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上海市16区高三语文一模分类汇编六: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散文)(解析版)_第1页
2022届上海市16区高三语文一模分类汇编六: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散文)(解析版)_第2页
2022届上海市16区高三语文一模分类汇编六: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散文)(解析版)_第3页
2022届上海市16区高三语文一模分类汇编六: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散文)(解析版)_第4页
2022届上海市16区高三语文一模分类汇编六: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散文)(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上海市16区高三语文一模分类汇编

六: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散文)

目录

2022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2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2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2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2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2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2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2届上海市浦东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2届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2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2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2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2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2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2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讳辩

【唐】韩愈

①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目:“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

劝之举者为非。”听□不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淀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②《律》目:“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

曰:“不讳嫌名。”释之者目:谓若“禹”与“雨”、“丘”与“蕴”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

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③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曾参之父

名皙,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今上章及诏不闻讳

“浒”“势”“秉”“饥”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机”及“谕”。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

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④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

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

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耶?

【注】①孔子曾说过“守不足”“某在斯”。孔子母亲名叫“征在”,孔子说“征”时不说“在”,说“在”

时不说“征”。②周文王名昌武王名发,周公有诗曰“在昌厥后”“骏发尔私”。③唐高祖名虎、太宗名

世民、世祖名玄宗名隆基、代宗名豫。

20.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A.遂B.虽C.者D.所

21.对第①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写信劝李贺参加进士考试,且认为他必将考中

B.朝野众口一词地提倡避讳,韩愈却明确地反对避讳。

C.皇甫溟认为:韩愈不明白劝李贺举进士的严重后果。

D.“然”表达了对获罪的清醒认识和反对避讳的态度。

22.分析本文第②③④段在合理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辩驳的说理方法。

23.综合《高轩过》《新唐书•李贺传》《旧唐书•李贺传》和《讳辩》,你认为李贺没有考进士的原因是

什么?说出你得出结论的一条理由并对理由加以阐释说明。

【答案】20.C21.A

22.韩愈引用法律条文及解释作大前提,以演绎推理辩驳;以周公、孔子的事例在避讳起源及道德准则方

面做大前提,并以此与攻击李贺举进士者、宦官宫妾等作类比辩驳;举当今奏章及诏书中对君主不避讳同

音名,在国家典章方面归纳,再类比李贺举进士的避讳;②③两段又有以父名“仁”、父名“骐期”“杜

度”作归谬反驳。

23.答案示例一:我认为李贺没有考进士的原因是竞争者的毁谤。理由是李贺如果考一定能考上。首先,

韩愈说“贺举进士有名”,韩愈的见识和为人是可信的;其次《高轩过》表现出李贺杰出的才能,新旧唐

书都肯定了他的才能。

答案示例二:我认为李贺没有考进士的原因是李贺本人的放弃。理由是“最终”决定者是李贺。正史没有

记载当时朝廷有禁止的律令;新旧唐书的“卒”“竟”做了明确的表达;从《讳辩》看,李贺是在竞争者

和舆论的威压下做出决定的。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

“听口不察”意思是“听到这种议论的人不加分辨”,故“听口”译为“听到这种议论的人”,只有“者”

表示“……的人”,可以做主语,因此所填应为“者”。

故选Co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B.“韩愈却明确地反对避讳”说法错误,第一段中只出现因为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是否需要避讳一事众人的

态度,认为需要避讳,第一段中韩愈没有明显态度表明反对避讳,他只是建议李贺去参加考试。

C.“韩愈不明白劝李贺举进士的严重后果”说法错误,依据原文皇甫混的话“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

说明他是认为韩愈必须辩明这件事,否则有可能获罪。

D.“对获罪的清醒认识”说法错误,依据原文“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可知,韩愈认同的是皇甫渥认

为如果不辩明这件事他和李贺都将获罪这件事,认为应该要辩明,并不是对获罪有清醒认识。

故选Ao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艺术技巧的分析能力。

辩驳说理一般有追本溯源,寻根究底式反驳;抓类比逻辑错误去辩驳;演绎推理辩驳;举实例进行类比辩

驳等方法。

结合文本内容“《律》曰:'二名不偏讳。'……《律》曰:“不讳嫌名”可知,此处韩愈利用律令上说

名在用到其中某一字时不避讳,不避讳声音相近字等具体内容去反驳,属于演绎推理辩驳方法;

结合文本内容“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曾参之父名皙,曾子不讳‘昔'”可知,此处韩愈利用

周公、孔子、曾子的事例在避讳起源及道德准则方面做大前提,并以此与攻击李贺举进士等事件,这属于

类比辩驳方法;

结合文本内容“今上章及诏不闻讳……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

邪”可知,此处韩愈利用当今奏章及诏书中对君主不避讳同音名,在国家典章方面归纳,再类比李贺举进

士的避讳,这属于归谬反驳方法。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分析和对某些观点的探究能力。

解答本题要理解这几部作品中对李贺的记述内容,《高轩过》是一首应酬诗,是韩愈、皇甫混二人有意考

考李贺的真诗才,要他就眼前情景即景赋诗。这首诗李贺身手不凡,尽显才情,素来受人称道。

《新唐书•李贺传》《旧唐书•李贺传》主要记述了他诗歌奇异、文采斐然,但二十岁不得志,一生忧愁,

最后病重英年早逝的经历;

结合这些作品和本文,可以自立角度作答。

角度一:未中进士的原因是外界原因,依据本文“与贺争名者毁之……听者不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

可知,同李贺争名的人诋毁他,很多也人不加分辨,附和这种意见,致使其未能考中。从李贺本身来讲,

其才华在本文韩愈说“贺举进士有名”中可以看出来,在《高轩过》和新旧唐书都肯定了他的才能。因此

没有考中的原因应该是外界因素;

第二个角度:未中进士的原因是自身原因,新唐书中记述李贺“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辨,

然卒亦不就举”,说明他是自己放弃,因此没有考中的原因应该是自身因素。

参考译文:

我给李贺写信,勉励李贺去考进士。李贺考进士已被提名推荐,同李贺争名的人诋毁他,说:“李贺

的父亲名叫晋肃,李贺不去考进士才是正确的,勉励他去考的人是不对的。”听到这种议论的人不加分辨,

附和这种意见,也主张这样,大家说的话完全相同。皇甫混说:“如果不辩明这件事,您和李贺都将获罪。”

我说:“是这样”。

律令上说:“名在用到其中某一字时不避讳。”解释它的人说:“譬如(孔子的母亲名'征在‘,孔

子)在说'征'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征',就属于这种情况。”律令上说:“不避

讳声音相近的字。”解释它的人说:"譬如‘禹‘与‘雨’之类就是这样。”现在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

李贺去考进士,是违背了二名律呢,还是违背了嫌名律呢?父名晋肃,儿子不可以考进士,那么倘若父亲

名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避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制订礼法制度来教化天下的,不是周公、孔子么?而周公作诗不避讳,

孔子不避母亲双名中的单独一字:曾参的父亲名皙,曾子不避“昔”字。周朝时有个人叫骐期,汉朝时有

个人叫杜度,这两个人,他们的儿子应该怎么避讳呢?现在臣僚上送奏章、皇帝下达诏旨,也没听说要避

“浒”、“势”、“秉”、“机”(分别与高祖李渊之父李虎、太宗李世民、世祖李晒、玄宗李隆基的名

字同音)这些字。只有宦官和宫女,才不敢说“谕”和“机”这些字。士大夫的言论行动,究竟应该依照

什么法度呢?总之,无论是考据经典、质正律文还是查核国家典章,李贺参加进士考试,到底是可以还是

不可以呢?

大凡服侍父母能像曾参那样,可以免遭非议了;做人能像周公、孔子,也可以说达到顶点了。而现在

的读书人,不努力学习曾参、周公、孔子的品行,却要在讳父母的名字上,去超越周公、孔子,也可知他

们的糊涂了。周公、孔子、曾参,终究是无法超过的,想超越周公、孔子、曾参,却让自己等同于宦官、

宫女,那么难道宦官、宫女孝顺他们的父母,还胜过周公、孔子、曾参吗?

2022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五)(12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对菊亭记

(元)邵亨贞

①曹氏,云间,故家也。上世多文物、慕古人诗酒游览之事,故其所居,皆有园池花木之胜,至今子

孙,虽时殊事异,□以此相尚。岁时,率亲友相与娱乐,追思兰亭竹林之清,东山习池之放,以自异于流

俗者,习以为常也。

②其诸孙日克成,能涉猎经史,恬退不事进取,惟以耕桑自给,业既不竞,常怡然自得,无慕羡不足

之色,盖其所守,亦有过人者矣。其居之东,小园数亩,花木池沼,前人手泽,犹有存者。中有亭一间,

乃上世遗物,始作岁月已不可考。自泰定甲子,其大父居竹翁,徙建于此。厥后二十六年,为至正己丑,

克成复加缮治,充广其檐楹,补修其牖户,内外皆饰以白垩,浚流泉,垒奇石,畦以菊数百本,径其中以

供览。亭旧无名,始命之曰“对菊”。于是诗酒游览之事,日益不废。又十有四年,为至正壬寅,始来求

记于余,以垂后劝。

③予知克成之寓意于菊者,有在也。渊明当晋宋风尘之际,澹然不徇时好,退而徘徊晚节,与黄花同

傲霜露,其中所存,人莫之见也。至于千载而下,心领意会者,复几何人哉?吁人生,孰能百年富贵!贫

贱智愚、贤不肖,皆命之于天矣。营营焉,求其所欲而不得,老死而后止者,人之常情也。苟能素其位而

不愿乎其外,则将无往而不得其乐。凡世之荣辱、美恶皆不能间之矣,克成有焉。由是而果能进,进不已

也,则又游于物之外矣。

材料二:

四年九月,翰林学士承旨王鹦等以为:“贡举法废,士无入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

事官僚,或作技巧贩鬻以为工匠商贾。”

(节选自《元史•志第三十一•选举一》)

20.填入材料一第①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

A.乃B.犹C.且D.然

21.材料一以“对菊亭记”为题,直至第②段结尾才提到“对菊”,试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匠心。

22.有人认为材料一颂扬不事进取的态度,宣扬“贫贱智愚、贤不肖,皆命之于天”的宿命论,失于消极。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一、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20.B21.材料一第①②段追述曹克成家族异于流俗的家风传统,从一定程度上点明了曹克成

恬退不事进取,内心所守过于常人的原因;交代对菊亭的渊源以及修缮、命名过程,给人以不断推进的认

识过程,起到凸显命亭之人志趣的作用;两者构成曹克定命名对菊亭请我作记的背景,展示了曹克成思想

认识的不断提升,为下文明确其思想奠定基础。

22.参考示例

我认为这一观点有失偏颇。元代知识分子仕进之路被阻,文中所谓“不事进取”是不以世俗的功名荣辱为

务,而追求一种淡泊自然的精神生活,并非毫无追求的消极,实则是知识分子的一种无奈之举。所谓“贫

贱智愚、贤不肖,皆命之于天”尽管有宿命论因素,体现出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但更多是时代背景之下

的无奈之举,“命之于天”看似把个人命运归之于天,实则是一种反求诸己的恬然自安。况且,作者所颂

赞的是不受世之荣辱美恶影响,淡泊名利的思想,并认为有此心更易成事,是一种积极进取态度。因此,

观点有失偏颇。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虽时殊事异,□以此相尚”的意思是“即使时代不同情况各异,还是以此为风尚”。意思是他们的追求

没有改变。

A.乃:竟,去h有出乎预料之意,与前句不搭配。

B.犹:还。能强调出风尚延续前代,没有改变。这个词最合适。

C.且:并且。与“虽”不能搭配。

D.然:然而。有转折之意,与“虽”搭配,但不能强调出这种风尚的一脉相承,不是最合适。

故选B0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手法的能力。

先看前面都写了什么。第①从曹家的故家写起,介绍了曹氏家族子孙秉承先人的风尚,“追思兰亭竹林之

清,东山习池之放”,他们的家风“自异于流俗”。而这独特的家风传统造就了曹克成独特的秉性,这就

是第②段所说的“恬退不事进取,惟以耕桑自给,业既不竞,常怡然自得,无慕羡不足之色”,从一定程

度上点明了曹克成恬退不事进取,内心所守过于常人的原因;

第②段介绍了他家园子中亭子的由来,“自泰定甲子,其大父居竹翁,徙建于此”;接着描写曹克成对此

亭的修缮,“克成复加缮治,充广其檐楹,补修其牖户,内外皆饰以白垩,浚流泉,垒奇石,畦以菊数百

本,径其中以供览”,种上菊花之后的命名,“亭旧无名,始命之曰’对菊’”。前面的描写交代对菊亭

的渊源以及修缮、命名过程,给人以不断推进的认识过程,起到凸显命亭之人志趣的作用;

第②段结尾交代请“我”作记,“又十有四年,为至正壬寅,始来求记于余,以垂后劝”;第③段介绍曹

克成思想认识的不断提升。可见前面对其家风的介绍以及修缮亭子等内容构成曹克定命名对菊亭请我作记

的背景,展示了曹克成思想认识的不断提升,为下文明确其思想奠定基础。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对于题干中有人的看法,可以否定也可以赞同,但要结合背景和思想内容、主题等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如认为这一观点有失偏颇。从背景上看,材料二中说“贡举法废,士无入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

执仆役以事官僚,或作技巧贩鬻以为工匠商贾”,可见元代知识分子仕进之路被阻,曹克成的“不事进取”

恐怕也是无奈之举;

其次分析其思想,他的祖上就追求“兰亭竹林之清,东山习池之放”,这是一种不同于流俗的高雅的思想

境界;到了曹克成这里,“能涉猎经史,恬退不事进取,惟以耕桑自给,业既不竞,常怡然自得,无慕羡

不足之色”,他不以世俗的功名荣辱为务,而追求一种淡泊自然的精神生活,懂得知足自乐,这本质上并

非毫无追求的消极,正如作者所说,“盖其所守,亦有过人者矣”;

再来看“贫贱智愚、贤不肖,皆命之于天矣”,里面有宿命论的思想,但在当时的时代,又遇上元代那样

的背景,当时的人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无奈之举,有思想局限也是正常的;再说

“命之于天”看似把个人命运归之于天,实则是在无法改变和反抗自身命运时的一种反求诸己的恬然自安;

最后从本文的主题思想来看,作者对曹克成是持赞美的态度的,文中写“凡世之荣辱、美恶皆不能间之矣,

克成有焉。由是而果能进,进不已也,则又游于物之外矣”,可见作者所颂赞的是不受世之荣辱美恶影响,

淡泊名利的思想,并认为有此心更易成事,是一种积极进取态度。

因此,观点有失偏颇。

当然如认可这是一种消极思想,则可以这样分析:尽管元代科举度除,知识分子仕进之路被阻,但是,也

不能因此而放弃进取之心。同时,把贫贱智愚、贤不肖都归之于天,显然是宿命论,否定了个人的主观能

动性和后天努力的可能性。因此,观点是正确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①曹氏,云间,是他们原来的家。古代有很多玩赏文物、仰慕古人诗酒游览的事,所以他们所居住的

地方,设置有很多园林、池塘、花木等美景,直至现在的子孙,即使时代不同情况各异,还是以此为风尚。

每到年节之时,和亲人、朋友一起娱乐,追念兰亭竹林的清雅,东山习家池的休闲,因为他们本来就与一

般世俗不同,人们都已经习惯了。

②他的子孙有个叫克成的,能阅读经史,淡泊不事进取,只以耕田养姿自给,学业上既然没有太大压

力,因而常怡然自得,没有羡慕别人感到不知足的脸色,但是他所坚守的,也有超过别人的地方。他家居

所的东面,有几亩小园,花木池塘,是前人亲手栽种留下的恩泽,还有保存下来的。中间有一座小亭,是

前代遗留下来的,开始建造的时间巳经没法考证。从泰定甲子年,他的祖父居竹翁,搬家到这里,在此建

造这个亭子。这以后二十六年,到至正己丑年,克成又加以修缮整治,犷充这里的梁柱,修补了这里的门

窗,里外都用白粉粉刷装饰,疏通了流动的泉水,垒上奇石,修畦种上几百种菊花,中间修上小路以供人

们浏览。亭子原本没有名字,这时候才给它命名叫“对菊”。于是作诗饮酒游览的事,更加不荒废。又过

了十四年,到了至正壬寅年,才来向我请求写一篇记,想要以此流传下去勉励后人。

③我知道像克成一样借菊花寄托心意的人,有这样的。陶渊明在晋宋乱世之际,淡泊不顺从时当时人

们的喜好,退居在家保持晚年的节操,和菊花一同傲对霜露,这其中保持的东西,一般人是不会看见的。

到了千年以后,能心领意会的人,又有多少呢??唉,人生,谁能百年富贵!贫穷卑贱聪明愚笨、有才能

与没有才能,都在于上天的安排了。忙着钻营,追求自己想要的却得不到,直到老了死去了才停止,这也

是人之常情。如果能空出内心的位置并且不对身外之物有所追求,就将没有什么不会感到快乐。凡是世间

的荣辱、美丑都不能离间他了,克成有这样的境界。由此而果然能够进益,进益不停止,那么又能够悠游

于万物之外了。

材料二

四年九月,翰林学士承旨王鹑等人认为:“贡举制度废弃,读书人失去了做官的途径,有的学习法律

案牍来做些小的官职,有的学习仆役之事来侍奉官员,有的学习技能、贩卖知识做工匠商人。”

2022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五)(11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听雨堂记

(宋)刘克庄

①天下之至音非静者不能闻也,至乐非定者不能知也。风之蓼然也,水之淙然也,啸之然也,入于耳

同也。然南郭子恭以为天籁,元结以为全声,阮藉以为鼓吹,为凤音,得于心异也。何也?噪之不如静也,

动之不如定也。

②雨之为声至矣,而闻者鲜焉。兄弟群居之乐至矣,而知者鲜。昔之人有以丝竹陶写为乐者,有以朋

友切偲为乐者。丝竹托于物之声也,人也;雨自然之声也,天也;朋友取诸人之乐也,外也:兄弟修于家

之乐也,内也。今夫大衾长枕,短渠细字,漏断人寂,堀唱篦和。当此之时,溜于檐,滴于阶者,如奏箫

韶,如鼓云和。静者闻,躁者不闻也。定者知,动者不知也。此吾友野翁名堂之意。

③夫近世言友爱者,推苏氏,其听雨之约,千载而下闻之者,犹凄然也。抑苏氏能为此言也?非能践

此言也。余尝次其出处而有感口。方老泉无恙,二字虞侍,家庭讲贯,自为师友。窃意其平生听雨,莫乐

于斯时也。既中制举,各仕四方,忧患翅酷,契阔离合,于是闻雨声而感慨矣。中年宦达,宴寐早朝,长

乐之钟,禁门之钥,方属于耳,而雨声不暇听矣。岁晚流落,白首北归,一返阳羡,一居颖滨。听雨之约,

众生不复谐矣。故曰“非能践此言也。”今野翁兄弟,俱以才业光显于时,虽为是堂,余恐其骑马听鸣之

时多,对床闻雨之时少,愿刻鄙语于堂上,暇则览焉。盖惟静可以闻此声,惟定可以知此乐,惟早退可以

践此言也。

2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也B.焉C.耳D.者

22.对第②段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世人大多躁动而无法享受“听雨”之乐。

B.我的朋友野翁为了听雨而建造了听雨堂。

C.朋友交往之乐和兄弟群居之乐一样重要

D.“听雨”的奥妙唯有漏断人寂时能够领略。

23.从语言特色的角度分析第①段画线句。

24.文末所写“早退”之志与陶渊明的“归去”之意是否相同?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21.B22.A

23.画线句采用对偶的形式,句式整齐,流畅自然。由对自然之音的倾听到人生至乐的感受,既有形象之

感,又有递进之意。

24.同:都体现了作者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对人生的思考。

异:陶渊明的“归去”是在对官场生活极端失望之后,选择彻底远离官场,回归自然。本文则以“雨声”

为引,告诫友人如要守住内心的“静”与“定”,不被官场生活所累。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也,一般放在句末,为语气助词,无实义。

B.焉,出现在句末时,可为助词,译为“啊”“呀”:也可为兼词,相当于介词“于”+代词“是(之)”。

“余尝次其出处而有感”的译文:我曾经推测他们听雨的约定(时间)而对此有所感慨。可知,“焉”相

当于“于之”此处应用“焉”。

C.耳,一般出现在句末,可译为“罢了”。

D.者,一般出现在句中,表句中停顿。

故选Bo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分析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文章第②段可知,作者通过前面对听雨的快乐知道的人少,兄弟间在一起的快乐知道的人少等论

述,最后得出“静者闻,躁者不闻也。定者知,动者不知也”的结论,可知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世人大

多躁动而无法享受“听雨”之乐。

故选Ao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句子的能力。

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就提出“天下之至音非静者不能闻也,至乐非定者不能知也”。其中“至音非静者不能

闻也”与“至乐非定者不能知也”形成对偶句,这样让句子句式整齐,产生一种形式美和节奏美,而两部

分内容相互映衬,表达流畅自然。

同时,这两者在意思上有递进的关系,从“至音”到“至乐”,是由对自然之音的倾听到人生至乐的感受,

让文章的表达更加形象,也让文章更有感染力。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比较阅读的能力

本文中,作者提到“天下之至音非静者不能闻也,至乐非定者不能知也”“静者闻,躁者不闻也。定者知,

动者不知也”,在文章的最后,通过对朋友的规劝“虽为是堂,余恐其骑马听鸡之时多,对床闻雨之时少,

愿刻鄙语于堂上,暇则览焉。盖惟静可以闻此声,惟定可以知此乐,惟早退可以践此言也”,表现了作者

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对人生的思考。而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田园将芜胡不归”中,也体现了这一情感。

但两者在情感上又有这明显的差异。陶渊明的“归去”是在对官场生活极端失望之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选择彻底远离官场,回归自然。而本文作者则是通过对“雨声”的描写与论述,通过对苏轼兄弟的回忆,

提出“惟静可以闻此声,惟定可以知此乐,惟早退可以践此言也”的规劝,告诫友人如要守住内心的“静”

与“定”,不被官场生活所累,早早从官场脱身,享受那“听雨”之乐。

参考译文:

天下最动听的音乐只有在安静的状态下才能欣赏,最大的快乐只有在(心灵)安定的状态下才能体会。

风轻轻刮过的声音,水慢慢流逝的声音,人长啸的声音,进入耳朵后听到的是(差不多)的声音。但是南

郭子恭认为这是天籁之音,元结以为这包含了天下全部的声音,而阮籍认为这是敲鼓、吹奏的音乐,是凤

凤鸣叫的声音,之所以有这样的不同,是因为心灵的感受不同。为什么呢?因为(欣赏时)噪杂不如安静,

躁动不如安定啊。

下雨的声音是最美的声音,但仔细欣赏(雨声)的人很少。兄弟们群居在一起的快乐是最大的快乐,

但知道这一快乐的人很少。过去的人有以音乐为乐的人,也有以朋友之间进行切磋为乐的人。通过乐器发

出声音的,是人;通过雨声发出自然之声的,是天;朋友间的友情的快乐,是表现在外面的;兄弟间的友

爱之乐是隐含于内在的。如今宽大的被、长长的枕头,短的烛台、纤细笔画的字,夜深人静,场篇相互应

和奏乐。在这时候,从房檐滴落到台阶的水滴声,就像用箫奏出韶之乐曲,就像鼓音相互应和。安静的人

能听到,躁动的人却听不到。(内心)安定的人能感知,而内心躁动的人却感知不到。这就是我朋友野翁

将此屋命名(为听雨堂)的用意。

近代如果说友爱之人,应首推苏轼兄弟,他们的听雨的约定,即使是一千年后的人听到,还会感到凄

然感伤。也许苏轼他们只是能那样写,而不能实际践行。我曾经推测他们听雨的约定(时间)而对此有所

感慨。那时候老泉(苏洵)还健康,两个儿子在身边陪伴,在家里讲读诗书,各自互为师友。我私下认为

他们一生中听雨的感受,没有比那时更快乐的。当他们都考中科举,到全国各处做官,各种做官过程中的

忧患和不顺,各种的相聚分离,于是在听到雨声后都有所感慨。等到他们人到中年,官职也越做越高,每

天早早地去上朝,耳朵里听到的只有皇宫里报时的钟鼓声,钥匙打开宫门的声音,却没有听雨的时间了。

(苏轼兄弟)到了晚年,因为被贬,到老了才被赦免,一个返回阳羡,一个居住在颖水之滨。听雨的约定,

人间再也不能实现了。所以我说“他们不能践行听雨的约定”。如今我的朋友野翁兄弟,都以才华和功业

显名于当时,他们虽然建造了这间听雨堂,我恐怕他们崎马听鸡鸣的时候多,而坐在床上听雨的时候少,

所以愿他们把我这篇文章刻在堂上,有空的时候就看一看。记住,只有在安静的状态下才能听到雨声,只

有在(内心)安定的情况下才能体会这听雨的快乐,只有早早地退隐才能实践我所写的这些话。

202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南轩记

[北宋]曾巩

①得邻之常地©,燔草,树竹木,灌蔬于其间,结茅以自体,嚣然②而乐。世固有处廊庙之贵,抗万乘

之1S,吾不愿易也。

②人之性不同,于是知伏闲隐奥,吾性所最宜。驱之就烦,非其器所长,况使之争于势利、爱恶、毁

誉之间邪?然吾亲之养无以修,吾之昆弟饭菽麓羹③之无以继,吾之役于物,或田于食,或野于宿,不得

常此处也,其能无焰然于心邪?

③士固有所勤,有所肆,识其皆受之于天而顺之,则吾亦无处而非其乐,独何必休于是邪?顾吾之所

好者远,无与处于是也。然而六艺百家史氏之籍,笺疏之书,与夫论美刺非、感微托远之文章,下至兵权、

历法、乐工、山农、佛老所传,吾悉得于此。皆圣人贤者魁杰之材,弹岁月,惫精思,日夜各推所长,分

辨万事之说,其于天地万物,修身理人,国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之致,罔不毕载。处与吾俱,可当所谓益

者之友非邪?

④吾窥圣人旨意所出,以去疑解蔽。贤人智者所称事引类,始终之概以自广,养吾心以忠,约守而恕

行之。其过也改,趋之以勇,而至之以不止,此吾之所以求于内者。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

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

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彼何与于我哉?此吾之所任乎天与人者。□□吾之所学者虽博,而所守者可谓简;

所言虽近而易知,而所任者可谓重也。

⑤书之南轩之壁间,蚤夜览观焉,以自进也。南丰曾巩记。

(选自《唐宋文醇》)

【注】①死地:杂草丛生的土地。②嚣然:悠闲的样子。③饭菽蕾羹:吃粗糊的食物。菽,豆类植物;蕾

羹,豆叶煮成的菜羹。

22.可填入第④段方框处一项是()。

A.然则B.若夫C.若然D.然而

23.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请把它放回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少而思,凡吾之拂性苦形而役于物者,有以为之矣。

A.第②段开头B.第③段开头

C.第③段末尾D.第④段开头

24.简述作者居于茅屋“嚣然而乐”的原因。

25.第④段画线部分的语言很有特点,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答案】22.A23.B

24.(1)居住在南轩,欣赏自然美景,忘掉功名富贵,感到快乐;(2)南轩如同朋友,在这里博览群书,

懂得修身养性之道,感到快乐;(3)读圣贤书,明白事理,懂得治国之道,感到快乐。

25.(1)采用对仗句式,句式整齐,节奏鲜明;(2)采用对比手法,能够清楚地阐明作者感悟到的观点:

君子要根据适当的时机或“进”或“退”;要清醒的面对外在的评价,知道自己做的到底是对还是错。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前文是“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

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彼何与于我哉?此吾之所任乎天与

人者”,作者意识到人应当“进退适宜”,不被外在的赞美或贬抑而左右,懂得了这个道理,就可以专心

做学问,就是“吾之所学者虽博,而所守者可谓简;所言虽近而易知,而所任者可谓重也”。由此可见,

方框处需要一个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

A.“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可以表承接关系。

B.“若夫”,像那……。表示意思转向另一方面,不符合要求。

C.“若然”,如果这样。表示假设,不符合要求。

D.“然而”,表示转折关系,不符合要求。

故选Ao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处理能力。

首先理解这句话的大意:不过冷静一下再想想,大凡像我这样违背自己的性情,劳苦自己的身体,被生活

问题所驱迫的情况,也是有理由去做的了。

“吾之拂性苦形而役于物”描述的是第②段“然吾亲之养无以修,吾之昆弟饭菽蕾羹之无以继,吾之役于

物,或田于食,或野于宿”;而“少而思”,最后悟出“有以为之矣”是针对第②段结尾“不得常此处也,

其能无焰然于心邪?”;

而③段开头“固有所勤,有所肆,识其皆受之于天而顺之,则吾亦无处而非其乐,独何必休于是邪?”正

是对“不得常此处也,其能无焰然于心邪?”的回答,是“有以为之矣”的具体内容。

由此可见,此句应当放到第③段开头。

故选Bo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嚣然而乐”原因,结合第①段“树竹木,灌蔬于其间,结茅以自休”“世固有处廊庙之贵,抗万乘之

富,吾不愿易也”,可概括出“居住在南轩,欣赏自然美景,忘掉功名富贵,感到快乐”;

结合第③段“士固有所勤,有所肆,识其皆受之于天而顺之,则吾亦无处而非其乐”“然而六艺百家史氏

之籍,笺疏之书,与夫论美刺非、感微托远之文章,下至兵权、历法、乐工、山农、佛老所传,吾悉得于

此……其于天地万物,修身理人,国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之致,罔不毕载。处与吾俱,可当所谓益者之友

非邪?”,概括出“读圣贤书,明白事理,懂得治国之道,感到快乐”;

结合第④段“吾窥圣人旨意所出,以去疑解蔽。贤人智者所称事引类,始终之概以自广,养吾心以忠,约

守而恕行之。其过也改,趋之以勇,而至之以不止,此吾之所以求于内者”“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

不出者,非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彼何与于我哉?此吾之所任乎天与人者”,“可

概括出“南轩如同朋友,在这里博览群书,懂得修身养性之道,感到快乐”。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欣赏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欣赏语言,可以从修辞、句式、用词等角度欣赏。

从句式上看,画线句“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

非也”,采用对仗格式,”……则……,……者……非也”;同样第二句“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

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也采用对仗句式,''吾之……于义,或……而……者,过也”,

这样句式整齐,读起来节奏鲜明;

从手法上看,这两组句子又分别构成对比,“非也”“亦非也”,“过也”“亦过也”,能够清楚地阐明

作者感悟到的观点:君子要根据适当的时机或“进”或“退”;要清醒的面对外在的评价,知道自己做的

到底是对还是错。

参考译文:

得到邻近杂草很多的一块地,烧掉杂草,围上篱笆,栽上竹木,在里面灌水种蔬菜,搭建起草房来供

自己休息,悠闲又快乐。世上固然有身在朝廷的显贵,财富与国君匹敌(相当)的富人,但我不愿意和他

们互换位置。

世人的性情各不相同,由此而明白处于闲散的生活状态中,隐居在僻静的处所,我的性情最为合适。

迫使我去做繁杂的事情,原本就不是我那天赋的长处所在,何况还要让人到那势利、爱憎、毁誉中间去争

斗呢?然而我母亲的赡养没条件达到最完美的地步,我兄弟们的粗食淡饭也没办法顿顿吃得上,我被解决

这些生活问题所驱迫,有时在田地里用饭,有时在野外住宿,不能够经常呆在这草房中,哪能在心里不焦

躁呢?

读书人原本就有该勤苦的事,也有该尽力的事,明白这些都是从上天那里承受过来的,进而顺从它,

那我也就没有任何地方不是该欢乐的了,为什么偏偏一定要在这草房里休息才算好呢?回想我所爱好的东

西很高远,与身在这草房中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然而六经、诸子百家、史家的著述,注解之类的书籍,

以及评定美好事物,讽刺丑恶现象,对细微的东西别有感触而寄托又深远的文章,下至用兵谋略、历法星

象、乐舞音律、农作物种植、方言和地理书,佛教道教所传授的教义法术,我又全在这草房中获取到。它

们都属于圣人贤人和突出的奇才,穷尽岁月,付出极大的精密思索,日夜各自推究学问胜过其他学问的地

方,分析辨明各种事物的论断。这些论断对于天地万物,小事与大道的关系,修养好自身,治理民众,国

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的最高表现,没有不详尽载述的。这样一来,草房与我在一起,可以够得上人们所说

的扩充自己的好友吧?还是并不如此呢?

我窥探圣人主旨用意的出发点,用它来去除疑惑,解开蒙昧。贤人和明智者称说事物,连及类属,勾

勒出由始至终的大^情形,用它来扩充自己。拿忠诚来培植我的心性,紧紧约束住节操,按宽容的原则去

行事。人有过错就改正,凭勇敢去对待所要奔赴的事业,靠永不止息来实现最高的目标,这些都是我要从

内心来加以索求的东西(原因)。获得到适当的时机就去施行,这时还守身在深山长谷而不出世,显然也

是错误的。得不到适当的时机就作罢,这时还要不辞劳苦地去谋求践行自己的主张,显然也是错误的。我

在适宜问题的处理上做得还不够,有人喜爱我而对我加以称赞,这是不对的。我在适宜问题的处理上做得

很充分,有人厌恶我而对我进行诋毁,这也是不对的。他们这两种态度,与我又有什么相干呢?进退适宜,

正是我对上天和世人所应承当的东西。既然如此,那么我所研习的学问虽然很广博,但所持守的却可以称

得上简要;所谈论的东西尽管浅近,很容易了解,但所承当的却可以称得上重大。

把以上这些话写在南轩的墙壁上,早晚看看它,用来激励自己上进。南丰曾巩记。

2022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五)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宋)苏轼

①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

己出。

②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

贾谊而术不硫,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

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

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入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

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乐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贞观可得而复。

③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

冯唐论颇、牧之贤①,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晁、董之对②,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

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

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

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

区之意,取进止。

[注]①颇:廉颇;牧:李牧。②晁:晁错;董:董仲舒。

19.填入第②段方框处正确的一项是()

A.贝ijB.故C.且D.然

20.对第②段的写作手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整散结合B.对比鲜明C.譬喻生动D.欲扬先抑

21.南宋费衮的笔记《梁溪漫志》中记录了苏轼对这一札子的多处修改,如:将“但其不幸,所事暗君”

改为“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将“驭兵驭将之方”改为“治边驭将之方”;将“远小人以除民害”改为

“去小人以除民害”。札子是古代向皇帝或官长进言议事的文书,请结合文体特征分析苏轼这样修改的原

因。

22.概括苏轼校正进呈陆贽奏章的理由,选择语段(四)《陆贽列传》中所记载的一件事情为例,对这些

理由加以阐述。

【答案】19.A20.D

21.示例:作为向皇帝进言的文书,首先要明晰准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如第②段苏轼论述陆贽进谏的内

容为治世之良药,将“驭兵”改作“治边”,不与“驭将”重复,清晰指向边境问题,切中宋代时弊,容

易引起重视,将陆贽的价值突显出来;将''远小人”改为“去小人”,“远”字是疏远,而“去”有除去

的意思,显出小人对朝政影响之大,语意更加激切。其次,向皇帝进谏,语言上要符合君臣身份,注意分

寸。如将“所事暗君”改作“仕不遇时”,没有直接点明国君的昏乱愚昧,而是比较委婉地将陆贽的不幸

表达出来,这样也有助于皇帝接纳自己的进言。

22.示例:苏轼进呈陆贽的奏章有两个理由,一是可以用来治理国家,二是意思显豁,易于接受。以传记

中阻止因献瓜果而授官一事为例,陆贽认为赏罚可以用来树立朝廷的权威,来激励人们效节戮力,而唐朝

当时已经存在轻贱爵位的现象,如果朝廷对于授官授爵不予以慎重必将影响国家的凝聚力。陆贽一针见血

地指出滥赏对于国家安定的危害,这对宋代的统治具借鉴价值。语言上以“轻”“亵”准确地揭示赏罚不

当的后果,表意明晰,“若又自弃,将何劝焉?”以问句形式引发执政者的反思,确实有“开卷了然”的

效果。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使德宗尽用其言,口贞观可得而复”的意思是:假使唐德宗能完全按陆贽的进言去实行,那么贞观之治

的盛况便会再一次出现。

前句是假设条件,后句是结果,故应该用顺承连词。

A.则,顺承连词,那么;

B.故,因果连词,所以;

C.且,连词,并且;

D.然,转折连词,然而,但是。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段写作手法的能力。

A.这段话中,“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等句子,句式整齐对称,读起来

朗朗上口;“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等散句穿插其中,整散结合。

B.“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

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把德宗和陆贽进行对比,突出性格忠厚、诚恳,崇尚和平、不爱钱财

等性格特点,也揭示出他和德宗之间的差异以及最终不能为德宗所用的原因。

C.“可谓进苦口之乐石,针害身之膏肓”把陆贽的进言比喻成良药,形象生动。

D.先说“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

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高度赞扬陆贽的才学本领,接着诉说他“仕不遇时”的遭遇,是先

扬后抑,不是欲扬先抑。

故选D。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体特征及语言特色的能力。

向皇帝进言的文书,是希望皇帝能够纳谏,为此必须要在文辞上宛转而令皇帝愿意悦纳。“但其不幸,所

事暗君”一句,把矛头直接指向皇帝昏庸,容易引起皇帝的猜疑;故而他改为“仕不遇时”,把陆贽不被

重用的原因归为没有遇到有利的时机,显得委婉含蓄,也不让皇帝因感到被讽刺而心生抵触,更容易接纳

谏言。

进言的观点必须鲜明,符合时政,才能让皇帝感到接纳其谏言有价值。“驭兵驭将之方”中,两个“驭”

字重复,且只突出其带兵能力强,对于宋代本身没有足够的针对性,改为“治边驭将之方”,从语言艺术

上来说不重复,同时也切合宋代边患频繁的特点,从而更能引起皇帝的重视,突出其价值。

“远小人以除民害”中,“远”是疏远之意,语言比较温和;而“去小人”则观点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于

小人乱政的愤慨以及去除小人的强烈愿望,语气更激切0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概括分析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

从原文来看,从“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如贽之论,开卷

了然”可见,他认为陆贽的言论不但道理深刻,而且意思明了,容易理解;“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

得而复”“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可见,他希望皇帝能采用陆贽的言论,来治理国家,使国

家繁荣昌盛。

语段(四)中有几件事,一为劝皇帝反省责备自己,向天下认错;二是当皇帝想授予路上进献瓜果的人官

职时,陆贽有理有据地说服皇帝不能随意给人官职;三是陆贽反对皇帝任用奸猾谄媚的裴延龄而被皇帝忌

恨疏远贬责。这其中,阻止因献瓜果而授官一事最适合用来说明苏轼进献他的奏章的缘由,“爵位,天下

公器,不可轻也”“非功而获爵则轻,非罪而肆刑则亵。”几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无功而受爵,无罪而

受刑给将会让国家陷入混乱,从而使得国家不能安定。本来国家已经“今所病者爵轻也”,倘若统治者不

自重,“若又自弃,将何劝焉”,将会缺乏激励人们的办法。由此可见,他所说的话明白清楚,而道理却

十分深刻,很适合用来引发皇帝的思考。

参考译文:

臣等认为作为臣子向皇帝进献忠诚,就像医生对症下药一样,药虽然经医生之手交予病家,但药方多

是从古人那里传下来的。如果药方在世间已经被证明确实有效,那么就不必都要由医生自己拟定。

我认为唐德宗时的宰相陆贽,才能本来就是帝王的辅佐,学问足可成为帝王的老师。论说深刻地切中

事情的要害,言语不离开道德的范围。智慧可比张良而文才胜过他,辩才可比贾谊而道术更切于实用。上

可以纠正皇帝想法上的错误,下能够贯通天下人的心志。但不幸的是他为官没能赶上良好的时机。唐德宗

以严厉刻薄为能事,而陆贽以忠诚敦厚去规谏;唐德宗以猜疑的方式对人,而陆贽以诚心相待去劝导;唐

德宗喜好用兵打仗,陆贽则认为消弭战事是当时首先要做到的;唐德宗喜好敛聚财物,陆贽则认为散财于

民最为迫切。至于任用人才、接受意见的方法,整治边防、驾驭将帅的策略,归罪于自身以收拢人心,改

正过错以顺应天道,挨斥小人以消除百姓的祸患,珍惜爵位以授予有功的人,这些合理的建议,很难列举

完。陆贽真可以说是进献了苦口的良药,去诊治危害身体的重病。假使唐德宗能完全按陆贽的进言去实行,

那么贞观之治的盛况便会再一次出现。

臣等每次从皇帝听讲的西阁退出,都私下相互议论,认为像您这样圣明的天子,一定喜欢陆贽的议论。

只要圣明天子和贤能大臣两相契合,那就如同君王和臣子处于同一时代了。当初冯唐论及战国时廉颇、李

牧的贤能,汉文帝为之叹息;魏相陈述了西汉晁错、董仲舒等应对当时皇帝的言语,汉宣帝就按这些言语

施政而成就了汉室中兴的业绩。如果陛下自己寻求老师,就不如从近一点的唐朝选取陆贽。要说那六经如

《诗》《书》《礼》《易》《乐》《春秋》,三史如《史记》《汉书》《后汉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并不是不

可观览,其实都是足以凭借来治理好国家。然而圣贤言论幽深高远,史书、子书分散杂多,犹如山高海深,

很难从中少量选择并直接推广运用。而陆贽的议论,一打开书本就非常明了清楚,汇聚了古往今来的学说

精华,确实是国家治乱的一面镜子。臣等想把他的奏章稍微加以整理校对,重新抄好进呈给陛下。希望陛

下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旁边,就像亲眼见到陆贽之面一样:反复熟读它,就像和陆贽当面谈话一样。这样,

一定能启发陛下天子之性的神明天资,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能成就强盛国家的功业。臣等说不尽愚陋的心意,

请陛下决定是否采用。

2022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五)(11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东林书院记

(明)王守仁

①东林书院者,宋龟山杨先生①讲学之所也。龟山没,其地化为僧区,而其学亦遂沦入于佛老训诂词

章者且四百年。成化间,今少司徒泉斋邵先生②始以举子复聚徒讲诵于其间。先生既仕而址复荒,属于邑

之华氏。华氏,先生之门人也,以先生之故,仍让其地为书院,以昭先生之迹,而复色山宅下。先生既已

纪其废兴,则以记属之某。

②呜呼!物之废兴,亦决有成数矣,而亦存乎其人。夫龟山没,使有若先生者相继讲明其间,龟山之

学,邑之人将必有传,(1)!求当时从龟山游不无人矣,使有如华氏者相继修葺之,纵其学未即明,

其间必有因迹以求道者,(2)!又使其时有司有若高君者,以风励士习为己任,书院将无因而圮,(3)_!

是三者,皆宜书之以训后。

③若夫,山冬手,得之程氏,以上接孔孟,下启罗、李、晦庵②,其统绪相承,断无可疑。而世犹议

其晚流于佛,此其趋向,毫厘之不容于无辨,先生必尝讲之精矣。先生乐易谦虚,德器溶然,不见其喜怒。

人之悦而从之,若百川之趋海。论者以为有隼出与用,非有得于其学,宜弗能之。□□世之宗先生者,或

以其文轮之工,或以其学术之邃,或以其政事之良。先生之心,其殆未以是足也。从先生游者,其以予言

而深求先生之心,以先生之心而上求龟U之学,庶乎书院之复,不为虚矣!

(有删节)

【注释】①龟山杨先生:杨时(1053—1135年),字中立,号龟山,人称龟山先生。北宋哲学家、文学家。

他学于程颍、程颐,在“二程”和朱熹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理学南传做出了重要贡献。②程朱

理学:由北宋程颍与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至罗从彦,三传至李侗,到南宋时期朱

熹成为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号晦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