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必刷题 13文言文 试卷(解析)_第1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必刷题 13文言文 试卷(解析)_第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必刷题 13文言文 试卷(解析)_第3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必刷题 13文言文 试卷(解析)_第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必刷题 13文言文 试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必刷题13文言文试卷(解析)文言文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课内阅读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1)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陈康肃公善射(对男人的尊称)B.释担而立(解释)

C.但微颔之(点头)D.康肃笑而遣之(打发)

2.下列句中带点的“之”字指“代道理”的一项是()

A.睨之久而不去B.以我酌油知之

C.徐以杓酌油沥之D.康肃笑而遣之

3.本文强调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

A.为后文写陈康肃公埋下伏笔。

B.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C.为后文写康肃忿然责问作铺垫。

D.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安敢轻吾射!

(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5.本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

二、课外阅读

为学

(彭端淑)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①鄙:边境。②钵:泛指僧人所用的食器。

6.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吾欲之南海()②子何恃而往()

7.翻译句子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你认为文中僧贫者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荀灌

荀崧小女灌,幼有奇节。崧为襄城太守为杜曾所围力弱食尽。崧欲求救于故吏平南将军石览,计无从出。灌时年十三,乃率勇士数千人,逾城突围夜出。贼追甚急,灌督厉①将士,且战且前,得入鲁阳山获免②。自诣览乞师,又为崧书与南中郎将周访请援,仍结为兄弟,访即遣子抚③率三千人会石览俱救崧。贼闻兵至,散走,灌之力也。时人叹曰:“以十三龄之弱女,独能奋身而出,突围求援,如此奇女子,求诸古今史乘④中,得未曾有。”

(《晋书·卷九十六·列传第六十六·列女·荀灌》有删改)

①督厉:勉励。厉,通“励”。②获免;没有被敌人追上。③抚:人名,周访长子周抚。④史乘(chéng):指一般的史书。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计无从出________(填写序号)

(2)灌时年十三________

(3)又为崧书与南中郎将周访请援________

(4)以十三龄之弱女________

知识卡片:计,①计算;②统计,汇总;③计谋、办法;④猜想、估计。

10.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崧为襄城太守为杜曾所围力弱食尽

1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贼闻兵至,散走,灌之力也。

12.时人赞叹荀灌为“奇女子”,请结合相关句子说说荀灌“奇”在何处。

13.本文与《木兰诗》都塑造了女英雄形象,为何本文具体详实地描写了荀灌突围教父的战斗经过,而《木兰诗》对木兰沙场征战的场面却一笔带过?请写出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其父康,曾为庐州太守,与袁术交好。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及归,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下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笑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

今人席间怀果,欲娱其儿。夫一样怀归,盍易爱子之心以爱亲。奇哉陆郎,可以为法也。

1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术令人出橘食之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为庐州太守()(2)及归()

(3)绩跪下对曰()(4)欲怀而遗母()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一样怀归,盍易爱子之心以爱亲。

17.陆绩怀橘这个故事有两个版本,本文比另一个版本多了画线句“术笑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你觉得这句话能删吗?请简述下理由。

18.文章结尾处写到“奇哉陆郎”,说说陆绩“奇”在何处?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值岁荒

(2)或阻之

(3)徐以杓酌油沥之

(4)双兔傍地走

20.用斜线“/”标出两处停顿。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2)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22.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选自《板桥集》)

小育和小锦阅读完《孙权劝学》后,对于尾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中鲁肃与吕蒙的“结友”原因展开了研读。他们找来了古籍中有关“结友”的一些材料,想探究一下古人“结友”的标准。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亦或密迩而不接。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宋·欧阳修《朋党论》节选)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①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

吴祐举孝廉②时,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③之间。

[解释]①轩冕(xuānmiǎn)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宽服。②举孝服:汉代起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③赁舂(lìnchōng):受雇为人舂米。④杵臼(chújiù):舂捣粮食或药物等的工具。

23.下面是小育同学对加点字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乖者—根据句式中可知“道乖”与“志合”形成对比,推知其为“背离”。

B.臣闻朋党之说—由成语“闻鸡起舞”可知,“闻”的意思为“听见,听说”。

C.“遂共定交于杵之间”—由课内“肃遂拜蒙母”中“遂”迁移可知其为“于是”意思。

D.“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由课内“蒙辞以军中多务”中“以”迁移可知其为“用”的意思。

24.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3处)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25.翻译材料三中划线句子,并结合材料三的内容分析该句表述了管宁怎样的情感?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26.请结合下面情境谈谈你对“志同道合”的理解。

学校最近在举办“科技节”活动,小锦非常感兴趣,通过科技节的活动结交了一位朋友。他们共同研究科学实验、尝试进行科学发明。小锦认为这位朋友和自己志趣相投,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②贼攻郡③。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④,子令吾去,败义⑤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⑥?”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解释]①荀巨伯:人名。②胡:中国古代泛指居住在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秦汉时一般指匈奴。③郡:此指城。④相视:看望你。⑤败义:毁坏道义。⑥邪:通“耶”,语气词,吗。

2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遂班军而还()

(2)一郡并获全()

28.读了这则短文,你从本文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顷岁,孙莘老①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文,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苕溪渔隐曰:旧说梅圣俞日课一诗,寒暑未尝易也。圣俞诗名满世,盖身试此说之效耳。

(选自苏轼《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②》)

①孙莘老:即孙觉,苏轼好友。②欧阳文忠公:宋代文学家欧阳修。

2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孰若孤(谁)B.但当涉猎(但是)

C.唯勤读书而多为文,自工(精妙)D.故尤有味(格外)

30.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蒙辞以军中多务”的“以”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自以为大有所益B.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C.非学无以广才D.以我酌油知之

31.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

3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33.读了这两则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①绝编②,迨③能倍诵④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①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②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③迨:到;等到。④倍诵:“倍”通“背”,背诵。

3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徐以杓酌油沥之()(2)尔安敢轻吾射()

(3)患记问不若人()(4)或在马上()

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36.用“/”给(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

37.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上都有共同之处,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水陆草木之花,……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③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①分宁:地名。②主簿:官名。③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3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濯清涟而不妖()(2)亭亭净植()

(3)乃委手版归()(4)如此尚可仕乎()

3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4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

41.请分别结合两文,谈谈周敦颐备受后人敬仰的原因。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①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归来,妻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②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出自《后汉书》)

①捐:丢弃。②趋:快步走向。

4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2)但当涉猎____________

(3)累寸不已____________(4)羊子感其言____________

43.下列四组虚词中,两者用法、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以至于寸

B.乃:蒙乃始就学乃捐金于野

C.乎: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异断斯织乎

D.而:结友而别而远寻师学

4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夫子积学,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45.从文中可以看出乐羊子之妻是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辽阳东山,虏人剽掠①至一家,男子俱不在,在者惟三四妇人耳。虏不知虚实,不敢入其室,於院中以弓矢恐之。室中两妇引绳,一妇安矢于绳,自窗绷而射之。数矢,贼犹不退。矢竭矣,乃大声诡呼曰:“取箭来!”自棚上以麻秸一束掷之地,作矢声。贼惊曰:“彼矢多如是,不易制也。”遂退去。

①剽掠:抢夺。

4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

自棚上以麻秸一束掷之地

47.解释加点字词。

(1)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2)出郭相扶将________________

(3)乃大声诡呼________________(4)遂退去________________

4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彼矢多如是,不易制也。

49.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选文中木兰和辽阳妇人的人物形象。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得其道。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5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释担而立

(2)但手熟尔

(3)岂苟然哉

(4)日与水居

5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5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尔安敢轻吾射!

(2)虽壮,见舟而畏之。

53.课文与材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5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陋室铭》是_____(朝代)的_____(姓名),《爱莲说》是_____(姓名)。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谈笑有鸿儒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濯清涟而不妖

④宜乎众矣

(3)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康肃笑而遣之B.无丝竹之乱耳

C.何陋之有D.水陆草木之花

(4)翻译下面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段以陋室明志,段以莲花自喻,两段选文在表述志趣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一)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二)

常羊学射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①于云梦,使虞人②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③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④矣。”

注:①〔田〕同“畋”,打猎。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旃(zhān)〕红色曲柄的旗。④〔必〕完全肯定。

5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①禽发,鹿出于王左()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2)①尝射于家圃()②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

56.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

B.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

C.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

D.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

5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58.上文和我们学过的《卖油翁》都写到了“善射”,卖油翁和屠龙子朱认为善射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甲]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匡庐“奇秀①,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牑②,广袤丰杀③,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署④也;敞南蔓⑤,虞⑥纳阳日,祁寒也;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碱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纻帏,率称是焉⑦。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一旦蹇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有删改)

[注]①匡庐:即庐山。②脑:窗户。③丰杀:丰,宽大。杀,狭小。④徂署:酷暑。⑤蔓:屋柔。⑥虞:防备。⑦率称是焉:全部一切和草堂的简朴风格相称。

59.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决本文及“资料链接”中的文言疑难字词。

方法词语示例加点字意义

语境义推断法无丝竹之乱耳与“齐”相对(1)____________

课内迁移法又何以求焉?何陋之有?(2)____________

查阅字典郡守以优容抚我①〈动〉认为;②〈介〉用;③〈介〉凭借;④〈连〉因为(3)____________

60.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通判,居室简陋;乙文在江州的任职期满,有归隐愿望。

B.甲文结尾借南阳诸葛庐的草庐、西蜀扬雄的屋舍来对比自己的陋室,说明自己很难有像他们一样的德操与才能。

C.乙文开头交代了草堂的由来及位置,将草堂建在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两个“甲”字,突出了草堂周围环境的优美。

D.甲乙两文在行文风格和语言特点有相同之处,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韵律感强,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

61.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62.阅读甲乙两文,甲文刘禹锡和乙文白居易一居“陋室”,一居在“草堂”,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人生志趣?

63.白居易感叹“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请你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谈谈你如何理解知足常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解析:

1.B2.B3.D4.(1)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2)我也没有别的,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5.卖油翁。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1.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B.句意:放下担子立在那里。释:放下。

故选B。

2.考查“之”字用法。

A.代词,指陈康肃射箭的场景;

B.代词,指这个道理;

C.代词,指葫芦;

D.代词,指卖油翁;

故选B。

3.考查对文本内容理解。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强调了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联系“无他,但手熟尔”可知,陈康肃公射箭技艺的精妙与卖油翁的不以为意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出陈康肃公与卖油翁的对话,揭示本文主旨:熟能生巧。

故选D。

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尔,你。安,怎么。轻,轻视。

(2)无他,没有别的。惟,只是。尔,罢了。

5.考查分析主要人物。文中主要人物是卖油翁。联系第二段中的“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可知,借卖油翁的话引出本文主旨:熟能生巧。所以主要人物是卖油翁。陈康肃公在文中是一个反面形象,从反面证明了观点。

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6.到凭借,靠7.人立下志向,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的穷和尚吗?8.围绕立志、坚持不懈等谈即可。

6.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吾欲之南海”的句意是:我想要到南海去。之:到,往。

(2)“子何恃而往”的句意是:您凭借着什么去呢?恃:凭借,靠。

7.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在此题中,要注意“顾(难道)、鄙(边境)、哉(吗)”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

从穷和尚所说“吾欲之南海”“吾一瓶一钵足矣”“人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等语句可知,僧贫者成功的原因:一是有远大的志向,并努力去实现;二是不凭依更多的物质,而是一他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以及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和敢于大胆实践的精神。据此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9.③当时写信凭,凭借10.崧为襄城太守/为杜曾所围/力弱食尽。11.敌人听说救兵到了,四散逃跑,这是荀灌的功劳。12.①荀灌年纪虽小,却敢于挺身而出,有胆有识;②率领军马,突出重围,勇武过人;③见石览请援兵,代父写信与周访,智谋过人。13.本文对荀灌“突围求援”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意在表现其骁勇善战、智勇双全、有胆有识的品格,突出其“奇”。《木兰诗》中木兰代父从军,征战生活一笔带过,重点铺陈战前及战后情况,意在突出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以及不恋富贵,淡泊名利的高洁品性。

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却不知用什么办法突围。计:计谋、办法。故选③。

(2)句意为:荀灌当时十三岁。时:当时。

(3)句意为:又替荀崧写信给南中郎将周访请求援助。书:写信。

(4)句意为:凭借十三岁的弱女子。以:凭,凭借。

10.本题考查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句话的意思:荀崧担任襄城太守,被杜曾围攻,兵力薄弱,粮食吃光。“崧为襄城太守”是主谓句。“为杜曾所围”是被动句,故断句为:崧为襄城太守/为杜曾所围/力弱食尽。

11.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字词:闻,听说;至,到,到达;走,逃跑。

1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以十三龄之弱女,独能奋身而出”可以看出荀灌“奇”在年纪虽小,却敢于挺身而出,有胆有识;

根据“突围求援”可以看出荀灌“奇”在率领军马,突出重围,勇武过人;

根据“又为崧书与南中郎将周访请援”,可以看出荀灌“奇”在见石览请援兵,代父写信与周访,智谋过人。

1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

结合文本“灌时年十三,乃率勇士数千人,逾城突围夜出。贼追甚急,灌督厉将士,且战且前,得入鲁阳山获免。自诣览乞师,又为崧书与南中郎将周访请援,仍结为兄弟,访即遣子抚③率三千人会石览俱救崧。贼闻兵至,散走,灌之力也”分析,文本为了表现荀灌的“奇”,即年纪虽小,却敢于挺身而出,有胆有识,能够率领军马,突出重围,智勇过人。故具体翔实地描写了荀灌突围救父的战斗经过。

《木兰诗》通过记叙木兰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而荣归故里的故事,塑造了木兰这个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的优秀品质,也表述了人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征战生活”一笔带过,意在突出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娇美温柔、热爱亲人的女儿形象,隐含了人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战争的厌恶。

参考译文:

荀崧的小女儿荀灌,幼年就有非凡的节操。荀崧担任襄城太守,被杜曾围攻,兵力薄弱,粮食吃光,想向自己的老部下平南将军石览求救,却不知用什么办法突围。荀灌当时十三岁,于是率领几十名勇士,越过城墙,趁夜晚冲出重围。敌人在后面追得很急,荀灌督促、勉励战士,一边战斗,一边向前冲,得以进入鲁阳山,才甩掉了追兵。她亲自拜访石览请求派兵救援,又替荀崧写信给南中郎将周访请求援助,因而使荀崧和周访结为兄弟,周访立即派儿子周抚率领三千人会合石览一同救援荀崧。敌人听说救兵到了,四散逃跑,这是荀灌的功劳。当时的人们感叹道:“凭借十三岁的弱女子,单独挺身而出,突围求援,这样的奇女子,在前代的史书中都未曾有过啊!”

14.术/令人出橘/食之15.担任,做等到,到了回答赠送,给与16.同样藏到怀里回去,为什么不把爱孩子的心转化成关爱父母的爱心呢?17.不能。这是一处侧面描写,通过袁术赞叹陆绩这么小就知道孝敬,长大后一定会成才,侧面烘托陆绩拥有孝顺的这一美德,使其形象鲜明突出。18.去别人家做客还不忘怀橘遗母,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感恩之心,懂得孝敬父母。(意对即可)

14.考查断句。句意为:袁术命令下人拿出许多橘子来给陆绩吃。“术”是主语,其后应断开。“食之”是“令人出橘”的目的。其前应断开。故断句为:术/令人出橘/食之。

1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担任过庐江太守。为,担任,做。

(2)句意:等到告别的时候。及,等到,到了。

(3)句意:陆绩跪在地上,回答说。对,回答。

(4)句意:我想带几个橘子去给母亲吃。遗,赠送,给与。

16.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夫,发语词,不译。怀归,藏在怀里拿回去。盍,为什么。易,转化,改变。以,来。

17.考查语句赏析。

首先要明确观点:这句话不能删去。

然后分析理由:这句话是袁术对陆绩的赞叹,赞叹他小小年纪就知道孝敬父母,长大以后一定能成长。通过袁术的评价与赞叹,从侧面表现了陆绩孝顺的美德,使陆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18.第一问:考查筛选信息。根据文本中的“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和“是橘甘,欲怀而遗母”可得:去别人家做客还不忘怀橘遗母。

第二问: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无论在什么境地都要想着父母,孝敬父母。要把孝道内化为自己随时随地的行为,时时知道孝敬,时时懂得感恩。

参考译文:

陆绩是三国时期的吴国人。他曾经担任过庐江太守,精通天文和历法。他的父亲陆康,曾做庐州太守,与袁术交情很好。陆绩六岁时,到九江去拜见袁术。袁术命令下人拿出许多橘子来给陆绩吃。陆绩把三个橘子藏在了怀里,等到告别的时候,跪着向袁术拜谢。不料这三个橘子从袖子里滚落到地上。袁术笑着说:“陆绩,你来别人家做客,竟暗地里藏了主人的橘子,这是为什么呢?”陆绩跪在地上,道:“这橘子很甜,我想带几个橘子去给母亲吃。”袁术说:“陆郎,你那么小就知道要孝敬父母,长大后必定是人才。”袁术认为陆绩十分与众不同,后来经常向别人称赞陆绩怀橘的美德。

现在有人在席间在怀里藏果,想逗弄小孩。你同样藏到怀里回去,何不把爱子之心变为爱父母之心呢。奇才呀陆郎,可以作为典范啦。

19.①恰逢,正赶上②有人③慢慢地④跑20.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21.(1)他离任的时候,百姓沿途相送。

(2)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22.示例:郑板桥是一个才华横溢、清正廉明、爱民如子的好官。

19.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值岁荒”的句意是:恰逢荒年。值:恰逢,正赶上。

(2)“或阻之”的句意是:有人阻止他。或:有人。

(3)“徐以杓酌油沥之”的句意是: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徐:慢慢地。

(4)“双兔傍地走”的句意是: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并排跑。走:跑。

20.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的意思是: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吟咏诗词。根据句意和主谓间停顿、状语与中心词间停顿,正确的句读是: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2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去(离开)、父老(指百姓)、送(送别)”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辞(推托)、以(用)、务(事务)”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2.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概括作答。

从“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可见郑燮擅画竹兰,颇有才华;

从“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可见其清廉勤政;

从“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可见其平易近人;

从“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可见其体恤百姓,有担当。

从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可见其清正廉明;

从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可见其关心民生的疾苦;

据此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

郑燮,号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得中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曾经在范县担任县令,爱民如子。为官清廉,不受贿赂,兢兢业业,案件处理得很快,没有积压。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有时到了忘记自己是长官的地步。(郑燮)后来被调任到潍县做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得吃人。郑燮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来赈济灾民,有人阻止(他)。郑燮说:“这都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能活命上级降罪,我来承担(开仓济民的后果)。”于是打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送他。

23.D24.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25.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26.示例:我认为有共同的理想追求,有共同的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充满正能量,能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朋友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2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D.推断不正确。“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意思是:如果两人志趣相同,他们不会因为有山海阻隔而感到彼此距离很远。“以”是介词,因为,而非由课内“蒙辞以军中多务”中“以”迁移可知其为“用”的意思;

故选D。

2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句意为:大概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则因利益相同结为朋党。“大凡君子与君子”并列结构做主语,应在“子”后停顿;“以同道为朋”偏正结构,作谓语,应在“朋”后停顿;“小人与小人”并列结构做主语,应在“人”后停顿;因此断句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25.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

割席:割断席子。分:分开。子:你。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2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志同道合: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根据所给材料语境,来谈自己的理解即可。

示例:根据材料“他们共同研究科学实验、尝试进行科学发明。小锦认为这位朋友和自己志趣相投,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可知,小锦和这位朋友志趣相投,并且共同研究科学实验、尝试进行科学发明,可知,“志同道合”应是有共同的理想追求,有共同的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充满正能量,能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参考译文

如果两人志趣相同,他们不会因为有山海阻隔而感到彼此距离很远。如果两个人的理念不合,不会认为近在眼前就是距离很近。所以有的人跋山涉水从各处来相聚,也有的人就在眼前却不相交往。

我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就好了。大概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则因利益相同结为朋党。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曾经,两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吴祐被举荐为孝廉为官,当时公沙穆想去太学学习,(但是)没有钱财与粮食,于是换装成为客佣,受雇为吴祐舂米。吴祐与其交谈,(因发现公沙穆的谈吐不凡)感到惊讶,于是他们就在杵臼旁结为好友了。

27.遂:于是并:都28.(意思对即可)示例:友情无价。人世间赤诚的友爱是最宝贵的,它比生命还值得人们珍惜。(做人要像荀巨伯那样讲义气、不背叛仁义与道德,方可获得他人的赏识与尊重。)

27.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遂:于是。

(2)句意为: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并:都。

2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启示能力。

阅读文章可知,荀巨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保护他的病友,是因为他们的友谊建立在道义基础上,这样的友谊,才是君子之交。一桩舍生取义的义举,不仅救了朋友的性命,更让敌军自惭而退,可见“义”以及道德的强大感化力量。这则故事除了让我们见证到患难见真情的可贵外,荀巨伯在生死关头还能不忘圣贤书所言,而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行为,更让我们学习到读书人笃行真理的精神。

示例:做人应该讲情意,舍生取义的义举不仅救了他人性命,更是拯救了一座城,乃至一个国家!坚守信义、大义凛然、对友忠诚、舍生取义、重情义、把情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样的人是我们去尊敬的,也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

参考译文:

荀巨伯到远方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胡人军队已经来到,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而离开,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胡兵听后相互议论说到:“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要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

29.B30.B31.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32.(1)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2)文章缺点不一定等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33.理解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29.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B.句意为: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但:只。

故选B。

30.本题考查文言虚词。“蒙辞以军中多务”的“以”用法与意义:介词,用;

A.动词,认为;

B.介词,用;

C.介词,用来;

D.介词,凭借;

故选B。

31.本题考查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句话的意思: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练笔的机会很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作文字少”和“又懒读书”是并列关系。“即”是连词,表示条件关系,故在“即”前断开。即: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

32.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字词:

(1)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即,就;更,另,另外;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2)疵病,指文章毛病;待,等待;指摘,挑出毛病、错误,加以批评;见,发现。

33.本题考查阅读启示,解析不唯一,根据两文内容分析写出启示即可。

甲文启示:(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乙文启示:勤读书,多作文,才能提高所写文章的质量,此外别无蹊径。大文学家苏东坡,才华绝世,饮誉古今,犹能重视别人的成功经验,并引为良训,足见他治学的严谨、刻苦。由此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教益:文章的好坏与读书的勤懒、练笔的多少,有着密切联系。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另外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昔年,孙莘老认识欧阳修,曾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欧阳修说:“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练笔的机会很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这是欧阳先生拿他尝试的经验告诉他人,所以特别耐人寻味。胡仔说:“传说梅圣俞每天都创作一首诗,春夏秋冬都从未改变过。梅圣俞的诗传遍世间,这就是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要多读多写。

34.慢慢地怎么担心、担忧有时35.(1)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2)(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36.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37.写作手法:两文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卖油翁》把陈康肃公和卖油翁两人对待自己特长的不同态度做了对比。乙文把司马温公和众兄弟对待学习的不同态度做了对比。

主题:甲文中卖油翁的“但手熟尔”,乙文中司马温公“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都告诉人们不管学什么,都需勤学苦练,方能熟能生巧。

34.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为: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徐:慢慢地;

(2)句意为: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安:怎么;

(3)句意为: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患:担心、担忧;

(4)句意为:在骑马走路的时候。或:有时。

35.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注意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无他:别的(奥妙);惟:只;尔:罢了;

(2)重点字词:其:代词,他;精诵:精读和背诵过的书;乃:是;此句为判断句,要注意翻译出判断语气。

3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句意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

“群居讲习”偏正短语作状语,“众兄弟”做主语,“众兄弟既成诵”是完整的句子,故“群居讲习”和“众兄弟既成诵”二者之间应断开,“既成诵”和“游息矣”之间是承接关系,二者相对独立,彼此之间应断开;

故断句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

37.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及主旨分析。

表现手法:根据甲文“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可知,陈尧咨和卖油翁面对自己的超凡技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陈尧咨是凭借自己的技艺自夸,自我炫耀,而卖油翁则是谦虚内敛。根据乙文:“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可知,司马温公和众兄弟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有所不同,众兄弟学习完就去玩耍了,而司马温公却继续苦读,直到自己能够背诵为止。

主题:甲文通过卖油翁“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纯熟的倒油技艺,告诉我们学习本领需要多多练习方能熟能生巧,乙文通过司马温公“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勤学苦读的事例告诉我们勤学苦练才能融会贯通,熟能生巧。

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的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司马温公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温公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温公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38.洗竖立抛弃,扔弃做官39.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40.(1)(它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2)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王逵想重判他。41.原因一: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莲”自喻,托物言志,借抒写爱莲之情,表述了自己洁身自好,不慕荣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

原因二:周敦颐在乙文中,面对王逵对囚犯的量刑不公,宁可辞官而去,也要根据实情来断案,秉公执法,刚正不阿。

3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濯:洗;

(2)句意: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植:竖立;

(3)句意:于是扔下笏板就回家去了。委:抛弃,扔弃;

(4)句意:像这样还能做官吗?仕:做官。

39.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意思为: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

因此断句为: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40.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中通:内部贯通;外直:外部笔直;蔓:横生藤蔓;枝:旁生枝茎;

(2)法:根据法律;不当死:不应当判处死刑;欲:想;深治:重判;之:代词,指他。

4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评价。

题干要求结合甲、乙两文,谈谈周敦颐备受后人敬仰的原因。在甲文《爱莲说》中,周敦颐借描写莲花“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意思为: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借抒发爱莲之心,也是托物言志,表述了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其精神和品质备受后人景仰;乙文通过写周敦颐面对王逵断案时对于囚犯做出不公正的判刑而与之争辩,宁可辞官也要秉公办理,体现出了他为官刚正不阿,以及坦荡的人品,也是后人敬仰他的原因。

参考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人。原名敦实,因避讳英宗皇帝旧名而改为敦颐。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42.推托,推辞;只,只是;积累;被……感动43.A44.(1)我难道想要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2)你积累学问,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与割断这些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45.乐羊子妻:贤惠、聪明、品德高尚、见识过人。

42.考查文言词语解释。根据句意,推知词义。

(1)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辞。

(2)句意: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但:只是。

(3)句意: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累:积累。

(4)句意: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感:被……感动。

43.考查一词多义。

A.介词,用/副词,才。

B.副词,于是、就/副词,于是、就。

C.语气词,呢/语气词,呢.

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

故选A。

44.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及句式的理解。

(1)重点词语:孤,.中国古代王侯的自称。岂,难道。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管。

(2)重点词语:夫,句首发语词。若,如果。归,回来。何,什么。

45.考查分析内容概括人物形象。根据人物的言谈举止及故事分析概括。

根据“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吃讨来的食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可知,乐羊子之妻品德高尚。

根据句子“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可知,乐羊子之妻勤劳。

根据句子“夫子积学,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你积累学问,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可知,乐羊子之妻聪明、贤惠,才识过人。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河南乐羊子的妻子,已经不知道原来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

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吃讨来的食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出拜师求学去了。

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废时光。你积累学问,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并且七年没有回来。

46.自棚上/以麻秸一束/掷之地47.越过外城于是离开48.(1)将军和战士们经历了数百场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

(2)他的箭有这么多,不容易制服。49.木兰英勇机智、不慕名利、爱家爱国辽阳妇人临危不惧、随机应变,勇敢坚强,意对即可。

46.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语法结构并结合内容理解为划分依据。

本句的意思是:从棚上把一束麻杆,扔到地上。故根据句意即可断为:自棚上/以麻秸一束/掷之地。

4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1)句意为:像飞一样越过一道道关塞和山岭。度,越过;

(2)句意为: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木兰)。郭,外城;

(3)句意为:于是故意大声欺骗贼人(装作对屋内另外一个人)说。乃,于是,就;

(4)句意为:于是离开了。去,离开。

48.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的时候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

(1)重点词:本句运用了互文的手法,并非特指将军百战死,壮士也有百战死的,后句亦是如此,只是为了音韵和意义的需要而分开了;百和十也不是确指,而是指战斗之多,时间之长;

(2)重点词:彼,他,他们;矢,箭;如是,这么;制,制服。

49.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木兰:

根据甲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可知,木兰是一个坚毅勇敢、勇猛矫健的女将军;

根据“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可知,木兰不慕名利;

根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和“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可知,木兰热爱亲人又报效国;

根据“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可知,木兰是一个机智聪明、活泼可爱的女孩。

辽阳妇人:

根据“室中两妇引绳,一妇安矢于绳,自窗绷而射之”可知,辽阳妇人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毫不退缩,勇敢坚强,临危不惧,敢于斗争;

根据“矢竭矣,乃大声诡呼曰:“取箭来!”自棚上以麻秸一束掷之地,作矢声”可知,辽阳妇人随机应变,聪明机智;

参考译文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像飞一样越过一道道关塞和山岭。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得胜而归。

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记功木兰最高一等,得到很多的赏赐。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门梳妆打扮起来。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所有的房门,坐在我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姑娘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营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辽阳东山,贼人劫掠到了一家人家,家中男子都不在,只有三四个女人在家。贼人不知道虚实,不敢进门,在院子里面用弓箭恐吓里面的人。屋里的妇人两个拉绳子,一个把箭放到绳子上面,从窗户里射出去。射了几次,贼人还不逃走。屋里的箭已经射完了,于是故意大声欺骗贼人(装作对屋内另外一个人)说:“拿箭来!”然后从棚上把一束麻杆扔到地上,像是一捆箭的声音。贼人听到后惊恐地说:“她们的箭有这么多,不容易对付。”于是离开了。

50.(1)放下(2)同“耳”,罢了(3)随便,随意(4)生活5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52.(1)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

(2)(北方人)即使长得强壮,看见来船依然害怕。53.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

50.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释担而立”的句意是:放下担子,站在那里。释:放下。

(2)“但手熟尔”的句意是: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尔:罢了。

(3)“岂苟然哉”的句意是:怎么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呢?。苟:随意,随便。

(4)“日与水居”的句意是:每天与水为伴。居:生活。

51.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乃取一葫芦置于地”的意思是: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乃”句首关联词;“取一葫芦”和“置于地”表示两个连续动作。

据此,正确的句读是: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5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尔(你)、安(怎么)、轻(轻视)”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虽(即使)、壮(长的强壮)、畏(害怕)”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53.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感悟。

《卖油翁》写卖油翁酌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的故事,表现其倒油技艺的高超和熟练,而卖油翁却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说明了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的;材料叙写“南之没人,日与水居,十五可没”并与北方人进行对比,说明南方人因为熟悉水性,经过长年累月与水打交道,才一点一点掌握了水性。而北方人不识水性,却无法做到。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任何知识,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验证,都是纸上谈兵,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践才能出真知;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勤奋刻苦钻研,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由此可知,两文告诉人们: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要反复练习,不是一蹴而就的。

参考译文:

(一)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二)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是因为他们每天与水为伴,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于水面,十五岁就能潜水了。他们潜水的技术,怎么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呢?他们必定是掌握了游水的道理。每天在水边居住,于是到了十五岁就能了解潜水的方法。有些人生来就不识水性,就算长得强壮,看见来船依然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会潜水的人请教,追求他们之所以能够潜水的本领,根据会潜水的人的话,到河里去试,没有不被淹着的。所以说凡是不通过学习而追求大道的人,都和那些学习潜水的北方人一样。

54.(1)唐朝(唐代)刘禹锡周敦颐

(2)①大;②形体,躯体;③洗涤;④应当。

(3)B

(4)①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②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5)甲文志向远高而不拘俗,乙文出淤泥而自身洁。共同点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结合记忆,可知《陋室铭》是唐朝的刘禹锡,《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爱莲说》是周敦颐,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大。

②句意为:没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劳累。形:形体,躯体。

③句意为: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濯:洗涤。

④句意为:当然就很多人了!宜:应当。

(3)本题考查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A.代词,代指卖油翁;

B.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C.宾语前置的标志;

D.助词,的;

故选B。

(4)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字:

①斯,这;是,判断动词是;惟,只是;德馨,美好的品德。

②可,可以;而,表示转折,但是;亵玩,玩弄;焉,语气词。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揭示主旨,写陋室之陋是为了衬托室中主人之贤,而写室中主人之贤,正好说明陋室不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室内外之景,妙在精切地传出陋室的佳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室中人,侧重写与朋友的交往,借以显示身分的高贵和性情的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四句写室中事,表现身居陋室的雅趣,足见行事不陋。最后“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收束全篇,说明陋室“不陋”,文章表现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述了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令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也寄予了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所以这两段选文都表述不慕名利、情趣高雅、追求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情操。

参考译文:

《陋室铭》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