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杭州拱墅锦绣育才语文八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A.①②③⑥④⑤ B.①③⑥④⑤②C.③⑥⑤①④② D.③①④②⑤⑥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最后一次讲演》选自《闻一多全集》,作者闻一多,爱国主义者、民主战士。B.《社戏》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C.《<庄子>二则》选自《庄子集释》,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D.《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编撰。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抉择阻碍蠕动相辅相成B.驰骋寒噤狡辨暴风骤雨C.懈怠敦实翌日自圆其说D.喧哗眺望山麓名副其实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B.“夏满芒夏暑相连”点出了夏天的六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C.据调查,读过《平凡的世界》和《傅雷家书》的学生寥寥无几,经典读物大受冷落。D.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去玩,他的父母非常担忧。5、下列加粗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A.我很愤怒小兄弟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B.《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D.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B.李杰出了一张专辑后就在歌坛上销声匿迹了。C.足球场上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让对手无从进攻。D.干部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名副其实的公仆。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污篾弥漫吹毛求疵络绎不绝B.帷幕缄墨历历在目分崩离析C.狡辩浮躁接踵而至行将就木D.枷锁迁徒销声匿迹天衣无逢8、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凫水(fú)携带(xī)斡旋(wò)暴风骤雨(zòu)B.照例(1ì)腈纶(jīng)驰骋(chěng)震耳欲聋(zhèn)C.脑畔(pàn)连翘(qiào)翌日(yì)草长莺飞(yīn)D.晦暗(huì)缄默(xián)蛮横(héng)分崩离析(bēng)9、在下面有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欲济无舟楫,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3)《关雎》中写美丽贤淑的女子让男子日夜都想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4)《卖炭翁》中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5)《马说》中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10、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②青年是,也是。③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需要自觉承载起时代的重任,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④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人。1.第①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将下面的词语依次填写在第②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A.世界的未来B.国家的未来3.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甘露的“秘密”蚁和蚜虫的关系简直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有时候,你会看到一群蚂蚁背着蚜虫(A)地跑来跑去,那是蚂蚁在给蚜虫搬家。当蚜虫在一片植物上大肆蚕食,只剩下残茎败叶之后,蚂蚁就把这群祸害转移到另一处食物充足的地方去,使蚜虫能够饱食终日,好排泄出更多的好蜜来。在蚂蚁搬家的时候,也不会丢下为它提供美餐的好朋友不管。确定了新居之后,小蚂蚁就会把蚜虫一个一个搬到附近的植物上去。蚂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还是蚜虫的“保姆”。冬天临近了,雌蚜排出了一个个越冬卵。蚂蚁很担心这些卵会被冻坏,便(B)地把它一个个搬到外面晾晒,晒完后再搬回巢去。到了次年早春,蚜卵孵化了,这下又忙坏了小蚂蚁,它又主动承担了喂养小蚜虫的任务。直到春暖花开,蚂蚁又把小蚜虫一个个搬出洞来,放到植物上,让它去啃食鲜嫩的茎叶,以便自己从它的屁股后面捞取一点蚜蜜。(选自《中学生必读文库》)1.请将“不辞劳苦”和“川流不息”分别填入语段合适的括号处。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上面语段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蚂蚁作为保姆,要为蚜虫做哪些事?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大象在中国①长鼻,大耳,憨态可掬的庞然大物——象,如今大量繁衍生息在非洲及东南亚国家。3000多年前,在我国的黄河流域,也处处遍布着它的足迹。②1973年,甘肃省庆阳市马莲河畔发掘出一具大象化石,装架后的古象身高4米,体长8米,门齿长3.03米。因该象化石出土于黄河流域,故定名“黄河象”。黄河象化石对古代甘肃庆阳地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③甲骨文中有“”字,字形十分形象:胖体、长鼻,活脱脱一幅大象的简笔画。甲骨卜辞中,有不少记载商人捕象的事,最多一次捕获竟达7头之多,《甲骨文合集》37365:“获象七,雉三十。”可见,在商人聚居的黄河流域,大象是普遍存在的。今天河南省简称“豫”,原因就是其地古时候产象。“豫”字的本来意思就是象,《说文》:“豫,象之大者。”有人据此推测,那时的黄河流域曾是森林茂密、气候温润的地方。④后来,随着林木的大量砍伐及气候变冷,大象逐渐南迁,至战国时,我国北方已经见不到象的踪影了。这一点,在《韩非子·解老》中有反映:“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因为人们见不到活象了,只能根据死象的骨骼揣摩其形象。这就是“想象”一词的来源。⑤商朝时候,人们用象帮助劳作,甲骨文的“为”字就是手牵象的会意字,用象干活,这就是“为”,后来“为”成为一个应用广泛的“万能”动词,这也说明了象与我国文字的渊源。⑥我国古代人民把大象视作吉祥物。殷墟出土文物中,有玉象、象尊等,造型玲珑可爱。古代,达官贵人佩戴象牙饰物以显示身份。象箸、象栉、象环、象簟都是名贵之物。过去把豪华的筵席称为“象筵”,意含吉祥富贵。民间年画中,有童子骑象持如意图、象背驮花瓶图,也是取“吉祥如意”“太平有象”之意。⑦“象”象征着吉祥欢乐,“豫”也是。《尔雅·释诂》:“豫,乐也。”《易经》中六十四卦之一的“豫卦”,是吉利之卦。《易经》:“象曰:‘雷出地奋,豫。’”春天,雷声震动,万物复苏,自然界一切顺祥、和乐。欧阳修《伶官传序》中“逸豫可以亡身”,则告诫人们不要耽于享乐。上海有著名的“豫园”,园主人潘允端。他年轻时将住宅西面的菜田一角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建造园林。后入仕途,曾任四川布政使。潘允端还乡后,全力以赴修建园林,称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故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之意。⑧由于人类的贪婪,野生象的数量锐减。现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小的野生象种群,已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冒易公约。(作者:陈运舟,选自《咬文嚼字》,有改动)1.阅读③—⑦段,说说人才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象与中国文化的渊源。2.阅读第③段,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有人据此推测,那时的黄河流域曾是森林茂密、气候温暖的地方。3.第⑦段要有两种说明方法,任选其中一种,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蜀氏遇晋饥,辈三五人挟木弓入白鹿山捕猎以自给。因值群鹿骇走,分路格之。一人见鹿入两崖间,才通人过,随而遂之。行十余步,但见城市栉比,闾井繁盛,了不见鹿。徐行市中,以问人曰:“此处何也?”人曰:“此小成都耳,非常人可到,子不宜久住。”遂出穴,密志归路,以告太守刘悛,悛使人随往,失其旧所矣。(——节选自《宋史•艺文志》)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便要还家(2)咸来问讯(3)便扶向路(4)密志归路2.翻译下列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2)一人见鹿人两崖间,才通人过,随而逐之。3.(甲)文中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4.甲乙两文虽然故事内容不同,但很多方面却有着共同特征,试找出甲乙两文故事的共同之处。(至少三点)14、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韩愈《马说》)(2)腰白玉之环(宋濂《送东阳马生序》)(3)夫不能以游堕事(袁宏道《满井游记》)(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四、作文(40分)15、题目:生活需要要求:(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C【解题分析】
本题考査语句的衔接和梳理。仔细阅读这几个句子,总起句是第③句,第⑥句“表面上”和第⑤句“实际”是衔接在一起的,因此可以直接选C选项。2、B【解题分析】
B.关于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朝花夕拾》是散文集。3、B【解题分析】
狡辨——狡辩,故选B。4、D【解题分析】
概数之间不能用顿号。去掉“二、三十米处”中的顿号即可。故选D。5、B【解题分析】
A.苦心孤诣:指尽心刻苦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使用正确。B.抑扬顿挫:意思是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多用于形容悦耳的声音。此处形容小说情节,使用错误。C.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使用正确。D.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使用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6、A【解题分析】A项属于褒义词误用类型的错误。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点睛:成语运用题既要注重平时积累成语的意思,也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考虑语法及适用对象。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7、C【解题分析】
A.污篾——污蔑B.缄墨——缄默D.迁徒——迁徙;天衣无逢——天衣无缝故选C.8、B【解题分析】
A.携带(xié)、暴风骤雨(zhòu)。B.正确。C.连翘(qiáo)、草长莺飞(yīng)。D.缄默(jiān)、蛮横(hèng)。9、端居耻圣明拣尽寒枝不肯栖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解题分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栖、淑、寤寐、祗、骈”等字词容易写错。10、1.“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BA3.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需要自觉承担起时代的重任,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解题分析】1.考查对标点符号的辨析。①句将引号外的句号调里引号里。2.“世界的未来”比“国家的未来”范围要广,因此先是“国家的未来”,再是“世界的未来”。3.考查对句子语病的辨析与修改。③句搭配不当,将“承载”修改为“承担”或“担任”。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A川流不息B不辞劳苦2.蚂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还是蚜虫的“保姆”。3.①晾晒蚜卵。②喂养小蚜虫。③搬走小蚜虫,放到植物上。(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解题分析】1.只要熟练掌握成语的意思,就能很快地得出结论。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蚂蚁背着蚜虫跑来跑去”自然选“川流不息”。“不辞劳苦”:不怕辛苦,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蚂蚁把蚜虫卵搬到外面”,自然需有“不辞劳苦”的精神。2.起过渡作用的句子就是过渡句,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联系上下文很容易找出。文章的上半部分讲的是蚂蚁充当蚜虫卫士的作用,下半部分讲的是蚂蚁充当蚜虫保姆的作用。所以过渡句自然是“蚂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还是蚜虫的‘保姆’”。3.读懂原文后,可按照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后本部分的几件事即可。如“蚂蚁很担心这些卵会被冻坏,便不辞劳苦地把它一个个搬到外面晾晒”,这是说晾晒蚜卵。“它又主动承担了喂养小蚜虫的任务”,这是说喂养小蚜虫。“蚂蚁又把小蚜虫一个个搬出洞来,放到植物上,让它去啃食鲜嫩的茎叶”,这是说搬走小蚜虫,放到植物上。【题目点拨】语段或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在文章开头的作用有:1、开篇点题;2、照应题目;3、总领全文;4、渲染气氛,埋下伏笔;5、设置悬念,为下文铺垫。文中的有:1、承上启下(过渡);2、总领下文;3、呼应前文。文末:1、点明中心;2、深华感情,深化主题。3、照应开头,让文章结构严谨;4、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5、言有尽而意无穷;6、总结全文,启发读者思考。12、1.①象与我国文字的渊源;②我国古代人民把大象视作吉祥物。2.据此推测,意思是据此估计,表消息来源。说明了“那时的黄河流域曾是森林茂密、气候温暖的地方”这一结论是根据《说文解字》估计得来,并不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3.示例:引用。引用《易经》中的卦辞,说明“豫”和“象”一样,也是象征吉祥欢乐,增强了文章说服力,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解题分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③—⑦段,结合关键句子概括即可。根据③—⑤段的关键句子“甲骨文中有‘’字,字形十分形象:胖体、长鼻,活脱脱一幅大象的简笔画。”“因为人们见不到活象了,只能根据死象的骨骼揣摩其形象。这就是‘想象’一词的来源。”“后来‘为’成为一个应用广泛的‘万能’动词,这也说明了象与我国文字的渊源。”,可概括为:说明了象与我国文字的渊源;根据⑥—⑦段的关键句“我国古代人民把大象视作吉祥物。”和“‘象’象征着吉祥欢乐”可概括为:说明了我国古代人民把大象视作吉祥物。2.要求学生首先分析加点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分析。如:据此推测,意思是据此估计,表示消息来源并不确定。结合“今天河南省简称‘豫’,原因就是其地古时候产象。‘豫’字的本来意思就是象,《说文》:‘豫,象之大者。’”分析:说明了结论是根据《说文解字》估计得来,并不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3.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即可。结合“象曰:‘雷出地奋,豫。’”分析,采用了作引用的说明方法。结合“上海有著名的‘豫园’,园主人潘允端。他年轻时将住宅西面的菜田一角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建造园林。后入仕途,曾任四川布政使。潘允端还乡后,全力以赴修建园林,称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故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之意。”分析,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然后根据两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写出表达作用即可。如:举例子。举了上海“豫园”的首位园主人潘允端,取名“豫园”的例子,具体真实地说明了“豫”和“象”一样,也象征吉祥欢乐,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1)通“邀”,邀请
(2)全,都
(3)从前的,旧的
(4)做标记2.(1)渔人详细地说出自己所听到的事,村中人都感叹惋惜。(2)一个人看见鹿从两座悬崖间钻入,仅容一人通过,随即去追赶它。3.自然环境优美;社会和平安定;百姓生活和谐。(意思对即可)4.示例:都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都偶然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美好之地;居住在绝境里的人都生活自足,且都不希望被外人打扰;发现者(渔人或猎人)都在回去的路上做了标记,待回头再找时已无迹可寻。【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要”:通“邀”,邀请。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为”“具”“才”“逐”等字词的翻译。“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人见鹿人两崖间”这两句省略句的翻译。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3.试题分析: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可从环境优美、生活愉快、民风淳朴、社会安定等角度作答即可。4.试题分析:比较阅读。题干要求找出甲乙两文故事的共同之处。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从内容角度考虑:所写的都是与世隔绝的美好之地;生活自给自足且不希望被外人打扰;最后都无迹可寻。从结构上讲:都是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二)译文:无。14、⑴见,通“现”。⑵腰:腰佩。⑶堕:坏、耽误。⑷斗:像北斗星那样。【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实词的解释,解答时根据句意回顾所学认真作答即可。(1)句意:吃不饱,力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见,通“现”。(2)句意:腰配白玉环。腰:腰佩。(3)句意:能够不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堕:坏、耽误。(4)句意:看到溪岸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斗:像北斗星那样。四、作文(40分)15、生活需要懂得品尝在很小的时侯,就发现新华书店旁有一个老人在拉二胡.二胡悠扬的声音成了我童年对书店为数不多的记忆.不久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又在书店门前,遇见了他.老人和过去一样,坐在第二级青白色的大理石上.老人身着黑装,持着二胡.也许是以为二胡老旧的缘故吧,它发出的声音总觉得怪怪的.听着听着,二胡声似乎有些耳熟,细细一想,才知道这是一首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冥冥之中,仿佛看到了二泉玲玲作响的泉水,曲声和泉声一并而来,阿炳独自坐在泉旁,一抒内心的苦楚与惆怅.老人每天面对着嘈杂的人群,刺耳的车鸣声,总是显得淡定与从容.这里是市中心,形形色色的人从他身前走过,老人对他们并不留意.尘世的浮华与喧嚣,在他的眼中只是过往浮云,而他在乎的只是自己的手,自己的二胡,自己的二泉映月.我忽然想起这样一个词“静若止水”.他就像是荷叶上的一滴水,无论如何晃动,它都有着自己的形状,最后回到荷叶中央.老人才是这里的主人.城市的日新月异,时代的变迁,四季的交替,一切都在变化,但不变的,却是童年是的二胡声.在如今这个社会,需要的更是这样一份内心的宁静,淡泊,豁达,不为外界所挠,以不变应万变.取出十块前,虔诚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结构认识》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选集【职员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选集职工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合集职工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大合集员工管理
- 《店铺运营管理》课件
- 《生药分析1》课程实施大纲
- 某科技园物业管理方案
- 2024年供电公司安全稽查总结
- 《小升初语法名词》课件
- 《皮肤病中成药导引》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除颤仪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眼镜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温州医科大学
- 推荐-挖掘机检验报告精品
-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 23、PFMEA检查表
- CSX购倂Conrail之后能够产生的综效(synergy)列示
- 煤矿机电事故影响考核管理办法
- 三段式电流保护课程设计
- 施工电梯基础(地下室顶板加固图文并茂)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