坪的平静,衬托出田里的各种蛙鸣虫叫叽叽呱呱哇哇混在一起的生机。

C.月光下的大地无边寂静,笔下的万物姿态形象又富有趣味,萌动着生命,释放着力量。

D.月光遍地,东干脚结束了一天的艰苦、劳累,春水边上的灯亮着,寂寞却又含着一股坚韧。

B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艺术技巧的能力。

B.“衬托出田里的各种蛙鸣虫叫叽叽呱呱哇哇混在一起的生机”说法有误。“月光下晒谷坪的平静”与“田里的各种蛙鸣虫叫叽叽呱呱哇哇混在一起的生机”两者之间并无衬托关系。

故选B。

8.本文的描写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①日出劳作场景具有画面感。运用外貌、动作和细节描写,写出日出时农民劳作的火热场景,表现农民的辛勤耕耘。

②日落而息场景具有画面感。运用动作描写、小场景叠加等,真实再现了结束农事后东干脚农民简单又充实的生活。

③自然风景描写具有画面感。如第2段,运用视觉描写、比喻修辞、色彩点缀等,生动地描绘出日落时暮色下天空大地的多姿多彩;又如第8-10段,运用空间转换、比喻、拟人的修辞,准确地呈现出东干脚的山水姿态;再如第15-17段,运用堆叠的比喻、动静结合等,将月色下的事物一一生动呈现,晕染出月色下大地的静谧等。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描写手法的能力。

原文第一段描述的是日出后乡村农人的劳作场景,其中“地里的庄稼汉们已经汗湿鬓角,头发短的,脑顶子上已经闪出了微薄亮光,背上的衣服也湿了一片,贴在后背上”“女人讲究些,年纪大点,戴一顶黑顶黄边的棕丝斗笠”是对庄稼汉和女人们的外貌描写。“汗润湿了衣裳,牵扯了行动,索性脱了衣服,光着上身,什么蚊虫尘土,随便”“忘乎所以地挥动双手”“顶一块带着绺子的绿花白汗巾,偶尔捋起垂在胸前的一角擦擦脸”则是对他们的行动描写。除此之外,该段还有“脸上是细细密密的汗珠子”等细节描写,充分展现了写出日出时农民劳作的火热场景,表现农民的辛勤耕耘。

原文第二段中,“夜幕苍黄,人们在地头收捡工具,不忘回头看看村庄,机耕路上、阡陌上、村口晒谷坪上,见不着一个人影”“在地里干活的人受了蚊虫的侵扰,干不成活了,不甘地回头看一眼庄稼地,才轻缓地往水田方向走去”是对庄稼人们休息时的动作描写。而“日落的时候,太阳像卡在了西山的平顶上……在半空里就消逝殆尽,把天空的瓦蓝衬托得更为深远”这部分,则是对日落这一独特场景的具体描写。这些描写,真实再现了结束农事后东干脚农民简单又充实的生活。

此外,文中还充满大量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如第2段中,“不可名状的云,像烧红的铁”“一潭死水般乌青”的比喻修辞,“苍茫之中,一片通红,要把山顶半边天熔化。夕暮下的大地,染了一层淡黄的夕光”“绿色已经染了夜色”的色彩点缀等所展现的出的日落时暮色下天空大地的多姿多彩;第8-10段中,“北面的阳明山余脉……”“直接撇到了宁远县城北面的仁河,与南面九疑山的北向余脉相撞,撞出了县城那块谷地”等的空间转换,“像一条蛇逶迤,也像牛背脊一样平实”“蝼蚁一般的人前赴后继”的比喻,“左边一撇撇在了西边”“撞出了县城那块谷地”的拟人所呈现出的东干脚的山水姿态;第15-17段中,“像极了一个水波平静的池塘”“像极了蛙或鸭”“像汹涌春潮般覆盖过来”“像码头,堆满了盖了篷布的货物”等的一系列比喻堆叠,“月光里的晒谷坪铺满月辉,柔柔的,像极了一个水波平静的池塘”“田里的各种蛙鸣虫叫叽叽呱呱哇哇混在一起,像汹涌春潮般覆盖过来”的动静结合,将月色下的事物一一生动呈现,晕染出月色下大地的静谧等。

9.冯至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说:“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近一个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请分析本文中和故乡之间的“意味不尽的关联”。(6分)

①与故乡的景的关联。坚硬的山、微弱的水、遍地的月光等自然风景,是回忆中东干脚的生活背景和底色。

②与故乡的物的关联。故乡的“灯”映照着东干脚的生活,也是成长的见证,是对过去生活的追忆。

③与故乡的人的关联。故乡的农民勤劳不息,不屈不挠,寄寓了对劳动创造的赞美,对平凡生活的讴歌。

④与故乡的关联。故乡是旅居漂泊生活中的慰藉和力量来源,寄寓了内心深处对乡土的缅怀和眷恋。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文中,对故乡的描写,主要集中在两个部分,一个是所见的景,一个是故乡里的人。

对于故乡的景,根据“东边的山是‘人’字的那一捺,也是阳明山的余脉,直接捺到了新田的武当山”“两河之间,村庄、水田、庄稼地、道路、阡陌交织”“山不巍峨,却层层叠叠。河不滔滔,却弯弯曲曲。山是那么坚硬,水是那么微弱”可知,文中所描绘的坚硬的山、微弱的水、遍地的月光等自然风景,其实都是回忆中东干脚的生活背景和底色,是这片土地上千百年不变的独特风景。

根据原文“点灯,在厨房、杂屋、猪圈一顿忙,鼎锅的米饭熟了,灯也搬到堂屋中间的饭桌上,一家人看向灯时,一天的事情才算清了”“春水边上的那盏灯并不能给我温暖和希望,我身后的那盏灯亦不能照亮我前行的路。在这片天地,在最含混不清的时候,总会有一盏灯,不是指明方向,只是给人一点亮光,不至于绝望”可以看出,在的成长历程中,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物——“灯”,映照着东干脚的生活,也是成长的见证,是对过去生活的追忆。

一开头便集中笔墨描写日出日落时分家乡人们的劳动休息生活。而根据原文“这片天地里的十数万人口,靠山靠水,悄悄默默,生生不息”“唯有这里的人,不屈不挠。烟火味道在天底下弥散开来,悲凉与温润交替,希望与四季纠缠。蝼蚁一般的人前赴后继,咬着牙关洒着心血,推着生活向前”可知,千百年来,故乡的人们一直都是这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这里,故乡的农民勤劳不息,不屈不挠,寄寓了对劳动创造的赞美,对平凡生活的讴歌。

根据文章结尾“就像我们无休止的劳动,谈不上丰功伟业,但一定有创造。为一日三餐,为心有所系,为一生平安,我们愿意日复一日,不怨劳累,不怕麻烦,如一根灯芯插在大地之上”可以看出,在眼中,故乡还是旅居漂泊生活中的慰藉和力量来源,寄寓了内心深处对乡土的缅怀和眷恋。

山东省威海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嘱咐

孙犁

太阳落到西边远远的树林里去了,远处的村庄迅速地变化着颜色。水生望着树林的疏密,辨别自己的村庄。他随部队经过平原时,请假回家。家近了,就要进家了!家对他不是吸引,却是一阵心烦意乱。他想起许多事。父亲确实的年岁忘记了,是不是还活着?父亲很早就有痰喘的病。还有自己的女人,正在青春,一别八年,分离时她肚子里正有一个小孩子。房子烧了吗?他走的很慢,他从积满泥水和腐草的水洼望去,微微地可以看见白洋淀的边缘。

黄昏时候,他走到了自己的村边,他的家就住在村边上。他在门口遇见了自己的女人。她正在那里悄悄的关闭那外面的梢门。水生亲热地喊了一声:“你!”

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抽抽搭搭地哭了。水生看见她脚上那白布封鞋,就知道父亲准是不在了。心里一阵痛,站了一会没动,水生把门掩好说:“不要哭了,家去吧。”他走进屋里,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来,这就是你爹,天天闹,看见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现在回来了。”说着已经不成声音。

那孩子从睡梦中醒来,好奇地看着这个生人,这个“八路”。水生抱了孩子一会,说:“还睡去吧。”女人安排着孩子睡下,盖上被子。

女人说:“你想过家吗?”

“想过。”

“在什么时候?”

“闲着的时候。”

“什么时候闲着?……”

“打过仗以后,行军歇下来,开荒休息的时候。”

“你这几年不容易呀?”

“嗯,自然你们也不容易。”水生说。

“嗯?我容易,”她有些气愤地说着,把饭端上来,放在炕上:“爹是挺不容易的一个人,他不能看见你回来……”她坐在一边看着水生吃饭,看不见他吃饭的样子八年了。水生想起父亲,胡乱吃了一点,就放下了。

孩子睡着了,睡得是那么安静,那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里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地升起,又幸福地降落。女人一直呆望着孩子的脸。她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孩子,孩子好像是从别家借来的,好像不是她生的,不是她在那潮湿闷热的高粱地里,在那残酷的“扫荡”里奔跑喘息,丢鞋甩袜抱养大的。她好像不曾在这孩子身上寄托了一切,并且在孩子的身上祝福了孩子的爹:“那走得远远的人,早一天胜利回来吧!”好像她并没有常常在深深的夜晚醒来,向着那不经事的孩子,诉说着翻来覆去的题目:

“你爹哩,他到哪里去了?打鬼子去了……他拿着大枪骑着大马……就要回来了,把宝贝放在马上……多好啊!”

现在,丈夫像从天上掉下来,她好像是想起了过去的一切,还编排那准备了好几年的话,要向现在已坐到她身边的丈夫诉说了。

“你能猜一猜我们想你的那段苦情吗?”

“猜不出来。”水生笑了笑。

“我们想你,我们可没有想叫你回来。那时候日本人就在咱村边儿。可是在黑夜,一觉醒了,我就想:你如果能像天上的星星,在我眼前晃一晃就好了。可是能够吗!”

从窗户上那块儿小小的玻璃上结起来冰花,夜深了。水生说:“明早就要去参加保卫冀中平原的战斗。”

女人呆了。她低下头去,又无力地仄在炕上。过了好半天,她说:“那么就赶快休息休息吧,明天我撑着冰床子去送你。”

鸡叫三遍,女人就先起来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地上堆满了霜雪。女人把孩子叫醒,穿得暖暖的,背上冰床,锁了梢门,送丈夫上路。

出了村,她要丈夫到爹的坟上去看看。水生说等以后回来再说,女人不肯。她说:“你去看看,爹一辈子为了我们。八年,你只在家里待了一个晚上。爹叫你出去打仗,是他一个老年人照顾了咱们全家。这是什么太平日子呀?整天价东逃西窜。因为你不在家,爹对我们娘俩,照顾的唯恐不到。只怕一差二错,对不起在外抗日的儿子。每逢夜里一有风声,他老人家就先在院里把我叫醒,说:水生家的起来吧,给孩子穿上衣裳。不管是风里雨里。多么冷,多么热,他老人家背着孩子逃跑,累得痰喘咳嗽。是这个苦日子,遭难的日子,担惊受怕的日子,把他老人家累死。还有那年大饥荒……”

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水生坐上去,抱着孩子,用大衣给她包好脚。女人站在床子后面,撑起了杆。女人是撑冰床的好手,她逗着孩子说:“看你爹没出息,当了八年八路军,还得叫我撑冰床子送他。”她轻轻地跳上冰床子后尾,像一只雨后的蜻蜓爬上草叶。轻轻用杆子向后一点,冰床子像飞一样前进,好像离开冰面行走,像离开了强弩的箭,摧起的冰屑,在它面前打起团团的旋花。

太阳从冰面上升出来,冲开了雾,形成一条红色的胡同,扑到水淀中央没有边际的冰场,照在冰床上。女人说:“爹活着的时候常说,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开了这条活路,咱们就得活,不然我们就活不了。八年,他老人家焦愁死了。国民党反动派又要和日本一样,想把我们活着的人完全逼死!”

“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为别的事情分心,好好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太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

在被大雾笼罩、杨柳树环绕的丁家坞村边,水生下了冰床。他望着呆呆站在冰床上的女人说:“你们也到村里去暖和暖和吧。”

女人忍着眼泪,笑着说:“快去你的吧。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的胜利消息。”

一九四六年河间(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减)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孩子“是她在那潮湿……丢鞋甩袜抱养大的”,从侧面控诉了日寇的侵略罪行,表现了人民为抗战做出的牺牲。

B.“女人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来,这就是你爹……'一句,说明女人面对归来的丈夫从心里充满了怨恨之情。

C.听到水生说明天一早就要出发参加战斗,女人犹豫、伤感、不舍,但随后表现出对丈夫的支持,表现了女人的深明大义。

D.小说借助女人的叙述,巧妙地点出水生爹生前的嘱咐,塑造了一个理解革命、支持革命、盼望胜利的老人形象。

6.B“说明女人面对归来的丈夫从心里充满了怨恨之情”分析错误。“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反映了女人在水生回家后的幸福与激动。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段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了水生即将到家时复杂心理,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水生为抗战所做出的牺牲。

B.“女人一直呆望着孩子的脸。……好像不是她生的”,通过神情描写,表现了女人长期在生活重压之下产生的错觉。

C.小说以妻子与水生分别前“嘱咐”做结尾,既照应了题目,又表现了水生妻的家国情怀,同时也深化了小说主题。

D.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既交代了时间、渲染了气氛,与情节发展相呼应,又增加了小说的散文化特色。

7.B“长期在生活重压之下产生的错觉”分析错误。此处的神情描写,表现了女人面对突然降临的幸福,内心的喜悦与激动,使她暂时忘记了以前的种种艰难与辛酸,故而产生了这样的错觉。

8.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8.①“轻轻地跳下”“轻轻用杆子一点”等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水生妻子身手矫捷、动作轻灵、娴熟的形象特点。

②运用比喻,将女人比作蜻蜓,将冰床子比作草叶,生动地表现了女人动作的轻灵以及冰床子的轻捷。9.9、小说以对话作为主要叙事方式,这样叙事有何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①丰富了小说内容。通过人物对话,补充交代了故事发生背景,让读者可以了解水生八年抗战和女人在家的生活情况。

②有利于直接表现人物形象。如回到家中的对话表现了夫妻彼此深深的思念;送丈夫回前线的嘱咐,表现了女人深明大义。

③使故事情节发展更加自然。如水生说第二天要参加战斗,引出下文分别的场景。

④有利于彰显主题。小说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了以女人、水生爹为代表的普通百姓对革命的理解和支持,和以水生为代表的革命战士火热的革命激情,讴歌了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

山东省泰安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爷爷的雷雨天

郑俊华

咔嚓!晚饭刚上桌,阴沉沉的天空,响起一声炸雷。

爷爷腾地从饭桌旁站起来,一把拉起我:不好,有敌情!快,杉木林!

这时候的爷爷,耳朵突然支楞起来,眼睛不再浑浊,脚步不再迟滞,迅速拎上猎枪,我则伸手抓过一把雨伞,打开角门,跟在爷爷身后,冲入夜色之中。

家里老房改造时,我主张,跨院的角门继续保留,因为爷爷,他喜欢!

我和爷爷冲下堤坝,绕过一棵棵百年老松,继续向前摸。

护林的老奎叔慢悠悠地迎面走来。我忙递了个眼神过去:老奎叔,什么情况?

几道闪电劈过,夜空忽明忽暗,雷声如高山撒落下了巨石隆隆作响。爷爷举起枪,如临大敌。老奎叔突然神色一凛,扯住爷爷的胳膊,压低声音说:有敌情,伤员们已经撤了!

爷爷也压低声音:撤哪儿去了?

你家!

快回去,快!爷爷掉过枪口,消失在夜色里……

当年,爷爷还是个身手矫健的青年猎手,我们黑山寨周围的大山,就是爷爷的猎场。大山的山洞、沟谷、古树、悬崖,没有他不知道的,就连那些拧犄角的羊肠小道,也都是他和他的几个猎手兄弟踩出来的。爷爷天天穿梭在山林中……

那年的一个午后,大山里来了一支队伍,大都面黄肌瘦,一袭破旧的灰色衣裤,裹腿打得还算结实;清一色的草鞋,经过荆条子的再三缠裹。再一细看,二三十人的队伍,几乎每个人都有伤,或头部、或腿部、或胳膊。灰白色绷带渗着血迹。山林赶路,这队人马显然已经很疲惫。

爷爷抄小道赶在他们前面,把随身带的干粮和腊肉、土酒,挂在路边的树上。一大兜,很醒目,他们一眼就发现了。

几个小兵如获至宝,争相过去取下来,拿到一个头缠绷带、手拄木棍的兵跟前。那兵年纪看起来比小兵大,性格沉稳。爷爷当时想,他一定是他们的长官。

那兵没接过东西,对几个小兵说了些山南海北爷爷听不太懂的土话。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爷爷从树后转出来,把小兵重新挂回树上的兜子取下,郑重地交给了那拄棍的兵。那兵也不是军官,就是伤比较重的老兵。

他们始终没说自己是什么部队,爷爷也没有多问。他们态度和蔼,相扶相助,在那样连日阴雨、缺粮少药的境况下,依然说笑、哼歌。

爷爷喜欢上了这些人。

他当夜回了趟家,没跟家人透露一点儿消息,扛着家里的糙米、土酒、狍子肉和全部的草药,从屋后跨院的角门溜走了。

爷爷是十天后,被后山罗家寨的瞿爷爷带人抬回家的。

多年后我们才知道,那次爷爷是准备凭着自己山里通的优势,把这支与大部队走散的小队伍送过山去。

他们白天急行军,晚上宿山洞,绕开溪流、暗沼、沟壑,奔走在弯曲的羊肠小道上,但是因为兵员有伤,他们并不能快速前进。

第三天下午,狂风大作,天空墨黑,乌云盖顶,电闪雷鸣中,有两架飞机向他们直冲下来。

老兵大喊一声:隐蔽!话到手到,他一把将身边的一个小兵推到了几步外的小石砬子旁,正想就地趴倒:却见毫无战斗经验的爷爷还站在路中央,愣愣地东看西看,老兵扔了手中的棍子,急步蹿到爷爷身后,一个“猛虎扑食”,将爷爷结结实实地压在身下,两人就势滚进了路边的草丛。不过一息之间,空中落下三枚炸弹,把离他们几步远的羊肠小道,炸成了几尺深的断崖。

那次轰炸牺牲了七人,年龄最大的是拄棍老兵,38岁;最小的扛锅小鬼,仅15岁。

鹰嘴岩下的杉木林,堆起了一地坟茔,远远望去,一个个的土包令人难受。

一片弹片钻进了爷爷右脑,经当地名医瞿老山人竭力抢救,爷爷幸存了下来,但从此,爷爷的思维就停滞在了炮火硝烟中。

有一年,爷爷被请到县里,拿回了个红本本。村里人这才知道当年他遇到的队伍,是北上长征的红军。

那片坟茔成了爷爷的根据地,年轻时打猎,年老时护林、修坟,差不多每天必到。爷爷最得意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三天怎么了?那咱也是长征队伍的人!

时间是一剂良药,几十年过去,爷爷的病基本好了,但遇雷电、发烧、劳累等情形,还有复发。

猎枪交公后,木工活娴熟的老爸,做了把一模一样的老式木头猎枪。

爷爷自是喜出望外。

老小孩一样的爷爷,是乡人的话题、乡人的至宝。每当爷爷痛发,知根知底的寨里乡邻们,都会十分默契地主动配合。

当豆大的雨点落地时,我和爷爷已拐进了跨院的角门……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爷爷年轻时是一个身手矫健的猎手,非常熟悉黑山寨周围的大山,天天在山林中打猎,可见他能遇到红军并帮助他们,并非偶然。

B.炸弹将羊肠小道炸成了断崖,这处场面描写惊心动魄,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凶险,也表现了老兵和爷爷的勇敢,形象鲜活感人。

C.轰炸使得红军队伍牺牲了七个人,爷爷也不幸受伤,经历过枪林弹雨的爷爷没有忘记曾经的生死与共,他将护坟当成了一生的事业。

D.爷爷的事迹感动了寨里的人,“我”要求新家留角门,爸爸做老式木头猎枪,寨里的人配合演戏,大家都对爷爷怀有爱和敬意。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耳朵突然支楞起来,眼睛不再浑浊,脚步不再迟滞”,全部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爷爷对周围环境的高度警惕,也营造了紧张气氛。

B.“我”配合爷爷演打仗的戏的情节在文中多有照应,比如“我”给老奎叔递眼神,老奎叔心领神会,对爷爷说伤员们撤到了“你家”。

C.“三天怎么了?那咱也是长征队伍的人!”反问、感叹语气的同时使用表现了爷爷的自豪,红军队伍作风优良是其自豪的原因之一。

D.小说的情节设置得紧凑、巧妙,开篇直接进入情境,吸引了读者,把读者拉入到紧张的战争氛围中,引出对故事来龙去脉的追述。

8.阅读小说全文,分析这支红军队伍表现出了哪些令人赞叹的精神品质。

9.本篇小说的题目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文分析其妙处。

6.B7.A

8.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爱护群众,严格的自律精神。

②不惧磨难、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③救助战友和群众,甘于牺牲奉献的精神。

9.①题目交待了主人公和特殊天气情况。

②用爷爷修饰“雷雨天”,突出了“雷雨天”对爷爷的特殊意义。

③“爷爷的雷雨天”是全文的线索,可以让读者迅速抓住全文主要内容。

④本文主要故事情节发生在“雷雨天”,这种恶劣的环境烘托了爷爷和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以它为题目有利于读者把握主题。

山东省潍坊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街吃家

刘建超

①老街人爱把食客分为三种。

②一种为吃货。吃货是最招饭铺里待见的那群人,想生意兴隆,就要有成群结队的吃货。吃货只管饭菜顺口,呼呼啦啦尽往嘴里扒拉食物,撑得肚圆胃胀,打着饱嗝方舒服。一种称吃客。吃客是店里的老主顾,熟悉大厨手艺,而大厨也知吃客口咸口酸,调剂得吃客味蕾全开。据传有位吃客跟着大厨吃了十几年炒面,大厨换主家,吃客一路相随不离不弃。一日大厨有事,就让徒弟给吃客做了炒面。炒面上桌,吃客只吃了一口就吐了,说这不是你家大厨的手艺。徒弟只好把炒面端回。大厨一笑,把炒面倒回锅里,双手抓面揉搓了几下说中了。徒弟再端上去,吃客尝一口,嗯嗯,就是这个味。还有一种人被称为吃家。被称为吃家在老街就是最高荣誉了,他们类似于在电视餐饮大赛节目中的美食家评委,会吃会做会摆活,譬如今天要给您说的费爷。

③老街很古老,九个朝代的皇帝都曾建都于此,老街人开店做生意也或多或少地滋生了些情怀,即便是用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期望能调剂出古都的文化底蕴,这样显得有格调、有格局。老街吃家就能把吃文化张扬得流光溢彩。

④正是清晨匆忙时分,街上都是急匆匆奔走的人,许多人手里拿着早点,边走边吃。费爷一身休闲唐装,脚踏千层底布鞋,背着手,仰着头,平稳走在老街青石板路上。

⑤熟人打招呼,货爷,您老去哪啊?费爷头不低,步不停,喝汤。您老今儿个是去哪家喝汤?大石桥火街羊肉汤。

⑥火街羊肉汤?才开张的铺子啊。您这“老吃家”去给新铺子捧场?

⑦费爷微微笑着,不再回话,踏上大石桥。

⑧老街有句谚语:吃喝不用瞅,只管跟着吃家走。费爷的身后就跟随了一群吃货。

⑨生在古城,食在老街。外地人来老街吃个热闹,老街人却是要吃门道的。

⑩在古城开个汤铺不难,难的是在老街开个汤铺子。老街人喝汤都喝成精怪了,嘴巴刁钻认熟欺生、爱逛老店铺,不太凑新店铺的热闹。你若开个新汤铺子,如果没老街吃家的光顾,三五年也别想在老街兴起。唉,还就这么邪。

费爷是老街公认的“老吃家”。老街洋洋十里,上百家的饭铺,他都能给你数叨一遍。费爷对老店铺的饮食文化故事更是如数家珍。在老街,吃着佳肴,听着吃家给你数叨着店铺的趣闻轶事,那才算得上享受。

费爷站在铺子前,并不急着进店,背着手看着店门上方的牌匾。

费爷自言自语道,火街羊肉汤这几个字撇捺放纵,笔画粗重,尤其这火字,夸大捺脚,雄健足可扛鼎。颜黄融化合度,磅礴大气。不必见款就知是老街写家高德位的风格,定是高德位的后人高满堂所书。

火街羊肉汤的老板叫袁成,四十开外的豫西汉子,憨厚豪爽。老板袁成迎出店外,拱手作揖连连点头称是。

费爷进店坐下,一碗羊汤,不放盐,不放辣,两个火烧。随着费爷一同进店的人也附和着,一碗羊汤,不放盐,不放辣,两个火烧。

费爷说,火街,又叫双龙街。诞生了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两位天子。据传太祖诞生时,赤光照耀,满街通红,故名火街。

咱们老街人的生活习俗就是从宋朝那会儿延续下来的。羊汤也是太祖太宗的喜好,火街的羊肉汤可是强势了上千年了呀。

羊汤端上,费爷端起碗先嗅了嗅,嘴贴着碗沿轻嘬一口。懂行的都知道,老街人喝羊汤是喝甜汤的,这个甜就是不放盐、淡的意思。

熬羊骨头汤你也达到七八成了,费爷说。上好的羊汤,羊,要当天宰杀,羊骨砸断铺在锅底,再将成坨的羊肉羊杂铺在羊骨之上,放入自家的香料秘方,一锅汤烧开,中途不能再兑水,慢炖八个小时以上,这叫原汤原味。

费爷又夹起一片羊肉,眯着眼看看,放入口中慢嚼,说,羊是当地改良品种的绵羊,远闻清香,近闻不膻,肉质鲜嫩,味美清口。

费爷有滋有味地又喝了几口汤,说,添汤,双份辣。

吃货也跟着喊,添汤,双份辣。火烧一掰四牙儿,泡入红油汤中,呼呼啦啦满屋人喝得热汗淋漓,大呼过瘾。

费爷说,这汤稍显不足的是你用的葱花是外地大葱,应该用本地南关小香葱,压膻气,入味快,不粘牙。

袁老板点头称是。

袁老板的妻子,望着费爷的背影,说,费爷帮着咱开这汤馆,咱这汤真有费爷说的那么好?

袁老板看着腿有残疾的妻子,想着家里卧床不起的儿子,没接话,只望向外面。太阳已升上了丽景门,老街,就笼罩在温润的阳光下……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大早,费爷就走在了老街青石板路上,碰到熟人也头不低,步不停,他将前去给袁成新开张的汤铺店捧场。

B.袁成知道在老街开汤铺难,于是就做了相应的准备,如店门牌匾请老街写家后人写,羊采用当地改良品种的绵羊等。

C.费爷对袁成所制作的羊汤进行了细细品味与鉴定,虽然发现其汤有明显不足,但不动声色,仍对此加以高度肯定。

D.费爷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很鲜明,文中运用了烘托等多种描写手法对其进行塑造,人物形象显得更有立体感。

C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虽然发现其汤有明显不足,但不动声色”错误。根据文中“熬羊骨头汤你也达到七八成了,费爷说”“费爷说,这汤稍显不足的是你用的葱花是外地大葱,应该用本地南关小香葱,压膻气,入味快,不粘牙”和“袁老板点头称是”等相关信息可知,费爷告知了袁成其汤的不足之处,而且提出了建议,并没有不动声色。

故选C。

7.关于小说开头介绍老街食客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街食客层次不一,最高层次属吃家,其次是吃客,最招饭铺待见的是吃货。

B.文中对老街三种食客的介绍,体现了老街饮食文化上的浓厚氛围与历史底蕴。

C.文中所述老街一位吃客的故事,旨在通过吃客行为来强化其所占的历史地位。

D.文章开头对老街食客中的三种类型进行了详细叙述,引出下文吃家费爷的出场。

C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

C.“旨在通过吃客行为来强化其所占的历史地位”错误。由文中对三类食客的介绍与后面叙述的故事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使叙述产生波澜性,烘托出吃家的地位,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故选C。

8.刘建超的“老街”系列小小说既有历史的厚度,又融进浓烈的地方文化气息。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4分)

①本文交代了老街很古老,九个朝代的皇帝都曾建都于此,火街的命名来源以及火街的羊肉汤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老街人的生活习俗是从宋朝那会儿延续下来……这些内容都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增添了老街的神秘色彩。

②本文写老街人开店做生意有情怀,即便是用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期望能调剂出古都的文化底蕴,有格调、有格局;吃家能把老街的吃文化故事张扬得流光溢彩;作为老街公认的“老吃家”,费爷对喝汤的步骤很懂行,对老店铺的饮食文化故事更是如数家珍;新店铺的匾牌为老街写家后人所写;等等。处处体现了浓烈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