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论语》十二章名师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把所学知识、道理付诸实践的意识。
二、学法指导
1.反复诵读,勤于归纳。借助相关工具书,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把握其规律,活学活用。
2.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论语》的知识,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
3.联系旧知,温故而知新。联系之前所学的有关孔子的思想内容,结合儒家思想的基本要义,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三、知识拓展
1.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背景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面对这样的乱世,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他们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还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此出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
3.文题解读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本课节选的是《论语》中的经典篇目,一共十二章,称之为“《论语十二章》”。
四、整体感知
1.预习检查
(1)识记字音
篑(kuì)譬(pì)
(2)通假字
知者不惑(知,同“智”,明智,聪明)
(3)古今异义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古义: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今义:野,野外;史,历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一日克己复礼(古义:一旦。今义:一天)
请事斯语矣(古义:实践,从事。今义:事情)
小子何莫学夫《诗》[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
(4)一词多义
任重而道远(连词,表示进一步,相当于“而且”)
人而不仁(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
就有道而正焉(动词,接近,靠近)
故能就其深(动词,成就)
任重而道远(形容词,重大,重要)
商人重利轻别离(动词,重视,看重)
重岩叠峰,隐天蔽日(动词,重叠)
卷我屋上三重茅(量词,层)
添酒回灯重开宴(副词,再次,重新)
知者不惑(形容词,同“智”,明智,聪明)
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
知之为知之(动词,知道,懂得)
克己复礼为仁(动词,归复)
不敢出一言以复(动词,回答,答复。这里是辩解的意思)
复行数十步(副词,再,又)
山重水复疑无路(形容词,重复)
(5)词类活用
形容词的活用
就有道而正焉(形容词作动词,匡正)
见贤思齐焉(形容词作名词,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
(6)特殊句式
倒装句
敏于事而慎于言(正常语序为“于事敏而于言慎”)
判断句式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也”,表判断)
固定句式
如礼何(如……何,译为“把……怎么样”)
小子何莫学夫《诗》(何莫……,表反问的句式,译为“为什么不……呢”)
(7)词语积累
克己复礼:严格约束自己,使一言一行都合于礼。
食无求饱: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有节制,生活要求不高。
见贤思齐:看见有道德、有才学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
居无求安:居住不要求舒适。指不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
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
2.主旨点睛
《十二章》主要阐述了孔子关于贫富、义利、自我要求等方面的观点,以及孔子重视《诗》的教育作用,较为全面题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3.重点难点
重点:在《十二章》的《雍也》篇中,孔子论及了“文”与“质”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
孔子这里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而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难点:如何理解孔子的理欲观?
在以往对孔子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对孔子理欲观的研究,通常认为孔子主张只要仁、义,不要利、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能够富贵安逸。因此,孔子并不反对人们去获取财富,只是孔子认为获取财富必须通过正当的方式。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传达的正确思想,通过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君子和小人对待“利”的不同态度从而告诉人们无论致富达贵还是摆脱贫贱,虽然都是人的正常欲求,但是均不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这是孔子对义利关系的基本看法。在义利关系面前,是见利思义、见义勇为还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确实可以检验出一个人境界的高低,孔子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来表达这种判断。
五、阅读指导
1.层次解读
第一章,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放在对德行的追求上。
第二章,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第三章,孔子认为人可以为“道”而死,强调了“道”的重要性。
第四章,孔子提出君子和小人在义利的不同态度。
第五章,孔子强调在修身养德的过程中见贤而思齐的重要性。
第六章,孔子强调人的修养中质朴的本质和文化修养配合适当。
第七章,曾子表达了士人要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坚定信心和决绝的勇气。
第八章,孔子阐释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第九章,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具备智、仁、勇的三种品质,成为真正的君子。
第十章,孔子强调“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
第十一章,阐释孔子对“恕”的理解。
第十二章,多角度具体阐释《诗》在“兴”“观”“群”“怨”等多方面的作用。
六、相关链接
(一)儒学
儒家是中国古代在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为历代儒客尊崇。作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和墨家并称显学。在秦始皇时“焚书坑儒”受到重创,在汉武帝后兴起。
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在广泛汲取古代典籍精华基础上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儒家学派固守“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荀子王制》)。
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从前孔子时代的礼乐制度到孔子的仁礼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孝道、《论语》中的孝、《孝经》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乐——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与默、孟子的性善论与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学说以及荀子的性恶论与礼治说、儒家思想的流变、贯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性即理”——周、张、程、朱的理学思想、“心即理”——象山、阳明的心学思想、新儒家——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学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可能等内容。“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士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诚、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民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
(二)名句(关于君子)
61548;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61548; 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
61548; 盖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朱熹
61548;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资治通鉴》
61548;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61548;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欧阳修
61548;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61548;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苏轼
(三)知识拓展
四书五经六艺
四书五经六艺,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四书五经六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认为诗的四种作用是兴、观、群、怨
语出《论语阳货》,原文是: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是孔子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兴,指诗歌通过意向,向读者传达一种感发生命的力量,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理工学院《法语视听说ll》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科技学院《软件工程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食品工程原理(雷诺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与艺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电子商务法专题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生课件网页
-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分子免疫学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函数图像课件
- 安全直线管理培训课件
- 2022年上海海洋 大学自考英语(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 乳腺中心建设方案
- 国开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网上形考(作业一至六)试题及答案
- 提高有风险患者预防跌倒坠床护理措施落实率品管圈PDCA案例汇报
- 安环部2025年度工作计划
- 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 北京城市学院《食品质量检测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那卡塞治疗甲旁亢
- 无人驾驶 物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 含解析
- 代理记账有限公司简介(5个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