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课件 第六课 阁夜_第1页
大学语文 课件 第六课 阁夜_第2页
大学语文 课件 第六课 阁夜_第3页
大学语文 课件 第六课 阁夜_第4页
大学语文 课件 第六课 阁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阁夜杜甫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上一课,我们与“诗仙”李白一路相伴,“登临凤凰台”,回望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倾听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体会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阁夜》,跟随唐代另一位伟大诗人——“诗圣”杜甫,去遥望壮丽的峡江夜景,聆听悲壮的号角鼓声,细品悲凉哀伤的人生感慨。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诗歌赏析

意象品读

诵读欣赏教学设计一、作者简介二、背景介绍

借景抒情,慨叹人生凄苦之境寓情于景,传达沉郁悲慨之情三、诗歌赏析感时伤事,表露忧国忧民之心感怀名士,倾诉无边寂寥之苦四、意象品读课文讲解一、作者简介(一)人物生平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人,世称杜少陵。天宝年间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安史之乱”时,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759年),他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二)诗歌创作

杜甫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的黑暗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甘愿为解救人民苦难而自我牺牲。杜甫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被称为一代“诗史”。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篇章结构富于变化,语言讲求炼字炼句。杜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三)艺术成就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作为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其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古、七古长篇,亦诗亦史,铺叙的同时,又着力于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律、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成熟的阶段。

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阁夜”,即西阁之夜。该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致使蜀中大乱。动乱的社会背景下,又恰逢其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诗人感时忆旧,写下了这首诗。二、创作背景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三、诗歌赏析1.注释[1]阴阳:指日月。[2]短景:指冬季日短。景:通“影”,日光。[3]霁:雪停。[4]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在夔州东。[5]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6]战伐:崔旰之乱。[7]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8]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提到。[9]人事:指交游。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漫:徒然、白白的。2.

译文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战乱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人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又算得了什么呢。

《阁夜》是杜甫律诗中的典范,诗人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因而感慨万千。他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图在内心超越这些人生的感慨。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亦有豪气和超然之意。(一)借景抒情,慨叹人生凄苦之境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岁暮时节,冬日傍晚,刚刚放晴的太阳好像被催促着似的匆匆收敛了最后一抹余晖,夜晚来临了。这是一个霜雪初停的寒夜,无边无际的霜雪好像蔓延到天边,银白色的雪光散发出阵阵寒意,衬托得这个夜晚越发冷寂了。“催”和“寒”两个字既是写景,又有作者的人生感受。光阴催促着每一天的日升日落,而作者自己也被光阴催促着到了暮年,国事家事天下事,忧心的事情很多,可是时光的流逝让人不得不产生一种来日无多的紧迫感。冰天雪地固然寒冷,对于贫病交加、飘泊天涯的杜甫来说,心境的寒冷也和这个冰天雪地的寒宵融为一体了。

(二)寓情于景,

传达沉郁悲慨之情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写诗人冬夜闻见之景。黎明前的长夜,远处的声声鼓角,在辗转难眠的诗人听来更显悲壮;俯仰天地,三峡水流湍急,天上的繁星和银河倒映其中,随江水摇曳不定。诗句音律铿锵,形象鲜明,寓情于景,借眼前雄浑伟丽之景传达出诗人沉郁悲慨的心情。(三)感时伤事,表露忧国忧民之心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此处由景物转到了人事。听到“五更鼓角”,作者生发出无限联想。当战争的消息传来,他在夜晚听到过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听到过有很多地方传来渔人、樵夫的歌声。这两句写得异常凄凉悲怆,作者感时伤事、忧国忧民的情怀溢于言表。(四)感怀名士,倾诉无边寂寥之苦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诸葛亮和公孙述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好友相继离世,亲朋也无一字书信问候,人生多么寂寞苦闷!这寂寞苦闷也终将化为虚无,那就随它去吧。此句把全诗的意象都贯穿起来,使其具有一种深邃的历史时空感。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忧愤感伤的情绪和对国家、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一)时空交错,丰富表达

该诗有丰富的时空意象,如“岁暮”“天涯”“五更”“三峡”“千家”“数处”等。“岁暮”“五更”是时间意象,其他为空间意象。“岁暮”与“阴阳”相搭配,则“短景”给人的岁月倥偬之感又递进了一层。表面上,这句诗是说岁暮的时候,阴阳催迫着短景,实际催迫的是诗人的年华,“短景”也是作者来日无多的代称。四、意象品读“天涯霜雪霁寒宵”也是这样。寒宵雪霁,但加了“天涯”这一意象,意境又骤然阔大起来。如此空旷之天地,唯自己孑然一身,更增冬夜之寒冷,心境之凄清。“五更”“三峡”两句都是写实,但两个时空意象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五更”是不可见的,它只是一种感受,所以弥散,诗人的神思飞得很远;“三峡”是具体可视的,它凝定着诗人的目光,思绪又回到眼前。一离一聚,一放一收,诗歌的意境变得更加深邃。(二)虚实结合,深化情感

在诗歌中,实象可使诗歌表达更具体生动;虚象可使诗境更空灵,更富涵蕴。《阁夜》一诗既有实象,如霜雪、鼓角等,也有虚象,如阴阳、战伐等,虚实搭配,营造了凄凉寒怆的意境。

如“岁暮阴阳催短景”一句,光阴如白驹之过隙,脚步匆匆,“短景”是其结果,其实也是诗人的主观感受。“阴阳”是虚,“催”和“短景”是实,如此虚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