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讲义微53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_第1页
高中数学讲义微53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_第2页
高中数学讲义微53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_第3页
高中数学讲义微53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_第4页
高中数学讲义微53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专题53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一、基础知识一一求通项公式的方法

1、累加(累乘法)

(1)累加法:如果递推公式形式为:4川一4=/(〃),则可利用累加法求通项公式

①等号右边为关于〃的表达式,且能够进行求和

②a,』,。,,的系数相同,且为作差的形式

例:数列{叫满足:q=l,且1+]-%=2"+1,求见

解:%+|-%=2"+1

4-aa=2"T+l

a2-a,=2'+1

累加可得:a„-a,=2+22+---+2n-'+(n-l)

二----------F〃-1=2"+〃-3

2-1

dfl—2〃+〃—2

(2)累乘法:如果递推公式形式为:也=/("),则可利用累加法求通项公式

%

例:已知数列{4}满足:q=1,且+,求

解:〃。m=(〃+1”“=也=辿

a”〃

.4%a_nn-\2

...............2=..............

%an-2a\〃T"21

an

=>—=nan==〃

2、构造辅助数列:通过对递推公式进行变形,变形为相邻项同构的特点,进而将相同的结构

视为一个整体,即构造出辅助数列。通过求出辅助数列的通项公式,便可算出原数列的通项

公式

(1)形如。"=/根,1+4(〃。1,4。0)的形式:通常可构造出等比数列,进而求出通项公式。

例:数列{《,}中,4=1,a“=3a,i+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思路:观察到凡与。,一有近似3倍的关系,所以考虑向等比数列方向构造,通过对/与%_1

分别加上同一个常数X,使之具备等比关系,考虑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X

解:设4+2=3(*+2)即an=3%+22

对比a“=3a,-+2,可得2=1

・“”+1=3(%+1)

.•.{4+1}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a“+l=(q+l>3"T:.4=2-3"T-1

(2)形如a“=pa.i+q",此类问题可先处理q",两边同时除以q",得a=〃4+1,

qq

进而构造成"="・餐+1,设仇=&,从而变成/=£■/“i+i,从而将问题转化为第

q"qqiqnq

(1)个问题

例:在数列{4}中,q=l,a„=3a„_1+2-3"

n

解:a„=3an.,+2-3

当争+2

4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3"

:.—=^-+(n-\Y2=2n-—

3"3'V'3

2n-|j-3,1

小结:对于以上两个问题,还有一个通用的方法:对于形如a'=pa,1+/(〃)(其中/(〃)为

关于〃的表达式),可两边同时除以P",2=冬+/®。设力=2,即

pnpp"pn

2-勿1=/皿,进而只要上⑷可进行求和,便可用累加的方法求出或,进而求出女。

p"pn

以(i)中的例题为例:

,/a=3a“।+2+2.

n""T3"3"-'⑶

设"=号,则

••也-或_产2俱

]_

1-

3

J.一仕丫色

:也

3\3)33\3>

=>?=23"—1

(3)形如:qa,i-pa”=a“a,r,可以考虑两边同时除以1,转化为幺-一2=1的形

anan-\

式,进而可设递推公式变为4勿-〃么1=1,转变为上面的类型求解

例:已知在数列{an}中,/H0,%=2,且an+i-an=2an+xan

解:«n+i-%=2«„+1«„-------=-2

%+ia,,

anan-\an-\2。2

/.累加可得:-------=—2(n—1)

%4

1cc1cc15c

—=2-2〃H——2—2〃H———2〃

anq22

12

----2rl

2

(4)形如p%+2—(〃+4)4用+44,=4,即中间项的系数与两边项的系数和互为相反数,

则可根据两边项的系数对中间项进行拆分,构造为:P(a“+2—。”+1)一纸氏+1—%)=左的形

式,将“=%+1-4,进而可转化为上面所述类型进行求解

例:已知数列{a“}中,%=1,。2=3,且a”?-2a“+|+a“=4,求a“

解:4+2一为用+4,=4n(4+2一为+J一(4,+i一%)=4

设b“=a,+i-%,则2+1-d=4,且仇=々一%=2

.・・{〃}为公差是4的等差数列

伪,=4+(〃-1)-4=4/2-2

•.•4+「%=4〃―2

4一%=4(〃-1)-2

a2-aA=4x1-2

cin-ciy=4[l+2+.・・+(〃-1)]-2(〃-1)

vJ2

=4-2-2(n-l)=2n-4n+2

2

an=2n-4〃+3

4、题目中出现关于S〃,。〃的等式:一方面可通过特殊值法(令〃=1)求出首项,另一方面

可考虑将等式转化为纯S,或纯a”的递推式,然后再求出a„的通项公式。

例:已知数列{凡}各项均为正数,5“二%(竽求凡

解:s.二生用百,「吟上D

两式相减,可得:S._S.I=:(3+1)_%(?T+1)(“eN*,〃22)

4+%=(4+)(%一%)

•.•a〃>0an-an_{=\

.・.{a“}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在S%(%+1)中,令〃=i,可得s=4(4+l)na=1

"22

/.an=4+(“-1)4=n

5、构造相减:当所给递推公式无法直接进行变形,则可考虑根据递推公式的形式再构造出下

一组相邻项的递推公式,通过两式相减可构造出新的递推公式,再尝试解决。尤其是处理递

推公式一侧有求和特征的问题,这种做法可构造出更为简单的递推公式。(详见例5,例8)

以上面的一个例子为例:数列{4}中,q=l,an=3a„_,+2,求数列{4}的通项公式

解:;a“=3a"T+2①

J=3a“+2②

②—①可得:

4+1一4=3(4一。,1)

,包山-a“}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3%+2=5

/.a2-a}=4

/.an+l-an=(a2—«1)-3〃-=4・3〃一,

=4-3n-2

a2-a\=4-3°

/、3〃T_i

累加后可得:a„-a,=4(l+3+---+3"-2)=4---------=2-3n-'-2

3—1

a„=2-3"i-1

6、先通过数列前几项找到数列特点,从而猜出通项公式,再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详见数学

归纳法)

例1:在数列{怎}中,a,=l,a„=——a,i+2〃x3”-2(〃eN,〃N2),求数列也}的通项

公式%

思路:观察递推公式中(」一1•〃的特点,两边同时除以〃可得%=」一4।+2X3"2,

1)nn-\

进而可将%•视为一个整体,利用累加法即可得到生的表达式,从而求出

nn

yi

解:a=-----a_+2nx3n"2

nn-1nx

+2x3"-2即幺—也=2x3”2

nn-1nn-1

则有4■一乌a=2x3""

nn—\

1_。"-2_2x3〃-3

n-1〃一2

a2ay_2

T-T-

累加可得:%一q=2(1+3+…+3"-2)=鼻彳」

即%=4+3"T_]=3"T

n

...4=〃•3"T

?v2

例2:已知在数列{a“}中,q=l,a“=±J,则{凡}的通项公式为

2s,一1

思路:在本题中很难直接消去S,,所以考虑/用S“-S“T进行表示,求出S.之后再解出4

解:•.•当"N2,〃eN*时,an=S„-S„_,

S._S,I=著yn2S;-S„-2S„Sn_,+5,一=25:,整理可得:

八〃一1

S.「S“=2S,£r

v£=2I”-为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111

—=--------F(«-1)-2=2«-1S,,

Sns12〃一1

11

,n>2

2〃—12〃—3

l,n=1

点评:在S”%同时存在的等式中,

例3:数列{《,}满足4=0,all+l+an=2〃,则%)15

思路:只从所给递推公式很难进行变形,所以考虑再构造一个递推公式并寻找关系:即

+4i=22,力wN*),两式相减可得:an+x-an_x=2,(«>2,HG,从而

可得在{4}中,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可构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所以

。到5=%+1007t/=2014

答案:2014

33〃4T

例4:己知数列{%}满足:4=],且%2,〃eN*),则数列{a,,}的通

2an—.\+n-1

项公式为

思路:观察到递推公式的分子只有,所以考虑两边同取倒数,再进行变形:

3〃—12a“t+〃T2n-1M2M1

=>—---------1------------------=>------=--------1---------------,从而找到同构特

2a„_,+/1-1an3413n3〃%a„33a„.,

n

点,并设为辅助数列:b“=一,求出{/?“}通项公式后即可解出

1,2,,lz,_1-1){d—1}为公比是』的等比数列

,、(1V-1即”制

2T=(a-1),§J

n九・3"

旦旦+王++盘=%求

例5:已知数列{4}为正项数列,

q+2出+2+2

即4sl4S,4S.

解:++---F-S”①

4+2+2ct/{+/

■+£+...+£’2=S"-i(n>2,n^N)②

q+2%+2。〃一1+

①一②可得:

4s

—^=4n4S“=a;9+2a.,n>2

为+2

4s\"En4S]=q(q+2)③,满足上式

在已知等式中令〃=1,可得:

4S“=a;,+2an④

4S,_|=<,+2a“_1⑤

-a

两式相减可得:4an=a-+2anLi~2%.1

=2(%+%)=«,"-<i,成_<i=(4,+«„-|)

n-\2

「•{4}为公差是2的等差数列,由③可解得:q=2

:.=a]+(〃-l)d=2n

例6:已知数列{4}的各项均为正数,且求见

1(1、

思路:所给为S〃,。〃的关系,先会想到转为。〃递推公式,S〃_]=—an_{+--(/2>2),两

21an-\J

式相减可得:2an=an+—-an_x———=>+an_x=-----,很难再往下进行。从而

4%anan-\

考虑化为S”的递推式:时,S“=Us“—S“1+—'—从而应}

n,“。“n—iC1C*〃n—\'in\

,I3”-3〃-"

为公差是1的等差数列,可求出S“,进而求出a.

11

当有T

“22,nS“。=_nS._n—Si“Q+---Q------

2S=S„-S.+—1—nS.+S,1

n/ni—ic*c*〃i

□一

nd〃一1.S“—S,T

・••S:—S3=l,{s;}为公差是1的等差数列

I(]、

,S:=S:+(〃—l)在S“=Jan+一中,

2kan)

if11

令〃=1可得:S=—q+—可解得q=1

21a\)

1.S;=n/.Sn=y[n

S—S_1,n>2y/n>2

a=<nn=>a=<

n[S^n=ln=]

小炼有话说:在处理S〃,a〃的式子时,两种处理方向如果一个没有进展,则立刻尝试另一个方

向。本题虽然表面来看消去S〃方便,但通过运算发现递推公式无法再进行处理。所以立刻调

转方向,去得到S〃的式子,迂回一下再求出耳

例7:已知数列{4}满足(fl„+1-1)(%—1)=3(%—an+l),a]=2,求{a,,}的通项公式

解:(4+iT)3〃T)=3[(。.T)-(%T)]

.T)=1=>_J________\__=1

一1>(。“+1-1)3an+l-1a„-l3

1.­—1―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4“一113

i3几+5

-an-i=—7:=>an=—7:

〃+2〃+2

例8:设数列{4}中,a,=2,an+l=——^,bn=^—^,neN\则数列出}的通项公式为

壮=-----

思路:题目中所给的是的递推公式,若要求得为,则考虑以。“作为桥梁得到关于{2}的

aa+i+22

递推b“+i代入a,-1可得

a”+iT4+1

_2%+4

=2=22,所以可得{4}为等比数列,且

q+22"+i

仿==4,从而可得:b,=b\-2'j

q—1

n+,

答案:bn=2

例9:在数列{%}中,/=1,.+"4〃=与Ll〃+]("£N*),求数列{〃〃}的

%+2a2+3%+

通项4“

解:4+2a,+3a3+....+na„=~~~a«+i(neN,)

1

4+2/+3<Zj++(»-)«n-i=-a„(n>T)

n

na〃+1(C-

n=—r-an+i--an[n>2,neN*)

3〃〃+14+13n

?见=<4用=3

22ann+\

anan-\“3_3〃-2/i-ln-22

an-\〃202nn-\3

%=3〃-2.2

a?=6Z1—1

凡n

2・3'T

〃22,〃wN*)

2-3"-2c

--------,n>2

n

1,n=1

例10:设数列{qj满足:q=l,%=2,且对于其中任意三个连续的项4T,a〃Me,都有:

,〃+1)矶,求{«,}通项公式

思路:由已知条件可得:2〃a〃=(〃一l)a“_]+(〃+1)4什],观察发现的系数和与。〃

相等,所以可将〃拆为(〃一1)%和+从而与配对,将原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