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第一章二章三章财经新闻的概念及功能课件_第1页
绪论-第一章二章三章财经新闻的概念及功能课件_第2页
绪论-第一章二章三章财经新闻的概念及功能课件_第3页
绪论-第一章二章三章财经新闻的概念及功能课件_第4页
绪论-第一章二章三章财经新闻的概念及功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经新闻概论第一章财经新闻的特征及功能

第一节财经新闻的概念及分类(一)

财经新闻的定义狭义的“财经”专指财政金融等与国家、政府行为相关的宏观经济领域,广义的则是泛指一切经济领域,既包括宏观的经济政策,也包括微观的企业运营、个体理财,既包括象征性的资本货币,也指生产性的工业、农业等。第一章绪论新闻的特征及功能财经新闻就是有关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经济决策最新事实和情况的报道。它具体指涉的对象十分广泛,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的象征性资产,如货币、股票、期货等,有关这些领域的动态、政策、现象,自然是财经的报道范围;第一章绪论财经新闻的特征及功能传统上关于社会物质再生产所牵涉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环节的活动也是其报道对象。甚至经营管理领域,因为最终将影响到企业的市场表现,乃至整个市场格局,也落在财经新闻的视野里。(二)财经新闻的概念国内学界认为财经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那什么叫财经新闻呢?从狭义方面看,财经新闻则是对金融与资本市场报道,关注“资本市场对公司运作、资源配置方面以及投资领域的影响”。即银行、保险、财政、税务、证券等部门发生的新闻是财经新闻;从广义方面看,所有报道经济活动的都是财经新闻。

财经新闻的概念广义的财经新闻就是对国内外社会经济生活及与经济有关领域的新闻报道,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和形势报道、区域经济报道、行业报道、资本市场报道、公司报道、消费市场报道等。这两个财经新闻概念,都经常被使用。本教材所使用的概念,就是广义的。第一章财经新闻的特征及功能(二)财经新闻的报道对象具体来说,财经新闻的报道对象可以分为三块。1、第一块是政府机构的相关决策、报告、活动安排以及人事变动等。2、第二块是业界动态和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公司是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活动主体,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业界报道也就是公司报道。在一段时间里,有些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或者跟百姓生活联系密切的产业,往往也成为媒介聚集的对象,如目前的能源产业、信息行业、房地产业等,其整体发展趋向和特点备受瞩目。第一章财经新闻的特征及功能3、财经新闻报道的第三块内容是资本、金融领域,细分又有保险、股票、基金、债券、租赁、银行等。市场经济是货币经济,通常人们将货币当做实物符号来理解,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以货币为代表的价值符号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脱离实物而运动,形成自身相对独立的运动规律,并且将深刻影响到国民经济活动。第一章财经新闻的特征及功能(三)

财经新闻的分类1.从报道涉及的层面来看从财经新闻报道所涉及的经济层面来说,财经新闻分成三大类:宏观层面的经济政策报道、中观层面的区域经济报道、经济行业报道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报道和经济生活报道。2.从对题材的处理方式来看从对新闻题材的处理方式来说,财经新闻可分为信息型财经新闻、分析型财经新闻和讨论型财经新闻。第一章财经新闻的特征及功能3、

从报道涉及的领域来看从报道题材所归属的经济领域来着眼,财经新闻细分为政经类新闻、产经商业类新闻、财税金融类新闻、战略管理类新闻和投资理财类新闻五大类。4、

从报道的切入点来看从报道的切入点来说,财经新闻分成四类:人物性财经新闻、检验性财经新闻、问题性财经新闻和理论性财经新闻。(三)财经新闻的分类1、宏观经济政策和形势报道宏观经济政策和形势报道是对国家总体经济运行状况的报道。在我国,由于政府对资源的配置能力还十分强势,政府经济政策对整个经济体的影响还很明显,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和形势报道在财经新闻中占有重要地位,主流的财经媒体都将该部分内容放在版面的最重要位置,给予高度重视。(三)财经新闻的分类

2、区域经济报道在本教材的定义中,区域经济是一个中观的概念,介于国家经济体这个宏观层面的概念和企业这个微观层面的概念之间,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经济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先在东部沿海地区实行了更为宽松开放的政策,中国经济以东部地区为先导,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轨道。2、区域经济报道这一政策在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四个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同时投资、出口拉动GDP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近年来,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关键词。由此可见,区域经济报道也将是我国财经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经济观察报》的“中国Nation”、《21世纪经济报道》的“政经”等版面其实大量的报道都是以区域经济为主题的。(三)财经新闻的分类3、行业报道行业的概念和上面的区域经济概念一样,也是一个中观的概念。在国内外财经新闻实践中,不少的财经新闻媒体往往将公司报道和行业报道放在一起,称为“公司与行业报道”、“公司产业报道”,或者在“公司报道”板块中包含行业报道的内容。目前国内关于行业划分有三种方法:晨星行业分类、中证指数行业分类、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3、行业报道1).晨星行业分类。晨星行业分类(MorningstarSector)的结构是4层,最顶层是信息、服务业、制造业3个超级行业。每个超级行业进一步细分为4个行业,构成12个一级行业。具体见下表:晨星行业分类图2).中证指数行业分类。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借鉴摩根斯坦利和标准普尔联合发布的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特点,将上市公司分为10个行业,各行业与行业小类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3).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三个产业划分范围如下: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其中,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等。行业报道在对每个行业报道时,可以考虑以下“基本面问题”: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行业景气度;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投资、产能等;全球化视角下审视行业的竞争,譬如贸易纠纷、技术标准等;行业内的主要公司有哪些,特别是上市公司;哪些公司掌握了行业的核心技术、专利;行业的上下游关系,哪个环节拥有主要的话语权;行业内的资金来源;谁制定行业的监管政策;谁是行业的监管主体。4)金融市场报道本教材所界定的金融市场报道既部分涉及宏观经济政策之货币政策,也涉及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国际金融领域。金融市场包括: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变化、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市场举措,都会多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存贷利率的调整0.25%-0.5%)了解金融市场报道的基本内容,对于做好金融市场报道具有重要作用。5)公司报道在市场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主要来自市场调节。这就要求我们财经新闻报道的市场应当是一个独立的市场,必须具有明晰的产权界定,就是说市场的主体是独立的。公司新闻,近年来呈现两个趋势:一是媒体对公司对外战略和内部管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前者如国内,甚至一些跨国并购,后者如ERP系统应用等等。关于“ERP系统”:“ERP系统”:将企业实际管理需求与先进信息技术完美结合,打造企业全程一体化管理体系,打破各部门、各区域、各系统之间沟通和协作的壁垒,建立规范、灵捷、高效的业务流程,实现销售、客户、项目、生产、库存、采购、人资、财务、办公等所有环节全程无缝管理,确保了数据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准确性、时效性和有效性,帮助企业快速反应、紧密协作、良好运营,更快推进业务发展,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就是管理自动化,电子化、财务电算化等等。5)公司报道

由此可见,公司报道一定是财经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从广义的财经新闻的经政、产经、财经(狭义的财经)三分法立场上看公司报道,公司报道应当属于产经报道的主体内容。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看,公司报道应当属于微观报道的范畴,它关注的应当是公司这个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在世界经济的形势下和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制约下是如何配置资源,赢得生存发展空间的。第一章财经新闻的特征及功能

第二节财经新闻的特征与新闻的其他类型如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文化新闻、娱乐新闻等相比,财经新闻有其鲜明的特征。把握这些特征,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财经新闻,并在新闻实践中做好财经报道,有着重要意义。专业性实用性与时效性前瞻性可读性第二节财经新闻的特征(一)专业性财经新闻的专业性首先体现在报道对象的专业程度很高上。财经新闻是对生活的高度抽象,很多时候材料是由数据和专业术语构成,缺乏必要的知识背景,也就失去对新闻的敏感。第二节财经新闻的特征其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深入,特别是在加入WTO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新的经济现象和问题不断涌现,需要记者编辑及时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第一章财经新闻的特征及功能二是,一些经济动态往往会在很大范围产生影响,并且会催生其他一些经济现象和问题。媒介在报道时需要从联系的角度,对其影响和意义有充分的分析,而不是只及一点,不及其余。在全球化环境下,财经新闻的联系性还意味着记者在报道时,不能仅仅立足一地一国,而要有开阔的视野,能将经济事件和现象放在全球经济环境的背景下来解读。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文化新闻、娱乐新闻等相比,财经新闻的专业性是十分突出的。我们拿到一份综合性报纸,把各版标题测览一下,就会发现,在所有新闻大类中,财经新闻的专业性是最强的。仅仅在标题中就经常出现大量的经济学术语、经济数字,更不用说正文中还会在财经事实的报道中隐含着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可以说,一个普通读者,如果仅仅出于阅读兴趣,一般是不会选择财经新闻的。因此财经新闻的读者面,一般来说,相对于其他类别的新闻都会比较窄一些。我们来看看下面一个财经新闻的消息稿:银监会亮剑金融风险攻坚战:准备充足“弹药”防范信用风险2018年03月0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晓“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是银行业监管的头等大事。”3月2日,两会前夕,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在“银监会化解金融风险、引领银行业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银行业风险可控,运行稳健。但是,金融体系仍然处于风险易发高发期,风险隐患仍然不少。”钟山:去年我国成世界第一贸易大国,跨境电商规模稳居世界第一2018年03月05日15:0921世纪经济报道郑青亭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不断发展、不断壮大,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跨越,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我国外贸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好于预期。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会议结束后,北大厅“部长通道”开启。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不断发展、不断壮大,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跨越,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我国外贸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好于预期。钟山指出,2017年,外贸发展速度加快。去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14.2%,增幅创6年来新高。去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这说明我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钟山表示,2017年,外贸发展质量提高。高技术、高品质和高附加值外贸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市场份额增加。就去年而言,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30%左右。这说明我国外贸正在向高质量发展。钟山介绍道,2017,外贸发展动力增强。我国涌现出一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动力。比如,我国跨境电商规模稳居世界第一,覆盖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这说明我国外贸发展的动力正在转变。钟山强调,2018年,我们要打造中国品质、中国品牌的外贸新形象,努力推进贸易强国建设。今天上午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了我国外贸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我们有信心完成这个目标和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多作贡献。这些财经新闻的消息都不是很长,但是都包含了大量的经济专业知识,如果不懂专业,我们是不会深入领会其中的深刻含义的。 由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财经新闻的专业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财经新闻往往包含复杂的经济情况和丰富的经济学知识上述例子中所包含的问题,如果读者没有长期的财经新闻阅读经历,没有长期的财经知识积累,即使有专家给予解释,也还是无法深入理解的。正因为如此,国外财经媒体在聘用财经新闻记者时,其中一个重要来源就是财经业界的从业者,美国新闻界对从事财经类新闻报道的人员一个基本要求是必须具备二级经济师资格。我国目前不少优秀财经记者,其学科背景就是经济学、管理学,这让他们在进入财经报道领域时,会在财经专业上容易入门。而一个非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的人要进入财经新闻领域,往往需要数年的学习、培训与财经新闻实务的磨炼才能胜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讲到招聘记者时,往往不是首先考虑新闻专业的学生,而是首先选择其他专业毕业的学生,如经济管理、法律专业等,这些人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简单地培训一下新闻采访和写作的知识,一周左右就可以上手。要求新闻专业学生:一定要多学习经济专业的知识,扩大知识面,以适应财经报道的要求。与此相关的是,在财经新闻实务中,即使是权威的财经媒体,权威的财经新闻记者,其所撰写、发表的财经新闻报道、评论,也未必就能获得全体读者的喝彩,甚至引发激烈争论也未可知。像这些争论,我们如果没有深厚的经济学和财经新闻素养,就更是不知所云了。 2008年3月,中国股市的标杆指数上证指数自年初狂跌2000多点。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中国股市跌幅高达45%,是美国股市跌幅的2.6倍。当时,不少人呼吁政府应当出手救市。3月31日,《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在《财经》上发表评论《何必讳言不救市》,力主政府不能救市。文章发表后,引发激烈争议。《东方早报》以《救不救市难道是胡舒立说了算?!》为题发表文章反对胡舒立意见,著名经济学家刘纪鹏以《财经杂志悠着点》为题发表博客,逐条批驳胡舒立观点。之所以胡舒立一篇短文引发如此激烈争议,其背景就有着各方对于市场经济体制、对于中国股市、对于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职能的不同理解,当然,也有可能还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华商报》头条:“重大利好”

(二)用数字化的表述呈现事实真相

别买!楼继伟:保证6%以上回报率产品是“骗子”2018年03月05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老百姓要加强风险意识,不能一看收益高就被“忽悠”进去了,他说,“保证6%以上回报率的就别买,那是骗子”。3月开门红!沪指低开高走收盘小幅上扬,创业板四连阳2018年03月01日16:1421世纪经济报道3月首个交易日,沪指低开高走,收盘小幅上扬0.44%,收报3273.75点;创业板指继续走强,收盘大涨2.07%,日K线强势四连阳,收报1789.85点。两市合计成交4324亿元,行业板块呈现普涨态势。3月首个交易日,沪指低开高走,收盘小幅上扬0.44%,收报3273.75点;创业板指继续走强,收盘大涨2.07%,日K线强势四连阳,收报1789.85点。两市合计成交4324亿元,行业板块呈现普涨态势。截至收盘,沪指上涨0.44%,报收3273点;深成指上涨1.06%,报收10943点;创业板上涨2.07%,报收1789点。从盘面上看,工业互联网、国产软件、人脸识别等板块涨幅居前;两市仅机场航运、煤炭、有色、交运设备服务几个板块下跌。由此可见:在财经报道中,数字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但是,数字也有虚假成分,运用数字也要谨慎。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关于“亩产万斤”报道:“湖北省麻城县的早稻生产又放异彩。根据湖北省、黄冈专区和麻城县三级早稻高产验收团联合查验证实,这个县的麻溪河乡建国第一农业社,在一点零一六亩播种“江西早”种子的早稻田里,创造了平均亩产干谷三万六千九百五十六斤的惊人纪录,截至目前,这是我国早稻大丰收中放射出的大批高产‘卫星'中的‘冠军',它比安徽省枞阳县石马乡高丰农业社及本县平靖乡第二农业社先后创造的早稻高产纪录高出一倍以上。”由此可见,在财经报道中,数字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但数字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在进行财经报道时,只要把收集到的数字,堆砌在文章中就可以了。实际上对于复杂多样的数字,我们要有清晰的经济学理论的框架,加以分类,对一些重要的数字要十分的熟悉,培养对数字的敏感性,通过对数字的收集、整理、分析,获得新闻选题。要注要注意的是数字有自己的局限性,它仅仅表达了事物的一个方面的特质,大量的统计数据也会人为的造假,所以使用数据也要谨慎,另一方面不要忘记新闻的本质,是人。二、实用性与时效性(一)实用性财经新闻作为一种专业性新闻,它的阅读者一般不会仅仅出于兴趣去阅读,更多的是出于投资、消费、研究的目的。财经新闻的目标受众以管理者,投资者、消费者、研究者为主。这些受众通过阅读财经新闻,了解国内外经济运行情况,了解国家相关经济政策,行业发展状况,企业经营状况等等,以便于他们的管理、投资、经营、消费的决策。世界财经新闻的形成,就是围绕这么一个实用的目的开始的。美国的著名的财经资讯机构道琼斯公司一开始做的工作就是为股市投资者提供股票买卖的有用资讯——道琼斯指数。这些指数最初刊登在只有两页的手写报纸上,当时只抄了24分送给华尔街上的读者,由此诞生了道琼斯指数和后来著名的财经报纸《华尔街日报》。但是我们要注意财经资讯和财经新闻的区别:股票指数、证券交易数据、外汇交易数据等,严格的说属于财经资讯,它们目标受众,一般是各类投资机构、银行、公司等;而财经新闻则是经济运行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它们与股票指数、证券交易数据、外汇交易数据等各类财经资讯有关,但是它们是记者和编辑对相关数字进行“媒体式解读”后,发现、发掘出新闻价值以后而采编的结果,是对财经资讯的整理和分析。(二)时效性财经资讯与财经新闻之间有区别,也有相似之处,它的相似之处就体现在实用性与实效性方面。时效性的特点在路透社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路透社初创之际,为了提供资讯的时效性,路透社用45只性信鸽,在亚琛与布鲁塞尔之间传递股市行情。当时尚未实现电报通讯,最快的传输手段只有铁路,而路透社的信鸽比火车整整快了六个小时。从那一刻起,特别注重时效性,就成了路透社延续至今的传统。时效性正是财经新闻对于时效性的极端依赖,以数字技术、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统财经媒体的影响也极为重大,如何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生存发展,是所有传统财经媒体从业者都要思考的问题。三、前瞻性我们这里所说的前瞻性,不是要求我们的财经记者对某一财经现象和政策进行准确的预测,而是在进行财经新闻的报道时,应当具备一种从未来的维度观照现实的意识,报道的时候就要将事实研究分析清楚,同时还要对当下的现实与未来的关系做一个考察,由此获得一种高度。前瞻性只有这样财经新闻就不仅仅是一种就事论事的报道,而是可以为受众提供更为丰富的解读可能性的经典之作,就是财经新闻的魅力,就是在于对未来的经济形势的和经济活动的一种预测。前瞻性财经新闻报道所涉及的“投资决策”是付诸未来的行为,所以财经新闻应当着眼于未来,具有一定前瞻性。即使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都是回顾过去,其立意也应是展望未来。对于财经新闻,大众关心的不是已经发生的事,而是将来的演变,特别是分析、评论类财经新闻更应该着眼于未来。前瞻性著名经济学家陈淮对财经新闻报道做过这样的评价:有关经济形势、经济事件的报道出来以后,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认识做出判断。记者在后续报道屮如果仅仅告诉公众一些谁都能想得到的“联想”,那这个报道是失败的,有时甚至有误导性。所以,好的财经新闻成该给受众提供可靠的判断,为受众的决策和行为提供有益的参考。前瞻性前瞻性依赖于记者对背景资料的占有,对经济知识的熟悉,更依赖于记者的独立思考。只有在对材料的整理和比较中形成的判断,才能逐步提升报道对经济形势和问题的预见性。财经新闻带有潜在的强大暗示作用,财经新闻报道对未来的看法,经常会促成未来的实现。因此,财经新闻的前瞻性分析需要谨慎处理主观成分,讲究预测的可信度,以免被人利用,误导受众。前瞻性这个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的财经新闻报道中都是很多的。获得2007年第91届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的《血铅事件,敲响环保警钟》(华尔街日报,2006年10月3日报道),由甘肃徽县一个血铅案例入手,分析报道了中国铅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个报道既有历史数据,又有现实分析,既有国际历史的背景,又有中国发展的现实举措,同时这个文章还暗含着对中国环境工作未来变化的预测。四、可读性财经新闻的受众面还是相对比较窄的,但是既然它是新闻的一个门类,就要考虑到新闻的可读性,要符合新闻报道规律,要把财经的专业问题转化为普通受众能够理解能够感兴趣的新闻表达方式,以最大可能的发挥财经新闻的社会功能。可读性在这方面,中外财经新闻从业者都做了不懈的努力,西方财经报道相对成熟,中国内地的财经新闻报道的现状:由于发展时间短,目前实际上仍然处于力求能够理解财经专家思想,理解国内外财经经济发展大势,把财经专业问题表达清楚的这个初级阶段。能达到既对财经专业问题了如指掌,又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新闻传播规律,精通新闻报道手法的记者和财经新闻作品,少之又少。可读性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顶级财经新闻媒体,如《财经》、《新世纪》、《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中国经营报》等等,都存在过于专业,可读性不够,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可读性可读性应该包括以下含义:(一)对所报道的内容要有深度把握。对所报道的内容具有深刻准确的把握,是可读性的基础。一个财经记者,不管此前对这个问题是否精通,都必须在短期内成为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者,至少能够与这个问题的专家和资深从业者对话。可读性其实财经新闻并非深不可测,只要具有学习能力,拿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研究分析,完全可以达到较高水准。当然,要想使我们的财经新闻报道达到较高的水平,足够的前期准备采访写作时间也是不可少的。华尔街日报的特稿是该报的品牌项目,之所以声誉远扬,就是因为每个特稿的选题,前期准备,采访,写作,修改等的时间,短则数周,长则数月。可读性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财经新闻报道就像都像特稿写作这样进行准备,但无论是消息稿还是深入的解释报道,调查报道,对所报道的内容的较深入的了解都是一个前提。可读性(二)具有较全面的文化素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对各方面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新闻记者被称为杂家和社会活动家。财经新闻作为一种市场导向的专业性新闻,它报道的财经问题,往往与政治、社会、文化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紧密联系,所以要求我们财经记者必须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和对各方面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才能够撰写出能吸引读者,能够引发读者思考的优秀财经新闻作品来。下面这些优秀的财经评论家和著名的财经记者,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大家也记一下:著名财经评论家叶檀新华社著名财经记者徐寿松。财经记者出身的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代表作《激荡三十年》。著名财经记者田毅,代表作《他乡之税》。《第一财经日报》资深记者柏亮,代表作财经新闻评论《市场化“加息”已成事实》,也是一篇优秀的作品。可读性(三)熟悉新闻传播规律,精通新闻报道手法。要写好财经新闻这样的专业性新闻,要特别注意,怎样把专业性的、复杂的财经政策、事件、现象,以受众愿意和容易接受的方式报道出来。《华尔街日报》创造的“华尔街日报体”“华尔街日报体”的核心在于尽可能的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为受众提供他们感兴趣的有价值的财经专业报道。“华尔街日报体”“华尔街日报体”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意味深长。这种写法从小处落笔、向大处扩展,感性、生动,符合读者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颇受读者青睐。“华尔街日报体”

特点:1、故事性一般在文章的开头展示涉及到的典型人物或故事,增强了新闻的趣味性、可读性。2、人文关怀叙述从人物个案展开,强调人物故事,个案命运的重要性。3、贴近性寻找所报道的事实与读者在时间、地点、心理或者利益上的接近点,以引起读者心理共鸣。4、强大的信息释放功能个性化的开头可以为记者节省大量笔墨,同时受众可以在轻松的阅读状态中获得丰富的信息。“华尔街日报体”“华尔街日报体”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比如说故事的真实性问题、新闻的严肃性问题。但是总的来说,这种文体的新闻写作,与我们所提倡的"三贴近"报道原则是切合一致的,对丰富和改进我们的新闻写作不无裨益。著名财经频道CNBC(ConsumerNewsandBusinessChannel)财经频道是全球三大财经电视媒体之一,是道琼斯公司和美国三大广播网之一的国家广播公司联合推出的一个财经频道。著名财经频道

中文版网站:CNBC中文网包括商业、经济、评论、博客、专题等主打栏目,其中大部分内容来自于CNBC全球英文网站精选内容的翻译,以及部分CNBC精选电视节目、高端人物访谈的视频或文字脚本。未来也将增加国内知名财经专家学者所撰写的评论文章。著名财经媒体美国《华尔街日报》(TheWallStreetJournal)美国乃至全世界影响力最大,侧重金融、商业领域报导的日报,创办于1889年。日发行量达200万份。同时出版了亚洲版、欧洲版、网络版,每天的读者大概有2000多万人。英国《金融时报》日本《每日产经新闻》著名财经频道新浪财经新浪是国内最成功的网络新闻媒体,多年来一直以资讯量大、更新及时、擅抓重点而被网民所喜爱。新浪财经更是以提供7X24小时财经资讯及全球金融市场报价,覆盖股票、债券、基金、期货、信托、理财、管理等多种面向个人和企业的服务成为覆盖面最广的财经站点。特色:全程报道80%以上的业界重要会议及事件,独家率达90%,是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平台。著名财经频道

东方财富网东方财富网是中国访问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财经证券门户网站。2004年3月上线以来,凭借权威、全面、专业、及时的优势,东方财富网持续位居中国财经类网站第一位。网站内容涉及财经、股票、基金、期货、债券、外汇、银行、保险等诸多金融资讯与财经信息,全面覆盖财经领域,每日更新上万条最新数据及资讯,为用户提供便利的查询。著名财经频道和讯网和讯,老牌财经网站。定位新一代中产阶级,提倡品质生活,旨在打造中国第一个兼具财经资讯信息、投资理财工具、金融数据产品的互动平台。特色:虽然拥有海量的财经资讯,但对于新股民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还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好在,和讯的财经博客与财经微博可以给你提供一些精彩内容。著名财经频道

华讯财经华讯财经,为广大新老股民提供财经资讯,实时解盘,个股解析,原创视频以及中科院关于股民心理研究的特质报告等精彩内容。特色:即时分析是华讯财经网的最大特色。重点放在与股民之间的交流,使股民获得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其第一现场是业内最有影响力的实时解盘类栏目,华讯牛街作为财经社区云集了一批高水平的名家、机构、学者和民间高手,人气极旺。第三节财经新闻的功能财经新闻的功能从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出发,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获取经济信息这是财经新闻最基本的功能,其他的社会功能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无论消费者还是投资者,通过财经新闻获的信息,对他们生活、工作屮的决策都是至关重要的。财经新闻的功能

只有及时而准确的信息才能使决策主体采取趋利避害的行动。市场经济的特点就在于决策主体多元化并追求利益最大化。政府、企业、个人都面临众多的决策需要和可能,依靠及时、可靠、有用的信息进行决策参考,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众多决策主体的必然选择。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公众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并与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所以,把握经济运行情况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通过无处不在的财经新闻。全球著名的财经报纸《华尔街日报》从创办之日起,就天天发布经济信息和股票指数,以便人们获取有用的财经信息,如今己经成为品牌。二、解释经济现象财经新闻绝大多数是事件性新闻,而非事件新闻对记者和媒体的考验在于其社会洞察能力和综合分析水平。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特別是入世以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增高,旧的经济制度被修改或者被废止,新的规则出台,催生新的经济事物和现象。媒体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对这些方针政策所带來的新现象、新事物进行解释和分析,帮助人们认识、把握其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从而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具体来讲,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 解释经济政策在加入WTO的今天,各种经济政策和规则不断出台。政策是一种资源,政策的凋整意味着利益格局的调整。对相关政策和规则的深刻认识和合理利用,成为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地区在竞争中赢得胜算的前提。每一项政策的颁布,每一个规则的修改,都可能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受众希望媒体对经济政策和规则进行深入分析、解释,以便正确认识、利用它们,抓住其屮的商机。他们不仅需要了解“发生了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办”。(二) 分析经济现象和评论经济形势人们的经济决策往往随着经济走势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人们十分义注经济走势的报道,并希望与其自身利益联系起来。如讨论宏观经济走势时,就要把相关的产业和相关的利益主体联系起来观察、剖析,只有这样才能让受众获得有用的事实性信息和分析性信息。同时,随着新的经济事物而产生的大量专业术语,如绿色壁垒、特惠税率、股指期货等,需要放到更宏大的经济乃至社会背景上去观察和思考,才能看清其本质和内涵。因此,针对经济现象的评论就成为受众了解其动态过程以及内在规律和趋势的主要方式。(三) 经济问题分析和预测在经济活动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和问题困扰着人们,茫然中人们希望媒体能为其提供有用的信息,并有针对性的分析解答,提出建设性意见,或者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这就意味着,对于热点问题,媒体应分析其症结、出路、对策;对于潜在问题,则应提出预警并提供参考性的对策;至于违规问题,则应公开披露,引入政府干预,保护消费者或投资者的利益。总之,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通过各种解释、分析和预测,见微知著,将经济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含义告知大众,从而营造一个公正、公幵、公平的环境,引导社会更好更快地走向和谐是财经新闻的重要功能之一。三、普及经济知识经济理论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在其巨著《经济学原理》中这样写道,“经济学是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研究人的学问。”他指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关的那一部分。”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格里高利•曼昆(GregoryMankiw)高度肯定了马歇尔关于经济学的定义,并在其撰写的论著中更简明地将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界定为“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可见,经济学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陌生。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财经报道来了解经济学知识,就是利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收益的捷径。所以,普及经济知识,成为财经新闻报道的重要功能之一。西方民众通常具备较强的经济意识,这一方面为财经新闻报道提供了广阔的受众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与多年来西方财经新闻报道不断普及经济学知识密切相关的。中国目前就正处于二者相互交错促进的过程中。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社会经济政策相继出台,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迫切需要了解以前完全不懂的经济学知识。因为各种经济现象背后都隐含着相应的经济学知识,财经报道可以通过浅显易懂的例子解释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这样一来,就可以让人们更深刻的理解身边发生的经济现象,并运用相关的经济学原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经济行为,从而提高经济知识的普及率。四、指导经济行为对于广大受众来说,财经新闻的这种指导功能不仅体现在给投资者带来客观、全面的信息,使投资者能够做出现性的选择,同时体现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传达信息,给弱势群体一个选择,从而缩小强势与弱势间差距的机会。对于市场的另一方——公司来说,则意味着履行披露信息和监督经济行为的职能,从而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减少交易成本。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各市场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超乎寻常,有一些企业或个人为了自身利益,不惜违背市场规则,甚至违背法律。这就需要新闻媒体通过披露相关信息来对此进行监督,尽力消除由信息的不对称而带来的不确定性。第一章财经新闻的特征及功能预见性依赖于记者、编辑对资料的占有,对经济知识的熟稔,更依赖于记者、编辑思考的习惯,要能在材料的整理和比较中形成自己的判断。记者、编辑对经济现象和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才可以避免浅层次的提问,从而也有利于采访对象深入阐发观点,提升报道对经济形势和问题的预见性。2001年3月5日,《财富》发表了一篇题为《安然公司股价是否高估》的文章,首次公开指出安然公司的财务有“黑洞”。紧接着,《华尔街日报》等权威媒体相继披露了安然公司和许多关联企业之间的复杂交易。一时间,安然成为美国媒体迫逐的焦点,随后牵扯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由于安达信为安然粉饰财务报表,私下销毁部分有关安然审计工作的重要资料,使该事件由安然破产上升为会计丑闻。而后,针对安然等公司的财务欺诈事件,美国国会和政府加速通过了更为规范和严厉的《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即“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Act),以提高公司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这轰动业界的重大案例就是通过财经媒体的首先介入,披露信息,履行监督职能,还给普通受众一个清晰的事实,并直接导致政府出台法律,从而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体现出财经新闻警示和指导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重要功能。第二章

国外财经新闻的发展和借鉴本章主要内容:1、国外财经新闻发展概述财经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财经新闻发展的历程2、国外主要财经大报分析《日本经济新闻》、《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财经新闻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着财经新闻发展的水平。财经新闻发展的历史,既是新闻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逻辑结果,又投射出社会经济变革的历程。第一节 国外财经新闻发展概述财经新闻是围绕资本变动产生的新闻,它与证券市场的发展形影相随。从其发展史来看,财经新闻起源于证券报道,是证券报道的扩展和延伸。一、财经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目前,历史学家比较公认的世界史开端是源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由于拜占庭帝国首都的陷落,堵塞了欧洲通往亚洲的陆路交通,迫使欧洲商人找寻通往亚洲的海路;而找寻世界交通通道启动了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商业和工业;加上当时欧洲各国先后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王权与地方诸侯的斗争等等,多种因素促成了科学的兴盛与传播。”这是恩格斯在分析1453年君上坦丁堡被奥斯曼帝被攻陷后欧洲形势时的一些要点。借用在这里,就可以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在欧洲产生的一个历史背景。我们知道,15世纪的意大利是欧洲屮世纪地屮海贸易的屮心,威尼斯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了世界交通和商品贸易的屮心。人们关心商品销路和物价情况,于是有人专门打探、搜集这些消息,然后抄写多份后卖给需要的人。1536年,有了专门采集消息的机构和贩卖手抄消息的人,手抄小报的内容也从商情、价格、船期等扩大到对商贸能够产生影响的政局和战事报道。到1566年,威尼斯出现了定期的手抄新闻,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商业情报新闻纸——《威尼斯新闻》。这是一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近代印刷报纸,是近代报业诞生的标志,也意味着初步意义上的财经新闻的出现,尽管这时它还只是一般的商业信息的汇编而已。随着新航线的开通,商业贸易的范围幵始扩大到世界各个角落。为适应财富的急剧增加和货币的迅速流通,擅长商业贸易的荷兰人民创造出新的资本流转体制。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诞生。随后,荷兰人又建立了银行,发明了信用,逐步实现现代商品经济体系的有机统一。这是现代金融业的开端,为财经新闻的出现提供了客观条件。17世纪中后期,英国作为工业民族逐步替代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商业民族,通过有目的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发展工商北,传播文化,逐渐将报刊移植到世界各地,使得新闻不再局限于欧洲的小圈子内。正如哈贝马斯所说,直到17世纪末社会才具备让大众知晓信息的条件,“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这是财经新闻得以真正出现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二、财经新闻发展的历程

一般来讲,财经新闻最先是以经济新闻的模式出现的。这是跟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分不开的。(一)起源17—19世纪这300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是西方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时期,经济新闻也随之成长。资产阶级报刊逐步成为近代报业的主体,但在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早期,报纸主要是党派政治斗争的工具,经济新闻不占主流。18世纪以后,随着各大资本主义国家蓬勃开展的工业革命,现代通讯、交通工具以及印刷机等先进技术的陆续问世,推动了经济交往和自由贸易,使得人们对经济信息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并且有了快速传递信息的技术可能。而报纸广告的出现及其规模的急剧扩大,使得报业的经济独立能力增强,并逐步成为一种赚钱的商业行业。商业化报刊的产生标志着经济新闻开始独立发展。早期的商业报刊致力于全面提供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严肃新闻,读者群为政界、知识界和工商界人士,被成为“上层报纸”。随着大众化报纸的产生,报纸开始注重地方新闻、经济新闻以及社会休闲类的软新闻。比如英国著名的商业性报纸《毎日广告报》(1730—1807)主要刊登经济信息、商业行情、金融行情等,并开了依广告收入而自立的先河。法国第一家日报《巴黎新闻》(1777年1月创刊)由两位实业家创办,关注的重点是商业信息,包括金融行情。美国则是由《纽约先驱报》(1833年5月创刊)最先尝试扩大报道范围,皆创了“金融新闻栏”,创办人詹姆士•戈登•贝尔特亲自采访华尔街金融市场,写报道、评论,引起金融界关注。(二)发展到19世纪末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与商品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报业发展过渡到现代报业,其集屮化、商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经济新闻开始成为所有类型报纸上的重要产品,在整个新闻报道中的比例不断加大。以美国为例,在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屮,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了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与此几乎同时,1889年《华尔街日报》创刊,专门报道华尔街的股市行情。在随后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华尔街日报》见证和报道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并为财经新闻的发展做出了自己不可替代的贡献。进入20世纪,在国际财经界诞生了三份颇具影响力的杂志,分别是《财富》(创刊于1917年)、《福布斯》(创刊于1929年)和《商业周刊》(创刊于1930年)。它们不仅记录了美国乃至全球的财经变迁与发展,报道了无数个商业奇迹,最终也成就了自己作为期刊业毫无争议的商业运作典范。它们都关注财富,但各自又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和报道特色。《财富》主要聚焦于世界500强企业的更替与发展,《福布斯》的各种富豪榜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商业周刊》则是以前瞻性、突发性新闻为特色,比如1997年3月在其封面报道中率先提出“知识经济”的口号,引领了一个时代。(三)繁盛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使世界石油价格经历了一次较大的升幅,从3美元一桶逐步涨到35美元一桶,从而引发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的刺激下,人们的储蓄意愿逐步下降,开始有了投资、理财需求,保险、房地产、股市等行业迅速发展,为财经新闻提供了广泛的报道空间。随着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新型传播媒介的产生和迅猛发展,财经新闻的传播媒介越来越多样化,报道手法也越来越成熟,消费大众也逐步转变为投资大众,这就使得财经新闻报道在媒体与受众的融合屮获得了空前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创建于1981年的全球性财经传媒公司彭博资讯(BloombergL.P.)以及道琼斯公司与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在1997年联合推出的全球财经新闻频道一CNBC。这两家电视财经媒体都不是依靠传统的广告盈利,而主要通过提供财经数据、专家分析、历史资料以及财经信息服务来获取利润。电视不过是一个窗口和平台,其背后是一个巨大的财经资讯产业链。二者所不同的在于前者是从商业起家进军财经领域,主要收入来源于自己开发的财经数据终端机;而后者则是以雄厚的财经新闻背景向专业化信息服务发展,其利润仍然来自观众为内容支付的收视费和广告商的投入。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在其发展过程屮,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二者将搜集的财经新闻整合起来的努力。第二节 国外主要财经大报分析日本的《日本经济新闻》、英国的《金融时报》和美国的《华尔街日报》被称作“国际三大财经日报”,它们相继诞生于19世纪末期,经过100多年来的不懈发展,在世界财经界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是国际财经媒体的风向标和后来者的榜样。通过回顾它们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三大财经日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成就了世界大报的领导地位。一、《日本经济新闻》《日本经济新闻》,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财经报纸之一,是日本第一家也是唯的一家全国性财经报刊。1876年12月,前身是《屮外物价日报》,1889年改名为《屮外商业新报》,二战后该报又进行了大幅度重组,更为现名,隶属于日本经济新闻社。《日本经济新闻》的主要渎者是经济、产业界人士,是各财团、企业、商业公司管理人员和小企业主的必读报纸。据说,日本的政府机关和大企业,上班时间是不能在办公室里看报的,但看《日本经济新闻》除外。其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日本经济新闻》的主要特色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日本经济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跨地区的深度分析和市场预测,以快速、可靠、准确著称于世。《日本经济新闻》在国内有26处印刷点,海外有纽约、伦敦、新加坡等6处站点。不仅可以在世界各地同时印刷,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范围如此广的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为世界各地的读者提供最新的新闻。—般来说,报纸通常要用20多个版面报道有关宏观经济、金融、产业、证券、商品、国际经济等新闻,并且相当注重专题报道和策划。其中关于企业动态的报道,由于它的权威性和精确性,更是工商界人士重要的资讯来源。其次,《日本经济新闻》作为日本最主要的财经类报纸,也是目前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财经类报纸。发行量远远超过《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这与其灵活有效的销售策略有关。世界上大多数报纸的主要收入都来源于广告,但《日本经济新闻》却主要来自销售。这是与日本独特的国情相关的。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19世纪末期以来,日本人-直比较关心前方战事,养成了阅读报纸的习惯;另一方面,日本有低廉富余的劳动力,实施送报上门制度,还有报纸销售链。该报发行总量的94%以上都是送到户。再次,《日本经济新闻》的办报宗旨是中立、公正、客观、为经济发展服务,具有极高的读者信赖度。根据网罗了诸多日本青年企业家的日本青年会议所做的调查,35%的人会认为日经是最可信赖的报纸,该百分比是其他报纸的三倍。这源于《日本经济新闻》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正如日本经济新闻社的社长杉田亮毅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所言:“我们只管报道事实,判断交给读者。二、《金融时报》英国的《金融时报》(FinancialTimes,简称FT)创刊于1884年,总部设在伦敦,现隶属于皮尔森集团。该报的定位是“世界工商报纸”,目标是为读者提供最佳的全球工商信息分析和评论,主要刊登金融、财政、工商业等财经信息,报道重点是对经济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国际形势动向。《金融时报》在业界最独特之处就是运用粉红色新闻纸印刷报纸,国际上习惯称之为“商业粉红色(businesspink)”。1893年,为和竞争对手《金融新闻》(FinancialNews)划清界限,该报率先采用了浅橘红色印刷,直到1945年吞并《金融新闻》,《金融时报》沿袭了这一独特醒目的“商标”,时至今日仍然是一份以浅橘红色纸张精致印刷的大报。除了出众的外表外,《金融时报》也是著名的全球化财经报纸,以权威的政经新闻和深刻的分析评论见长,一如其宣传口号所体现的,“没有《金融时报》,就没有评论(NoFT,nocomment)。”《金融时报》的编辑方针主要体现在“权威性、准确性和分析性”这三个突出特点上。该报始终坚持翔实可靠的金融新闻及独到深刻的评论分析风格,一家欧洲媒体评价该报为“餐桌上的经济学”,认为它的金融和经济学分析“优雅而不回避专业精神”,在当今过分注重陈述事实的新闻界,难得的带有一定程度的“学究气”。另外,《金融时报》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相当重视对年轻记者的培训工作,经常在报社内部举办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通过这样一种自成体系的培训计划,《金融吋报》有意识的让记者理解并接受报社文化,逐步提高记者专业技能。同吋,《金融时报》也注重换岗锻炼的模式。报社几乎每年都会对编辑、记者的岗位做一下调整以保持活力,经常把一些有潜力的年轻记者派到驻外记者站去,让其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环境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金融时报》全球CEO奥利弗•福莱洛特(OlivierFleurot)认为,成就一个世界级媒体的首要条件就是人才。那些能够深刻理解所在媒体价值观和文化,能够迅速学习,承受挑战和压力的人才是任何媒体机构最为重要的资产。正因为拥有这样一笔巨大的财富,《金融时报》才获得了今天的成功,并有可能继续保持其优势。三、《华尔街日报》《华尔街日报》(TheWallStreetJournal)是全球最优秀的财经媒体,其评论的权威性、报道的详实性和科学性、以及专业财经报道的可读性,一直为全球财经人士其至普通美国民众津津乐道。相较于《日本经济新闻》和《金融时报》而言,《华尔街日报》创刊的时间最晚,是1889年由査尔斯•道和埃德华•琼斯两名记者在纽约创办的。尽管出现的时间晚,但其发展在财经新闻界却是最引人瞩目的。100多年来,《华尔街日报》作为美国经济发展过程的纪录者,一路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起伏而发展。无论是作为白宫办公桌上每日必备的财经日报,还是企业高管或小生意人手中的参考资料,《华尔街日报》始终凭借各类统计数据、定期公布的各项经济指标忠实记录了美国经济的每一步,用敏锐、及吋、权威的视角时刻关注着全球经济的最新变化。读者通过它可以对宏观经济情况、各行业的发展和竞争、以及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和认识。然而,《华尔街日报》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的,更不是一诞生就是世界大报的。经济周期变化,日报白身的经营以及对手的竞争,部使得日报必须相时而动,随机而变。它的发展壮大离不开100多年来一次次卓有成效的改革,从而逐步实现了从内容单一的纽约地区小报到覆盖全球财经讯息、集各种媒体平台于一体的世界性主流大报的转变。特点概括以下六个方面:(一)多多益善的读者态度每天早上,全球最富有影响力的人,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阅读《华尔街日报》;同时,许多希望实现财富与梦想的普通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完全不同的人群能够在同一张报纸上寻找到自己需要,这是《华尔街日报》得以历经百年不衰的奥妙——因其对待读者广而诚恳的态度,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认同。这种海纳百川的态度是在《华尔街日报》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加以认识并改变的。战后,日报吸收战时的成功经验,内容从单纯的金融证券拓展到非商业新闻,将时人专访,时政评述,各种专栏以及文化的探讨等报道统统收入囊中。到今天,《华尔街日报》的读者范围己由最初的投资者发展为公司和商人,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和医学界的重要人士,金融大亨以及经营管理人员。近年来,为了适应年轻化、网络化的趋势,日报先是放下身段,从娃娃抓起,设立了《华尔街日报》教室版(ClassroomEdition),专门刊登学生感兴趣的文章,将中学生和教师纳为受众;而后,又紧跟时代潮流,创办了网络版,把年轻人紧紧吸引在自己身边。很明显,《华尔街日报》对读者的态度是多多益善,尽力争取可能的各种潜在读者。(二)报道范围的拓展《华尔街日报》另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通过转变观念,不断开拓报道领域,打别人的空当,专做别人不做的。《华尔街日报》将报道范围从最初仅限于报道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行情扩大到商业、经济、消费者事务以及影响商业活动的所有方方面面。1948年,《华尔街日报》成为美国第一个全国性商业日报。随后,报纸的报道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到社会科学、教育和外国事务,完成了从金融报纸到商业报纸的转变,发行量突破百万人关,1982超过200万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性商业大报。随着时代的进步,该报将报道范围深入到健康、旅行、个人金融、电子和汽车,甚至包括都市报常见的天气预报。可见,《华尔街日报》在不失其专业化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囊括了各种大众化的报道领域,赢得了世界上最苛刻读者的信任和广泛的认同。(三) 写作模式的创新如何写出高质量的财经报道是财经类日报发展的瓶颈。《华尔街日报》正是在现实的摸索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写作之路。第一次针对财经新闻写作的改革是道琼斯的第二任股东克拉伦斯•巴伦(ClarenceBarron)提出的。他认为优秀的财经新闻报道应该涵盖以下七个要点:①勇敢无畏;②无我;③句法简单;④清楚易懂;⑤抓住正确的要点;⑥说一个故事;⑦开头重于一切。这些建议成为日后《华尔街日报》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如今,这种讲故事的“华体”模式已广泛应用于新闻报道中,是实现专业化和大众化结合的最佳途径。这是把商业新闻的写作发挥到极致的《华尔街日报》对新闻写作的巨大贡献。(四) 独具一格的头版先来看版面设计。没有一家报纸的版头如《华尔街日报》这样简单,以最常见的字体写着报名“TheWallStreetJournal”。在十分注重形象设计的今天,《华尔街日报》背其道而行之,用另一种独特的方式印证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奥妙。报头之下,头版的正文被划为六栏,栏与栏之间用竖线分开。满满当当的六栏文字,偶尔加上一两幅二寸左右的人物素描,严肃朴实的风格给人以信任和踏实的感觉。再来看内容。《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通过多人合作的方式,深入事件现象的背后,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本着高度的新闻敏感和职业荣誉感,对各种新闻事件进行追踪报道,或深刻揭露弊端,或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使人读后畅快淋漓,收获良多。正是这种从内到外都独一无二的头版为日报贏得了广泛的读者和极高的声誉。(五) 宏大宽广的视角《华尔街日报》既是美国金融资本的喉舌,也是“世界经济的多棱镜,世界股市的晴雨表。尽管其报道立足美国国内,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日报总是以宏大宽广的视角时刻关注着世界范围内的新闻。近年来,日报特别关注屮国经济的发展。《华尔街日报》作为综合性报纸,除全面、准确、及时的报道财经新闻外,还关注政治、文化、社会、科学、法律等许多方面。事实上,《华尔街日报》通过独特的经济视角,努力突出自己的特色,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其他人报展开“错位竞争”,进而获得相对优势。(六)独立化办报尽管《华尔街日报》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作出一些改革和调整,但一百多年來,唯一不变的就是“独立办报”原则。作为美国第一的商业报纸,《华尔街日报》严格防范受到广告商和信息提供者的影响。《华尔街日报》的特色就在于它是一份消息报而不是意见报,华尔街作为全球经济的屮枢,《华尔街日报》迅速、忠实地记录华尔街上所有金融衍生物、市场货品、新闻、报表和广告的变动状况,给全球经济界人士提供关于世界经济风云深入详尽的气象报告。直到2007年8月,《华尔街日报》所属的道琼斯公司被默多克新闻集团以56亿美元高价收购后,《华尔街日报》出版人戈登•格罗维茨还在第二天发表了一封名为“新闻传统不会改变”的读者公开信。在信中他这样写到:任何买家都应当知道,道琼斯的价值在于读者对于其品牌和新闻的信任。事实上,新闻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默多克同班氏家族谈判时讨论的第一个主题,就是新闻准确和独立的重要性。最终,新闻集团和班氏家族以《道琼斯行为准则》为模板,就一些新闻标准达成了一致,主要内容包括:1、事实应当准确、公正;分析代表了《华尔街日报》的独立判断,而不是自己,或者所有者、来源、广告客户及信息提供商的喜好;2、观点只代表了《华尔街日报》自己的编辑哲学,也就是“自由人类,自由市场”;3、任何编辑工作都不应有隐藏的议程;涉及新闻集团商业利益的报道也应保证准确性和公正性》。由此可见,独立性在《华尔街日报》人的心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分量。在面临被收购的情况下,其所有者关心的不是身价码的高低,而是这张有着百年声誉的财经日报能否在今后的运作中不受资本的影响而继续保持它高贵的独立性。为此,班氏家族与默多克最终达成了一项协议:成立一个由五名成员组成的特别委员会,负责确保道琼斯出版物和服务的新闻真实性。第三章

国内财经新闻报道的发展现状主要内容:1、国内财经新闻报道的发展历程2、国内财经新闻报道的特色:新颖的报道理念娴熟的市场运作指导性大大加强3、财经新闻报道中的问题4、财经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有待加强第一节国内财经新闻报道的发展历程我国财经新闻报道的出现和发展历程是我国近三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一种折射。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仅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局部开放到全方位开放,从公有制占绝对主导到多种所有制蓬勃发展的一系列变革,而这些变化给我国财经新闻的产生和发展都烙上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同样,财经新闻在我国从无到有,从简单到逐步深化的过程也忠实地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全过程。一、 经济新闻的出现中国财经新闻报道一开始是以经济报道的形式出现的。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为响应国家号召,宣传国家经济政策,引导全国人民解放思想,正确看待商品领域的流逝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新观念新举措,先后出现了一批具有启蒙色彩的经济类报纸。比如197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创办了第一份经济类报纸——《市场报》,80年代初又出现了《经济参考报》、《经济日报》等。这类媒体大都由权威部门创办,在运营模式上有很浓厚的行政机关色彩,对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进行报道时,往往首先着眼于政治,因此很难从把握新闻事件对市场屮各利益主体的影响上来解读各种财经信息,所以该类媒体的财经新闻报道给读者的感觉是离生活较远,实用性不强。当然,这也是符合当吋屮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状况的。这些经济类报纸在20世纪80年代对于宣传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让人们熟悉和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是很存帮助的,没有它们的开路,就不会有后来的财经新闻。二、90年代狭义财经新闻即证券新闻的诞生和蓬勃发展1992——2000年是以证券、金融类报纸出现为标志的狭义财经新闻时期。1991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上海时就一针见血的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这句话非常精辟地阐明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性。同吋,他以独特的眼光和非凡的魄力,推进了深交所和上交所的成立,为屮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掀开了最重要的篇章。随着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奋斗目标,和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入宪法,我国经济发展开始驶入快车道,我国由世界第三经济体迅速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丝绸之路的提出和丝路沿线国家的不断加入和贸易往来的不断深化、亚洲基础建设开发银行的成功运作、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等等,都为我国财经新闻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诞生和成长,《上海证券报》(1991年6月创刊)、《中国证券报》(1992年10月创刊)、《证券时报》(1993年11月创刊)三大证券报先后创刊,成为中国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报纸。它们凭借专业、权威的新闻报道,在中国资本市场树立了较大的影响力,类似于早期的美国《华尔街日报》和英国的《金融时报》。三大证券报集中关注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中国资本市场,报道初步意义上的财经新闻,但受众群基本上仅限于股民,所以这类证券新闻无论是从报道范围还是受众范围来看都只是狭义上的财经新闻。但对于刚刚步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人们来说,熟悉金融、证券、债券等报道,了解汇率、利率、贷款政策等热门话题,极大的锻炼了人们进行投资、理财等经济活动的能力,为下一步迈入新财经时代做好了铺垫。三、21世纪以来新财经媒体的诞生和财经新闻的真正兴起1998年,我国经济由短缺转为过剩,同时为消除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在这一背景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开始真正凸现;另一方面,我国证券市场在经历了几番牛熊交替后不断成熟起来,投资主体多元化,并在市场的磨砺下,其经济行为日趋理性和成熟。这时,仅限于股市技术层面的信息己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宏观政策、行业前景和公司整体运作状况等方而的全部信息及综合分析报告就成为人们投资决策的首选。尤其是在跨入新世纪、加入WT0后,新兴的财经媒体凭借强大的资金后盾和市场化的运作迅速诞生,开始了为各层次市场经济主体提供投资理财信息的广义财经新闻的新时期。这是以《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为代表的新财经报纸的诞生为标志的,所谓新财经报纸指的是在充分细分受众和市场的基础上,以新闻和财经双重视角审视经济新闻,并且在新闻理念、市场观念、报道方式、运作模式等方面皆有别于传统经济类报纸、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型经济类报纸。具体来说,它们的报道代表了我国财经新闻较为成熟的形态,集中体现了财经新闻的特点:1、其目标读者是与经济和市场紧密相关的参与者、管理者、研究者,其报道始终以资本市场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因此,其处理新闻信息的方式更加财经化,更注重其中涵盖的利益、机会、趋势等;2、在注重背景、故事和观点三要素的同时,更敢于提供对于新闻事件的独家判断及深入剖析,显现出各自独特、鲜明的个性;3、它们的运作高度产业化、市场化,并以取得利润为目标。这些特点使得它们不愧于“新财经报纸”之称。从长远来看,它们的诞生对中国新闻业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这不仅是因为未来屮国主流财经报纸极有可能从这些先锋类财经报纸中产生,更为重要的是,它们给中国新闻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报道经营、管理及运作的理念。国内三大财经媒体介绍(―)《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报》(ChinaBusiness,原名《专业经济报》)创刊于1985年,作为经济类周报的“老大哥”,它既见证了中国市场经济的主要发展历程,同时本身又置身于市场发展中几经沉浮,直到1996年实行市场化运作后才找准定位和感觉,将目标受众定在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上,使得发行量和广告收入每年平均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很快成就了新财经报业的领袖地位,其口号是“经营成就价值”。《中国经营报》的成功得益于其正确的定位,以相对中、微观的新闻视角为切入点,关注新闻的背景、发展和深层次原因,偏重于满足“符合商业运作规律”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投资方面的需求,这一定位吻合了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环境和趋势。国内三大财经媒体介绍

(二)《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1月1曰,南方报业集团借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契机,强力推出《21世纪经济报道》(21CenturyBusinessHerald)。它的受众人群更为广泛,主要是面向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推崇“新闻创造价值”的理念,同时运用集团下《南方周末》的发行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很快就以信息量大、报道尖锐的鲜明特色站稳了市场。《21世纪经济报道》是南方报业集团下属中国最大的商业报纸媒体,是中国商业报纸的领导者。致力于服务最优秀的人群,是在世界经济界最受关注的中国经济类日报。全国三大经济类报纸之一。南方系新闻媒体之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下属子报系,旗下除了品牌旗舰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外,还有《21世纪商业评论》和21世纪网等品牌媒体以及战略合作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目前《21世纪经济报道》一周五期,工作日出版。发行量逾75万份/次。它以分析国际形式、透视中国经济、观察行业动态、引导良性发展为目的,即时有效地反映世界经济格局及变化,跟踪报道中国企业界的动态与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注重新闻事件本身的价值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意义,往往从全球的意义、历史的眼光来审视中国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2003年1月1日,该报率先由周刊变成一周两期;在缩短出报时间后,由于人员、广告等因素的影响,报纸面临了报道水平下降、读者严重流失的危机。2004年《第一财经日报》的横空出世,又抢占了中国第一张财经日报的先机。因此,《21世纪经济报道》放慢了日报化进程,着重理顺内部管理和提高报道质量,到2006年才又小心翼翼的将报纸由一周两期改为一周三期,每逢周一、周三、周五出版。2008年新年伊始,《21世纪经济报道》全新改版,一周五期,终于完成了从周报到日报的跨越,在每个工作日为读者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商业资讯。主动根据市场需求创新改版,连续推出广受读者欢迎的政经、评论、研究以及产经与商业等版块,满足阅读的深层需求。连续四年推出百版年终特刊,开创财经报纸年度特刊神话,成为年度不可逾越之新闻高度。成功策划“中国区域经济系列报道”,获得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撰文表扬。文章指出:《21世纪经济报道》区域经济系列报道在浙江、北京、天津、湖南、四川、海南、山西、安徽、沈阳、福建、吉林等省市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得到相关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文章号召其他媒体借鉴并发扬《21世纪经济报道》在该系列报道中向前看、鼓士气、促发展、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对发展过程中暂时出现的问题采取“负面新闻正面化”的积极报道方式。荣誉:《21世纪经济报道》入选“2004中国最具价值500品牌”,成为唯一上榜的财经报纸。同年当选“莱卡风尚大奖”之最新锐媒体。2005年,包括“第一访谈”等栏目在内的《21世纪经济报道》的内容多次获得中宣部点名表扬。显示了媒体对热点问题比较快速的反应能力,既得到读者欢迎,也提高了影响国际舆论的主动性,增强了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确立2006“一周三期”的重大策略,新闻更客观,资讯更新鲜。“中国商业报纸领导者”风范再次得到充分体现。2008年全新改版,每周五期。同年1月1日开放21经济网,设立今日焦点、即时新闻、特别报道等栏目,迈出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扩展的试探性一步。但由于网站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报纸,实际上只是充当网络版报纸的角色。2009年该网站进行两次重要改版,增开记者博客、大声等有特色的栏目,逐渐脱离报纸影响成长为有影响力的独立媒体。2016年12月12日上午10:25分21世纪报系总经理刘健东在南方报社大院坠楼身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开展行政调查,经查:《21世纪经济报道》存在采编和经营不分等违规问题。总局在调查核实基础上,于2015年4月28日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进行整顿,要求其全面加强该报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加强采编和经营管理,全面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管理。国内三大财经媒体介绍

(三) 《经济观察报》2001年4月,《经济观察报》(TheEconomicObserver)由山东三联集团投资4000万,创办了国内第家由商业企业控股的财经报纸。它的社长赵力、总编何力、副总编刘坚全都来自经济类报纸的摇篮——《中华工商时报》,因此沿袭了《中华工商时报》的风格,以评论见长,旨在用理性的思维剖析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并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中萃取最核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