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噪泣/辍学纱维/对灭风雨如啰/遁人不倦
B.瘦削/削减攻仔/请问提纲挈领/锲而不舍
C.果脯/胸脯媲美/呼睨言简意赅/场下之围
D.题落/须命吁唬/恐吁娉紫嫣红/叱哆风云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日前,金文明先生在《咬文嚼字》上撰文指出,余秋雨在没有任
何根据的情况下,强不知以为知,硬说自己将“仁者乐山”的“乐”
读成骁并没有错,显然是多串‘找。当然,余秋雨不是专攻语言的,
读错一两个字,本无可非议。问题是分明错了,还要乌龟垫床脚二二
硬撑,并且编出一套理论来唬人,实在让人不能接受。
A.强不知以为知B.无稽之谈C.无可非议D.乌龟
垫床脚——硬撑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项调查旨在了解中国公众对肺癌的实际认知情况,调查结
果表明中国公众对肺癌这一致命疾病的关注和了解程度偏
低。
B.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诞生和发
祥地,其厚厚的黄土层是经数百万年沙土堆积而成的。
C.大纵湖风景区是盐城市著名风景区,十里荷塘、香洲渔歌、
佛光塔影、云廊步月等景点以其特有的风姿为众多游客倾倒。
D.我国传统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一时看不出实际的功效,
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
同样不可小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黄梅时节,忽阴忽晴,原野间绿荫沉沉,
给摇曳的小草挡住,就生出几缕与波纹直交的浪痕,相互交错着。
①萎黄的叶尖成行成列地散点在水面上
②有的尚未插秧
③田里面积水盈盈
④微风吹过,波纹如绐
⑤看去白茫茫的一片,只偶然有几根草露出水面
⑥有的刚刚插下了秧
A.④②⑤⑥①③B.③②①⑥⑤④
C.⑤②⑥①③④D.③⑥①②⑤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段)太尉①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②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
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
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
戚不敢言。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
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旦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
太尉日:“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
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出如尉请。既置一月,晞军士十七
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
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太尉日:
“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
选老蹙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皆愕。因谕曰:“尚书固负
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自尚书,出听我
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大乱由尚
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④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言未毕,晞再拜日:“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旦,俱
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谑取人田,自占数十顷,
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督责益急,无以
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逊,使人求谕遑。谟盛怒,召农者日:
“我畏段某耶?也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
来庭中。太尉大泣,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
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淮西寓军帅尹少荣,
刚直士也,入见遑,大骂曰:“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
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递虽暴抗,然闻言
则大愧流汗。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波幸致货币,慎勿纳。”
及过,泄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
曰:“果不用吾言!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波反,太尉终,吏以告泄,泄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选自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有删改)
注: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太尉是其谥号。②汾阳王:郭子仪。③窜名: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把名字
列入其中。④戢:了,管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领行营节度使领:领导
B.既置一月署:暂时代理
C.为亘尚书,出听我言白:禀告
D.然终不以在吾第第:住宅,府第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大乱,若何臣死且不避
B.吏以告泄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D.何敢言我何故而至此
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公幸教晞以道
A.具以沛公言报项王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C.不然,籍何以至此D.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
山之阳名之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太尉做泾州刺史时,汾阳王的儿子郭晞率军借驻在邠州,放
纵士兵干强横不法的事,邠州节度使白孝德敢怒不敢言,段太
尉愿替他治乱。
B.段太尉以都虞候的身份到邠州,先是抓了郭晞部下犯事的十七
人,并砍头示众,后仅带一跛足的老兵前往军营,说服郭晞,
邠州从此无祸乱。
C.大将军焦令湛强掠民田,旱年逼租,农夫就到做泾州营田官的
段太尉那里告发他,后被蛮横的焦令谟毒打,段太尉很悲痛,
亲自为伤者疗伤喂饭,并替他还租。
D.段太尉无奈之下接受了朱波送的三百匹大绫,但并未留在家里,
而是送到自己供事的司农治事堂,放在了屋梁上。直到朱波谋
反,太尉死,此物还原封未动。
9.断句和翻译。(10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3分)
②督责益急,无以偿,即告太尉。(3分)
(2)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4分)
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
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
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
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王安石《上人书》)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留”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2)选择一个角度,赏析中间两联(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
题计分)(6分)
(1)江畔何人初见月,?人生代代无穷
已,o(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o如今
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o(韩愈《师说》)
(4)长桥卧波,?
,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文化事件中的“话语冲突”
王晓渔
一个逐渐多元的时代,不仅会出现观点的分歧,还会出现话语的
冲突。具有标志性的话语冲突,可以追溯到2005年。时任中国国民
党主席的连战先生重返母校西安后宰门小学,按照惯例,小学生们使
用着标准声调背诵着欢迎词:“连爷爷,您回来了!您终于回来了!”
这种在大陆耳熟能详、甚至已经司空见惯的标准话语,在台湾引起强
烈反响,甚至成为下载排行榜首的手机铃声,以至于随后亲民党主席
宋楚瑜先生在访问大陆时谢绝有关方面安排这种仪式。出于对标准话
语的不满,公众一直就在尝试发现或者发明属于自己的话语方式,这
次事件促使公众全面反思话语的冲突。
话语的冲突表现为两种现象:一种是对标准语法的不满,另一种
是个体语法的苏醒。在后宰门事件中,一向正确的标准语法经过海峡
对岸的折射显现出荒唐的一面。等到2008年,公众对于标准语法已
经具有本能的不满。余秋雨虽然早已在知识界公信力受创,在公众中
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可是他积累十余年的文化资本,通过“含泪劝
告请愿灾民”一篇文章就丧失殆尽。此前默默无闻的文学老年王兆山,
凭借一首《江城子》名满天下,可是他的这套标准语法,连中国作家
协会主席铁凝先生都无法认同。但是,公众的不满往往出于人道主义,
对于话语本身的反思依然是不够的,陈丹青和韩寒对于几位著名作家
的批评,事实上也是对既有话语秩序的不满,可是他们同样遭到公众
的猛烈批判。
标准语法往往对个体语法形成一种压抑机制,随着公众对标准语
法的不满,个体语法也开始苏醒。2007年的“散步”、“购物”,2008
年的“打酱油”、“做俯卧撑”、叉腰肌以及“雷”、“冏”、“糅”等词
汇,从不同方面丰富了个体语法。有的是人民群众的原创,有的出自
政府官员,均迅速被人民群众活学活用,还有的是早已有之,只是未
被激活。个体语法反抗标准语法,有时又解放了标准语法。瓮安事件
之后,“一小撮”、“不明真相的群众”这种标准语法已经失效。山寨
文化是个体语法的全面爆发,每个不愿受标准语法压迫的个体都试图
发出自己的声音。必须承认,现有的山寨文化并不让人满意,恶搞文
化(其实是善搞文化)的灵魂人物胡戈制作的山寨新闻联播,也显得
有些粗糙,但是山寨文化唤起的个体语法,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标准语法与一元文化是捆绑式的,如果试图营造多元文化,就要
允许个体语法的出现。但是这种冲突应该以一种温和的方式表现,不
应是暴力的。掌掴阎崇年的那名青年之所以要挑战阎崇年,更多地源
自“话语权的冲突”而非“话语的冲突”——如果一种个体语法不允
许其他个体语法存在,它的根本精神依然是标准语法的,即独尊的一
元文化。
2008年充满话语的冲突,语言处于拉锯战状态,常有反复:开
放公立博物馆、纪念馆,这是政府为纳税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话语;建
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又是无视纳税人权利的话语;很多先锋诗人
主动放弃个体语法,投身于地震诗歌的标准语法里;习惯了标准语法
的作协主席,到网上接受个体语法的挑战;张艺谋成了谢晋的接班人,
完成了标准语法的传宗接代;茅盾文学奖变得暧昧起来,既有标准语
法也有个体语法,可是越来越被忽略---这一切,让人眼花缭乱。
话语的冲突不意味着无需建立话语共识,由于公民话语依然没有
建立,对于公共问题的讨论,依然缺乏基本规则,语言的拉锯战常常
成为语言的无限战,思想争论以人身攻击而告终,很多文化事件热热
闹闹又索然无味。但是,个体语法的苏醒对标准语法的不满,已经为
公民话语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对此我乐观其成。(作者系同济
大学文化学者)
(2008年12月《东方早报》,有删节)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按正确的选项给分,对一项给2分,
多选不给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学生们使用着标准声调背诵着欢迎词,在台湾引起强烈反响,
甚至成为下载排行榜首的手机铃声,说明海峡两岸有话语冲
突。
B.陈丹青和韩寒对于儿位著名作家的批评,其对既有话语秩序的
不满同样遭到公众的猛烈批判,说明公众还是维护标准话语
秩序的。
C.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在访问大陆时谢绝有关方面安排这种司
空见惯的标准话语欢迎仪式,主要是避免海峡两岸话语冲突
的尴尬。
D.流行的个体语法,有的是人民群众的原创,有的出自政府官员,
但均迅速被人民群众活学活用,说明个体语法已为社会普遍
认可。
E.标准语法与一元文化是捆绑式的,如果试图营造多元文化,就
要允许个体语法以一种温和的方式代替标准语法。
13.下面表述的内容不是作者所说“标准语法”的选项是(3分)
A.连爷爷,您回来了!您终于回来了!
B.“打酱油”、“做俯卧撑”、“叉腰肌”、“雷”、“冏”、“糅”
C.“一小撮”、“不明真相的群众”
D.中华文化标志城
14.请简要说明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15.“标准语法”和“个体语法”的精神实质是什么?作者最终要倡
导的观点是什么?(4分)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
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卷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
案无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秋日笔记
尚建荣
打开窗户,我看见一只金铃子静静地伏在一盆花的叶片上。要不
是它轻动触角,我几乎就辨认不出它的青绿色的、与花叶颜色极其相
似的身子。我向前靠了靠,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金铃子。
一缕阳光从对面的楼角斜剪过来搭上窗台。它一动也不动,头朝
下静静地伏在叶片上。此刻,我看清了它细长的折叠起来的后腿有多
健美一一自关节折叠处始至腹部,它的圆润的腿骨就像一件用翡翠雕
刻而成的品位极高的艺术品——在阳光的映射下,隐约可看到那透明
的淡绿中一丝丝的血肉。大自然,才是一个被我们常常给忽视了的杰
出的艺术家呀!
三个小时后,我去看它,它正把两条后腿开始缓缓地向后伸直,
伸直,就像一个走累了的人躺在草地上舒展腰身。伸到极限,它又缓
缓地蜷拢,蜷拢。如此伸缩了几个来回,它便把后腿的右足缓缓地搭
上嘴巴轻轻地摩擦。
我突然想起秋天的寒意在一点点加重。也许,这是一只快要冻僵
了的金铃子。它缓慢地蹬腿,摩嘴,是在疏通经络以抵御这一丝严寒
吧。此前,我真不知道这只金铃子曾栖在谁家的阳台或哪一片草丛,
更不知道它是如何飞过林立的高楼降落到我家窗台的。
不由想起《豳风•七月》中的诗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
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两千多年前,一群受不了寒寂之苦的蟋蟀
离开野地迁往农家屋檐,又一步步移到屋内,最后,钻入主人的床下
去躲避风寒。今天,这只金铃子说不定就是夹杂在当年这支撤退大军
中的金铃子后代。也许,它同样是受不了外面的风寒才想钻进我的室
内或躲到床下去的吧。
就这样,这只拿后足摩擦了一会儿嘴巴的金铃子可能感到了一丝
暖意,它把后腿缓缓地放回到了花叶的原处,之后用带着锯齿的中足
小腿翻转过去,来来回回地摩擦后腿的根部和腰身。就这样,约摸过
了半个小时,它停下来一动不动了。看来,这是一只快冻僵了的金铃
子。
那缕阳光从我家的窗台移向另一片楼群,我开始担心仍然一动不
动的金铃子是不是真给冻坏了。我轻轻地吹了口气,忽的一下,它竟
然从一片花叶跳向另一片花叶。我伸出手指想捉住它,好让它冻僵了
的身子在我生有火炉的房间度过一夜。可我伸出的手指还未向它靠
近,它便纵身一跃从五楼的窗台上义无反顾地跳下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了。
蓦然间,我心头涌上一股莫名的滋味。以地球主宰者自居的人与
卑弱微小的金铃子是多么惊人的相似啊一一伸腿,摩嘴,搓身,这只
在秋天快在冻僵的金铃子当找不到同伴时,它的内心会有多寂寞伤感
呢?抓住一片花叶,就可能抓住一丝来自对方的温暖和希望,这是一
片花叶所给予这只快冻僵了的金铃子的启示。而作为万物灵长的我
们,所能给予这只金铃子的又是什么呢?面对秋寒的逼近,这只不曾
发出一声哀叹的金铃子,让我秋日里的生活从此黯然失色。
夜色流水一样缓缓地弥漫开来,“唧——唧——”偶尔飘来的一
两声秋虫鸣叫,无意间给这个秋天的黄昏涂抹了几许淡寞和虚无。我
知道:在这由无数钢筋水泥和玻璃构建的密不透风的城市,无论这只
金铃子和它的伙伴是如何迅疾,都是不可能像两千多年前的那群蟋蟀
一样轻易地登堂入室了---仅仅薄薄的一层玻璃,它们便被永远地隔
离在一个遥远的世界。
满城灯火次第亮起,今夜,这只金铃子它将在这个城市谁家的屋
檐下栖息?明天,它又将撤向哪里?
16.文章第二段描写金铃子的情状,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5分)
17.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请简要分析其思想内涵。(4分)
18.文章多次直接描写金铃子,请结合金铃子的象征意义探讨作者这
样写的意图。(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波兰布热金卡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
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
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
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
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
经是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
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一一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
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
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
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
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
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
工厂的一部分。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
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
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
像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
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
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
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
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
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
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
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
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
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
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
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
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
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
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
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
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
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
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一一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
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
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一
—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
发人深尽。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
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
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
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
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
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19.这篇特写所以征服读者,不仅在于它写出了事实,还在于通过参
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和情绪。试举例加以分析。
(5分)
20.纳粹的集中营令人恐怖,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偏偏要描述布热津卡
“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
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4分)
21.作者一面说“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一面又以此为题写了这
则报道。你认为其写作意图是什么?(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词语运用方面分别存
在不得体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6分)
①情景一: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离去,
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
哀顺变」
②情景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5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
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
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③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X老师;拜读
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
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①改为
②改为
③改为
23.请从下面的材料中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给“功夫
茶”下个定义,不超过50个字。(6分)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潮汕一带最为盛行。品功夫茶是潮汕
地区最盛行的风俗之一,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
子。功夫茶采用的是鸟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
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
色香味。功夫茶和其他茶的喝茶方法有别也在于茶具。功夫茶所用的
工具基本上都是陶瓷。一套简单的茶具一般要包括一盖碗、三茶杯、
一茶盘、一茶池、一壶、一锅、一炉。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
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它冲泡的步骤很容易学,但是易学难懂,说它
24.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60分)
生活中,追赶、追求、追逐、追随……你也追,他也追。……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追”有关的经历或你对的看法,
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
1.B(B项分别读xu©/ji6/qi巨。A项分别读chub、xidn/jidn、
huioC项分别读fti/pMpi>gai0D项分别读ytin、xia/he>cha
/zha)
2.C.(“无可非议”应改为“无可厚非”。)
3.A(B.“诞生”和“发祥”重复;语序不当,“沙士”放在“经数百
万年”之前。C.“为众多游客倾倒”应为“使众多游客倾倒二D.“有
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句式杂糅。)
4.D(注意与“原野间绿荫沉沉”的照应;注意与“有的刚刚插下了
秧”、“有的尚未插秧”的逻辑关系。)
二、
5.A(领:兼任)
6.C(就,连词,表顺承;A将,副词/尚且,连词;B介词“把”
/连词,表目的;D怎么,副词/什么,代词)
7.B(都是状语后置;AD是一般句式;C“何以”是介词宾语前置)
8.D(应是段太尉的女婿接受了财物)
9.(1)①您如果能任命我担任都虞候,(就)能替您制止骚乱,使您
的百姓不受侵害。(注意“诚”“某”“己”等字的翻译且句子通顺。
满分3分)
②(焦令谟)催逼得更厉害,(农夫)无法偿还,就告到太尉那里(注
意“益”“无以”“即”等字的翻译且句子通顺。满分3分)
【参考译文】
段太尉刚任泾州刺史时,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住在蒲州。
郭子仪的儿子郭晞任尚书,兼任行营节度使,驻扎在邠州,放纵其土
卒横行不法。邠地懒惰、贪婪、凶残、邪恶之人,大都用财物行贿,
把自己的名字混进军队里,就可以胡作非为。官吏不能干涉。邠宁节
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忧虑不敢说。太尉从泾州把有
关情况禀告邠宁节度使衙门,希望能商议此事。到了节度使衙门就对
白孝德说:“皇上把老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见老百姓被暴徒伤害,
依然安闲自在,如果引起大乱,怎么办?”白孝德说:“愿听从您的指
教。”太尉说:“现在不忍心老百姓没有敌人侵扰而遭杀害,以乱天子
边地安危之事。您如果能任命我担任都虞候,(就)能替您制止骚乱,
使您的百姓不受侵害°”白孝德就按太尉的请求任命他为都虞候。太
尉暂任都虞候一个月后,郭晞手下的士兵十七人入城拿酒,又用刀刺
伤了酿酒的技工,打坏了酿酒的器皿,酒流入沟中。太尉布置士兵逮
捕了这十七人,把他们的头都砍下来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城门外。郭
晞全营士兵大肆喧哗,全部披上铠甲。白孝德大为震惊恐慌,太尉回
答说:“不要紧,请让我到军营中去劝说。”白孝德派了几十个人跟随
太尉,太尉把他们全部辞退了。解下佩刀。挑了一个年老而跛脚的牵
马,来到郭晞军门下,营内全副武装的士兵冲了出来,全都惊愕了。
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副元帅难道亏待
你们了吗?为什么要用变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替我禀告郭尚书,请
他出来听我解释/郭晞出来见太尉,太尉说:“副元帅功勋充满天地
之间,应当力求全始全终。大乱从您军中产生,人们都会说您倚仗副
元帅,不管束士兵,这样一来,那么郭家的功名还能保存多少呢?”
话没说完,郭晞一再拜谢说:“有幸蒙您用大道理来教导我,恩惠很
大,我愿意带领全军听从您的命令「第二天一大早,同至白孝德住
所,道歉说自己无能,请允许改正错误。从这以后邠州没有发生祸乱。
在此以前,太尉在泾州担任营田官。泾州大将焦令遑夺取民田,
占为已有,多达几十顷,租给农夫耕种,说:“谷子将成熟时,一半
归我/这一年大旱,田野草都不长。(焦令湛)催逼得更厉害,(农
夫)无法偿还,就告到太尉那里。太尉写了判决书,语言很是谦和,
派人求见并劝说焦令递。令递大怒,将农夫叫了去说:“我难道怕段
某吗?怎么竟敢说我!”拿判决书铺在农夫背上,用大杖打了他二十
杖,农夫快死了,将他抬至太尉衙门的庭院,太尉大哭,立即亲自取
水洗去农夫身上的血污,撕破自己的衣裳,包扎农夫的伤口,亲手敷
上良药,早晚亲自先给农夫喂食物,然后自己才吃。将自己的坐骑卖
掉,买谷子代农夫偿还地租,不让那农夫知道。临时驻扎在径州的淮
西军统帅尹少荣,是个刚强正直之士。来到焦令递的住处,见到焦令
谑大骂说:“总之你的为人,是不顾天灾、冒犯长者、责打无罪之辈,
还收取仁义之人的谷子,使段先生进出无马骑。你将凭什么面对天
地!”焦令谑虽然凶暴傲慢,但是,听了尹少荣的话却也深感惭愧。
汗流淡背。
等到太尉自泾州节度使被征召为司农卿时,告诫他的亲属说:“经
过岐州时,朱波可能赠送财物,千万不要接受财物/待到过歧州时,
朱波坚决要赠送大绫三百匹。太尉女婿韦晤坚决拒绝,而得不到同意。
到了京都,太尉大发脾气说:“你们果真没有听我的话!但是终究不能
将这些东西放在我们家里。”就把这三百匹大绫送到司农卿官府治事
大堂,安放在梁木上面。朱泄谋反以后,太尉被杀,官吏将“栖木梁
上”之事告诉了朱泄,朱波让人将大绫取下来一看,只见原来封条上
的标志都还保存着。
(2)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
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
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
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王
安石《上人书》)
(4分。每错、漏2个断句处扣1分,扣完为止。若断为“要之以适用为本”亦可。)
【参考译文】
再说,所谓文章,(是)一定要有益于社会罢了;所谓修辞,(就)
好像器具上面的雕刻和绘画,如果(光是)花巧而且华丽,不一定适
合使用;如果适合使用,也不一定花巧而且华丽。总之,以适合使用
为根本,以雕刻绘画作为它的修饰罢了。不适合使用,不是制造器具
的本意;不加以修饰,那结果也像这样吗?不是的。但修饰也不是可
以不顾的,(只要)不(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就可以了。
10.(1)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通通之情,同时也暗寓了作者的哆
孥之情。(1分)前面三联描写空山、新雨的大环境和月、松、泉、
石、竹、莲及浣女、渔舟八种景物,组合成宁静优美而清新活泼的画
面,这些描写都是渲染,都是寄寓,是间接表现诗人的圆涉恒趣。“随
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联化用楚辞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
以久留”,反其义而为“可留”,便把诗人旗连注尊的情绪和盘托
出,深化了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又和首联中“空”字,遥相
呼应,见出“自可留”于“空山”之意,是全诗的意境更加完美。(2
分)【言之有理即可】
(2)【示例一】音乐性:本诗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联,前者用二二一节奏句式,后者却换
了二一二节奏句式,造成了音节上的节奏变化。颔联中的动词“照”
和“流”用在句末,颈联中的动词“归”和“下”用在句中,不只是
港生了句式的辜皂,而且使诗歌音调和谐铿锵,富有音乐感,读起来
朗朗上口,节奏鲜明,富有音乐感。
【示例二】诗中有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两联的景物描写,动静相衬,视听相兼,俯仰结合,具
备了画的各项要素,的确具有画的特点,写出了山间居民的月年当存
用手,不但画意盎然,且流溢着诗人陶然其中的怛住手协,诗情画意
融为一体。【正确指出角度给1分,分析给3分。从动静结合或语序
等角度回答也可酌情给分。言之有理即可】
11.(错1字该句不给分)
(1)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三、
12.A、C(B项,“说明公众还是维护标准话语秩序的”的说法有
误。D项,“说明个体语法已为社会普遍认可”的说法有误。E项,“允
许个体语法以一种温和的方式代替标准语法”的说法有误。)
13.B(根据文意,ACD三项都是作者在说“标准语法”所举的事
例。)
14.文中画线句子主要用以阐明“公众对于标准语法已经具有本
能的不满二(2分)余秋雨之所以“早已在知识界公信力受创,在公
众中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是因为他的创作是以他独特话语习惯建
构的,所以能够赢得公众的认可,他的个体语法和标准语法又有话语
冲突,所以“在知识界公信力受创”。(2分)
15.标准语法与一元文化是捆绑式的,它的精神实质“一元独尊”;
(1分)“个体语法”以尊重人的个性为前提,它的精神实质“多元
并存”。(1分)(如果一种个体语法不允许其他个体语法存在,它的
根本精神是标准语法的,即独尊的一元文化。)作者提倡文化多元,
倡导形成公民话语。(2分)
四、
(-)文学类文本阅读
16.①抓住了金铃子最具特色的身体部位(后腿);②静态描写
(或:细节描写);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④写出了作者对金铃子
的喜爱之情;⑤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⑥语言优美,极富感染力。(答
到五点即给5分)
17.①对弱者的同情;②对弱者的顽强抗争的敬佩;③对弱者逃
离别人帮助的伤感;④文明的进程不能以牺牲弱者为代价。(答一点
1分,答二点3分,答到三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
18.①文中的金铃子其实就是弱者的化身,他们是美丽的(或:
有着美好的心灵);②他们面对苦难不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而是自
我拯救,他们是善良的;③在文明的进程中已经没有了他们的位置,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逃离;④作者强烈期盼人与人要和谐相处;⑤表
达作者的忧患意识。(一点2分,答到三点意思对即给6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19.文中并没有详细描写奥斯威辛的阴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不动产投资信托合同协议
- 2025年度夫妻财产约定与家庭财务规划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度公厕保洁与智能设备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房屋遗产继承与遗产分配及税务筹划协议
- 2025年度单价合同在新能源技术研发中的合同履行与经济效益
- 2025年度定向委培协议书:新材料研发人才定向培养协议
- 2025年度农村自来水用户用水纠纷处理合同
- 2025年度建筑材料经销商返点奖励协议
- 2025年度劳动合同协商解除协议书-企业转制员工安置协议
- 4S店装饰维修服务合同
- 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说课稿1 新人教版
- 智能教育机器人AI项目策划创业计划书
- 《MATLAB编程及应用》全套教学课件
- T-CCSAS 001-2018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分析)质量控制与审查导则
- 2025年春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下册 2025年中考模拟测试卷
- 果园轨道运输施工方案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解读
- 《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教学大纲
- 广西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完整版】
-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制和评审中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意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