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初中语文】《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初中语文】《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初中语文】《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初中语文】《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子二则庄子

楚王听说庄子很有学问,特意派人去聘请他为相,两大夫找到正在钓鱼的庄子,说明来意。庄子头也不回,答道:“我听说楚国有个神龟,死了三千年,枯骨龟甲还被楚王珍藏着,你们说这个畜牲多幸运呵!”大夫还以为他说的是楚王敬贤之意。不料庄子冷笑道:“我呢,却宁可拖着尾巴在泥水中爬行,因为至少还活着,活得自由自在,我可不愿意让楚王供奉珍藏。”两个大夫这才又羞又愧地退去了。导入新课庄生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欣然自得地飞舞着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起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是我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做物、我的交合与变化。寓意:人生变化无常,齐物思想,物我合一导入新课庄子春秋战国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一个时代,同时又是中华文化最为有幸的时代。百家争鸣,各流派纷纷登场,给我们带来了光彩炫目的第一次文化大繁荣。其中有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的散文以“汪洋恣肆”著称,他就是庄子。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古代先贤大哲。导入新课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的主要思想是清静无为。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为了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作者简介《庄子》《庄子》一书,今存33篇,分为内篇7,是庄子所作,外篇15和杂篇11,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文笔汪洋恣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庄子》善于虚构,大多是寓言作品,“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深奥、玄妙)”。想象丰富,多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从文学价值方面讲《庄子》才一书展现出的浪漫主义才力,更为后世称道和借鉴。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这部文献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它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有了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作品简介背景介绍《逍遥游》列于《内篇》之首。“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悠闲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无所依赖、自由自在地活动,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战争也空前残酷。庄子天资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使他无力一展抱负,改变现状,他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间翱翔,在绝对的自由环境里寻求解脱。因此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北冥有鱼

北冥(mínɡ)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xǐ)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xié)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原文诵读

北冥(míng)

鲲鹏(kūn)

抟(tuán)

迁徙(xǐ)

正色邪(yé)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体积,不知道大到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译文北冥①有鱼,其名为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③;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④。①北冥: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通“溟”,指广阔幽深的大海。下文的“南冥”和“冥海”都用此意。②鲲(kūn):本指鱼卵,此处借用为表大鱼之名。这符合庄子的《齐物论》本旨和庄子的独特的奇诡文风。③不知其几千里也: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大。一说“几”本义为极微小,引申为“极为接近”,此处当解释为“尽”;因为《庄子》一书中表数量的词都用“数”,如“数仞”“数金”。④鹏:古“凤”字,此处借用为表大鸟之名。译文注释(1)内容上:用奇异的想象,夸张,描写了形体硕大,变化神奇的鲲鹏;(2)结构上: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体现了庄子文笔的奇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文章用“鲲鹏”开篇有何妙处?研读探究写鲲鹏的目的地是“南冥”有什么作用?--与出发地“北冥”形成对比,表现鲲鹏从渺远幽深的极北之地迁徙到极南之地,可见其志向远大。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南冥是天然的水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研读探究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好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当海动风气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译文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①而飞,其翼②若垂天③之云。是鸟也,海运④则将徙⑤于南冥。南冥者,天池⑥也。①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②翼:展开的翅膀。③垂天:天边。一说遮天。垂,通“陲”,边际。④海运:海水运动,此处指汹涌的海涛。⑤徙:迁移。⑥天池:天然形成的池子。译文注释1.两个“不知其几千里也”,用了反复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鲲鹏的形体之大;2.“怒”,写出鹏腾飞时力度之大,气势之盛。3.“垂天之云”兼用比喻和夸张,突出鹏翼之大。文章第一层是如何描写鲲鹏的形象的?研读探究《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译文《齐谐》①者,志怪②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③三千里,抟④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⑤以六月息⑥者也。”①《齐谐》:志怪小说集。《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七卷,题宋散骑侍郎东阳无疑撰。《旧唐志》同,《新唐志》入小说家类。亡于赵宋,遗文散见于《艺文类聚》《法苑珠林》《初学记》《白孔六帖》等类书中,其中《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征引最多。②志怪:记述怪异的故事。志,记载。③水击:“击水”一词的倒装,形容大鹏起飞时翅膀拍击水面的壮观景象。④抟(tuán):盘旋上升。扶摇:旋风。⑤去:离开。⑥息:气息,指风。译文注释引用《齐谐》的文字,有什么作用?引用《齐谐》的文字渲染鹏之大。“击、抟、三千里、九万里”等极言鹏徙南冥时气势恢宏。让人产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研读探究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1.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生动传神描写了大鹏起飞的气势,阐明“万物都有所待”的道理,如大鹏一样,它的鹏飞也需要凭借外力。2.“击”“抟”两字,拍打和盘旋飞翔,生动传神写出了鲲鹏振翅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激发人的豪情壮志,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3.启示人们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勇于搏击,敢于追求。研读探究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都是活动着的生物的气息相互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从高空往下看的时候,也不过就像这个样子罢了。译文野马①也,尘埃②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③。天之苍苍④,其⑤正色⑥邪⑦?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⑧,亦若是则已矣。①野马:云雾之气变化腾涌成野马的样子。②尘埃:空中游尘。③以息相吹也:以气息相互吹拂所致。④苍苍:深蓝色。⑤其:或许。⑥正色:真正的颜色。⑦邪(yé):通“耶”,疑问词。⑧其视下也:它(指鹏)向下俯视。译文注释“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意在说明野马般奔腾的雾气,空气中飘浮的尘埃,都很细微,但都是有生物用气息吹动的。这是在解释大鹏为什么要借助大风的力量飞往九万里的高人,并飞向南海。就连若有若无的雾气,漂浮着的极微小的尘埃,尚且需要生物的气息吹动,而背部就有几千里之大鹏鸟,更要借助风力。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研读探究作者说大鹏视下如同人视苍穹意在说明什么?大鹏在几万里高空俯瞰地面,也如同地面上的人仰望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作者这样写意在突出大鹏飞翔高度之高,也表明人与大鹏的视力都有限。研读探究第一层: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鲲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第二层: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第三层:作者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内容分层这则故事描绘出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说明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中心主旨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像力丰富。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研读探究①硕大无比。“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都突出表现了其体型之庞大。②力大无穷。大鹏飞行时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能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可见其力大无穷。③志存高远。大鹏迁徙,要从北海飞往南海,一北一南,行程遥远,可见其志向之高远。④善借长风。大鹏之所以能够飞于天,万里南征,完成自己的南徙大志,是因为其善于把握时机,善于凭借劲风而扶摇直上,展翅南飞。庄子笔下的“鹏”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研读探究“天之苍苍,其正色邪?…亦若是则已矣。”(“人视苍穹”如同“大鹏视下”)意在说明什么问题?鹏鸟飞在天空看地面,和人们仰视天空看到的是一样的,都不能看到“正色”,都受到距离的限制,说明人与大鹏的视力都有限。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研读探究(1)表达对理想的追求,对自由、光明境界的执着追求。(2)说明事物的存在都有所凭借,它们的活动都善借外力。庄子借鲲鹏表达了什么感悟?研读探究作者以人之视天来想象鹏之视下,九万里高空的大鹏往下看人世,跟人往上看无限遥远的天空,正是同一景象,人世间全都融进了一片湛蓝之中。想象奇妙,意境开阔邈远。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庄子文章想象奇特的特点的。研读探究鲲鹏入深海,翔九天,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它给我最大的启迪是人应该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就如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伟大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勇于承担历史的使命。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你从鲲鹏身上受到哪些启迪?研读探究①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范仲淹、诸葛亮、孙中山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②任何事物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我敬佩鲲鹏善于借助“六月息”扶摇直上的智慧。时代给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机遇,我们也要好好凭借我们的“长风”而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从鲲鹏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研读探究❶夹叙夹议。夹叙夹议,节节叙事,节节议论,议论方式灵活多变,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表达思想,增强了说服力。写作特点➋想象奇特丰富,气势磅礴,富有浪漫主义。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击三千里”“抟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壮阔。➌运用夸张、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营造了雄浑开阔的意境。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是美鹏的翅膀比作天边的云是比喻。通假字北冥有鱼其正色邪(“冥”通“溟”海)(“邪”通“耶”语气词呢、吗)词类活用志怪者也水击三千里南冥者,天池也怒而飞(形作名,怪异的事情)(名作形,在水面上)(名作形,天然的)(形容词用作动词,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文言现象古今异义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野马也怒而飞南冥者,天池也(古义:海水运动;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古义:这;今义:对,正确(跟“非”相对))(古义: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一种珍稀动物)(古义: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今义:愤怒)(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今义:湖泊的名称。)文言现象一词多义以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其其名为鲲不知其几千里也其正色邪?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