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所得税实务第一节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实务第二节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实务
第一节
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实务
子任务一
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
任务目标
(1)正确计算企业应预缴的所得税额。
(2)正确、规范填报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见表5-1)。
2017年4季度风尚公司应预缴的所得税额计算过程如下:
(1)企业本季度会计利润:
5000 + 200 - 4000 - 60 - 12 - 170 - 300 - 22 + 50 - 100 + 50 = 636(万元)
(2)企业实际利润额:
636 - 50 = 586(万元)
(3)企业本季度应预缴所得税金额:
586 × 25% = 146.5(万元)★行家提示:
(1)企业所得税实行按年计征、分月或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征收办法。平时月(季)度纳税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企业所得税分月或分季预缴,由税务机关具体核定。
②企业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自月份或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第4行“利润总额”修改为“实际利润额”,实际利润额填报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减除以前年度待弥补亏损以及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后的余额。
(3)纳税人12月或者第4季度的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应在纳税年度终了后15日内完成,预缴申报后再进行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4)自2012年1月1日起小型微利企业预缴企业所得税处理要求如下。
①上一纳税年度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同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的资产和从业人数标准,实行按实际利润额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小型微利企业,在预缴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第9行“实际利润总额”与15%的乘积,暂填入第12行“减免所得税额”内。
②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在预缴申报企业所得税时,须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上一纳税年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主管税务机关对企业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核实后,认定企业上一纳税年度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得按第1条规定填报纳税申报表。
③纳税年度终了后,主管税务机关应核实企业纳税年度是否符合上述小型微利企业规定条件。不符合规定条件或已按第1条规定计算减免企业所得税预缴的,在年度汇算清缴时要按照规定补缴企业所得税。一、企业所得税的概述
1.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企业所得税是指对我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所得税。
2.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但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又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实际管理机构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机构。
机构、场所是指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
3.征税对象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
(1)居民企业的征税对象为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
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2)非居民企业的征税对象。
①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境内,以及发生在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②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实际联系是指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拥有的据以取得所得的股权、债权,以及拥有、管理、控制据以取得所得的财产。
4.税率
(1)基本税率为25%。适用于居民企业和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且所得与所有关联的非居民企业。
(2)低税率为20%。适用于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实际征税时适用10%的税率)。
5.税收优惠政策
1)减征和免征
(1)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2)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4)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居民企业技术转让符合条件的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高新技术企业优惠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小型微利企业优惠
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如下所述。
(1)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 000万元。
(2)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 000万元。
“从业人数”按企业全年平均从业人数计算,“资产总额”按企业年初和年末资产总额平均计算。
4)加计扣除优惠
加计扣除是指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还可以加扣一定比例。
(1)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2)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残疾人员的范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
5)创投企业优惠
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6)加速折旧优惠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实需要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7)减计收入优惠
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8)税额抵免优惠
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9)民族自治地方的优惠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决定减征或免征。自治州、自治县决定减征或免征的,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10)非居民企业优惠
非居民企业减按10%的所得税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二、平时预缴所得税额的计算
1.据实预缴
本月(季)应缴所得税额=实际利润累计额×税率-减免所得税额-已累计预缴的所得税额
实际利润累计额是指纳税人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平时预缴时,实际利润额填报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减除以前年度待弥补亏损以及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后的余额计算,其他纳税事项不作调整,待会计年度终了再作纳税调整。
税率统一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25%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减免所得税额是指纳税人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的税率优惠、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额预缴
本月(季)应缴所得税额 = 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 12(或4) × 税率
注意: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实际数除以12(或4)得出每月(或季)纳税所得额,上一纳税年度所得额中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税率统一按照25%计算。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计算预缴所得税外,还可以按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进行。子任务二查账征收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年终汇算
任务目标
(1)准确确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2)正确计算企业年度应补(退)的企业所得税。
沿用本节的工作实例,风尚公司2017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分析过程如下:
(1)国债利息收入调减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
(2)扣除类调整项目。工资:按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费用可以税前扣除,并作为三项费用的扣除标准的基数。
①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 = 2000 × 14% = 280(万元),纳税调增285 - 280 = 5(万元)。
②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 = 2000 × 2.5% = 50(万元),实际列支45万元,无须调整。
③工会经费:扣除限额 = 2000 × 2% = 40(万元),实际列支30万元,且取得了合法的票据,不用调整。
④业务招待费调增 = 20 - 20 × 60% = 8(万元)
5200 × 5‰ = 26(万元) > 12(万元)
⑤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 = 5200 × 15% = 780(万元),实际发生100万元,可全额扣除。
⑥捐赠支出:根据税法规定,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玉树地震受灾地区的捐赠,允许在当年企业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不用调整。
⑦利息支出,企业向金融机构的借款利息支出准予税前扣除。
⑧加计扣除:新产品研发费用调减 = 50% × 120 = 60(万元)。
(3)固定资产折旧的调整。小汽车会计折旧年限为3年,11月、12月共计提折旧为:360 ÷ 36 × 2 = 20(万元),而税法折旧年限最低为4年,折旧金额为:360 ÷ 48 × 2 = 15(万元),固定资产调增20 - 15 = 5(万元)
(4)汇总纳税调增额:5 + 8 + 5 = 18(万元)
(5)汇总纳税调减额:50 + 60 = 110(万元)
(6)
2017年度应纳税所得额:636 + 18 - 110 = 544(万元)
沿用第一节的工作实例,2017年度风尚公司应纳所得税额:
544 × 25% = 136(万元)
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税额 = 136 - 146.5 = - 10.5(万元)
★行家提示:
(1)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①直接法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亏损弥补
②间接法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 = 会计利润总额 ± 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行家提示:
(1)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①直接法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亏损弥补
②间接法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 = 会计利润总额 ± 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4)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①应纳税所得额是一个税收概念,是根据企业所得税税法,按照一定的标准,纳税人在一个时期内的应税所得,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②会计利润是一个会计核算概念,它不等同于应纳税所得额,它反映了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生产经营的财务成果,是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一、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
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分为: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
查账征收是指由纳税人依据账簿记载,先自行计算缴纳,事后经税务机关查账核实,如有不符合税法规定的,要进行纳税调整,对已缴税款多退少补。查账征收方式主要适用于账簿、凭证、财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能够据以如实核算,反映生产经营成果,正确计算应纳税款的纳税人。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要正确地计算企业所得税,就必须准确地界定应纳税所得额。
在直接法下,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年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弥补亏损
1.收入总额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销售货物收入。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存货取得的收入。
(2)劳务收入。企业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
(3)转让财产收入。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财产取得的收入。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企业因权益性投资从被投资方取得的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按照被投资方做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5)利息收入。企业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者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3年9月1日,对于兼具权益和债权双重性的企业混合性投资业务,须同时符合5个条件(①被投资企业接受投资后,需要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利率定期支付利息或定期支付保底利息、固定利润、固定股息;②有明确的投资期限或特定的投资条件,并在投资期满或者满足特定投资条件后,被投资企业需要赎回投资或偿还本金;③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净资产不拥有所有权;④投资企业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⑤投资企业不参与被投资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a.对于被投资企业支付的利息,投资企业应于被投资企业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并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被投资企业应于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利息支出进行税前扣除;b.对于被投资企业赎回的投资,投资双方应于赎回时将赎价与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益,分别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6)租金收入。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企业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8)接受捐赠收入。企业接受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接收捐赠收入,按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9)其他收入。企业取得的除以上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
2.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1)不征税收入:
①财政拨款;
②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③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2)免税收入:
①国债利息收入;
②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③对企业和个人取得的2012年及以后年度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④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⑤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但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3.税前扣除项目
(1)税前扣除项目的范围。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①成本,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
②费用,企业在生产、销售产品及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计入成本有关费用的除外;
③税金,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企业缴纳的各项税金及附加;
④损失,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⑤扣除的其他支出,其他支出是指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2)扣除项目的标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项目可以按实际发生额或者规定的标准扣除。当纳税人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时,应依照税法规定予以调整,并按调整后的金额(准予扣除的金额)扣除。
①工资、薪金支出。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定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及以后各年度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税务处理问题实施如下:企业雇用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也属于企业任职或者受雇员工范畴。企业支付给上述人员的相关费用,可以区分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后,准予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
②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按标准扣除,未超过标准的按实际数扣除,超过标准的只能按标准扣除。
a.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b.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c.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③社会保险费。企业发生的社会保险费支出,按下列规定准予扣除。
a.企业按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五险一金”,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b.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商业保险费准予扣除。
c.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④利息费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利息费用,按下列规定扣除。
a.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可据实扣除。
b.非全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许扣除。
⑤借款费用。
a.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b.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有关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利息,可在发生当期扣除。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及以后各年度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税务处理问题实施如下: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取得贷款、吸收保户储金等方式融资而发生的合理的费用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作为财务费用(包括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⑥汇兑损失。企业在货币交易中,以及纳税年度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及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准予扣除。
⑦业务招待费。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当年销售(营业)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收入、劳务收入、出租财产收入、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收入、视同销售收入等,即会计核算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值得注意的是,业务招待费、广告费计算税前扣除限额的依据是相同的。
⑧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对化妆品制造、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及以后各年度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税务处理问题实施如下: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作为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
⑨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提取资金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值得注意的是,自2013年1月1日起,企业参与政府统一组织的工矿(含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林区棚户区改造、垦区危房改造并同时符合一定条件的棚户区改造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⑩租赁费。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按照以下方法扣除。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
b.以融资租凭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部分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
⑪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
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
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另外,企业发生诸如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特定事项的捐赠,按规定可以据实全额扣除。
非公益性捐赠不允许扣除。
⑫劳动保护费。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
⑬资产损失。企业当期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盘亏、毁损净损失,由企业提供清楚盘存资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准予扣除。
企业因存货盘亏、毁损、报废等原因不得从销项税金中抵扣的进项税金,应视同企业财产损失,准予与存货损失一起在所得税前按规定扣除。
⑭有关资产的费用。
a.企业转让各类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允许扣除。
b.企业按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费,准予扣除。
⑮总机构分摊的费用。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就其中国境外总机构发生的与该机构、场所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能够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费用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等证明文件,并合理分摊的,准予扣除。
⑯其他项目。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其他项目,如会员费、合理的会议费、差旅费、违约金、诉讼费用等,准予扣除。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及以后各年度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税务处理问题实施如下:a.从事代理服务、主营业务收入为手续费、佣金的企业(如证券、期货、保险代理等企业),其为取得该类收入而实际发生的营业成本(包括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b.电信企业在发展客户、拓展业务等过程中(如委托销售电话入网卡、电话充值卡等),需向经纪人、代办商支付手续费及佣金的,其实际发生的相关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企业当年收入总额的5%的部分,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对企业发现以前年度实际发生的、按照税收规定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业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至该项目发生年度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企业由于上述原因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以在追补确认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抵扣,不足抵扣的,可以向以后年度递延抵扣或申请退税。亏损企业追补确认以前年度未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支出,或盈利企业经过追补确认后出现亏损的,应首先调整该支出所属年度亏损额,然后再按照弥补亏损的原则计算以后年度多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并按前款规定处理。
4.不得扣除的项目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被税务机关所处以的滞纳金。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是指纳税人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被有关部门所处的罚款,以及被司法机关所处的罚金和被没收的财物。
(5)超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
(6)赞助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
(8)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9)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5.亏损弥补
亏损是指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暂行条例的规定,将每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
税法规定,企业某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注意事项:
(1)亏损弥补期应连续计算,不得间断,无论弥补期内是盈利还是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期计算。
(2)连续发生亏损,按先亏先补的顺序弥补。
(3)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赢利。二、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1)查账征收方式下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
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以前年度亏损
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 = 会计利润总额 ± 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2)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基本计算公式为:
第1步: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减免税额 - 抵减税额
第2步:
(境内外)实际应纳所得税额 = 应纳税额 + 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
- 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
第3步:
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 = (境内外)实际应纳所得税额
- 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三、境外所得抵扣税额的计算
在计算应纳税额时还应注意境外所得税已纳税额的扣除。境外所得税已纳税额的扣除是指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额,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
我国税法规定对境外已纳税款实行限额扣除。抵免限额采用“分国不分项”的计算原则,即对来源于境外某一国的各项所得不分项,汇总在一起,作为来源于该国的所得额,按我国税法规定计算扣除限额。而对来源于境外不同国家的所得,要依据来源于每个国家的所得,并按我国税法分国计算扣除限额。
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5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1)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
(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
抵免限额是指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计算公式为:
抵免限额 = 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总额 × 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 ÷ 中国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 = 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境外税前所得额) × 25%
子任务三
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
任务目标
正确进行企业所得税月(季)的会计处理、年度汇算清缴的财务处理。
沿用本章第一节工作实例,风尚公司2017年12月账务处理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1)按季计算企业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146.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46.5
(2)年末结转损益:
借:本年利润 146.5
贷:所得税费用 146.5
(3)
2018年1月15日前实际预缴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46.5
贷:银行存款
146.5
(4)
2018年5月31日前,完成2017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
2017年企业应交所得税和本期所得税费用情况如下:①税前会计利润: 636
加:永久性差异:国债利息收入 -50
超标准职工福利费 +5
超标准业务招待费 +8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60
加:暂时性差异:固定资产折旧会计与税法年限不一致 +5
应纳税所得额税 544
所得税税率
25%
本期应交所得税 136
本期所得税费用 136
②在应付税款法下,2017年风尚公司应计入损益中的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的金额均为136万元,而2017年风尚公司根据实际利润额预缴和计入损益的数据均为146.5万元,这意味着企业预缴税款超过应缴税款,而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是在次年5月31日前完成,因此应作如下账务处理(不考虑所得税对盈余公积的计提的影响):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企业所得税款10.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5
(5)在实际工作中,多缴税款一般不予退还,可用于抵扣下年度的所得税费用: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0.5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企业所得税款
10.5
★行家提示:
(1)应付税款法下,不需要确认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因此当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2)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仅确认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因为永久性差异不会产生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对企业未来期间的计税没有影响,不会产生递延所得税,因此永久性差异应在发生的当期进行所得税纳税调整。
一、应付税款法
(1)应付税款法是指企业不确认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额,将当期计算得出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所得税费用的方法。
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时,按照税法规定对本期税前会计利润进行纳税调整,核算上不区分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换算成应纳税所得额后按适用税率计算出本期应纳所得税额。在应付税款法下,当期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
(2)应付税款法下企业所得税的一般账务处理:
①按月、按季计算企业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缴所得税
②期末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③月季度实际预缴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缴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④年终汇算清缴,如预缴税款<应缴税款的,应在汇算清缴期内结清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补缴所得税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应交税费—补缴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⑤年终汇算清缴,如预缴税款>应缴税款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按有关规定办理退税: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企业所得税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⑥企业收到税务局退还的多缴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企业所得税款
⑦若经纳税人同意后将多缴税款抵缴其下一年度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企业所得税款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费用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缺点是企业按税法规定在计算得出应纳所得税税额后,将该金额作为应交税费和所得税费用入账,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核算是不准确的,当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不一致时,企业实际应负担的所得税费用,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及配比原则。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法核算所得税。
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定义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个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2.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相关的概念
(1)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定的有关资产、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
如某企业存货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则存货的账面价值为90万元,等于该项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金额。
(2)资产的计税基础: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也就是说,按照税法规定,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在上例中,存货的计税基础为100万元。
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未来期间计税时可税前扣除的金额
(3)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抵扣的金额
(4)永久性差异: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某一时间发生,在以后还可能继续发生,但不能在以后的时期内转回。由于永久性差异发生后不会在未来期间转回,对于永久性差异采取纳税申报前进行账外调整的处理办法,即在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时,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将永久性差异的金额扣除或加回,以消除该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永久性差异只影响当期,不影响其他会计期间。
(5)暂时性差异: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由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了在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债务的期间内,应纳税所得额增加或减少并导致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增加或减少的情况。
暂时性差异影响的纳税额将要递延到以后期间,因此应在本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影响的不同,暂时性差异可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②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a.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b.负债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c.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d.负债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6)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能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减少所得税费用。
(7)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转回期间将增加未来期间企业的应纳所得税和应交所得税,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从其发生当期来看,构成企业应支付税金的义务,应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
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的基本程序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核算有以下三个步骤
(1)计算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额)×所得税税率
(2)计算暂时性差异的影响额,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适用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适用所得税税率
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得到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本期的发生额。
(3)计算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组成部分,其中,当期所得税是指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按照适用的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是当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或予以转销的金额的综合结果。
按照适用的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将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的结果确认为当期应交所得税(即当期所得税),同时结合当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即递延所得税),作为利润表中应予确认的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例5-1沿用本章第一节工作实例,风尚公司2017年度永久性差异有四项,在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时,永久性差异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直接进行调整。暂时性差异有一项: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年限与税法规定年限不一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在应付税款法核算方式下,企业不需要考虑暂时性差异的影响。但是如果风尚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企业所得税,企业当年计入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如下:
2017年12月31日:
汽车的计税基础=360-15=345(万元)
汽车的账面价值=360-20=340(万元)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为5×25%=1.25(万元)。
完成企业账务处理。
解析:
(1)借:所得税费用 136
货: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36
(2)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所得税费用 1.25
将(1)和(2)合并:
借:所得税费用134.75
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36
子任务四查账征收企业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
子任务目标
沿用本章第一节工作实例,规范正确地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完成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工作(假设企业于2018年3月4日进行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样表见表5-2~表5-9。
表5-2(主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及填表说明
税款所属期间:2017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纳税人名称:430103432164409
填表时间:2018年3月4日
纳税人识别号:风尚服饰有限责任公司
金额单位:万元★行家提示:
(1)查账征收企业申报所得税时,应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纳税中报表(A类)报表。
①企业在申报、预缴月度或季度所得税时,应填报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纳税申报表(A类);
②年度汇算清缴时,应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及附表。
(2)月(季)度纳税申报、预缴时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的实际利润额。
(3)年度汇算清缴时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经过调整以后的应纳税所得额。
(4)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实行备案制。根据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分为事前备案和事后备案两种,因此纳税人应及时向税务机关提请备案。例如,甲企业享受的某项税收优惠政策为事前备案政策,甲企业想要享受2013年税收优惠政策,则必须在2012年向税务机关报送相关资料,提请备案,经税务机关登记后执行,如未按规定事先备案的,纳税人不得享受税收优惠。对于事后备案的项目,纳税人应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的同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备案资料。
(5)“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报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即使在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报的“税款所属期间”也填写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2010年最新规定)。
(6)值得注意的是,自2013年及以后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商业零售企业存货损失税前扣除问题按如下方法处理:①企业存货因零星失窃、报废、废弃、过期、破损、腐败、鼠咬、顾客退换货等正常因素形成的损失,为存货正常损失,准予按会计科目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再将汇总数据以清单的形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同时出具损失情况分析报告;②企业存货因风、火、雷、震等自然灾害,以及仓储、运输失事和重大案件等非正常因素形成的损失,为存货非正常损失,应当以专项申报形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③存货单笔(单项)损失超过500万元的,无论是何种因素形成的,均应以专项申报方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一、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1.纳税地点
(1)除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2)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应当统一核算应纳税所得额,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2.纳税期限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年度采用公历年制(1月1日至12月31日),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时开业,或者由于合并、关闭等原因,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12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
3.纳税申报
(1)企业所得税的预缴。企业按月或者按季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自月份或季度终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2)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纳税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纳税人在纳税年度内预缴企业所得税税款少于应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应在汇算清缴期内结清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预缴税款超过应纳税款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按有关规定办理退税,或者经纳税人同意后抵缴其下一年度应缴企业所得税税款。
企业清算时,应当以整个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依法计算清算所得及其应纳所得税。企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清算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结清税款。
企业在纳税年度内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年度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也无论赢利或亏损,均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
1.纳税人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应填写和报送的资料
(1)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
(2)财务报表。
(3)备案事项相关资料。
(4)总机构及分支机构基本情况、分支机构征税方式,分支机构的预缴税情况。
(5)委托中介机构代理纳税申报的,应出具双方签订的代理合同,并附送中介机构出具的包括纳税调整的项目、原因、依据、计算过程、调整金额等内容的报告。
(6)涉及关联方业务往来的,同时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7)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纳税人采用电子方式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的,应按有关规定保存有关资料或附报纸质纳税申报资料。
2.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顺序
鉴于年度纳税申报表许多数据互为依据的复杂性及相关数据的逻辑关系,填写时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
附表一:收入明细表(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明细表);
附表二:成本费用明细表(金融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支出明细表)。
研发费用:研发项目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表。第二步:
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
附表六:境外所得税抵免计算明细表;
附表七: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纳税调整表;
附表八: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表;
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
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
第三步:
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第四步:
附表四: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
第五步:
主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具体填报说明见表5-2)及利润表、资产负债表。
第二节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实务
工作实例
星辉娱乐城,注册资本200万元,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餐饮、娱乐、卡拉OK等。
星辉娱乐城经税务机关批准,按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所得率为20%。
2017年销售收入总额为180万元,成本费用总额为200万元,亏损金额为20万元。
子任务一
核定征收企业的所得税计算
任务目标
正确计算、核定征收企业应纳的所得税额。
星辉娱乐城2017年应纳所得税额计算过程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 = 180 × 20% = 36(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 = 36 × 25% = 9(万元)
如果星辉娱乐城经税务机关检查,企业成本费用支出核算准确,收入核算有误。税务机关审批该企业按成本费用核定应纳税所得额,则该企业应纳所得税为:
应纳税所得额 = 200 ÷ (1 - 20%) × 20% = 50(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 = 50 × 25% = 12.5(万元)
★行家提示:
(1)根据企业所得税政策规定,核定征收企业不得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2)核定征收企业不能享受除免税收入以外的所得税优惠。一、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范围
纳税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1)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2)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账簿但未设置账簿的。
(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4)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5)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6)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二、核定征收方法
核定征收的方法,包括核定应纳所得税额和核定应税所得率两种。
(1)核定应纳所得税额(又称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所得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申报缴纳的方法。
(2)核定应税所得率是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预先核定纳税人应税所得率,由纳税人根据纳税年度内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方法。
注:应税所得率不是税率,它是由税务机关根据企业主营项目确定的,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预先规定的比例,相当于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占其经营收入的比例。
(3)具有如下情形的企业,采用核定应税所得率的方法:
①能正确核算(查实)收入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查实)成本费用总额的;
②能正确核算(查实)成本费用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查实)收入总额的;
③通过合理的方法,能计算和推定纳税人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总额的。
纳税人不属于以上情形的,核定其应纳所得税额。
(4)采用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所得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 = 应税收入额 × 应税所得率
或
应纳税所得额 = 成本(费用)支出额 ÷ (1 - 应税所得率) × 应税所得率
子任务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任务目标
(1)正确计算、核定征收企业应纳的所得税额。
(2)正确计算企业年度应补(退)的企业所得税。
★行家提示:
(1)采取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汇算清缴时需要报送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及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与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纳税申报表(B类)格式完全相同。
在核定征收方式下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与查账征收方式下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格式完全相同。
(2)采取核定定额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不进行汇算清缴。
(3)对于实行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原则上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确实无法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才能实行核定应纳所得税额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
一、核定征收企业纳税申报
(1)核定征收企业月(季)度所得税申报纳税时,应填报企业所得税月(季)纳税申报表(B类)。
(2)核定征收企业年度汇算清缴时,应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及附表。
(3)纳税人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的,按下列规定申报纳税:
①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确定纳税人按月或者按季预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服装购销合同范本
- 二级齿轮课程设计
-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练之知识点22化学实验基础含解析
- 数学课程设计话题
- 汽车检测课程设计工作
- 车票管理系统 uml课程设计
- 核电子课程设计 放大器
- 水泵电机维修合同
- 项目领导力培训计划书考核试卷
- 数字创意产业的文化内涵考核试卷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完形填空14道(含答案详解)
- 画法几何工程制图课件计算机绘图讲义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 西师大版小学6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卷数学试题(一)含答案与解析
- 华为大学人才培养与发展实践
- 文化旅游安全培训文案标题
- 医院高风险意外事件应急措施和救护机制
- 一年工作业绩总结与成长
- 2024年能源安全的新战略
- 土石方应急预案
- 市场监管机构的职责与作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