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专题38 二次函数中的宽高模型(带答案)_第1页
数学-专题38 二次函数中的宽高模型(带答案)_第2页
数学-专题38 二次函数中的宽高模型(带答案)_第3页
数学-专题38 二次函数中的宽高模型(带答案)_第4页
数学-专题38 二次函数中的宽高模型(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38二次函数中的宽高模型【模型展示】特点面积处理之“宽高模型”如图,试探究△ABC面积.如图1,过点C(定点)作CD⊥x轴交AB于点D,则S△ABC=S△ACD+S△BCD图1图2如图2,过点B作BF⊥CD于点F,过点A作AE⊥CD于点E,过点A作AG⊥x轴于点G,则S△ABC=S△ACD+S△BCD=CD·AE+CD·BF=CD·(AE+BF)=CD·OG说明:其中OG表示A、B两点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可称为△ABC的水平宽,CD可称为△ABC的铅垂高,即S△ABC=×水平宽×铅垂高,可称为“宽高公式”结论S△ABC=×水平宽×铅垂高【模型证明】解决方案1、如图3,过点 A作AD⊥x轴交BC的延长线于点D,则S△ABC=S△ABD-S△ACD

图3图4如图4,过点B作BH⊥AD交于点H,则S△ABC=S△ABD-S△ACD=AD·BH-AD·CG=AD·(BH-CG)=AD·OC说明:OC是△ABC的水平宽,AD是△ABC的铅垂高.2、如图5,过点B作BD⊥y轴交AC于点D,则S△ABC=S△ABD+S△BCD图5图6如图6,过点C作CH⊥BD于点H,过点A作AG⊥x轴于点G,交BD的延长线于点E,则S△ABC=S△ABD+S△BCD=BD·AE+BD·CH=BD·(AE+CH)=BD·AG说明:BD是△ABC的水平宽,AG是△ABC的铅垂高.3、如图7,过点 A作AE⊥y轴于点E,延长AE交BC反向延长线于点D,则S△ABC=S△ACD-S△ABD

图7图8如图8,过点C作CF⊥AD交于点F,则S△ABC=S△ACD-S△ABD=AD·CF-AD·BE=AD·(CF-BE)=AD·OB说明:AD是△ABC的水平宽,OB是△ABC的铅垂高.[反思总结]无论点A、B、C三点的相对位置如何,“宽高模型”对图形面积求解总是适用,其证明方法、证明过程、最终结论都基本一致,利用大面积-小面积或割补法求解,体现出数学中“变中不变”的和谐统一之美.【题型演练】1、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A(-3,0),B(1,0),C(0,3)三点.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点P为抛物线上在第二象限内的一点,若△PAC面积为3,求点P的坐标;

解:(1)y=-x2-2x+3;如图,过点P作PQ//y轴,交AC于点Q,∵A(-3,0),B(0,3)∴直线AC:y=x+3设P(x,-x2-2x+3),Q(x,x+3)∴PQ=-x2-2x+3-(x+3)=-x2-3x

∴S△PAC=PQ·OA∴(-x2-3x)·3=3解得:x1=-1,x2=-2∴P(-1,4)或(-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三点A,B,C的“矩面积”,给出如下定义:

“水平底”a:任意两点横坐标差的最大值,“铅垂高”h:任意两点纵坐标差的最大值,则“矩面积”S=ah.

例如:三点坐标分别为A(1,2),B(-3,1),C(2,-2),则“水平底”a=5,“铅垂高”h=4,“矩面积”S=ah=20.

(1)已知点A(1,2),B(-3,1),P(0,t).

①若A,B,P三点的“矩面积”为12,求点P的坐标;

②直接写出A,B,P三点的“矩面积”的最小值.

(2)已知点E(4,0),F(0,2),M(m,4m),N(n,),其中m>0,n>0.

①若E,F,M三点的“矩面积”为8,求m的取值范围;

②直接写出E,F,N三点的“矩面积”的最小值及对应n的取值范围.解:(1)①由题意:a=4.

当t>2时,h=t-1,

则4(t-1)=12,可得t=4,故点P的坐标为(0,4);

当t<1时,h=2-t,

则4(2-t)=12,可得t=-1,故点P

的坐标为(0,-1);

②∵根据题意得:h的最小值为:1,

∴A,B,P三点的“矩面积”的最小值为4;

故答案为:4;

(2)∵E,F,M三点的“矩面积”为8,

∴a=4,h=2,∴0≤m≤.

∵m>0,

∴0<m≤.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6(a≠0)交x轴于A(-4,0),B(2,0),在y轴上有一点E(0,-2),连接AE.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点D是第二象限内的抛物线上一动点.

①求△ADE面积最大值并写出此时点D的坐标;

②若tan∠AED=,求此时点D坐标;

(3)连接AC,点P是线段CA上的动点,连接OP,把线段PO绕着点P顺时针旋转90°至PQ,点Q是点O的对应点.当动点P从点C运动到点A,则动点Q所经过的路径长等于(直接写出答案)解:(1)将A(-4,0),B(2,0)代入y=ax2+bx+6(a≠0),可得:a=,b=

∴y=x2x+6(2)①如图所示,由“宽高模型”易证得S△ADE=DF·OE由A(-4,0)E(0,-2)可得:直线AE解析式为:y=x-2设D(x,x2x+6)则F点的纵坐标为x2x+6∵点F在直线AE上,∴F的横坐标为x2x-16∴DF=x2x+16又OE=2∴S△ADE=DF·OE=x2x+16=(x+)2+∵<0,∴抛物线开口向下∴当x=-时,S△ADE取最大值,此时点D(-,)②如图,过点A作AH⊥DE交DE于点H,∵tan∠AED=,∴∵OA=4,OE=2∴AE=∴AH=,HE=3易证△AHG∽△EOG∴=

设OG=m,则HG=m∴GE=HE-HG=3-m∴在Rt△OG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m=2∴OG=2∴G(-2,0)∴直线GE解析式为:y=-x-2∴联立抛物线和直线GE函数解析式,可得:D()(3)如图所示,∵Q点随P点运动而运动,P点在线段AC上运动,

∴Q点的运动轨迹是线段,

当P点在A点时,Q(-4,-4),

当P点在C点时,Q(-6,6),

∴Q点的轨迹长为2.

4.(2020·浙江杭州·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顶点坐标为.则与的面积之比是(

).A. B. C. D.【答案】B【分析】首先求出C和D点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知S△ABC:S△ABD=BC边上的高之比,进而即可求解.【详解】∵,∴C点坐标为(0,−2),D点坐标为(−1,−),∵△ABC与△ABD的底相同,高线长分别为2和,∴S△ABC:S△ABD=2:=.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平面几何的综合,掌握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以及与y轴交点坐标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已知抛物线与轴交于A、B两点,与轴交于点C.(1)求A、B、C三点的坐标;

(2)过点A作AP∥CB交抛物线于点P,求四边形ACBP的面积;(3)在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M,过M作MG轴于点G,使以A、M、G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CA相似.若存在,请求出M点的坐标;否则,请说明理由.【解析】解:(1)令,得解得令,得∴ABC(2)∵OA=OB=OC=∴BAC=ACO=BCO=∵AP∥CB,∴PAB=过点P作PE轴于E,则AP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令OE=,则PE=∴P∵点P在抛物线上∴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PE=∴四边形ACBP的面积=AB•OC+AB•PE=

(3).假设存在∵PAB=BAC=∴PAAC∵MG轴于点G,∴MGA=PAC=在Rt△AOC中,OA=OC=∴AC=在Rt△PAE中,AE=PE=∴AP=设M点的横坐标为,则M①点M在轴左侧时,则(ⅰ)当AMGPCA时,有=∵AG=,MG=即解得(舍去)(舍去)(ⅱ)当MAGPCA时有=即解得:(舍去)∴M②点M在轴右侧时,则(ⅰ)当AMGPCA时有=∵AG=,MG=∴解得(舍去)∴M(ⅱ)当MAGPCA时有=

即解得:(舍去)∴M∴存在点M,使以A、M、G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CA相似M点的坐标为,,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AC=BC,OA=1,OC=4,抛物线经过A,B两点,抛物线的顶点为D.(1)求b,c的值;(2)点E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B上一动点(点A、B除外),过点E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F,当线段EF的长度最大时,求点E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①求以点E、B、F、D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②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EFP是以EF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解:(1)由已知得:A(-1,0)B(4,5)∵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1,0)B(4,5)∴解得:b=-2c=-3(2)如26题图:∵直线AB经过点A(-1,0)B(4,5)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二次函数∴设点E(t,t+1),则F(t,)∴EF==∴当时,EF的最大值=∴点E的坐标为(,)(3)①如26题图:顺次连接点E、B、F、D得四边形EBFD.可求出点F的坐标(,),点D的坐标为(1,-4)S=S+S==②如26题备用图:ⅰ)过点E作a⊥EF交抛物线于点P,设点P(m,)则有:解得:,∴,

ⅱ)过点F作b⊥EF交抛物线于,设(n,)则有:解得:,(与点F重合,舍去)∴综上所述:所有点P的坐标:,(.能使△EFP组成以EF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连结OA,将线段OA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B.(1)求点B的坐标;(2)求经过A、O、B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2)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BO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果点P是(2)中的抛物线上的动点,且在x轴的下方,那么△PAB是否有最大面积?若有,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及△PAB的最大面积;若没有,请说明理由.解:(1)B(1,)(2)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x+a),代入点B(1,),得,因此(3)如图,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当点C位于对称轴与线段AB的交点时,△BOC的周长最小.设直线AB为y=kx+b.所以,因此直线AB为,当x=-1时,,因此点C的坐标为(-1,/3).(4)如图,过P作y轴的平行线交AB于D.当x=-时,△PAB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此时.8、如图2,抛物线顶点坐标为点C(1,4),交x轴于点A(3,0),交y轴于点B.(1)求抛物线和直线AB

的解析式;(2)点P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连结PA,PB,当P点运动到顶点C时,求△CAB的铅垂高CD及;(3)是否存在一点P,使S△PAB=S△CAB,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把A(3,0)代入解析式求得所以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由求得B点的图-2xCOyABD11坐标为把,代入中 解得:所以 图-2xCOyABD11(2)因为C点坐标为(1,4)所以当x=1时,y1=4,y2=2所以CD=4-2=2(平方单位)(3)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设P点的横坐标为x,△PAB的铅垂高为h,则由S△PAB=S△CAB得化简得:解得,将代入中,解得P点坐标为9、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1)中的抛物线交y轴于C点,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QA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1)中的抛物线上的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