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涂家垴镇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狡辨绚丽迂回销声匿迹B.骤然漩涡缭绕平易进人C.浮燥眺望褶皱锋芒必露D.追溯翩然怠慢挑拨离间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排排巨浪接踵而来,它们翻滚着拥挤着咆哮着撕咬着,如千军万号滚滚而来。B.为保障游客权益,是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C.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的山如林,水如画,实在是美不胜收,让到过这里的游客无不叹为观止,连连称赞!D.一到晚上,这里到处播放乐曲,音量毫无节制,震耳欲聋,彻夜不息。3.(2分)下列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演讲稿的语言应该尽可能体现口语化、大众化的特点,尽量避免使用听众不熟悉的文言、方言或生僻词语。(删去“避免”)B.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使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删去“经过”或删去“使”)C.作者在文中记述了与友人游览勃朗峰,或浓墨重彩,或简笔勾勒,笔法多变,妙趣横生。(在“勃朗峰”后加上“的经历”)D.我们应当践行和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践行”与“树立”互换位置)4.(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勃朗峰》——马克·吐温——法国B.《卖炭翁》——白居易——唐代C.《马说》——韩愈——唐代D.《社戏》——鲁迅——《呐喊》5.(2分)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喧嚣缭绕袖手旁观名符其实B.嘹望浮燥招摇撞骗风云变幻C.狡辩苍劲自圆其说分崩离析D.喧哗墩实蜿蜒盘旋亭台楼阁6.(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静穆家眷风口浪尖人情世故B.沙砾浮燥袖手旁观多多益善C.衰竭赋予漫不经心风云变换D.狡辨帷幕亭台楼阁叹为观止7.(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皎洁震撼彷惶大彻大悟 B.迁徒沙砾演绎人情世故C.蠕动缭绕眺望漫不经心 D.奠定赋与缅怀不知所措8.(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雾霭驰骋自圆其说嘎然而止B.腐蚀潮汐世外桃园分崩离析C.喧腾浮燥轻歌曼舞瞬息万变D.漩涡羁绊震耳欲聋川流不息9、(4分)语言综合运用。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②对于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你的人生才会翻开新的一页。让我们昂起头,⑤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1)第①句有词语赘余的语病,应删去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2)第⑤句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④处有标点错误,请将修改方法写下来。(4)仿照第②句的句式,在③句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第②句形成对偶句。10、填空。(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________。(4)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达自己意志坚定、坚持正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6)《送友人》中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蜜蜂丰子恺①正在写稿的时候,耳朵近旁觉得有“嗡嗡”之声,间以“嘚嘚”之声。因为文思正畅快,只管看着笔底下,无暇抬头来探究这是什么声音。然而“嗡嗡”,“嘚嘚”,也只管在我耳旁继续作声,不稍间断。过了几分钟之后,它们已把我的耳鼓刺得麻木,在我似觉这是写稿时耳旁应有的声音,或者一种天籁,无须去探究了。②等到文章告一段落,我放下自来水笔,照例伸手向罐中取香烟的时候,我才举头看见这“嗡嗡”“嘚嘚”之声的来源。原来有一只蜜蜂,向我案旁的玻璃窗上求出路,正在那里乱撞乱叫。③我以前只管自己的工作,不起来为它谋出路,任它乱撞乱叫到这许久时光,心中觉得有些抱歉。然而已经挨到现在,况且一时我也想不出怎样可以使它钻得出去的方法,也就再停一会儿,等到点着了香烟再说。④我一边点香烟,一旁观它的乱撞乱叫。我看它每一次钻,先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然后直冲过去,把它的小头在玻璃上“嘚嘚”地撞两下,然后沿着玻璃“嗡嗡”地向四处飞鸣。其意思是想在那里找一个出身的洞。也许不是找洞,为的是玻璃上很光滑,使它立脚不住,只得向四处乱舞。乱舞了一回之后,大概它悟到了此路不通,于是再飞开来,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重整旗鼓,向玻璃的另一处地方直撞过去。因此“嗡嗡”“嘚嘚”,一直继续到现在。⑤我看了这模样觉得非常可怜。求生活真不容易,只做一只小小的蜜蜂,为了生活也须碰到这许多钉子。我诅咒那玻璃,它一面使它清楚地看见窗外花台里含着许多蜜汁的花,以及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同类,一面又周密地拦阻它,永远使它可望而不可即。这真是何等恶毒的东西!⑥因了诅咒玻璃,我又羡慕起物质文明未兴时的幼年生活的诗趣来。我家祖母年年养蚕。每当蚕宝宝上山的时候,堂前装纸窗以防风。为了一对燕子常要出入,特地在纸窗上开一个碗来大的洞,当作燕子的门,那对燕子似乎通人意的,来去时自会把翼稍稍敛住,穿过这洞。这般情景,现在回想了使我何等憧憬!假如我案旁的窗不用玻璃而换了从前的纸窗,我们这蜜蜂总可钻得出去。即使撞两下,也是软软地,没有什么苦痛。求生活在从前容易得多,不但人类社会如此,连虫类社会也如此。⑦我点着了香烟之后就开始为它谋出路。但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叫它不要在这里钻,应该回头来从门里出去,它听不懂我的话。用手硬把它捉住了到门外去放,它一定误会我要害它,会用螯反害我,使我的手肿痛的不能工作。除非给他开窗;但是这扇窗不容易开,窗外堆叠着许多笨重的东西,须得先把这些东西除去,方可开窗。这些笨重的东西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除去的。⑧于是我起身来请同室的人帮忙,大家合力除去窗外的笨重的东西,好把窗开开,让我们这蜜蜂得到出路。但是同室的人大家不肯,他们说,“我们做工都很疲倦了,哪有余力去搬重物而救蜜蜂呢?”⑨忽然门里走进一个人来和我说话。为了不能避免的事,我立刻被他拉了一同出门去,就把蜜蜂的事忘却了。等到我回来的时候,这蜜蜂已不见。不知道是飞去了,被救了,还是撞杀了。(选自《丰子恺散文》,有删改)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第②段加点的“才”字中读出了什么。2.结合语境,品味第⑤段中加点的“清楚地看见”“周密地拦阻”的表达效果。3.细读第⑥段,完成以下任务。(1)假如你是文中的燕子,你穿洞时为什么“把翼稍稍敛住”?请结合语境,描述当时的心理。(2)联系上下文,说说本段画线处的内容有什么作用。4.阅读第⑦段,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作者觉得为蜜蜂谋出路“很不容易”的几点原因。5.从全文看,如果删掉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文章结构也完整,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看法。12、(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脚下的流沙①放学回到家,母亲在院子里看到我回来了,抬头看了看我,皱起了眉头,说道:“怎么,放学后又到小河边玩去啦?”我心中慌乱地赶忙回答道:“没有啊,一放学我就回来了。”母亲听了,脸一下子拉下来了,她有些生气地说道:“你撒谎,你脚下的流沙告诉了我,你到小河边玩耍去了。”②母亲铿锵有力的一句话,吓得我赶忙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下,这一看,不禁令我大吃一惊,只见两只鞋边沾上了点点粒粒的沙子,没想到,这沾在鞋上的沙子,竟成了无可抵赖的证据。我无话可说,只好羞愧地低下了头。③母亲走了过来,拿来一双干净的鞋,让我将脚上的鞋换下来。母亲将那双鞋拿到水池边,边洗刷鞋上的流沙,边说道:“脚踩到哪儿,流沙就跟到哪儿,即使细小到你眼睛看不见,但别人也能看得见。流沙,就是一个人的足迹,也是一个人的人生。”④我惊讶地望着母亲,没想到,我那没有多少文化的母亲,竟说出了这么富有诗意的话来。那一刻,我感到母亲好聪明,甚至好伟大。那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第一次听到流沙这个词,原来流沙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它就像影子一样,如影随形,伴随在人的脚下。⑤一次,老师让同学们用“沙”这个字组词,班上同学大都组成了沙漠、沙发、沙子、沙滩、沙地……只有我一个组成了“流沙”这个词,当时课本上还没有学过这个词。老师特意在全班表扬了我,说这个词组得好,并问我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⑥我将那个鞋上沾有流沙的故事说给了老师听。老师夸我有一个智慧的妈妈。听到老师的夸赞,我心里充满了自豪和甜蜜。⑦二十多年后,同学聚会,许多同学还向我说起那个我在班上说过的流沙的故事。他们说,这么多年了,只要一看到自己鞋上沾上的那些流沙,他们就会想起我,想起我说过的那个故事。⑧我听了,感动莫名,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少年时,大家在一起的许多时光,都已淡忘、模糊了,但课堂上偶尔说过的这个故事,竟然让同学们记了几十年。触景生情,思绪万千,不能不令人感慨,心如潮涌……⑨长大了,我离开母亲,到过许多地方,并在很远的城里安了家。每次回家,母亲看到我,总是先低下头,看我脚上的鞋。我开始不明就里,问道:“妈,您在看什么呢?”⑩母亲认真地说道:“我在看你脚上的流沙,看你是否走错了道,沾上了不该沾上的流沙。”⑪母亲轻轻的一句话,惊出了我一身冷汗。孩提时的那一幕,像电影一样,又在眼前浮现,真真切切,忧如昨日。我下意识地在努力检索自己所走过的路,心中隐隐地有些忐忑和不安。⑫这么多年过来了,尽管母亲不在自己的身边,但我仿佛感到她一直就在自己的身边,她的一双眼睛一直在紧紧地盯着我脚下所走过的路,使我丝毫地不敢懈怠和放纵,生怕自己一招不慎,走错了路,脚下沾上了不该有的流沙。母亲说得对,人走到哪儿,流沙就跟到哪儿,无论自己行走的多么隐蔽,都隐藏不了脚下的流沙。⑬这世界上有一种孝,就是努力走好自己人生的路。可以平凡、可以寻常、可以贫穷,但绝不能走错了人生的路。只有走得正直、走得刚强,才是对母亲最大的孝。1.本文以“脚下的流沙”为线索讲述了哪几件事?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1)结合语境,说说第⑧段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但课堂上偶尔说过的这个故事,竟然让同学们记了几十年。(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每次回家,母亲看到我,总是先低下头,看我脚上的鞋。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⑬段画线句“这世界上有一种孝,就是努力走好自己人生的路。”的理解。4.标题中的“流沙”在文中有哪些含义?13、(12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小题。(颁奖词)青嵩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获奖致词)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驱,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青蒿呦呦。情感呦呦。生命呦呦。临来瑞典前,我曾经有一个想法,想带85株青蒿来到卡罗林斯卡学院,让它们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我怕在机场、海关遇上安检、植检的麻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想邀请85名参与过523项目的科学家来到瑞典,共同发布青蒿素的科研报告,但我怕诺贝尔奖基金会无法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最终,我决定还是一个人来,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取诺贝尔奖。1.“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中的青蒿和“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意思一样吗?2.屠呦呦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通过阅读材料,你认为她获奖的原因是什么,请把它写下来,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100字)三、写作。(50分)14、请以“那一次,我挺起了胸膛”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D【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A.狡辨-狡辩;B.平易进人-平易近人;C.浮燥-浮躁、锋芒必露-锋芒毕露;D.正确。故答案为D。2、B【解题分析】
A.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B.参差不齐:高低长短不齐。使用对象错误。此处可用“良莠不齐”。C.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D.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故选B。【题目点拨】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3、A【解题分析】
A项原句没有语病,无需删去“避免”。4、A【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A.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不是“法国”作家。故答案为A。5、C【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C项无错别字。其他各项修改为:A项,名副其实;B项,瞭望浮躁;D项,敦实。故选C。6、A【解题分析】
B.浮躁。C.风云变幻。D.狡辩。故选A。7、C【解题分析】
A.彷徨。B.迁徙。C.正确。D.赋予。8、D【解题分析】
A.“嘎”应为“戛”;B.“园”应为“源”;C.“燥”应为“躁”;故选D。9、(1)应该(2)将“无数的”放到“生灵”前。(3)将“我很重要,”里边的逗号应该移到引号外。(4)示例: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的对象。【解题分析】
(1)题干已给出病句类型“词语赘余”,结合“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找出并改正即可。把“应该”或“必须”去掉。(2)题干已给出病句类型“语序不当”,定语顺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②指名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美丽的星球上”表示处所。“无数的”表示数量。所以修改时调整其顺序。将“无数的”放到“生灵”前。(3)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本题应把“逗号”移到“引号”外。(4)仿写句的类型看,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本题属于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应注意仿写句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结合句中的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对于……,我们是他们……”的句式进行仿写。如:对于孩子,我们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后盾。10、(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3)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5)谁见幽人独往来(6)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解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窈窕、逑、贱、碾”等字词的书写。二、阅读理解。(42分)11、1.“才”字表明“我”在此之前一直专心于写稿,没空关注这声音的来源,更不知道是蜜蜂在求出路,表达了“我”对自己只管工作,没能及时为蜜蜂谋出路的歉疚之情。2.加粗词语写出玻璃一面激起蜜蜂对外界的向往,一面又残忍地扼杀蜜蜂萌生的希望,从而突出玻璃的恶毒和蜜蜂的可怜,表达出“我”对玻璃的诅咒之情和对蜜蜂的怜悯之情。3.(1)我(燕子)这样做就不会扯大纸窗上的洞,能让主人防风,不会影响蚕宝宝上山,免得辜负主人对我的关爱。(2)回忆了充满诗趣的幼年生活,表现那时人与生灵的温情,反衬现代人对生灵的冷漠,表达作者对过去那份温馨的留恋,隐含着作者对现代物质文明弊端的批判。4.一是蜜蜂不懂“我”的劝告;二是怕蜜蜂误会“我”捉它放生的举动;三是“我”不能凭一己之力开窗放蜜蜂出去。5.画线句写出了“我”心中对蜜蜂命运的牵挂,更能体现“我”对生灵的爱惜、怜悯(爱护、关爱、同情等)。从前文写“我”一直想替蜜蜂谋出路,到最后这两句交代救蜜蜂的无果而终和“我”对蜜蜂生死未卜的担忧,暗含了“我”对人生错失的缺憾和生命的无常、无奈的感叹。如果删去画线句,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才”是刚刚的意思,内容和情感要联系上下文作答,上文写“我”发现蜜蜂之前,一直“专心工作”,“无暇抬头来探究这是什么声音”,下文写看到蜜蜂正“向我案旁的玻璃窗上求出路”,因此为自己只管工作,没能及时为蜜蜂谋出路的行为感到歉疚。答题模式:“……”(词)的意思是……,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2.本题考查对语言的品析能力。先把词语还原到文中,联系第⑤段可知,“清楚地看见”写出玻璃激起蜜蜂对外界的向往,“周密地拦阻”又写出玻璃残忍地扼杀蜜蜂萌生的希望,再从我的感情方面思考,一方面是对蜜蜂的情感,另一方面是对玻璃的情感,抓住关键词“可怜”“诅咒”即可。答题模式:“……”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1)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揣摩人物心理,必须联系文章内容。“为了一对燕子”“特地”写出主人对燕子的关爱,揣摩燕子的心理时就要紧扣这种关爱和关键句“那双燕子似乎通人意的”思考,可见,燕子“把翼稍稍敛住”是因为怕扯大纸窗上的洞,不能防风,会影响蚕宝宝上山,是燕子对主人关爱的报答。最后注意要用第一人称作答。(2)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内容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从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作答。内容上要结合文章主题、人物思想情感和主要情节内容分析。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现代物质文明弊端的批判。通过插叙过去奶奶特意在蚕室的窗户上开一个碗来大的洞当作燕子的门的幼年生活情景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对过去那份温馨的留恋,在写法上,和文章的主要情节内容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现代人对生灵的冷漠,更好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答题模式:xx情节写出(回忆、交代)了……(内容、背景),突出了……(主题),表达(赞美、批判、暗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4.本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可由下文三句话看出三个原因,抓住关键句“它听不懂我的话”“误会我要害它,会用螯反害我”“这些笨重的东西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除去”概括即可。答题时,可用“什么怎么样”或“谁做什么”的形式。5.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根据题意,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紧抓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另外划线句子出现在结尾,所以还要考虑结尾语段表达情感的作用;分析删去后的效果。首先从关键句“已不见”“不知道是飞去了,被救了,还是撞杀了”不难分析出画线句写出了“我”心中对蜜蜂命运的牵挂、爱惜、怜悯等情感;其次,作为文章的结尾,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升华了情感,不仅仅是关注蜜蜂的命运,更是表达了对所有生灵的爱惜、怜悯之情,更暗含了“我”对人生错失的缺憾和生命的无常、无奈的感叹;最后分析删除后的效果。12、1.示例:①母亲从“我”鞋上的流沙发现“我”在撤谎;②“我”用“流沙”组词受到老师夸赞;③同学聚会,大家对流沙的故事记忆犹新;④长大后,母亲用“流沙”设喻,教育“我”走好人生的路。2.(1)示例:“竟然”,竟,出乎意料的意思;二十多年了,同学们竟还记得课堂上那个流沙的故事,既表现了“我”的吃惊与感慨,也突出了这件事对大家的影响深远。(2)示例: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描写了每次回家母亲检查“我”鞋上流沙,表现了母亲以此教育“我”走好人生路的做法,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3.21.示例: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是母亲对“我”的教导和期望,只有做到了,才是对母亲的孝。无论儿时还是长大后,母亲都用“脚下的流沙”设喻,教育“我”不要懈怠放纵,要正直、刚强,表现了母亲的教育智慧,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4.示例:一是指河边的沙子,二是喻指人生道路中的错误。表达了对要正直、刚强地走好人生之路的感悟,以及对母亲教育影响的感激。【解题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知和概括。文中围绕题目“脚下的流沙”在①-④段中“你撒谎,你脚下的流沙告诉了我,你到小河边玩耍去了。”写了母亲通过脚上的流沙发现“我”撒谎了;⑤⑥段写“我”组了“流沙”这个词,“老师特意在全班表扬了我,说这个词组得好,并问我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并赞扬了妈妈;⑦⑧段写“同学聚会,许多同学还向我说起那个我在班上说过的流沙的故事”;⑨-⑪段写长大后,母亲用“脚上的流沙”教育“我”不要走错路。据此理解作答。2.(1)此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赏析。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词语的意思+表达效果(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刻画)的内容。“但课堂上偶尔说过的这个故事,竟然让同学们记了几十年”句中“竟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写出了“我”当年的故事能让同学们记忆犹新这让“我”很意外,同时同学们对这件事有深刻的印象,也表现了这件事对同学们的影响。(2)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每次回家,母亲看到我,总是先低下头,看我脚上的鞋”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我”每次回家后母亲的举动,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心,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据此理解作答。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结尾的理解。文章结尾“这世界上有一种孝,就是努力走好自己人生的路”,母亲经常用“流沙”教育“我”,“她的一双眼睛一直在紧紧地盯着我脚下所走过的路,使我丝毫地不敢懈怠和放纵,生怕自己一招不慎,走错了路,脚下沾上了不该有的流沙”,这让“我”感觉到走好脚下的路,就是对母亲最好的回报,也是尽孝的一种方式。据此理解作答。4.此题考查的是标题的含义。标题的含义通常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这里的“流沙”表层含义就是指的河边的泥沙,深层含义,结合母亲的话“我在看你脚上的流沙,看你是否走错了道,沾上了不该沾上的流沙”可知这里的“流沙”指的是不该有的错误。题目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对母亲的感激。13、1.第一个“青蒿”指的是植物青蒿,第二个“青蒿”指具有青蒿精神的一代又一代科研人。2.思考角度:立志探索奥秘,克服困难的执着,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不为名利,潜心研究的科研精神;传承文化,实践中创新的精神;查阅古代经典利用现代科研的中科特色的科研成果,为中医药学增光,为中华添彩的爱国精神等。【解题分析】1.考查根据文章内容分析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从上文“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与下文“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等句分析,“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中的“青蒿”自然指的是植物青蒿。同样从上文“在我的科研生涯中”和下文“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驱,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等句分析,“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中的“青蒿”指具有青蒿精神的一代又一代科研人。2.获奖的原因可分析“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奉献了自己的身驱,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等句。思考可从立志探索奥秘品质、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不为名利潜心研究的科研态度的角度,从传承文化、实践中创新、为中医药学和中华添彩等角度分析作答。三、写作。(50分)14、那一次,我挺起了胸膛凌凌的水波缓缓荡漾,清爽的笑声朗朗回响。参加水上健美操的我在泳池中踢腿、转身、侧转,水滑过我的面颊、脖子,把我紧紧拥抱,让我惬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装饰施工管理实务练习含答案
- 2025年金融AI伦理与监管政策创新研究
- 融合发展策略下2025年广播影视行业新媒体内容创新与传播效果优化策略报告
- 2023年郑州大学远程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线测试题
- 航空航天高精度加工技术2025年新型金属材料在制造中的应用报告
- 2023高考语文江西试题及答案
- 2023版ERP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苗圃场地租赁与农业品牌孵化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住宅小区防雷工程施工设计合同
- 2025版马铃薯产业园区土地流转与使用权转让合同
- 神昏中医护理常规
- 现代家庭教育方法
- 肺炎患者的护理
- 站桩教学课件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模拟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反电诈反洗钱业务知识竞赛题库(必会版)
- 2022《煤矿安全规程》
- GB/T 19473.1-2004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
-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解说词
- 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课件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英文对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