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鉴赏三大题型归纳_第1页
古代诗词鉴赏三大题型归纳_第2页
古代诗词鉴赏三大题型归纳_第3页
古代诗词鉴赏三大题型归纳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古代诗词鉴赏三大题型图解关键词:诗词鉴赏、答题流程图、炼字型题、分析技巧型题、概括内容型题《考试大纲》对古诗文的考查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并且规定了考试的两个目标:(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两方面,前者是从怎么写的角度考查,突出诗歌创作的手段;后者从写什么的角度考查,突出诗歌创作的目的。近4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诗歌鉴赏考查情况:年份考查内容出处题分省均分难度2014(1)分析表现手法;(2)分析句意元诗·白珽《余杭四月》72.610.372013(1)说明时节;(2)分析思想感情宋词·苏轼《减字木兰花》73.560.512012(1)炼字意蕴;(2)分析表现手法宋词·黄庭坚《望江东》73.020.432011(1)思想感情;(2)炼字(词)唐诗·杜甫《月》72.470.35*以上数据来自河北高考年报就此考查表笔者总结鉴赏诗词考查的题型不外乎是炼字型题、分析技巧型题和概括内容型题这三大题型。出题者往往就这三种型题择其二设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审题答题具体赏析呢?笔者就此利用简单的图示展示思维流程,帮助学生快速找着落笔点和着分点。图示如下:一、炼字型题问:本诗的诗眼(最生动传神)是哪个字?诗中哪些字眼表现(突出)了诗的某一点?答: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例析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答隔,隔断、阻隔之意。(释含义)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描景象)一语双关,增强于江东留恋之情。(点情境)二、分析技巧型题问: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手法?答:明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法)+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效果(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例析望江东黄庭坚(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答上片: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描景象)抒发不忍离去之愁。(点效果)

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描景象)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点效果)三、概括内容型题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人、事、物)?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答:具体景图(人、事、物)及特点+指出手法+概括感情例析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①宋•辛弃疾

烟芜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

提壶脱袴②催归去,万恨千情。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注】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本词为作者在第一次废退带湖,被迫闲居时所作。博山,在江西永丰县西。②提壶、脱袴:都是鸟名,因其鸣声而得名。(1)上下两片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博山一带春天的景色的?请简要分析。(4分)答①上片从视觉角度描写薄烟大雾笼罩大地,露麦、池柳青翠碧绿博山雨后春景;②下片从听觉角度描写博山春色宜人,提壶脱袴鸣声清脆,好像有千愁万恨。(2)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答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被迫闲居、壮志难酬的哀愁。博山美丽的春色,不能抹去诗人被迫闲居的失意,结句写鸟的无聊,实际上在衬托诗人的无聊。古诗词课堂教学或讲解诗词鉴赏练习题的时候教师不妨结合以上三种题型图示进行引导,既可使学生对古诗词画意诗情的个准确的认识和判断,又能让学生依样靠本进行规范到点的审题答题。参考文献:1、2013年河北语文高考大纲2、《看清你的思维图谱》(英)马尔科姆·克雷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附件一:手法举隅(一)抒情手法1、直抒胸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此为岳飞自我激励句,抒发了势要驱除胡虏,复我河山之豪情壮志。2、间接抒情:⑴托物言志——托物言志诗——物之特点与人之情相通。如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欺霜傲雪的不屈精神,抒写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⑵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诗——景之特点与人之情相通。景与情的关系:第一,正衬,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以孤独凄清之夜景抒写落弟失意之情。第二,反衬,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⑶借事——即事感怀诗——叙事与议论或抒情结合——事之特点与作者之议论抒情相通。即事感怀诗:就是作者心中有某种情感,由于外界某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或别人身上的)的触发,从而将其激发,引发出诗人的感情或议论。(4)写人——咏史怀古诗——古人的特点遭遇与诗人自身遭遇情感形成对比反差或同病相怜。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以昭君美不得赏、远嫁塞外来抒写自身同遭的才不得用、羁旅异乡感伤之情。(二)描写手法:(1)正侧结合(更加突显主要描写内容的特点)以县令之子求婚来侧面烘托刘兰芝的贤慧。(2)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以鸡鸣狗吠之声来反衬田园生活的幽静。(3)虚实结合(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虚设家中妻子采花思己,实写自己回首望乡,两相映衬突出自己思乡念亲的深切之情。(4)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的之情)(5)观察角度的变化(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6)感官感觉(视、听、触、嗅、味觉)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简笔勾勒出田园生活的质朴。(三)修辞手法:①比喻(具体形象):形象具体事物、哲理。“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②比拟(摹拟动作):生动形象事物特征。古诗鉴赏,主要是拟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③借代:含蓄展现事物特点。“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④夸张(强调突出):强调突出事物特点。“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⑤对偶(词性一致):增强诗词的音乐美、形式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抒发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之情。⑥排比(语意连用):运用排比,能加强语气。排比用于叙事,语意畅达,层次清楚;用于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于说理,条理分明,适合详尽的论述。“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诗经·采薇》)在内容上,以薇菜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不断加重,从而突出了战士思乡念归深切之情。⑦反问(寓答于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加强语气,强调内容。“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题乌江亭》)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⑧设问(自问自答):引起兴趣和思考。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