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生物七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福建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生物七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福建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生物七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福建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生物七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福建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生物七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福建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生物七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1.与心室相连,流动着静脉血的血管是()A.上腔静脉B.下腔静脉C.肺静脉D.肺动脉2.随着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内胰岛素的含量偏多会引起糖尿病B.控制饮食和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C.糖尿病患者要多吃含糖量高的食物以补充流失的糖分D.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是口服胰岛素3.为促进年幼的侏儒症患者的生长发育,可以为他们使用的激素是A.性激素 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 D.生长激素4.你认为贫血的人体内可能缺乏的无机盐是()A.碘 B.钙 C.铁 D.锌5.下列对于下图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④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B.③分泌的消化液能消化蛋白质C.⑤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D.⑥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6.当尿液中发现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A.肾小囊 B.收集管 C.肾小球 D.肾小管7.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中,水浴时的水温为37℃,这是因为37℃(),酶的活性最强A.接近室温,容易保持恒定 B.不烫手C.随机温度,无特殊意义 D.接近人体温度8.下列生物体的结构,都属于器官层次的是()A.大脑和肝脏 B.心脏和韧带C.果皮和种子 D.花和导管9.在呼吸过程中,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时,下列各项组合正确的是()①胸腔容积缩小②胸腔容积扩大③肺收缩④肺扩张⑤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⑥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⑦呼气⑧吸气.A.①③⑥⑦ B.①④⑤⑦ C.②③⑥⑧ D.②④⑤⑦10.2018年1月14日,惠州首届半程马拉松大赛在体育馆鸣枪开赛。比赛中运动员奋力向前、汗流浃背、满脸通红。上述现象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①保护②排泄③调节体温④感受外界刺激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③④11.下列植物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是()A.卷柏 B.肾蕨C.凤尾蕨 D.葫芦藓12.人吞咽时,能够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A.甲状软骨 B.会厌软骨C.环状软骨 D.喉结13.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发生有规律的反应,称为反射.下列哪些反射行为需要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才能形成()①膝跳反射②触景生情③婴儿吮奶④谈虎色变⑤缩手反射.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③⑤14.中国古代医学典籍《内经》中提到:当刺破血管时,有的血管“刺之能射”,有的则“不能射”。以上两种血管分别是()A.动脉、动脉 B.静脉、动脉 C.静脉、静脉 D.动脉、静脉15.在“膝跳反射”和“听到铃声进教室”两个反射中,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A.脊髓大脑皮层 B.大脑皮层脊髓C.大脑皮层脑干 D.脑干大脑皮层16.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A.营养物质增多 B.蛋白质增多C.尿素减少 D.水量增加17.外界的空气寒冷、干燥并混有灰尘和细菌,通过鼻腔后变得温暖、湿润、清洁,鼻腔中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是()①鼻毛

②鼻腔黏膜

③鼻腔黏膜中的嗅细胞

④鼻腔黏膜中的毛细血管A.①②③ B.④②①C.②③④ D.①③④18.如图显示了一种常用药物包装盒上的部分信息,其表明()A.这是非处方药 B.这是一种中药C.此药为过期药品 D.此药能杀死致病细菌19.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4]是动脉B.[2]内液体为原尿C.[5]能重吸收大部分尿素D.若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可能是[3]发生病变20.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A.胃 B.小肠和大肠 C.大肠 D.小肠21.建模可以更好地梳理知识。如果a、b表示物质,M表示相应的结构,则模型a→M→b,错误的是A.蛋白质→口腔→氨基酸 B.淀粉→口腔→麦芽糖C.静脉血→肺→动脉血 D.原尿→肾小管→尿液22.小明同学被狗咬伤了手指,他立即到防疫站注射了抗毒血清疫苗,你认为其中运用生物学原理和注射的药物分别是()A.特异性免疫,抗体 B.非特异性免疫,抗体C.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原23.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是()A.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B.肾门→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C.肾盂→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D.肾门→尿道→膀胱→输尿管→体外24.胰岛素不能口服的原因是A.注射比口服效果更好B.口服后被分解,没有效果C.口服不容易被吸收D.口服不容易进入血液循环25.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减少固体垃圾 D.移风易俗26.分析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结构或生理过程之间的联系,回答问题:(1)请填写与下列结构名称相应的字母:___A__代表消化系统;______代表循环系统;______代表呼吸系统;______代表泌尿系统;______代表组织细胞。(2)请填写与下列物质相应的字母:_____代表二氧化碳;_____代表氧气;_____代表营养物质;_____代表代谢废物。(3)图中过程①代表_____;如果F代表皮肤,则过程②代表_____。27.如图1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简图,其中a、b、c表示不同物质,d、e表示不同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1)当人体吸气时,气体进入肺泡,物质b透过肺泡壁和__进入血液,与红细胞结合.在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中,血液的变化是__.(2)在消化道内,蛋白质被胃液、肠液和__分解为物质[a]__,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3)图2表示液体e形成过程中尿素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纵轴代表尿素含量,横轴代表肾单位的组成结构,那么AB段表示的结构是__.(4)健康人体内的液体e与d相比,液体e中不含__;医生在化验某人的液体e时,发现含有许多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由此判定此人肾脏的__(结构)发生了病变.28.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表中的液体A、B、C分别取自于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经过化验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成分液体A(克/100毫升)液体B(克/100毫升)液体C(克/100毫升)蛋白质7.200.000.00葡萄糖0.100.100.00无机盐0.720.721.40尿素0.030.031.80(1)图中结构[3]、[4]、[5]构成_______。(2)根据表中各液体成分含量的变化,判断液体B应是______,取自于图中的[___]部位。(3)正常情况下,图中结构[5]______处具有______作用;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以及______等被重新吸收回血液。(4)如果某人到医院就诊,尿检中发现了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请推测可能发生病变的部分是[]。取某健康人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成分测定,并记录数据。29.请阅读下面文章后,回答问题。“我国西辽河冲积平原上的科尔沁沙地,以前曾盛长森林和草原。20世纪以来,人们大面积毁林、垦地,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质瘠薄,经过干旱风沙活动,草原便急速退化成沙漠。有人把科尔沁沙地称为‘人造沙漠’……沙漠是丧失了生产能力的土地,一旦形成,不仅恶化了气候,破坏了许多动物栖息的场所,更为严重的是任其发展,就难以自行恢复为森林、草原生态系统。”(1)科尔沁从一个“盛长森林和草原”的生态系统演变为沙地与哪些人类活动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2)科尔沁草原远在内蒙古,它的荒漠化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吗?_______________(3)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你认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做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4条)30.[实验背景]吃零食有多种危害,比如油炸食品、冷饮、甜食、麻辣类食品等含有多种严重损伤学生身体健康的有害物质。以油炸食品为例,在油炸品中,有许多三无油炸品违法使用地沟油,还有些商贩即使是使用合格食用油,但他们为了节约成本常常将油反复高温加热使用,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经高温加热后所产生的聚合物—二聚体、三聚体,毒性较强。大部分油炸、烤制食品,尤其是炸薯条中含有高浓度的丙烯酰胺,俗称丙毒,能使一些动物及人中枢神经系统失调,产生脑出血症状,致癌危害性明显增加,诱导动物遗传突变等。下面是科学家有关丙烯酰胺损害生殖系统的一个探究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丙烯酰胺对动物生殖系统的损害[实验器材]雄性大鼠若干只(同等大小),丙烯酰胺,天平,其它。[实验过程]1.称取不同剂量的丙烯酰胺,每种剂量均各称取5份。2.给几只大鼠分别用不同剂量的丙烯酰胺各染毒5天。3.通过一定的程序,观察被不同剂量染毒5天的各个大鼠的生殖能力。[实验现象]当丙烯酰胺量较小时,大鼠的生殖能力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当染毒大鼠的丙烯酰胺达到15mg/(kg.d)时,大鼠的生殖能力受到明显损害。请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实验完成以下题目:(1)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始,请针对该实验提出问题:________(2)根据实验过程,你认为该实验属于对照实验吗?______(3)实验延伸交流:①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生长发育阶段的________期,应注意科学饮食,少吃零食。②下列不宜多吃的食物是(___)A.鱼肉B.菠菜C.干吃方便面D.枣③吃零食不仅危害身体,还让一些同学养成了乱放垃圾,甚至是乱扔垃圾的坏习惯。垃圾要分类处理,零食包装塑料袋属________于垃圾。另外我们应该不乱扔垃圾,从每一件事做起,从小养成环境保护意识,保护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________。3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21世纪以来,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危害全世界人民健康的公敌之一。经世界国际肾脏病学会与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日。为何肾病需要一个全球性的纪念日?有关专业人士解释说,除了因为肾脏在人体物质代谢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之外,还因为至今为止人类在治疗肾病上还未找到很好的办法。资料二下面是某患者的尿液检查结果(“+”数目表示超量的多少)和人体形成尿液的结构模式图。资料三1844年,德国生理学家C.Ludwig对尿液的形成作出假设,认为肾小球的作用可能是过滤,滤出液应与血浆一样,只是没有蛋白质。1920年,A.N.Richards用蛙等动物做实验获得成功,他用玻璃微管插入蛙的肾脏,取出液体分析,结果与C.Ludwig的预期一致,从而证明了过滤假说是正确的。资料四肾衰患者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方法延续生命,严重者会导致尿毒症,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及早诊断,积极预防是非常必要的。另外,高血压病是慢性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高血压,也可以预防肾衰的发生。(1)从资料二可以看出,这个病人尿液中的______、蛋白质、_____、白细胞四项指标是不正常的。(2)根据资料三的信息,对照资料二中人体形成尿液的结构模式图,你认为,验证肾小球过滤假说实验成功的关键是玻璃微管应插到[_____]_____。在尿液形成过程中,正常人的血液流经至此形成原尿。原尿流经[_____]_____时,其中全部的______,大部分的水,部分的______,被重吸收回血液,剩下的物质形成了尿液。(3)透析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除透析之外,严重的尿毒症患者可能还要通过______的方式治疗。(4)由资料四可知,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预防肾病,请写出你对此方面的合理建议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1、D【解题分析】

血液类型,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题目详解】血液循环中的路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如图:从图示中可以得出,肺动脉内流静脉血,D正确。【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动脉里面不一定流有动脉血,静脉里面不一定流有静脉血。2、B【解题分析】

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题目详解】A.体内胰岛素的含量偏多不会引起糖尿病。A错误;B.控制饮食和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B正确;C.糖尿病患者不能多吃含糖量高的食物以补充流失的糖分。C错误;D.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的药物,口服进入消化道就被消化分解了,从而失去功效,所以不能口服。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考查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3、D【解题分析】

人体的生长与生长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密切关系,在幼年时如果生长激素分泌较少,人体生长迟缓,身材就会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称为侏儒症。【题目详解】A.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而性发育和性成熟需要性激素的激发和维持,故A不符合题意。B.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甲亢,故B不符合题意。C.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血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所以当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患糖尿病,故C不符合题意。D.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侏儒症,所以为促进年幼的侏儒症患者的生长发育,可以为他们使用的激素是生长激素,故D符合题意。故选D。【题目点拨】对于激素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可通过对比几种常见的激素分泌异常时的症状来掌握。4、C【解题分析】

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叫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据此解题。【题目详解】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例如,无机盐中含有的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由分析可知,人体内缺乏含有铁的无机盐易患贫血。故选:C【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缺乏症,重点了解贫血的知识。5、A【解题分析】

图示为消化系统模式图,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①是口腔、②食道、③胃、④肝脏、⑤胰腺、⑥小肠、⑦大肠、⑧肛门,据此解答。【题目详解】A.④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A错误。B.③胃能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B正确。C.⑤胰腺能够分泌胰液,含有消化脂肪、淀粉和蛋白质的多种消化酶,C正确。D.⑥小肠很长,约5-6米,含有多种消化液,具有皱襞和绒毛等特点,使小肠成为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D正确。故选:A。【题目点拨】理解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6、C【解题分析】

尿的形成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题目详解】由于肾小球不能滤过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因此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可能是肾小球有炎症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使本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过滤到原尿内,而肾小管对蛋白质和血细胞没有重吸收作用。所以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中发生病变最可能的部位是肾小球。故选:C。【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脏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7、D【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受温度的影响.解答此题从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方法步骤入手.【题目详解】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人体内酶的活性最高,这说明在37℃左右酶的催化作用最强,因此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中水浴温度为37℃水中进行,故D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此题考查了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联系生活实际回答此题.8、A【解题分析】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组织是形态、功能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器官指的是有不同的组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题目详解】A、大脑和肝脏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A正确;B、心脏是由人体四种组织构成的器官,韧带属于组织不是器官;B错误;C、果皮属于保护组织,种子属于生殖器官,C错误;D、花属于器官,导管属于组织,D错误;所以答案选择A。【题目点拨】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含义。9、A【解题分析】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A符合题意。10、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汗流浃背”人体靠皮肤的汗腺排出汗液,是排泄的途径之一;“满脸通红”靠血管扩张和收缩调节体温,可见皮肤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作用。皮肤的功能【名师点睛】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再生、分泌、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作用。11、D【解题分析】

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茎叶中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因此长得较高大;两者都用孢子繁殖,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题目详解】A卷柏、B肾蕨、C凤尾蕨、都具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属于蕨类植物;

D葫芦藓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用孢子繁殖,生活在阴湿环境中,属于苔藓植物,所以ABC三者同属于同一类别,而B葫芦藓不同类。所以,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是葫芦藓。【题目点拨】明确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12、B【解题分析】鼻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使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13、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①膝跳反射、③婴儿吮奶、⑤缩手反射,都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②触景生情、④谈虎色变,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因此需要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才能形成的是②触景生情、④谈虎色变。考点:反射类型的判断14、D【解题分析】动脉内血压高,血液流动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此动脉出血常呈喷射状;静脉内血压较低,血液流动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小,血液流动较慢,因此静脉出血缓慢流出。所以“刺之能射”的血管是动脉;“不能射”的血管是静脉。15、A【解题分析】

神经中枢是指在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相应的生理活动,这些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就叫做神经中枢。膝跳反射是在大脑皮层以下的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题目详解】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的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低级的神经活动。膝跳反射就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是由脊髓灰质里低级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的,属于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听到铃声走进教窒”是在大脑皮层中的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多个中枢参与下的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故A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掌握低级活动的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活动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16、C【解题分析】

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等代谢废物会明显减少;同时肾脏是体循环的一个器官,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的含量会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增多。【题目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当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的含量减少。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经过体循环,就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尿素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故选C。【题目点拨】尿的形成过程和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是解答该题的关键。17、B【解题分析】

鼻腔位于呼吸道的起始部位,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暖、湿润、清洁的作用。【题目详解】①鼻腔前部丛生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可以净化空气,①正确;②鼻腔黏膜能分泌粘液,对吸入的空气有湿润作用,②正确;③而鼻腔侧壁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与人的嗅觉有关,与呼吸无关,③错误;④鼻腔黏膜内还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吸入的寒冷空气有温暖作用,④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题目点拨】掌握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是本题解题关键。18、A【解题分析】

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不必医生嘱咐下使用,处方药不能自己购买,按照说明服用。解答即可。【题目详解】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由图可知,药品说明书上标注的“OTC”标志,说明是非处方药,故A符合题意。【题目点拨】出示药品使用说明书,从中提取一些信息,设计一些问题,是本部分知识点常遇到的题型。同学们注意提高读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19、C【解题分析】

观图可知:1入球小动脉、2肾小囊、3肾小球、4出球小动脉、5肾小管、6肾小静脉。【题目详解】1是入球小动脉,4是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A正确;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3肾小球的滤过,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2肾小囊腔形成原尿,B正确;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C错误;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若出现了,可能是3肾小球有炎症通透性增强,D正确。【题目点拨】熟练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20、D【解题分析】小肠是人体消化道最长的部分,全长达到5~7m,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整个消化道中,它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面积最大,所以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最终消化都是在小肠里发生的,所以小肠是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部位。21、A【解题分析】

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且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成氨基酸。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在口腔初步分解为麦芽糖,且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肾小管的重吸收,将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大部分的水送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题目详解】A、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且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成氨基酸。M为小肠,故A错误。B、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在口腔初步分解为麦芽糖,且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若a为淀粉,b为麦芽糖,则M为口腔,故B正确。C、若a为静脉血,b为动脉血,则M为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故C正确。D、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大部分的水被肾小管的重吸收送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故D正确。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血液循环的途径,尿液的形成。22、C【解题分析】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题干中母亲立即带她到防疫站注射了药物,这是为了保护容易被传染的人群,属于特异性免疫。

由分析可知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23、A【解题分析】

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如下:

据此解答。【题目详解】人体的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A正确。【题目点拨】尿的排出可结合着泌尿系统的组成图示掌握。24、B【解题分析】

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题目详解】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因为胰岛素制剂是一种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而失去了胰岛素的功能,因此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题目点拨】理解掌握胰岛素的作用和使用常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B【解题分析】因为植物可以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可以维持碳氧平衡,可以改善环境。而我们大家得从小事做起,免用一次性筷子,来达到保护森林的目的。26、BCDEabcd呼吸运动排汗【解题分析】

人体的各个系统既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又不能独立的完成各自的功能,例如人在运动时,需要呼吸、循环、排泄等器官系统的相互配合、协调活动。【题目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A是利用食物,排出残渣,所以是消化系统;B与各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是循环系统;C与B循环系统进行物质交换,而且多余废物排出体外,所以是呼吸系统;D代表泌尿系统;E与B循环系统进行物质交换,代表组织细胞。(2)呼吸系统吸收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进入血液,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进入肺泡,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所以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物质c来自消化系统,所以代表营养物质;d代表代谢废物。(3)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所以①代表呼吸运动。如果F代表皮肤,则过程②代表排汗。【题目点拨】本题综合了人体的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读图能力是考查的重点。27、毛细血管壁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胰液氨基酸肾小管葡萄糖肾小球【解题分析】试题分析:(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是静脉血,含氧量低于肺泡内的含氧量,二氧化碳血液内高于肺泡内,氧气经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由血液经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经过这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3)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所以当肾动脉血浆中的尿素随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又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尿素没有被吸收,所以,剩下的物质----尿液中尿素浓度会明显增高。此过程是在肾小管内完成的。图中纵轴代表尿素的含量的变化,AB段尿素的含量在不断增加,所以AB段表示肾小管。(4)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d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e尿液。因此e液与d液相比,e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葡萄糖。某人排出的e液经医院化验发现了许多大分子的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球发生病变,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使蛋白质滤过到原尿中,而肾小管不能重吸收蛋白质,因此蛋白质随尿排出。考点:尿液的形成;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肾脏的结构和功能。28、肾单位原尿4肾小管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3【解题分析】观图可知:1入球小动脉,2出球小动脉,3肾小球,4肾小囊,5肾小管。(1)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构成。所以3肾小球、4肾小囊和5肾小管构成肾单位。(2)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液体B中有葡萄糖但没有蛋白质,所以是原尿,原尿是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到4肾小囊中的。(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含有的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以及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其他没有被重吸收的成分,从肾小管流出,成为尿液。图中4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它能将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吸收回血液。(4)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掉;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所以若尿检中发现了红细胞和大量蛋白质,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3肾小球。点睛: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生理过程。29、人类的大面积毁林、垦地、过度放牧等活动,都可能引起草原荒漠化会。沙尘暴是大风挟带大量泥沙和干土而形成的。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在高空气流的引导下,可以向周围扩散,严重的甚至可以漂洋过海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不随意毁坏花草树木,不乱仍垃圾,将废旧电池送到指定的回收处等【解题分析】

人类的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等活动,都可能引起草原沙漠化.我们要从日常生活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题目详解】(1)科尔沁从一个“盛长森林和草原”的生态系统演变为沙地,主要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