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设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目的与意义_第1页
浙江建设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目的与意义_第2页
浙江建设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目的与意义_第3页
浙江建设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目的与意义_第4页
浙江建设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目的与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浙江省建设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做法与体会浙江省科技厅蒋泰维(2009年6月20日)一、目的与意义1、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是“四位一体”科技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浙江面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形势,从以抓项目为主,转向环境、人才、平台、项目一起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针对我省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实际,我们加快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科研院所、孵化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中介机构等“六个一批”创新载体和公共科技基础条件、行业、区域三类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实践证明,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集聚、培养、锻炼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优化科技公共服务环境的重要载体;是促进产学研合作,共同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的有效依托。2、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构架的重要支撑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省的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也包括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643家与大院名校共建的创新载体。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设施和条件保障。它在政府推动下,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把企业和科研院校联结在一起,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培育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载体,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对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3、建设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提高企业和区域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研发机构。据统计,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7188家;全省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800多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81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0多家。另一方面,我省科技资源相对比较分散,科研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浙江省大多数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仅有30%左右。建设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有利于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减少重复建设;有利于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吸引各种创新要素;有利于跨单位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研物质资源和人才,使有限的资源要素集中用于重点行业、专业领域的科技攻关,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提高企业和区域创新能力。4.建设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建设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目的是通过整合资源,实现共享,加强公共服务,这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建设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有利于深化产学研合作,把大学、科研院所、企业更加紧密联合起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二、进展与成效(一)进展2004年底,我省启动了“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省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技术平台”等两个行业创新平台建设试点工作。2006年4月,“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等3个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正式启动。2006年11月22日,在杭州召开了“浙江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启动大会”,“省现代纺织及装备创新服务平台”等13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正式开始建设,我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进入了全面铺开的新阶段。在建平台名单基础条件平台1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在建2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公用平台在建3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在建4国境安全检验检疫平台在建5标准信息与质量安全平台在建6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平台在建区域创新平台1上虞绿色精细化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2新昌轴承与专用设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3温州泵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4嘉兴毛衫产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5湖州蚕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行业创新平台1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在建2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技术平台在建3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创新平台在建4环保装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5五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6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在建7软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8服装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9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10皮革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11氟硅化学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12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13木材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14水稻种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15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16竹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17渔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18畜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19饲料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20工业自动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21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22环保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建(二)成效1、整合了科技资源■科技文献平台联合了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浙大图书馆、省图书馆等10家省内主要科技文献图书收藏单位,极大地提高了科技文献资源利用率,平台存储的科技文献资源总量已占全省的90%以上,完成加工联合数据目录超过960万条,文献资源品种、规模和整合度都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已有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等121家单位参加,入网仪器1200多台(单台价格超过30万元人民币),涵盖了光谱、质谱、色谱等各类分析测试仪器,仪器设备使用率比原来提高了30%左右。■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汇集了省内实验动物学科的主要科研力量、设施和生产能力,投入经费达2.5亿元,动物实验的设施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增长近40%,其中屏障系统(无菌级)的动物实验设施占到60%以上。2、集聚了创新人才平台建设为集聚和引进创新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创造了良好条件。而创新人才的集聚又为提高平台的创新服务能力提供了根本保障。■参与平台建设的中级职称以上科技人员已达到700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约1800人。有24位院士参加平台的建设工作,其中季国标等6名院士被聘为纺织平台专家委员会委员,张齐生院士担任木材加工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首席科学家,俄罗斯院士杰姆钦科担任氟硅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首席顾问,孙优贤院士担纲建设工业自动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省特级专家苏为科教授担任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的负责人。■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创新服务平台集聚了约300名科技人员,软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集聚了200多名科技人员,机械制造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吸引了来自中国机科院的专家,温州泵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引进了一批兰州理工大学的专家教授。3、强化了公共服务到2007年底,29个平台累计提供检测服务约78万次,服务收入约2.9亿元;推广技术成果606项,新增产值56亿元;举办技术咨询1494场次,接受咨询约13.35万人次;举办各类学术会议487场次,参会人数2.84万人次;为相关领域企业培训职业技能人员6.7万人次。■环保装备创新平台参与了17项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编制和修订,提供检测服务3000余批次,为相关领域企业培训职业技能人才850余人。■服装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针对服装中小企业节省面料、节省人力的共性问题,开展了“高利用率全自动排料系统”网上在线服务,为6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毛竹产业和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帮助农民应对雨雪冰冻灾害,第一时间赴受灾地区开展调研,组织编写了“毛竹林冻雨雪灾受害类型及灾后抚育管理技术”和“茶树雪灾冻害后恢复生产技术要点”等技术资料,开通科技救灾专家热线和咨询网站,为灾后恢复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4、增强了行业区域创新能力据统计,29个平台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1项,获资助经费约3.17亿元;承担省部级项目606项,资助经费2.87亿元;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174项,获横向技术服务收入3.37亿元;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252项,获授权专利405项。■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已先后完成和承担了科技部、发改委等159项科研项目,获发明专利50项,成功创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个化学药品一类新药,服务企业数达360多家;依靠平台的技术支撑,长三角地区的10多家医药企业的10多个医药产品在全国,其中9个产品在全球做到最大最强,永太、九洲、车头制药等八家合作企业即将上市。■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创新服务平台牵头承担省部会商重大项目“纺织用合成纤维功能化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获国家资助3000多万元,项目总经费2.6亿元。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承担并实施了“东海区渔业资源调查与名优水产品种增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一批国家和省级重大重点科技项目,获国家经费1亿多元。■环保装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承担的“城镇生活污水污泥处理”项目,取得污泥零排放技术的重大突破。■水稻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承担的省水稻育种重大科技专项“0406”计划取得了重大进展,3年时间新育成品种在省内累计推广面积达2200多万亩,可为农户增收8.25亿元以上。5、推动了平台自身发展平台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明显提高了公共服务能力、联合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木材加工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联合浙江林产品质检站等平台理事单位、成员单位成功申报组建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饲料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竹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分别成功申报了国家发改委的“生物饲料与污染防控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竹业科学与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文献、大型仪器设备和实验动物3个基础条件平台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共享公用的服务平台。■“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科技创新服务”正联合沪苏的纺织优势科技资源共同申报建设国家纺织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建设方案通过了科技部、财政部的专家论证,这是国家首批3个试点平台之一,也是由我省牵头组织实施的第一个国家级平台。三、做法与体会(一)主要做法1、研究制定平台建设规划■浙江省政府先后颁发了《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把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工程,提出到2012年,建设好8个科技基础条件平台、50个左右行业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2006年浙江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制定了《浙江省公共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明确了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重点、保障措施等。主要任务是建设三类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整合、重组和优化现有大型仪器、科技文献、实验动物、科学数据、科技信息、动植物种质资源等科技资源,构建一批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层次,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等重点领域,通过整合科技资源,构建一批行业科技创新平台。为突破一批与块状经济和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关键共性技术创造条件,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在上虞化工产业集群、新昌轴承产业集群等块状特色产业区域构建一批区域科技创新平台。2.完善落实平台扶持政策■2006年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发改委等部门出台了《浙江省省级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试行办法》,对平台建设予以经费支持,补助经费主要用于与提高平台整体创新服务水平有关的关键仪器设备、软件等的添置,补助经费一般不超过新增仪器设备总价的50%和新增投资总额的10%,一般不超过市、县政府投入资金的50%。■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我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的若干意见》、《浙江省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充分发挥检验检测机构作用推进公共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全面规划和部署了创新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为规范平台建设、管理运行和推进平台应用提供了制度保障。■各级政府都把平台建设作为长远的工程来抓,建立稳定资助和项目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持续不断地扩大投入,促进做大做强。创新平台能够按时落实配套资金,保证建设资金足额到位。目前已启动建设的33个重大创新平台计划投入24.9亿元,实际投入15.1亿元,加入平台服务层企业8700家。■绍兴县政府出资1.37亿元建设科创大厦,提供给“现代纺织”平台无偿使用10年。永康市政府投资2300万元建设科研实验楼,无偿给“五金”平台使用。“海洋”、“皮革”、“轴承”等平台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平台建设情况。3、创新平台发展体制机制■建立董事会、理事会、会员制、专家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以股份制形成核心层,以理事会形成紧密层,以会员制形成服务层。董事会由共同以资金、技术、设施等形式投入的平台建设单位组成,以股份制或合同协议等形式参与平台建设、运行和管理。理事会由平台建设参加单位和相关单位人员组成,负责平台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年度工作计划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会员制是指吸收广大企业等服务单位参与,建立并不断扩大稳定的服务网络,加强社会服务。专家委员会由本领域相关的资深专家组成,负责平台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项目的咨询和指导。监督委员会由科技、法律、财务等专家组成,监督平台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开展工作,保证平台健康良性运行。创新平台的组织构架监督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核心层紧密层服务层会员制股份制理事会专家委员会股份制股份制专家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理事会会员制■每个平台都制订了理事会章程、平台管理办法和利益分享、技术保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平台建设有章可循。建立完善的理事会制度。平台制定科学合理的理事会章程及有关科研、人事、财务、保密等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平台各建设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建立明确的成果收益分享机制。对于成果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成果产生的收益,平台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协议等形式,加以明确,做出相应的规定。建立动态的人员流动合制机制。进一步探索和改变现有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建立适应平台环境的,基于项目和服务的人员调配、有序流动和分工合作的管理机制建立设备设施共享制度。平台的仪器设备设施实行统一的计划和管理,建立共建共享和有偿使用相结合的制度,保证仪器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对知识产权的归属、奖励机制、保密、运用、反侵权、纠纷处理以及员工教育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建立严格的绩效管理制度。平台自身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和评价制度,采取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方法,对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淘汰,对创新服务能力强的机构要及时吸纳到平台中来。4、组织推动平台服务企业■各个平台采用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地为广大中小企业开展研究开发、产品检测、人才培训等各类科技服务,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功能。■平台通过横向课题合作、联合承担纵向课题,与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为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二)体会1.整合科技资源、强化公共服务是平台建设与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跨单位、跨地区整合科技资源,包括整合科研物质条件,集聚创新人才,是克服科技资源分散、重复配置,克服创新载体各自为政、封闭运行,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科研创新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强化公共服务是整合科技资源的初衷和目的、是创新平台建设的价值所在。■实践证明,重大创新平台的创新服务能力取决于资源整合的规模和力度,资源整合的规模越大,共建单位的合作越紧密,利益共享机制越健全,创新服务的能力就越强。2.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机制是平台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关键要与产学研合作协同推进,建立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以企业为主体是指企业是平台建设的需求主体,投入主体,创新活动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必须紧紧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吸引企业参与投入,参与创新活动,应用创新成果,实现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企业的参与度和主体地位越强,平台的活力和作用就越大。■平台具有基础性和公益性,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平台建设发展的定位、规划、投入和政策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扶持。从实践看,凡是政府指导和扶持力度比较大的平台,建设发展的进展就比较好。■高校科研院所具有较好的科研条件、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充分依靠和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实践证明,与高校科研院所关系越紧密的平台,就办得越好。■实现产学研结合,跨单位整合科技资源,关键在于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体制机制。浙江在前两年就提出,以股份制形成核心层,理事会形成紧密层,会员制形成服务层,33个平台都从各自的实际出发,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新药创制、机械制造、木材加工等平台以理事会形成核心层、紧密层,以会员制形成服务层。——纺织创新平台借鉴股份制形式,明确了核心共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又登记为民办非企业法人,为平台免税创造了条件。——海洋创新平台以政府批准建立的事业单位“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为核心层,科技局长兼院长和平台主任,政府的扶持力度比较大,又以理事会联合相关高校院所、企业形成紧密层和服务层,平台下属的研发中心又以独立的企业形式运作。——汽车及零部件平台由浙江大学牵头,以理事会形式联合台州、温州、金华等地形成紧密层和服务层,浙大部分老师个人出资组建公司负责平台运行管理和协调。3.充分发挥服务、研发、转化和产业化四大功能是平台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平台是集服务、研发、转化和产业化四大功能于一体的集合体,只有充分发挥这四大功能才能实现持续发展。■服务是平台的之身之本。浙江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薄弱,自身难以建立强大的研发创新机构,重大创新平台的目的和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公共科技服务。■提升研发能力是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平台,有效整合创新资源,主动承担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任务,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是平台建设的终极目标。平台的研发成果必须通过中试和批量生产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4.促进需求、人才、项目和资金联动是平台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平台建设前提是要有创新需求。有需求才能产生源动力。基础条件平台要满足各类创新载体创新活动资源共享的需求;行业创新平台要满足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需求;区域创新平台要满足重点区域块状经济走向创新型现代产业集群的需求。■平台建设根本靠人才。创新平台的创新服务能力归根结底取决于平台是否能集聚足够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平台建设必须以项目为依托。能否承担国家省市和企业委托的科技项目,是衡量平台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平台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保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和服务收入,平台就不可能配备一流的科研设备,不可能集聚一流的创新人才,不可能形成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5.建设团结高效的管理团队和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平台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保障■公共平台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工程,需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需要建立团结高效的管理团队,特别是要形成一个具有强烈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领导核心和工作班子。■多形式大胆探索平台建设和发展的体制机制,只要有利于整合资源,有利于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增强创新服务能力,各种形式都可以试。推动已建设的33个创新平台交流经验,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不断改进和完善体制机制。案例分析一、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主要建设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省药检所。平台充分整合了我省现有新药研发科技资源,集药物临床前研究的关键技术——药学、药效学和毒理学三位于一体。仪器设备总值1.16亿元,平台服务层企业达到360多家。平台的结构■平台已先后完成和承担了科技部、发改委等159项科研项目,获发明专利50项,成功创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个化学药品一类新药,服务企业数达360多家。■依靠平台的技术支撑,长三角地区的10多家医药企业的10多个医药产品在全国,其中9个产品在全球做到最大最强,永太、九洲、车头制药等八家合作企业即将上市。■平台承建单位已制定国家标准429项,行业标准29项,平台成立以来,参与国家法规制订6人次,■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维生素D3生产线,并实现连续稳定生产,规模达到年产VD3油剂500吨,粉剂2000吨,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65%以上,已做到全球最大最强,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二、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创新服务平台■基本目标平台以浙江区域纺织产业为基础,以纺织生产企业为主体,以院校和研究单位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纺织产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努力打造“立足绍兴、服务全省、面向全国、联结全球”的一流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平台组成单位浙江省纺织技术与装备创新平台,以民营企业性质的绍兴轻纺科技中心作为牵头单位,联合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共同以股份制形式组建了浙江现代纺织研究院,以此为核心层,再通过理事会、会员制把相关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联合起来。■平台组织结构平台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设立主任一人、常务副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人,组成一个高效、精干、团结的领导班子。下辖技术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中试基地管理部、行政事务中心、项目管理部、计划财务和国际合作部等七个部门和若干个分支机构。平台理事会由平台共建单位、政府有关部门和纺织行业代表企业组成。理事会制定平台发展方针、政策和规章,宏观指导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平台主任负责落实理事会决议,制定平台运行管理规章,管理日常事务,协调部门间关系,考核部门绩效,决定平台中层、基层管理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