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及汉语拼音教学方法_第1页
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及汉语拼音教学方法_第2页
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及汉语拼音教学方法_第3页
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及汉语拼音教学方法_第4页
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及汉语拼音教学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家长学校给我的启示“取得家长的支持就是你工作成功的一半。”事实证明这是我们学校长期以来实践获得的成功经验。学校工作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体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的重要性,这也是本期家长学校给我的启示。作为班主任,普遍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庭无关,于是一推了之,或者以“学生最听老师的话”“学生只听老师的话”为借口,将教育责任完全放在学校和老师身上,或者认为只要“学校教育得好”,其教育效果——孩子的成绩一定好

事实证明,这样的观点危害性十足,许多学生会因此而得不到全面的教育从而形成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甚至出现反社会化的行为。家庭与学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组成要素,在教育个过程中是不能分割开的,家长的错误就是在于未能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而得出的不正确的结论。在学生时期,教育是应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因为学生的绝大部分科学知识与技能、社会规范与道德价值观都是在学校教育中得以完成的。但传授知识、社会规范与道德价值观也是家庭教育所具有的职能,所以二者的教育目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家庭教育在学生学校教育中应该发挥其自身的辅助作用。家庭教育应该如何发挥它的辅助作用呢?我认为最关键的几点应该是:首先,要让家长重视教育。家长本身如果不重视教育,总持“读书无用处”之观点,尽管我们的老师再“苦口婆心”“用心良苦”也是徒劳无功的。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文化,教育不了孩子,但我们在教育中发现,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与家长的文化水平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绝对的,相反,倒是一些父母重视孩子家庭教育的孩子,往往能投入专心学习,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怎样才能提高家长对教育本身的重视呢?学校平时可以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多创造机会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教育中来,让家长熟悉我们所做的和我们所期待的。班主任要针对性地把孩子的情况反映给家长听,以及时地让家长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而对于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我们更要帮助家长在孩子教育的措施中采取可行的具体的方式,让家长也尝到有效教育的成功喜悦。我们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给家长学习任务,给家长教育信息,从而让家长重视起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地位。我所带的一年级二班,是这学期新接的班,由于对家长和学生都不熟悉,工作很难开展。还有一些家长对换班主任颇有看法。这让我很苦恼。这个班农民工子弟占大多数,家长们忙于打工,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认为只要有老师就足够了。这时,家长学校及时地开课了。在家长学校的课堂上,我认真地观察了每一位家长,他们都在专心地听课,记笔记,课后还经常有人和我沟通教育方法。更让我欣喜的是,他们开始理解我的工作,配合我的工作了。我们班有个叫王晨宇的小朋友,平时家长都不在身边,家长都是地道的农民,因为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对读书也持怀疑态度。在听完家长学校老师们讲的课后,他们主动来学校找我。,我把孩子平时做功课的情况大概简单地和他们交流了一下,并教会他们在平时督促孩子做功课的时候并不是教孩子怎样做,而是认真耐心地花几分钟聆听孩子读书。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流利、有感情背书感到惊喜,自从与孩子一起做功课后,孩子竟然当起了爸爸妈妈的小老师,家长每天的签名方式也只是采取简单的盖章方法,但有了家长的重视,孩子开始一天天地进步了,家长也一天天进步了。其次,要让家长了解孩子。家庭教育之所以能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是因为家庭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对其有着深刻的影响。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最初教育往往会给孩子留下抹不去的影响,而且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过程十分熟悉,在朝夕相处中十分了解孩子的个性,不是有这样一种说法吗?“知子莫若父,怜子莫若母”,可见,家长总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因此,与家庭配合,有助于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有一位著名教育学家说:“教师如将其教导活动局限于学校范围以内,不对学生家长进行工作,那就不会达到所希望的结果”。教师在加强学校的教育工作外,还要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使家长成为一种有力的教育力量。如何才能使学生家长认识到自身的教育力量存在并更好地发挥其教育能量,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配合,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呢?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都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有针对性有效果地帮助孩子成长。有的家长眼中只有“分数”,考了高分的孩子,就是完美,优秀的孩子,其他品德方面教育就不再重视。自从听了家长学校教授所讲的家庭德育教育讲座后,许多家长改变了以前的错误观念。许多学生非常努力,但成绩提高不快,于是家长便断言“孩子笨”。这种态度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自卑以至放弃努力,这会给教师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对待成绩的方式上,要么是不闻不问,要么是求全责备,这些都会对学生教育起不良的作用。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即使学生在学习方面不是很理想,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作为家长应多与教师配合,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班主任平常应多与家长一起,共同研究、发掘孩子的优点、特长,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赞赏自己的孩子,并帮助孩子把不足的地方改正过来。再有,老师要运用多种有效的“家访”方式。家访即家庭访问,它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和家庭及其教育情况而与学生家长联系的重要形式,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延伸手段。在进行家访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总是上达成共识,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⑴在开学初,尤其是班主任接手新班级是时,要尽量对学生进行普访。普访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对学生进行普访时,教师也应把全班的学生家长进行较详细的分类。如: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心理特征等,可分为溺爱型、粗暴型、淡漠型、教养型。然后教师在以后的家访中注意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⑵在平时对个别学生进行专访。在对学生进行专访时,不管是有既定的教育目的还是突发变故,班主任老师在与家长进行交流前都要做好细致全面的准备,对于家访的目的或者想了解的情况做有条理的整理,家访时要把握主动,有针对性地和家长谈话,同时巧妙地控制整个谈话内容,有条不紊地转变话题,引导家长与班主任保持一致的教育话题。⑶注意不要把家访变成“告状”“诉苦”的代名词。“报忧不报喜”的家访往往会把重点放在罗列孩子的错误,意在指责家长的失职上,这样,就会让家长产生一种不愉快甚至抵触的心理,损害了家长的自尊心,就有可能会使家长情绪低落、态度冷漠,出现不配合老师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与家长交流时一定要学会尊重家长。一旦家长在心理上感觉得不到老师的尊重,就会容易对老师产生反感情绪,甚至与老师对立起来,这样就达不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在与家长进行联系时,要对家长以礼相待,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注意不要有伤害家长的言行,更不要有训斥家长的举动,这样才会使家长相信老师是在真诚地关心和帮助学生,才会使家长乐于接受老师的意见,从而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实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上,还要注意积极主动的联系家长,加强与家长的双向沟通,以利于共同育人。新世纪科技的发展,给予我们越来越方便的交际方式,例如最近流行的“校讯通”正是一种方便、快捷的与家长取得联系和沟通的网络方式。得到赞赏的孩子必然树立学习的信心和提高学习的兴趣,有了家庭教育的同步,孩子才是真正地得到自己的教育,才会有更快更全面的发展。

总之,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社会比作孩子成长的大家庭,那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相当于这个大家庭里面的父母双方,缺少或忽略任何一方,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两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才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所以,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共同配合,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齐步,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才能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

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家长学校给我的启示

一机一小浅谈汉语拼音教学方法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把拼音教好,让学生读准,写准,拼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是很难的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有色彩明丽的插图、浅显易懂的内容、富有童趣的练习,大大增加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而且教材还体现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等特点,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用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证明每一个人至少有7种不同的“智力中心”,分别是语言智慧、逻辑数学智慧、视觉空间智慧、肢体运作智慧、音乐智慧、人际智慧、内省智慧。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这些智慧不断受先天及后天的影响启发或开闭,而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只是在知识的传授上,更是在发掘并引领这些智慧的发展。多元智慧理论对于规划孩子的教育,开发他们的智慧潜力,提高综合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尝试着用多元智慧理论结合教科书来指导汉语拼音教学。激活孩子不同的智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抽象枯燥的拼音符号变得具体可感,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一、轻松学习,体验乐趣,激发学习兴趣。纯拼音教学是抽象的、枯燥的。长达一个多月的拼音教学枯燥无味,很不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所以,我认为应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即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理解。如:“小姐姐爱唱歌,张大嘴巴

aaa

,“清晨公鸡要打鸣,圆圆嘴巴

ooo

”。当教学汉语拼音第3课,我讲到“

b

”的字形时,说“小姐姐听广播,右下半圆

bbb

”。学到声母“

p

”时,我问“你准备怎么记住

p

的样子呀?”一名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学着编了句儿歌“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圆

ppp

。”我听后大加表扬。后来的汉语拼音学习,基本上是学生自己编儿歌记字母,我只是稍加指点。如“姐姐弟弟来摸瞎,两个门洞

mmm

”,“椰子树上椰子多,左

i

e

ie

ie

ie

”,“我爱北京天安门,左

a

n

an

an

an”等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发展。除此以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发挥想像编造故事,吸引学生。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yi、wu、yu

时,我也是编故事穿插。如:“小

i

的妈妈是大

y

,它们生活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

yi

yi

yi

”,“小

u

的爸爸是大

w

,他们住在屋子里,整体认读音节

wu

wu

wu

”,“小

ü

没有爸爸和妈妈,去掉两点和大

y

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

yu

yu

yu

”学生对这类故事特别感兴趣,新知识掌握得既快又牢固。

二、课件展现,图音结合,色彩记忆。多媒体计算机的声、光、色、形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兴趣,展现色彩鲜艳的情境图把学生带入了美的境界,进行美的享受。让学生在感官认知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知识。如在看图说话时,寻找图形与字形,图意与读音的相同点如教学单韵母ü:图上画着条翘着尾巴的大红鲤鱼在吐泡泡。出示投影片学生仔细观察。这田图上画着什么?它在干什么?它跟单韵母ü什么相似点?学生仔细观察后得出答案:单韵母ü的发音和鲤鱼的“鱼”第一声相同。翘着尾巴的大红鲤鱼的身子就像单韵母ü,红鲤鱼吹泡泡就像是ü上的两个小贺点。学会比较,为后面的读音记形奠定的基础。采用不同颜色制作图片、幻灯片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有个孩子就曾拿着自制的拼音卡片对我说:“我以前者分不清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可现在我一看见卡片上的颜色,我就知道它叫什么了,因为我把声母全部涂成了红色,把整体认读音节涂成了蓝色。”受到这个孩子一番话的启发,我课件的“拼音角”也利用了不同颜色来书写;红色代表声母,黄色代表整体认读音节,黑色代表韵母。这种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我想可能比老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他们要深刻得多。

三、巧创儿歌,记忆字形。根据儿童的语言发展的特点。学龄儿童特别喜欢一些顺口的儿歌。若把它与记字形联系起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教材在编排上抓住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拼音教学内容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有机地把拼音与识字结合起来,我认为这种安排不仅是巩固和运用汉语拼音,还在于运用汉语拼音学习一部分构字率较高的独体字,为学习合体字准备条件。如如“马蹄印儿ddd”、“右上半圆ppp”、“伞柄朝下ttt”、“9字加弯ggg”等。在教“ing”这个后鼻韵母时,我问他们怎么记住这个韵母的发音,有个孩子站起来说,她要用儿歌来记:“天上一颗星,树上一只鹰,墙上一颗钉,地上一块冰。”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记忆的效率。四、结合游戏、娱乐来进行拼音的教学,发展肢体运作智慧。“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事,都就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洛克语)对于刚进校的一年级学生,拼音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那么他们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难以集中。低年级最常见的游戏就是"找朋友"。不过这个"找朋友"可以找不少名堂。可以复韵母找朋友(如:an

一个学生拿a,另一个学生拿n);可以整体认读音节找朋友,也可以两拼、三拼音节找朋友,还可以图文找朋友(如:"转笔刀",一人拿图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