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件内容:《现代诗两首--长城谣》适用年级:八年级课件类型:教师授课课件运行软件:WPS知识与技能:通过朗读,把握长城形象,理解诗歌的主题。过程与方法:学习诗歌托物言志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故乡、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体会诗境之美和作者强烈的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诗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作者如何以物寓情抒发感情。观看张明敏的《长城谣》
长城,一个萦绕了几个世纪的梦想,一个凝聚了万千沧桑的奇迹,一个似乎永远沉睡又永远充溢着激情的建筑,穿越时空的阻隔,雄踞高山之巅,无可替代地成为华夏儿女心中的永恒。今天,就让我们在台湾女诗人席慕容的《长城谣》里再次仰望历史的苍穹、谛听游子的心音。作者简介席慕蓉,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全名穆伦·席连勃,意即大江河,“慕蓉”是“穆伦”的谐译。代表作《七里香》。她写诗,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在她的诗中,充满着一种对人情、爱情、乡情的悟性和理解。
听示范朗读要求:听准字音用“/”划分节奏用”--”标注重读字音听示范朗读朗读指导1——读准字音焉(yān)支隘(ài)口蹲(dūn)踞(jù)荒莽(mǎng)山巅(diān)敕(chì)勒川朗读指导2——读准节奏和重读音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敕勒川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模仿示范朗读敕勒川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长城谣整体感知1、诗中主要选取的意象是什么?2、诗歌主要抒发了什么情感?长城对故乡的思恋之情3、每节诗都写了些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第一节:着重写长城历经沧桑,是历史的见证第二节: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之情第三节:写梦回故乡,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全班齐读诗歌的第一节,思考以下问题:1、诗人借长城这个意象,向我们回顾了什么?2、长城在诗人心中具有怎样的地位?3、本节诗歌应用怎样的语气和节奏去朗读?提示:回顾了华夏各族互相征战、杀戮的历史。提示:长城是
的见证。提示:用深沉、舒缓、凝重的语调突现历史的沧桑。中华民族历史追问:为什么“无情”?为什么“冷眼”?提示:数千年来,诸侯、军阀等统治者,为了各自的利益,在长城下点燃了多少次烽火啊。杀伐纷争,血流成河。长城,像个至高无上的尊者,像个无所不知的智者,冷眼看着这人世的朝代更替,沧桑变迁。青山依旧,长城依旧,而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统治者哪里去了呢?塞北的风沙中,消失了那些匆匆过客,也泯灭了人世的恩怨情仇。长城的无情,只不过是对那些挑起争斗的贪婪的人的蔑视和憎恶,这恰恰反映对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深切的同情。他饱经沧桑,见证历史的发展,却不参与历史的创造。
女同学齐读诗歌的第二节,思考以下问题:1、长城为什么使诗人唱不成声,写不成篇,一提起就烈火焚起?2、本节诗歌该如何朗读?提示:作者含蓄地写出了古老的长城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和影响。长城已经成为民族的、祖国的、故乡的象征,视古老的长城为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面对它,自然歌不成声,赋不成篇,又魂牵梦绕、挥之不去。提示:可轻读、慢读第一、二句,读第三句时重读、稍快,形成语气上的强烈对比,突出由抑而扬的情感波动。
2、本节诗歌该如何朗读?
第三节请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作者的故乡景物有什么?男同学齐读诗歌的第三节,思考以下问题:1、这首诗的主体意象是长城,而诗歌中为什么写到了黄河?
2、既是“梦中”又为什么“不眠”?3、本节诗歌该如何朗读?提示:黄河与长城同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提示:诗人身居他乡,却身系祖国。她希望有梦,在梦中回到故乡,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乡思乡愁让诗人难以成眠。提示:朗读本节应缓慢、低回,表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敕勒”“阴山”是作者的故乡,黄河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诗人希望有梦,好梦回故乡。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寐!总之,这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诗人借助长城黄河,尽情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为什么要通过“敕勒”“阴山”“黄河”这几个地名来抒情?通读全诗,体会诗人的感情:诗人除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还表达什么感情?提示:诗人借助长城这个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也表达了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赏析下面的句子: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塑造了长城饱经沧桑,以超乎寻常的客观和冷静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却不参与历史的创造的历史见证者形象。学习小结长城谣沧桑长城——一部历史依恋长城——写不成篇梦回长城——难以成眠心系故园思恋故乡托物言志反观历史
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赏析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第一节:对故乡月夜笛声的描写,有一种喜悦有一丝忧愁。第二节:写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第三节:写离别后对故乡绵绵无期的思念。新奇的比喻首先,把故乡的面貌比喻成一种模糊的怅惘。然后,把故乡的“面貌”和那种“怅惘”的心情比作“雾里的挥手别离”。最后,把“乡愁”比作“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作业布置1、课后阅读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品味诗歌情歌。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焉支()隘口()蹲踞()焚起()敕勒()2.下面多音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尽管jǐn尽头jìn用尽jìn尽量jǐn
B.勒索lè勒紧lēi悬崖勒马lè勒住lēiC.夹道jiā夹被jiá夹袄jiá夹杂jiáD.薄片báo薄荷bò单薄bó菲薄báo二、拔高训练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理解“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中的“无情”?2.长城在作者心中有怎样的地位和影响?3.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恋,结尾却又说“不眠”,该如何理解?4.第一节里用第二人称“你”有什么表达效果?5.第三节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课后练习答案
1.焉支(yān)隘口(ài)蹲踞(dūnjù)
焚起(fén)敕勒(chì)2.D(菲薄bó)课后练习答案
1.古老的长城饱经沧桑,是历史的见证,人世的恩怨、成败、荣辱在长城面前,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只是昙花一现,如白驹过隙,长城历经风雨不为所动。2.长城在诗人心中,不仅是客观的物象和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用车买卖合同协议书
- 建筑企业劳务合同
- 新能源车辆租赁合同
- 建筑水电工程劳务合同
- 劳动法律服务合同
- 信托资金借款合同经典
- 保护市场协议合同
- 水电费剩余合同协议书
- 建设合同作废协议
- 居间供货合同协议
- 2025年职业指导师专业能力测试卷:职业指导服务与心理咨询
- 政务服务人员培训
-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2025-2030中国化妆棉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宠物医院招聘课件
- 2025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安全标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 【教学课件】第10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 早产儿护理的试题及答案
- 信息技术公司成本控制措施
- 贸易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