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学案-高二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学案-高二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学案-高二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课标要求】了解中国科举制度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清末选官制度变革的原因、内容,认识社会变迁对选官制度的影响。学习难点:中国现代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意义。【知识梳理】一、晚清选官制度的改革1、科举制度的废除:(1)原因:的不断传播,运动的开展。(2)变化:1898年,加设特科;在等的建议下,废,改试,后未能实行。(3)废除概况:1905年,光绪帝诏准、等人的奏请,下诏废除制。2、选官制度的改革:(1)设教育管理机构,加强教育管理:①中央:1905年,设立,统一管理全国教育;②地方:各省改“学政”为“司”,府、州、县设立所,管理地方教育。(2)确立新的选官制度:①确立选官制度:1904年初,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选官制度正式设立。②确立选官制度:规定每年举行一次考试,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三等,分别赐予进士、举人出身,再分配相应官职。③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选官、选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二、民国时期的选官制度1、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的提出:(1)思想:民国成立后提出了文官考试的思想,即:建立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运行机制。(2)结果、评价:基本没有实行,对民国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2、北洋政府的选官制度: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什么方式?文官考试制度是怎样建立的,该项制度当时有何局限性?(1)选官方式: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和两种方式。(2)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1913年初,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着制度的建立。文官考试由政事堂局负责。(3)局限性:不得参加文官考试。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决定其能否留任。这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3、南京国民政府的选官制度:(1)公务员制度的建立: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制度的建立。(2)公务员的选任:由院负责。(3)基础来源: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中国传统制度,西方制度。(4)特点:允许参加考试,性和性更强。(5)历史作用:的文官考试思想得到确立;弊端是任用、现象始终无法禁绝。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1)新中国干部管理的根本原则(特点):坚持管干部的原则。(2)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①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②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公务员法》,标志着国家制度正式形成。(3)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①不搞“政治中立”,坚持党管干部;②不搞“两官分途”,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4)意义: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有利于促进政府机关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达标检测1.我国于1994年建立和实施了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1995年实行了公务员辞职退职制度,1996年实施了交流轮岗和回避制度,1997年对建立正常的竞争上岗制度进行研究试点。这表明我国20世纪90年代A.党管干部原则初步形成 B.干部选拔实现民主化C.公务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D.公务员制度逐步完善2.这一时期,正式设置了考试院,作为政府的最高考试机关,将它列为中央政府的“五院”之一,体现在“五权宪法”框架之内。“这一时期”是A.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B.北洋政府时期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3.1904年以前,湖南地区的官办学堂占85%以上,而从1905年开始,公立、私立学堂一跃而上,公立学堂更占了2/3以上。1909年,湖南1262所学堂中,官立仅400所,占31%;而公立、私立学堂占69%。对此,学者认为“统治者将学务一下拱手让与地方,并非心甘情愿,而是因经济状况迫不得已”。这一观点指出(

)A.清政府被迫变革教育体制 B.科举制因财政困难而被废除C.学堂选官制度正逐步形成 D.“学在官府”的传统遭到冲击4.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员,是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京临时政府采用考试和甄别方式选拔官员 B.20世纪二十年代,文官考试制度最终建立C.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第一部《考试法》 D.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强调平等性,不区分等级5.1903年底,京师大学堂选送39名学业优秀者赴日本、欧美留学,其中来自师范馆(师范系)的学生就占31名。这反映出当时A.政府较为重视教育的发展 B.日美欧师范教育最发达C.近代教育体制完成了转型 D.旧式私塾退出历史舞台6.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的《考试法》规定公务员的选任由考试院负责,考试一般分为一试、二试、三试。“一试为普通科目,高等为六门,普通为四门,主要是国文、国民党党义等科目:二试分必试和选试,为专门科目,高等七门,普通为五门,科目视各类性质而异;三试为面试,就应试人员必试之科目及其经验面试之。”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①国民政府的公务员要在各政党间保持中立②国民政府的公务员选拔程序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③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体现了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④国民政府的公务员考试内容兼顾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下图证书上写着“卓士闳,年五十岁,男性。浙江省奉化县公民,应甲等公职候选人考试,经检核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合行发给及格证书,此证。”落款为“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二月”,并加盖各类印章。该证书表明(

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A.北洋政府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B.国民政府禁绝公职任用亲信C.女子获得参加考试的资格 D.公务员的选拔管理有法可依8.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主体是A.按军功选拔官员 B.以考试选拔官员C.以接受新式教育选拔官员 D.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9.据调查,解放初的农村村干部多是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多是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新时期选拔大学生当村官成为一个新动向。这些变化说明(

)A.宗法世俗操控农村民主选举 B.农村基层治理适应社会发展C.经济地位决定农村干部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