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2021-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_第1页
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2021-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_第2页
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2021-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_第3页
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2021-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_第4页
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2021-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2021-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怀仁一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水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风骨到唐代的富丽堂皇,从宋代的清新淡雅到明清的炉火纯青,众多艺术创作者留下了极具艺术魅力的图画和文化诗篇。山水画的描写对象主要包括自然景观、人和物,画作蕴含的意境美是创作者的生活经历与自然领悟通过传统艺术手法的有效呈现,展示了东方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点滴笔墨绘就出形神饱满的形象,尺幅空间描绘着意蕴无尽的风景,给人以无限的想象,正如宋代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言:“言有尽而意无穷。”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在艺术领域的发展中都有“书画同源”的说法,魏晋南北朝形成的山水画体系就与传统诗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诗歌与绘画的融合是山水画的核心特征。任何山水画营造的意境美都离不开诗意美,文人骚客不仅擅长诗歌创作,同样热衷于用绘画表情达意。当山水画发展至唐宋较为成熟的时期,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开始在画中题诗,这不仅能赋予画作典雅的文化韵致,还能更充分地表达画者的思想感情。宋代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一叶扁舟浮于冷清的江水之上,渔翁独坐小舟之中,表现出空旷萧条的意境之美,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审美角度看,山水画与诗词很难分开欣赏,二者有机结合营造的意境美会带给观赏者亦诗亦画的审美体验。

除了诗意美,空灵美同样是山水画意境美的突出表现,这与道家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道家文化认为自然万物与人类一样具有灵性和生命。画家用笔墨描绘山水,对空白自然景物同画面主体之间的层次做优化处理,营造出饱满美妙的深远意境。山水画一旦缺乏空灵之美,将会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无力感,难成经典。空灵之美通常采用“虚实交融”的描绘手法来表现,如将云雾、天空、水汽、河流以空白形式呈现,经过创作者的巧妙设计成为艺术化留白,科学有效地营造出富有空灵美的艺术观感,为山水画意境美的传达打下扎实的基础。

古代山水画家都是受到过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其作品的意境美还体现出一种人文之美,如儒家文化中的仁义之道、道家文化中的清静无为等,使山水画的意境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东晋画家戴逵的《吴中溪山邑居图》是江浙一带生活风貌的真实写照,体现出“向往山林”的隐逸情怀,而此种情怀又与儒家“山水比德”的思想相契合。宋代画家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场面壮观,却营造出出奇静谧的意境,天地间的皑皑白雪相互映射出虚幻的冷光,沉醉于这种虛静恬淡的意境会自然领悟到何为“天地之道,圣人之德”。

形神兼备亦为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重要特征之一。与西方绘画不同,我国传统绘画侧重于情感与表现,而不单是对客观自然物的再现描绘。齐白石认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如果盲目追求形态真实,忽视了神韵营造,就会使创作落入俗套。中国山水画常采用变形的描绘手法,力求达到“神似传情”的艺术效果,画者赋予作品个性和灵魂,将情感和观念融入对自然的艺术化处理中,从而实现意境美深化表达的目的。

(摘编自席威《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好的山水画不追求形似而追求神似,从而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受。

B.题画诗为实现画者、观者的情感沟通而作,并非为增加画作的文化韵致而生。

C.抛开诗词孤立地欣赏山水画,是无法体会画家寓于画中的丰富情致和韵味的。

D.作者认为中西方绘画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绘画侧重于“表现”,西方绘画侧重于“再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首段开篇明义,以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内涵分析为基点,展开全文论证。

B.本文采用“总分”结构,从四个角度纵向深人探究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不同体现。

C.本文论证方法多样,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方法并用,增强了论证的力度。

D.本文论据翔实可靠,列举戴逵和范宽的画作,说明了儒道文化对山水画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水画与古典诗歌--样强调意境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书画同源”观点的有力佐证。

B.山水画要想在尺幅间呈现出无尽意蕴,一定离不开创作者对自然的领悟和高超的绘画技艺。

C.山水画中很少出现云雾、天空等,因为这些自然景物常给人死气沉沉之感,缺乏空灵美。

D.《寒江独钓图》绘渔翁独坐一叶扁舟上垂钓,并以淡墨数笔勾勒出水纹,体现了艺术的“留白”。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睡前拖延”是荷兰学者Kroese等人提出的概念,是指个体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习惯性地推迟其预定的就寝时间的行为。这一概念在国内常被称为“晚睡强迫症”或“习惯性熬夜”。已有许多研究表明,习惯性睡前拖延带来的睡眠不足会导致激素异常和免疫力下降,使人们患糖尿病、肥胖症、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和慢性感染等各种疾病的风险加大。

每个人的生物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其睡眠一觉醒节律也不同。睡眠一觉醒节律代表了个体对睡眠和清醒时间的偏好差异,表现为不同的睡眠类型。已有研究表明,个体睡眠---觉醒节律与睡前拖延存在关联。偏晚睡晚起型的青少年更倾向于推迟就寝时间,偏早睡早起型的青少年更不易于睡前拖延。偏早睡早起型的人更容易考虑他们行为的未来后果,采取更具策略性的行动,懂得延迟满足;而偏晚睡晚起型的人则更容易冲动和冒险,寻求即时满足,更看重眼前而不顾长远。

研究显示,睡前拖延特别容易发生在个体心理能量不足或自我控制力弱的状态下,因为决定去睡觉的时间点本来就是一天结束时,而那时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通常都是比较匮乏的,所以往往会自我调节失败,不能按预期的时间去睡觉。

(摘编自李露、孙慧敏《睡前拖延研究综述》)

材料二:

年长、年轻两辈作息规律及认识比较

(摘编.自《2020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报告》)

材料三:

《2020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国人平均睡眠时长为6.92个小时,接近六成的人每周熬夜超过3次,拥有深度睡眠的不到1/3。睡得晚、睡得短、睡得浅成为当代国民的三大睡眠现状。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光污染打破了睡眠节律,职场、社交和社会阶层压力导致身份焦虑和群体孤独,失眠成为常态。另一方面,干扰睡眠的因素不断增加。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6月,我国手机网民达8.47亿。某科技公司数据则显示,截至11月,中国人平均每天在移动设备上花费6.2个小时,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娱乐文化的繁荣和对自由时间的把控欲让熬夜成为一种主动行为,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报复性熬夜”“解压式狂欢”是职场人在内心焦虑状态下带有证明性的自我宣誓,此外,

“00后”和年轻妈妈也是“萤火虫族”中的典型人群。“00后”学生党娱乐学习两手抓,而年轻妈妈处于职场和家庭双重压迫中,在“工作十带娃”的模式下过着双面黑洞的生活,20%的人甚至出现天天熬夜的现象。

(摘编自《“萤火虫族”照亮夜空,4.5亿国人睡得好吗?--2020中国睡眠指数报告解读》)

4.下列关于“睡前拖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荷兰学者Kroese等人提出的“睡前拖延”,是指个体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时候,习惯性地推迟自己预定的就寝时间的行为。

B.偏早睡早起型的人更容易考虑他们行为的未来后果,采取更具策略性的行动,懂得延迟满足,即使睡前拖延也会补足睡眠。

C.睡前拖延可能会影响激素和免疫力水平,增加人们患糖尿病、肥胖症、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和慢性感染等各种疾病的风险。

D.决定去睡觉的时间点就是一天结束时,而这时自我控制资源通常比较匮乏,往往导致调节失败,引发种种睡前拖延现象。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长一辈信奉中医“子时前人眠,肝脏排毒”的说法,而年轻--辈则认为这并没有科学道理,更愿意按照自己的习惯自由安排睡眠时间。

B.受职业选择和互联网影响,“萤火虫族”以“90后”“95后”“00后”年轻群体为主,年轻妈妈是“萤火虫族”中被动性熬夜的典型人群。

C.“萤火虫族”的夜间活动丰富多彩,他们或为工作而努力奋斗,或为享受夜晚生活而消费,为我国夜间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D.近六成的人每周熬夜超过3次,拥有深度睡眠的不到1/3,20%的人甚至天天熬夜,这反映了

当代国民睡得晚、睡得浅、睡得短的现状。

6.根据材料,概括人们习惯性熬夜的原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长跪大别山(节选)

曾剑

奶奶要死了,我给干爹打电话。干爹叮嘱过我,说一旦奶奶“快不行了”,一定告诉他。

干爹是麻城人,早年闹革命来到红安(时称黄安)七里坪,结识了奶奶。据说革命时期,奶奶曾帮助过他,对他有恩,他便认奶奶为干娘,叫她娘。干爹对我和奶奶好,总是给钱给物。关于他与奶奶的交情,我问过奶奶。奶奶说,没啥,没啥,然而,眼睛却潮润了。我知道这里面有秘密,不仅仅是奶奶帮过他那么简单,但奶奶不说,我也就没问。

埋葬奶奶那天,干爹没有回武汉,他留了下来,为奶奶守孝。干爹说,孩子,跟你讲讲你奶奶的故事吧,你奶奶是个大人物,她了不起……

1927年初冬,七里坪郊外,一股三百余人的匪军,追赶着一个年轻人,领头的喊,他是头儿,抓活的,抓活的!领头的匪军大脑袋,大嘴咧开,活像一只站立起来的蛤蟆精。

枪声在那个年轻人的身旁雨点般响起,那不是要命的枪声,子弹都打在他的头顶或脚下。同他们的喊话一样,他们要抓活的。

年轻人奔跑在七里坪镇狭窄的街道上,在街角拐弯处,在他的前方巷子里,一扇门突然打开了,一个娇小女人的身影探出来。当年轻人跑到她跟前时,那个女人的手像一只鹰爪,死死地抓住他。

这个女人就是我的奶奶。奶奶极快地将年轻人拽进屋,将他推进夹层墙藏起来。七里坪地处大别山南麓、天台山脚下,这里群山环绕,匪患众多,不少人家都有藏身的夹墙。

很快,门外的脚步声洪水般逼近,继而远去,消失在幽长的街道。这时候,夹墙的门被打开,奶奶将年轻人拉出夹墙。她打开后门,门外是繁密的竹林,竹林连着山,山上全是树。奶奶对年轻人说,快,从后门走,他们往北去了,一会儿他们没抓到人,还会回来。你进到林子,往南跑,一直往南。

年轻人一路向南,连夜跑到木兰山,与失散的战友会合。

年轻人率部队打回七里坪时,才知道,那夭他能逃脱敌人的追捕,并非仅仅是我奶奶家那堵夹墙救了他。真正救他的,是我的二伯。他被我奶奶推进夹墙时,奶奶顺手摘下他的帽子,把它戴在我二伯的头上,奶奶让我二伯装扮成这个年轻的红军,向黑溪山飞奔。白腿子匪军在七里坪三里外的黑溪山追上了二伯,他们发现抓错了人,在黑溪沟畔杀害了二伯。

干爹突然停止他的讲述,望着我,表情凝重。他说,孩子,那个被白军追杀的年轻人就是我。干爹处于极度的悲痛之中,他努力地控制情绪,想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但他没能够做到,他懊恼地说,我当时躲在夹墙里,并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一切。

干爹自己也是为了引开敌人,保护战友,才跑到我家门前那长长的巷道里的。

那年,干爹带着中国工农红军鄂东军的一支,在七里坪一带秘密行动,为上级谋划的黄(安)麻(城)起义做准备。不久,干爹遭叛徒出卖,身份暴露,他和他的部队被数千人的白军围堵追杀。他为了保存实力,下令分散突围。他故意暴露自己的身份,引开敌人,以便更多红军突围,直至来到七里坪,被奶奶救下。

干爹从木兰山带着红军打回七里坪里时,是七天后的事。干爹说,那时,我二伯的尸首还挂在黑溪沟边的古松树上示众。几个白腿子大兵在尸首旁巡逻,等待红军“上钧”,干爹一声令下,杀死了他们。干爹抢回了我二伯的尸首,并把我二伯的尸首运回来,埋在了我家后山坡。

那段时间,我大伯为了生计,从七里坪倒水河放排,直下汉口。大伯回来后,听说了他二弟的死,拿起砍刀,要去城里同白军拼命,干爹拦住了他。干爹说,兄弟,现在给二子报仇,无异于鸡蛋碰石头,时机不成熟,白送性命。我大伯低头不语,在那儿生闷气。干爹说,要不,你跟我干革命吧。我们的队伍人多,保准能给你兄弟报仇。大伯不敢做主,看一眼奶奶,奶奶说,去吧,跟着你大哥干革命。

这个晚上,我的大伯拥有了一套军装、一杆长枪。这年冬天,黄麻起义的枪声打响,大伯战死黄安城。

战争局势紧,从攻城到外围战斗,牺牲的战友多,可怜我大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干爹说,他的确是牺牲了,他的战友看见他牺牲了,战友当时顾不上他,后来,就分辨不出谁是谁了。

大伯留在这个世上的,只有我家后山坡上他坟里的几件衣物,还有红安烈士陵园烈士墙上的他的名字。

我忍不住哭出声来。奶奶太苦,奶奶太累,奶奶忍受着这么大的痛,却从来不说。她眼瞎了,可她不是哑巴。但多年来,她几乎把自己活成了哑巴。偶尔,我听她自言自语:黑溪山那么大,二子那么熟悉,咋没逃了呢?

每天,太阳落山那一刻,奶奶打开后门,朝着后山坡儿子们的坟地张望,是她必有的举动。

她是在唤儿回家。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围绕奶奶与干爹的交情展开情节,展现了革命战争年代普通百姓对革命的支持与付出,

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

B.小说注重语言的锤炼,文中加点的“探”“拽”推”三个动词,准确地表现了奶奶救助干爹时的谨慎与果断。

C.小说叙写了二伯被杀害的惨状和大伯牺牲的情形,分别表现了敌人的残忍和战争的惨烈,也为小说增添了悲壮色彩。

D.失去孩子的奶奶“几乎把自己活成了哑巴”,既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也突出了她强忍痛苦保守革命秘密的伟大。

8.小说中的“干爹”主要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中“奶奶”的一生是怎样被完整地叙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春,二月,甲寅,诏曰“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供祭服;其具礼仪!”初,秦时祝官有秘祝,即有灾祥,辄移过于下。夏,诏曰:“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秘祝之官移过于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弗取。其除之!”齐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当刑,诏狱逮系长安。其少女缇萦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繇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天子怜悲其意,五月诏曰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及令罪人各以轻重,不亡逃,有年而免。具为令!”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奏请定律曰:“诸当髡者为城旦、舂;当黥髡者钳为城旦、舂;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当斩右止及杀人先自告及吏坐受赇、枉法、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而复有笞罪者皆弃市。罪人狱已决为城旦、舂者,各有岁数以免。”制曰“可。”是时,上既躬修玄默,而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漫息。风流笃厚,禁罔疏阔,罪疑者予民,是以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焉。六月,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文帝轻刑重农》,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月/诏曰/诗日/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怜之/

B.五月/诏曰/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怜之/

C.五月/诏曰/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怜之/

D.五月/诏曰/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怜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狱,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关押由皇帝下诏书定罪的犯人。

B.妾,本义指有罪的女性,文中的“妾”是缇萦上书时自称的谦辞。

C.黥,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的肉刑,被汉文帝废除后就绝迹了。

D.制,帝王的命令。古时皇帝下的命令有策书、制书、诏书、戒敕等名目。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文帝相信灾难由怨恨而生、福气由德政兴起的说法,认为百官的过失都应该由他一人来承担,因此他下令废除秘祝官。

B.张苍、冯敬上奏请求汉文帝确立法令时说髡刑、黥刑、劓刑、斩左脚右脚等肉刑都改为其他相对较轻的刑罚,得到了汉文帝的认可。

C.汉文帝批准的新法令,对官员二次犯罪处罚相当严厉,受贿、枉法、监守自盗等再犯者,全部公开处以死刑。

D.汉文帝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没有什么事情比农业更重要,而农民要缴纳农田的租税,表明鼓励发展农业的政策没有得到落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繇也。

(2)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其二)①

苏轼

江上同舟②诗满箧,郑西分马③涕垂膺。

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

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注]①此诗作于苏轼任陕西凤翔府签判期间,当时苏辙(字子由)留在汴京。②江上同舟:几年前兄弟二人经水路至汴京的那一段生活。③郑西分马:嘉祐六年,苏轼离京赴凤翔上任,苏辙送抵郑州而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回忆同舟吟诗之乐、歧路泪别之痛,喜悲反差中尽显兄弟情深。

B.诗人官场不得志,自觉难以仕进愧负文武才华,欲退隐却羞对家乡亲朋。

C.正值三秋,微雪早降,触发兴感,诗人不禁惊叹时光飞逝、人生垂暮。

D.全诗由“怀子由弟”串联,追昔抚今,将记事、抒情、写人熔于一炉。

15.同为“怀子由”之作,本诗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下片中的情感基调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恕”,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在对待利与义的态度上,君子与小人是不同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家治理上轨道的重要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人类艺术的百花园中,国外众多戏剧门类固然各为_______(),如歌剧重“歌”,舞剧重“舞”,话剧重动作、对白。它们之中当然不乏优秀作品,以华美的“语言”与观众进行灵魂间的深入对话。但是如昆曲这样,将诗性的文学美、多样的技艺美与深刻的哲学美__________地融而为一的,实属难觅。不但昆曲能让各种艺术元素在碰撞汇合时散发出独特的璀璨光辉,还能令它们都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准,誉之为立于世界戏剧艺术之巅的精品,当之无愧。同时,在提倡曲艺复苏、文化自信的今天,昆曲经历现代化、精简化改造,又________出新的生机。作家白先勇主持创作的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首演以来,已上演三百五十多场,在国外演出时,甚至尝试了昆曲与现代歌舞结合的表演形式,获得了一致好评。园林版浸入式昆曲《浮生六记》通过户外演出的形式,打破观演边际,观众可以跟随着表演,边走边看边回味,这种___________主动参与的自我代入感赢得了一大批年轻“粉丝”的芳心。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百花齐放浑然天成焕发设身处地

B.一时之秀浑然天成焕发身临其境

C.百花齐放水到渠成散发身临其境

D.一时之秀水到渠成散发设身处地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是因为它们在具体的艺术形式上各有侧重

B.但都不能将各种具体的艺术形式融而为一

C.因此它们在具体的艺术形式上都各有侧重

D.然而都只是侧重于某-种具体的艺术形式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昆曲不但能令各种艺术元素都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准,还能让它们在碰撞汇合时散发出独特的璀璨光辉,被誉为立于世界戏剧艺术之巅的精品,当之无愧。

B.不但昆曲能令各种艺术元素都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准,还能让它们在碰撞汇合时散发出独特的璀璨光辉,誉之为立于世界戏剧艺术之巅的精品,当之无愧。

C.昆曲不但能让各种艺术元素在碰撞汇合时散发出独特的璀璨光辉,还能令它们都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准,誉之为立于世界戏剧艺术之巅的精品,当之无愧。

D.不但昆曲能让各种艺术元素在碰撞汇合时散发出独特的璀璨光辉,还能令它们都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准,被誉为立于世界戏剧艺术之巅的精品,当之无愧。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提到再生资源,人们一般会想到废纸、废金属等,而对于废玻璃的回收利用,人们就很陌生。随着玻璃制品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①__________,由此产生了不少问题。

废玻璃是一种生活垃圾,它的存在极易给人们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废玻璃无法通过焚烧处理,也无法在填埋中自然降解,②___________,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回收利用废玻璃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节省能源,保护自然资源。因此,要做好废玻璃的回收利用工作。首先,③____________,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按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进行分类;其次,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回收利用废玻璃的益处,在回收箱上印制分类指引和宣传标语,让人一目了然。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21.请依据上文,为社区“健康生活”宣传栏拟写三则与废旧物品回收利用相关的宣传语,要求句式大致整齐,每则不超过1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振华中学高二(6)班的班会课上,同学们观看了班主任精心剪辑的央视一套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精彩片段,对以下三个场景感触尤其深刻:

场景一:1915年,22岁的毛泽东出场。瓢泼大雨中,杂乱无章的长沙老街上,他怀抱一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