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式饮水机技术规范_第1页
管线式饮水机技术规范_第2页
管线式饮水机技术规范_第3页
管线式饮水机技术规范_第4页
管线式饮水机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XXXXXXX—XXXX管线式饮水机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管线式饮水机的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家庭、公共区域等类似用途的管线式饮水机相关技术规范,其他相似饮水机亦可参考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份:通用要求GB4706.13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制冷器具、冰淇淋机和制冰机的特殊要求GB4706.1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GB480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019家用电器包装通则GB/T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9678说明书的编制构成、内容和表示方法GB/T22090冷热饮水机GB/T26125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GB/T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GB/T2828.1计数抽检检验程序第1部份: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30307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装置通用要求GB/T3785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GB/T4214.1声学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测试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5296.1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GB/T5296.2消费品使用说明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使用说明GB/T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B/T229食品机械通用技术条件产品包装技术要求SB/T231食品机械通用技术条件产品的标志、运输与贮存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管线式饮水机pipelinewaterdispenser通过消耗电能,将从进水管输入的饮用水加热或制冷到规定温度并进行分发的器具。3.2首次出热水时间firsthotwatertime在规定测试环境条件下,器具在冷态下从开始加热到出热水的时间。3.3功率衰减率powerattenuationrate在规定测试环境条件下,器具在运行规定时间后的功率相对于初始功率的衰减率。2T/XXXXXXX—XXXX3.4热效率heatefficiency在规定测试环境条件下,器具将电能转化为出水热能的比率。3.5出水温度temperatureofeffluentwater在规定测试环境条件下,从管线饮水机出水口流出水的即时温度,以℃为单位表示。3.6出水流量flowrateofeffluentwater在规定测试环境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从管线饮水机出水口流出水的水量,以L/h为单位表示。3.7冷态coldconditions管线饮水机停止工作,且内部所有元器件均达到规定测试环境温度时的机器状态。3.8热态hotconditions管线饮水机开始工作,直至一个工作周期结束5min以内或内部元器件温升达到稳定时的机器状态。3.9待机耗电量stand-byelectricenergyconsume在规定测试环境条件下,管线饮水机保持通电但不取水使用的情况下,所测得的24h耗电量,以kW.h/24h为单位表示。3.10冰堵icingplug正常使用过程中,水路因结冰而堵塞(打开出水阀,10s内无连续出水可认为水路堵塞)的现象。3.11窜温temperaturedisturbanceofnormaltemperaturewater不同容器内的水因热交换导致常温水水温改变的现象。4分类与命名4.1产品分类4.1.1按温控方式a)储热式,以CR表示;b)即热式,以JR表示;c)电子制冷式,以DL表示;d)压缩机制冷式,以YL表示。4.1.2按出水水温种类a)单热型,以DR表示;b)单冷型,以DL表示;c)冷热型,以LR表示。4.1.3按安装方式a)壁挂式,以B表示;b)台式,以T表示;c)立式,以L表示;d)橱下式,以C表示。4.2型号命名型号命名AAA-B-CC-DD-XXXXX。3T/XXXXXXX—XXXXAAA代表管线式饮水机;B代表安装方式;CC代表加热方式;DD代表出水水温种类;XXXXX代表设计代码,企业自定。5技术要求5.1使用条件a)电源电压:187V~242V,频率:50Hz±1Hz;b)环境温度:5℃~40℃;c)相对湿度:≤90%;d)海拔高度低于1000m;e)室内或类似室内环境,周围空气中无易燃、易爆、腐蚀性气体和导电尘埃,无剧烈震动等管线饮水机在上述室内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5.2外观及结构5.2.1外观a)外观应整洁、无锈蚀,外表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无锐利棱边;b)涂层应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涂层牢固,无明显流疤、划痕、皱纹、麻坑、起泡、漏涂、沙粒等缺陷;c)镀层应光洁细密、色泽均匀,无斑点、锈点、针孔、气泡、镀层剥落等缺陷;d)塑料件应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无裂痕、气泡、明显缩孔、变形等缺陷。5.2.2结构a)加热装置及管路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加热装置应无损坏或性能参数变化,管路应无松动或脱落、损坏;b)加热装置的固定、保护器件及管路应具有足够的耐高温抗变形能力,零部件应无影响正常使用的变形;c)各种坚固件应牢固可靠、耐震颤,在正常使用时,不应发生松动、损坏和明显位移等不良现象。5.3使用性能5.3.1制热水性能5.3.1.1热水出水温度a)储热型管线饮水机热水最高档位出水温度应不低于90℃或标称值(取其大者且当次90.0℃以上水流出量应不小于0.2L;b)即热型管线饮水机热水最高档位出水温度最高档位应不低于93℃或标称值(取其大者)。5.3.1.2制热水能力a)储热型管线饮水机制热水能力应不小于3.0L/h或标称值(取其大者);b)即热型管线饮水机制热水能力应不小于18.0L/h或标称值(取其大者)。5.3.2制冷水性能5.3.2.1冷水出水温度a)压缩机制冷式管线饮水机冷水出水温度应不高于10℃或标称值(取其低者),且在此温度下当次的饮用水出水量不少于0.2L;b)电子制冷式管线饮水机冷水出水温度应不高于15℃或标称值(取其低者),且在此温度下当次的饮用水出水量不少于0.2L。5.3.2.2制冷水能力a)压缩机制冷式管线饮水机制冷水能力不得低于1.5L/h或标称值(取其大者);4T/XXXXXXX—XXXXb)电子制冷式管线饮水机制冷水能力不得低于0.5L/h或标称值(取其大者)。5.3.3制温热水性能带温热水功能的管线饮水机,其温热水档出水温度应在其温度设定值的±3℃范围内。5.3.4待机耗电量管线饮水机的待机耗电量应不大于标称值。5.3.5防窜温应能有效防止窜温现象,按6.3.5方法测试,发生窜温时的水温变化不能超过±5℃。5.3.6密封性能5.3.6.1水路密封性能管线饮水机的水路及水路连接部位不应有漏水现象。5.3.6.2制冷系统密封性能压缩机制冷式管线饮水机,按6.3.6.2方法测试,任何部位制冷剂年泄漏量应不大于0.5g。5.3.7噪声管线饮水机工作时,不应产生明显的噪声,噪声声功率级应应不大于50dB(A)。5.3.8机身表面振动管线饮水机工作时,不应产生明显的振动,振动速度的有效值应应不大于0.71m/s。5.3.9防冰堵带制冷功能的管线饮水机,应能有效防止水路中出现冰堵,按6.3.9方法测试,水路中不应出现冰堵。5.3.10耐久性能管线饮水机所采用的控制元件、核心部件应有一定的耐久性,应满足以下要求。5.3.10.1发热元件耐久性管线饮水机发热元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使用寿命不应小于3000h,且寿命试验后,元件应能正常工作,功率衰减率不应大于10%,电气安全性能应符合5.4的要求。5.3.10.2温控元件耐久性管线饮水机控温元件经过100000次测试,限温元件经过1000次测试后,应能正常工作,且仍在允许的温控精度范围内。5.3.10.3出水阀耐久性管线饮水机出水阀在正常使用温度下开闭100000次后,应能正常工作。5.3.10.4操作按键耐久性管线饮水机操作按键在正常使用下操作100000次后,应能正常工作。5.3.11防干烧管线饮水机在发生无水干烧时,不应导致产品不能恢复性使用以及更严重的其他后果。按6.3.11进行试验,相应的热断路器应能动作,及时断开,加热元件不应产生漏水、电击等现象。与加热元件相接触或相邻的零件不应产生可能影响器具使用的变形,更不应熔融甚至燃烧,固定的加热元件不应发生松动。5.3.12防烫伤5T/XXXXXXX—XXXX应设置有效防止幼童开启热水出水阀的装置。5.4电气安全管线饮水机的电气安全应符合GB4706.1、GB4706.19要求,带压缩机制冷功能的产品还应符合GB4706.13要求。5.5卫生安全5.5.1管线饮水机整机的卫生安全应符合GB/T17219要求。5.5.2管线饮水机中与饮用水接触零部件应符合GB4806.1要求。5.6环保要求选用的所有材料,应符合GB/T26572要求。6检验方法6.1一般试验条件6.1.1除试验项目中有特殊规定外,本标准试验均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a)电源电压为(220±1.5%)V,频率为(50±1)Hz;b)环境温度为(20±5)℃;c)相对湿度为45%~75%;d)空气流速应不大于0.25m/s;e)海拔不高于1000m;f)试验用水符合GB5749要求。6.1.2试验前的准备6.1.2.1管线饮水机的安置a)管线饮水机试验前,应按使用说明的要求进行正确安装或放置;b)管线饮水机的安置应防止试验室内冷源和热源的直接辐射;c)管线饮水机应远离实验室内其他物体,以消除与环境温度不相同的物体的影响。6.1.2.2温控器调定a)如温控器可调,则按该项试验要求,调定到符合规定的位置上;b)如温控器不可调,(制造厂已经调好,但不供用户调节),则按照交货状态进行试验;c)如制造厂使用说明已有规定,则按使用说明调定。6.1.3测量仪器6.1.3.1温度测量仪器温度测量应采用热电偶,或者采用同等精度的其他测量装置。测量温度的仪器,型式检验时要精确到±0.3K,出厂检验时精确到±1K。6.1.3.2湿度测量仪器相对湿度的测量采用干湿球温度仪,或者采用同等精度的其他测量装置。型式检验时要精确到±0.3K,出厂检验时精确到±1K。6.1.3.3电气测试仪器电工仪表中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等,型式检验时要精确不低于0.5级,出厂检验时精确不低于6.1.3.4其他测试仪器6T/XXXXXXX—XXXX噪音测试仪器,采用GB/T3785中规定的I型或I型以上的声级计或准确度相当的其他测试仪器。机身表面振动的测试仪器要求频率响应范围为10Hz~1000Hz,在其频率范围内的相对灵敏度以80Hz的相对灵敏度为基准,其他频率的相对灵敏度不应超过-10%~+20%。带刻度的玻璃容器体积测量精度应不低于10mL。6.2外观及结构视检。6.3使用性能测试方法6.3.1制热水性能6.3.1.1热水出水温度a)储热式管线饮水机热水出水温度按GB/T22090-2008中6.2.1.1规定的方法测试;b)即热式管线饮水机热水出水温度按环境温度为25℃±1℃,以下试验条件下分别进行该试验。——条件1:进水温度25℃±1℃,工作电压220VAC,器具状态为冷态;——条件2:进水温度25℃±1℃,工作电压220VAC,器具状态为热态;——条件3:进水温度4℃±1℃,工作电压198VAC,器具状态为冷态;——条件4:进水温度4℃±1℃,工作电压198VAC,器具状态为热态;——条件5:进水温度38℃±1℃,工作电压242VAC,器具状态为冷态;——条件6:进水温度38℃±1℃,工作电压242VAC,器具状态为热态。条件设定好后,启动器具加热系统,如有水温调节模式的,将水温调至最高温度档,有水量调节模式的,将水量调至连续取水档或最大取水档,打开放水阀或点按取水按键开始取热水,并同时用温度计测量距出水口10mm处水流中心点的即时温度,热水出水3s后开始读取数据,之后每3s读一次数,连续读3组数据后取算术平均值做为测试结果。6.3.1.2制热水能力a)储热式管线饮水机制热水能力按GB/T22090-2008中6.2.1.2规定的方法测试;b)即热式管线饮水机制热水能力按环境温度为25℃±1℃下进行该试验。初始水温与对应的环境温度一致。器具盛满水后,在不通电情况下在实验室放置2h。启动器具加热系统,如有水温调节模式的,将水温调至最高温度档,有水量调节模式的,将水量调至连续取水档或最大取水档,打开放水阀或点按取水按键开始取热水,并同时用温度计测量距出水口10mm处水流中心点的即时温度,当检测到出水温度达到93℃后,开始用容量大于0.5L带刻度的玻璃容器接水1min,期间如果水温低于93℃则立即停止取水,但时间仍按1min计算,记录此1min接到的水量,然后再次立即连续接水1min,如此反复,直至累计取水时间达到15min,然后计算累计热水取水量,并折算成L/h。如果最大取水档连续放水时间小于1min,则记录实际接水时间,并换算成1min接水量。如果测试过程热水温度1min内一直不能达到93℃,则终止测试,结果按0L/h计算。6.3.2制冷水性能6.3.2.1冷水出水温度按GB/T22090中6.2.2.1规定的方法测试。6.3.2.2制冷水能力按GB/T22090中6.2.2.2规定的方法测试。6.3.3制温热水性能在环境温度为25℃±1℃,以下试验条件下分别进行该试验。a)进水温度25℃±1℃,工作电压220VAC;b)进水温度4℃±1℃,工作电压198VAC;c)进水温度38℃±1℃,工作电压242VAC.7T/XXXXXXX—XXXX条件设定好后,启动器具加热系统,将水温模式调节至温水档,有水量调节模式的,将水量调至连续取水档或最大取水档,打开放水阀或点按取水按键开始取温水,并同时用温度计测量距出水口10mm处水流中心点的即时温度,温水出水3s后开始读取数据,之后每3s读一次数,连续读取3组数据后取算术平均值做为测试结果。6.3.4待机耗电量试验环境温度和进水温度均保持25℃±1℃条件下进行该试验。使器具的加热系统和(或)制冷系统处于工作状态,但保持不取水的条件下:a)对于单热型饮水机,从加热系统第一次停止工作开始计时;b)对于单冷型饮水机,从制冷系统第一次停止工作开始计时;c)对于冷热型饮水机,从第一次加热和制冷系统均停止工作开始计时;记录饮水机24h的待机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每24小时(kW.h/24h)。6.3.5防窜温在环境温度和进水温度均为25℃±1℃,进行该试验。如器具有多档水温模式(含常温水),则:a)单独打开加热系统,每次先在最高水温档取水1min后,立即切换至其他水温档,用容量0.5L带刻度的玻璃容器接0.2L水,测量杯内几何中心的水温,计算其与该水温档设定温度的差值,该差值即为窜温值,所有温度档均应切换测试;b)打开加热系统及制冷系统,每次先在最低水温档取水1min后,立即切换至其他水温档,用容量0.5L带刻度的玻璃容器接0.2L水,测量杯内的温度,计算其与该水温档设定温度的差值,该差值即为窜温值,所有温度档均应切换测试;注:对于只提供一种水温的管线饮水机,该测试项目不适用。6.3.6密封性能6.3.6.1水路密封性能关闭管线饮水机上所有功能性排水口,在以下条件下检测其密封性能:a)进水端通入额定工作压力的水源,首先静置保压5min,然后开机运行,并在每种水温模式下各取水3min;b)进水端通入1.2MPa或3倍最大工作压力(取其大者)的水源,首先静置保压5min,然后开机运行,并在每种水温模式下各取水3min;c)进水端通入0.05MPa或最小工作压力(取其小者)的水源,首先静置保压5min,然后开机运行,并在每种水温模式下各取水3min;d)如管线饮水机外接水源为市政自来水,还应按GB/T30307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静水压力试验、破裂压力试验和循环压力试验。以上试验结束后,检查产品内部所有通水的水路、元器件及其连接部位是否有漏水痕迹。b)和c)试验条件下,如器具进入保护状态停机,则立即终止试验检查水路密封性。6.3.6.2制冷系统密封性能将管线饮水机置于正压室内,插上电源通电制冷,用卤素检漏仪对制冷系统的任何部位进行检漏;断掉电源,再次用卤素检漏仪对制冷系统的任何部位进行检漏。6.3.7噪声噪声测试环境为半消声室,管线饮水机安装好水源后,立式管线饮水机置于噪声测试室地面几何中心处,台式管线饮水机置于标准测试台面的中心,并在底部垫上5mm~6mm厚的弹性橡胶垫层,制冷系统和(或)加热系统同时工作3min后,即热式管线饮水机在不取水的状态下开始测量,其他管线饮水机应在工作状态下测量。测试及计算方法参照GB/T4214.1。6.3.8机身表面振动8T/XXXXXXX—XXXX管线饮水机装好水源后,平稳地置于5mm~6mm厚的弹性橡胶垫上,制冷系统和加热系统同时工作3min后开始测量,将机身表面振动测试仪振头牢固地粘贴于箱体表面上,测量箱体前、左、右三面的几何中心处的振动速度有效值,取最大值做为测试结果。6.3.9防冰堵在管线饮水机标称环境温度值的上、下限,只开制冷功能,连续运行72h,中途不排水,检查水路中是否出现冰堵现象。6.3.10耐久性能6.3.10.1发热元件耐久性将发热元件装在模拟测试工装上,在额定电压、额定负载及常温进水温度下通电运行,连续工作1h,然后断电冷却30min至室温(或强迫冷却至室温),如此循环,直至累计工作时间达到5.3.10.1规定的时间后,测量其电气性能是否符合GB4706.1的要求元件是否仍能正常工作。6.3.10.2温控元件耐久性将用于加热或制冷功能的控温元件或限温元件装在模拟测试工装上(要带额定负载让元件进行开闭动作,以每分钟2~3次的速度,一开一闭为一个测试周期,直至达到5.3.10.2规定的测试次数。取下元件检查是否能正常动作,检查温控点是否在元件的允许范围内。6.3.10.3出水阀耐久性将出水阀装在模拟测试工装上,通水(热水出水阀通93℃热水,冷水出水阀通10℃冷水,其他出水阀通25℃常温水以每分钟15~20次的速度进行开闭动作,一开一闭为一个测试周期,直至达到5.3.10.3规定的测试次数。在试验过程中及试验结束后,检查出水阀是否出现漏水、损坏等现象。6.3.10.4操作按键耐久性将操作按键(或操作面板)装在模拟测试工装上(要带额定负载),以每分钟15~20次的速度进行按键启停动作,一开一闭为一个测试周期,直至达到5.3.10.4规定的测试次数。在试验过程中及试验结束后,检查操作按键是否出现失灵、损坏等现象。如有多个操作按键,需对每个按键重复以上测试。6.3.11防干烧6.3.11.1储热式管线饮水机防干烧储热式管线饮水机不加水放置于实验室内,启动制热系统,其结果应符合5.3.11要求。6.3.11.2即热式管线饮水机防干烧a)即热式管线饮水机不加水放置于实验室内,将制热时间或制热水量设置为最长时间或最大制热水量,启动制热系统。若有除热断路器外的其他防干烧装置,应进行短接。待完成一次制热周期后,其结果应符合5.3.11要求;b)在符合6.3.11.2a)的要求前提下,再重新进行干烧试验,干烧试验后,立即给加热装置加入常温水,此时加热装置不应损坏。6.3.12防烫伤按GB/T22090中6.3规定的方法测试。6.4电气安全按GB4706.1、4706.13、GB4706.19规定的方法测试。6.5卫生安全6.5.1按GB/T17219和GB/T5750规定的方法测试。6.5.2与饮用水接触零部件按GB4806.1规定的方法测试。9T/XXXXXXX—XXXX6.6环保要求按GB/T26125规定的方法测试。7检验规则7.1检验分类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2出厂检验7.2.1管线饮水机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书、使用说明、产品保修卡后方可出厂。7.2.2出厂检验的项目、要求、方法及不合格分类见表1。ABC1√2√3√4√5√6√7√8√9√√7.2.3出厂检验的组批、抽样方案及判定按GB/T2828.1的规定进行,其中检验水平及接收质量上限AQL值可由制造厂质检部门自行决定或供需双方协商确定。7.2.4出厂检验中的安全检验项目,均属致命缺陷,只要出现一台项不合格,即判该批产品不合格。7.3型式检验7.3.1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a)新、老产品转厂,进行试制定型鉴定时;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