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隐患_第1页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隐患_第2页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隐患_第3页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隐患_第4页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隐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隐患作者:沈大旋(学号:2021210924)

论文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隐患;预防

论文摘要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了讨论,阐述了其对人类的直接影响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对转基因风险的预防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但是,转基因食品领域的安全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居世界第4位,排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之后,虽然我国已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进口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但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经常有法律法规较为先进而执行不力的现象,更何况在这方面的制度还做得远远不够。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有其特殊性,因为它较少引起急性中毒而带来轰动效应,而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局限于知识、财力、时间,不可能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只能依靠现行漏洞百出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捉襟见肘地应对出现的情况与问题。前些年关于转基因水稻的那场讨论,已暴露出某些学者和官员已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因此,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研究和控制,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yandtheimprovementoflivingstandard,peoplepaymoreandmoreattentiontofoodsecurity.but,thefieldofgeneticallymodifiedfoodsafetydoesn’tcauseenoughattention.transgeniccropsintheplantingareaoftheworld’sfourth,rowintheunitedstates,argentina,canadalater,althoughchinahasformulatedtheagricultural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safetymanagementregulations”,thetransgenicimportssafetymanagementwayagriculture”,andotherrelevantprovisions,butinofthetransitionofchinaoftenhavelawsandregulationsandadvancedinadequateenforcementphenomenon,andwhat’smore,inthissystemalsodoisfarfromenough.geneticallymodifiedfoodsafetyproblemhasitsparticularity,becauseitattractedlessacutepoisoningcausedastireffect,andconsumersinaweakposition,limitedtoknowledge,money,time,andmaynotbefurtherdiscussedtheproblem,canonlyrelyonthecurrentloopholesinthefoodsafetysystem,tocopewiththeappearunderthesituationandproblems.beforesomeyearaboutthediscussionoftransgenicrice,hasexposedsomescholarsandofficialshavebecomeinterestgroupspokesman.therefore,toenhancethesecurityofgeneticallymodifiedfoodresearchandcontrol,toprotectconsumers’righttoknowandoptionsareaproblemtobesolved.

1对人类的直接影响

转基因食物对人类本身将带来一系列直接或潜在的安全影响。

1.1没有经过长期的安全性研究

转基因食物从1993年出现到现在仅10多年,改变了人类食品的自然属性,未经过长期的安全性试验,没有人知道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我们知道许多认为安全的药物可能数年后才显示出隐患,食物的效应应更为长期。

1.2减少食物的营养价值或降低食物中重要成分

转基因食物的主要动机是满足某种商品价值,如更高的产量、更好看的外表,而食物的某种成分的改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如美国有报道,在具有抗除草剂基因的大豆中,异黄酮类激素等防癌成分减少了。

1.3引起人类过敏反应

转基因技术会在生物中产生不能预见的变态反应源。如把巴西胡桃的基因移植到黄豆上去,结果却使一些对胡桃过敏的人在吃黄豆时产生过敏反应。

1.4产生对人类不利的毒素副产品

转基因作物产生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使原来的毒素水平提高,产生新的毒素或副产品。○11999年losey等试验发现,在一种植物马利筋叶片上撒有转基因bt玉米花粉后,普罗克西普斑蝶食用叶片减少,长得慢,4d的幼虫的死亡率变为44%,而对照组(饲喂不撒bt玉米花粉的叶片)死亡率为0%。转基因作物产生的杀虫剂毒素可由根部渗入周围,但尚不清楚会产生何种影响。

1.5产生抗菌素耐药性细菌

基因技术采用耐抗菌素(如抗卡那霉素、链霉素等)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这就意味着农作物带有耐抗菌素的基因。○2英国的研究显示,转基因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进入到生物有机体,突变的基因如跨越种群和转移至细菌,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如出现无法治疗并广泛传播的、对生物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其后果不堪设想。

1.6直接引起人类急性中毒

有些基因在治病同时可能引起某些人急性中毒效应。○3如《南方周末》2021年10月19日报道,美国一名病人在接受生物药品临床试验的过程中死亡,导致当时正在进行的12个基因治疗项目全面遭禁。后来其他的一些病人也因为新增的基因而患上癌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下令中止此类试验。

2对生态系统(包括环境)的影响

生态系统是各种动物、植物与环境的一种动态平衡系统,而转基因食品是人为对特定物种进行干预,改变其性状,因而也改变了该物种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引起一系列不可预料和复杂的变化。

2.1转基因技术本身的不足

4虽然基因技术发展可以将dna进行切割,将一异源基因引入另一生物,但不能完全准确地○

预见作用后产生的新的蛋白质的性状是否完全吻合我们的要求。

2.2物种多样性的破坏

基因技术加上商业营销将使某类作物如超级水稻为某一公司垄断供应种子,使原来多个品种减少为同一基因的单一品种,当真菌、病毒、虫害侵袭这种植物时,会发生严重的产量减产,也引起生态平衡的变化。

2.3基因的污染

转基因技术可能使某些基因流入自然界,引起难以预料的影响;基因化的生物、细菌、病毒等进入环境,保存或恢复是不可能的,其较化学或核污染严重,危害是不可逆转的。

2.4引进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种

转基因技术可能使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种出现,如超级杂草、超级昆虫等,可能对地壤、野生近缘种、普通作物、相邻的植物及环境造成破坏。

2.5环保的影响

有资料证明,基因化的农作物对除草剂具有抵抗力,实际耐用药量高于正常的3倍,农民知道其对除草剂有抵抗力,会直接或不直接地提高除草剂等化学药物的使用量。

2.6生态系统的破坏

5转基因技术使某种物种的性状改变,如a昆虫以b植物为食物,我们认为改变b植物为转○

基因抗虫植物,提高了b植物产量,但a昆虫因缺乏食物使虫的密度大幅下降,引起以a昆虫为食物的天敌c生物的生存危机,进而引起整个生态平衡的破坏,将来可能暴发某种虫害大面积流行等。

3对转基因风险的预防

3.1严格控制境外转基因食品进入

对国外转基因食品进入我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审批,可以在wto框架下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进行限制,这方面检验检疫系统应有较大作为空间。

3.2加强国内市场控制

虽然我国农业部已发布一系列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措施,但是我国国内市场的管理是较为混乱,如转基因水稻还未批准上市,但有众多报道转基因水稻已流入市场。因此,必须完善这方面的法规,严格执法,重罚甚至采用刑法严惩不法商人,当然这也依赖于整体执法环境的改善。

3.3加强转基因生物的检测技术研究

6目前国内有众多机构对转基因生物的检测技术进行研究,但食物加工从原料到成品经过多○

个加工环节,要严格区分转基因成分存在较大困难,可采用以下检测方法:①检测转基因成分所独

有的dna序列。采用人工检测或仪器检测对碱基对进行测定,可精确确定转基因成分。②采用pcr技术进行检测。《国门时报》曾报道,检验检疫科学院采用“亲合吸附-pcehyb-elisa”检测方法,能特异的检测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核酸系列,这2种核酸系列存在目前已知的绝大部分转基因成分中。③基因id法进行检测。由johnb.fugan于2021年提出的新方法,或采用异酸胍盐抽提法以避免dna的降解和污染。④农作物身份识别系统。美国adm公司称他们建立了一套农作物身份识别系统,可以保证向国外供应农产品时,不含转基因作物。

3.4加强对转基因作物投入商业应用的安全性评价

在关系到生命安全的事情上,必须慎之又慎。加强审批程序,要求特定品种转基因作物上市前必须做好必要的科学研究,提供相关材料,进行必要的安全性评价、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1《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探讨》钱敏白卫东《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年第34卷第12期○

2《转基因技术在动物营养学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滕勇《畜禽业》2021年第8期○

3《浅谈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孙科《硅谷》2021年第8期○

4《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探讨》钱敏白卫东《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年第26卷第8期○

5《转基因食品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宋姗龚加顺《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年第26期○

第5卷

6《转基因大米的安全性》徐颖安徽农业大学2021年33期○

第二篇:转基因食品安全分析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

摘要。基因技术的产生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基因技术带来的转基因食品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与此同时,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引发了一系列广泛地思考。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正确对待转基因食品,本文主要通过比较转基因食品的利弊和介绍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分析了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生态环境已经产生的或潜在的危害,提出应建立科学的转基因食品开发体系,做好安全性评价和风险性评估。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基因漂移生物多样性

前言。一般而言,消费者认为传统食品是安全的。当采用自然方法开发新食品时,食品的某些现有的特性可以正面或负面的方式发生改变。对于转基因食品,大多数国家认为特定评估是必要的,并且已建立特定系统,严格评价与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关的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而对于传统食品一般不开展类似评价。因此,对这两类食品,在投放市场之前的评价程序方面存在显著差别.

1.转基因食品介绍及现况

1.1介绍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modified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1.2现况

近十余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农业上显示出强大的潜力,并逐步发展成为能够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产业。1999年,全世界有12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植物,面积已达3990万公顷。其中美国是种植大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72%。世界很多国家纷纷将现代生物技术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扶持生物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技术仅次于美国与加拿大。欧洲国家的转基因食品技术并不是非常的发达,这是因为他们明白转基因食品危害十分大,并通过立法来达到防止转基因食品的过分播种,甚至有些国家完全禁止转基因食品的播种与生产,欧洲各国民众也纷纷抵制,发生过很多起民众破坏转基因实验田的事件,所以我们也要认识到转基因食品所存在的潜在危害,而不能把利益放在民众健康的前面。

2.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

2.1转基因食品的毒性

毒性的产生有以下2个原因。①提供基因的生物很可能是不能作为食物的有毒生物,其基因转入作为食品的生物后,产生有毒物质;②新基因的转入,打破了原来生物基因的“管理体制”,使一些产生毒素的沉默基因开启,产生有毒物质。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存在与繁衍,都不是以作为人类食物为目的的,而是根据生存的需要和规律生长及代谢。目前已知的植物毒素有1000余种,如生物碱、酶类、过敏物质、天然致癌物等;微生物毒素

主要有细菌毒素、霉菌毒素和真菌毒素等。科学家对获准在西班牙和美国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和棉花进行针对性研究后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引起脑膜炎及其他新病种。也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导致生物体系统失调、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此过程可能需要30a或更长的时间。

2.2转基因食品产生过敏原

食物过敏是1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约有2%的人群对某些食品产生过敏性反应。1996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某基因转入大豆中,结果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群也对该大豆过敏,该大豆种子最终没有被批准商业化生产。

2.3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将1个外来基因转入植物或动物中,该基因将会与其他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食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2021年英国进行了转基因食品dna的人体残留试验,7名做过切除大肠组织手术的志愿者,食用过用转基因大豆做成的汉堡包之后,在其小肠肠道的细菌中检测到了转基因dna的残留物。转基因食品对人健康的严重影响,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逐渐表现和检测出来。

1.4改变食品的营养品质

人为转入外源基因极有可能使原有的基因发生缺失和错码等突变,从而使所表达的蛋白质发生变化,这有可能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美国生产的1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抗癌成分异黄酮就比一般大豆低12%~14%。

3.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3.1破坏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

很多转基因生物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或抗逆性,这样的生物一旦进入环境中,就会间接伤害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如植入抗虫基因的农作物会比一般农作物更能抵抗病虫的袭击。长此下去,转基因作物将会取代原来的作物,造成物种灭绝,但这种问题在转基因生物发展的初始阶段很难发现,可能要经过许多年后才能显现出来,但等问题出现的时候,为时已晚。

生态系统是1个有机的整体,任何部分遭到破坏都会危及整个系统。如一些盐碱、沼泽、雨林及有寄生虫的地区,以前原本不适合农业种植,由于转基因作物的出现,一些农作物可以耐盐碱、耐高温高湿以及抗病虫等,这些地区都被用来种植农作物,从而使原本生活在这里的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不得不退出该系统,造成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导致物种退化、减少甚至灭绝。

3.2转基因生物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

释放到环境中的抗虫和抗病类转基因植物,除对害虫和病菌致毒外,对环境中的许多有益生物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一些有益生物死亡。另外,转基因生物将增强目标害虫的抗性。研究表明,棉铃虫已对转基因抗虫棉产生抗性。转基因抗虫棉对第1~2代棉铃虫有很好的抵抗作用,但第3~4代棉铃虫已对转基因棉产生抗性。专家警告,如果这种具有转基因抗性的害虫变成具有抵抗性的超级害虫,就需要喷洒更多的农药,而这将会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

3.3破坏生物多样性

由于转基因作物特性优良,很多人选择种植转基因作物,使某些作物的多样性大大降低。保持生物多样性是减少生物遭受疫病侵袭的重要方式。1864年的爱尔兰马铃薯枯死病,造成100多万人死,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原因就是当地人只种植2个土豆品种,而这2个品种又特别脆弱,一旦发生意外则无法挽救。20世纪7o年代,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稻田发生草病毒,非常幸运的是,在6273个品种中发现了1个品种对这种病毒具有抗性,现

在该品种已被广泛种植。1970年斯里兰卡、巴西和中美洲地区的咖啡作物爆发咖啡锈,在咖啡的故乡——埃塞俄比亚发现了1种具有抗性的品种,从而挽救了整个局势。

3.4基因漂移产生不良后果

转基因作物可能将其抗性基因杂交传递给其野生亲缘种,从而使本是杂草的野生亲缘种变为无敌杂草。基因漂移的过程很难人控制,其后果也难以预测。加利弗尼亚大学的normanellstrand先生及其同事认为,世界上较重要的l3种粮食作物中有l2种与其野生近缘物种进行了杂交。在加拿大,被用于试验的油菜,只具有抗草甘膦、抗草胺膦和抗咪唑啉酮功能中的1种功能,后来发现了同时具备这3种功能的油菜,说明这3种油菜间产了杂交,而这种油菜对周围的植物造成了很大影响。

4结语

转基因生物一旦释放到环境中,就会在自然界中继续繁衍,人类将无法控制,因此应慎重对待转基因问题。通过分析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生态环境已产生的或潜在的危害,提醒人们应持谨慎态度,对转基因食品的危害性不能视而不见,但也不能因为存在风险而全面否定转基因食品,应建立科学的开发体系,做好安全性评价和风险性评估。

参考文献:

[1]王永杰,陈克平,陈宇.理性认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j].安徽农业科学,2021,35(7):2103,2105.

[2]陈乃用.生物技术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27(4):53—59.

[3]李传印.转基因食品的利和弊[j].生物学通报,2021,25(9):10—11.

[4]孙海燕,张威.转基因食品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21,35(29):9132—9133,9135.

[5]王国英.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21,(9):205—207.

[6]胡静洁,杨昌举.转基因食品政策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经济,2021,(2):45—49.

[7]贾士荣.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争论及其对策[j].生物技术通报,1999,(6):1—7.

[8]周世祥,杨丽珠.试论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及其社会控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4(1):11—15.

[11]武芸,丁莉.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及其发展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21,35(7):2021—2021.险性评估。

第三篇:转基因食品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其评价

摘要:转基因食品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使其安全性成为公众争论的焦点。本文介绍和分析了转基因食品的现状,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各国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影响等方面综合考虑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促进转基因技术的进步,使其能进一步造福人类。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实质等同性;标签;预防性原则

1.引言

自从基因工程技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诞生以来,这项新兴的生物技术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的时代,而转基因技术是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之一。伴随着时代发展和进步的步伐,传统农业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也将促使农作物的品种改良,同时可以给人类提供营养丰富的食品。转基因食品是近二三十年才发展起来的,1994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食品—延迟成熟的转基因番茄在美国出现了。自此,随着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大量生产出现,由新技术开发带来的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的健康有害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热点。那么,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如何正确的认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当今的世界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认识是否一致。对转基因食品是否有统一的监管制度。因此,全面的分析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助于对转基因食品科学的管理和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2.转基因食品的概况

2.1转基因食品的概念

转基因食品,英文表述为“geneticallymodifiedfood”,简称“gmf”。根据我国《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2条的规定,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包括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和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即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这种一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简称基因食品。

2.2转基因食品的种类

2.2.1植物性转基因食品。

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很多。例如,面包生产需要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而目前的小麦品种含蛋白质较低,将高效表达的蛋白基因转入小麦,将会使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好的焙烤性能。番茄是一种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的果蔬,但它不耐贮藏。为了解决番茄这类果实的贮藏问题,研究者发现,控制植物衰老激素乙烯合成的酶基因,是导致植物衰老的重要基因,如果能够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抑制这个基因的表达,那么衰老激素乙烯的生物合成就会得到控制,番茄也就不会容易变软和腐烂了。美国、中国等国家的多位科学家经过努力,已培育出了这样的番茄新品种。这种番茄抗衰老,抗软化,耐贮藏,能长途运输,可减少加工生产及运输中的浪费。

2.2.2动物性转基因食品。

动物性转基因食品也有很多种类。比如,牛体内转入了人的基因,牛长大后产生的牛乳中含有基因药物,提取后可用于人类病症的治疗。在猪的基因组中转入人的生长素基因,猪的生长速度增加了一倍,猪肉质量大大提高,现在这样的猪肉已在澳大利亚被请上了餐桌。

2.2.3转基因微生物食品。

微生物是转基因最常用的转化材料,所以,转基因微生物比较容易培育,应用也最广泛。例如,生产奶酪的凝乳酶,以往只能从杀死的小牛的胃中才能取出,现在利用转基因微生物

已能够使凝乳酶在体外大量产生,避免了小牛的无辜死亡,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2.2.4转基因特殊食品。

科学家利用生物遗传工程,将普通的蔬菜、水果、粮食等农作物,变成能预防疾病的神奇的“疫苗食品”。科学家培育出了一种能预防霍乱的苜蓿植物。用这种苜蓿来喂小白鼠,能使小白鼠的抗病能力大大增强。而且这种霍乱抗原,能经受胃酸的腐蚀而不被破坏,并能激发人体对霍乱的免疫能力。于是,越来越多的抗病基因正在被转入植物,使人们在品尝鲜果美味的同时,达到防病的目的。

2.3转基因食品的作用

2.3.1增加产量。通过转移或修饰相关的基因达到增产效果。

2.3.2控制成熟期:通过转移或修饰与控制成熟期有关的基因可以使转基因生物成熟期延迟或提前,以适应市场需求

2.3.3增加营养。从改造种子贮藏蛋白质基因入手,使其表达的蛋白质具有合理的氨基酸组成。现已培育成功的有转基因玉米、土豆和菜豆等。

2.3.4具有保健功能。通过转移病原体抗原基因或毒素基因至粮食作物或果树中,人们吃了这些粮食和水果,相当于在补充营养的同时服用了疫苗,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2.3.5增加生物多样性。通过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组可形成新品种,由其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可能在品质、口味和色香方面具有新的特点。

2.3.6保护环境。具有抗病虫害功能的转基因作物,可减少使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

3.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

1983年,世界上成功的培育了第一例转基因植物—烟草。1993年,美国市场上投放了第一例转基因食品—晚熟西红柿。自1996年以来,转基因食品进行大规模生产并商业化。202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估计达442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l1%,即增加了430万公顷。到2021年全世界种植面积已达5260万hm,2021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了12%,达5867万hm。这么快的增加速度反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掌握科技知识的农民对种植转基因作物有较高的接受程度。近年来,世界上转基因生物研发工作进展非常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2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000万公顷。

我国自2o世纪8o年代起开始研究转基因技术,相继在水稻、大豆、西红柿等作物上试验成功,一些转基因作物已投入商业化生产,例如北方的转基因抗冻西红柿、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甜椒、转基因矮牵牛等,不仅获得了优良的性状,而且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和开发的转基因植物达47种,涉及各类基因103个(不含标记基因)农业微生物基因工程供试微生物达31种,涉及的基因约56种。资料显示,按种植面积大小排序,中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四,排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之后。2021年美国仍是种植转基因作物面积最大的国家,其转基因作物估计净增加160万公顷,主要用于转基因大豆、棉花和油菜籽的种植。迄今,世界转基因生物已达120种左右,主要的4种转基因作物是玉米、棉花、大豆和加拿大油菜籽。1998年,这4种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占世界转基因作物总面积的99%。其他转基因作物包括烟草、番木瓜、土豆、西红柿、亚麻、向日葵、香蕉和瓜菜类等。

由于转基因作物产量高、价格低、耐贮运等特点,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品质好、成本低、附加值高等原因,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市场份额不断连年上升,2021年销售额达到80亿美元。专家预计到2021年,转基因食品的销售额将达到250亿美元。随着转基因作物商品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转基因农产品已经直接或间接被制作成人类的消费品。目前,世界各地的食品超市中均有转基因食品的销售。

4.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技术是一个新领域,而转基因食品以全新的面貌成为庞大的食品家族中的一名新

成员。作为新的科技成果,转基因食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与此同时,也存在令人质疑之处。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讨论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性和生态环境安全性。

4.1食品安全性

食品安全性主要指营养成分、抗营养因子、毒性和过敏、基因改变引起的营养效果及其它不必要的功能等.具体是指①营养成分变化与否。②毒性存在与否。一部分研究学者认为,转基因食品在达到人们所谓的理想食品的同时,有可能会添加或者增加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③人体过敏与否。基因中被引入新的作物后,食品的一些遗传性状发生了改变,因此影响了蛋白质的构成,使其浓度或者成分发生了变化或者生成了新的代谢物,可能会在人体中产生新的过敏源,导致过敏。④人体是否会对某些药物产生抗药性。在转基因过程中,若使用了具有抵抗临床治疗用抗生素的基因,若人们食用了这种食品,可能对人体产生抗药性。

4.2生态环境安全性

转基因作物的另一个生态风险是“非目标生物伤害”,它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内,利用现代基因技术制造的优质、高产和各种抗逆特性(抗虫、抗除草剂等)的转基因作物,在攻击自己的特定目标时,间接地或无意地伤害到生态系统内其他生物的生态风险问题,也是转基因食品环境安全问题。其核心问题是被释放到田间的转基因作物,是否将所转基因移到野生作物中,是否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破原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具体是指①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在杀灭目标害虫和病原菌的同时,其体内的外源毒蛋白也可能对环境中的许多有益的昆虫、鸟类、哺乳动物和微生物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②目标生物体对药物产生抗性,加速其种群进化速度。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大规模商业环境释放,将使目标害虫产生强大的选择压力,加快目标害虫抗性的出现,从而增加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③转移基因可以通过重组产生新的病毒。被植入转基因抗病毒作物中的病毒基因及其所编码的外壳蛋白可以与其他病毒的遗传物质和外壳蛋白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毒j生更强的新病毒。④有可能引起“基因污染”。所谓“基因污染”是指外源基因扩散到其他物种,造成自然界基因库的混杂或污染。⑤“超级杂草”问题。

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

目前,世界上尚未有统一的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办法,对转基因食品管理的方式主要为欧美两大阵营,这两大阵营在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观念和方法上有很大差异。美国采取着重管理产品本身是否对环境及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的可靠科学原则,而欧盟管制的重点是用于生产制造食品的转基因技术,采取预防原则。我国对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的管理非常重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1993年12月24日,国家科技部颁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1996年7月10日,农业部颁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以规范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和管理;1998年5月,农业部生物工程安全委员会批准了6个准许商业化的许可证,其中3个涉及食品,即抗病番茄、抗病甜椒和耐贮番茄嘲;2021年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8个相关部门参与,共同制定了《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国务院于2021年5月23日颁发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简称《条例》),通过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建立,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管理已经纳入法制建设轨道;2021年9月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并实施了《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转基因食品作为食品家族中新的一员,我国《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规定,须经卫生部审查批准后方可生产或者进口转基因食品。我国在2021国务院出台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对转基因食品的科学试验、生产经营、进出口贸易作出了规定。2021年1月,农业部公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三个配套文件,规定我国对转基因作物实行安全评价审批和标识申报制度。随后,国家又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程序》、《农业转基因

生物进口安全管理程序》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审查认可程序》,2021年7月,卫生部颁布了《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条例》规定食品产品中(包括原料及其加工的食品)含有基因修饰有机体或/和表达产物的,要标注“转基因××食品”或“以转基因××食品为原料”,这些法规均已正式实施。

我国转基因食品管理体制还处在起步阶段,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对转基因食品的进行监管,应对以下三个工作加强:

1、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管理。虽然转基因标识制度已经实施多年,但在转基因食品标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2、健全转基因食品检测、评估体系。首先,建立独立的权威检测机构,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严格的检测,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并逐渐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农业生物技术管理监督与监测网络体系。其次,严格控制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直到进出口各环节,使安全风险降至最低。第三,要加大执法力度。

3、强调gmf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6.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必须理性地看待科学技术所产生的效应。转基因食品为一种新兴的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它的先进性和不确定性显而易见。因而,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时,必须综合考虑,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慎重、客观的评价。加快转基因食品的开发与推广的同时,要加强和完善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体制,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使转基因技术在发展的同时能进一步为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王彤彤.转基因食品的现状与未来Ⅲ.中国果菜,2021,1(7):585一597.

[2][n].中国食品质量报,2021—07—31(8).

[3]王仁祥,苏爱军,杨乾.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04).

[4]文平,王仁祥.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j]生物学教学,2021,(12).

[5]李志亮,吴忠义,王刚,黄丛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2021,31-4.

[6]于广涛,王德成.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21(2):230.

第四篇: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中期小结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中期小结

一、转基因食品的定义与发展前景

1.转基因和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转基因”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改变生物的基因片断,或将一种生物的基因片断植入另一种生物,使其生物性状或机能发生部分改变。这一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以转基因生物体直接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2.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

美国是转基因食品的发源地,转基因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也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广泛的国家。1983年,美国成功培植了世界上第一例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1993年,第一种市场化的转基因食物——保鲜延熟型西红柿在美国上市,高科技产物转基因食品从此就与普通市民的消费联系在一起。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全力进行转基因技术开发并促其商品化,转基因食品以惊人的速度向全球扩散。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在这场争论中似乎变得扑朔迷离,其实这也并不是转基因食品才独有的现象。回顾历史上技术产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难发现,任何技术产品的形成与发展方向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需求引导了它的出现,它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推动了它的发展,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相互争论与“磋商”的结果决定了它的演变方向,这一过程并不是事先可以预测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明显地成为社会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整个社会大系统及其子系统之间的复杂联系与相互作用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对于转基因食品,我们应看到,对其社会需求是存在的。它承负着人们渴望缓解饥饿与贫穷的沉重期待,也凝聚着人们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的喜悦憧憬。这就是它赖以存在与发展的意义所在。

无论如何,零风险是不存在的,也没有什么绝对安全。但是,因噎废食,无所作为才是最大的风险。

二、转基因食品的利弊

转基因食品的“利”大于“弊”

1.过去改变植物的品种主要是通过育种,这种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的时间长,杂交出的品种不易控制,目的性差,其后代可能高产但不抗病,也可能抗病但不高产,也许是高产但品质差,所以必需一次一次地进行选育。而转基因技术就不同了,可以选择任何一个目的基因转进去,就可得到一个相应的新品种,不用再花那么长的时间筛选了。

2.传统的育种只能是水稻对水稻,玉米对玉米,进行杂交,不能水稻对玉米,水稻更不能和细菌进行杂交。而转基因技术不但可以把不同植物的基因进行组合,而且还可以把动物的基因,甚至人的基因组合到植物里去。比如:科学家看中了一种北极熊的基因,认为它有抵抗冷冻的作用,于是将其分离取出,再植入番茄之中,培育出耐寒番茄。

3.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食品的质量,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矛盾。例如:马铃薯植人天蚕素的基因后,抗清枯病、软腐病的能力大大提高,过去这两种病每年会带来近三成的减产,一种抗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的马铃薯,可使美国每年少用37万kg的杀虫剂;阿根廷播种转基因豆种后,大豆抗病和抗杂草能力大为增加,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的量减少,生产成本比原来下降了15%。

4.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有利于健康和抗疾病的食品。杜邦和孟山都公司即将推出多种可榨取有益心脏的食用油的大豆。两大公司还将联手推出味道更鲜美且更容易消化的强化大豆新品种。艾尔姆公司与其他公司合作,正在研究高含量抗癌物质的西红柿,以及可用于生产血红蛋白的玉米和大豆。此外,含疫苗的香蕉和马铃薯也正在加紧研究中;日本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可减少血清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的水稻新品种;欧洲科学家新培育出了米粒中富含维生素a和铁的转基因稻,这一成果有可能帮助降低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以稻米为主食的发展中国家缺铁性贫血和维生素a缺乏症的发病率。

5.基因食品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鲜的瓜菜。同时,人们还发现转基因作物结出的果实,无论外形还是味道都别具风味。英国的科学家将一种可以破坏叶绿素变异的基因移植到草中,可以使之四季常青,除了具有绿化功能之外,还使畜牧业受益,因青草的营养比干草高,而使肉的质量提高。

6.利用转基因技术,把生长素基因、多产基因、促卵素基因、高泌乳量基因、瘦肉型基因、角蛋白基因、抗寄生虫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的精子、卵细胞或受精卵,可培育出生长周期短、产仔多、生蛋多、泌乳量高,生产的肉类、皮毛品质与加工性能好,并具有抗病性的动物。

转基因食品的“弊”大于“利”

1.首先是毒性问题。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2.其次是过敏反应问题。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比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蛋白质也随基因加了进去,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这些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3.第三是营养问题。科学家们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4.第四是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当科学家把一个外来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细菌中去,这个基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