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测试试题

语文

测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述题)两部分。

2.用2B铅笔将单项选择题的解析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茶文化自唐代陆羽《茶经》吹响号角起,已历数千年。相比较咖啡般浓郁重彩的西方文化,以“清幽隽永”著称的茶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文明使者。

茶学典籍的外译构成了中华茶文化海外传播的主体媒介。以最具代表性的陆羽《茶经》为例,该书向来为各国奉为茶书经典,流传甚广,国外《茶经》译本达36种之多。2009年,“大中华文库”系列之《茶经·续茶经》发行,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翻译并在本土出版的英译本,标志着中国向世界推介中国茶文化的进阶。此外,其他如宋徽宗《大观茶论》、蔡襄《茶谱》等茶学类典籍的不同译本也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茶文化的优秀读本。

据美国学者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记载:中国的茶叶贸易始于4世纪的四川省,5世纪末,中国与土耳其商人在蒙古边境贸易时,以茶叶为首要贸易物品,开启了茶叶的对外贸易历史,这是中国茶叶外销的最早记载。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期间,葡萄牙人来中国进行包括茶叶、丝绸、瓷器等在内的贸易活动,此为我国茶叶海上贸易之最初记录。边境市场、“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开辟,使得中国可用茶叶、丝绸、瓷器等各类商品换回他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特产,既实现了“以物易物”的贸易功能,又达到了中华茶文化海外传播的功效。

茶文化传播题材的影像多以纪录片为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名片”,纪录片的创作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于宏大叙事中体现细致入微,从局部真实中梳理整体认知,在现实中体察本质,在弘扬文化的同时又能够揭示文化内涵。茶文化纪录片客观、多方位地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茶文化立体化传播的有力载体。

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这种贡献,体现在茶已超越一种物质产品的存在,更是与中国人的文化传承、审美趣味、精神追求相结合而成为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中国文化样品。国家领导人多次将自己家乡的茶叶作为“国礼”赠予来访的外国政要,并以“茶叙”形式共话友好未来;浙江农林大学和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合作共建了全球首家以传播茶文化为特色的孔子学院。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到今天的“一带一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从文化到外交,一杯清茶,正是中国“和而不同”理念的彰显。

(摘编自刘晓萍《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

材料二:

随着“云消费”时代的来临,流通的时间障碍、距离障碍和渠道环节消失,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同时也增加了竞争强度。“零时差、零距离、零渠道”的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极大缩短了茶叶的流通环节,流通与消费新特征使中国茶产业的竞争格局发生根本改变,竞争态势更加激烈。国外茶叶品牌、跨界的创新茶叶品牌直接加入到传统茶产业竞争当中,以产品为核心、以产地为根本的单一竞争要素被打破,产品的轻量化、个性化包装,文化附加价值乃至话题营销、事件营销策略的引入,使传统茶企业在竞争白热化的同时也面临着“云消费”时代快速创新、持续变革带来的巨大挑战。

中国饮茶、制茶工艺源远流长,每个产茶省、产茶县都有结合当地种植条件与饮茶习惯的名茶,形成了“一地一品”的独具中国特色的茶文化。茶叶的原产地优势成为传统茶市场竞争的主导因素,使得传统茶叶品牌绝大多数由产地品牌构成。

“一地一品”的传统茶文化赋予产地品牌天然的发展优势,但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传统品牌的跨区域发展。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相关数据,目前茶产业头部品牌市场份额均不超过5%,缺乏一统市场的茶叶品牌,这从侧面印证了传统茶市场品牌扩张的难度。产地品牌的竞争应根植于当地传统文化与饮茶习惯,一些品牌跨地域盲目扩张往往以失败告终。“云消费”时代线下消费体验化、线上消费便捷化的二元商业模式,带给了产地品牌原产地扩大发展、线上销售布局的新竞争思路。依托于强大的文化和原产地认证优势,以及更低的生产成本、更可控的产业链安全度、更便捷的产品开发与更新,产地品牌充分挖掘资源优势,谋求产业链的复合化延伸,以产品创新与文化输出赢得全国市场,取代了过去直接涉足其他省市、门店直营化的扩张思路。

创新茶产品市场兴起,跨界竞争带来全新的商业发展模式。近年来对茶的定义越来越宽泛,茶产业消费市场愈加多元化。除了即食茶饮,花草茶、口味茶、保健茶等都是传统茶的潜在竞争替代者。一些新兴的电商茶叶品牌乃至跨界茶叶品牌,不但迅速崛起抢占传统茶市场份额,更带来全面兴起的商业发展模式,使传统茶企遭遇市场冲击。

随着中国茶消费市场潜力的进一步释放,以及受年轻消费者快速变化的口味与体验化、时尚化的消费需求影响,未来中国茶产业将迎来更加白热化的竞争与市场变局,传统茶企业也将面临更大的转型压力。对此,应积极转型突破以应对“云消费”时代的竞争挑战。

(摘编自李馥佳《“云消费”时代中国茶产业竞争与发展趋势分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茶经》是“清幽隽永”的中国茶文化的发端,也是第一部由中国人向世界译介中华茶文化的经典。

B.茶文化是极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代表,茶叶外销,既是商品的交易,也包含了茶文化的对外传播。

C.当下茶产业的竞争,正从产品为核心的竞争转变为产品包装的竞争,轻量化、个性化包装受到重视。

D.年轻人消费方式的变化,导致传统茶产业面临更大转型压力,也促使消费市场潜力的进一步释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内容侧重点不一样,前者侧重介绍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后者侧重分析茶产业的竞争与发展。

B.材料一中,美国学者《茶叶全书》关于中国茶叶外销的记载,反映了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具有悠久的历史。

C.材料二指出,中国“一地一品”的茶文化特点致使一些品牌在其他省市开设直营门店扩张以失败告终。

D.材料二以“云消费”时代为背景,分析了当下中国茶产业竞争的新现象,提出应积极转型突破以应对挑战。

3.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茶界中国》在主题为“共享一带一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短片电影展上播出,并享誉海外。

B.诗句“晴窗细乳戏分茶”中的“分茶”,是宋代流行的用爪、匕等在茶汤上划出图像的游戏,体现了宋代茶文化的繁荣。

C.北京人艺演出的话剧《茶馆》,在德国、法国、瑞士三国十四座城市,历时50天演出25场,受到了欧洲人民的热烈欢迎。

D.美国茶商托马斯·沙利文为节约成本开发的袋泡茶满足了人们便捷饮茶的需求,中国养生品牌受此启发推出了袋泡养生茶。

4.与古代相比,当下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请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4分)

5.某茶品店开业后生意火爆,请结合两则材料与下图分析其火爆的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江南水弄堂

彭程

①一个人很早就喜欢上一个事物,到了迷恋的地步。但因为机缘所限,其后多少年中,与欣赏对象只有短暂零散的接触,很不过瘾。终于有一天,目标集中出现,充塞了他的视野,从四面八方簇拥裹挟了他。他也得以凝神静虑,全身心地欣赏品味,目接神交。这种情形下,他会有什么反应?

②我此刻便是如此。眼前便是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我长久以来念兹在兹的对象。

③无锡老城区的南门外,脚下是一座名为清名桥的、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拱形石桥。古运河就从桥下流淌而过,大理石的银白色桥栏杆,被岁月风雨侵蚀,有一些残破斑驳,手抚上去,粗糙而凉爽的感觉瞬间传递到掌心。

④斜倚栏杆,缓缓地转动脖颈,目光收放之间,古运河的魅力展露无遗。从此处到南门这段一点三公里的河道,被命名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古运河最精华的部分。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段河道就是申报项目之一。这里集寺、塔、河、街、窑、宅、坊、弄、馆等众多古代人文景观于一体,有“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的美誉。

⑤这副精致工整的对句,并没有丝毫夸张。古运河的魅力,在此处体现得淋漓尽致。两岸青石垒砌的河岸,夹出一道宽约十几米的水流,缓缓地流淌,分明是一条水上的巷弄。临水的房子多是两层,个别三层,一色白墙黛瓦。房子连同蓝天白云的倒影被水波荡漾,便有了明与暗、真与幻的对比,有了层次和韵律。水边的条石栏杆上,疏朗错落地摆放着盆花绿植,增添了不少生机。栏杆内侧,隔着窄窄的小道,便是古旧的房子,屋脊上层层叠叠的瓦片,黯淡的颜色分明是被岁月烟云熏染而成的。屋檐下往往有一株藤萝,或是几竿竹子,藤蔓枝叶将窗子半遮半掩,清幽而雅致。目光沿着河道向前递送,远处又是一座拱形石桥,半圆形的桥洞,和水面上的倒影,恰好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圆形。隔段时间就会有一艘游船驶过,古色古香的式样,正和此处悠悠的古意相谐适。

⑥一派平和静谧的氛围,笼罩着古运河和两旁的老屋。想起了唐代诗人杜荀鹤的诗句:“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过往的数百年中,眼前大略都是这样的风景。只是时光仿佛逝水,物事犹在,而人事全非。每一所房子旁侧,都有一个水埠头,约七八级石阶,一直通到水里。往昔这里十分热闹,妇女们淘米、洗菜时的说笑声,洗衣服时棒槌击打衣物的声音,以及旁边小船划过时的桨声,都曾经在水面上和深巷间激起回声。而现在,看到的却只有空旷和落寞。

⑦端详桥下的流水,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在我的想象中,早已经多少次走近它的身旁。但像今天这样长时间地行走于它的襟怀之间,这样零距离地观赏它的每一个局部每一处细节,却是第一次。仿佛一个不惯饮酒的人,平常只是小酌几口,忽然猛饮下数杯,于是一种醺醺然便油然升起,充溢于胸间脑际。

⑧江南古运河的魅力,总也离不开河边巷弄的映衬。与这一段河道平行,两边各有一条街巷,分别是南下塘和南长街。南下塘是无锡历史最悠久的巷子,房屋多建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处处都显示着岁月的沧桑。小巷逼仄,靠着运河的一侧,各种小店铺鳞次栉比地排到着,间隔不远就会有一家餐馆,弥漫着咖啡的香味,食物煎炒煮蒸的味道,间或有轻柔的音乐,透露出生活的祥和安逸。继续前行,一阵评弹的声音飘来耳畔,是从右边一所房子里传出的,门楣上方木质标牌上刻着篆体字“书码头”,不由得停下脚步聆听。吴侬软语,舒缓柔婉,似泉水流淌,但骤然间又变得高亢急促,仿佛裂帛之声。尽管听不懂唱词,却依然是十分惬意的听觉享受。

⑨不妨说,古运河成就了江南名城无锡。如果说无锡仿佛一位秀丽的江南女子,古运河就是挂在脖颈上的闪光的项链,映衬得女主人风姿绰约,魅力无穷。

⑩岁月像运河水一样不竭地流淌。进入上个世纪时,运载砖瓦的木船桨声,变成了小火轮的机器声。无锡作为这一带的经济中心城市,民族工商业得到飞速发展,涌现出许多经济实力雄厚、目光远大的实业家。这样看来,这一道穿城而过、流淌了千百年的古运河,分明也是一条纽带,连接着从农耕到工商的社会流变,见证了生活的变迁、历史的发展。

永不停歇的是时光的足音。到了今天,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对文化的需求就会变得强烈和迫切。它的前景如何,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与其所拥有的文化蕴涵密切相关。这一点,在无锡这一座江南名城,得到了鲜明生动的印证。这座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们,围绕古运河的修复和保护,实施了一系列堪称大手笔的行动,努力展现了它悠久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美,并使这种美能够赓续不断,仿佛古老的运河水一样永远流淌。这种根植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这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城生机勃勃,就像一株枝干盘绕虬曲的老藤,仍然绽放出无数鲜艳的花朵。

一艘画舫从远处悠然驶来,船舷无声地划过,水面泛着黑沉沉的光亮。船上坐满了游客,专注地欣赏着水上岸边的景致,间或有一阵惬意的笑语。船舱前面位置,背向船头面朝游客,坐着一位身着葱绿色旗袍的年轻女子,怀抱琵琶,轻拢琴弦,先后弹唱了《太湖美》和《蝶恋花》,嗓音宛转圆润,缠绵摇曳,随着船上明暗变幻的光影,渐渐渗入蔼蔼的夜色中

华灯初上。江南水弄堂,一场华丽的演出刚刚开始。

(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机缘所限,与古运河只有短暂零散的接触,所以在面对古运河时才能凝神影虑,目接神交,对古运河十分迷恋。

B.中国大运河能够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被命名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一点三公里的河道起到了决定作用。

C.“猛饮下数杯”照应开头“短暂零散的接触”,形象地表述了终于得以零距离细致观赏大运河的陶醉和心满意足。

D.文章以大量篇幅写运河无锡段的沿河美景、人们的休闲娱乐和有文化底蕴工程的开发,意在表明运河的漕运功能逐渐退化。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从一般人的普遍感受入题,借助人称的变换,引出自己看到大运河时的强烈体验,疑问句的使用给读者以带入感。

B.南下塘“书码头”的评弹,曲调时而柔婉,时而高亢,内容曲折高深,给人带来听觉的享受,反衬了古运河的魅力。

C.第②段用细腻的笔触和极具表现力的词语,描写游船表演这一富有文化特色的活动场景,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

D,“江南水弄堂”极形象地表现出了运河无锡段的风貌特点,以之为题,很好地表明了文章的写作内容,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8.文中说“古运河的魅力,在此处体现得淋漓尽致”。请简要分析第⑤段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古运河魅力的。(4分)

9.的情感在历史和现实的交织中不断变化,请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泰博学,善谈论。初游洛阳时人莫识陈留符融一见嗟异因以介于河南尹李膺膺与相见,曰:“吾见士多矣,未有如郭林宗者也。其聪识通朗,高雅密博,今之华夏,鲜见其俦。”遂与为友,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辆。膺唯与泰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泰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陈国童子魏昭请于泰曰:“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泰许之。泰尝不佳,命昭作粥,粥成,进泰,泰呵之曰:“为长者作粥,不加意敬,使不可食!”以杯掷地。昭更为粥重进,泰复呵之。如此者三,昭姿容无变。泰乃曰:“吾始见子之面,而今而后,知卿心耳!”遂友而善之。或问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他。”泰尝举有道,不就,同郡宋冲素服其德,以为自汉元以来,未见其匹,尝劝之仕。泰曰:“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吾将优游卒岁而已。”然犹周旋京师,诲诱不息。

陈留仇香,至行纯嘿,乡党无知者。年四十,为蒲亭长。民有陈元,独与母居,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且母养人遗孤,不能成济,若死者有知,百岁之后,当何以见亡者!”母涕泣而起。香乃亲到元家,为陈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元感悟,卒为孝子。考城令河内王奂署香主簿,谓之曰:“闻在蒲亭,陈元不罚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香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故不为也。”奂曰:“枳棘之林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郭泰、符融赍刺谒之,因留宿;明旦,泰起,下床拜之曰:“君,泰之师,非泰之友也。”香学毕归乡里,不应征辟,卒于家。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游洛阳/时人莫识陈留符融/一见嗟异/因以介于河南尹李膺

B.初游洛阳时/人莫识陈留符融/一见嗟异/因以介于河南尹李膺

C.初游洛阳/时人莫识/陈留符融一见嗟异/因以介于河南尹李膺

D.初游洛阳时/人莫识陈留符融/一见嗟异/因以介于河南尹李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指儒生。文中的“士”与《氓》中“无与士耽”的“士”意思相同。

B.童子,文中指未成年人。古时还可指科举测试科目之一。

C.太学,中国古代中央官学。文中的“太学”与《送东阳马生序》“在太学已二年”中“太学”都是古代最高学府。

D.赍,文中为“携带”之意,与《孔雀东南飞》中“赍钱三百万”中的“赍”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膺欣赏郭泰而与之结交,儒生们送郭泰归乡至河边时,李膺和郭泰同舟渡河,被众人看成神仙般的人物。

B.魏昭认为郭泰是难得的“人师”,甘愿侍奉左右;他为郭泰做粥,虽被多次为难,仍脸色不变,终获郭泰认可。

C.陈元被母亲控告不孝顺,仇香认为陈元并非恶人,用伦理孝道、祸福之理教导他,最终陈元成为孝子。

D.仇香品行卓绝,因为像鹰鹯般忠勇,被任命为主簿,但他认为鸾凤不应栖在枳棘林中,不愿应征,故被郭泰奉为老师。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同郡宋冲素服其德,以为自汉元以来,未见其匹,尝劝之仕。(4分)

(2)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4分)

14.郭泰为什么被誉为“鲜见其俦”?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韩将军还边

李益

白马羽林儿,扬鞭薄暮时。

独将轻骑出,暗与伏兵期。

雨雪移军远,旌旗上垄迟。

圣心戎寄重,未许让恩私。

戎寄:指所交托的军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一反送别诗的伤感,既写出韩将军被皇帝委以重任,也含对他的羡慕与激励之意。

B.首联点明时间,照应标题,以简练之笔展现出羽林将士意气发之姿。

C.颔联暗用典故,借李广率少量骑兵智退匈奴的典故来刻画韩将军的形象。

D.“旌旗上垄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行军队人数之多和行军的迟缓。

16.孙武认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你认为诗人笔下的韩将军具备“将者”的哪几个特点?请结合诗句简安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李白《蜀道难》中“,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2)杜甫《蜀相》中“_,”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这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

(3)古人常用鸥鸟、渔夫表隐居之意,黄庭坚《登快阁》中借类似意象表述归隐之意,相关语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由于《红楼梦》本身巨大的艺术_,加上《红楼梦》及其为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谜团,红楼梦研究从一开始就呈现出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的局面。但是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从最早的脂批到清代的评点到现在的文本研究,其共同的地方就是研究《红楼梦》本身;而考证派和索隐派的共同点则是研究《红楼梦》及其为后人留下的谜团,只是他们所使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不一样。由此来看,当考证派走向,新索隐派的出现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20世纪80年代以后,红学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诸多杰出学者不断涌现,如余英时、潘重规、赵冈、梅节等红学家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戴不凡先生提出了曹雪芹的著作权问题,欧阳健先生提出了程前脂后的观点,还出现了许多曹雪芹的遗物,如壁诗、箱子、画像、墓碑等,对于真伪问题,学者们争论得不亦乐乎,最后不了了之。与盛况空前的文献研究相比,文本研究就显得冷清多了。红学界经过文本研究的大力提倡,经历了很大进展,但产生的影响不甚明显。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魄力着力穷途末路不一而足

B.魄力着重穷形尽相不计其数

C.魅力着重穷途末路不一而足

D.魅力着力穷形尽相不计其数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越来越多的国人研究红学,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展开争鸣

B.国内研究红学的人越来越多,争鸣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C.越来越多的国人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展开争鸣

D.不仅争鸣的范围越来越大,国内研究红学的人也越来越多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红学界经过文本研究的大力提倡,进展很大,但产生的影响不甚明显。

B.经过红学界的大力提倡,文本研究经历了很大进展,但产生的影响不甚明显。

C.文本研究经过红学界的大力提倡,有了很大进展,但产生的影响不甚明显。

D.红学界经过文本研究的大力提倡,有了很大进展,但产生的影响不甚明显。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完成21~22题。

每每捧读费老先生的《乡土中国》,萦绕在心头的都是一份亲切。因为曾经有过那样的日子:五月在金灿灿的油菜花田里捉蝴蝶,六月麦地割过后有麦穗可以捡,七月村子中间的池塘里还会有可以捞的蝌蚪,九月在秋风扫尽落叶后的核桃树下检核桃······乡间的一切,美好得令人难忘!

21.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和下句相同的句式,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夜晚的黄姚,有点像寓言。月提着一盏青灯,随我上着层层石阶,而后不动声色地跃上屋顶,将古镇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巷子忙碌了一天,在红灯笼的轻摇下,睡得很沉。天的穹庐笼盖了四野,一切都在孕育。有什么掉进了水里。偶有一两声虫鸣。我相信,只要经历过黄姚以及黄姚的夜晚,他会变得深涵而宁静。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月像一盏青灯,照着我上层层石阶,毫无声息地照着屋顶,整个古镇覆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述效果更好?(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山东某市烧烤日前在社交媒体上爆火出圈。“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已经成为新的流量密码,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不少人将该地定义为新的网红打卡地,短视频平台上的相关视频总播放量已经超过62亿。有人戏说,上次这里这么热闹,还是在两千多年前的齐国。也有人说,火的不是烧烤,火的是人间烟火,火的是政通人和,火的是温暖人心。

这一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期中试题解析

高二语文期中试题解析

1.B(3分)(A.“第一部”错误,强加比较。由“以最具代表性的陆羽《茶经》为例,该书向来为各国奉为茶书经典,流传甚广,国外《茶经》译本达36种之多。2009年,“大中华文库'系列之《茶经·续茶经》发行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翻译并在本土出版的英译本”可知,并没有说《茶经》是第一部。C.“转变为产品包装的竞争”错误,以偏概全。D.“导致传统茶产业面临更大转型压力”错误,强加因果。说的是传统茶企业,而非茶产业。)

2.C(3分)(C.“致使一些品牌在其他省市开设直营门店扩张以失败告终”错误。结合“产地品牌的竞争应根植于当地传统文化与饮茶习惯,一些品牌跨地域盲目扩张往往以失败告终”可知。)

3.A(3分)(A.《茶界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传播传统文化,符合题意。

B.讲述宋代茶文化的繁荣C.是话剧《茶馆》演出受到欢迎。D.讲述茶文化的创新产品。)

4.(4分)(1)载体更加多元,从相对单一的茶学典籍外译等发展为包括纪录片宣传、特色学院创办等多方位的传播;(2)功能更加丰富,从单一传播茶文化发展为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每点2分,其他解析言之成理即可)

5.(6分)(1)经营理念方面: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经营理念,打造个性化的“新中式”茶;(2)品牌形象方面:追求新潮,创新茶品;(3)营销手段方面:线上线下二元销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3分)C(A因果关系不当;B“起到了决定作用”错;D“意在表明运河的漕运功能逐渐退化”错)

7.(3分)B(“反衬古运河的魅力”错)

8.(4分)①善用修辞。运用比喻将古运河比作水上的巷弄;②富有层次。俯仰结合,远近结合。从不同的空间角度表现古运河的魅力;③工于绘色。多色彩描写,青石、白墙黛瓦、蓝天白云等景物;④长于绘景、动静结合,点面结合。写动态的水流和岸边的静物,写拱形石桥等富有江南特色的景物和水流、古旧的房子等整体性的画面。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解析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①欣赏大运河的景色,感受桥栏杆的粗糙凉爽,既有看到现实景致的激动,又有对历史沧桑的深沉怀恋;②置身现实平静的生活,联想历史的繁华热闹,体现了物是人非的无奈和落寞;③大运何为无锡发展作出了贡献,见证了无锡由农耕时代到工商时代的变迁,表述了的赞美之情;④无锡植根传统文化,富有内涵,在新时代生机勃勃,体现了的喜悦之情。(每点2分;后两点答出任意一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10.(3分)C

11.(3分)A(与《氓》中“士”意思相同错,《氓》中“士”意为“未婚男子”)

12.(3分)D(“像鹰鹯般忠勇,被任命为主簿”错,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仇香被任命为主簿是因为品行卓绝,“像鹰鹯般忠勇”是王奂对他的期许。“但他认为鸾凤不应栖在枳棘林中”错。这是王奂的观点,而非仇香。“故被郭泰奉为老师”强加因果,被郭泰奉为老师是之后的事。)

13.①同郡人宋冲一向佩服郭泰的德行,认为从汉初以来,没有见过和他匹敌之人,曾经劝他出来做官。(关键词素:一向,平素;匹:匹敌,相当,此处活用为名词,匹敌之人或相当之人;仕:做官。满分4分,关键词各1分,句意1分。)

1

②你守寡抚养孤儿,劳苦到老,怎能因为一时的恼怒,抛弃多年的辛苦!(关键词奈何:怎能;历:多;勤:辛苦,辛劳。满分4分,关键词各1分,句意1分。)

14.(3分)聪明博学,高雅通达;明达知人,奖训士人;谦逊自知。(根据原文“其聪识通朗,高雅密博”可概括出聪明博学、高雅通达。根据原文“泰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可概括出明达知人,奖训士人。根据原文“君,泰之师,非泰之友也”可概括出谦逊自知。)

(答出1点得1分。每1点中意思对即可,不必两个词都写出来)

15.(3分)D(“比喻手法”错,“旌旗上垄迟”中“旌旗”代指军队,这是“借代”手法。故选D)16.(6分)①“独将轻骑出”可以看出韩将军“勇”的特点,勇敢坚毅,胆识过人。②“暗与伏兵期”可以看出韩将军“智”的特点,心思缜密,谋略出众。③“圣心戎寄重”可以看出韩将军“的特点,深受信任,忠心报国。

(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17.(6分)(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地石栈相钩连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3)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8.C(3分)(第一处:魄力:指处置事情所具有的胆识和果断的作风。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语句中指《红楼梦》具有巨大的吸引人的力量,选用“魅力”;第二处,着力:使力气,用力;致力。着重:把重点放在某方面;强调。根据语境,两个词均可使用;第三处,穷途未路:形容无路可走。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语段中用于形容考证派的研究走到了尽头,选用“穷途未路”;第四处,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语境用于写出现的曹雪芹遗物种类繁多,选用“不一而足”。)

19.B(3分)(第二段主要讲红学进入辉煌时期的情况。括号前先说“诸多杰出学者不断涌现”和括号后“如戴不凡脂后程前的观点”可知,应先说研究红学的人越来越多,再说争鸣的范围越来越大,排除D项。比较A、B、C三项可知,B项表述语意更简洁连贯,与括号前后内容衔接更紧密,排除A、C两项。故选B.)

20.C(3分)(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主客体颠倒,改为“文本研究经过红学界的大力提倡”;二是搭配不当,“经历了很大进展”可改为“有了很大进展”。A、D两项没有改正第一处语病,B项没有改正第二处语病。故选C。)

21.(5分)六月在割过的麦地里捡麦穗,七月在村子中间的池塘里捞蝌蚪。

(答对1句得2分,全对得5分)

22.(6分)①原句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月”当成“我”的同伴,更能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友好、平等的关系;②原句“提、随、跃”等动词,以动写静,更好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的灵动性。③原句表述主体一致,与上下文衔接自然。(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23.(60分)

立意参考示例:1.民俗文化特色创新

2.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3.流量密码凝聚于心

4.弘扬诚信理念为放心消费筑基石

评分标准:建议起评分43分。

一等文:51-60分审题准确,确立观点;能紧扣材料,且能联系现实,揭示材料的原因、现实意义,使文章呈现出一定思想深度;文体特征鲜明,说理严密,论说有层次感;语言流畅、有文采。文章有亮点(丰富、深刻、文采、创新,有其一即可)。

二等文:45-50审题准确,确立观点;能对材料作恰当的揭示;能较好地表述观点,论说色彩较为明显;语言流畅。

三等文:40-45文章能围绕材料行文,但观点或理由不甚充分,层次不甚清晰,结构较完整,语言较平淡。

四等文:39-36文章能从材料出发,但对材料理解不准确;层次不甚清晰,结构较完整,语言较平淡。

五等文:35以下文章内容不结合材料,基本没有关系,其他严重偏离题意的。

1.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3分;

2.字数不足800字的,每少50个字扣1分,最多扣5分;

3.标点:错3-5处扣1分,6处以上扣2分,最多扣2分。

4.不写标题,扣2分。

残篇评定:

1、400字以上的作文,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字扣1分)

2、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