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和解协议能否作为起诉依据_第1页
执行和解协议能否作为起诉依据_第2页
执行和解协议能否作为起诉依据_第3页
执行和解协议能否作为起诉依据_第4页
执行和解协议能否作为起诉依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执行和解协议能否作为起诉依据

一、案情介绍[1]

1997年7月9日,中国农业银行潍坊市奎文区支行与潍坊市农业机械供应公司签订最高额抵押担保借款合同一份,由潍坊市农业机械供应公司提供房地产抵押,潍坊市民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分三次从中国农业银行潍坊市奎文区支行处借款合计820万元,期限为1999年9月20日至2001年9月20日,因借款到期后未还,中国农业银行潍坊市奎文区支行诉至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调解,当事人达成还款协议:一、潍坊市民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欠中国农业银行潍坊市奎文区支行本息总计861.6万元,于2001年10月28日前全部付清。二、潍坊市农业机械供应公司对以上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依据上述调解协议,潍坊中院出具了(2001)潍经初字第379号民事调解书,该调解书生效后,潍坊市民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未能偿还欠款,潍坊市农业机械供应公司也未履行保证责任。2001年12月14日,经协商,三方当事人就归还贷款本息等有关事宜达成协议。

协议定立后,迟迟未得到履行,2002年6月25日,中国农业银行潍坊市奎文区支行就(2001)潍经初字第379号民事调解书向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经审查发现,中国农业银行潍坊市奎文区支行的申请已经超过法定执行期限,2003年3月14日,法院作出(2003)潍执异字第6号民事裁定书,驳回中国农业银行潍坊市奎文区支行对(2001)潍经初字第379号民事调解书的执行申请。于是中国农业银行潍坊市奎文区支行向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要求潍坊市农业机械供应公司潍坊市农业机械供应公司和潍坊市民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继续履行于2001年12月14日签订的协议。

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尽管中国农业银行潍坊市奎文区支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2001)潍经初字第379号民事调解书提出执行申请,丧失了申请人民法院对该法律文书的强制执行权,但是,由于中国农业银行潍坊市奎文区支行与潍坊市农业机械供应公司达成了新的协议,该协议虽然与本第379号民事调解书之间有紧密联系,但新协议所确认的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与第379号民事调解书确认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两个独立的法律关系。由于新协议对原、潍坊市农业机械供应公司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中国农业银行潍坊市奎文区支行与潍坊市农业机械供应公司签订的协议,其内容明确、形式合法,反映了当事人真实、完整的意思表示,为有效协议。中国农业银行潍坊市奎文区支行要求潍坊市农业机械供应公司继续履行抵债协议义务,依法予以支持。判决:继续履行于2001年12月14日签订的协议。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潍坊市农业机械供应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潍坊市奎文区支行、潍坊市民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于2001年12月14日签订的协议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原审法院认定协议有效是正确的。该协议与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2001)潍经初字第379号民事调解书之间虽有紧密联系,但该协议所确认的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与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2001)潍经初字第379号民事调解书确认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两个独立的法律关系,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在执行名义成立之后,当事人达成的和解[2],其实体内容往往与执行名义所确定的内容有差异,由于执行名义具有公法保障,和解协议契合权利的现实状态,如何协调和平衡二者的地位和冲突,一直是理论和实务中的一个难题。由于我国的对此的立法较为粗略,此问题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尤为突出和普遍,因而,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意义重大。本案所涉及的关键问题亦在于此。

一、对执行和解性质和效力的学理分析

(一)执行和解性质

在现实中,纠纷解决过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通过当事人之间自由的合意来解决,二是由第三者有拘束力的决定来解决,不用说,决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审判,而合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和解[3]。虽然,法院的决定通常意味着纠纷的解决,但实际上,在法院决定之后,纠纷也不一定就此得到终结,公共权力的执行也不能完全脱离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因而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纠纷解决通常是“合意型”和“决定型”的混合[4],执行和解就是这种混合解决方式的典型。正常情形下,在法院对纠纷作出结果之后,无论这种结果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还是基于法院的决定,均具有强制力,当事人之间无须再相互妥协,只要遵照执行,纠纷即可解决。但实际上,法院的结果只是在名义上划定了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内容,这种权利义务内容的实现类型,除去当事人自动履行外,同样也有两种,其一就是决定型――强制执行,其二是合意型――执行和解。因此,纠纷解决过程实质上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获取纠纷解决的方案,以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内容,这种方案的典型表现就是执行名义;第二个阶段是方案内容具体实现方案。执行和解就是处于纠纷解决过程中的第二阶段。

执行和解体现的是当事人之间对执行名义内容的合意落实,但由于对执行和解的法律定位认识不一,因此,对执行和解在程序和实体上对执行名义造成何种法律上的影响,观点也不尽相同。有学者认为执行和解属于诉讼和解[5],但诉讼和解作为一种诉讼行为,其必然会引起一定的诉讼法上的效果,但执行和解显然与之不同。诉讼和解对纠纷的解决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当事人意思一致,达成协议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法院对协议进行审查和确认阶段。在第一阶段,无论协议是由当事人自主达成的,还是在法院的调解下达成的,其最终均表现为当事人在完全意思自治状态意思表示,可以说不具有任何诉讼法上的效力,在本质上属于诉讼外和解。只有进入第二阶段,和解才被纳入诉讼范畴,和解才成为诉讼和解,也正是因为第二阶段,诉讼和解才与诉讼外和解在本质上区分开来,使和解具有以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外观,能提供维护其纠纷解决状态的法律约束力[6],和解协议才具有了替代判决的效力,其内容被强制固定下来,不能随意讨论和变更。执行和解则是在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内容在法律上被确定之后,为了该内容的具体实现,当事人之间协商达成的履行方案,由于先前存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执行名义,该执行名义的既判力和执行力决定了法院的执行机构只能依照其确定的内容执行,非依法定程序不得对其进更改。因此,依据诉讼和解所必备的两个阶段考量执行和解,其只是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要求,而不可能具备诉讼和解第二阶段的要件。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执行和解不是诉讼和解,而是诉讼外的和解,是当事人在诉讼外私下互相洽商消解纠纷的办法[7],它完全是当事人依意思自治、行使自己权利的表现,并不能产生诉讼法上的任何效果。但和解协议一旦达成,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便重新的划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因而也具有解决纠纷的功能[8]。

实际上,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实定法上,也大多将执行和解视为诉讼外的和解,并不产生诉讼法上的法律后果。我国台湾地区法律规定,当事人在强制执行程序或破产程序中,或其它场合成分解为四个阶段进行分析考察。

第一阶段是确定执行名义阶段。这一阶段通过确定的执行名义将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当事人之间根据判决(执行名义)做出的实体安排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因确定的效果就进入法律上得到保障的稳定状态,具有了实体上的确定力[26]。不论执行名义是来源于当事人自主意愿的合意基础之上,还是源自法院对当事人之间纠纷的强行决定解决,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权利义务内容在执行名义中得以确定,具有了诉讼法上效力,排除了当事人意愿的干涉,对其不得争执,不容改变[27]。

第二阶段是执行中的执行和解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一方当事人通过行使处分权,对执行名义确定的其拥有的民事权利进行处分,在与对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之上,对执行名义确定的双方的权利义务内容进行变更,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具有民事契约的法律效力。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当事人自由意愿,反映了民事权利的私权属性。

第三阶段是依一方当事人申请,法院对执行名义继续执行阶段。应当说,在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之后,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内容已与执行名义确定的内容有异,和解协议作为民事契约对双方当事人均有拘束力,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原执行名义,可以看作是对和解协议的反悔,是一种违约行为,也可以看作是通过事实行为向对方当事人发出的一个要约,要约的内容是要求终止和解协议,将双方的实体权利义务内容恢复到执行名义确定的状态。由于和解协议作为普通的民事契约不能对抗执行名义,执行名义的法律约束力也决定了法院不能主动地依据实际情况去改变执行名义确定的内容。因而,尽管与当事人之间实际的实体权利义务内容有别,法院也只能按当事人的申请继续执行原执行名义。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对方当事人不以执行和解协议为由来消灭或妨碍执行名义的执行,则可认为是接受了对方的要约,同意终止和解协议,将双方的实体权利义务内容恢复到执行名义确定的状态,通过这种以事实行为为表现的要约――承诺的缔约过程,双方达成了新的契约,执行名义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内容又重新成为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内容的现实状态,法院继续对执行名义的执行,也不会出现与当事人现实的权利义务状态不符的冲突结果。如果当事人不同意终止和解协议,将双方的实体权利义务内容恢复到执行名义确定的状态,则是拒绝了对方的要约,这个阶段,充分体现了当事人自主意愿和程序主体地位。

第四阶段是当事人提起异议之诉。由于执行名义在法律上具有拘束力、确定力、形成力和执行力的属性,对其效力进行排除,必须通过正当程序。由于执行和解是形成于执行名义之后的法律事实,因此不能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来实现。异议之诉可以使当事人以和解为由,请求法院以判决排除执行名义的执行力。但是否提起异议之诉,完全取决于当事人对和解协议和对对方申请继续原执行名义执行的态度。

允许当事人以和解为事由提起异议之诉,实际上是将执行和解协议的民事契约效力与执行名义的效力间的冲突,交由法院处理,避免了公权对私权的侵蚀,也防止了私权对可能造成的妨碍。但是异议之诉是否会在事实上违背禁止重诉的原则呢?债务人异议之诉,就有确定之执行名义而言:债务人主张执行名义所确定之请求权,有消灭或妨碍之事由发生,致使其存在或不得行使,基于此种实体上之法律关系,请求除去执行名义之执行力,与原确定终局判决并非同一因原事实,自不违禁止重诉之原则[28]。

如果当事人由于客观原因,未能在强制执行过程中,以双方已达成执行和解为由提起异议之诉,无从排除执行,致使执行名义得以执行终结,执行结果与实际存在的权利状态出现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执行程序已经终结,当事人自然无法通过设置于执行程序中的措施寻求救济,但是,执行和解协议确定的双方的权利义务内容具有实体法上的契约效力,当事人可以此为据,另行请求返还不当得利或赔偿损害,以资救济[29]。

三、对我国现行法规的检讨暨对本案的评析

我国法律对执行和解的规定较为简单,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人员应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此条对执行和解法律效力虽未明确,但将其定位于是双方当事人的自行行为,执行人员所做只是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因此,执行和解协议的实体内容取决于当事人自主意思,法院无权干涉,但是在形式上是否必须经过执行人员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程序,和解协议方能生效,在认识上存在争议。有人将此认为是是和解协议成立的形式,认为和解协议必须要有执行人员参与并应将和解协议的内容记入笔录[30],方能生效。这其实是对法条的曲解,从条文本身分析,达成协议唯一的条件是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而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是执行人员在协议成立后“应当”做的行为,条文将“应”字放在执行人员后面,而不是规定当事人在达成协议时“应”做此种行为或是申请执行人员做出这种行为,可见这是对执行人员的要求,与当事人无关。如果执行人员未按法律要求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也只是其自身的失职,不可能影响到已成立的和解协议的效力。由此可见,我国法律对执行和解协议成立的要求,仅是双方当事人自主自愿,与普通的民事契约相比,除了将时间定位于执行过程中外,并未对执行和解的成立限定更多的条件,对于协议内容,法院既不审查,也不确认,更不干预,自然对法院也不具有约束力。在现代民法理论中,一般认为,民事诉讼行为是指民事诉讼主体所实施的能够引起一定的诉讼法上效果的行为[31],从本条看,并未规定执行和解在诉讼法上能产生何种效果,因而,我国法律规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执行和解行为不符合民事诉讼理论对诉讼行为的要求,其不是诉讼行为,自然也不是诉讼和解,只是普通的民事法律行为而已。但是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第267条规定:申请恢复执行原法律文书,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申请执行期限的规定。申请执行期限因达成执行中的和解协议而中止,其期限自和解协议所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连续计算。根据这个规定,执行和解协议的达成在诉讼法上将引起申请执行期限的中止,这很显然又将执行和解纳入到了诉讼和解之列。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申请执行期限的规定直接相关。

通常认为,强制执行请求权,是债权人基于执行名义,得请求执行机关行使强制执行权,以实现其执行名义所载请求权之权利,强制执行请求权,因执行名义之成立而发生,其性质为债权人对执行机关之公法上请求权,原本并无消灭时效问题[32]。但执行名义中所记载的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请求权,是私法上的实体请求权,适用实体法上的时效规定。我国规定了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其它组织的为六个月。如当事人不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强制执行申请,则丧失申请执行的权利。由于执行和解本为诉讼外和解,不能产生诉讼法上的效果,更不能影响到强制执行申请期限的计算。这样,在执行和解中,当事人就会面临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况,一方面有意愿达成执行和解,另一方面又担心因执行和解而耽误了申请执行,致使超出申请期限。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将执行和解规定为申请执行期限中止的一个法定原因。总的来说,我国立法对执行和解的性质确定并不明确。但不论如何理解,实际上,执行和解也仅限于这一个点上能在我国的诉讼法产生法律效果,并未否定当事人可以通过执行和解协议对执行名义确定的实体权利义务进行重新安排和分配,而这种重新安排和分配,同样体现当事人的自主意愿,具有法律效力。

对于如何处理执行和解协议与执行名义在当事人实体内容方面的冲突,我国法律只是规定了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如前所述,由于执行和解协议的达成,执行名义所表彰的权利,已经发生变动,法院单纯依据执行名义执行,如不采取一定的救济措施,势必造成执行结果与实际权利状态的差别,形成事实上的不公和执行不当,但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在此方面未作任何规定,从现有规定也难以推断立法本意是否蕴含了处理此种问题的意向,给司法实践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有一点可以肯定,由于我国在执行程序中并未规定异议之诉的救济类型,因而不可能采取债务人异议之诉的方式协调此种冲突。

就本案而言,由于2001年12月14日签订的协议不是在执行过程中订立的,因而不属我国法律规定的执行和解,但其毕竟是在执行名义成立之后,当事人之间所达成的协议,在事实上已变更了执行名义所载的当事人的请求内容,这种变更是通过普通的民事契约来实现的,协议虽无执行力,但其法律效力不容置疑,并不能因为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调解书而失效。由于调解书已不能执行,执行程序亦告终结,执行名义所载请求权丧失了公法的保障,转化这普通的民事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义务内容就只能依据相关的协议来确定,由于12月14日签订的协议后于调解书,调解书已无执行力,其对协议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因而两者在实体内容方面的差别并不存在冲突,只能依据后者也就是协议的内容来确定。中国农业银行潍坊市奎文区支行依据12月14日协议所确定的实体内容提起诉讼,符合法律的规定。法院作出的裁决不但与通行的理论相符合,亦与我国立法实际相契合。

【作者简介】

许尚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师。

【注释】

[1]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03)鲁民二终字第276号民事判决书。

[2]为便于表述,如不特别说明,本文所称的执行和解指的是执行名义成立之后当事人所达成的和解。

[3]棚濑孝雄著、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4]参见棚濑孝雄著、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5]章武生、吴泽勇:《论诉讼和解》,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

[6]章武生、吴泽勇:《论诉讼和解》,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

[7]汤维建、单国军:《香港民事诉讼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8]蔡虹:《大陆法院调解与香港诉讼和解之比较》,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4期。

[9]杨与龄编著:《强制执行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63页。

[10][日]高桥宏志著、林剑锋译:《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29页。

[11]谭兵:《外国民事诉讼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14页。

[12]参见谭兵:《外国民事诉讼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09-314页。

[13]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5页。

[14]朱旭光:《执行和解制度的立法完善》,人民法院报2001年3月29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