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卷2份含答案_第1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卷2份含答案_第2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卷2份含答案_第3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卷2份含答案_第4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卷2份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章末1

一、单选题

1.若岸边的人能看到水中的鱼,它看到的鱼其实是()

A.鱼下方的虚像B.鱼上方的的虚像C.鱼下方的的实像D.鱼上

方的的实像

2.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

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使用投影仪时投影片应放在镜头焦点和镜头之间

3.如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

4.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卯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

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污点不移

动;②移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由此

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A.玻片上B.低倍物镜上C.高倍物镜上

D.目镜上

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利用了这一规律

C.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等大的实像D.向右适当移动蜡烛,

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6.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映出荷叶纹理的“清晰”像.这个像的特点是()

A.正立放大B.正立等大C.倒立放大

D.倒立缩小

7.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

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

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P中,发现在光屏上重

新呈现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那个光学器件()

A.只能是凹透镜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

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是凸透镜D.凹透镜、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B.显微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

C.望远镜是伽利略首先发明的D.显微镜的目镜焦距大,物镜焦距小

9.如图所示光路图中,能正确地表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在水面发生折射的是()

D.

10.小张通过放大镜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说明所观察的字在放大镜的()

A.二倍焦距以外B.二倍焦距处C.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焦距以内

11.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

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B.bC.c

D.d

二、填空题

12.在探究光在空气与玻璃界面上发生折射时,小明同学将玻璃砖放在白纸上,接着用光斜

射向玻璃砖,如图所示,接下来小明的操作是(写出紧接的一步操作);经过对

实验现象的处理分析,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实验要求将光具座上烛焰中

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其目的是,当物距为30cm时,在

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

光学仪器是.

1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

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6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

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用字母表

示),反射角等于,折射角

16.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

以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

选填“增大/减小”).手机镜头可以用来矫正(近视/远视)眼.

三、解答题

17.给你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用两种方法辨别哪个是凸透镜,哪个是凹透镜.

四、实验探究题

18.小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她按如图甲装配仪器(图中F点是焦

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订LHE

BCDE

T

(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调(填“上”、“下”);调节好蜡

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

屏向移动(填“左”或“右”);

(3)若想从光屏这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放大的像,此时应将物体放在________点

(填字母).

(4)完成实验后,某同学拿一个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并调节光屏,使光屏上出现

烛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

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

透镜

(5)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

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丙所

示.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6)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丁(A)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

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19.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右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

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

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

入射角a0°15°30°45°60°

反射角p0°15°30°45°60°

折射角Y0°11°22.1°35.4°40.9°

(1)在探究中,该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

上面做法是为了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和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且折射角

(大于/等于〃卜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

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3)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

答:(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五、综合题

20.(2017•烟台)红灯停,绿灯行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人所共知的,能否将红绿灯的作用互换一下呢?

我们平时见到的太阳光是白光,它是由红、橙、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的,白光叫

复色光,各种颜色的光叫单色光.单色光的颜色是由频率决定的,红光频率最低,波长最

长;紫光频率最高,波长最短.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会遇到大气分子、水蒸气微粒以及尘

埃微粒等障碍物.当光照射到这些微小的障碍物上,障碍物会将光波的一部分能量散射出

去,而另一部分能量将穿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越

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在相同条件下,红、橙光穿过的能量多,

蓝、绿光被散射出去的能量多,早晚我们看见太阳时,见到的主要是太阳光中穿透厚厚大

气层的红光、橙光,所以朝阳、落日是红色的.晴朗的天空,见到的主要是阳光中被大气

散射的蓝、绿光,所以天空呈蓝色.

正因为红光在空气中散射最弱,穿透能力强,可以传到较远的地方,使车辆和行人在远

处就能发现,及早做好准备,所以用红灯表示停止和危险信号.雾天行车,车上要开黄色

警示灯,也是这个道理.可见红绿灯的作用是不能互换的.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概括指出光散射遵循的规律.

(2)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知识解释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光的折射分析解题: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

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

光线向水面偏折,人的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认为鱼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看到

的鱼的位置比鱼的实际位置浅一些,看到的“鱼''是真实的鱼上方的虚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

践,考查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A、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

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不合实际;B、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是将2倍焦

距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胶片上,所以照相时应该站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故B符合实际;

C、利用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应位于放大镜的焦距之内,故C不合实际;

D、使用投影仪时投影片应放在镜头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D不合实际.

故选B.

【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凸透镜成像的

规律:①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应用;②当物距大

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投影仪的应用;③当物距小于1倍焦

距时,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是放大镜的应用.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

却大于入射角,故本选项错误.

B、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了,所以画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本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光的传播方向没有变,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

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

时,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答案】D

【解析】【解答】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小污点,小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

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物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物镜小污点动就

在物镜;

移动载玻片,小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

如果不在物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目镜上.

根据题意:①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②移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

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说明小污点一定在目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移动物体和物镜时污点不动判断物体在目镜上.

5.【答案】A

【解析】【解答】AB、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

影仪,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将光屏调到适当位置,能得到

倒立缩小的实像,C不符合题意.

D、向右适当移动蜡烛,不可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物体位置像的位置像的大小像的性质应用举例

u>2ff<V<2f像、物异侧缩小倒立实像照像机

u=2fv=2f像、物异侧等大倒立实像测焦距

幻灯机

f<u<2fv>2f像、物异侧放大倒立实像

投影仪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此时荷叶上水珠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当透过附在荷叶

上的水珠观察荷叶时,叶子相当于在该水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即此时可以成一个正

立、放大的虚像,故此时叶片上细密的纹理变得清晰可辨.故选A.

【分析】凸透镜的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

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7.【答案】C

【解析】【解答】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果是厚平板玻璃,

圆形光斑与圆孔P相同;如果是凹透镜,圆形光斑比圆孔P大;如果是凸透镜,圆形光斑

比圆孔P可能大,也可能小,还可能相同。因为水平向右的平行光可能是没到达光屏之前

就汇聚后又散开,也可能是到达光屏还没有汇聚。故选C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折射式望远镜,是用透镜作物镜的望远镜.分为两种类型:由

凹透镜作目镜的称伽利略望远镜;由凸透镜作目镜的称开普勒望远镜.反射望远镜是用凹

面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故不是所有望远镜都是有两个凸透镜组成;故A错误;

B、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故

B错误;

C、最早发现望远镜奥秘的人是利波塞,而人类历史上最早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望远镜的

人却是伽利略,故C错误;

D、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靠近物体的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

像;一组是靠近眼睛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刚才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

以内,使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所以显微镜的目镜焦距大,物镜焦距小.故D正

确.故选:D.

【分析】A、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

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B、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

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C、最早发现望远镜奥秘的人是利波塞,而人类历史上最早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望远镜的

人却是伽利略;

D、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靠近物体的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

像;一组是靠近眼睛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刚才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

以内,使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①A和B表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的光路图,并且在A图中折射

角等于入射角,所以A和B不符合题意.

②当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所

以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分析】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

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

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

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放大镜实质是一个凸透镜;由图可知,像是倒立、放大的,根据凸

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说明所观察的字在放大镜的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故选C.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11.【答案】B

【解析】【解答】由图知:玻璃a、c、e、d都是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能使光线会

聚,不符合题意;

而玻璃b是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2.【答案】在纸片上画出光的传播路径;;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界面时,折射角小于入射

角.

【解析】【解答】(1)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在玻璃砖的下面放一张白纸,是用

来记录光路的.将玻璃砖放在白纸上,接着用光斜射向玻璃砖,接下来小明的操作应该是

在纸片上画出光的传播路径;

(2)经过对实验现象的处理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

向玻璃界面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故答案为:在纸片上画出光的传播路径;

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界面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分析】知道光在空气与玻璃界面上会发生折射,通过实验探究时,纸片的作用是可以记

录光路,最终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初步得出结论。

13.【答案】使烛焰的像呈在光屏中央;实;照相机(或摄像机等).

【解析】【解答】解: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

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便于观察像

的性质.凸透镜的焦距f=10cm,此时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

机和摄像机上.

故答案为:使烛焰的像呈在光屏中央;实;照相机(或摄像机等).

【分析】使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U>2f时,凸透镜成倒

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上.

14.【答案】倒立等大的实像

【解析】【解答】解:依题意知,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

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

处,即放在了该凸透镜的二倍焦距点上,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

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故答案为:倒立等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倒立等大的实像。

【分析】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

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该凸透镜的焦距;凸

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v<2f;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

实像,v=2f;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当u=f时不成像;当u<f时正

立、放大的虚像。

15.【答案】OG;30°;45°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ZBOE=60°,所以NCOE=90。-60。=30。,而NCOF=30。,根

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CD为法线,AB为界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都等于30。;而折

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G一定为折射光线,折射角为/GOD=45。。

故答案为:OG;30°;45。。

【分析】首先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线,从而确定界面,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

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反射角的度数。

16.【答案】增大;增大;远视

【解析】【解答】解: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

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

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凸透镜能矫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增大;增大;远视.

【分析】“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

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三、解答题

17.【答案】答:(1)用手去摸,中间厚、边缘薄的说明是凸透镜(不提倡用手摸,可直

接观察)

(2)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移动,另一侧能得到最小最亮的点说明是凸透镜,出现一个暗圈的

是凹透镜.

(3)凸透镜能成实像、凹透镜成虚像.点燃蜡烛,在另一侧的屏上看能否成像,光屏上能

接到像的是凸透镜成的实像.不能能成像的是凹透镜.

(4)能作为放大镜使用的是凸透镜.把透镜放在字的附近去看字,能起放大作用的是凸透

镜,缩小的是凹透镜.

【解析】【分析】(1)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

(3)凸透镜能成实像;凹透镜成虚像.

(4)凸透镜能作为放大镜使用成放大的像、凹透镜成缩小的像.

四、实验探究题

18.【答案】(1)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上;右

(3)B

(4)C

(5)D

(6)D

【解析】【解答】(1)由题中图知道,烛焰的像偏上,主要是因为烛焰,凸透镜,光屏三

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立的,要使像向下移动,则应把蜡烛向上

调节;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把蜡烛移到A点,物距减小了,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

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右调节,使像距增大;(3)若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

正立的像,应该使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所以应该把物体放B点.(4)根据题意,拿走

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前,可以将光屏前移或减小物距的方法使烛焰清晰的像承接

在光屏上.(5)A、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与烛焰相比,像更稳定,所以A正确,不符合题

息;

B、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这样可以直接从光具座读出测出物距和像距,C说

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可调节物距及像距,当成等大的实像时,物距便等于2倍焦

距,这样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所以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6)用遮光罩将凸透镜

的上半部分罩住,只能影响像的亮暗,不影响像的性质,光源“F”放在15cm处,物距处于

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原物体相比,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故选

D.

故答案为:(1)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上;右;(3)B;

(4)C;(5)D;(6)D.

【分析】(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应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

高度处;(2)根据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特点分析凸透镜的移动方向;

凸透镜成实像时,具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物距减小,则应增大像距;(3)当物距小

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近视眼镜是凹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凹透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

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前;

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前面,可以用缩小像距

和调节物距的方法使烛焰清晰的像承接在光屏上.(5)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烛焰的形状

会受风的影响,并且烛焰和像的大小关系不容易确定;

实验中用发光二极管做光源,这样成的像比较稳定,并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像和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像距和物距,若将凸透镜放在。刻线处,可以从光具座直接

读出像距和物距的大小;

测量焦距的方法:根据焦距的定义,让平行光照射凸透镜,会聚到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

的距离就是焦距;根据物距等于2f时成等大的实像,当实像和物相等时,此时像距、物距

都等于2倍焦距.(6)凸透镜成像时,像与物上下、左右均倒(是互换的),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9.【答案】(1)更好的显示光路

(2)反射;折射;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

(3)是;五次实验数据可以,但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

【解析】【解答】解:(1)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并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

烟雾,这些烟雾可以反射光,此做法是为了更好的显示光路;

(2)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

气斜射到水面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

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

时,折射角等于零.

(3)据分析可知,五次实验数据可以,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探究过程不完整,还应该换用

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将更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为:(1)更好的显示光路;(2)①反射;折射;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

大;小于;(3)是;五次实验数据可以,但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

【分析】(1)利用光的反射进行分析;

(2)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

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3)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多次测量是为了获取多组数据,得出普遍性的结

论,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五、综合题

20.【答案】(1)解:根据文中的关键字句可知光散射遵循的规律: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

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

(2)解:我们能够看到大海是因为海水反射的光的进入我们的眼睛,射向水面的太阳光中

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较纯净的海水分子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散射和反射,于是人们所

见到的海洋就呈现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

【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有

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2)太阳光由红、橙、黄、

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各不相同,从红光到紫光,波长逐

渐变短,长波的穿透能力最强,最容易被水分子吸收,短波的穿透能力弱,容易发生反射

和散射.

第四章章末2

一、选择题

i.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D.-

定是发散光束

2.如下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A.平面镜B.平板玻璃C.凸透镜

D.凹透镜

3.电视机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下列哪种物品遮挡在遥控器前,遥控器还

能实现遥控的()

A.硬纸片B.厚玻璃C.薄木板

D.薄铁皮

4.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文望远镜能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星体上的光线通过望远镜后所成的像比星体本身

大得多

B.显微镜可以将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两次放大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虚像

C.望远镜可以用一组凹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

D.显微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一组凹面镜组合而成

5.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象的()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

放大的实像

6.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

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

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

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未绝对平行

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

色散

7.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

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8.光斜射到放在空气中的玻璃枝上,在上、下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发生折射,下列关于光传

播的四张光路图A,B,C,D中正确的是()

9.如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C.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

于2倍焦距

10.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如果逐渐往杯中加水,杯底

的光斑将()

LJ

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

11.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

关系

C.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二、填空题

13.近视眼戴的是透镜,它对光起作用.

14.小明刚上初中就患上了近视眼,使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选填“前面”或“后

面”)而看不清远处物体,需要配戴透镜进行矫正.

15.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烛焰、透镜和光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当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距u=15cm、像距v=30cm时,光屏上得到、

的实像;若撤去光屏,简要说明观察该像的方法。

16.显微镜载物台上被观察的物体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实像,再经过目镜

成为一个("放大”、"缩小”)像.

17.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

距为cm;若将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70cm的地方,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

的实像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18.将下列光学器具:照相机、潜望镜、放大镜、投影仪、穿衣镜,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一

类包括,其特征为;另一类包括,其特征为。

19.如图所示中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

20.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面,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

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凸/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

窗户在光屏上成(正立/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

作的.

21.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大小变化规律时,将物体放在同一凸透镜(焦距为10cm)前的不

同位置上,得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的(a)、(b)、(c)三图。通过比较图的(a)、(b)

幅图中能反映近视眼成因的是,戴一个合适的透镜就能将光线重新聚在

视网膜上.

三、作图题

23.在如图中画出入射光线;

24.完成如图所示透镜的光路图。

25.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

B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

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

26.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其焦距为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按图乙所示位置放置,把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

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

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3)

小王实验时,发现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的上侧,为了使烛焰的像能呈现在光屏中央,那么接

下来他的操作是.

2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知道凸透镜的,由图甲可知,凸透镜对光具有作用.

(2)调整后,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得

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光学仪器有

(3)如果让蜡烛在图乙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五、综合题

28.小华学习了有关知识后,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对小明同学进行拍照,拍出的底片上的像

如图甲所示,现要使底片上的像如图乙所示,则她在按快门拍照之前需要进行两项重要操作:

(1)照相机离小明的距离应________(选填“近”或“远”)一些;

(2)将照相机的镜头(选填“前伸”或“后缩”)一些.

29.在用焦距为8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

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______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2)如图当烛焰距凸透镜12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相当于是(填光学器材)。如把蜡烛和光屏

的位置对调,这时成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

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同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

线的传播方向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要会聚一些.

【解答】题目中对这束入射光没有说明其特点,所以入射光不能确定:

若入射光线过凸透镜的焦点,则折射光线是平行光;

若入射光线是平行光或是会聚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形成会聚光束;若是发散

程度较小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也有可能形成会聚光束;

若入射光线是发散程度很大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会聚后,其折射光线有可能仍是发散光

束.

由于入射光线的情况不确定,所以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的情况也不能确定,以上几

种情况都有可能.

但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经过凸透镜会聚后的折射光束一定会比原来的入射光

束要会聚一些.

综上分析故选C.

2.【答案】D

【解析】由图可见,阳光通过眼镜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镜片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所

以是凹透镜.

故答案为:D.

【分析】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光通过镜片后光线变暗,据此判断镜片的种类.

3.【答案】B

【解析】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这种不可见光是红外线,不能穿透不透

明物体,所以将不透明物品遮档在遥控器前,就不能实现遥控,但它能透过玻璃,来实现对

电视机的遥控,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的表面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

叫光的折射,由此分析解答即可.

4.【答案】B

【解析】【解答】A、天文望远镜能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星体上的光线通过望远镜后所

成的像得到了放大,但比星体本身小得多;故A错误;

B、显微镜可以将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两次放大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虚像,故B正确;

C、望远镜的种类很多,天文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伽利略望远镜由一个凹透镜(目

镜)和一个凸透镜(物镜)构成,等.故C正确;

D、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显微镜结构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

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看清微小物体的.而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

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观看远处物体的.

本题主要考查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相关知识,关键知道它们的组成和作用.特别是望远镜,

种类很多

5.【答案】D

【解析】【解答】幻灯机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

像.

故选D.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6.【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由于玻璃缸的折射,光线只能在空气和玻璃缸的界面上传播路径

改变,故本选项错误;

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绝对平行,故本选项错误;

C、白糖水放置久了后,就变的不均匀了,越深密度越大,光线在里面传播时就会发生折射,

故本选项正确;

D、激光笔发出的光是单色光,不能色散,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光只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激光不能发生色散.

7.【答案】C

【解析】【解答】面对清澈见底的池水,池底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发生折射,

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AD光的传播方向错误,AD不符合题意。

BC.池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

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浅的池底的虚像,即池水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池底要深,B不

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

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

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8.【答案】C

【解析】【解答】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所以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靠近法线;当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所以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要远离法线;故选:C。

【分析】光由空气通过玻璃砖要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第二次由玻

璃砖斜射再进入空气,两次均符合折射定律。

9.【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说法错误.

BC、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C说法错误.

D、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制成的,所以要在

底板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2倍焦距,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解决该题需要掌握以下内容:①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判断出A是否

符合题意.

②根据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利用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制成

的.

10.【答案】A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当杯子内逐渐加水时,光的折射程度不变,但入射点逐渐抬高

且向右移动,由光的折射规律作出的折射光线照射在杯子底的光斑会逐渐向右移动,当水加

满后,光斑就停止移动.

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出折射光线,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

入射角,逐渐加水时,入射角不变,则折射角也不变,由作图可以知道光斑移动方向.

11.【答案】A

【解析】【解答】A、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情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

合反射定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符合折射定律,故该图正确。

B、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情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反射定律;折射

角大于入射角,不符合折射定律,故该图不正确。

C、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情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反射定律;折射

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了,不符合折射定律,故该图不正确。

D、图中光的传播方向不清楚,有两条入射光线,分不清是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还是

光从玻璃表面斜射入空气,故该图不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判断即可.

12.【答案】B

【解析】【解答】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首先提出问题:成像情况是如何变化,变化的原

因是什么?

那么可进行猜想,如:①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②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

③什么时候成正立的像,什么时候成倒立的像等.…

所以可以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的关系是什么.

故选B.

【分析】根据探究的实验目的,提出问题,进行合理的猜想,从而确定探究问题.

二、填空题

13.【答案】凹;发散

【解析】【解答】解:近视眼时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长,因此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所以矫正时应使光线发散一些,所以近视眼戴的是

凹透镜,它对光起发散作用.

故答案为:凹;发散。【分析】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14.【答案】前面;凹

【解析】【解答】近视眼是由于人眼的晶状体变凸,会聚能力增强,使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

网膜前方而看不清远处物体,应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前面;凹。【分析】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外界物

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方;近视眼的矫正方法:佩戴凹透镜,使进入眼睛的光线发散一些后再

通过晶状体,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15.【答案】倒立;放大;在光屏原位置右侧距离凸透镜30cm左右的地方向左看

【解析】【解答】解:此时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距u=15cm、像距v=30cm时,即物体

处于1倍焦距好和2倍焦距之间,像成在另一侧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撤

去光屏,观察该像的方法是:在光屏原位置右侧距离凸透镜30cm左右的地方向左看即可;

故答案为:倒立;放大;在光屏原位置右侧距离凸透镜30cm左右的地方向左看;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②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③uV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16.【答案】倒立;放大;放大

【解析】【解答】解: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的镜头,物体经过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

实像;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倒立;

放大;放大.

【分析】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或者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7.【答案】15;照相机

【解析】【解答】解: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

实像,则u=2f,所以凸透镜的焦距x30cm=15cm;

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70cm的地方,因为2f=2x30cm=60cm,则u=70cm>2f,此时凸透镜成

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故答案为:15;照相机.

【分析】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当u=2f时,凸透镜成倒

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当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

当u=f时,不成像;当uV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18.【答案】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面镜;对光线有反射作用

【解析】【解答】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制成照相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制成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放大镜。

平面镜:潜望镜是靠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穿衣镜是因为光的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

长线会聚成像。

【分析】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等于焦距.

19.【答案】乙;凹

【解析】【解答】图中乙图表示近视眼成像,会聚点在视网膜之前,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

正.故答案为:乙,凹.

【分析】正常的眼睛可以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近视眼会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应该

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会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后,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20.【答案】凸;倒立;

照相机

【解析】【解答】解: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说明老花镜对光线

有会聚作用,即老花镜是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之一: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可知,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

窗户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凸;倒立;照相机.

【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凸透镜成像规律之一: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成的像即如此.

21.【答案】物体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外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解析】【解答】如图,光屏上能接到的像都是实像.

(a)图,物距n=70cm-10cm=60on,像距v=82cm-70tm=12cm,像是倒立、缩小

的实像。

(b)图,物距■=30cm-10cm=20on,像距v=50cm-30cm=20an,像是倒立、等大

的实像。

(c)图,物距ji=25an-lton=15on,像距v=55on-250n=30on,像是倒立、放大

的实像。

所以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分析】通过光屏是否能承接像判断是实像还是虚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

大,像变大.这个结论经常用到,一定要熟练掌握。

22.【答案】乙;凹

【解析】【解答】解:图甲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需用凸透镜来矫正的.

乙图,看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即用凹透镜矫正.

故答案为:乙;凹.

【分析】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使像成在

视网膜的前方.要戴一个凹透镜来矫正.

三、作图题

23.【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图中,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所以入射光线经过焦点

射向凸透镜,如图:

【分析】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

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

变.

【解析】【解答】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那么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焦点.如

下图所示:

玲-

【分析】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

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

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空气:

25.[答案】----------------------

F

【解析】【解答】解:连接EB与界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根据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

/

空气: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A的光路图;--------弄二

F

【分析】由“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为B”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