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 石城白莲_第1页
地理标志产品 石城白莲_第2页
地理标志产品 石城白莲_第3页
地理标志产品 石城白莲_第4页
地理标志产品 石城白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B36/XXXXX—XXXX地理标志产品石城白莲本标准规定了石城白莲(即石城通芯白莲,包括干莲、鲜莲,下同)及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种植和加工、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贮运和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石城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5009.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GB5009.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5009.20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5009.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5009.3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5009.38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146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SB/T10699速冻食品生产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石城白莲2DB36/XXXXX—XXXX石城白莲,又名石城通芯白莲,指在本标准第3章规定的范围内生产的通芯白莲。其具有色白、粒大、味甘、清香、风味独特,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食用及药用价值。3.2缺陷莲由于天气或病虫害等原因使莲子生长发育不良,未能正常成熟的瘪子,顶部变黑的莲子,以及在加工过程中对莲子造成机械损伤或烘烤颜色改变的莲子,如严重刀痕、破碎、开边、缺角、灼伤等。3.3虫蛀莲子被虫蛀食的现象。3.4霉变霉菌侵入莲肉而产生发霉变质现象。3.5杂质莲子以外的外壳、表皮、莲芯等异物。4石城白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即江西省石城县现辖行政区域。5种植和加工5.1种植环境5.1.1产地环境应符合NY/T5010要求。5.1.2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8℃,常年无霜期≥270天,≥12℃年有效积温4900℃以上,常年平均降雨量1780㎜。5.1.3土壤土质疏松肥沃,土壤有机质≥2%,耕作层厚度≥30cm,PH为6.5~8.5的土壤均适宜种植石城白莲。5.2栽培5.2.1品种选择能体现石城白莲传统特色的品种,可选石城白花莲、百叶莲、赣莲系列品种、太空莲系列品种5.2.2种苗繁殖和栽培技术参见附录B。5.2.3采摘3DB36/XXXXX—XXXX6月中旬至9月下旬,采摘标准以莲蓬的成熟度为准。当莲蓬变为绿褐色、莲子从表面看有茶褐色斑块(即“枇杷黄)时采收。5.3加工工艺干莲:脱粒→去外壳→去莲衣→浸泡、漂洗→通芯→烘焙→退热→包装。鲜莲:脱粒→去外壳→去莲衣→通芯→清洗→速冻→包装→冷藏。6质量要求6.1感官指标干莲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鲜莲感官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1感官指标特级一级合格品形状颗粒形状一致,均匀饱满,圆形或卵圆形颗粒形状较一致,较均匀饱满,圆形或卵圆形颗粒表面有轻度皱缩,圆形或卵圆形色泽乳白色一致,光泽度好乳白色,微黄,光泽度较好一般气味清香、无异味虫蛀、霉变无粒数/(粒/500g)≤470510560缺陷率/%≤147通芯率/%≥999795净度/%≥9998表2感官指标特级一级合格形状颗粒形状一致,均匀饱满,圆形或卵圆形颗粒形状较一致,较均匀饱满,圆形或卵圆形颗粒表面有轻微机械损伤,圆形或卵圆形色泽乳白色一致,光泽度好乳白色,微黄,光泽度较好一般气味鲜莲自然清香、无异味虫蛀、霉变无粒数/(粒/500g)≤240260290缺陷率/%≤258通芯率/%≥999795净度/%≥9897956.2理化指标4DB36/XXXXX—XXXX干莲:水份含量≤11%,蛋白质含量≥20%,淀粉含量≥45%。鲜莲:水份含量≥30%,蛋白质含量≥8%,淀粉含量≥21%。6.3卫生指标干、鲜莲卫生指标按照GB2760、GB2761、GB2762、GB2763等国家标准执行,相关标准未列项目及新增禁用、限用农药,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7试验方法7.1感官指标7.1.1形状、色泽、虫蛀将样品摊开在白色瓷盘或白纸上,在自然光上目测。7.1.2气味、霉变用鼻嗅、目测评定。7.1.3粒数用精度至0.1g的天平随机抽取样品500g计数粒(边莲每二瓣为一粒),重复两次,取其平均值,计算结果精确至整数位。7.1.4缺陷率对7.1.3样品逐粒检查,捡出缺陷莲称重,按公式(1)计算求缺陷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ω=×100………………(1)式中:1——缺陷率,单位为百分率(%);m——缺陷莲的质量,单位为克(gM——样品总质量,单位为克(g)。7.1.5通芯率对7.1.3样品逐粒检查,捡出未通芯莲计数,按公式(2)计算通芯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N-nω=×100……………(2)N式中:2——通芯率,单位为百分率(%);N——样品总粒数,单位为粒;n——未通芯莲子粒数,单位为粒。7.1.6净度将7.1.3样品用φ6㎜孔筛过筛,并捡出筛上杂质,与筛下杂质合并称量。按公式(3)计算净度,结果保留一位小数。5DB36/XXXXX—XXXXω=式中:M-m1M×100……………(3)ω3——净度,单位为百分率(%);M——样品总质量,单位为克(gM1——杂质总质量,单位为克(g7.2理化指标7.2.1含水量按GB5009.3中的第一法测定。7.2.2蛋白质按GB5009.5测定。7.2.3淀粉按GB5009.9测定。7.3卫生指标7.3.1砷按GB5009.11测定。7.3.2铅按GB5009.12测定。7.3.3镉按GB5009.15测定。7.3.4汞按GB5009.17测定。7.3.5敌敌畏、乐果按GB/T5009.20测定。7.3.6黄曲霉素B1按GB5009.22测定。7.3.7亚硫酸盐按GB5009.34测定。7.3.8多菌灵按GB/T5009.38测定。6DB36/XXXXX—XXXX7.3.9氯氰菊酯按GB/T5009.146测定。8检验规则8.1组批生产单位取样以同—产地、同—等级、同—生产批次的产品为一个检验批次;批发销售单位取样以同一产地、同一等级、同一销售单位的产品为一个检验批次。8.2抽样8.2.1抽样方式采用随机抽取样品。8.2.2取样数量100件,取样5件,不足100件者以100件计;101~500件,以100件抽验5件为基数,每增加200件增抽2件;501件~1000件,取样10件;1000件以上,取样15件。8.3检验分类分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8.3.1交收检验每批产品交收前、生产单位都应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内容包括感官指标、包装和标志等。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方可交收。8.3.2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6章规定的全部项目检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前后两次抽样检验差异较大;b)因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c)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农业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8.4判定规则8.4.1感官指标全部达到表1要求,即判定该批次产品合格8.4.2理化指标有一个项目不合格,即判定该批次产品不合格8.4.3卫生指标有一个项目不合格或检出国家规定禁用的农药及限理,即判定该批次产品不合格8.5复检8.5.1包装、净含量不合格者,允许生产单位进行整改后申请复检一次8.5.2感官指标检测不合格者,允许生产单位申请复检一次7DB36/XXXXX—XXXX8.5.3理化指标、卫生指标检测不合格者不得复检9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9.1标志、标签应符合GB/T191、GB7718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中的有关规定。9.2包装干莲包装材料应保持干燥、清洁、无异味、无毒,应符合GB4806.7的规定。包装应牢固、防潮、整洁。产品应按同产地、同等级、同批次进行包装。鲜莲包装材料必须卫生、清洗、无毒性、无异味、坚固无破裂的塑料袋、纸箱、衬板,箱外用封口纸或打包带9.3运输、贮存干莲: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产品在搬运时应轻取轻放,避免日晒雨淋。严禁与有毒、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并预防在运输过程中污染。大量产品应存放在干燥、清洁和密封条件较好的库房中,仓库内应无异物、无污染;少量产品应存放于密封性能好的容器内。鲜莲:接照标准SB/T10699《速冻食品生产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9.4保质期在上述包装和贮运条件下,干莲产品的保质期为12个月,鲜莲产品的保质期为18个月。8DB36/XXXXX—XXXX(规范性附录)石城白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9DB36/XXXXX—XXXX(资料性附录)石城白莲种苗繁殖和栽培技术B.1种苗繁殖技术B.1.1种源选择上年的宿莲为主,以产量高、品质佳、未发生过腐败病且未混杂的田块为种源田。B.1.2越冬管理宜在越冬莲田种植紫云英等绿肥,对莲田保温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未种植绿肥的越冬莲田,为防治低温冻害,应灌水3—5cm,也可灌10—15cm深水,防治翌年莲藕腐败病的发生。莲田严禁牲畜等践踏。B.1.3种藕起挖3月下旬至4月上旬,日均气温稳定通过15℃,土温稳定通过12℃时,选择晴暖天气即可起挖。宜随挖随栽。B.2栽培技术B.2.1栽种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条件好、耕作层深厚,土壤质地疏ph值为6.5—7.5的冬闲田或绿肥田。瘠薄砂土田、常年冷浸田、锈水田不宜种植。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选择晴暖天气,将种藕顶芽朝向田中央,呈45°斜埋入土中,深度10cm至15cm,栽种密度每667㎡(亩)150至220芽。B.2.2中耕除草当莲鞭抽生立叶时开始中耕除草。中耕前,先将莲田水排干,拔除莲株间杂草再中耕,一般每隔12—15天进行一次,至莲株封行时结束。B.2.3莲田施肥B.2.3.1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基肥,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kg。B.2.3.2追肥化肥作追肥,并按照“苗肥轻、花肥重、子肥全”的原则分次施用。B.2.3.2.1苗肥DB36/XXXXX—XXXX5月上、中旬,第一立叶抽生后结合首次耘田追施苗肥,亩用尿素5kg、氯化钾2.5kg或(N15—P15—K15)复合肥(下同)10kg(或饼肥30kg),点施莲苗周围。施肥后即行耘田,并灌水6—7cm,以防肥害。B.2.3.2.2花肥6月上旬至7月中旬,始花期重施花肥,于第一花蕾出现时施入,亩施尿素7.5kg加氯化钾4kg(或复合肥20kg)全田均匀撒施,不能将肥料撒到荷叶或花上,田间保留3—5cm水层。B.2.3.2.3籽肥7月底至8月上旬,结蓬初期施壮子肥,亩施尿素7.5kg、氯化钾5kg、硼砂0.5k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