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阅读 《宋史》 专题练习 (解析)_第1页
2024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阅读 《宋史》 专题练习 (解析)_第2页
2024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阅读 《宋史》 专题练习 (解析)_第3页
2024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阅读 《宋史》 专题练习 (解析)_第4页
2024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阅读 《宋史》 专题练习 (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4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宋史》专题练习(解析)2024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宋史》专题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夷简,字坦夫,先世莱州人。夷简进士及第,补绛州军事推官,稍迁大理寺丞。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至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夷简请缓其役从之又言:“盛冬挽运艰苦,须河流渐通,以卒番送。”真宗曰:“观卿奏,有为国爱民之心矣。”擢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大内火,百官晨朝,而宫门不开。辅臣请对,帝御拱辰门,百官拜楼下,夷简独不拜。帝使人问其故,曰:“宫廷有变,群臣愿一望清光。”帝举帘见之,乃拜。诏以为修大内使。内成,进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辞仆射,乃兼吏部尚书。初,荆王子养禁中,既长,夷简请出之。太后欲留使从帝诵读,夷简曰:“上富春秋,所亲非儒学之臣,恐无益圣德。”即日命还邸中。太后崩,帝始亲政事,夷简手疏陈八事,曰:正朝纲,塞邪径,禁货赂,辨佞壬,绝女谒,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其劝帝语甚切。仁宗久病废朝。一日疾差,思见执政,坐便殿,急召二府。吕许公闻命,移刻方赴,同列赞公速行,公缓步自如。既见,上曰:“久病方平,喜与公等相见何迟迟其来?”公从容奏曰:“陛下不豫,中外颇忧。一旦急召近臣,臣等若奔驰以进,恐人惊动。”上以为得辅臣体。自仁宗初立,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夷简之力为多。其后元昊反,四方久不用兵,师出数败;契丹乘之,遣使求关南地。颇赖夷简计画,选一时名臣报使契丹、经略西夏,二边以宁。夷简当国柄最久,虽数为言者所诋,帝眷倚不衰。然所斥士,旋复收用,亦不终废。其于天下事,屈伸舒卷,动有操术。后配食仁宗庙,为世名相。始,王旦奇夷简,谓王曾曰:“君其善交之。”卒与曾并相。后曾家请御篆墓碑,帝因惨然思夷简,书“怀忠之碑”四字以赐之。

(节选自《宋史吕夷简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中,正确的一项是()

A.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至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夷简请缓/其役从之/

B.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至/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夷简请缓/其役从之/

C.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至/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夷简请缓其役/从之/

D.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至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夷简请缓其役/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真宗,北宋皇帝赵恒的庙号。中国帝王驾崩后都取有庙号,如“汉武帝”即为西汉刘彻的庙号。

B.春秋,指年龄“富春秋”即年华正盛。其与《苏武传》中“陛下春秋高”中的“春秋”意思相同。

C.同列,即同一班列的,地位相当的。其与《屈原列传》中“上官大夫与之同列”的“同列”同义。

D.配食,即附祭,配享。文中指夷简受赏袝祀于帝王宗庙。配享太庙是古代臣子很高的一项荣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一开始荆王子在皇宫中生活,吕夷简却建议让他离开皇宫,这与太后的想法出现了矛盾。吕夷简以侍读之人应为儒士作借口陈述了理由,最终王子还是离开了皇宫。

B.宋仁宗有一次病愈后召见有关官员。吕夷简奉旨入宫却没有立刻动身,路上又故意缓步而行。皇帝不解,他从稳定政局和人心的角度解释了原因,受到宋仁宗赞赏。

C.宋仁宗登基后的多年间,天下太平,吕夷简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他推选人才回复契丹治理西夏收效甚好。尽管如此,他也曾经多次被诋毁,甚至被皇帝所斥受贬。

D.吕夷简为臣、为官可谓鞠躬尽瘁而又能屈能伸、舒卷自如,在当世即被称为名相。他去世后,王曾家族请求皇帝为之题写墓碑,皇帝凄然动情,亲题了“怀忠之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句子分别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旦奇夷简,谓王曾曰:“君其善交之。”卒与曾并相。

(2)陛下不豫,中外颇忧。一旦急召近臣,臣等若奔驰以进,恐人惊动。

(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4)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策①,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乐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悻、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数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②法。以亲嫌,遂移戎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隆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子诗,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满灊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选自《宋史·黄庭坚传》,有删改)

①盐策:征收盐税的政策法令。②骫(wěi):曲,枉。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

B.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

C.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

D.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古代指调动官职,一般指职位的升迁,表示升官的词有擢、拔、陟、升、进。

B.庐墓,古人于父母或师长去世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谓之庐墓。

C.服除,即脱去丧服。丧服指为哀悼亡者而穿的服装。古人用“服除”来表示守丧期未满。

D.出,也叫“出官”,古代官员由京城到地方任职为“出”,由地方到京师做官则为“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庭坚幼时就聪明过人,读书很快就能背下来,他舅舅对他的才能惊讶不已,认为他才智出众。黄庭坚后来考中进士,其才华深受文彦博、苏轼等人的赏识。

B.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修订《神宗实录》,他据实直书,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陷并盘问。面对盘问,他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因此被一再贬官,但他处之泰然。

C.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指使陈举抓住黄庭坚所作的《荆南承天院记》中的问题来诬陷他,黄庭坚因此又被除名管制,于六十一岁时去世。

D.前三段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黄庭坚的生平、性格等方面,最后一段重点介绍他的文学方面的成就。该传记材料翔实,结构清晰,较为真实地展示了黄庭坚的风貌。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

(2)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纯仁字尧夫,中皇祐元年进士第,调知武进县,以远亲不赴;易长葛,又不往。仲淹曰:“汝昔日以远为言,今近矣,复何辞?”纯仁曰:“岂可重于禄食,而轻去父母邪?虽近,亦不能遂养焉。”仲淹门下多贤士,纯仁皆与从游。昼夜肄业,至夜分不寝,置灯帐中,帐顶如墨色。仲淹没,始出仕。知襄邑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凡牧地隶县,自纯仁始。纯仁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纯仁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议,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或曰:“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纯仁曰:“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邪?”哲宗既召章惇为相,纯仁坚请去、遂知颖昌府。入辞哲宗曰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明年又贬永州安置时疾失明、闻命怡然就道、或谓近名、纯仁曰:“七十之年,两目俱丧,万里之行,岂其欲哉?但区区之爱君,有怀不尽、若迎好名之嫌、则无为善之路矣。”每戒子弟毋得小有不平,闻诸子怨章惇,纯仁必怒止之,江行赴贬所、舟覆、扶纯仁出、衣尽湿、顾诸子曰∶“此岂幸惇为之哉?”既至永,韩维责均州,其子诉维执政日与司马光不合,得免行。纯仁之子欲以纯仁与光议役法不同为请,纯仁曰:“吾用君实荐,以至宰相,昔同朝论事不合则可、汝辈以为今日之言,则不可也。”其子乃止。纯仁乞归许养疾,微宗不得已许之。每见辅臣问安否,乃曰:“范纯仁、得一识面足矣。”

(节选自《宋史·范纯仁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入辞哲宗/曰/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明年/又贬永州安置/

B.入辞/哲宗曰/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明年/又贬永州安置/

C.入辞哲宗/曰/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明年又贬/永州安置/

D.入辞/哲宗曰/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明年又贬/永州安置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肄业,古代指修习课业,与今天通常所说的“肄业”含义不相同。

B.宰相,古代对君主负责、总揽政务的人,在不同朝代名称有所不同。

C.区区,小,少,自称谦词,文中意与“感君区区怀”之“区区”相同。

D.乞归,请求辞职回乡,属于自请退职,意思相同的还有“乞骸骨”。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纯仁侍亲至孝。进士及第后,朝廷两次授官他都不赴任,他认为养亲重于禄食,故而在父亲去世前,他以居家肄业和交游贤人为主。

B.范纯仁执法刚正。天子宿卫牧马践踏百姓庄稼,他处以杖刑,主事者请求劾治其罪,他据理力争免于受罚,还改变了牧地隶县的惯例。

C.范纯仁大公无私。他担任宰相时,举荐人才,只以天下公议为凭据,不少正直之人得到朝廷重用,但所荐之人并不知道是他举荐的。

D.范纯仁忠恕兼备。他被贬永州,当时已双目失明,但得到诏令即怡然赴任;他与章惇政见不合,儿子们怨恨章惇,他却生气加以制止。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

(2)昔同朝论事不合则可,汝辈以为今日之言,则不可也。

13.范纯仁贬永州安置,“闻命怡然就道”,有人认为他“近名”,他回驳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载读其书,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老,累年究极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一夕,二程①至,与论《易》,次日语人曰:“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撤坐辍讲,与二程语道学之要,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于是尽弃异学,淳如也。

举进士,为祈州司法参军、云岩令。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每月吉,具酒食,召乡人高年会县庭,亲为劝酬。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因问民疾苦,及告所以训戒子弟之意。

熙宁初,御史中丞吕公著言其有古学,神宗方一新百度,思得才哲士谋之,召见问政道,对曰:“为政不法三代者,终荀道也。”帝悦,以为崇文院校书。

移疾屏居南山下,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直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敝衣蔬食,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大蔽也。故其学尊礼贵德、乐天安命,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黜怪妄,辨鬼神。其家昏丧葬祭,率用先王之意,而傅以今礼。

因吕大防之荐,诏知太常礼院。与有司议礼不合,复以疾归,中道疾甚,沐浴更衣而寝,旦而卒。贫无以敛,门人共买棺奉其丧还。翰林学士许将等言其恬于进取,乞加赠恤,诏赐馆职半赙。

载学古力行,为关中士人宗师,世称为横渠先生。著书《西铭》曰:“乾称父而坤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程颢尝言:“《西铭》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自孟子后盖未之见。”

嘉定十三年,赐谥曰明公。淳祐元年封郿伯,从祀孔子庙庭。

(选自《宋史·张载传》,有删节)

①二程:即程颐、程颢,他们兄弟二人都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直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

B.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直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

C.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直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

D.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直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

B.太常礼院,官署名。唐朝始置,属太常寺。掌教礼仪,事许专达。

C.赙,本义是指“资助”,文中指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

D.谥,谥号是对死去的地位很高的人的评定,一般是表述褒扬的情感。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载天资聪明,谦虚好学。他投书范仲淹,范认为他能成大器,勉励他弃武从文,多钻研儒学;他极力推崇二程对《易》的研究,认为他们与自己各有千秋。

B.张载以民为本,导民向善。他在作云岩县令时,处理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每月吉日,召集乡里老人到县衙聚会,亲自劝酒招待,倡导社会良好风尚。

C.张载潜心苦读,教导学生。他称病隐居,整日端坐房中,俯读仰思,有心得就记下来,有时半夜坐起来,点上蜡烛书写,告诉弟子学习要以圣人的标准为要求。

D.张载学古力行,开宗立说。他学习古道身体力行,他认为天地充塞身体,百姓是同胞,万物是朋友,程颢称赞他的著作《西铭》与孟子的性善养气说“同功”。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

(2)其家昏丧葬祭,率用先王之意,而傅以今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克戬,字德祥,第进士,知吴县。吴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使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堇来攻,纵兵四掠。克戬毕力扞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亡去。论功加直秘阁。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克戬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乃益厉兵儆守。金兵破平遥,遣二使持书谕克戬,焚不启。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于朝,不报。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杀都监贾亶,克戬犹帅众巷战。金人募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谥忠确。

(选自《宋史·张克戬传》,有删改)

18.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以:根据,依靠

B.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戍:守卫,驻扎

C.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固:坚决,坚定

D.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缒:用绳子拴着把人从上往下送

19.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克戬是本文立传纪念的抗金志士,中华民族向来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国挺身而出,如鲁迅撰文纪念的刘和珍君,就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正如鲁迅的名言:“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B.“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亦称作五音,故有成语“五音不全”。

C.古代“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为月中,“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十月朔”即为十月初一。

D.《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这些和《史记》一样用编年体写作的史书被称为“正史”。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克戬知任吴县期间,制裁了向来飞扬跋扈的当地大姓豪富,得到朝廷认可,被授予卫尉丞官职。

B.十二月,金兵包围了太原,派遣大将银朱孛堇前来攻打汾州,放纵士兵四处掠夺。张克戬拼尽全力阻击抵御敌人。

C.在太原被围、汾州危急的情况下,张克戬召令士兵和百姓,表明自己要与城池共存亡。金兵派遣使臣送劝降书,张克戬看都没看,就焚烧了书信。

D.在张克戬自杀后,金兵将领将他埋葬在后园里,设祭坛排列拜祭,并为他修了一座庙。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亡去。

(2)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于朝,不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馀,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会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乾道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乃奏疏曰:“乞依广东摧锋、荆南神劲、福建左翼例,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止拨属三衙、密院,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庶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诏委以规画,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庆元四年,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德祜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

2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

B.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

C.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

D.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奉表即上表,进呈奏表。文中辛弃疾奉表归顺南宋,可见奉当有用手恭敬地捧着的意思。

B.井邑指城镇或乡村,又称故里。语出《周礼·地官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C.缗钱是用绳穿成串的钱,又专指以千文结扎成串的铜钱。汉代作为计算税课的单位。

D.少师为官职名,是君主的辅弼之官。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师。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疾恶如仇,能够不徇私情。与辛弃疾有交往的义端窃取了耿京的帅印逃跑,辛弃疾揣测义端必定会前往金营报告,就急忙追赶抓住了他,取了他的首级。

B.辛弃疾持论劲直,毫不迎合他人。他与皇帝一样,都有收复中原的愿望,在接受皇帝的问话时,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是因为他论述南北的形势,不迎合他人。

C.辛弃疾远见卓识,敢于献言献策。少数民族骚扰湖南时,他认为应当充实朝廷的军备,并上疏朝廷,希望组建“飞虎军”,让少数民族知道朝廷有军威,望军威惧怕而降服。

D.辛弃疾坚毅果敢,有过人的胆识。修建飞虎营栅时他被弹劾,皇上下金字牌让他停止,他藏起金字牌,尽快完工后陈述本末,画图进献,消除了皇上的疑虑。

2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成现代又语。

(1)草窃间作,岂惟凡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

(2)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初,仲淹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士大夫持二人曲直,交指为朋党,及陕西用兵,天子以仲淹士望所属,拔用之。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而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核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然更张无渐,规摹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倖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会边陲有警,因与枢密副使富弼请行边。于是,以仲淹为河东、陕西宣抚使,赐黄金百两,悉分遗边将。麟州新罹大寇,言者多请弃之,仲淹为修故砦,招还流亡三千余户,蠲其税,罢榷酤予民。又奏免府州商税,河外遂安。比去,攻者益急,仲淹亦自请罢政事,迁以为资政殿学士、陕西四路安抚使、知邠州。其在中书所施为,亦稍稍沮罢。以疾请邓州,迁给事中。徙荆南,邓人遮使者请留,仲淹亦愿留邓,许之。寻徙杭州,再迁户部侍郎,徙青州。会病甚,请颍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赠兵部尚书,谥文正。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论曰: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诸葛孔明草庐始见昭烈数语,生平事业备见于是。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2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倖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

B.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倖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

C.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倖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

D.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倖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

2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朋党,封建社会中官员们为压制、打击政敌,利用同门、同乡、同年等多种关系结成的利益集团。

B.河东,地名。黄河以东的地区。秦汉曾设河东郡,唐置道,宋置路,亦皆称为“河东”。下文的“河外”有时指黄河之南,有时指黄河之西,有时指黄河之东,与河内相对。

C.论,评论。一般指史传文后面的评论性文字,主要是传记对传主一生功过是非的评价和总结。

D.弘毅,出自《孟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朱熹集注:“弘,宽广也;毅,强忍也。”

2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以治理天下为己任,致力改革,削减冗滥,考核审查官吏,日夜谋划实现天下太平。但是他的改革涉及面太大,评论的人认为无法实行。

B.麟州遭到敌寇侵扰,范仲淹整修旧要塞,招回流亡百姓,免除他们的赋税,允许百姓卖酒,又上奏朝廷免除府州的商税,黄河以外的地区于是得以安定。

C.范仲淹曾有多次调动,先后任邠州、邓州知州和给事中等职。调任荆南时,邓州百姓拦住使者请求留任范仲淹,范仲淹也愿意留邓州,朝廷答应了这一要求。

D.传记认为,北宋是一个不乏明君和贤臣的朝代,范仲淹就是贤臣中的代表,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可与古人媲美。

2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

(2)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人。幼颖异,入太学,中进士第。徽宗亲制《君臣庆会阁诗》,群臣皆赓进,惟藻和篇,众莫能及。寻除《九域图志》所编修官,再迁著作佐郎。时王黼与藻同舍,素不咸,出通判宣州,提点江州太平观,投闲凡八年,终黼之世不得用。

高宗践祚,召试中书舍人。帝以所御白团扇,亲书“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十字以赐,缙绅艳之。属时多事,诏令类出其手。尝论诸大将拥重兵浸成外重之势且陈所以待将帅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又言:“崇、观以来,赀结权幸,奴事阉宦,与开边误国,得职名自观文殿大学士而下直秘阁、官至银青光禄大夫者,近稍镌褫,而建炎恩宥,又当甄复,盍依国初法,止中大夫。”

绍兴元年,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以颜真卿尽忠唐室,尝守是邦,乞表章之,诏赐庙忠烈。又言:“古者有国必有史,古书榻前议论之辞,则有时政记,录柱下见闻之实,则有起居注,类而次之,谓之日历,修而成之,谓之实录。今逾三十年,无复日历,何以示来世?乞即臣所领州,许臣访寻故家文书,纂集元符庚辰以来诏旨,为日历之备。”制可。史馆既开,修撰綦崇礼言不必别设外局,乃已。郡人颜经投诉其敷籴军食,遂贬秩停官。

六年,修撰范冲言:“日历,国之大典,比诏藻纂修,事复中止;恐遂散逸,宜令就闲复卒前业。”诏赐史馆修撰餐钱,听辟属编类。八年,上所修书,自元符庚辰至宣和乙巳诏旨,凡六百六十五卷。藻再进官,其属鲍延祖、孟处义咸增秩有差。言者论其为蔡京、王黼之客,夺职居永州,累赦不宥。

秦桧死,复职,官其二子。二十八年,《徽宗实录》成书,右仆射汤思退言藻尝纂集诏旨,比修实录,所取十盖七八,深有力于斯文。诏赠端明殿学士。

(节选自《宋史·汪藻传》)

3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论诸大将/拥重兵浸成外重之势/且陈所以待将帅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

B.尝论诸大将拥重兵/浸成外重之势/且陈所以待将帅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

C.尝论诸大将拥重兵/浸成外重之势/且陈所以待将帅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

D.尝论诸大将/拥重兵浸成外重之势/且陈所以待将帅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

3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以后是传授儒家经典、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B.紫诰:指诏书。古时诏书盛以锦囊,以紫泥封口,上面盖印,故称。黄麻:古代诏书用纸。亦借指诏书。

C.秩:可指官员的官阶、品级。“贬秩”指官员降级,“增秩”指官员加级,“秩满”指官员品级到了最高级。

D.元符庚辰:这里兼用年号、干支纪年。从汉武帝起,皇帝开始有年号。干支可以用来纪年、纪月、纪日。

3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汪藻文才出众。群臣纷纷为徽宗亲自编制的诗写和诗进呈,只有汪藻写的无人能及;时值国家多事,当时的诏令多出自他之手。

B.汪藻仕途坎坷。他与同舍的王黼不合,在整个王黼当权的时期不被重用;后来还被谏官以做过蔡京、王黼的门客为由夺去官职。

C.汪藻正直敢言。他建言,对于那些贿赂当权、侍奉宦官、开边误国却取得职位的官员,应依照国初的惯例,授予官职不可过高。

D.汪藻致力史学。他亲自参与编修《九域图志》《徽宗实录》。绍兴八年,汪藻呈上他主持编撰的实录,他和僚属都因此得到嘉奖。

3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颜真卿尽忠唐室,尝守是邦,乞表章之,诏赐庙忠烈。

(2)日历,国之大典,比诏藻纂修,事复中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齐贤,曹州冤句人。太宗擢进士,齐贤以大理评事通判衡州。自荆渚至桂州,水递铺夫数千户,困于邮役,衣食多不给,论奏减其半。六年,为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冬,改右补阙,加正使。初,李氏据有江南,民户税钱三千已上者户出丁一人,黥面,自备器甲输官库,出即给之,日支粮二升,名为义军。既内附,皆放归农。至是,言者以为此辈久在行伍,不乐耕农,乞遣使选充军伍,并其家属送阙下。齐贤上言:“江南义军,例皆良民,横遭黥配,无所逃避。法贵有常,政尚清净,前敕既放营农,不若且仍旧贯。”齐贤居使职,勤究民弊,务行宽大,江左人思之不忘。初王延德与朱贻业同掌京庾欲求补外流沆为请于齐贤齐贤以闻太宗以延德尝事晋邸怒其不自陈而干祈执政召见诘责真宗即位,召拜兵部尚书。尝从容为上言皇王之道,而推本其所以然,且言:“臣受陛下非常恩,故以非常为报。”时戚里有分财不均者更相讼,又入宫自诉。齐贤曰:“是非台府所能决,臣请自治。”上谕之。齐贤坐相府,召讼者问曰:“汝非以彼所分财多、汝所分少乎?”曰:“然。”命具款。乃召两吏,令甲家入乙舍,乙家入甲舍,货财无得动,分书则交易之。明日奏闻,上大悦曰:“朕固知非君莫能定者。”郊祀,加门下侍郎。景德初,从东封还,复拜右仆射。时建玉清昭应宫,齐贤言绘画符瑞,有损谦德,又违奉天之意,屡请罢其役。三年,出判河阳,从祀汾阴还,进左仆射。五年,代还,请老,以司空致仕。归洛,得裴度午桥庄,有池榭松竹之盛,日与亲旧觞咏其间,意甚旷适。七年夏,薨,年七十二。居相日,数起大狱,又与寇准相倾,人或以此少之。

(节选自《宋史·张齐贤传》)

34.下列对文电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主延德与朱贻业同掌/京庾欲求补外/沆为请于齐贤/齐贤以闻/太宗以延德尝事晋/邸怒其不自陈而干祈执政/召见诘责/

B.初/王延德与朱贻业同掌/京庾欲求补外/沆为请于齐贤/齐贤以闻/太宗以延德尝事晋邸/怒其不自陈而干祈执政/召见诘责/

C.初/王延德与朱贻业同掌京庾/欲求补外/沆为请于齐贤/齐贤以闻/太宗以延德尝事晋邸/怒其不自陈而干祈执政/召见诘责/

D.初/王延德与朱贻业同掌京庾/欲求补外/沆为请于齐贤/齐贤以闻/太宗以延德尝事晋/邸怒其不自陈而干祈执政/召见诘责/

3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氏,即南唐政权,传三世历一帝二主,开国皇帝李昪、中主李璟、后主李煜。

B.黥面,意为在脸上刺字、涂墨。在古代,多用为对犯人的刑罚,文中就是此意。

C.郊祀,古代君王于郊外举行祭祀天地活动,南郊祭天,北郊祭地,为百姓和国家祈福。

D.致仕,古代官员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还常用休致、乞骸骨等名称来指辞职归家。

3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齐贤为民请命。在衡州通判任上,上奏朝廷为驿传役夫减免了一半劳役;为了江南的百姓,又有理有据地驳斥了谏官的扰民言论。

B.张齐贤知恩图报。他表示受到皇帝特别恩遇,就要极力报答皇恩;曾受命处理外戚因分财不均而相互诉讼的案子,得到皇帝肯定和赞扬。

C.张齐贤受到器重。他曾从容淡定地为宋真宗讲解分析为皇之道,还多次跟随皇帝参加祭祀活动,先后担任兵部尚书、门下侍郎等要职。

D.张齐贤俭素清雅。他曾多次从谦虚等角度谏言皇帝停止兴建玉清昭应宫;退休回到老家,每日与亲戚朋友流连美景,饮酒赋诗,过着旷达闲适的生活。

3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法责有常,政尚清净,前敕既放营农,不若且仍旧贯。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任福字祐之。元昊反,除莫州刺史。既辞,奏曰:“河东地介大河,斥堠疏阔,愿严守备,以戒不虞。”仁宗善之,命知陇州,擢秦风路马步军副总管。诏陕西增城垒、器械,福受命四十日,而战守之备皆具。寻知庆州,复兼环庆路副总管。上言:“庆州去蕃族不远,愿勒兵境上,按亭堡,谨斥堠。”因经度所过山川道路,以为竣急攻守之备。帝益善之,听便宜从事。夏人寇镇戎军,福与子怀亮自华池凤川镇声言巡边。行至柔远寨,犒蕃部,即席部分诸将,攻白豹城。夜漏未尽,抵城下,四面合击。平明,破其城,焚巢穴,获牛马、橐驼七千有余。康定二年春,会安抚副使韩琦行边趋泾原,闻元昊谋寇渭州,琦亟趋镇戎军,尽出其兵,又募敢勇得万八千人,使福将之。以泾原路驻泊都监桑怿为先锋,都监武英、泾州都监王跬各以所部从福节制。琦戒福等并兵,出敌之后。福引轻骑数千,趋怀远城捺龙川,遇镇戎军西路巡检常鼎,与敌战于张家堡南,斩首数百。夏人弃马羊橐驼佯北,怿引骑趋之,福踵其后。谋传敌兵少,福等颇易之。薄暮,与怿合军屯好水川。追奔至笼竿城北,遇夏军,循川行,出六盘山下,距羊牧隆城五里结阵,诸将方知堕敌计,势不可留,遂前格战。俄伏发自山背下击士卒多坠崖堑相覆压怿战死敌分兵数千断官军后福力战身被十余矢有小校刘进者,劝福自免。福曰:“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尔。”挥四刃铁简,挺身决斗,枪中左颊,绝其喉而死。珪屡出略阵,阵坚不可破,英重伤,不能视军。敌兵益至,官军遂大溃。奏至,帝震悼,赠福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

(节选自《宋史·任福传》)

3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俄伏发自山背/下击士卒/多坠崖堑/相覆压/怿战死/敌分兵数千/断官军/后福力战身被十余矢/

B.俄伏发/自山背下击/士卒多坠崖堑/相覆压/怿战死/敌分兵/数千断官军/后福力战/身被十余矢/

C.俄伏发自山背/下击士卒/多坠崖堑/相覆压/怿战死/敌分兵/数千断官军后/福力战/身被十余矢/

D.俄伏发/自山背下击/士卒多坠崖堑/相覆压/怿战死/敌分兵数千/断官军后/福力战/身被十余矢/

3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东,古时多指今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地区,而“河西”即“河右”,泛指黄河以西地区。

B.总管,文中指宋朝的军事职官,以节度使充任,或以知府知州兼任,主管营防守御等军务。

C.平明,古人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天明时可称“鸡鸣”,日落时可称“平明”。

D.赠,文中指宋朝推恩大官重臣,把官爵授给已故的官员,而授予官员健在的父母称“封”。

4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福恪尽职守,未雨绸缪。授任莫州刺史后,任福建议加强河东守备,以防不测:兼任环庆路副总管时,勘察山川地形,以备缓急攻防所需,都得到皇帝赞许。

B.任福办事得力,行动果断。皇帝下诏增加陕西军备,任福领命后四十天就整备齐全:西夏侵犯镇戎军,任福声称巡边,在犒赏之时分派任务,随后乘夜围攻大胜。

C.任福临敌受命,敢于战斗。元昊预谋进犯渭州时,韩琦让任福统领新募勇士并指挥管辖各部;任福行军途中与夏军交战,歼敌数百,夏军败逃,任福紧追不舍。

D.任福明贵敢当,竭忠尽节。因探子回报敌兵人少,任福便放松警惕,结果落入圈套,激战时,小校刘进劝说任福独自脱身,任福却不避战败之责,决心以身殉国。

4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庆州去蕃族不远,愿勒兵境上,按亭堡,谨斥堠。

(2)珪屡出略阵,阵坚不可破,英重伤,不能视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少好学,父授诸子经,其兄未卒业,尧佐窃听已成诵。及贵,读书不辍。善古隶八分,为方文字,笔力端劲,老犹不衰。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朝邑县,会其兄尧叟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召还,直史馆、知寿州。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振数万人。后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祥符知县陈诂治严急,吏欲罪诂,乃空县逃去,太后果怒。而话连吕夷简亲,执政以嫌不敢辨。事下枢密院,尧佐独曰:“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诂由是得免。过郑,为郡人王文吉以变事告,下御史。中丞范讽动治,而事乃辨。初,太后遣宣者起浮图京兆城中,前守姜遵尽毁古碑碣充砖甓用,尧佐奏曰:“唐贤臣墓石,今十亡七八矣。子孙深刻大书,欲传之千载,乃一旦与瓦砾等,诚可惜也。其未毁者,愿敕州县完护之。”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

(节选自《宋史·陈尧佐列传》)

42.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

B.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

C.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

D.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

4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朔,地区名。“河朔”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中国古代把北方看作是万物之始,因此称北方为朔方,称黄河以北为河朔。

B.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也是科举测试的最高功名。明、清时,进士及第者分为三甲。

C.浮图,是对佛或佛教徒的称呼,也专指和尚。也作浮屠、佛图。文中与“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的“浮图”意思相同。

D.司空,古代职官,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徒合称“三有司”,宋代以司空为大官之加衔。

4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尧佐年少好学,强记善书。陈尧佐父亲教几个儿子学习经书,兄长还没有完成学业,他通过偷听就已能背诵,还善于书写古隶,笔力遒劲。

B.陈尧佐治水有方,造福百姓。以前钱塘江堤坝二年就毁坏,他放入柴薪装满泥土,使堤坝坚固耐用。

C.陈尧佐性格仁慈,体恤百姓。他任河东路转运使时,因土地贫瘠,百姓贫困,奏请朝廷免除当地百姓税收。

D.陈尧佐为官正直,敢于直谏。祥符知县陈诂治理严厉苛刻,下属官吏对其不满,就逃离使县为之一空,太后大怒,要惩处陈诂,只有陈尧佐据理力争。

4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振数万人。

(2)过郑,为郡人王文吉以变事告,下御史中丞范讽劾治,而事乃辨。

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以荫登第,调郴尉。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恪争之,令曰:“否将为君累。”恪曰:“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盗。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持节招纳夷人。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徙沧州。河决,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诏书嘉奖。乃上疏请暂免诸县租,等第振贷,以宽被水之民,民大悦。

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八月,进拜少宰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帝将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今当以死守社稷。”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

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乃以栗代相。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4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节招纳夷人持节:坚守气节。

B.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乘:登上

C.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洎:等到

D.今宜举景德故事故事:旧事,旧例

4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否将为君累若属皆且为所虏

B.衷甲以逆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帝注礼之甚渥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D.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4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恪为官公正,执政有方。为官期间,不怕受牵连,为人辩护;豪绅子弟因其言省悟自悔,夷人亦因其行扔下兵器服从命令。

B.唐恪忠于职守,敢于抗上。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拒绝了都水孟昌龄索要船只与士兵的要求,一心治理水患,保全了沧州城,受到皇上嘉奖。

C.唐恪缺少远见,主张和议。因为主张投降金兵,令勤王大军后退,所以跟从皇帝巡城时,被都城人拦住击打,骑马快跑才得脱身。

D.唐恪智谋不足,能力有限。曾建议皇帝放弃汴梁迁都洛阳,后遭到了开封尹何栗的反对,计谋不被采用,后被免去相位。

4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

(2)乃上疏请暂免诸县租,等第振贷,以宽被水之民,民大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康王(赵构)至相,飞因刘浩见,补承信郎。以铁骑三百往李固渡尝敌,败之。从浩解东京围,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河上。敌猝至,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乃独驰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迁秉义郎,隶留守宗泽。战开德、曹州皆有功,泽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以阵图。

康王即位,飞上书数千言,欲复中原。书闻,以越职夺官归。诣河北招讨使张所,所待以国士,借补修武郎,充中军统领。命从王彦渡河,至新乡,金兵盛,彦不敢进。飞独引所部鏖战,夺其纛而舞,诸军争奋,遂拔新乡。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夜屯石门山下或传金兵复至一军皆惊飞坚卧不动金兵卒不来食尽走彦壁乞粮彦不许。飞自知与彦有隙,复归宗泽,为留守司统制。

泽卒,杜充代之,飞居故职。杜充将还建康,飞曰:“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充不听,遂与俱归。时命充守建康,金人与李成合寇乌江,充闭门不出。飞泣谏请视师,充竟不出。金人遂由马家渡渡江,充遣飞等迎战,王燮先遁,诸将皆溃,独飞力战。

会充已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兀术趋杭州,飞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俘叛军首领四十余。察其可用者,结以恩遣还,令夜所营纵火,飞乘乱纵击,大败之。驻军钟村,军无见粮,将士忍饥,不敢扰民。金所籍兵相谓曰:“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

飞数见帝,论恢复之略。飞方图大举,会秦桧主和。时和议既决,桧患飞异己,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桧遣使捕飞父子。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

初,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诸首闻其死,酌酒相贺。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5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夜屯石门山下/或传金兵复至/一军皆惊/飞坚卧不动/金兵卒不来/食尽/走彦壁乞粮/彦不许

B.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夜屯石门山下/或传金兵复至/一军皆惊/飞坚卧不动/金兵卒不来/食尽/走彦壁乞粮/彦不许

C.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夜屯石门山下/或传金兵复至/一军皆惊/飞坚卧不动/金兵卒不来食/尽走彦壁乞粮/彦不许

D.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夜屯石门山下/或传金兵复至/一军皆惊/飞坚卧不动/金兵卒不来食/尽走彦壁乞粮/彦不许

5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阵图,古代军队作战时兵力部署、队形变化的图式,中国古代有十大阵图。

B.纛,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C.建康,是东吴、西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六代京师之地,今名南京。

D.莫须有,意为也许有,形容无中生有,罗织罪名。后用以表示凭空捏造诬陷。

52.下列对原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岳飞出生时有异象,黄河决堤他也逢凶化吉。年少有气节,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是文武全才。

B.岳飞勇猛善战,有韬略有胆识,多次克敌制胜。受到留守宗泽的赏识,并对他进行阵法指导。

C.岳飞意气风发,欲收复中原。无奈不是被人弹劾,就是有人不听进谏抑或临阵脱逃甚至投降。

D.岳飞治军严格,在将士见不到粮食时,依旧秋毫无犯,金兵都称“此岳爷爷军”,争相归附。

5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2)敌猝至,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所著《权书》、《衡论》、《机策》,文多不可悉录。《心术》曰: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覆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不动。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且夫天下之变,常伏于安,田文所谓“子少国危,大臣未附”,当是之时,而无腹心之臣,可为寒心哉!昔者,高祖之末,天下既定矣,而又以周勃遗孝惠、孝文;武帝之末,天下既治矣,而又以霍光遗孝昭、孝宣。盖天下虽有泰山之势,而圣人常以累卵为心故虽守成之世,而腹心之臣不可去也。宰相韩琦见其书善之,奏于朝,召试舍人院,辞疾不至,遂除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方奏未报,卒。赐其家缣、银二百,子轼辞所赐,求赠官,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蜀。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

(选自《宋史·苏洵传》,有删改)

5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

B.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

C.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

D.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

5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即《诗》《书》(《尚书》)《礼》《易》(《周易》)《论语》《春秋》。

B.泰山,又名岱宗等,如杜甫诗句“岱宗夫如何”,泰山是五岳之首,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帝王告祭的神山。

C.高祖,古代帝王庙号。文中的“高祖”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其他著名的高祖还有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D.秘书省,官署名。东汉时期设置,不同朝代管理事项有所不同,北宋前期掌常祭祀祝版,置判省事。

5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闭门苦读。苏洵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发愤学习,后来几次测试,都没有考中,于是将家中的书全部焚烧,关门闭户勤奋苦读。

B.苏洵受人赞赏。至和、嘉祐年间,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来到京师,他的二十二篇著述得到了翰林学士欧阳修的推荐。

C.苏洵熟悉兵道。苏洵认为:用兵崇尚正义,不正义的,虽有利也不应发兵;善于用兵的将领,要使士兵无所顾忌,却要有所依恃。

D.苏洵著作颇丰。苏洵著有《权书》《衡论》《机策》等文;与姚辟一起修礼书,编《太常因革礼》一百卷,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

5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竟效苏氏为文章。

(2)而圣人常以累卵为心,故虽守成之世,而腹心之臣不可去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居正少好学,有大志。清泰初,举进士不第,为《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逾年,登第。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弘肇虽怒甚,亦无以屈。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造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显德三年,迁左谏议大夫,擢判馆事。

宋初,迁户部侍郎。建隆三年,入为枢密直学士,权知贡举。初平湖湘,以居正知朗州。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翦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乾德初,加兵部侍郎。车驾将亲征太原,大发民馈运。时河南府饥,逃亡者四万家,上忧之,命居正驰传招集,浃旬间民尽复业。开宝八年二月,上谓居正等曰:“年谷方登,庶物丰盛,若非上天垂佑,何以及斯。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居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

太平兴国六年,因服丹砂遇毒,方奏事,觉疾作,遽出。至殿门外,饮水升余,堂吏掖归中书,已不能言,但指庑间储水器。左右取水至,不能饮,舆归私第卒,年七十。

居正气貌瑰伟,饮酒至数斗不乱。性孝行纯,居家俭约。为相任宽简,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自参政至为相,凡十八年,恩遇始终不替。

(节选自《宋史·薛居正传》)

5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广顺初/任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

B.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

C.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

D.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

5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明清时期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

B.户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户籍、税收、科举等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

C.车驾,既可指马车,又可指帝王乘坐的车,文中是天子的代称。

D.丹砂,古时人们把丹砂作为治病养生的药物,甚至作为长生的丹药。

6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居正志向远大,有公辅的器量。薛居正少有大志,举进士不第后作文宽解,文章寓意不同寻常,被人认为有公辅大臣的器量。

B.薛居正不畏权贵,为民伸张正义。有老百姓被史弘肇部下诬告违犯盐禁,论法当死,薛居正审讯后处罚了诬告者,触怒史弘肇。

C.薛居正勤于政事,积极为帝分忧。河南府闹饥荒,百姓大量外逃,致使运粮人数不够,薛居正奉命招抚百姓复业,此后更勤修政事。

D.薛居正服用丹砂,中毒不治而亡。薛居正服用丹砂,上朝奏事时丹毒发作,回家途中,因口不能言,未能及时喝水,半途而亡。

6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2)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缢而晋侯喜②,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凡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

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62.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6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测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6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湜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18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侯蒙直言评鉴得罪蔡京。皇帝让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得知后,司机报复了侯蒙。

D.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6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2)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胡宗愈字完大,举进士甲科,为光禄丞。叔宿为枢密副使,治平三年,罢为观文殿学士,得请知杭州。英宗问:“子弟谁可继者?”以宗愈对。召试学士院。

神宗立,以为集贤校理。久之,兼史馆检讨,遂同知谏院。修内①卒盗皇城器物,宗愈言:“唐长孙无忌不解佩刀入东上阁门,校尉论当死。今禁卒为盗,而入内都知②不能觉察,愿正其罪。”殿帅直庐在长庆门内,久而自置隶圉。宗愈曰:“严禁旅,所以杜奸宄也。奈何令私人得为之?万一凶黠者窜名其间,将不可悔。请易募老卒。”

王安石用李定为御史,宗愈言:“御史当用学士及丞杂③论荐又须官博士员外郎今定以幕职不因荐得之是殆一出执政意即大臣不法谁复言之”苏颂、李大临不草制,坐绌;宗愈又争之,安石怒,出通判真州。历提点河东刑狱、开封府推官吏部右司郎中。

元佑初,进起居郎、中书舍人、给事中,御史中丞。时更定役法,书成,衡校募不足者,听差入等户。宗愈言:“法责均一,若持两端,则于文有害。是乃差法,非募法也。请删之。”

哲宗尝问朋党之弊,对曰:“君子指小人为奸,则小人指君子为党。君子,盖义之与比者。陛下能择中立之士而用之,则党祸熄矣。”明日,具《君子无党论》以进。拜尚书右丞。于是谏议大夫王觌论其不当,而刘安世,韩川,孙觉等合攻之,朝廷依违。逾年,出觌润州,而言者愈力。乃罢为资政殿学士、知陈州,徙成都府,蜀人安其政。召为礼部尚书,迁吏部,卒,年六十六。赠左银青光禄大夫。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七卷》,有删改)

注:①修内:修内司,负责维修宫内建筑的机构。②入内都知:入内都知司,负责宫内安全事务的部门。③杂:知杂事,官名。唐代设置,以年老资深的御史充任,总管御史台庶务。宋代延续,至神宗元丰改制,方去“知杂事”之名。

6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当用/学士及丞杂论荐/又须官博士员外郎/今定以幕职不因荐得之/是殆一出/执政意即大臣不法/谁复言之/

B.御史当用学土及丞/杂论荐/又须官博士员外郎/今定以幕职/不因荐得之/是殆一出执政意即大臣不法/谁复言之/

C.御史当用/学士及丞杂论荐/又须官博士/员外郎/今定以幕职/不因荐得之/是殆一出/执政意即大臣不法/谁复言之/

D.御史当用学士及丞/杂论荐/又须官博士/员外郎今定以幕职不因荐得之/是殆一出执政意/即大臣不法/谁复言之/

6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科举测试的最高功名。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称号,二甲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称号。

B.元佑,年号,指纪年的名称。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帝在位期间也可以改元。

C.宗,庙号,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取的名号,一般开国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

D.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隋朝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科举学校,接待外宾等事务。

6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宗愈考中进士甲科,担任光禄丞。叔父胡宿要到地方任职时面对皇上的提问,推荐了胡宗愈,胡宗愈因此被皇帝召到学士院面试。

B.唐代长孙无忌不解佩刀进入东上阁门,校尉监察判其死罪。胡宗愈认为今禁卒偷盗皇城器物,入内都知也应对其严加处置。

C.元初年修订役法,役法修订完成,招募不足的衙校,听差划人等户。胡宗愈认为法贵平等,若持两种态度,则对法有害。

D.胡宗愈认为,君子指责小人互相勾结干坏事,小人指责君子结为党羽,如果皇上能选择中立之士任用,那么党祸就可以平息了。

6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严禁旅,所以杜奸宄也。奈何令私人得为之?万一凶黠者窜名其间,将不可悔。

(2)逾年,出现润州,而言者愈力。乃罢为资政殿学上,知陈州,徙成都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承规,字大方,楚州山阳人。建隆中补高班,太宗即位,超拜北作坊副使。会土民啸聚为寇,承规与知州乔维岳率兵讨定之。真宗即位,为胜州刺史,俄兼勾当群牧司。大中祥符初,议封泰山,以掌发运使迁昭宣使、长州防御使。会修玉清昭应宫,以承规为副使。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拜宣政使、应州观察使。五年,以疾求致仕。修宫使丁谓言:“承规领宫职,藉其督辖,望勿许所请,第优赐告诏,特置景福殿使名以宠之,班在客省使上。”仍改新州观察使,上作歌以赐。承规以廉使月禀归于有司,手诏褒美,复定殿使奉以给之。本名承珪,以久疾羸瘵,上为取道家易名度厄之义,改珪为规。疾甚,请解务还私第,听之。七月卒,年六十四。废朝,赠左卫上将军、镇江军节度,谥曰忠肃。承规事三朝,以精力闻,乐较簿领,孜孜无倦。自掌内藏仅三十年,检察精密,动著条式。又制定权衡法,语在《律历志》。性沈毅徇公,深所倚信,尤好伺察,人多畏之。上崇瑞命,修祠祀,饰宫观,承规悉预闻。作玉清昭应宫,尤为精丽。屋室有少不中程,虽金碧已具,必毁而更造,有司不敢计所费。二圣殿塑配飨功臣,特诏塑其像太宗之侧。承规颇好儒学,喜聚书,间接文士质访故实,其有名于朝者多见礼待,或密为延荐。自寝疾惟以公家之务为念,遗奏求免赠赙诏葬,上甚嗟惜之,遣内臣与鸿胪典丧,亲为祭文。

(选自《宋史》,有删改)

7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B.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C.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D.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71.下列对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