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4届陕西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解析)文言文阅读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3.(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靖郭君将城薛①,客多以谏者。靖郭君谓谒者曰:“毋为客通。”齐人有请见者曰:“臣请三言而已。过三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进曰:“海,大,鱼。”因反走。靖郭君曰:“请闻其说”。客曰:“君闻大鱼乎?网不能止,缴不能絓也,荡而失水,奚以薛为?君失齐,虽隆薛城至于天辍,不城薛。
①靖郭君即田婴,齐威王少子,齐宣王异母弟,指古薛城;“君”是封号。“城薛”指加固加高薛城的防御工事。
(选自《韩非子说林下》)
材料二:
靖郭君善齐貌辨。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门人弗说。士尉以证靖郭君,靖郭君不听,靖郭君大怒,曰:“刬而类,破吾家,苟可慊齐貌辨者,吾无辞为之。”于是舍之上舍,旦暮进食。数年,威王薨,宣王立。靖郭君之交,大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齐貌辨辞而行,请见宣王。靖郭君曰:“王之不说婴甚,公往,必得死焉。”齐貌辨曰:“固不求生也,请必行。”靖郭君不能止齐貌辨行至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齐貌辨见宣王,王曰:“子,靖郭君之所听爱夫?”齐貌辨曰:“爱则有之,辨谓靖郭君曰:‘太子相不仁,不若废太子,而曰:‘不可,吾不忍也。’若听辨而为之,昭阳请以数倍之地易薛。辨又曰:‘必听之。’靖郭君曰:‘受薛于先王,虽恶于后王,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与楚乎?’又不肯听辨。此为二。”宣王大息,动于颜色曰:“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为寡人来靖郭君乎?”齐貌辨对曰:“敬诺。”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
宣王自迎靖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靖郭君至,因请相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靖郭君不能止/齐貌辨行至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
B.靖郭君不能止齐貌辨/行至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
C.靖郭君不能止齐貌辨/行至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
D.靖郭君不能止/齐貌辨行至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指说的话。“说”与《氓》“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中的“说”意思不同。
B.“辍”指停止。“辍”与《种树郭橐驼传》“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中的“辍”意思相同。
C.“薨”,死也。本义指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D.“而类”指你们这些人。其中的“类”与成语“有教无类”中“类”意思相同。
(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人敢于冒死进谏,阻止靖郭君高筑薛邑城墙,是因为抓住了他的心理。
B.齐貌辨为人毛病不少,门客们因此都讨厌他,可靖郭君对他却非常友好。
C.靖郭君让齐貌辨住上等的客舍,并且派自己长子护卫他,朝夕侍候不懈。
D.靖郭君劝齐貌辨不要去见齐王,是怕因为齐王不喜欢自己而连累齐貌辨。
(4)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靖郭君曰:“王之不说婴甚,公往,必得死焉。”
②宣王大息,动于颜色曰:“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
陕西省汉中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材料一: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今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而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删改)
材料二:
凡与敌战,士卒蹈万死一生之地,而无悔惧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上好信以任诚,则下用情而无疑,故战无不胜。法曰:“信则不欺。”三国魏明帝自征蜀,幸长安,遣司马懿督张邰诸军,雍、凉劲卒二十万,潜军密进,窥向剑阁。蜀相诸葛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会兵交换,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阵,代兵适交,参佐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一月,以并声势。亮曰:“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利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令去。于是,去者皆悦,愿留一战;征者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邰,却司马懿,一战大克,信之由也。
(选自《百战奇略》,有删改)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故人至A暮B不来C起不食D而待之E明日早F令人G求H故人。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归附、归顺,与《项脊轩志》中“吾妻来归,时至轩中”的“归”词义不同。
B.“会天疾风”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两句中的“疾”词义不同。
C.“以大信为本”与“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本”词义相同。
D.妻子,指妻子和儿女,与《过秦论》中“山东豪俊”的“山东”都是古今异义词。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文公限定期限攻下原国,结果打了十天还没有攻克,就下令撤兵;从原国出来的人说,再打三天就能攻下原国,但晋文公还是坚持撤兵了。
B.吴起遇见了老朋友,于是留他吃饭,老朋友暂时离开了,但答应将回来和吴起一起进餐。吴起等着老朋友吃饭,但老朋友没有马上回来。
C.魏明帝派遣二十万大军公开声讨蜀国,诸葛亮当时驻屯在祁山,他把精良武器装备都用在扼守险要之处。适逢部队换防,有些将士将要离开。
D.有人建议诸葛亮把换防下来的部队暂留一月,以便壮大蜀军声威。但诸葛亮说,自己统兵打仗一向非常讲究信义,恪守信义的原则不可废弃。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5分)
(2)上好信以任诚,则下用情而无疑,故战无不胜。(5分)
陕西省商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子厚,讳宗元。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①,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②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有删改)
①博学宏词,唐代吏部测试进士及第者的科目,考中者可授予官职。②侔,相等。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其俗A以男女B质钱C约D不时赎E子本F相侔G则没H为奴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拜,授予官职,表示此意义的用法很常见,如“拜臣郎中”(《陈情表》)。
B.务,致力、专力从事,与《过秦论》中“务耕织”的“务”意思相同。
C.诣,到、往,与《桃花源记》中“及郡下,诣太守”的“诣”意思不同。
D.恨,遗憾,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恨晨光之熹微”的“恨”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厚考取了进土,显露出突出的才华;后来他通过了博学宏词科的测试,开始担任官职。子厚才能出众,廉洁刚强,其名声轰动一时。
B.子厚在礼部员外郎任上遇上当权官员犯罪,被牵连而与同党受到一样的惩处。子厚在闲散的职位上,更加刻苦用功,诵读和创作文章。
C.子厚到任柳州之后为当地人民规定了政策和禁令,他为借钱的人想方设法,让他们把子女都赎回家,他的办法得到了观察使的认可。
D.子厚向朝廷请求,愿意自己去播州,而让刘梦得去柳州,刘梦得因此被改派到连州去任刺史。子厚年轻时勇于助人,却不珍惜、爱护自身。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5分)
(2)虽使子厚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5分)
陕西省榆林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材料一:
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故周书曰:“允哉允哉!”以言非信则百事不满也,故信之为功大矣。信立则虚言可以鉴矣。虚言可以鉴,则六合之内皆为己府矣。信之所及,尽制之矣。制之而不用,人之有也;制之而用之,己之有也。己有之,则天地之物毕为用矣。人主有见此论者,其王不久矣;人臣有知此论者,可以论王者佐矣。
齐桓公伐鲁,鲁人不敢轻战,去国五十里而封之。鲁请比关内侯以听,桓公许之。曹刿谓鲁庄公曰:“君宁死而又死乎?其宁生而又生乎?”庄公曰:“何谓也?”曹刿曰:“听臣之言,国必广大,身必安乐,是生而又生也;不听臣之言,国必灭亡,身必危辱,是死而又死也。”庄公曰:“请从。”于是明日将盟,庄公与曹刿皆怀剑至于坛上。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曰:“鲁国去境数百里,今去境五十里,亦无生矣。钧其死也,戮于君前。”管仲、鲍叔进,曹刿按剑当两陛之间曰:“且二君将改图,毋或进者!”庄公曰:“封于汶则可,不则请死。”管仲曰:“以地卫君,非以君卫地,君其许之。”乃遂封于汶南,与之盟。归而欲勿子。管仲曰:“不可。人特劫君而不盟,君不知,不可谓智;临难而不能勿听,不可谓勇;许之而不予,不可谓信。子之虽亡地亦得信以四百里之地见信于天下君犹得也。”夫九合之而合,一匡之而听,从此生矣。管仲可谓能因物矣,虽失乎前,可谓后得之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贵信》)
材料二:
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上安于主,而下调于民者也;内外上下节者,义之情也。然则凡为天下之要,义为本,而信次之。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倍信而天下乱。故为人上者,必将慎礼义,务忠信,然后可。此君人者之大本也。
(节选自《荀子·强国》)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予之A虽亡B地亦得C信D以四百里之地E见信F于天下G君犹H得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封,这里是边疆的意思,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封狼居胥”的“封”意思相同。
B.其,表祈使,意为“应当”,与《师说》中“其皆出于此乎”的“其”用法、意思不同。
C.九合,指多次会盟;一匡,指扶正一切。文中指管仲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后亦用成语“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
D.倍,指背弃、背叛,与《鸿门宴》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人主树立诚信,就可以鉴别虚假的话,那么整个天下就能成为自己的。
B.材料一认为,君主和臣子若懂得诚信之道,那么君主可以称王,而臣子也可以做辅臣了。
C.材料一举鲁庄公的例子证明君主只有讲求诚信才能赢得天下,获得最终的胜利。
D.材料二列举夏禹、商汤和夏桀、商纣的不同行为和不同结局,有力地证明了其观点。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言非信则百事不满也,故信之为功大矣。
(2)上安于主,而下调于民者也;内外上下节者,义之情也。
陕西省榆林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参,安能为孝乎?”曾子曰:“身也者父投遗使也往父母之遗体数不敬受?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在官不敬,非孝也,非孝也;战陈无勇,灾及于亲,敢不敬乎?弯孰膻芗,非孝也,养也。君子之所谓孝也者,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也已。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养,敬为难;敬,可能也;安,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仁者;礼者,履此者也,宜此者也;信者;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节选自《礼记祭义》)
材料二:
记曰:“舜见瞽叟,其容造焉。孔子曰:‘当是时也,危哉,天下岌岌!有道者,父固不得而子,进不为臣主,退不为父子耶?父之所以欲有贤子者,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君之所以欲有贤臣者,国乱则治之,主卑则尊之。今有贤子而不为父;有贤臣而不为君,则君之处位也危。然则父有贤子,适足以为害耳,岂得利战焉?所谓忠臣;孝子,不非其亲。今舜以贤取君之国,此皆以贤而危主者也,而天下贤之。”
(节选自《韩非子忠孝》)
①瞽叟;舜父名。②造(cù)焉:同“楚”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身也A者B父母遗C体也D行父母之E遗体F敢G不H故乎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即“殁”,指去世
B.之,助词,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夫子之谓也”的“之”用法相同。
C.危,危险,与李白《蜀道难》中“危乎高哉”的“危”词义相同。
D.贤,形容词意动用法,与韩愈《师说》中“其贤不及孔子”中的“贤”用法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认为,“孝”从高到低可以依次分为“尊亲”“弗辱”“能养”三个等级,他自己只是做到“能养”这个等级。
B.在曾子看来,“仁”“礼”“义”“信”“强”都和“孝”有关,一个人遵循孝道就可以获得快乐
C.曾子认为,父母逝世后,子女能做到不给他们带来坏的名声,这是为人子女最难做到的。
D.因为当时天下形势危急,所以舜在面对父亲替酸的朝见时,表现出局促不安的样子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
②父之所以欲有贤子者,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材料一: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想”。
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媚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改动)
材料二:
唐卢怀慎,清慎贞素,不营资产。器用屋室,皆极俭陋。既贵,妻孥尚不免饥寒,而于故人亲戚散施甚厚。后为黄门监兼吏部尚书,卧病既久,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常器重璟及从您,见之甚喜,留连永日,命设食。有蒸豆两瓯、菜数茎而已,此外翛然无办。因持二人手谓曰:“二公当出入为藩辅,圣上求理甚切,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不数日而终。疾既驾,因手疏荐宋璟、卢从愿、李杰、李朝隐。上览其表,益加悼惜。
(节选自《明皇杂录》)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
怀慎A崇B同为相C自D以才不及E崇F每事G推之H时人I谓之J“伴食宰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其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谒告”在文中是“请假”的意思,姚崇为了给儿了办丧事请了十多天假。
B.“一”在文中是“全、都”,与《阿房宫赋》中“六王毕,四海一”的意思不同。
C.“固”在文中的意思是“固执(保位)”,与《离骚》中“固前圣之所厚”的“固”意思相同。
D.“疾”在文中是“疾病”的意思,与《劝学》中“声非加疾也”的“疾”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浣认为姚崇作为宰相,比不上古代“管晏”那样的名相,是因为姚崇制定的法度总是随时更改,所以他只能算得上是一位“救时宰相”。
B、司马光与“时人”的观点不一样,认为唐明皇的盛世基业,是姚崇和卢怀慎两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对卢怀慎给予了肯定。
C.卢怀慎不谋求钱产资财,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陈设用具都非常简陋,妻子儿女还经常挨饿受冻,所以他的亲朋好友经常慷慨地接济他们。
D.卢怀慎为国事操劳,忠于朝廷,这从他在弥留之际不忘告诫宋璟、卢从愿以及推荐他们并给皇帝上表可以看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
(2)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
文言文阅读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3.(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靖郭君将城薛①,客多以谏者。靖郭君谓谒者曰:“毋为客通。”齐人有请见者曰:“臣请三言而已。过三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进曰:“海,大,鱼。”因反走。靖郭君曰:“请闻其说”。客曰:“君闻大鱼乎?网不能止,缴不能絓也,荡而失水,奚以薛为?君失齐,虽隆薛城至于天辍,不城薛。
①靖郭君即田婴,齐威王少子,齐宣王异母弟,指古薛城;“君”是封号。“城薛”指加固加高薛城的防御工事。
(选自《韩非子说林下》)
材料二:
靖郭君善齐貌辨。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门人弗说。士尉以证靖郭君,靖郭君不听,靖郭君大怒,曰:“刬而类,破吾家,苟可慊齐貌辨者,吾无辞为之。”于是舍之上舍,旦暮进食。数年,威王薨,宣王立。靖郭君之交,大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齐貌辨辞而行,请见宣王。靖郭君曰:“王之不说婴甚,公往,必得死焉。”齐貌辨曰:“固不求生也,请必行。”靖郭君不能止齐貌辨行至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齐貌辨见宣王,王曰:“子,靖郭君之所听爱夫?”齐貌辨曰:“爱则有之,辨谓靖郭君曰:‘太子相不仁,不若废太子,而曰:‘不可,吾不忍也。’若听辨而为之,昭阳请以数倍之地易薛。辨又曰:‘必听之。’靖郭君曰:‘受薛于先王,虽恶于后王,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与楚乎?’又不肯听辨。此为二。”宣王大息,动于颜色曰:“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为寡人来靖郭君乎?”齐貌辨对曰:“敬诺。”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
宣王自迎靖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靖郭君至,因请相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靖郭君不能止/齐貌辨行至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
B.靖郭君不能止齐貌辨/行至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
C.靖郭君不能止齐貌辨/行至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
D.靖郭君不能止/齐貌辨行至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指说的话。“说”与《氓》“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中的“说”意思不同。
B.“辍”指停止。“辍”与《种树郭橐驼传》“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中的“辍”意思相同。
C.“薨”,死也。本义指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D.“而类”指你们这些人。其中的“类”与成语“有教无类”中“类”意思相同。
(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人敢于冒死进谏,阻止靖郭君高筑薛邑城墙,是因为抓住了他的心理。
B.齐貌辨为人毛病不少,门客们因此都讨厌他,可靖郭君对他却非常友好。
C.靖郭君让齐貌辨住上等的客舍,并且派自己长子护卫他,朝夕侍候不懈。
D.靖郭君劝齐貌辨不要去见齐王,是怕因为齐王不喜欢自己而连累齐貌辨。
(4)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靖郭君曰:“王之不说婴甚,公往,必得死焉。”
②宣王大息,动于颜色曰:“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
3.(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1)句意:靖郭君无法阻止他。齐貌辨动身到达齐国都城,满心怒气地等着他。
“靖郭君不能止”与“齐貌辨行至齐”是两句话,自己应断开;“宣王闻之”与“藏怒以待之”是两句话,排除D。
故选A。
(2)D.“有教无类”中“类”是“种类”,句意: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故选D。
(3)C.“派遣自己长子护卫他”错误。原文“令长子御”是让长子给齐貌辨驾车。
故选C。
(4)①不说甚:非常讨厌,非常不喜欢;婴:我,在那里,你前去拜见他。”
②大息:大声叹气,只翻叹气也给;之于寡人:对我。译文:齐宣王听了不禁长声叹息,说:“靖郭君对我的感情竟然深到这种程度(地步)吗?”
解析:
(1)A
(2)D
(3)C
(4)①靖郭君说:“君王非常讨厌我,你前去拜见他。”
②齐宣王听了不禁长声叹息,变了脸色?”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靖郭君田婴准备在封地薛修筑域防工事。田婴于是对传达人员说:“不要为劝谏的门客通报,(他保证)说:“我只说三个字就走,愿意领受烹杀之刑。客人快步走到他跟前、大、鱼。”然后转身就走。
田婴赶忙问:“先生还有要说的话吧?鱼网不能阻止它,但一旦因为得意忘形离开了水域。(以此相比)现在齐国也就如同殿下的“海’,要薛地有什么用呢,即使将薛邑的城墙筑得跟天一样高?”
田婴称赞说:“对。
材料二:
靖郭君对待门客齐貌辨非常友好,门客们都讨厌他,靖郭君没有听从。孟尝君也私下劝说靖郭君不要亲近齐貌辨,说:“铲除你们这些人,如果能让齐貌辨满意!”于是靖郭君就给齐貌辨上等的客舍住,朝夕侍候不懈,齐威王驾崩。靖郭君与齐宣王交往很不友善,和齐貌辨一起居住在薛地,齐貌辨决定辞别靖郭君。靖郭君说:“君王非常讨厌我,必定会死在那里,请允许我一定去。齐貌辨动身到达齐国都城,满心怒气地等着他,齐宣王问他说:“你是靖郭君言听计从宠爱的人吗,却没有言听计从,我曾对靖郭君说:‘太子面带不仁之相,改立卫姬的儿子郊师为太子,我不忍心这样做,一定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祸患。靖郭君到了薛地,我又向靖郭君说:‘一定要接受这个请求,虽然与后王关系不好?况且先王的宗庙就在薛地?’又不肯听从我的。”齐宣王听了不禁长声叹息,说:“靖郭君对我的感情竟然深到这种程度吗,很不了解这些事情?”齐貌辨回答说:“好吧,戴上齐威王赐给的帽子。
齐宣王亲自到郊外迎接靖郭君。靖郭君到了朝廷。
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陕西省汉中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材料一: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今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而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删改)
材料二:
凡与敌战,士卒蹈万死一生之地,而无悔惧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上好信以任诚,则下用情而无疑,故战无不胜。法曰:“信则不欺。”三国魏明帝自征蜀,幸长安,遣司马懿督张邰诸军,雍、凉劲卒二十万,潜军密进,窥向剑阁。蜀相诸葛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会兵交换,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阵,代兵适交,参佐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一月,以并声势。亮曰:“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利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令去。于是,去者皆悦,愿留一战;征者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邰,却司马懿,一战大克,信之由也。
(选自《百战奇略》,有删改)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故人至A暮B不来C起不食D而待之E明日早F令人G求H故人。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归附、归顺,与《项脊轩志》中“吾妻来归,时至轩中”的“归”词义不同。
B.“会天疾风”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两句中的“疾”词义不同。
C.“以大信为本”与“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本”词义相同。
D.妻子,指妻子和儿女,与《过秦论》中“山东豪俊”的“山东”都是古今异义词。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文公限定期限攻下原国,结果打了十天还没有攻克,就下令撤兵;从原国出来的人说,再打三天就能攻下原国,但晋文公还是坚持撤兵了。
B.吴起遇见了老朋友,于是留他吃饭,老朋友暂时离开了,但答应将回来和吴起一起进餐。吴起等着老朋友吃饭,但老朋友没有马上回来。
C.魏明帝派遣二十万大军公开声讨蜀国,诸葛亮当时驻屯在祁山,他把精良武器装备都用在扼守险要之处。适逢部队换防,有些将士将要离开。
D.有人建议诸葛亮把换防下来的部队暂留一月,以便壮大蜀军声威。但诸葛亮说,自己统兵打仗一向非常讲究信义,恪守信义的原则不可废弃。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5分)
(2)上好信以任诚,则下用情而无疑,故战无不胜。(5分)
10.CEF[(原文标点)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而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11.C(两句中的“本”词义不同,前者为引申义“根本、关键”,后者为本义“草木的根”)
12.C(“公开声讨蜀国”理解错误,根据原文“潜军密进,窥向剑阁”可知,是“秘密进攻”)
13.(1)我和士人约定十天(的期限),(如果到了期限)不离开,这会使我的信用丢失。得到原国而失掉了信用,我不做(这样的事)。(“期”“亡”“不为”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2分)
(2)将帅讲求信义而以诚待人,那么士卒就会尽心用力而不犹豫,所以打起仗来就能无往而不胜。(“好信”“下”“无疑”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2分)
[第(1)句:期,约定;亡,丢失,使……丢失;不为,不做。第(2)句:好信,讲求信义;下,这里指士卒;无疑,不迟疑,不犹豫]
材料—:
晋文公进攻原国,让军队准备十天的粮食,于是与士大夫约定了十天的期限。到了原国攻打了十天而没能攻下,就敲钟退下,收兵离开了。士人有从原国中出来的,说:“原国再有三天就能攻下了。”群臣和身边的近侍都劝谏说:“原国已力尽粮竭了,君主姑且等几天。”晋文公说:“我和士人约定十天(的期限),(如果到了期限)不离开,这会使我的信用丢失。得到原国而失掉了信用,我不做(这样的事)。”便收兵撤走了。原国人听到这个消息说:“君主有像这样守信用的,能不归附他吗”便向晋文公投降了。卫国人听到这个消息说:“君主有像这样守信用的,能不归顺他吗”便向晋文公投降了。孔子听说后记下这件事说:“晋文公攻下原国获得卫国土地,是因为他守信用。”吴起出门,遇见了老朋友,于是留老朋友吃饭。老朋友说:“好吧,我将(很快)回来和你一块儿进餐。”吴起说:“我等你来吃饭。”老朋友到天黑也没来,吴起就不吃饭等候他。第二天早上,让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魏文侯和掌管山泽的官员约
定去打猎。第二天,正巧碰到刮大风,魏文侯身边的人劝他不要去,魏文侯不听,说:“不能因为刮大风而失掉信用,这样的事我不做。”于是自己赶着车前去,冒着风告诉主管山泽的官员打猎的事作罢。
材料二:
大凡对敌交战时,士卒们踏上万死一生的战场,而无后悔畏惧之心的,都是将帅平时真诚不欺的思想品格感化而使他们这样做的。将帅讲求信义而以诚待人,那么士卒就会尽心用力而不犹豫,所以打起仗来就能无往而不胜。诚如兵法所说:“(将帅应当具备)诚信而不欺诈(的思想品格)。”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征讨蜀国,亲自从洛阳来到长安,派遣司马懿督统左将军张邰诸军,以及雍、凉二州的精兵二十万人,秘密进发,窥向蜀地剑阁。蜀国丞相诸葛亮当时驻屯在祁山,他把精良武器装备,都用在扼守险要之处。适逢部队换防(有些将士将要按规定离去),留在战场的只有八万人。正当魏军开始布阵之时,恰值蜀军换防交接过程,诸葛亮的参谋人员都认为敌军强盛,没有足够的兵力是制胜不了对方的,因此纷纷建议把换下来的部队暂留一月,以便壮大蜀军声威。但诸葛亮说:“我统兵打仗,一向以信义为根本,那种得利失信的做法,是为古人痛惜而不取的。现在,该换防离开的士卒已经迅速打点好行装等待归期,他们的妻子儿女像鹄一样伸长脖子站立着并逐日计算着他们归来的时间。因此,目前我们虽然面临征战的困难,但恪守信义的原则不可废弃。”说完,便下令催促换防下来的士卒尽快启程返乡。于是,该走的都很高兴,愿意留下的参加战斗;留下的人斗志昂扬,决心拼死一战。他们互相勉励说:“诸葛丞相对我们的恩德,我们即使拼上性命也报答不完。”到了交战那天,蜀军无不拔剑争先,冲锋陷阵,以一当十,击杀了魏将张邰,打退了主帅司马懿。蜀军一战而获大胜,这正是诸葛亮以信义为治军根本所取得的成效。
陕西省商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子厚,讳宗元。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①,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②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有删改)
①博学宏词,唐代吏部测试进士及第者的科目,考中者可授予官职。②侔,相等。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其俗A以男女B质钱C约D不时赎E子本F相侔G则没H为奴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拜,授予官职,表示此意义的用法很常见,如“拜臣郎中”(《陈情表》)。
B.务,致力、专力从事,与《过秦论》中“务耕织”的“务”意思相同。
C.诣,到、往,与《桃花源记》中“及郡下,诣太守”的“诣”意思不同。
D.恨,遗憾,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恨晨光之熹微”的“恨”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厚考取了进土,显露出突出的才华;后来他通过了博学宏词科的测试,开始担任官职。子厚才能出众,廉洁刚强,其名声轰动一时。
B.子厚在礼部员外郎任上遇上当权官员犯罪,被牵连而与同党受到一样的惩处。子厚在闲散的职位上,更加刻苦用功,诵读和创作文章。
C.子厚到任柳州之后为当地人民规定了政策和禁令,他为借钱的人想方设法,让他们把子女都赎回家,他的办法得到了观察使的认可。
D.子厚向朝廷请求,愿意自己去播州,而让刘梦得去柳州,刘梦得因此被改派到连州去任刺史。子厚年轻时勇于助人,却不珍惜、爱护自身。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5分)
(2)虽使子厚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5分)
10.CEG[(原文标点)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11.D(意思相同,两句中的“恨”意思均为“遗憾”)
12.D(“刘梦得因此被改派到连州去任刺史”分析不当,根据原文,应是“子厚于是打算向朝廷请求,向皇帝上疏,愿意用自己要去的柳州调换刘梦得要去的播州,即使重新获罪甚至被杀,也不遗憾。恰好有人将刘梦得的情况反映给皇帝,刘梦得于是被改派到连州去任刺史”)
13.(1)他们经过子厚亲口讲授和指点以后创作文章,(这些文章)都有了章法条理而可以(让人)观赏了。(“口讲指画”“悉”“法度”翻译正确每点1分,句意2分。口讲指画:亲口讲授和指点。悉:全。法度:章法条理)
(2)假使让子厚一时之间当上了将相,(那么)以这样的前途来换现在的成就,哪个是得而哪个是失,一定有能够明辨这些的人。(“虽”“易”“孰”翻译正确每点1分,句意2分。虽:假使。易:更换,交换。孰:哪个,谁)
子厚,名讳宗元。少年时就很精明聪敏,没有他不明白通晓的。他父亲在世时,他虽然还是青年,但已经独立成人,考取了进士,显露出突出的才华。大家都说柳家有能扬名显姓的后人了。后来他通过了博学宏词科的测试,被任命为集贤殿正字的官职。子厚才能出众,廉洁刚强,议论问题时依据古往今来的事例,引证儒学经典、史籍和诸子百家的著述,显得精神振奋、意气风发,常常使在座的人折服。因此,他的名声轰动,当时人们都敬慕他,希望与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己的门生,异口同声地推荐和称赞他。贞元十九年,子厚由蓝田县尉升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子厚调任礼部员外郎。遇上当权官员犯罪,他被牵连,与同党受到一样的惩处,即到外地去任刺史。他还没有到任,就又与他人同时依惯例被贬为州司马。子厚在闲散的职位上,更加刻苦用功,专心记诵和阅览,写下了(不少)文章。元和年间,子厚与他人同时依惯例被召回京师,不久又都被放到外地任刺史,子厚被派往柳州。到任之后,子厚感叹道:“这里难道就不值得推行政务吗?”他就顺应当地风俗,为人民规定了政策和禁令,州里的百姓遵守子厚的政策和禁令,服从他的治理。按照当地的风俗可以用子女做抵押去借钱,约定如果不按期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将(其子女)收没为奴仆和婢女。子厚为那些借钱的人想方设法,让他们把子女都赎回家。其中那些特别穷困因而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他们的佣钱,佣钱与债钱相当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子女。观察使把子厚的办法推广到其他州,等过了一年,免于沦为奴婢而回到家里的将近一千人。衡山、湘水以南考进士的人,都把子厚当作老师,他们经过子厚亲口讲授和指点以后创作文章,(这些文章)都有了章法条理而可以(让人)观赏了。当子厚被召回京师然后重又被放到外地任刺史的时候,中山的刘梦得,名禹锡,也在被派遣之中,应当到播州去。子厚流着泪说:“播州,不是人能住的地方,而且梦得的母亲健在,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受到这样的困窘,弄到没法向母亲诉说的地步,况且绝对没有让母子一同前往的道理。”子厚于是打算向朝廷请求,向皇帝上疏,愿意用自己要去的柳州调换刘梦得要去的播州,即使重新获罪甚至被杀,也不遗憾。恰好有人将刘梦得的情况反映给皇帝,刘梦得于是被改派到连州去任刺史。子厚年轻时,勇于帮助别人,却不珍惜、爱护自身,他认为功勋业绩可以很快地取得,不料因受牵连获罪而被朝廷弃置不用。被贬之后,又没有既了解他而又有力量的在位者推荐提拔他,所以最终死在边远的穷乡。子厚的才干不能在当世发挥,他的道义不能得时势而推行。然而子厚要是被贬斥的时间不长,困窘的状况不到极点,虽然他的才能出众,但他在文章和诗赋方面就一定不会下刻苦的功夫,也就必定达不到像现在这样能流传后世的地步,这是毫无疑问的。假使让子厚一时之间当上了将相,(那么)以这样的前途来换现在的成就,哪个是得而哪个是失,一定有能够明辨这些的人。
陕西省榆林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材料一:
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故周书曰:“允哉允哉!”以言非信则百事不满也,故信之为功大矣。信立则虚言可以鉴矣。虚言可以鉴,则六合之内皆为己府矣。信之所及,尽制之矣。制之而不用,人之有也;制之而用之,己之有也。己有之,则天地之物毕为用矣。人主有见此论者,其王不久矣;人臣有知此论者,可以论王者佐矣。
齐桓公伐鲁,鲁人不敢轻战,去国五十里而封之。鲁请比关内侯以听,桓公许之。曹刿谓鲁庄公曰:“君宁死而又死乎?其宁生而又生乎?”庄公曰:“何谓也?”曹刿曰:“听臣之言,国必广大,身必安乐,是生而又生也;不听臣之言,国必灭亡,身必危辱,是死而又死也。”庄公曰:“请从。”于是明日将盟,庄公与曹刿皆怀剑至于坛上。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曰:“鲁国去境数百里,今去境五十里,亦无生矣。钧其死也,戮于君前。”管仲、鲍叔进,曹刿按剑当两陛之间曰:“且二君将改图,毋或进者!”庄公曰:“封于汶则可,不则请死。”管仲曰:“以地卫君,非以君卫地,君其许之。”乃遂封于汶南,与之盟。归而欲勿子。管仲曰:“不可。人特劫君而不盟,君不知,不可谓智;临难而不能勿听,不可谓勇;许之而不予,不可谓信。子之虽亡地亦得信以四百里之地见信于天下君犹得也。”夫九合之而合,一匡之而听,从此生矣。管仲可谓能因物矣,虽失乎前,可谓后得之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贵信》)
材料二:
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上安于主,而下调于民者也;内外上下节者,义之情也。然则凡为天下之要,义为本,而信次之。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倍信而天下乱。故为人上者,必将慎礼义,务忠信,然后可。此君人者之大本也。
(节选自《荀子·强国》)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予之A虽亡B地亦得C信D以四百里之地E见信F于天下G君犹H得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封,这里是边疆的意思,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封狼居胥”的“封”意思相同。
B.其,表祈使,意为“应当”,与《师说》中“其皆出于此乎”的“其”用法、意思不同。
C.九合,指多次会盟;一匡,指扶正一切。文中指管仲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后亦用成语“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
D.倍,指背弃、背叛,与《鸿门宴》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人主树立诚信,就可以鉴别虚假的话,那么整个天下就能成为自己的。
B.材料一认为,君主和臣子若懂得诚信之道,那么君主可以称王,而臣子也可以做辅臣了。
C.材料一举鲁庄公的例子证明君主只有讲求诚信才能赢得天下,获得最终的胜利。
D.材料二列举夏禹、商汤和夏桀、商纣的不同行为和不同结局,有力地证明了其观点。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言非信则百事不满也,故信之为功大矣。
(2)上安于主,而下调于民者也;内外上下节者,义之情也。
10.ADG(原文标点:予之,虽亡地亦得信。以四百里之地见信于天下,君犹得也。)
11.A(文中的“封”为堆土植树为界的意思,“封狼居胥”的“封”是筑坛祭天的意思。)
12.C(“鲁庄公的例子证明……的胜利”错,应是齐桓公的例子。)
13.(1)这是用来说如果不诚信,那么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圆满,因此诚信所产生的功效太大了。(“以”“满”“为功”各1分,句意2分)
(2)(道义)对上可以使君主安定,对下可以调和民众;内外上下都能调节,这是道义的实质啊。(“安”“调”“情”各1分,句意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凡是君主一定要诚信。诚信了再诚信,谁能不亲附呢?所以《周书》上说:“诚信啊诚信啊!”这是用来说如果不诚信,那么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圆满,因此诚信所产生的功效太大了。诚信树立了,那么虚假的话就可以鉴别了。虚假的话可以鉴别,那么整个天下就都成为自己的了。诚信所达到的地方,就都能够控制了。能够控制却不加以利用,仍然会为他人所有;能够控制而又加以利用,才会为自己所有。为自己所有,那么天地间的事物就全都为自己所用了。君主有知道这个道理的,那他很快就能称王了;臣子有知道这个道理的,就可以当帝王的辅臣了。
齐桓公攻打鲁国,鲁国人不敢轻率作战,在离鲁国都城五十里的地方封土为界。鲁国请求像齐国的封邑大臣一样服从齐国,桓公答应了。曹刿对鲁庄公说:“您是愿意死而又死呢?还是愿意生而又生呢?”庄公问:“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曹刿说:“您听从我的话,国土必定广大,您自身必定安乐,这就是生而又生;您不听从我的话,国家必定灭亡,您自身必定遭到危险耻辱,这就是死而又死。”庄公说:“我愿意听从你的话。”于是第二天将要盟会时,庄公与曹刿都怀揣着剑到了盟会的土坛上。庄公左手抓住桓公,右手抽出剑来指着自己,说:“鲁国都城本来离边境几百里,如今离边境只有五十里,反正也无法生存了。削减领土不能生存(与跟你拼命同样)是死,让我死在您面前。”管仲、鲍叔要上去,曹刿手按着剑站在两阶之间说:“两位君主将另作商量,谁都不许上去!”庄公说:“在汶水封土为界就可以,不然的话就请求一死。”管仲对桓公说:“是用领土保卫君主,不是用君主保卫领土,您还是答应了吧。”于是就在汶水之南封土为界,跟鲁国订立了盟约。桓公回国以后想不还给鲁国土地。管仲说:“不可以。人家只是劫持您,并不想跟您订立盟约,可是您却不知道,这不能说是聪明;面对危难却不能不受人家胁迫,这不能说是勇敢;答应了人家却不还给人家土地,这不能算作诚信。还给它土地,这样虽说失去了土地,也还能得到诚信的名声。用四百里土地就在天下人面前显示出诚信来,您还是合算的。”桓公多次盟会诸侯而能成功,使天下一切都得到匡正而天下能听从,就由此产生出来了。管仲可以说是能因势利导了,虽说前边有所失,不过可以说后来有所得了。
材料二:
道义,对内适合于个人,对外适合于万物;(道义)对上可以使君主安定,对下可以调和民众;内外上下都能调节,这是道义的实质啊。这样那么凡是治理天下的关键,道义是最根本,其次是守信。古时候夏离、商汤立足道义、努力守信然后天下大治,夏桀、商纣抛弃道义、违背信用因而天下大乱。所以做君主必须要慎重地对待礼义,务求忠诚守信,然后可以安定天下。这是做君主的根本原则。
陕西省榆林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参,安能为孝乎?”曾子曰:“身也者父投遗使也往父母之遗体数不敬受?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在官不敬,非孝也,非孝也;战陈无勇,灾及于亲,敢不敬乎?弯孰膻芗,非孝也,养也。君子之所谓孝也者,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也已。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养,敬为难;敬,可能也;安,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仁者;礼者,履此者也,宜此者也;信者;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节选自《礼记祭义》)
材料二:
记曰:“舜见瞽叟,其容造焉。孔子曰:‘当是时也,危哉,天下岌岌!有道者,父固不得而子,进不为臣主,退不为父子耶?父之所以欲有贤子者,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君之所以欲有贤臣者,国乱则治之,主卑则尊之。今有贤子而不为父;有贤臣而不为君,则君之处位也危。然则父有贤子,适足以为害耳,岂得利战焉?所谓忠臣;孝子,不非其亲。今舜以贤取君之国,此皆以贤而危主者也,而天下贤之。”
(节选自《韩非子忠孝》)
①瞽叟;舜父名。②造(cù)焉:同“楚”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身也A者B父母遗C体也D行父母之E遗体F敢G不H故乎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即“殁”,指去世
B.之,助词,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夫子之谓也”的“之”用法相同。
C.危,危险,与李白《蜀道难》中“危乎高哉”的“危”词义相同。
D.贤,形容词意动用法,与韩愈《师说》中“其贤不及孔子”中的“贤”用法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认为,“孝”从高到低可以依次分为“尊亲”“弗辱”“能养”三个等级,他自己只是做到“能养”这个等级。
B.在曾子看来,“仁”“礼”“义”“信”“强”都和“孝”有关,一个人遵循孝道就可以获得快乐
C.曾子认为,父母逝世后,子女能做到不给他们带来坏的名声,这是为人子女最难做到的。
D.因为当时天下形势危急,所以舜在面对父亲替酸的朝见时,表现出局促不安的样子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
②父之所以欲有贤子者,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
4.(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重点考查一词多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也者,……也”表判断;“行父母之遗体”是动宾结构。故在BDF三处断句,是父母所给,怎敢不小心谨慎呢?
(2)C.“词义相同”错误。在那种时候。危:危险/多么高峻啊。
故选:C。
(3)D.因果关系不当。“舜在面对父亲替酸的朝见时。孔子所讲“危哉,表现出局促不安的样子)违背了君臣礼仪。
故选:D。
(4)①置:树立起来;横:溢满。句子翻译为:孝道,扩大开来可以溢满天下。
②所以:……的原因;富:使……富足。句子翻译为:做父亲的希望有贤明的儿子的原因,父亲痛苦时他能使父亲高兴。
解析:
(1)BDF
(2)C
(3)D
(4)①孝道,树立起来可以充塞天地,传播到后世也将永远存在。
②做父亲的希望有贤明的儿子的原因,是家人贫穷时他能使家人富足。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曾子说:“孝有三等:最重要的是敬重父母,最下等的是能够赡养父母?”曾子答道:“这是什么话!君子的所谓孝,同时又能使父母放心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合乎正道的,怎能说是做到了‘孝’字呢,是父母所生,怎敢不小心谨慎呢,是不孝顺,是不孝顺,是不孝顺,是不孝顺,是不孝顺,灾祸就会危及父母?将牛羊肉煮熟,那不是‘孝’。君子所说的孝子,好像在说:‘有这样的儿子多幸运啊。人民最根本的教养是孝道。奉养父母是可以做到的;对父母恭敬是可以做到的;使父母安宁是可以做到的。父母死了以后,不带给父母坏的名声。所谓仁;所谓礼;所谓义;所谓信;所谓强。奉行孝道自然会产生欢乐。曾子说:“孝道,扩大开来可以溢满天下。推广到东海是正确的,推广到南海是正确的。《诗经》上说:‘从西面到东面,没有人不遵从!”
材料二:
古代记载说:“舜面对父亲瞽瞍的朝见。孔子说:‘在那种时候,天下危险之极,父亲的确不能再把舜当儿子看待。’”我认为:“孔子本就不懂什么孝敬父母。照他的说法来看,在朝廷就不能做君主的臣子?做父亲的希望有贤明的儿子的原因,父亲痛苦时他能使父亲高兴,是因为国家混乱时他能够加以治理。现在,那么父亲居家是痛苦的,那么君主的权位是危险的,那么父亲有贤子,哪里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应该不使君主处于危境,应该不违背父母,舜靠着贤能夺取了君主的国家、周武靠着道义放逐,他们都是依靠贤能来危害君主的人。”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材料一: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想”。
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媚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改动)
材料二:
唐卢怀慎,清慎贞素,不营资产。器用屋室,皆极俭陋。既贵,妻孥尚不免饥寒,而于故人亲戚散施甚厚。后为黄门监兼吏部尚书,卧病既久,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常器重璟及从您,见之甚喜,留连永日,命设食。有蒸豆两瓯、菜数茎而已,此外翛然无办。因持二人手谓曰:“二公当出入为藩辅,圣上求理甚切,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不数日而终。疾既驾,因手疏荐宋璟、卢从愿、李杰、李朝隐。上览其表,益加悼惜。
(节选自《明皇杂录》)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汽车技术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室租赁及员工福利包合同3篇
- 数据交互技术软件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大数据服务与许可合同5篇
- 2024年针纺织品定制购销合同书版B版
- 2025版新能源汽车生产油漆喷涂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公司增资扩股合同9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场项目投标失败后的质量管理体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五大原则下的铁路运输企业劳动合同范本3篇
- 2024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发与运营合同
- 电缆及电缆桥架安装施工方案
- 泌尿护士述职报告
- 汽车OTS工程样件认可流程课件
- 明细账(三栏式)模板
- 正大天虹方矩管镀锌方矩管材质书
- 2024年山东鲁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审计控制活动方案
- 妊娠剧吐伴酮症护理查房课件
- 200#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 单位洗车房管理制度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