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5种群和群落近5年生物高考真题分类和解析
(编辑部出版用的稿件)
1.(2017•全国卷乙・T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
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
适的是()
种群数量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解析】选D。该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图示为种群增长率曲线,当种群增长率最大时,对应种群数量为K/2。
为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应在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进行收获,并使种群数量维持在K/2,有利于种群
数量的恢复,甲、乙、丙三点种群数量均小于K⑵若在这几点收获会造成种群数量越来越小,所以D项正确。
2.(2017•全国卷丙・T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
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解析】选Bo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时采用直接计数的方法,由于该植物个体数量较少,分布相对稀疏,不需
要将个体标记后计数,A项错误;在使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该适当增加样方面积,保证每个样方之内该
植物的数量差异较小,B项正确;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有等距取样法和五点取样法,为了减少调查误差,若采
用等距取样法,应适当增加样方数量;若采用五点取样法,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C项、D项错误。
【方法规律】样方法的取样原则与取样方法
(1)取样原则:随机取样。
(2)取样方法:
①五点取样法:适用于方形地块。可在四角和中心位置分别取样,共五个样方。
②等距取样法:适用于长条形的调查区域,如公路沿线、铁路沿线等。
3.(2017•江苏高考.T5)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下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
-JE
&3.Z.O
r
o.O
一.O
XL
)
«▲250r/min
»■200r/min
»
•150r/min
«:
时间(h)
A.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
B.转速150r/min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
C.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
【解析】选B。在培养初期,由于酵母菌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适应而生长缓慢,达到K值后,种内竞争加
剧,生长速率减慢,A项错误;图中转速150r/min时,酵母菌种群密度不断增大,根据转速200r/min和250r/min
的变化曲线可以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B项正确;由于本实验要测定培养过程中的酵母菌在某一时刻的
数量,所以应采用抽样检测法来计数,C项错误;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均在细胞内部进
行,D项错误。
4.(2017•全国卷甲T31)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
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型。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
虑的因素是。
(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
是o
⑷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
指。
【解析】(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即空间和资源充足,山鼠种群将呈现"J”型曲线增长。
(2)种群密度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其中死亡率升高、迁出率增加均可导致种群数量
下降。
(3)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可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答案:(1)J(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
(3)捕食(4)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5.(2017.天津高考.T7)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
据图回答:
⑴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演替。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
______结构。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
的.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以加快氮磷循环。
(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下
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
SoSiS2S3s4样方面积
【解题指南】(1)关键信息「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补栽乔木树种”。
(2)解题思路:①乔木包括针叶树、阔叶树T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一补栽乔木树种一应补栽阔
叶树。
②草本、灌木、乔木的个体大小依次增加一单位面积中个体数目依次减少一样方面积为S3时乔木的物种数
达到最大值.
【解析】(1)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开
始的演替叫次生演替,如火烧后的森林恢复的演替、农田弃耕后进行的演替,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
更加充分,阳光是植物分层现象的决定因素,所以③应该具有更复杂的垂直结构。
(2)从图中可知,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的丰富度先逐渐下降后趋于稳定,而乔木先缓慢增长后趋于稳定,这
是由于在竞争过程中,乔木逐渐占据优势地位,草本、灌木获得的光照逐渐减少。
(3)火烧后补栽乔木树种,由于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最好种植阔叶树,以加快氮磷循环。
(4)乔木个体较大,单位面积内个体数目较少,图中样方面积为S3时乔木的物种数达到最大值,故调查乔木应
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S3。
答案:(1)次生垂直
(2)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光逐渐减少
(3)阔叶树(4)S3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知识点18种群和群落
1.(2016•全国卷II・T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关键词:样方法、种群密度。
(2)关键知识:种群密度的估算数值是所有样方之和的平均值。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相关知识。A项,根据地块形状确定所采取的取样方法,
再计数样方中的个体数量,最后得出平均值,故错误。B项,所取样方己经代表该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不需再
除以该地的面积,故错误。C项,对所取样方中的个体进行统计,最后取平均值即代表本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故正确。D项,按题所求为甲地蒲公英的总数量,而非种群密度,故错误。
2.(2016・江苏高考・T10)定量分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能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的是()
A.海拉细胞悬液
B.浓缩培养的噬菌体
C.自来水中大肠杆菌
D.蛙卵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明确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范围:一般用于数量相对较多但比较分散的、能在光学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单个细胞的计数,如红细胞、酵母菌等。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计数的对象。海拉细胞悬液是癌细胞培养液,能用于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
数,A项正确。噬菌体是病毒,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B项错误。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数量太少,不能用血
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C项错误。蛙卵相互聚集在一起,不能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D项错误。
3.(2016・江苏高考・TI9)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
实验
实验名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编号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镜检1:几乎整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
①
分离和复原镜检2: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
菠菜叶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人口腔
②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和核糖体
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③呈紫色的染色体形态清晰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酵母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的形态、数目清
④
的动态变化晰可见
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使用光学显微镜实验的分析能力。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紫色洋
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液泡大,占据细胞体积的绝大部分,呈紫色,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不同,质壁分
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A项正确。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不能观察到核糖体,B项错误。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液泡大,细胞已经伸长生长;分生区细胞分化程度低,细胞呈正方
形,细胞具有分裂能力,但只有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染色体形态清晰,C项错误。线粒体需染色后才能观察到
其清晰的形态,D项错误。
4.(2016•海南高考・T22)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
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群落有垂
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故A项正确;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就叫演替,演替是生物群落的
特征之一,故B项正确;群落中生物之间存在捕食、竞争、共生和寄生等关系,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故C项正确;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不包括空气、水、阳光、土壤等,故
D项错误。
5.(2016•北京高考T3)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
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
只,在此期间F区的
()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
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
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题干信息:豹被分隔为F区和T区、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2)关键知识:遗传多样性形成条件,物种丰富度影响因素,性别比例与基因频率影响条件。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多样性、种群的特征与生物进化。A项,F区豹种群易得病,说明其与T
区豹种群的基因库存在差异,F区豹种群与T区豹交配时,会增加豹种群遗传多样性,故正确。B项,豹的性别
决定属于XY型,后代性别比例理论值应为1:1,该豹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无雌雄性别上的明显差异,后代
性别比例无明显改变,故错误。C项,F区豹种群数量增多,被捕食者数量有所下降,但一般不会灭绝,竞争者可
能会灭绝,物种丰富度可能减少,但不会有大幅度下降,故错误。D项,F区豹种群经过十年的自然选择数量增
多,说明患病个体逐代被淘汰,种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会不断下降,故错误。
6.(2016•浙江高考・T5)下列是表示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
后期),其中正确的是()
ABCD
【解题指南】(1)图示信息:图中甲、乙、丙面积越大,意味着该年龄组的个体数越多。A、B项表示生殖后期
为零。
(2)关键知识:蝉的若虫生活在土壤中,成虫夏季生活在树上,产卵后死亡,没有生殖后期。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年龄结构。种群常分为三个年龄组,即生殖前期、生殖期
和生殖后期,有些昆虫生殖前期特别长,生殖期特别短,没有生殖后期,如蝉的若虫在地下生活若干年,羽化出
土后的成年蝉只能生活一个夏季,没有生殖后期,在夏季时,蝉种群中生殖前期个体所占的比例大,故A项正
确。
7.(2016・海南高考・T28)雀科某种鸟有9个地理隔离的种群,其中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仅存6只雄鸟。研究
人员为了拯救A种群,在繁殖策略、遗传性状保持、野生种群恢复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拯救A种群时,应在其他地理隔离种群中选择与这6只雄鸟遗传性状相近的雌鸟作母本,与这6只雄鸟进
行来繁殖后代,在子代中选择与A种群表型相近的雌鸟继续与这6只雄鸟繁殖后代,并按类似的方
法继续进行下去。上述做法的目的是使A种群所携带的能够传递下去。
(2)将通过上述方法建立的“人工A种群”放归原栖息地的时候,考虑到某些种间关系会对弱小种群的生存产
生不利影响,通常要采用人工方法对A种群的—
—者和者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在放归一段时间后,若要估计“人工A种群”的密度,可以采用的
调查方法是o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种间关系和标志重捕法。
(1)因为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仅存6只雄鸟,只能选遗传性状相近的雌鸟作母本杂交,再从后代中选择与A
种群表型相近的雌鸟继续与这6只雄鸟繁殖后代,使A种群所携带的基因能够更多的传递下去。
(2)新的弱小种群放入新环境中,种间关系中的竞争和捕食会影响其发展,应采用人工方法对A种群的竞争者
和捕食者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动物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答案:(1)杂交(其他合理答案亦可)基因(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2)竞争捕食标志重捕法(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易错警示]⑴关键字书写错误,如将“竞争”写成"竞争
(2)影响弱小种群生存的重要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不要误以为寄生也重要。
8.(2016・四川高考T9)豌豆蛎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蜻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
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
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种分组第7天第14天第21天
对照组0.200.620.67
蝉大眼蜻
处理组0.200.100.13
对照组2.004.002.90
豌豆蚯
处理组2.008.7022.90
对照组1.001.310.82
鳞翅目幼虫
处理组1.132.192.03
⑴调查豌豆蛎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法。施用疏果剂后,预测豌豆蛎的种群数量将呈
型增长。
⑵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靖属于第营养级;蝉大眼蜷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
向;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蜻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⑶利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
为。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蜡主要取食,请说明你判定的依
据.。
【解题指南】(1)获取信息:蝉大眼蜻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从表中可知:“去除部分豆荚后,豌豆场和
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蜷密度减少
(2)把握关键:
①调查植物及小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
②明确“J”型与“S”型增长曲线的条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流动。
(1)豌豆场个体小,活动范围小,通常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豌豆蜥受到天敌蝉大眼蜡控制,其数量不会无限
制增多,预测豌豆场的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
(2)本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如图所示:
/豌豆就
利马豆二------
—►蝉大眼幡
/
鳞翅目幼虫。由图分析可知,蝉大眼蜡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应属于第二、三营养级。
蝉大眼蜻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被蝉大眼蜻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另一部分成为遗
体、粪便,被分解者利用。
(3)利马豆与根瘤菌为互利共生关系,利马豆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的养料,
被利马豆利用。
(4)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蜥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蜻密度减少,表明豌豆蛎和鳞翅目幼虫不
是蝉大眼蜡的主要食物,结合食物网得出,蝉大眼蜻主要取食利马豆。
答案:(1)样方S
(2)二、三分解者
(3)含氮的养料互利共生
(4)利马豆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蛛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蜻密度减少
1.(2015・北京高考・T4)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
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mx
10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
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处理区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定时不驱走大蚂蚁增加35
灌溉驱走大蚂蚁增加20
不驱走大蚂蚁减少10
不灌溉
驱走大蚂蚁减少2
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解题指南】关键知识: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动物数量变化和分布的因素分析。
【解析】选A。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种间关系、实验探究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定时灌溉,不驱
走大蚂蚁与驱走大蚂蚁相比,小蚂蚁出现率增加幅度大;不灌溉,驱走大蚂蚁与不驱走大蚂蚁相比,小蚂蚁出
现率减少幅度小,可以得出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数量增长和活动范围,故A项错误,C项正确。定时灌溉,小蚂
蚁出现率增加,不灌溉,小蚂蚁出现率减少,可以得出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故D项正确;本题中
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故B项正确。
2.(2015•全国卷I-T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解题指南】(1)隐含信息: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空间结构和自我调节能力的比较。
(2)关键知识:不同群落的结构特点的比较和联系。
【解析】选D。A项,草本阶段的丰富度小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故错误;B项,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
比草本阶段的空间结构复杂,故错误;C项,草本阶段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自我调节能力比灌木阶段的群
落小,故错误;D项,灌木阶段是在草本阶段基础上演替的,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形成创造了较适宜的环境条
件,故正确。
3.(2015•广东高考14)如图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
的叙述,正确的是()
□
L
w14
o
o12
t
n10
X
)8
*
6
瞬
涅4
思2
申
B
培养时间(h)
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B.可用数学模型Ni=No"表示
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D.K值约为120000个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10mL封闭培养体系、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
(2)图示信息:曲线呈“S”型,酵母细胞数量变化:缓慢增长一快速增长一保持稳定。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从图中信息可看出,该种群的数量增长呈“S”型,曲线初始阶
段上升缓慢的原因是酵母菌不适应环境,且繁殖率较低,故A项错误;数学模型NFN4对应的增长曲线应为
“J”型,故B项错误;取样器取样法一般用于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酵母菌数量的计算一般用抽样检测的
方法,故C项错误;该种群的最大值约为120000个,即K值约为120000个,故D项正确。
4.(2015♦江苏高考T13)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个计数室
B.计数室的容积为1mmxlmmxO.1mm
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
D.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方法。血细胞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正中央有2个
计数室,长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体积为0.1mn?,故A项错误,B项正确。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要先
盖上盖玻片,再在边缘滴加样液,故C项错误。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数量时,要统计方格内以及相邻两边
及其夹角上的细胞,故D项错误。
5.(2015.浙江高考.T5)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
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灌木群落、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
(2)关键知识:种群分布型的含义和类型、群落演替的结果。
【解析】选B。本题考查种群分布型及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分布型是指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包括
集群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本题中灌木群落的三种分布类型改变了群落的水平结构,故A项正确。
这种改变只是灌木种群在空间上的分布变化,不属于群落的演替过程,故B项错误。大灌木在空间上的均匀
分布是个体所需的空间较大,这种现象是种内竞争的结果,故C项正确。幼小和小灌木的集群分布与种子不
能远离母株有关,故D项正确。
6.(2015•天津高考T1)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解题指南】(1)图示信息:将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四个不同层级的概念具体到从属关系图中。
(2)关键知识: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
【解析】选D。本题考查种群的概念及数量变化、群落、生态系统等知识。依据从属关系图可判断出:甲是
个体,乙是种群,丙是群落,丁是生态系统。A项,种群(乙)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故错误。B项,种群数量达到
环境容纳量后,受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会发生波动,故错误。C项,群落(丙)由生产
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故错误。D项,生态系统(丁)多样性的形成受到温度等无机环境的影响,故正确。
7.(2015・四川高考・T7)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n?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
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0oU(
i(
8o8
))
*6o6般
知
舞
港
武4o4
庆
鼻
四
姻2
2O野
5m10m15m
距离
图2
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解题指南】隐含信息:题干两幅图显示出离石头的不同距离处蜥蜴数目不同、两类植物的生物量不同及蝗
虫的种群密度不同,体现出群落的水平结构、种间关系等。
【解析】选A。本题考查群落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兼顾考查识图分析能力。A项,从图2可以看出,随
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因其捕食作用,两种植物的生物量均降低,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减弱,故错误。B项,
从图1可以看出,离石头越远,蜥蜴个体平均数越少,因失去石头的庇护,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故正确。C
项,综合两图分析,距石头的远近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故正确。D项,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使草地上
蝗虫减少,植物多样性增加,为放牧提供条件,故正确。
8.(2015•江苏高考・T22)研究人员在不同季节对一小型湖泊水体进行采样,调查浮游藻类的数量和种类,结果
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多选)()
7O
6O
5O
4O
3O
O
2
O
1
O
A.温度是影响该水体中藻类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
B.如果该水体发生富营养化,藻的种类会有所增加
C.夏季可能是该湖泊中浮游动物种类最多的季节
D.浮游藻类中的氧元素会有10%〜20%进入浮游动物
【解题指南】图示信息:夏季浮游藻类的种类最多,而秋季浮游藻类的数量最多。
【解析】选A、C。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分析柱形图可知,不同季节藻种类数和藻浓度不同,因不
同季节水温不同,所以温度是影响该水体中藻类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故A项正确;一旦发生水体的富营养化,
藻的种类不一定增加,有可能是种类减少,而藻的浓度增加,故B项错误;夏季该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最多,浮
游动物种类可能也最多,故C项正确;10%〜20%的传递效率是指能量或者生物量(近似有机物含量)的传递而
不是氧元素,浮游动物的氧元素还可从空气和水中得来,故D项错误。
9.(2015•全国卷I131)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
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0+1+2+3+4+5+6+7+8+9+10+11+>12
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
(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
为,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强、
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解题指南】(1)隐含信息:根据表格数据计算各年龄段的个体数量,推知该湖泊中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2)关键知识:种群的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标志重捕法和能量流动的特点。
【解析】(1)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根据表格数据计算各年龄段的个体数
量,0+、1+、2+的个体总数为400,3+―8+的个体总数及9+及大于9+的个体总数均为400,幼年、成年和老年
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1:1:1。推知该湖泊中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2)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答案:(1)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1:1:I保持稳定(2)活动能力(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10.(2015•全国卷II-T31)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一乙种动物一丙
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⑴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
为;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一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生态系统总面积”“K值为1000头”“增长速度最快”“数量增加”“同化的能
量”。
(2)关键知识:当种群数量为K值的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快。
【解析】本题考查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的数量变化以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1)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生态系统面积,故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550/250=2.2(头上01-2)。当种群
数量为K值的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快,即乙种动物为500头时,其增长速度最快,此时的种群密度为
500/250=2(头-km-2)。
(2)丙种动物以乙种动物为食,丙种动物数量增加,乙种动物数量减少。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乙种动物数
量减少,甲种植物数量增加。
(3)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乙种动物的同化量用于满足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呼吸作用消耗
等。丙种动物以乙种动物为食,其能量来自乙种动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中的一部分,故其同化的能量小
于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答案:(1)2.2头-km"2头上1仃2
(2)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的
增加(3)大于
11.(2015・山东高考・T27)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
(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株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
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法。
(2)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J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i)之间的关系,
直线P表示Nt+尸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点;乙曲线上D、E、
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点;N,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曲线所
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3)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
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增强。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保护。
【解析】(1)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怪柳等,这说明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存在差
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调查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
(2)已知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0之间的
关系,直线P表示Nt+尸Nt,分析曲线图可知,甲曲线上的A、B、C三点分别表示Nt+尸Nt、N,+i>Nt、Nt+i<Nt,
所以在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B点。乙曲线上D、E、F三点分别表示Nm>Ni、Nt+l>Nt.
Nt+i=Nt,所以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F点。N小于a时,甲曲线中Nt+'Nt,乙
曲线中N+AN,,所以甲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3)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因此,当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导致生物种类贫乏时,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
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
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大,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这是在原地对被保护
的生态系统或物种采取的保护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答案:(1)水平样方(2)BF甲(3)生产者抵抗力就地
12.(2015•重庆高考T9)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据下图回答下列
问题:
种
群
数
量
(相
对
值
)
示意图
量变化
种群数
和袋鼠
欧洲兔
群数量
a年种
只,则
为24
数量
种群
始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刚砂地坪施工方案的技术创新探讨
- 2024至2030年中国防腐防爆操作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聚合物锂动力电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洗车池施工成本控制方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垂帘配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机关单位员工购房补贴合同
- 企业防洪安全演练方案
- 2024至2030年建筑钢结构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光耦合器集成电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浮雕斗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淡雅古典诗词中国风PPT模板
-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
- 施工方案-悬挑平台施工方案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路径研究
- 纯燃高炉煤气锅炉吸热特点及运行
- 标准电线平方数和直径一览表
- 工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开展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责任清单
-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收藏)
- 1.水轮发电机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
- 英语朗读技巧
- 食堂供餐招标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