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无处不在 论文_第1页
“美”无处不在 论文_第2页
“美”无处不在 论文_第3页
“美”无处不在 论文_第4页
“美”无处不在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术论文“美”无处不在摘要:寓教于乐,激发兴趣,引发联想,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关键词:动力,兴趣,发现,联想,创新,应用,自信。引言:如何把“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呢?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其次,让学生知道“学以致用”,把他(她)们学到的美术知识合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品味生活幸福感。第三,发散她(他)们的思维性,提升创造力。让她(他)们挖掘自身的闪光点,提高自信性,体会成就感!我是一名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师,接触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因为这所学校是市与县的交界处,也就是离县城较远,离市区也比较远。学校的硬件设施都比较落后,所以本地的学生,家中经济状况好并且重视教育的,都把孩子带到市区或县城上学了。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这些乡村教师,想要做出较大的教学成果,还是困难较多,任务较重。尤其我们这样,别人眼中的“副科”,是非常容易被人漠视的。这里的学生大多是周边村小直升上来,据学生说他们小学很多是不开美术课的。因为他们那本来教师就很少,更加缺乏专业的美术教师。他们那即使开美术课的小学也是随便画画,把美术课当成放松写作业的课。在他(她)们那,美术课成了可有可无的,在这种思想状态的熏陶下,升到初中的孩子们,来到中学,美术课也成了他们眼中的放松课,消遣课了。不仅如此,初中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错过了美术兴趣的“喷发期”。小孩子从幼儿到小学阶段,应该是对美术兴趣最高最浓厚的时期。因为年龄越小的孩子,绘画越是大胆,心中没有束缚,天马行空的随性而为。画面才会更加生动,灵活,往往会有着出其不意的效果。学生年龄逐渐大了以后,对事物认识有了提高,事物的固有认识反而对他们的思想有一种束缚,让他们畏首畏尾的不敢画了。我时常在想:“面对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于是我想到了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经说过:“兴趣像柴,既可点燃,也可捣毁。”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机,没有了兴趣,就甭提完成教学目标、提高素质的要求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初中美术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何使初中美术教育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作为一线的教师只有反向操作,从学生入手,点亮学生心中热情的火种,激发初中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一、“智慧课堂”激发兴趣首先要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我们要平等爱护每一位学生,不要带有色眼镜,让学生先认同接纳我们;然后充分运用美术课的特点采用范画、挂图、实物,视频等多种媒体,采用游戏、故事、儿歌等手段,千方百计创设一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扫除学生畏惧绘画的心态,使学生体验到美术课是一种轻松愉快、创造想象的学习活动,从而认同接纳我们的教学内容。用多媒体教学容易把学生带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它改变了以往学生不论什么内容都只能面对教师和黑板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教学情境,改变以往课堂中死气沉沉的气氛,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让他们兴趣昂然地学习知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展了教学情景,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得信息,从而加大了课堂的密度。与此同时,我们还应从多个侧面让学生深切地感悟到美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未来的生活是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我们面临着读图时代,识别各种图标,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生活品质。由此而萌发学生“我一定要学习好美术的欲望”。二、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不仅是创作的源泉,还是我们拉近与学生距离的话题。美术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以生活为切入口。如初一年级下册《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我从学生们的校服颜色搭配导入,问他(她)们,校服好不好看,为什么这样搭配等,导入本节课的学习。然后再启发她们平时选购衣服入手时他们都会注意哪些问题?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价格、品牌、颜色、款式、舒服、好看……然后扣住“美观好看”这个话题引出服装设计的三要素,再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分析服装与人的关系、服装与环境的关系、服装的功能、设计方法,最后拓展实践,让学生们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进行服装设计与制作。比如:卫生纸给废弃的洋娃娃,裹上一件洁白的公主裙。再比如,用一些买东西的购物袋,给洋娃娃,裁剪一件漂亮的衣裙。再或者是用一些废旧的衣服,改装成一件新衣服。当然,还可以用彩色卡纸啊,或海绵纸,大的树叶等等都可以给洋娃娃换装游戏。这样有趣味性的美术制作活动课,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快乐中吸取知识、掌握技能。可以开展故事、寓意、童话、游戏等活动,游戏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善于组织学生玩,和学生们一起玩,引导学生玩得有意义。比如:初二第四课《单色版画》,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玩手指印画游戏。把手指涂上不同的颜色,在纸张上印出色彩丰富的花朵。或者用手指印,叠加组成简单的小动物形象。再用记号笔画线条加以连接添加鼻子、眼睛等零件,使形象更加生动和趣味性。图1由此手指印画游戏,告诉学生版画印制,是利用底版凹凸不平印制出来的,然后再转入怎么样制作完整的版画印刷。先是《单色版画》,再逐步引入第五课《一版多色版画》。还可以引导学生画与生活中各种活动相关的情节画等,或是以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每天发生的事,以绘画日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让他们感到画画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更加自愿地画画。三、艺术资源本土化做为一名乡村中学的美术教师,我时常思考一个问题:在这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学校,怎样才能更好的上好美术课,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呢?在这个留守儿童居多的学校,学生吃饭钱都需要精打细算的氛围中,我该怎样让孩子们在省钱的情况下,无需花费太多去买一些高大上的美术用具、材料等做美术作品。只需很少的钱或者不要花钱,就能经济又实惠的在美术的课堂中得到极大的快乐和成就感。于是我想到了与乡土资源相结合的办法,开发校本课堂,带领孩子们用身边常见的事物,来做绘画与手工相结合的美术作品,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美术课的热情。一是可以利用美术课时间带学生到户外活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认真观察我们校园里一花一木,一草一树。你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相同,每一多小花都有它独特的美。生活中不缺乏美,而是缺乏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带领学生开阔眼界,观察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既培养学生发现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又可潜移默化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例如:每年在落叶纷飞的秋季,我都会带领学生走向户外。漫步于秋日尘风之中,欣赏那满目的秋叶。如同欣赏那繁花似锦的落幕,有红,有绿,有黄,也有黄绿相间的,还有三色掺杂的,这些色彩斑斓的秋叶,在那通透的秋光照耀下,灼灼生辉,美轮美奂…为了让这美景更加持久,我会让学生收集落下的叶子,夹在书本里做成书签;或是加工成一幅树叶装饰画——树叶拼贴画如下:就是我在带来孩子们去收集树叶时,我自己也用一个小塑料袋,在那满地落下的叶子里,挑了一些我喜欢的叶子形状和颜色,尽量多收集一些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叶子。回来后再慢慢构思,可以采用我们课本上的方法:因形选材,也可以因材造型。因为我收集来的叶子中,有一些银信叶。我觉得很漂亮,非常像女生们爱穿的公主裙或蛋糕裙。于是我脑海里,就初步设想一个,身材苗条的美女,身穿一件非常华美的蛋糕裙,那个下摆一层比一层的大,跳起舞,旋转起来很美的那种。有了初步设想后,我就挨个看,看哪片叶子适合头部,哪片适合身体,哪些又适合胳膊和手臂。就这么一片一片叶子,仔细观看挑选。把最终选好的叶子放一边,备用,剩下的叶子用袋子装好,放另一边,以免搞混淆。选好材料后,我就拿来纸张,剪刀,胶水或双面胶。然后在纸张上摆放组装成一个美女,姿态优美的,有动感的造型。本想至少摆三层的蛋糕裙,无奈底板的纸张有限,所以只能摆两层。当然,最终只要到达我给学生们示范,启发到他们的目的就行。在秋天不仅有落叶的繁华制成的美景;还有丰收的喜悦,在这金秋的季节,还可以利用各种丰收的五谷杂粮黏贴美术作品.图3请看图3,我的学生利用黄豆围成的大小两个圆圈,组成了小雏鸡的身体,用黑米组成小雏鸡的爪子,两只小鸡,嘴对嘴之间用一串绿豆代表小虫子,像是两只小鸡在争夺食物。右边像是鸡妈妈在说:“别抢…别抢…小虫子多着呢!”鸡妈妈的鸡冠、鸡尾巴、鸡翅膀的内侧,都是红豆黏贴,鸡嘴和肚皮是麦仁,羽毛是绿豆,黑米走轮廓。画面上不仅有小鸡,还有从左边摇摇摆摆走来凑热闹的小企鹅。小企鹅的身体用黑米黏贴而成,企鹅的肚子理所当然的用了白米来配合。企鹅的眼睛,仔细看看,可不再是白米喽,而是用白色的南瓜子组成的哦!企鹅的脚是黑米围成的外轮廓,中间用麦仁填充。还用了红豆连成串,给企鹅加了一条漂亮的围巾呢!一个姗姗而来的小企鹅就这样从画面的左边走来。画面的中间是三只小兔,小兔子的身体都是用白米黏贴,黑米镶边。不同的是所穿的衣服不同,左边的个子高些,用红豆制成的衣服,我猜想可能是兔妈妈,弯弯的眼睛,上翘的嘴,看起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眉慈目善的妈妈。中间和右边的兔子个子稍微小点,中间衣服是麦仁制成的,右边的衣服是绿豆做的。看起来像是姐弟俩跟兔妈妈出来散散步。小动物都出来了,那大动物也不甘寂寞的出来嗮日光浴啦!黑白相间的大奶牛身体主打色是白米,外轮廓和牛眼,牛角,牛尾巴都是黑米组/合而成的。说到日光浴,那就少不了太阳。我学生使用的是黄灿灿的小米,也就是原名:粟米,黏贴成光芒万丈的大太阳。阳光的照射下,小动物们在草坪上,花丛中尽情的嬉戏玩耍。这幅杂粮图,是我在上七年级上册第五课《发现与创造》后,启发他们用五谷杂粮也能作画的情况下制作完成。我跟同学们说了底板上先用铅笔打稿,材料可以用各种五谷杂粮,利用五谷的各种颜色和形状,拼贴组合,再用强力胶依次、依形黏贴,组合成装饰画。讲完方法和步骤后,他们自己独立设计完成的。当然我重点强调了底板要厚实的硬纸板或卡纸,这样才能支撑起五谷杂粮的重量。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物品,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有有一双巧手,在我们智慧的大脑创造下,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惊喜。还可以收集些蛋壳,洗净晾干,用小刀划分大小相等的不规则形。利用蛋壳的正反面拼贴出艺术的黑白效果装饰画。就和马赛克或鹅卵石铺路的原理一样拼贴出有趣味性的画面。除此之外,还有同学们最爱的剪纸,我会提前给她们准备好模板,让他们自己准备一把刻纸刀和一些彩色纸张即可。材料简单,还出效果。能让更多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增加了很多类似的校本课程,目的是为了增加美术课的多样性,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的孩子应该都不缺乏想象力,大千世界,有更多的渠道,增加了他(她)们见多识广的机会。为他(她)提供了更好的想象空间和“沃土”。四、美术产品生活化因为我们学校地处偏远农村学校,学校里很多留守儿童。一部分学生,父母双方都在外出打工,也有父亲或母亲一方在外打工的,子女和自己的爸爸或妈妈长期分离。只有逢年过节,全家人才能聚齐。基于这种情况,我让学生们趁过年之前,提前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自己妈妈。这个亲手制作的礼物是采用美术的方式来完成。刚好上学期我上到《美化生活的装饰布》这一课。通过我课上的谈话,讲授,示范,练习等方法。让他(她)们亲手绘制一款手绘帆布包,送给妈妈当购物袋。父母与子女长期分离的,以解相思之苦。父母在身边陪伴的,收到自家孩子活学活用,精心准备的礼物也倍感欣慰。在本次课上,我通过上课时讲解的如何用花卉变形成单独纹样,而后再用单独纹样组成二方连续纹样;再用二方连续纹样排列组合,给空白的帆布包,进行装饰美化。最终绘制一款别出心裁的,独一无二的帆布包送给自己的妈妈。表达她们对自己妈妈满满的爱和感激!也希望她们的妈妈们,每当拿起这个手绘包包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