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公共部门宏观经济理论_第1页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公共部门宏观经济理论_第2页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公共部门宏观经济理论_第3页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公共部门宏观经济理论_第4页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公共部门宏观经济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三版)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

公共部门宏观经济理论

公债管理与宏观经济调控

重点问题负债有害论、公债新哲学论、李嘉图等价定理及其引申发展的理论观点公债的种类、发行及还本付息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和利息率效应公债管理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14.1公债的一般理论观点14.1.1负债有害论1.政府举债必使民间生产资金移充财政用途,妨碍工商业的发展。2.用公债来弥补政府公共收支的赤字,会使政府形成一种不负责任的开支风气。3.政府在公债上须作两度的支付,一次付息,一次还本,颇为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4.公债的发行会引起市场利率上涨,阻碍生产规模的扩大。5.公债的大量增长会造成国力的衰弱。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反对公债发行的论点

14.1公债的一般理论观点14.1.2公债新哲学论1.以公债支持赤字财政的实行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扩大社会需求,从而消除经济危机和失业。2.公债是经济危机时期刺激经济增长的必需条件,公债的利与弊应当从刺激经济增长的角度去考察、评价。3.公债具有生产性,它可以促使物质财富的增加。4.公债的还本付息非但不会增加下一代的负担,而且还可以通过促使更大数量资本形成和消费的增加,为下一代增加可以继承的遗产。5.公债可以作为政府调节、干预经济的重要杠杆,其作用不仅在于吸收通货膨胀时期的剩余购买力,增加经济衰退时期的需求,以稳定经济,还在于通过公债利率的恰当确定,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公债新哲学论或公债新理论的主要观点

14.1公债的一般理论观点14.1.3李嘉图等价定理及其引申发展李嘉图等价定理:人们手中的政府债券只能通过包括其本身在内的所有纳税人将来缴纳的税收来偿还,这样,政府债券就不应该被视做总财富的一部分,同时,举债和课税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相同,特别是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相同。

14.2公债的种类、发行及还本付息14.2.1公债的种类国内公债与国外公债短期公债、中期公债与长期公债国家公债与地方公债1.按发行区域划分2.按偿还期限划分3.按举债主体划分可转让公债与不可转让公债强制公债、爱国公债与自由公债4.按流通与否划分5.按举债方法划分

14.2公债的种类、发行及还本付息14.2.2公债的发行固定收益出售方式公募拍卖方式连续经销方式直接推销方式组合方式发行方式1)辛迪加财团包销2)中央银行包销1)价格拍卖2)收益拍卖3)竞争性出价4)非竞争性出价

14.2公债的种类、发行及还本付息14.2.2公债的发行公债的发行价格平价发行折价发行溢价发行是指政府债券按票面值出售,到期也按票面值还本。是指政府公债以低于票面值的价格出售,到期仍按票面值还本。是指政府债券以超过票面值的价格出售,到期则按票面价值还本。

14.2公债的种类、发行及还本付息14.2.2公债的发行公债利率的确定因素金融市场利率水平政府信用状况社会资金供给量金融市场利率高,公债利率必须相应提高;金融市场利率低,公债利率可以相应降低。政府信用良好,公债利率可以相应较低;政府信用不佳,公债利息只能较高。社会资金供给量充足,公债利率可以相应下调;社会资金供给匮乏,公债利率便须相应上调。

14.2公债的种类、发行及还本付息14.2.3公债的还本付息分期逐步偿还法;抽签轮次偿还法;到期一次偿还法;市场购销偿还法;以新替旧偿还法按期分次支付法到期一次支付法还本付息公债的还本方式公债的付息方式

14.3公债管理的经济效应14.3.1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是指在公债管理中通过调整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性或紧缩性的影响。为此,可以选择相机决定公债发行期限种类的策略和相机进行长短期公债调换的策略。

14.3公债管理的经济效应14.3.2公债管理的利息率效应公债管理的利息率效应,是指在公债管理中通过调整公债的发行利率或实际利率水平,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的升降,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的影响。为此,可以选择相机决定公债发行利率的策略和相机调整公债实际利率水平的策略。

14.4公债管理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14.4.1公债管理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同一性同一性公债管理同财政政策的关系公债管理同货币政策的关系

14.4公债管理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14.4.2公债管理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差异性公债管理既不能直接使公共支出和税收的规模及相关流量发生变化,也不能直接使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公债管理固然在总体目标上须服从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要求,但直接目标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却不乏矛盾之处。公债管理的操作主要是通过设计公债种类,决定发行利率,选择应债来源等来完成的。差异性作用范围政策目标操作手段

14.4公债管理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14.4.3遵循的原则在总体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基本要求保持一致。在直接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区别不同情况而分清主次。在朝着经济稳定增长的总体目标努力的前提下,公债管理可以在自己的作用领域内,充分展示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才能。公债管理同其他宏观经济调控手段配合中应遵循的原则

语公债管理宏观经济调控公债理论负债有害论公债新哲学论功能财政论李嘉图等价定理固定收益出售方式销售担保价格拍卖收益拍卖竞争性出价非竞争性出价连续经销方式直接推销方式平价发行折价发行溢价发行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公债管理的利息率财政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调整贴现率变动法定准备金三大政策工具

1.论述负债有害论、公债新哲学论、李嘉图等价定理及其引申发展各自包括哪些理论观点。2.简要说明公债的种类、公债的发行方式、公债的发行价格与利率、公债的付息方式和公债的偿还方式。3.什么是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什么是公债管理的利息率效应?为此应分别采用什么样的策略?4.公债管理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公债管理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如何协调配合?复

Thanks!Thanks!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三版)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

公共部门宏观经济理论

财政乘数与经济均衡

重点问题年度预算平衡论、周期预算平衡论和功能财政论的主要理论观点无政府预算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水平的决定有政府预算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水平的决定财政乘数的概念、构成及其对国民收入均衡水平的影响

15.1政府预算行为准则理论的演变15.1.1年度预算平衡论政府对私人经济部门发行公债会延缓后者的发展。政府支出是非生产性的,政府的赤字支出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政府的赤字支出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年度预算平衡是控制政府支出增长的有效手段。古典学派的济学家主张年度预算平衡的基本观点:

15.1政府预算行为准则理论的演变15.1.2周期预算平衡论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该减少税收,增加支出,有意识地使预算产生一个赤字。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应该增加税收,紧缩开支,有意识地使预算产生一个盈余。在上述情况下,政府财政将发挥其反经济周期乃至“熨平”经济周期的巨大威力。周期预算平衡论主张政府财政发挥反经济周期的作用,同时也实现预算平衡。

15.1政府预算行为准则理论的演变15.1.2周期预算平衡论图15—1周期预算平衡论

15.1政府预算行为准则理论的演变15.1.3功能财政论无论是年度的还是周期的,平衡预算只具有第二位的重要性。政府财政的基本功能是稳定经济,这才是至关重要的。政府预算的首要目的是提供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即经济平衡不是预算平衡,不应为达到预算平衡置经济平衡于不顾。如果为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必须长期坚持盈余或大量举债,那就不应有任何犹豫。勒纳功能财政论的基本观点:

15.2无政府预算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15.2.1相关概念1.国民收入2.流量与存量3.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4.个人可支配收入5.边际消费倾向6.边际储蓄倾向税收的特点

15.2无政府预算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15.2.2二元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图15—2二元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支付生产要素报酬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A)厂商家庭

15.2无政府预算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15.2.2二元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图15—2二元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支付生产要素报酬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厂商家庭金融机构投资储蓄(B)

15.2无政府预算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15.2.3二元经济下国民收入的决定图15—3

无政府预算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角度的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消费+投资总供给角度的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的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消费+储蓄

15.3有政府预算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15.3.1三元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图15—4三元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15.3有政府预算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15.3.2三元经济下国民收入的决定图15—5

有政府预算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角度的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总供给角度的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的供给=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政府税收=消费+储蓄+政府税收

15.4财政乘数与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15.4.1政府支出乘数图15—6政府支出增加所带来的乘数过程

15.4财政乘数与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15.4.2政府税收乘数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政府税收的变动量之间的比率是政府税收的乘数,该乘数恰恰比支出乘数小1(方向相反)。政府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的力量。增加政府税收可以压缩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相反,减少政府税收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的规模取决于该乘数的大小。

15.4财政乘数与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15.4.3平衡预算乘数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额变动量之间的比率,就是平衡预算的“乘数”,乘数的数值永远是1。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对国民收入仍有扩张作用,其扩张的规模就是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量;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量减少,对国民收入仍有收缩作用,其收缩的规模就是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减少量,此即为“平衡预算乘数定理”。

语财政乘数政府预算行为准则理论年度预算平衡论周期预算平衡论功能财政论反经济周期“熨平”经济周期收入均衡分析的理论二元经济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国民收入流量存量最终产品中间产品个人可支配收入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通货紧缩的缺口通货膨胀的缺口三元经济政府支出乘数政府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1.简要论述年度预算平衡论、周期预算平衡论和功能财政论的主要理论观点。2.无政府预算条件下,决定国民收入均衡水平的因素有哪些?简要说明它们如何影响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3.有政府预算条件下,决定国民收入均衡水平的因素有哪些?简要说明它们如何影响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4.何谓财政乘数?财政乘数包括哪些乘数?它们对国民收入均衡水平有什么影响?复

Thanks!Thanks!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三版)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

公共部门宏观经济理论

财政政策

重点问题财政政策目标包括的内容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概念、包含的内容及其作用机制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概念、包含的内容及其作用机制供给学派的财政政策主张

16.1财政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目标,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执行或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或产生的效果。政府财政政策的目标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16.1财政政策的目标16.1.1充分就业的目标失业对经济社会制度的运行构成了巨大威胁,所谓充分就业,并非指所有有工作能力而又要求工作的人都能得到有一定工资报酬的工作机会,而是指扣除了季节性、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的充分就业。

16.1财政政策的目标16.1.1充分就业的目标是指某些行业的生产中,由于气候和季节的变化等季节性原因而造成的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市场的正常活动而造成的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工人不能很快或完全适应新结构的要求而造成的失业。1.季节性失业2.磨擦性失业3.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周期性爆发的经济衰退而造成的失业。4.周期性失业

16.1财政政策的目标16.1.2物价稳定的目标物价稳定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所谓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量(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商品流通过程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所谓物价稳定,并不是指物价稳定不变,而是要求将价格的上涨幅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

16.1财政政策的目标16.1.3经济增长的目标1.国家的产品和服务数量要有实际增加。经济增长目标的两种含义2.按人口平均的产品和劳务数量要有实际增加。

16.1财政政策的目标16.1.3经济增长的目标图16—1菲利普斯曲线

16.2财政政策的类型16.2.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所谓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目标。它不是自动地发挥作用,而是一种人为的政策调节。

16.2财政政策的类型16.2.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期,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总需求不足,所以政府应当执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其内容是: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16.2财政政策的类型16.2.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图16—2扩张性的政府支出

16.2财政政策的类型16.2.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图16—3扩张性的政府税收

16.2财政政策的类型16.2.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国民收入高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存在过度需求,所以政府应当执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其内容是:减少政府支出,增加政府税收。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16.2财政政策的类型16.2.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图16—4紧缩性的政府支出

16.2财政政策的类型16.2.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图16—5紧缩性的政府税收

16.2财政政策的类型16.2.2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所谓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就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一些政府支出和税收自动发生增减变化,从而对经济的波动发挥自动抵消作用。之所以将它称之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因为它不是政府斟酌经济形势变化后所决定的,而是一种非人为的自动调节。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也被称作“内在稳定器”。

16.2财政政策的类型16.2.2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个人所得税的课征有一定的起征点,并采用一定的累进税率,所以具有内在稳定作用。公司所得税的课征同样有一定的起征点,并采用一定的累进税率,所以也具有内在稳定作用。自动变化的政府税收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

16.2财政政策的类型16.2.2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图16—6税收制度的内在稳定作用

16.2财政政策的类型16.2.2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自动变化的政府支出失业救济金各种福利支出农产品维持价格失业救济金的发放有一定的标准,它发放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失业人数的多少。各种福利支出都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发放的多少取决于就业与收入状况。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经济活动的波动较为敏感。

16.2财政政策的类型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具有局限性,单靠其本身的作用并不足以稳定经济。在萧条时期,它只能减缓经济衰退,而不能改变经济衰退的总趋势;在膨胀时期,它只能抑制过分的高涨,减缓通货膨胀,而不能改变通货膨胀的总趋势。要消除经济周期波动,除了依靠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外,还必须采用更加有力的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措施。

16.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16.3.1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目标保持本币币值稳定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推动经济稳定增长一国货币币值稳定,也就意味着物价水平能够维持在较小的浮动范围之内,从而构成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各国货币政策需要实现的首要目标。国际收支平衡就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经济交易和往来中,维持一种收支大体均衡的状态。这是所有宏观经济政策的共同目标。

16.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16.3.1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商业银行在吸收到存款之后不能也不应该将所有资金全都放贷出去,而必须将一定比例的存款交存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一定比例”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当商业银行面临资金不足时,可以用手中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这种再贷款并不是无偿的,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所支付的利息比率就称为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以此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性行为。

16.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16.3.1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水平发挥作用影响社会产品的供需关系调节货币供应量

16.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着力点财政政策侧重于结构调节,货币政策则侧重于总量调节。财政政策侧重于收入分配的调节,货币政策则侧重于保持币值的稳定。16.3.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的侧重点

16.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16.3.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模式1.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2.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3.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4.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