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二中学2024届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小敏同学最近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应多吃一些富含哪种维生素的食物?()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2.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A.二氧化碳和水经呼吸排出 B.汗液的排出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 D.粪便的排出3.2018年5月,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教授用动物角膜代替人角膜让万名患者复明,获得了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如图中角膜是()A.①B.②C.③D.⑤4.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如果选用“10倍”的目镜和“15倍”的物镜,则每个细胞被放大了A.150倍B.10倍C.5倍D.25倍5.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随意采食野生蘑菇B.不吃发芽的马铃薯C.少吃含有防腐剂的食品D.购买的食品要有质量安全图标6.图示截取人体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依次流经()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7.由于劳动和交流合作的需要,人类的祖先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A.语言 B.粮食和衣物 C.生产工具 D.货币交流8.在血液循环过程中,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和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部位分别是A.全身各处细胞、肺泡 B.肺泡、全身各处细胞C.全身各处细胞、全身各处细胞 D.肺泡、肺泡9.当病菌侵入人体时,体内的吞噬细胞会到病菌入侵的部位将其消灭,这种免疫属于A.先天具有的 B.后天获得的 C.只针对一种病原体 D.特异性免疫10.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A.呼气 B.排尿 C.排便 D.排汗11.如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有利于()A.呼吸道对空气的净化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12.在植物细胞中存在,而动物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膜D.细胞核13.肝炎的传播途径是()A.空气传播 B.生物媒介传播 C.体表接触传播 D.饮食传播14.关于“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试验中,不正确的是()A、将试管放在37.C左右的温水中是为了保持酶的活性B、可以不设置注入清水和馒头碎屑的对照组C、分别滴加2滴碘液后,不变蓝的组是因为淀粉被初步消化了D、实验结论是“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15.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我市每年都对学生进行体育水平测试.当你进行测试时,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休内何种物质的氧化分解()A.葡萄糖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16.下面是李同学为家人设计的午餐食谱,你认为营养最全面合理的是()A.红烧冬瓜、素炒土豆丝、清炒空心菜、海带汤B.土豆炖牛肉、西红柿炒蛋、清炒空心菜、冬瓜排骨汤C.红烧鸡腿、爆炒鱿鱼丝、红烧肉、鱼头汤D.炒丝瓜、炒花椰菜、水煮白萝卜丝、紫菜汤17.不属于血浆组成成分的是()A.水 B.蛋白质 C.无机盐 D.血细胞18.在眼球的折光系统中,能通过调节改变曲度的是()A.晶状体 B.玻璃体C.角膜 D.房水19.如果树木主干上的树皮被环剥一圈,树木将会死亡,原因是()A.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不能运输到茎和叶B.根吸收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茎和叶C.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D.木质部得不到树皮的保护20.完成反射的结构叫()A.神经元 B.反射弧 C.神经末梢 D.大脑21.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下列有关“食不言”解释正确的是()A.说话需要力气,不利于保养身体B.避免食物由咽进入气管C.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D.有利于保护声带22.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23.下列反射活动与“望梅止渴”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缩手反射B.吃梅止渴C.蚂蚁搬家D.闻鸡起舞24.做试卷时,先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然后书写作答。完成审题、思考、作答等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B.小脑C.脊髓D.脑干25.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增加的二氧化碳产生于A.肺 B.鼻腔 C.组织细胞 D.血液26.关于“红灯停,绿灯行”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B.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近视眼看清红绿灯要戴凸透镜D.该反射活动需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27.张家港市梁丰生态园,强调“植物公园”的概念,种植植物1430多种,建有竹园、松园、牡丹园、樱花园等12个专类园,漫步于生态园,让你神清气爽。下面是梁丰生态园里的四种植物,请依据你所学的分类知识,找出与其它三种不是一类的那种植物是A.竹子 B.松树 C.牡丹 D.樱花28.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叙述错误的是()A.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组成B.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C.骨骼肌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组成D.一块骨骼肌的肌腱附着在相邻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上29.下列植物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是()A.卷柏 B.肾蕨C.凤尾蕨 D.葫芦藓30.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A. B.C. D.31.人在剧烈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心跳也随之加快,这种人体器官系统的相互协调作用主要靠A.运动系统的调节 B.神经系统的调节C.呼吸系统的调节 D.循环系统的调节32.下列人类行为对保护生物圈不利的是()A.建立湿地保护区 B.制定休渔期C.推广共享单车 D.焚烧垃圾33.人在患重感冒时,早上醒来会感到嗓子发干。这说明()A.鼻腔有清洁空气的作用 B.口腔被感冒病毒感染发炎了C.口腔没有湿润空气的作用 D.空气中的水分被口腔吸收了34.下列有关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B.干燥、低温有利于贮存粮食C.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D.植物的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35.在医院门口经常看到“无偿献血”的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1是不会影响健康的B.献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C.临床上给血小板减少的病人输入血浆治疗D.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36.“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行为。请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的指示灯通行,“红灯停绿灯行”。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经过[]___________等的折射,刺激[]___________产生神经冲动,最终在___________形成视觉。(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尽管绿灯也要等到救护车过后方可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急救车的“鸣笛声”刺激[]___________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___________形成听觉。(3)图中反射弧的结构中,a和e分别表示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4)小明的手被针扎后会缩手,还且会感觉到疼痛,疼痛是在___________产生的。37.如图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看电视文艺节目时,你能听到演员优美动听的歌声。那么,图中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2)如果某人标号④_______________所示部分受损,则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听觉。(3)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中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____________张开,保持________________内外的气压平衡。(4)跳水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动作协调、姿态优美。这与图中数字____________所示结构的调节有关。38.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输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如果心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为75次/分,血量是4000毫升,那么体内全部血液循环一遍需要多长时间?剧烈运动后,心率加快到100次/分,血液循环有什么变化,有什么意义?_____39.2016年烟台市初中学生学业体育测试比往年有了更高的要求。图甲是某校学生参加测试的一个画面,图乙为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测试中学生听到发令枪声后立刻起跑,此反射类型是________,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乙中的
______(填图中字母)。(2)在此反射中,学生听到枪声的感受器位于
______内。(3)看到运动员由远及近而来,终点裁判员的晶状体如何调节?__________。(4)某学生突然踩到同伴的脚而迅速抬起,其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图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5)测试结束大多数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最后冲刺的瞬间,带队老师情绪激动,并且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40.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994年7月,淮河上游因突降暴雨而采取开闸泄洪的方式,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下来,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下游一些地方的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厂处理但未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2015年6月,安徽巢湖湖面出现大片蓝藻集聚现象。随着气温升高,蓝藻大量繁殖,湖水如绿油漆一般,并伴随着阵阵腥臭,鱼虾大量死亡。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怀远镇河段水质出现异常,锅含量超标约80倍,这是不法矿主非法向龙江河排污造成的。(1)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________、生活污水和农田使用农、化肥造成的污染。(2)蓝藻暴发,鱼虾大量死亡,大量的动植物尸体会造成________的大量繁殖,从而发出阵阵腥臭。(3)如龙江河中生活有衣藻、草鱼、蛳螺、乌鱼这四种水生动植物,体内积累的镉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4)水污染对人体的健康威胁极大。排入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镉、汞等)接触人体,会增加基因突变的概率,诱发癌症等。同时有毒物质还会通过的________途径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5)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畜牧造成的水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下列对禽畜粪便的处理方法最环保的是________。A.高温堆肥B.建沼气池C.直接用作农家肥D.建污水处理厂
参考答案1、C【解题分析】维生素A缺乏症为夜盲症、干眼症等。维生素B1缺乏可能导致神经炎、脚气病,但不会引发坏血病。维生素C可维持肌肉和血管的正常作用,缺乏时会引发坏血病,小敏同学的牙龈出血其实是坏血病的一种表现症状。维生素D缺乏症为佝偻病和骨软化症。2、D【解题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排泄的三种途径,这部分是重点,注意掌握。【题目详解】排泄是指人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如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粪便的排出属于排遗,不属于排泄。故选D。3、C【解题分析】
本题考察的是眼球的结构。【题目详解】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图示中①是晶状体,②是虹膜,③是角膜,④是睫状体,⑤是玻璃体,C正确。4、A【解题分析】
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题目详解】如果选用“10倍”的目镜和“15倍”的物镜,根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公式可得:10×15=150,即则每个细胞被放大了150倍,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5、A【解题分析】
食品安全主要是指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安全,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等问题。要求预防食品安全要做到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检验合格的食品,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题目详解】随意采摘野生蘑菇易导致采食有毒蘑菇而引起食物中毒,A错误。发芽的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人吃了这种发芽的马铃薯,轻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昏迷、抽搐等现象,严重者还可因心肺麻痹而死亡,B正确。防腐剂是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范围内,对人体是无毒副作用的。但是一旦防腐剂超标,长期食用防腐剂超标的产品,会引发肠胃炎等疾病,C正确。购买预包装食品时应当仔细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重要信息。拒绝购买过期食品、“三无”食品、感观性状异常的食品等,D正确。【题目点拨】本题考察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6、C【解题分析】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题目详解】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官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三种血管:①是静脉,②是动脉,③是毛细血管,其流动方向是:②→③→①。【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7、A【解题分析】
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随着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烹制食品后,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慢慢的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使人类和动物有本质区别,可以用于交流的语言。【题目详解】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火的使用、将食物烤熟食用、产生语言等,都是在人类的进化中,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的。其中制造和使用工具、火的使用、将食物烤熟食用等几项即使是独立的个体也会产生,不一定是在群体活动的相互合作中产生。但是语言一定是在人类祖先的群体活动(如劳动)中,为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产生的。所以人类的祖先由于劳动和最初的群体活动产生了语言。故选:A。【题目点拨】考查的是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这个知识点容易被忽视,应特别注意。8、A【解题分析】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因此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部位是全身各处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部位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A正确。9、A【解题分析】
(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图:组成功能类型第一道皮肤和粘膜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非特异
性免疫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酶菌)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特异性免疫(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题目详解】当病菌侵入人体时,体内的吞噬细胞会到病菌入侵的部位将其消灭,这种免疫是生来就有的,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10、C【解题分析】
排泄是指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题目详解】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体内的粪便是食物吸收完营养物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注意区别排出粪便是排遗,不是排泄。11、B【解题分析】
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肺泡数目多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题目详解】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B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掌握肺泡的结构和功能是本题解题关键。12、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除外),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细胞核、叶绿体等,而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所以动植物体的细胞结构为: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植物细胞壁动物细胞多的是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需熟记动植物细胞的结构。13、D【解题分析】
传染病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题目详解】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肝炎属于传染病,传播途径是饮食传播。【题目点拨】熟记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解题的关键。14、B【解题分析】考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分析: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馒头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使唾液和淀粉充分的混合,唾液淀粉酶能把馒头中的淀粉变成麦芽糖,所以馒头咀嚼一段时间会有甜味.淀粉遇碘液变蓝色的这一特性要牢记.解答:解:A.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在37℃接近人体的温度时最强,不符合题意.B.本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因此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加清水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故符合题意.C.分别滴加2滴碘液后,不变蓝的组是因为唾液淀粉酶把淀粉消化成了麦芽糖,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符不合题意.D.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可以使馒头和唾液淀粉酶充分的结合,更好的进行化学消化,有利于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掌握淀粉遇碘液变蓝色的这一特性,是验证试验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15、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维生素不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脂肪常作为人体储备能源的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营养物质的作用,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16、B【解题分析】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据此解答。【题目详解】A、红烧冬瓜、素炒土豆丝、清炒空心菜、海带汤主要提供的是维生素和无机盐,缺少蛋白质、糖类、油脂,不符合题意;B、土豆炖牛肉主要提供淀粉和蛋白质,西红柿炒蛋主要提供维生素和蛋白质,清炒空心菜主要提供维生素,冬瓜排骨汤主要提供维生素、脂肪和蛋白质,营养全面,符合题意。C、红烧鸡腿、爆炒鱿鱼丝、红烧肉、鱼头汤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缺失维生素,不符合题意;D、炒丝瓜、炒花椰菜、水煮白萝卜丝、紫菜汤主要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缺少蛋白质、糖类、油脂,不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正确合理营养的定义是本题解题关键。17、D【解题分析】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如图所示:
,所以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血浆中90%以上是水,其余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题目详解】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是半透明的淡黄色液体,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余的是血浆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题目点拨】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占91%~92%,血浆中的营养和废物都被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18、A【解题分析】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眼球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有关知识点。【题目详解】眼球的结构如下:
图中,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6角膜和7巩膜)、中膜(2虹膜、1睫状体、8脉络膜)、内膜(9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4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5房水、4晶状体和11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题中的角膜、房水、玻璃体和晶状体在视觉形成过程中,都起折射的作用,其中晶状体的曲度是通过睫状体来调节的。【题目点拨】眼球的结构结合示意图记忆效果好。19、C【解题分析】
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据此答题。【题目详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剥掉树木主干的一圈树皮,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到根;根得不到有机物,根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树木死亡。故选:C【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筛管的位置和功能。20、B【解题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题目详解】A、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A不符合题意。B、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B符合题意。C、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C不符合题意。D、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D不符合题意。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概念组成。21、B【解题分析】因为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吃饭时如果大声说笑,会厌软骨会来不及关闭,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咳嗽。22、B【解题分析】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题目详解】血液中的白细胞比红细胞大,呈圆球状,有细胞核,数目最少,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5000--10000个,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胞,因为血小板个体小,普通显微镜下很难观察的到,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数目较多,但比红细胞要少。血液中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年人每立方毫米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男子为500万个左右,女子平均为420万个左右,在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目最多。故选B【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三种血细胞的数量。23、D【解题分析】
(1)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题目详解】ABC、“缩手反射”、“吃梅止渴”、“蚂蚁搬家”,都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而“望梅止渴”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故ABC不符合题意;D、“闻鸡起舞”是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因此与“望梅止渴”属于同一类型,故D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理解掌握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和内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4、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膝跳反射等;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如谈虎色变等。完成审题、思考等活动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因此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不同特点方面来切入。25、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的是由组织细胞产生的,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故选C。考点定位:人体内二氧化碳的来源。26、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当绿灯亮起时,我们快速穿过马路,是对“绿灯”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参与,因此属于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A、B、D正确;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佩戴凹透镜,可以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成在视网膜上,故C选项错误。考点: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27、B【解题分析】
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题目详解】牡丹、竹子、樱花都属于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松树属于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故松树和其它不同类。【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分类。理解掌握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8、C【解题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肌肉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A正确;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B正确;骨骼肌由两端较细呈乳白色部分的肌腱和中间较粗的肌腹组成,C错误;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D正确。29、D【解题分析】
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茎叶中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因此长得较高大;两者都用孢子繁殖,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题目详解】A卷柏、B肾蕨、C凤尾蕨、都具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属于蕨类植物;
D葫芦藓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用孢子繁殖,生活在阴湿环境中,属于苔藓植物,所以ABC三者同属于同一类别,而B葫芦藓不同类。所以,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是葫芦藓。【题目点拨】明确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30、D【解题分析】
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题目详解】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既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动脉内流得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很少。在流经肺泡时,由于肺泡内是从外界吸入的空气,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不能无限增多;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直至平衡,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逐渐减少的,直至平衡的。根据上述,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血液中的氧气不可能全部扩散到组织细胞,因此血液中氧气不能为0,也不能无限增多;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曲线体现气体扩散后,达到平衡,D正确。【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气体扩散的原理。31、B【解题分析】
人在剧烈运动时,消耗的能量和氧气增加,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儿茶酚胺激素。能让人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促进糖原分解并升高血糖,促进脂肪分解,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据此解答。【题目详解】人在剧烈运动时,消耗的能量和氧气增加,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儿茶酚胺激素。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促进糖原分解并升高血糖,促进脂肪分解,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因此,各器官系统的相互协调主要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完成的。故选B。【题目点拨】掌握神经系统和激素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2、D【解题分析】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措施很多,如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开发新能源等。【题目详解】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从而保护生物圈,正确。B、制定休渔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保护生物圈有利,正确。C、推广共享单车,利于创建生态安全城市,能减少环境污染,对保护生物圈有利,正确。D、焚烧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保护生物圈不利,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生物圈是地球生物的共同家园,要保护好。33、C【解题分析】
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题目详解】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理解掌握呼吸道的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4、D【解题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而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活细胞在有关无光条件下都进行呼吸作用。【题目详解】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A正确;干燥环境不利于种子的呼吸,且一般来说,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因此,在生产实践中贮藏粮食应该降低温度,抑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B正确;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C正确;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即光合作用必须是含有叶绿体的活细胞在光下才能进行,而不是每个细胞就能进行,D错误;故本题选D。【题目点拨】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内容。35、C【解题分析】
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ml,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题目详解】A.一个成年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8%,一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因为所散失的血浆成分会很快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A正确。B.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压力小,容易止血。因此献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静脉,B正确。C.为防止血液浪费,可以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输入成分血,缺什么,就补什么,血小板减少,可以选择性的输入血小板,C错误。D.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0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0型血的人只能接受0型血,要注意的是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D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掌握输血时的原则和无偿献血的规定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6、②晶状体④视网膜大脑(或大脑皮层)6耳蜗大脑(或大脑皮层)感受器效应器大脑(或大脑皮层)【解题分析】
图示为眼球的结构、耳的结构、大脑皮层功能区以及反射弧示意图,其中①是角膜、②是晶状体、③是玻璃体、④是视网膜、⑤是视神经;1是听小骨、2是半规管、3是前庭、4是鼓膜、5是咽鼓管、6是耳蜗;Ⅱ是听觉中枢、Ⅲ是视觉中枢。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A白质、B灰质。【题目详解】(1)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②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4]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6]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3)图中反射弧的结构中,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
(4)小明的手被针扎后会缩手,此过程中神经冲动也沿着脊髓白质中的上行神经束传到大脑皮层中的躯体感觉中枢,人体产生痛觉,因此疼痛是在大脑产生的。【题目点拨】解答此题要结合图示理解眼和耳的结构和功能,反射弧的组成、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等知识。37、耳蜗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听觉神经不能咽鼓管鼓膜③【解题分析】
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如图:小脑的功能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躯体平衡。【题目详解】(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看电视文艺节目时,你能听到演员优美动听的歌声。那么,图中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耳蜗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2)通过(1)分析可知,如果某人标号④听觉神经所示部分受损,则不能产生听觉。(3)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咀嚼食物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击穿鼓膜。因此,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中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咽鼓管张开,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孕妇用枕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厨房用隔热手套产品供应链分析
- 制版机产品供应链分析
- 建筑用外墙涂料采购合同
- 5G农业现代化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自行车支架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印刷的漫画书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塑料制果汁盒托架产品供应链分析
- 双眼皮胶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粉扑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车辆制造工艺学
- 2023年高速公路收费员基础知识考试题(附含答案)
- 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安全管理考试(含答案)
- 阴道炎护理查房
- 香料香精概述课件
- 出纳岗位年终总结
- 未来绿色低碳产业布局实施方案
- 房间隔缺损术后护理课件
- 2024公共数据平台数据归集规范
- 肿瘤患者胸腹水置管护理
- 指导教师在全科医学教育中的角色与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