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乐东县2024届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海南省乐东县2024届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海南省乐东县2024届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海南省乐东县2024届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海南省乐东县2024届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省乐东县2024届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王老师讲课时总是抑扬顿挫,生动有趣。B.走进考场,只见考生们个个正襟危坐,气氛十分紧张。C.秋天来了,满地落英缤纷,让人不忍踩上去。D.在以前的革命题材的影片中,叛徒总是鹤立鸡群,让观众一眼就能认出来。2.(2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 B.七夕 C.元宵 D.端午3.(2分)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属表意文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词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下列图片所反映的“马”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4.(2分)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切实提高遵义市民的综合素质,是能否成功创建“文明遵义”的关键。B.端午节那天,到湘江河边观看独竹漂表演的观众差不多将近有一万余人。C.在遵义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让大家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为政之道。D.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各地读者纷纷进入图书馆、书店等地,阅读图书,品味书香。5.(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追溯(shuò)蛮横(hèng)连翘(qiáo)怒不可遏(è)B.眼眶(kuàng)绚丽(xùn)归省(xǐng)风雪载途(zǎi)C.襁褓(qiáng)俯瞰(gǎn)飘渺(miǎo)强词夺理(qiáng)D.狩猎(shòu)缄默(jiān)瞭望(liào)挑拨离间(tiǎo)6.(2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其作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B.《永久的悔》的作者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C.《大堰河——我的保姆》选自《艾青诗全编》,其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D.《长城谣》选自《无怨的青春》,其作者是台湾诗人纪弦。7.(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能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是一个人能否走向成熟的标志。B.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C.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D.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8.(2分)下列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秋高气爽气势磅礴奇形怪壮瞬息万变B.深不可测千军万马勇往直前变化多端C.忧心肿肿豁然开朗与众不同无名小卒D.五彩斑斓光明正大袖手旁观无与论比9、(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那些内心高贵的人,即使①(A.曲折B.挫折)不断,即使被压迫在人生的谷底,他区别于他人的是拥有一张②(A.从容不迫B.从容自如)的纯正的脸。脸如同一个人的心。林肯说,一个人活到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脸负责。在父母的无私之爱中孕育出的清纯美丽的脸,四十年后是否还能不染浊尘,无阿(甲)(A.āB.ē)谀之风、汲汲之气、躲闪之态,这取决于我们自己。古往今来,那些优秀的、内心过着严肃生活的人,他们的外表。往往是本真的、朴素的:真正的清贵之气,不是一件精于裁剪的皮装,不是位高权重的地位,不是异常显赫(乙)(A.chìB.hè)的家世。或不是那种目空一切的傲慢行为,而是一颗对自己、对他人都无比真诚的心。真正高贵的人,是那些能够超越自我,始终带着情感前行。(1)从文中(甲)(乙)两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2)文中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填写词语)(3)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填空。(8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2)故曰:____________。(《虽有嘉肴》)(3)白居易《卖炭翁》中最能表现卖炭翁极度反常的矛盾心理和悲惨境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借“孤鸿”表现作者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的句子是: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假如人生没有磨难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绔无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阅读第④自然段,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3.文章第①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4.第⑧自然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你举两个事例加以论证。(文中出现的例子除外)5.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第⑨自然段“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1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跑得快的秘密路小虫①2009年,尤赛恩·博尔特以37千米/小时的速度冲过跑道,而在2014年丹尼斯·基米托以20.6千米/小时的速度成为马拉松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到底是什么使得博尔特和基米托跑得如此之快?科学家们的研究为我们揭开谜底。②人们在跑步的时候,都用了差不多相同的时间完成迈步和抬腿这两个动作,但短跑运动员却能够在每一次向前奔跑的时候让自己跑得更远,秘密就在于他们的抬腿技巧上。优秀的短跑运动员赛跑时,都能把膝盖抬得足够高,好让腿部拥有一定的速度,这样在向前迈步时就能够从地面获得更多的支持力。所以,要想跑得更快,首先要让后腿用更快的速度离开地面,等到脚步着地时,后面的一条腿的膝盖就要抬到和前腿膝盖相对水平的位置。其次,在脚着地时要保持身体各部分直立,不要弯曲,这样才不会让力量流失。③在耐力长跑中,要想跑得快,能量供给是个关键因素。跑得太快,体能同样消耗得快。所以,在长跑过程中要学会节省体能,在跑得快的同时把能量消耗速度降到最低,才能跑的远。有两种方法能够在一定速度的耐力长跑中保持体力:第一种是提高身体肌肉的最大摄氧能力。最大摄氧量一定程度上靠基因决定,但也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来提高,比如在平时的锻炼中可以先热身,然后用力跑3~5分钟,再慢跑2~3分钟,再继续用力跑,并一直重复这个过程。另一种方法是降低自己的体能消耗速度,例如做一些提高跑步速度的练习,补充营养,制定比赛策略或者是买一双自己喜欢的跑鞋,都能够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接近目标。④人的肌肉纤维分成两种:快缩肌和慢缩肌,而且每个人的肌肉里这两者都存在,尽管肌肉纤维的种类与数目很大程度上由基因决定,但是后天的训练也会对此产生改变。快缩肌有利于在奔跑时做爆发力强、速度快的冲刺运动,它们能快速收缩但是也很快就疲劳了;慢缩肌能够储存更多的能量,不容易疲劳,因此在耐力长跑中占有很大优势。可以想见,短跑冲刺运动员有更多的快缩肌,而长跑运动员则是拥有更多的慢缩肌。⑤人类进化生物学家丹尼尔·利伯曼在《自然》杂志上提到了一个著名的理论,认为人们本就是为跑步而生的。该理论认为,早期人类为了生存捕获食物,让自己的身体不断地进化演变,以胜任这种长距离追踪猎物的任务。这样的演变为我们带来诸多优点,例如我们有发达的汗腺有助于身体散热和保持身体凉爽,避免在长跑中出现体温过高而危及生命;我们拥有强大的臀肌,这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相比最独特的一个特点,在跑步的过程中,它能更好地保持躯干平衡并提供力量;此外,我们腿部还有更长的肌腱——像弹簧一样,既能产生更多的力量还能更好地节约我们自身体能,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的身体正是为了跑步而生的。(摘选自《百科新说》2018年8期,有删改)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只要把膝盖抬得足够高,每个人都能在短跟离跑步中跑得很快。B.尤赛恩·博尔特能够跑得快得益于他比一般人都发达的慢缩肌。C.人的肌肉纤维的种类与数日是由个体的基因决定的,很难改变。D.长跑运动员跑步时流汗,是为了避免出现体温过高而危及生命。2.第②段中提到“人们在跑步的时候,都用了差不多相同的时间完成迈步和抬腿这两个动作”,“差不多”这个词可以去掉吗?请说明理由。3.不善跑步的小林同学正为体育中考的长跑项目为难,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向他(她)介绍人类跑得快的原因,并提出三条具体的建议。13、(12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汉语应该更自信与乐观⑴几日来,大家因为《现代汉语词典》在汉语中加入英语使用的问题,表达了正面的看法,笔者非常赞同,同时也想换几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想法⑵据说目前世界上有6000种语言,每两周就至少有一种语言消失,100年后50%至90%的语言便会无影无踪,“汉语纯净论”者可能是基于一种危机感,认为我们若是不捍卫自己的语言迟早有一天会被其他强势语言替代。然而事实是,当前世界上被最多人使用的语言是汉语,有10亿人以上,其次是英语和西班牙语,各4亿人左右,其它使用较多的还有法语、俄语、孟加拉语、北印度语、阿拉伯语、德语、葡萄牙语、日语等∴虽然从影响力上来看,汉语无法与英语相比,但我们至少应该有点自信——大基数的使用人口,给了汉语很强的生命力。古代由于交通闭塞,人们“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使多种语言产生成为可能,当今世界却正相反,由于交流增加,一方面对大量弱势语言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另一方面却又催生了不少能操两三种语言的人。近日就有专家估计,全球双语使用者可能高达50%至75%。以此类推,未来操持多种语言的人只会多,不会少,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乐观地估计出,汉语应该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口语对书面语有极大的影响力,甚至最终决定书面语,未来人将不同语言混杂地脱口而出,到被书面语国定下来的情形,将难以避免。⑶世界语的发明和发展,给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启示,1887年波兰眼科医师柴门霍夫博士为了消除国际交往的语言障碍,以印欧语系为基础创立了世界语,然而在风光了一阵子之后世界语最终没有传播开来。究其原因,乃是因为语言是基于经济、文化而传播的,比如为了做生意赚钱,或为了看电影、听音乐,或为了学习别人的技术,我们才去学习他国的语言,没有这些根基,语言传播的动力就会消失。⑷地也就是说,只要中国能够正常发展,发挥与其人口相称的文化、经济水平,不断加深与各国之间的交流,汉语将自然而然地被发扬光大。⑸如果再引申一层,让我们把眼光放到1000年之后(如果粗略认为每100年有50%的语言消亡的话,1000年后当只剩下五六种语言)一种崭新的世界语将会因为全球经济文化的融合而诞生。这种新的世界语将完全不同于老的世界语,因为它有传播和发展的动力,此外,与老世界语以印欧语系作基础不同的是,它将很可能是东方语与西方语的结合体,我们可以大胆地预言,它将是汉语、英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的结合体,这也就是说,未来的语言将最终从混杂走向统一。⑹汉语中沾染了英语,由诸君看来,明显是更方便有效的,更何况汉语自古就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净化汉语就显得迁腐,汉语中沾染了英语,不能简单理解为白纸上沾染了墨点,“塞翁失马”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看上去不那么美妙的东西,往往孕育着美好的萌芽。因此今日争论的矛盾,未尝不是未来新事物的肇端。反过来看,目前汉语已经开始在吸收英语的优点了,后者对前者的优点还未知未觉。这样从时机上来看,到底是谁占了先机?1.下列有关“汉语应该更自信与乐观”的理由,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语是当前世界上被最多的人使用的一种语言,这一点给了汉语很强的生命力。B.中国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发挥了与人口相称的文化水平,汉语自然而然被发扬光大了。C.世界交流增加使不少人能操持多种语言,估计未来汉语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D.目前汉语已经开始在吸收英语的优点,在未来东、西方语言结合方面已经占得先机。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当今世界大量弱势语言被破坏,据说现有的语言中,每两周就至少有一种语言消失。B.以印欧语系为基础创立的世界语最终没有传播开来,原因是它缺少语言传播的动力。C.英语、西班牙语的使用人数虽然不及汉语,但它们所产生的影响力却远远大于汉语。D.千年后,如果新的世界语诞生,它将是汉语、英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的结合体。3.根据原文内,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语纯净论”者认为,我们若是不捍卫自己的语言,迟早会被其他强势语言替代。B.口语对书面语有极大影响,未来人脱口而出的混杂语言,将难以避免地被书面语固定下来。C.据说目前世界上有6000种语言,随着全球文化的融合,未来的语言将最终从混杂走向统一。D.汉语中沾染了英语是由汉语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因汉语自古就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三、写作。(50分)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段平桥村的快乐时光,芬芳了鲁迅对淳朴乡村和童真友情的回忆;一处偏僻却优美宜人的小石潭,触发了柳宗元对人生“忧”“乐”情怀的感慨……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和戏剧外,文体自选;②立意自定;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少于600字;⑤书写认真,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项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此句想表达王老师讲课的声音错落有致,十分动听。成语与句子意思相符,选项成语使用恰当。B项正襟危坐: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此句想表达考生们一个个都坐得十分端正严肃,气氛紧张。成语与句子意思相符,选项成语使用恰当。C项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此句想表达春天来了,花瓣纷纷掉落在地面上,让人怜惜。成语与句子意思相符,选项成语使用恰当。D项属于褒贬误用类型的错误。鹤立鸡群:像鹤站立在鸡群之中,比喻人的仪表或才能出众。点睛:成语运用题既要注重平时积累成语的意思,也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考虑语法及适用对象。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2、C【解题分析】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生查子·元夕》,明月,柳梢,都是相爱的见证,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全词原文如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白话文释义: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故选C。3、B【解题分析】

①是楷书,②是小篆,③是甲骨文,④是隶书。结合汉字“甲、金、篆、隶、楷、草、行”演变顺序分析。排序为③②④①。选B。4、D【解题分析】

A.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B.“将近”与“余”矛盾,去掉其中一个。C.缺少主语,去掉“让”。故选D。5、D【解题分析】

A.追溯(sù)。B.绚丽(xuàn),风雪载途(zài)。C.襁褓(qiǎng),俯瞰(kàn),强词夺理(qiǎng)。故选D。6、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长城谣》选自《无怨的青春》,作者是席慕蓉,不是纪弦。故答案为D。7、D【解题分析】

A.一面对两面,可删去“能否”。B.成分残缺,缺主语,可删去“当……时”或“令”。C.语序不当,应将“管理、认识、把握”改为“认识、把握、管理”。故选D。8、B【解题分析】

A.有误,奇形怪壮——奇形怪状;C.有误,忧心肿肿——忧心忡忡;D.有误,无与论比——无与伦比。故选B。9、(1)【甲】B【乙】B(2)①挫折②从容不迫(3)真正高贵的人,是那些能够超越自我,始终带着情感前行的人。(或:真正高贵的人,能够超越自我,始终带着情感前行。)【解题分析】试题分析:(1)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如“阿谀奉承”的“阿”不要念成“ā”。“赫”不要念成“chì”。可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2)曲折:复杂的、不顺当的情节。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的阻碍。原文的语境是“被压迫在人生的谷底”,所以指“挫折”而言。“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从容自如:不慌不忙,得心应手。这里形容的人遇到挫折时应持有的态度,所以用“从容不迫”。(3)残缺宾语。句末加“的人”即可。10、(1)寤寐思服(2)教学相长也(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4)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5)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解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寤寐”“愿”“拣”“宦”等字词的书写。二、阅读理解。(42分)11、1.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2.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把“富贵温柔”比作“一把无形利剑”,形象生动地论述了富贵温柔对人的危害,阐明了人生没有磨难对人类的危害,有力地证明了论点。3.引出中心论点,又是对论点的一个有力证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4.示例:①举世闻名的贝多芬35岁时双耳完全失聪,但他能战胜人生中的磨难,最终完成了《命运》《英雄》《月光》等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②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磨难中留下了旷世巨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5.合乎题意即可【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读全文,找出段落的关键语句。本文的中心论点可提取2段的“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6段的“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两句,整理后作为答案。2.试题分析: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生动地论述了富贵温柔对人的危害。这是从反面入手,阐明假如人生没有磨难的危害。提醒人们正视人生中的磨难,磨难具有积极意义,有力地论证了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这一中心论点。同时形象化的比喻也能起到发人深省的作用。3.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就有引出中心论点的作用。同时又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还有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注意,只要是议论文中的事实或道理材料,都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选取这些材料的目的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即使用在开头,也不例外。4.试题分析:考查根据观点选取论据的能力。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如苏轼一生坎坷,仕途几度浮沉,却在文学史上留下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一论据足以证明“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的观点。5.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内涵的理解。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观点正确,有理有据,表述合理即可。如此句说明的道理是,人类正是能正确面对人生中的各种磨难,才能战胜磨难,生命才更加精彩。然后举生活中的实例证明即可。12、1.D2.示例:不能去掉。“差不多”表示接近的意思,表明人们跑步时用几乎相同的时间完成动作,如果去掉,则表示完全相同,这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差不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跑得快的原因要点:①发达的汗腺保证了跑步时及时散热;②强大的臀肌让我们跑步时更好地保持躯干平衡并提供力量;③更长的肌腱能产生更多的力量并节约体能。建议:①尽量节省体能,保持体力;②先热身,再变速跑,通过锻炼提高肌肉的最大摄氧能力;③做提速的练习,制定比赛策略,买合适的跑鞋,都有助于降低体能消耗速度;④通过科学的训练让自己的慢缩肌更强大。【解题分析】1.A.“只要……都”说法太绝对,不符合文意。B.尤赛恩·博尔特的短跑运动员,短跑冲刺运动员有更多的快缩肌,而长跑运动员则是拥有更多的慢缩肌。C.错误,与原文“尽管肌肉纤维的种类与数目很大程度上由基因决定,但是后天的训练也会对此产生改变。”不符。故选D。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再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本句中的“差不多”是指“相差不多;几乎等于”的意思,表示数量和范围,但不表示是全部,如果删去,则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相符。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3.考查对文章内容分析和提建议。跑得快的原因和建议是紧密相连的,所提建议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要有针对性。根据第③段“在长跑过程中要学会节省体能,在跑得快的同时把能量消耗速度降到最低,才能跑的远。”提出尽量节省体能,保持体力;“最大摄氧量一定程度上靠基因决定,但也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来提高,比如在平时的锻炼中可以先热身,然后用力跑3~5分钟,再慢跑2~3分钟,再继续用力跑,并一直重复这个过程。”提出先热身,再变速跑,通过锻炼提高肌肉的最大摄氧能力;第④段“慢缩肌能够储存更多的能量,不容易疲劳,因此在耐力长跑中占有很大优势。”提出通过科学的训练让自己的慢缩肌更强大;“做一些提高跑步速度的练习,补充营养,制定比赛策略或者是买一双自己喜欢的跑鞋。”这样做有助于降低自己的体能消耗速度。13、1.B2.C3.D【解题分析】1.这是一道信息筛选题,考查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B项有误,表述不准确,文中是“只要中国能够正常发展,发挥与其人口相称的文化、经济水平,不断加深与各国之间的交流,汉语将自然而然地被发扬光大”。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作答时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从而得出结论。C项有误,文中是“从影响力上来看,汉语无法与英语相比”,不含“西班牙语”。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D项有误,属于无中生有。“是由汉语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文章中并没有体现出这一内容。三、写作。(50分)14、走过,才明白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题记依旧清晰地记得,初次见到汉服时,动人心魄的惊艳。走过千年风雨的汉服,穿过历史的尘埃,带着古朴的气息,诉说着华夏的盛衰兴亡。与汉服的遇见,是那样的自然。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冬遇见春,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