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社区环境与健康
学习目标:1.掌握健康的概念及影响健康的因素。2.掌握环境、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概念。3.熟悉空气、饮水、土壤、食品卫生对健康的影响。4.熟悉职业病对健康的影响。第一节健康概述一、健康的概念1.躯体健康:要求躯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具有完成通常活动的能力。其内容可分为:①自我照料,如吃饭、穿衣、洗澡等;②躯体活动,如行走、爬、弯腰等;③迁移活动,如室内外活动、旅行等;④体力活动,如爬山、登楼、搬重物等。2.心理健康(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①正确认识自我。如果过高估计自己、过分夸耀自己、过度自信、工作没有弹性、办事不留后路,则一旦受挫,容易引起心理障碍;而过低估计自己,缺乏自尊心、自信心,胆小怕事,缺乏事业的成就感,缺乏责任感也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②正确认识环境。指个人要对过去的、现在的以及将要发生的事件有客观的分析和一分为二的认识;③及时适应环境。指使自己的心理与环境相协调和平衡的能力,要求人们主动地控制自我、适应环境与改造环境。3.社会适应良好:指人们进行社会参与时的完好状态。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①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发挥;②作为健康人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③每个人的行为与社会规范相一致。二、健康的衡量标准WHO关于衡量人类健康的10条标准: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工作和应付日常生活事件。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3.睡眠良好,休息充分。4.应变能力强,能良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变化。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三、影响健康的因素(一)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各种外部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自然因素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有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1)生物因素:(2)物理因素:(3)化学因素:2.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特征(包括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和经济水平等)、人群特征(包括年龄、性别、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职业、婚姻状况等)以及在特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人们形成的心理因素。(二)行为生活方式因素(三)生物学因素(四)医疗卫生服务第二节环境概述一、人类的环境(一)环境的概念
(二)环境的组成二、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一)生态系统的概念(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三)生态平衡(四)人与环境的关系第三节环境污染及其危害一、环境污染
(一)环境污染的概念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使环境的组成成分或状态发生变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生活、生产环境,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严重的环境污染叫环境破坏或称公害。而由于严重环境污染引起的地区性疾病称为公害病。(二)环境污染物的来源1.生产性污染2.生活性污染3.交通性污染
(三)环境污染物的种类1.化学性污染物2.生物性污染物3.物理性污染物(四)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1.广泛性2.长期性3.复杂性4.多样性(五)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1.急性中毒(1)英国伦敦烟雾事件又称煤烟污染事件。(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3)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2.慢性中毒(1)水俣病(2)痛痛病3.远期危害(1)致突变作用(2)致癌作用(3)致畸作用二、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概念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当今世界面临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三大问题。这些环境问题都是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
(二)常见的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2.臭氧层破坏3.酸雨第三节生活环境与健康一、空气卫生(一)大气卫生1.大气的物理性状与健康2.大气的化学组成与健康的关系3.大气污染的来源4.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5.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间接影响(二)室内空气卫生1.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2.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3.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指标
4.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对策二、饮水卫生(一)饮用水的卫生要求1.感官性状良好,饮用水应无色、透明、无臭、无异味、无肉眼可见物,为人们所乐于饮用。2.饮用水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以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3.饮用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居民饮用后不致引起急慢性中毒和远期危害。(二)饮用水的净化与消毒1.水的净化处理2.水的消毒(1)氯化消毒剂(2)氯化消毒的原理(3)影响氯化消毒的因素三、土壤卫生(一)土壤污染1.土壤污染的概念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2.土壤污染的来源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有:(1)生活污染:包括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2)工业和交通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以及机动车废气污染。(3)农业污染:主要是农药和化肥污染。3.土壤污染物种类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种类繁多,主要有三大类:(1)化学污染物(主要是一些重金属和农药)
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和农业污染。(2)生物性污染物(如病原体等)
主要来自粪便、垃圾和污水。(3)放射性污染物
来自核试验、核电站和科研机构排出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二)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在地球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地壳表面化学元素的分布不均匀。如果环境中某些化学元素的过多、过少或比例失调,影响到人体的总摄入量,致使当地人群中出现的特异性疾病,称为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目前发现已有10多种元素可引起该类疾病,其中最典型、分布最广泛的是碘缺乏疾病和地方性的氟中毒。1.碘缺乏疾病(1)流行特征(2)人群分布(3)致病原因(4)临床表现(5)防制措施2.地方性氟中毒(1)流行特征(2)病因分型(3)临床表现(4)防制措施四、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一)营养素的概念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凡是能维持人体健康以及提供生长、发育和劳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均称为营养素。(二)营养素的种类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种类很多,可概括为六大类: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水。1.蛋白质(1)生理功能蛋白质是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在正常成人体内约占16-19%;是酶、抗体和某些激素的主要成分,具有催化、运载、调节、收缩和免疫等生物学功能;参与体内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的维持;在记忆、遗传和运毒方面也起重要作用;提供热能,是三大供热营养素之一。(2)食物来源一是动物性食物,如肉、鱼、蛋、奶,其蛋白质含量在10-20%左右,均属于优质蛋白质;二是植物性食物,如谷类、薯类、豆类等,其中大豆类的蛋白质含量为20-40%,是唯一能够代替动物性蛋白的植物蛋白,也属于优质蛋白质,谷类为6-10%,薯类为2-3%。(3)缺乏症蛋白质如长期摄入不足,可使机体出现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贫血、免疫功能低下、智力发育障碍,严重时可引起营养性水肿等。(4)供给量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每公斤体重1.2克计,或以蛋白质供热占总热能的10-14%计。由于植物性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故在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应占蛋白质总摄入量的30-40%。2.脂类脂类包括中性脂肪和类脂质,中性脂肪就是通常所说的脂肪即甘油三酯,类脂包括磷脂、固醇等。(1)生理功能脂肪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10-20%;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并促进其在肠道的吸收;供给机体热能,是体内产热最高的能源;是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膳食脂肪能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促进食欲,增加饱腹感;体内脂肪维持体温,支持和保护脏器,并具有隔热保温作用。(2)食物来源一是动物性脂肪,如猪油、牛油、羊油、鱼油、奶油等,此类脂肪在常温下呈固态,含饱和脂肪酸较多;二是植物油类,如菜子油、茶籽油、麻油、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此类油在常温下呈液态,还不饱和脂肪酸较多,是必需脂肪酸的良好来源。(3)缺乏症脂肪摄入不足时,可出现皮肤干燥、脱发,影响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4)供给量脂肪的供给量以占膳食总热能比例计,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成年人脂肪供热占总热能比为20-30%。3.碳水化合物(1)生理功能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供给能量,是人体最主要和最经济的供能物质;具有节省蛋白质作用;具有防止酮体生成作用;提供膳食纤维。(2)食物来源主要来源是粮谷类、薯类。还有各种食糖,如蔗糖、乳糖、果糖等。(3)供给量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碳水化合物供热以占总热能的55-65%为宜。(4)膳食纤维植物性食物中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物质统称为膳食纤维。由于其不备人体消化吸收,历来不被人们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膳食纤维有多种防治疾病之功效,对人体健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有:增强肠道功能;降低血浆胆固醇;降低餐后血糖;控制体重。膳食纤维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如谷类、根茎类、豆类、蔬菜水果类。4.热能(1)热能系数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实际产生可利用的热能值称为热能系数,其热能系数分别是:16.7KJ(4kcal)、36.7KJ(9kcal)、16.7KJ(4kcal)。(2)人体热能需要的构成①基础代谢。②体力活动,这部分消耗的热能在人体总热能消耗中占主要部分,能量的消耗与劳动强度、工作性质、劳动持续时间以及工作熟练程度、环境及气候有关,其中以劳动强度影响最大。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指机体因摄取食物引起的额外能量消耗。此外,儿童、孕妇、乳母等还需要更多的能量以满足特殊的生理需要。(3)人体的热平衡在正常情况下,能量的摄入与消耗应当保持平衡。长期摄入不足和摄入过多都会引起人体体重的改变进而引起相应的危害。(4)热能的供给根据我国人民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饮食习惯,三大供热营养素占总热能百分比分别为:蛋白质10-15%、脂肪20-25%、碳水化合物65%左右。5.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类化学结构与生理功能各不相同的有机物质,既不能供热也不构成机体组织,只需少量即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但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当机体缺乏时可表现其特有的维生素缺乏症。根据溶解性不同,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D、E、K,它们在体内的排泄效率低,过量摄入可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水溶性维生素有B1、B2、B6、B12、尼克酸、叶酸、维生素C等,它们的排泄效率高,一般不会引起中毒。(1)维生素A(视黄醇)具有维持正常暗视觉;维护上皮细胞结构及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机体抵抗力,抗感染、抗癌作用。维生素A缺乏时,①暗适应能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夜盲。②结膜干燥、角化,形成干眼病,可致角膜软化、溃疡、穿孔而致失明。③上皮组织的改变,皮肤干燥、毛囊角化,呼吸、消化、泌尿、生殖上皮细胞角化变性,局部抵抗力降低,引起感染。④儿童生长停滞、发育迟缓、骨骼发育不良。
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是动物性食物,如肝脏、蛋黄,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有β-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小肠粘膜内转变成维生素A,β-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各种有色蔬菜中,如胡萝卜、红心甜薯、青辣椒,以及水果中的杏、柿子、桔子中。维生素A的供给量以视黄醇当量(RE)表示。1μɡ维生素A=1视黄醇当量,1μɡ胡萝卜素=0.167视黄醇当量。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成年男性每日800μɡRE,女性为700μɡRE。(2)维生素B1(硫胺素)是构成脱羧辅酶的主要成分,参与糖代谢,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和心脏功能,促进生长发育。缺乏B1可导致多发性神经炎(脚气病)。含B1丰富的食物有粮谷类外皮,粮谷类如加工碾磨过分精细,会造成维生素B1的大量损失。我国营养学会推荐B1摄入量,成年男性每日1.4㎎,女性1.3㎎。(3)维生素B2(核黄素)是许多黄素辅酶的组成部分,参与组织呼吸机氧化还原过程,维护皮肤粘膜的完整性。缺乏时可引起口角炎、舌炎、唇炎、阴囊炎、脂溢性皮炎,长期缺乏可使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含量丰富的食物是动物肝脏、肾脏、奶类,蛋类。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成年男性每日1.4㎎,女性1.2㎎.(4)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一种活性很强的还原性物质,参与机体的羟化和还原反应,促进胶原纤维的合成;促进铁的吸收和转运,促进叶酸的吸收;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维持牙齿、骨骼、血管的正常功能,促进伤口愈合;有解毒作用;具有抗癌防癌作用等。长期缺乏维生素C,可导致坏血病,临床表现为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牙龈肿胀出血,伤口不易愈合,严重的可致皮下、肌肉、关节出血肿胀。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为各种新鲜蔬菜水果。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成年人每日60㎎。6.无机盐及微量元素(1)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无机盐。其中约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1%维持心跳的正常节律性和神经与肌肉的正常兴奋性,是某些酶的激活剂,参与凝血过程,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毛细血管的正常通透性等。钙缺乏时可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手足搐搦症。长期缺钙可影响儿童骨骼和牙齿的发育,骨骼变形,易患佝偻病和龋齿;成人可发生骨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钙的最好来源是奶及奶制品,含量丰富且吸收率高,是理想钙源。虾皮、豆类含量也较高。谷类和蔬菜由于受植酸和草酸的影响,不是钙的良好来源。我国营养学会制定适宜摄入量,成年人每日800㎎。(2)铁是人体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主要参与氧的运输、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铁还能催化促进β-胡萝卜素转化成维生素A,另外足够的铁对维持人体正常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需的。缺铁时可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铁时还可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学习能力下降,表情淡漠呆板,易烦躁,抵抗力下降。铁的主要来源是动物全血和肝脏,其次是瘦肉和鱼类。奶类为贫铁食物。另外,黑木耳、芝麻酱含量丰富。我国营养学会制定适宜摄入量,成年男性每日15㎎,女性为20㎎。(3)锌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在组织呼吸、蛋白质合成和核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能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性器官和性机能的正常发育,促进食欲,维护正常视力,维护皮肤健康,参与免疫过程。缺锌对儿童少年危害较大,表现为食欲不振、味觉减退、有异食癖、生长发育迟缓、伤口不易愈合、性器官发育不全,严重缺乏时,可致侏儒症;孕妇缺锌易出现胎儿畸形、低体重儿。高蛋白食物普遍含锌较高,尤其海产品是锌的良好来源,肉、蛋、奶含量次之。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成年男性每日15㎎,女性11.5㎎。7.水水是人体细胞与体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又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必需物质。它具有促进新陈代谢,调节体温及润滑作用。水是一种宏量营养素,在维持生命方面比食物更关键。人可以在有水没有食物的条件下生存数周,但在有食物没有水的条件下只能生存数日。水的需要量随环境条件、膳食及活动条件不同而异,一般地说成人每天约需2L水,其中包括了食物代谢中产生的水。(三)食品污染1.概念食品污染是指外来有害因素被人们不经意地混入食品,改变或降低了食品原有的营养价值或卫生质量的现象。2.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物的来源广泛而复杂,常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种。(1)生物性污染(2)化学性污染(3)放射性污染3.危害人们食用了污染的食品可引起机体的各种疾病和损害,主要包括:(1)传染病(2)寄生虫病(3)食物中毒(4)慢性中毒
(5)远期危害(四)食品的腐败变质1.概念食品的腐败变质是指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而发生的食品成分及感官性状的变化。2.食品的腐败变质原因(1)微生物污染(2)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3)环境因素3.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变化(1)蛋白质的腐败(2)脂肪的酸败(3)糖类的分解4.腐败变质食品对人体的主要危害(五)食物中毒1.概念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疾病。2.食物中毒的特点食物中毒的种类多,病因和发病情况复杂,但从流行病学角度看有以下特点:(1)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大量的病人,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的趋势。(2)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3)发病与食物有关。(4)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病人与正常人不会出现直接传染,而且发病集中,发病曲线突然上升、又迅速下降,无传染病流行曲线时的余波。3.食物中毒的分类食物中毒按病因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包括感染型(如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等)和毒素型(葡萄球菌肠毒素、肉毒梭菌毒素等)食物中毒。(2)非细菌性食物中毒包括①有毒动植物中毒②化学性食物中毒③真菌毒素中毒4.细菌性食物中毒(1)沙门菌属食物中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广泛发生于世界各地,我国每年都有发生,而且距海岸远的省市所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由沙门氏菌引起。易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尤其是畜肉及其制品,其次为禽类、蛋类、奶类及其制品。(2)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因摄入被葡萄球菌肠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易被污染的食品是奶、肉及其制品。国内以奶及其制品,如冰淇淋最多;此外剩饭、糯米糕等食品内该菌也易生长、繁殖和产毒。(3)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在食物中生长、繁殖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神经型食物中毒。此类中毒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危害严重。易被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污染的食品,国外多为火腿、香肠、罐头等食品;我国多为植物食品,常见于家庭自制发酵食品,如面酱、臭豆腐等,也见于腊肉、熟肉、罐头等食品。5.非细菌性食物中毒(1)毒蕈中毒临床上毒蕈中毒类型有四种:①胃肠炎型②神经精神型③溶血型④肝肾损伤型(2)河豚鱼中毒河豚鱼因体态似豚而得名,是一种味道鲜美含有剧毒的鱼类。主要产于我国沿海及长江下游一带,在淡水或海水中均能生存。我国民间曾有“拼死吃河豚”之说。河豚鱼的卵巢、肝脏、血液、肾、眼睛、鳃和皮肤等均含有不同量的毒素。其中以卵巢毒性最大,肝脏次之。每年春季是河豚鱼生殖产卵期,毒性最强。河豚毒素中毒潜伏期10分钟~3小时。中毒后表现为中枢神经症状,多数人最初感到舌、嘴发麻,头晕、头痛,继而出现全身无力、四肢麻痹、瘫痪、呼吸困难、昏迷,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少数人可能先出现消化道刺激症状,继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河豚鱼中毒死亡率很高,目前没有特效解药,对于出现昏迷的病人,很难抢救,多在食后一个半小时内死亡。(3)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亚硝酸盐的来源有①新鲜的叶菜类,②刚腌不久的蔬菜含有大量亚硝酸盐,③苦井水含较多的硝酸盐,④食用蔬菜过多时,大量硝酸盐进入肠道,对于儿童胃肠机能紊乱、贫血、蛔虫症等消化功能欠佳者,肠道内细菌可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且由于形成过多、过快而来不及分解,结果大量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导致中毒。⑤腌肉制品加入过量硝酸盐或亚硝酸盐。⑥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应用。亚硝酸盐可使红细胞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及防止正常血红蛋白释放氧的能力,使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此外,亚硝酸盐还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潜伏期1~3小时,主要症状为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出现紫绀,伴有头晕、头痛、乏力、嗜睡、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重者心跳减慢、心率不齐、血压下降、昏迷和惊厥,常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第四节生产环境与健康一、职业性危害因素(一)定义职业性危害因素是指在不良劳动条件中存在的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二)分类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类。1.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职业性危害因素的主要来源。
根据性质分三类。(1)化学因素包括①生产性毒物主要来自生产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和工业“三废”中的工业毒物。如铅、苯、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可引起各种职业中毒。②生产性粉尘如二氧化硅粉尘、煤尘、金属尘及有机粉尘等,可引起各种尘肺。(2)物理因素包括①异常的气象条件,如高气温、低气温、高气湿、强热辐射等。②噪声、振动可引起噪声聋和局部振动病。③非电离辐射如红外线、紫外线、高频电磁场、微波和激光等。④电离辐射如X射线、丫射线等。可引起职业性放射性疾病。(3)生物因素从事农业、畜牧业、皮革、毛纺、森林等作业者,都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而导致相应的疾病。如:炭疽、布氏杆菌病、森林脑炎等。2.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指劳动组织、劳动制度不合理,如过大的劳动强度、过长的作业时间、不良的劳动体位、使用不合理的工具、个别器官或系统的过度紧张等。3.生产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厂房的建筑布置不合理,如厂房狭小,采光照明不足;缺少应有的卫生防护措施,如隔音、除尘、通风、降温等所致的生产环境的污染。二、职业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灯光音响租赁服务合同
- 2024年度股权转让合同标的及合同属性8篇
- 大学实验室共建协议2024年度
- 4s店汽车销售合同范文 2篇
- 二零二四版铁路建设中隧道爆破施工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房地产经纪与销售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棉花机械采摘专利使用权转让合同
- 2024年度大数据分析合作保密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影视制作合同标的及制作周期与费用
- 合伙承包工工程合同范本
- “中一二”进攻战术
- 医学伦理学100个案例分析(全)
- 网络基础知识培训
- 五年级美术上册《画画美丽的自然景色》教案
- Q∕GDW 11514-2021 变电站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检测规范
- 市心血管重点专科汇报材料
- 机械零件轴测图精品
- 英语《花木兰》短剧剧本
-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施工要求及调试
- 基于PLC的燃油锅炉控制系统设计毕设设计说明书论文
- 保险公司绩效考核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