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缙云山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百合科专题调查学院专业: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姓名:雷鹏丽重庆缙云山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目录缙云山概况……………………….2二、百合科专题调查百合科特征………………….4百合科分属检索表………….4各属特征、分种检索表及分种描述百合属…………………..5葱属……………………..6芦荟属…………………..8菝葜属…………………..8重楼属…………………..10万寿竹属………………..11沿阶草属………………..11吊兰属…………………...12蜘蛛抱蛋属……………...13玉簪属…………………...14萱草属…………………15缙云山植物学野外实习植物名录………..16实习感想…………………….20缙云山概况: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古名巴山。与嘉陵江小三峡、合川钓鱼城一并被定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缙云山总占地面积76平方公里,海拔350米—951米。缙云山景色宜人,植物资源丰富。缙云山,雄峙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是七千万年前“燕山运动”造就的“背斜”山岭,古名巴山。山间白云缭绕,似雾非雾,似烟非烟,磅礴郁积,气象万千。早晚霞云,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古人称“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山。缙云山与嘉陵江小三峡、合川钓鱼城一并被定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缙云山总占地面积76平方公里,海拔350米—951米,山间早霞晚云,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古人观云雾之奇,称“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山。景区古木参天,翠竹成林,环境清幽,景色优美,素有“小峨眉”之称,是观日出、览云海、夏避暑、冬赏雾,饱览自然风光的最佳去处。景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树木葱茏,森林面积达13平方公里,植物资源丰富。共有植物246科,922属,1966种,其中有桫椤、水杉、银杏、红豆杉、伯乐树、无刺冠梨和果上长有两翅的飞蛾树等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5种;有缙云槭、缙云四照花、缙云黄芩等特色植物38种,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区和植物物种基因库。山上竹林茂密,品种多达十余种。有节肢动物2纲,20目,147科,1264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共4纲,21目,51科,189种。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野外实习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重庆市环保教育基地”、“重庆市绿色教育基地”等称号。缙云山从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炉峰、狮子峰、聚云峰、猿啸峰、莲花峰、宝塔峰、玉尖峰和夕照峰等九峰。其中玉尖峰是缙云山最高的,海拔1050米;狮子峰最险峻壮观,其余各峰亦各具风姿。缙云山系全国自然保护区。该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森林1300余公顷,生长着1700多种亚热带植物。其中有猴欢喜、无刺冠梨、缙云琼楠、伯乐树、银杏、红豆和果上长有两翅的飞蛾树等珍稀植物。山中还有世界罕见的活化石树—水杉,此树是1.6亿万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种。素有“小峨嵋”之称的缙云山,堪称观日出,览云海,夏避暑,冬赏雾,以及观赏常绿阔叶林自然景观的绝佳去处。地质地貌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构造属川东褶皱带华蓥山帚状弧形构造。褶皱带由明显的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的三个背斜,两个向斜构成,构造单元由西北向东南分别为牛鼻峡背斜,温汤峡背斜和观音峡-中梁山背斜组成,背斜之间有宽缓的澄江向斜和北碚向斜谷地,嘉陵江由西北向东南横切三个背斜和两个向斜,因而形成三个险峻的峡谷,即牛鼻峡、温汤峡、观音峡。峡谷两侧山高岩陡,峭拔幽深,形势险要,其雄奇瑰丽之势,犹如长江三峡的缩影,故素有“嘉陵江小三峡”之称。褶皱带在白垩纪末期第三纪初的四川运动形成。地层有三迭纪、侏罗纪和第四纪地层,而缙云山属于三个背斜的中间一支温汤峡背斜的一部分,与小三峡山下相映,风景秀丽,海拔200—952.2米,相对高差752.2米。缙云山的南段为箱形山脊,顶部平缓。全山西翼较缓,坡度20°左右,东翼较陡,坡度60°~70°,因此两翼植物和植被有所不同。土壤矿产缙云山的土壤以三迭纪须家河组厚层石英砂岩、炭质页岩和泥质砂岩为母质风化而成的酸性黄壤及水稻土。山麓地区为侏罗纪由紫色砂页岩夹层上发育的中性或微石灰性的黄壤化紫色土。缙云山土壤分为黄壤和水稻土两大类,并有少量零星分布的紫色土。黄壤大类又分为黄壤和黄泥土两亚类,二者各有一属,即冷砂黄壤土属和冷砂黄泥土属,其中冷砂黄壤土属有6个土种,冷砂黄泥土属有4个土种。水稻土大类只有1个亚类,1个土属,3个土种。缙云山的矿藏以煤为主,并有少量铁矿等。其煤层主要分布在缙云山西北面的蔡家沟、杨泗沟、双河口、黄焰沟及东南面的么店子、水马门、麻林坝一带。据统计,1926~1933年.宝源煤矿公司在缙云山采煤,最高年产量达125085吨。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北面的火烧山、舵鼓石及公路沿线一带,1958年.曾以此山铁矿炼铁。森林植被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600公顷,其中:核心区1235公顷,缓冲区1505公顷,实验区4860公顷。是以森林植被及其生境所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十分重要的保护价值,它地处重庆主城区,离城市中心区的直线距离仅20余公里。为重庆市北大门的天然绿色屏障,是重庆的肺叶,为主城区附近的天然氧吧。缙云山森林覆盖率高,已达96.6%。保护区内有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有多种具代表性的生态系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综合体物种基因库。缙云山物种多样性丰富,有长江流域保存较好的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和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分类上孤立的形态特殊的植物,有植物246科、992属、1966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伯乐树、香果树、八角莲等45种,有模式植物缙云四照花、缙云紫金牛等38种。已鉴定的淡水藻类植物105种。有动物1605种,其中:脊椎动物239种,无脊椎动物1249种,软体动物52种,环节动物6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小灵猫、秃鹳、红隼等11种。缙云山区系起源古老,物种稀有性程度高,特有性显著。在保护、科研、教学、旅游等综合利用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于1979年建立,2001年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了保护管理机构——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下设13个保护站,并设立了派出所。建立保护区以来,特别是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自然资源得到了较好保护,已保持了连续45年无森林火灾。气候保护区具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3.6℃,最热月(八月)平均气温24.3℃,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3.1℃,极端最高温36.2℃,极端最低温-4.6℃,>10℃年积温为4272.4℃;相对湿度年平均87%,水汽压年平均14.9毫巴;年平均降水量1611.8毫米,最高年降水量1783.8毫米,冬半年(十至三月)降水量368.0毫米,占全年的22.8%,夏半年(四至九月)降水量1243.8毫米,占全年的77.2%;年平均蒸发量777.1毫米,月平均蒸发量64.7毫米,七、八两月蒸发量共255.4毫米,占全年的32.8%;雾日数年平均89.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低于1293小时。缙云山林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八月)24.5℃,最低月平均气温(二月)3.7℃,月均温年较差20.8℃;林外空旷地最高月均气温25.8℃,最低月平均气温3.3℃,月均温年较差22.5℃,比林内年较差高1.7℃,最热月均温林外比林内高1.3℃,最冷月均温林外比林内低0.4℃。植物园重庆市植物园成立于1985年,建在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重庆市植物园与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主要任务是保护、繁殖、研究本地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广泛收集国内外亚热带木本植物资源,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建成科学内涵高、园林外貌美、科普性强、具有鲜明特征的森林植物园。现在重庆市植物园有主任1人,副主任3人,有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17人,技术员19人。植物园的日常工作由自然保护区科技科负责,并由采育组、园庭组负责植物园各功能区的日常管理。植物园的建设与发展:重庆市植物园在市林业局的领导下,植物园的建设已具一定规模。植物园规划面积约2500亩,以缙云寺为中心,分为10个功能区。近年来,植物园的科技工作者在植物园的实践中,注重总结经验,先后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文章46篇,其中科技论文26篇,有4篇获优秀论文奖。并编写出版了《缙云山植物名录》和《缙云山植物志》。百合科专题调查百合科liliaceae特征常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少为母本植物而呈亚灌木,灌木,乔木或攀援状,具根状茎,球茎或鳞茎。叶基生或茎生,茎生叶常互生,少为对生或轮生,常具弧形的平行脉,稀具网状支脉,花单生或排列成各式花序,通常两性,稀单性异株或杂性,辐射对称,稀略两侧对称,花被片6,稀为4或多数,2轮,通常同形,稀异形,常花冠状,分离或合生,花药基着,背着或丁字状着生,2室,稀汇合为1室,纵裂稀顶孔开裂,花粉通常具单沟,稀具2沟,3沟等等,心皮合生或不同程度地离生。子房上位,极少半下位,3室,稀2,4或5室,具中轴胎座,少为1室具侧膜胎座,每室具1至多数倒生胚珠。花柱合生,稀分离,果为室背或室间开裂的蒴果,或为浆果,稀为坚果;种子具丰富的胚乳,胚小,直生或弯生,虫媒占优势,偶为乌媒。X=5-16,23或30本科有230多属,近4000种,广布全世界,主要分布在亚热带至温带地区。我国有60属,约570种(包括引进栽培的属和种)全国分布,四川有44属,279种,40变种和1变型,其中包括3个引进属,7个引进栽培种。百合科植物有不少种类是重要的药用、蔬菜和花卉等经济植物,有的早已被引种驯化,广泛栽培,有的目前也在引种栽培中。百合科分属检索表1.植株具或长或短的块状茎,决不具鳞茎。2.叶3-15枚,排成一轮生于茎端;花单朵顶生,外轮花被片叶状,绿色...……….重楼属2.叶和花均非上述情况。3.叶具网状支脉,花单性,雌雄异株…………………菝葜属3.叶具平行支脉,不具网状支脉,花两性。4.果实在未成熟前已作不整齐开裂,露出幼嫩的种子,成熟种子为小核果状...沿阶草属4.浆果或蒴果,成熟前决不开裂,成熟种子也不为小核果状。5.果为蒴果。6.叶肉质肥厚,边缘有刺…………芦荟属6.叶既不为肉质,边缘也无刺。7.叶宽大,心状卵形至倒卵形状矩圆形………………..………玉簪属7.叶狭,条形至细条形。8.花大,花被片长5cm以上,黄色或橘黄色…………...黄花菜属8.花较小,花被片长不超过3cm…………吊兰属5.果为浆果或浆果状。9.茎生叶不发达,叶多基生或近基生……..蜘蛛抱蛋属9.茎生叶发达………………..万寿竹属1.植株具鳞茎,鳞茎膨大成球形,乃至不显著膨大。10.花序为典型的伞形花序,未开放前为总苞所包;总苞一侧开裂或裂成2至数片,植株极大多数具葱蒜味,叶鞘封闭………….葱属10.花序不为典型的伞形花序,植株无葱蒜味………………百合属3各属特征、分种检索表及分种描述百合属:Lilium8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85种,全国均有分布,尤以西南和中部最多,大部供观赏用,有些种类的鳞茎的鳞叶供食用,如百合L.browniiF.E.Br.var.viridulumBaker及卷丹L.lancifoliumThunb.等。多年生高大草本,有鳞茎,鳞瓣肉质;茎具叶,不分枝;花大,单生或排成总状花序;花被漏斗状,6裂,全相似,裂片基部有蜜槽;雄蕊6,花药丁字着生;子房每室有胚珠多颗,柱头头状或3裂;果为一蒴果,革质,室裂,有种子极多数。卷丹
LiliumlancifoliumThunb见图1
又称虎皮百合。卷丹花瓣有平展的,有向外翻卷的,故有“卷丹”美名。将其地栽于庭院则夏季可观赏花朵,秋季可食用鳞茎,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中国主要用作食用百合。其鳞茎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蛋白质,可以做蔬菜食用。
卷丹(图1)葱属alliuml多年生草本植物,绝大部分种类具特殊的葱蒜气味。鳞茎基部具根状茎或根状茎不明显,鳞茎形态多样,从圆柱状直道球状,须根通常细长,少为粗壮或块根状。叶基生,形态多样,通常为条形,圆柱状,实心或中空,少为披针形,椭圆形,矩圆形,卵形或圆卵形,扁平,基部具闭合的叶鞘,常无柄,少为基部收狭成叶柄。花葶露出地面部分通常不同程度地为叶鞘所包被,少有全部裸露,伞形花序顶生,稀为1-2花顶生,有时花序兼具珠芽,稀全为珠芽,花序开放前为1闭合的总苞所包被,开放时总苞1至数裂,总苞宿存或早落。花两性,稀退化为单性,花被片6,分离或基部靠合贴生成管状,雄蕊6,花丝全缘或基部扩大而具齿,通常基部不同程度地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子房3室,每室具1至数胚珠,腹缝线基部具蜜腺,蜜腺形态多样,平坦,隆起或凹陷。果为蒴果,室背开裂,种子黑色,多棱或近球状。X=7-9,多数北美种类X=7,多数欧、亚种类X=8约500种,分布于北半球。我国有99种和11变种,全国分布。四川产2种和6变种。该属植物的不少种类已早被31种驯化为蔬菜植物,有的种类可作药用,在国外早已把一些种类引种栽培,作为观赏花卉,在牧区为牡草植物。葱属的分种检索表1.叶片中空………………葱1.叶片扁平条形2.鳞茎外皮呈网状纤维质,叶条形,扁平,宽7~1.5mm;花白色或微带红色….韭菜2.鳞茎外皮膜质……………………..宽叶韭宽叶韭AlliumhookeriThwaites见图2草本,具根状茎和粗壮的根。鳞茎柱形,鳞外皮膜质,花萼略成三棱柱,高(10)~20~60cm。叶基生,条形,比花葶短。宽5~10mm,中脉明显。总苞具与扩大部分近等长的喙,常早落;伞形花序近球形,多花,花梗纤细,等长,长1~2cm,无苞片;花星状展开,白色,花被片6;4~7.5mm。披针形,渐尖或顶端之裂;花丝单一,链形,约与花被片等长或比花被片短,仅基部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子房倒卵状球形,基部收获,外壁光滑,每室具1枚胚珠。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印度,不丹也有。生海拔1500~4000米的湿润山坡。少数地区栽培,作蔬菜供食用。
宽叶韭(图2)葱AlliumfistulosumL见图3草本,鳞茎柱形,有时几不膨大,1至数枚簇生;鳞外皮白色或淡红褐色,薄革质,全缘。花葶圆柱形,中空,中下部膨大,高30~50(~100)cm,1/3被叶鞘。叶数枚,圆柱形,中空,向顶端渐狭,约与花萼等长。总苞白色,2裂,伞形花序球形,多花,密集;花梗与花被等长或为其2~3倍长,无苞片;花被钟状,白色;花被片6,狭卵形,顶端渐尖,具反折的小尖头;花丝长为花被片的1.5~2倍,锥形,基部合生,并与花被贴生。葱(图3)韭AlliumtuberosumRottlerexSprengel见图4草本,具根状茎。鳞茎狭圆锥形,簇生;鳞茎外皮黄褐色,网状纤维质。花葶圆柱形,高25~60cm。叶基生,条形,扁平,长15~30cm,宽1.5~7mm。总苞2裂,比花序短,宿存;伞形花序簇生状或球状,多花;花梗为花被的2~4倍长,具苞片;花白色或微带红,长4.5~7mm;花丝基部合生并与花被贴生,长为花被片的4/5,狭三角状锥形,子房外壁具细的疣状突起。蒴果具倒心形的果瓣。全国广泛栽培;亚洲其他地区,亚洲和美国也有栽培。原产于亚洲东部和南部。野韭A·ramosumL和本种不同点在于叶为中空的三棱形,花被长7~11mm,花丝为花被片的1/2长,蒴果瓣近圆形。在我国北部各省区广泛分布。全国广泛栽培;在全世界亦普遍栽培。作蔬菜食用,鳞茎“葱白”和种子入药。韭菜(图4)芦荟属特征(Aloel.)灌木状肉质植物。原产于非洲。植株多无茎;叶簇生于基部呈莲座状。有几个种的叶锐尖,带刺;花黄或红色,总状花序,花、叶均美观,可供观赏。有些种,特别是习见盆栽植物芦荟(A.vera)的汁液可供制作化妆品、泻药和烫伤药。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南非尤盛。芦荟AloeveraL.var.chinensis见图5多年生草本,具短茎,叶在幼苗期呈2列状排列,在植株长大后呈莲座状,肥厚,多汁,披针形,常渐尖,长15~36cm,基部宽3.5~6cm,厚约1.5cm,粉绿色,两面具近长矩圆形的白色斑纹,边缘疏生三角形齿状刺,刺黄色。花葶单一,连同花序60~90cm,具少数疏离的三角形苞片,总状花序长9.8~20cm,具疏离的花,花黄色或具红色斑纹,花梗长4~6mm,位于花序下部的下弯,花被片6,长约2.5cm,下部合生成筒,裂片披针形,顶端梢外弯,近于花被筒等长,雄蕊6枚与花被等长,花柱略伸出花被。芦荟(图5)菝葜属SmilaxL.约3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约60种,全国均产之,长江以南各地最盛,北部和西北稀少,其中菝葜S.chinaL.和土茯苓S.glabraRoxb.的根状茎入药,称土茯苓,有去湿热、解毒、健脾胃之效。攀援状灌木,有块状根茎;茎有刺;叶互生,有掌状脉和网状小脉,叶柄两侧常有卷须(常视为变态的托叶);花单性异株,排成腋生的伞形花序;花被片6,分离;雄蕊6或更多;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1-2颗;果为一浆果。菝葜属的分种检索表1.叶柄脱落点位于近顶端…………尖叶菝葜1.叶柄脱落点位于近中部2.雄蕊比花被片稍短…大菝葜2.雄蕊于花被片近等长…………马甲菝葜马甲菝葜SmilaxLanceifoliaRoxb.见图6攀援灌木,高1一2米。茎与枝条无刺,极罕具疏刺。叶通常纸质,卵状矩圆形、狭椭圆形至披针形,长6一17cm,宽2.8cm,上面无光泽或稍有光泽。叶柄长1一2.5cm,脱落点位于近中部,约占全长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具狭鞘,一般有卷须。花单性,雌雄异株,黄绿色,伞形花序,生于叶腋,花序基部具1枚与叶柄相对的革制鳞片;总花梗通常位于叶柄,基部有关节;雄花:外轮花被片3,矩圆形,长约4一5mm,宽约1mm,内轮花被片3,稍狭;雄蕊与花被片近等长;雌花比雄花小一半,具6枚退化的雄蕊。浆果球形,直径6一7mm。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广西;锡金、不丹、印度、缅甸、老挝、泰国也有。生于林下、灌丛中或山坡阴处,海拔6O0一28OOm。变种暗色菝葜(白茯苓),叶通常革制,上面有光泽,总花梗一般长于叶柄;产于华东、华南、西南;印度支那至印度尼西亚也有,根状茎药用。马甲菝葜(图6)尖叶菝葜
Smilax
arisanensis
Hay见图7
攀援灌木,高可达10m,具粗短的根状茎。茎与枝条无刺或具疏刺。叶纸质,矩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7一15cm,宽1.5一5cm,干后常带古铜色,叶柄长7一20mm,常扭曲,脱落点近顶端,约占全长的二分之一具狭鞘,一般有卷须。花单性,雌雄异株,绿白色,伞形花序,生于叶腋或鳞片腋,前者在花序基部常具13一5倍;雄花:直径约4mm;花被片6,稍展开,近狭矩圆形,长沟2.5一3mm,宽约1mm,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三分之二,雌花比雄花小,花被片约1.5mm,具3枚退化雄花。浆果球形,直径约8mm,成熟肘紫黑色。
分布于江西、浙江、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印度、越南也有。生于海拔150Om以下的林下,灌丛中或山谷溪边荫蔽处。尖叶菝葜(图7)大菝葜
Smilaxferox
Walk.exkunth
援攀灌木,高可达5m。茎与枝条多少具有纵条纹,疏生刺。叶厚革制至纸制,干后灰绿黄色或暗灰色,椭圆形,矩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一16cm,宽1.5一9cm,下面苍白色,极少绿色,叶柄长5一25mm,脱落点位于近中部,约占全长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具鞘,仅部分有卷须,少有几乎全部具卷须。花单性,雌雄异株,黄绿色,伞形花序,生于叶问幼嫩或刚抽出的小枝上;总花梗长1一2.5cm;花序托常多少延长而使花序多少呈总状。雄花:外轮花被片3,狭卵状矩圆形长4一8mm,内轮花被片3,稍狭,雄蕊比花被片稍短,雌花小,具6枚退化雄,浆果球形,直径8一15mm,成熟时粉红。
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越南、缅甸、印度、锡金、不丹,尼泊尔也有。生于林下,灌丛中和山坡荫蔽处,海拔900一340Om,根状茎药用。重楼属Paris多年生直立草本,根状茎圆柱状,粗壮或细长,有节,每年形成3~4个环节和一个茎基的疤痕,环是鞘的痕迹.茎直立,基部具1-3枚膜质鞘.叶(3-)4~11(-22)枚,在茎顶排成一轮,具3主脉和网状细脉,单花生于叶轮中央;花梗长于或短于叶片,外轮花被片叶状,(3-)-6(-10)枚,披针形至阔卵形,内轮花被片与外轮花被片同数,条形,稀不存在,雄蕊与花被片同数,分离,排成1-2轮,稀为3-6轮,花丝细,扁平,花药条状,药隔突出于花药顶端或不明显.子房近球状或圆锥状,1室或4-10室,顶端具盘状花柱基或无,花柱粗短或细长4~7分枝,果为蒴果或浆果状蒴果,光滑或具棱,具多数种子.约有19种,分布于欧洲和亚洲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约有16种和10变种和若干变型.四川有11种,9变种和1个变型。本属多数种类的根状茎可供药用.七叶一枝花ParisPolyphyllaSm.见图8植株高35~100cm,根状茎粗厚,直径达2.5cm,棕褐色,其上密生有多数环节茎,通常带紫色,基部具1~3枚膜质鞘,叶(5~)7~10枚,轮生茎顶矩圆形,椭圆形或者倒卵状披针形,长7~15cm,宽2.5~5cm,顶端短尖或者渐尖,基部圆形或者楔形,叶柄长5~6cm,带紫红色花梗长5~16(30)cm,外轮花被片绿色,(3)4~6枚,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5~7cm,内轮花被片条形,通常远比外轮长,雄蕊8~12枚,花药长5~8cm,与花丝近等长,药隔长0.5~1(2)mm,子房圆锥形,具5~6棱,顶端具一盘状花柱基,花柱短粗,分枝4~5.蒴果直径1.5~2.5cm,3~6瓣裂开,种子多数。七叶一枝花(图8)万寿竹属DisporumSalisb多年生草本,通常根状茎短,有时具匍匐茎,须根通常略肉质。茎直立,下部节上具鞘,上部常有分枝。叶互生,具3-7条主脉;叶柄短或无,伞形花序具1至数花,着生于茎和分枝顶端,无苞片;花被筒形钟状或近筒状展开,常稍俯垂;花被片6,离生,基部囊状或距状;雄蕊6,着生于花被片基部,花丝扁平,花药矩圆形,基着,半外向开裂;子房3室,每室具2-6枚倒生胚珠,浆果近球状,成熟时黑色,具2-3(6)颗种子;种子近球状,种皮具点状突起。约20种,分布于北美洲至亚洲东南部,我国有8种,四川分布5种。万寿竹Disporumcantoniense(Lour)Merr见图9根状茎横走,质硬,呈结节状。茎高50-150cm,直径约为1cm,上部有较多呈二叉状的分枝。叶纸质,具短柄,披针形,卵状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2cm,顶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近圆形,有明显的3-7条主脉。伞形花序有花3-10朵,生叶腋而与上部叶对生,总花梗与叶梗贴生,少有顶生的;花梗长1-4cm,微粗糙;花紫色,钟状;花被片6,斜出,倒披针形,顶端失,长1.5-2.8cm,基部有长2-3mm的短距。花药长3-4mm,黄色,花丝长8-11mm,内藏,子房约3mm,花柱及柱头为子房的3-4倍。浆果直径8-10mm,含2-3(5)枚暗棕色直径约5mm的种子。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安徽,湖南,湖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泰国至印度也有,生于灌丛及林下。万寿竹(图9)沿阶草属Ophiopogon多年生常绿草本.根通常细软多分枝,中部或近末端有时膨大成小块根(根粗壮分枝少,木质坚硬,四川少产).根状茎通常短而不明显,有的生出细长的匍匐走茎,根状茎多为木质,极少呈肉质姜状.茎或长或短,直立或匍匐,匍匐的每年上部生出新叶并逐渐延长,下部叶脱落后生根,形似根状茎,有的由此发出匍匐走茎.叶基生成从或散生茎上,或每隔几节簇生数叶,多为乔木状,上面绿色,下面有的为粉绿色或具粉白色条纹,有的边缘具细锯齿,叶柄不明显,下部具膜质叶鞘,或为其他形状而有明显的叶柄.总状花序着生花葶先端或从茎的顶端抽出;花通常小,单生或2至多朵簇生于苞片腋内,苞片通常比花梗长,有时具微小的小苞片,花梗通常向下弯曲,具关节;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花被片6,离生,特厚,两轮排列;雄蕊6枚,着生花被片基部,通常离生,有时花药连合,花丝很短或不明显,花药基着,2室,近于内向开裂;子房半下位,3室,每室具2胚珠,花柱细圆柱状或三棱柱状,或基部粗向上渐细,柱头微3裂.果实具簿的果皮,发育早期即破裂而露出种子;种子数枚浆果状,早期绿色,成熟后暗蓝色,球状.本属有50余种和一些变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南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我国有36种和一些变种,主要分布于西南,其次是华南各省区,仅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已经分布到安徽,江苏,河南,狹西秦岭南部。四川产15种1变种,具有小块根的种以小块根作中药麦冬或麦冬的代用品使用。最常用的是麦冬,其次是沿阶草。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L.f)Ker-Gawl见图10根较粗,常膨大成椭圆状,直径1~2毫米。块根长约1~1.5cm或稍长些,宽5~10mm,地下匍匐茎细长,直径1~2cm,茎短,叶基生成密丛,禾叶状,长0~50cm,宽1.5~3.5mm,具3~7条脉,花序长6~15(-27)CM,总状花序轴长2~5cm,具8~10几朵花,花1~2朵生于苞花腋,苞花披针形,最下面的长达7~8mm,花梗长3~4mm,关节位于中部以上或近中部,花被片6,披针形,顶端缺或钝,长约5mm,白色或淡紫色,雄蕊6,花丝很短,花药三角形状披针形,长2.5~3mm,子房半下位,花柱长约4mm,较粗,宽约1mm,向上渐狭,顶端钝。麦冬(图10)吊兰属chlorophytum根状茎粗短或稍长,须根稍肉质或块状,叶基生,通常长条形或披针形,少数更宽,无柄或有柄。花葶直立或弧曲;花白色,单生或数朵簇生于苞片腋部排成总状或圆锥花序。花梗具关节,花被片6,离生,宿存,具3-7条纵脉,雄蕊6,花药近基着,内向纵裂,基部常二裂,花丝中部以下稍宽;子房近球状,顶端3浅裂,3室,每室具1至数枚胚珠。花柱细长,柱头小,头状,蒴果具3棱,室背开裂,种子扁平,具黑色种皮。约100多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和亚洲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南美洲和澳大利亚。我国有4种,四川产2种和1栽培种。吊兰Cosum(Thunb.)Baker.见图11根状茎短,簇生多数肉质须根,根长达10厘米,粗月8厘米,叶条形绿色有时具黄色条纹或边缘黄色,长10-30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扩展抱茎,花亭比叶长,有时长达50厘米,常变为匍匐枝而在近顶部具叶簇或幼小植物,花白色,常2-4朵簇生排成疏散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梗长7-12毫米。关节位于中部,果期最明显,花被片卵状矩圆形,长7-10毫米,中部具3条绿色纵腺,雄花蕊稍短育花被片,花药矩圆状,长1-1.5毫米,明显短于花丝,开裂后常卷曲。蒴果三棱形扁球状,长约5毫米,宽约8毫米,每室具种子3-5粒,花期5-6月,果期8月。原产非洲南部,现各地广为栽培,供观赏。本种雄蕊花丝显著长于花药,易区别于其他种类吊兰(图11)蜘蛛抱蛋属Aspidistra多年生常绿草本,根状茎横走,细长或粗短,圆柱状或不规则的圆柱状,具节;节上被覆瓦状鳞片,有较粗的纤维根,纤维根通常密生绵毛,但栽培多年的则较少或几乎不生绵毛。叶单生或2-4枚簇生于根状茎上,从卵形至带状,中脉较粗,在背面显著突出,侧脉较细,脉间有细横脉,叶柄明显或不明显,基部有3-5枚叶鞘,叶鞘通常紫褐色,最上部的1枚最长,枯后裂成纤维状,总花梗从根状茎上长出,通常较短,使花多少靠近地面,从下部至顶端有2-8枚苞片,其中1-2枚位于花的基部,花单生于总花梗顶端,花被钟状或块状肉质,紫色或带紫色,少有黄色,顶端通常6-8裂,少有4裂或10裂。雄蕊与花被裂片同数并和它对生,着生于花被筒上,一般靠近筒的基部,花丝很短或不明显,子房3~4室,每室2至多数胚珠,花柱有关节或无关节,柱头多数呈盾状膨大,边缘裂或不裂,浆果球状,卵状或椭圆形卵状,通常具1颗种子。本属约有20余种,产于亚洲的亚热带与热带山地,为东亚特有属。我国现知有22种,主要见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本省产8种。由于本属植物的叶终年青翠,故有“万年青”之名,少数种国内外广泛栽培,作常绿盆景。某些野生种类的根状茎供药用。蜘蛛抱蛋AspidistraelatiorBlume见图12多年生常绿草本,根状茎粗壮,直径5~19mm,具节和鳞片,叶梢3~4枚,长于叶的基部,带绿褐色,具紫色细点叶单生,柄粗壮,坚硬挺直,上面具槽,长5~35cm,叶片矩圆状披针形,披针形至近椭圆形,长22~46cm,宽8~11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深绿色,边缘有皱波状。总花梗长0.5~2cm,上有1~2枚膜质鳞片,花基部有苞片2枚,花被钟状,长约1.8cm,直径有1.5cm,外面紫色,内面深紫色,上部具8深裂裂片,裂片近三角形,长约6mm,钝,内侧具4条隆起,雄蕊8枚,花丝短,生于花被筒基部,低于柱头,雄蕊高于8mm,花柱无关节,柱头盾状膨大,圆形,直径约1.3cm,4深裂而每裂部分又具1浅裂。蜘蛛抱蛋(图12)玉簪属Hosta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有时具横走茎。叶簇生基部,较大,稍肉质,光滑,具弧形侧脉及纤细横脉,叶柄长,花葶从叶丛中间抽出,中下部常具1-3枚叶状苞片,顶生总状花序,花通常单生,极少2~3朵簇生,常平展,具绿色或白色苞片,花被片漏斗状开展,花被片6,雄蕊6,离生或下部贴生于花被管,稍伸出花被之外,花丝纤细,顶端与花药背部凹穴处相连接,成丁字状着生,花药2室,子房短圆柱状,3室,每室具多数胚珠,花柱细,稍长于雄蕊,柱头小。蒴果近圆柱状,具钝u棱,室背开裂,种子多数,黑色,稍扁平,种皮边缘略延伸成膜质翅。约40种,分布于亚洲与亚热带地区,主要在日本,我国有3种。四川产2种,大多供观赏,各地常见栽培。紫萼Hostaventricosa(Salisb.)stearn见图13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卵形至卵圆形,长10~17cm,基部心脏形,具5~9拱形平行的侧脉,柄长14~42cm,两边具翅,花葶从叶丛中抽出。具1枚膜质的苞片状叶,后者长卵形,长1.3~1.8cm,上部膨大成钟形,与下部近乎等长,直径2~3cm,花被裂片6,长椭圆形,长1.5~1.8cm,宽8~9mm,雄蕊着生于花被筒基部外,蒴果圆柱形,长2~4.5cm,顶端具细尖,种子黑色。
紫蕚(图13)3.10萱草属HemerocallisL.约20种,分布于中欧至东亚,我国约有8种,各地均产之,花黄色或橙红色,美丽,供观赏用,其中萱草H.fulvaL.的花晒干后供食用,名金针菜。多年生草本;根常肉质;叶基生,狭长;花葶高于叶,上部分枝,因此花序有时呈圆锥花序式;花被漏斗状或钟状,裂片6,外弯;雄蕊6,花药背着;子房3室;蒴果室裂,革质;种子成熟时黑色,光亮。萱草属的分种检索表1.花橘红色或橘黄色,花被筒长2-3厘米,根肥厚,近末端常成纺锤状膨大……萱草1.花柠檬黄色,长8-16厘米,花被管长3-6厘米……黄花菜黄花菜HemerocalliscitrinaBaroni见图13草本,具短的根状茎和肉质,肥大的纺锤状块根,叶基生,排成两列,条形,长70-90厘米,宽1.5-2.5厘米,背面呈龙骨状突起,花萼高85-110厘米,蜗壳状聚伞花序复组成圆锥形,多花,有时可达30朵,花序下部的苞片狭三角形,长渐尖,长达4厘米或更长,花柠檬黄色,具淡的清香味,具很短的花梗,花被长13-16厘米,下部3-5厘米合生成花被筒,裂片6,具平行脉,外轮的倒披针形,宽1.5-2厘米,盛开时裂片略外弯,雄蕊伸出,上弯,比花蕊裂片约短3厘米,花柱伸出就,上弯略比雄蕊长。分布于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甘肃湖北四川。已有栽培,生于山坡草地,花可食。黄花菜(图13)萱草HemerocallisfulvaL见图14草本,具短的根状茎和肉质,肥大的纺锤状块根,叶基生,排成两列,条形长40-80厘米,宽1.5-3.5厘米,下面呈龙骨状突起,花萼粗壮,高60-100厘米,蝎壳状聚伞花序复生成圆锥状,具花6-12朵或更多,苞片卵状披针形,花桔红色,无香味,具短花梗,花被长7-12厘米,下部2-3厘米合生成花被筒,外轮花被裂片3,矩圆状披针形,宽1.2-1.8厘米,具平行脉,内轮裂片3,矩圆形,宽达2.5厘米,具分枝的脉,中部具褐红色的色带,边缘波状皱褶,盛开时裂片反曲,雄蕊伸出,上弯,比花被裂片短,花柱伸出,上万,笔雄蕊长,蒴果矩圆形。分布自欧洲南部经欧洲北部直到日本,在我国广泛栽培,也有野生的,在美洲有栽培,根可做药。萱草(图14) 三、缙云山植物学野外实习名录科名(中名、拉丁名)种(中文名)种(拉丁名)生活环境应用价值樟科Lauraceae楠木PhoebezhennanS.LeeetF.N.Wei阔叶林药材、木材木姜子LitseaeuosmaW.W.Smith阔叶林、溪旁药材、木材毛茛科Ranunculaceae毛茛RanunculusjaponicusThunb.田野、路边、沟边、山坡杂草丛中药用桑科Moraceae藤构Broussonetiakazinoki山坡灌丛、次生杂木林中根叶入药苋科Amaranthaceae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Mart.)Griseb水边湿地药用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Bl.林缘,路旁药用蓼科Polygonaceae杠板归Polygonumperfolia浅山区,沟边路旁全草药用泥泊尔模Rumexnepalensosspnny林缘,路边,草地药用虎杖(花斑竹)Polygonumcuspidatumsicb.et林缘空旷地根药用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山坡,路旁或岩壁块根,茎药用泥泊尔缪PolygonumnepalenseMensn荒地,路旁等观赏,药用山茶科Theaceae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海拔800米以下木材,药用葫芦科Cucurbitaceae栝蒌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栽培药用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林边或栽培观赏南瓜Cucubitamoschata栽培食用报春花科Primulaceae重楼排草LysimachiaparidiformisFra林下,山谷湿地药用聚花过路黄LysimachiacongestifloraHemsl路边,溪地药用广西过路黄HerbaLysimachiaeAlfredii山谷溪边,沟旁湿地,林下和灌丛中药用山矾科symplocaceae四川山矾SymplocossetchuensisBrand海拔250—1000米的山地林间根、茎、叶入药黄牛奶树SymplocoslaurinaWall林下木材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虎耳草SaxifragastoloniferaCurt潮湿、多阴的林地药用蔷薇科Rosaceae龙芽草Agrimoniapilosaledeb.山坡,路旁,草地药用寒梅Chaenomelesspeciosa山坡,路旁,草地食用,药用茅莓Rubusparvifolius山坡,路旁,荒地灌丛中和草丛中药用大戟科Euphorbiaceaec毛桐Mallotusbarbatus(Wall.)Muell.Arg路边,山谷,山坡观赏油桐Verniciafordii(Hemsl.)Airy-shaw浅山区,山坡,林中观赏野桐Mallotusjaporials(Thunb.)Muoll.Arg.林地,林缘观赏伞形科mbelliferae鸭儿芹CryptotaeniajaCryptotaeniajaponicaHassk.,林下阴湿处药用茴芹Pimpinellaanisum山坡林边草地,沟谷灌丛中食用,药用红马蹄草HerbaHydrocotylisNepalensis栽培药用旋花科Convolvulaceae篱打碗花calystegiasepium(L.)R.Br路旁、溪边草丛、田边或山坡林缘药用打碗花CalystegiahederaceaWall.田间、野地药用唇形科Lamiaceae风轮草Clinopodiumchinese(Benth.)O.Ktze路旁,草丛药用夏枯草PrunellaasiaticaNakai荒坡,草地.溪边药用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光叶翼萼Camptothecaacuminata潮湿草地药用茜草科Rubiaceae大花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var.gr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模糊神经网络在船舶状态智能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 景区行政执法管理办法
- 核酸混合试剂管理办法
- 电力大数据助力金融智能化风控
- 供热设备检修管理办法
- 公共卫生中心管理办法
- 物流行业的集聚效应、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路径
- 培训机构审批管理办法
- 普货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教师培训方案:有效处理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探讨
- 中医执业医师历年真题及解答
- MT/T 1222-2024液压支架再制造工程设计指南
- 2025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1(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PEP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2025-2030年中国聚脲涂料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一级建造师考试安全管理试题及答案
- 镀锌板知识课件
- 2025-2030偏光成像相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猪场退股协议书范本
- 2025海南保亭农水投资有限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静密封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