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案设计一等奖_第1页
祝福教案设计一等奖_第2页
祝福教案设计一等奖_第3页
祝福教案设计一等奖_第4页
祝福教案设计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祝福教案设计一等奖

精品文档

祝福教案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赏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把握小说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

因为小说是通过安排情节、设置环境、塑造人物来表现主题的,

所以我们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赏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

人物,把握小说主旨。

昨天我们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那么现在有没有同学能告

诉大家,“祝福”是什么意思?——“祝福”字面的意思是:祝人

平安幸福。

小说中的“祝福”具体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鲁镇年终的大典,为的是“致敬尽礼,迎接福

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那么鲁迅的这篇小说为什么

要命名为《祝福》呢?

——“祝福”是小说的主线,也是故事发生、发展的典型环

境。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析这个典型环境。

二、赏析典型环境

1、请同学们齐读小说第2自然段中有关“祝福”景象描写

的句子。

2、请同学们找一找在“祝福”中男人在做什么,女人

2016

精品文档

在做什么?

——男人祭祀、祈福,女人劳作

3、在“祝福”中男人和女人分工的不同,这说明了一个什

么问题?

——鲁镇是个男尊女卑,等级森严,封建守旧的地方。

我们的主人公祥林嫂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祥林嫂的故

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么祥林嫂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呢?

三、品析祥林嫂的形象

1、小说集中描写祥林嫂肖像的地方有三处,请同学们快

速浏览,把它找出来。

初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

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

分耐劳的人”

再到鲁镇:”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

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

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临死之前:“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

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

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

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

2016

精品文档

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

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2、为什么祥林嫂初到鲁镇的时候”头上扎着白头绳”?

——死了当家人,是个寡妇。

3、她是怎么来到鲁镇的?——逃出来的

4、为什么要逃出来?

——不想再嫁。

5、为什么不想再嫁?

——因为按封建礼教要求,女人要为死去的丈夫守节,一

个女人如果再嫁就不是人了。她的逃婚是她对自己命运的第一

次抗争。然而这次抗争失败了,她被她婆婆抢了回去,卖给

了贺老六。

6、我们再看再到鲁镇的祥林嫂是什么样子?和初到鲁镇

时有什么不同?

——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

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7、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眼角上带些泪痕,

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初到,死了当家人;再到,死了第二任丈夫,更是因

为死了儿子。

2016

精品文档

8、那么对祥林嫂来说,死了儿子意味着什么?

——儿子没了,她就没有了安身立命之地,她走投无路,

只好投奔老雇主

这就是封建礼教“夫在从夫,夫亡从子''的信条,正是这样

的信条把祥林嫂逼得走投无路了O

9、下面我们再来看临死之前的祥林嫂,这个时候她的外

貌和之前已然完全不同,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下

面我们来看看这个乞丐是何等模..........

样?——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

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10、为什么她的竹竿下端是裂的,破碗,还是空的?

竹竿裂:时间长了,走的路多了,乞讨艰难;破碗还空:

她连一只完整的讨饭的碗都找不到,这个碗还是空的,说明她

沦为乞丐之后已经乞讨无门,面临绝境,死路一条。

所以她“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

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

她是一个活物“,她的精神已经彻底崩溃,分明已经是一个活

死人了。

11、两次丧夫,最后又失子都没有将她击垮,那么是什么

事情让她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不让她参加祭祀活动。

不让她参加祭祀就等于剥夺了她像鲁镇其他普通女人

2016

精品文档

一样参与准备祝福的资格和权利,剥夺了她的尊严,甚而

剥夺了她存在的价值。

12、什么样的人不能参加祭祀

——嫁了二夫,没守贞节。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的人。

祥林嫂为了重获参加祭祀的资格,她做了什么努力?

——用自己全部的身价捐了门槛。

小说中说,捐了门槛,就“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

去受苦”,然而,她这一次的抗争又失败了,她不但生的权利

完全被剥夺了,就连在死后魂灵安宁的权利也已经荡然无存。

四、课堂小结,提炼主旨

我们的主人公祥林嫂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与命运抗争,

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做一个符合封建礼教要求的普通女人。但是

她那卑微的生命、无助的灵魂最终还是被封建礼教一点一点地、

无情地吞噬殆尽了。

同学们,祥林嫂死了,但我们的小说并没有结束,因为鲁

镇的人们依然沉浸在一片祝福声中,“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

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

限的幸福。”

同学们,这是鲁迅先生独具匠心的一笔,这是何等鲜明的

对照,何等辛辣的讽刺,何等血淋淋的控诉!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

2016

精品文档

五、课后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思考:祥林嫂如果生活在今天,她的命运会

是怎样的?并就这个问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祝福》教案

知识和能力:理清课文各部分所写内容及祥林嫂的不幸经

历,分析祥林嫂之死的原因,把握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方法和

写作特色。

过程和方法:通过作者重回故乡观察的"变''与"不变”串联

课文。分析鲁镇的“不变”

分析祥林嫂的“变”,发生了哪些变化?什么因素促使她的

变化?通过人物对话分析“我”,四叔四婶,柳妈等人物形象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探讨作品批判性的现实意义

重点:文中的“变”与“不变”

难点:通过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分析“反复”手法

三课时

课前预习:读准课文,给课文各部分加上小标题一理清祥

林嫂的一生不幸经历第一课时:故事导入一“不变”的环境及习

俗一三次肖像分析“变化”的祥林嫂一个人不

2016

精品文档

幸经历造成的变化一周围接触的人加速了变化

第二课时:活动课,学生讨论自主赏析课文第四部分第三

课时:课文写作手法总结——标题分析

也可以把全部的教学内容浓缩为几个“三”:祥林嫂命运的

三起三落,三次肖像描写,三次反抗。

也可以片段:为《祝福》中的“我”写日记

12月23日,回到鲁镇,住在鲁四老爷家。

12月24日,午假后,防朋友回来在河边见到祥林嫂,她

问我三个问题。回来觉得心里不安。

12月25日,午饭后还是看朋友。鲁镇人都忙着准备“祝

福傍晚,听到祥林嫂的死讯。晚饭后,回想祥林嫂的一生。

12月26日,五更被爆竹惊醒。天亮,离开鲁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辛亥革命后的某一天,浙江绍兴鲁镇发生了一桩命案。

据说是一个年轻的老妇人在新年祝福的时候死在了冰天雪地里。

而有一个人正好见证了整桩命案的发生,于是便将他所知道的

叙述了出来。那么,这个年轻的老夫人到底是谁呢,在他身上

到底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又是谁是这桩命案的始作俑者呢?

而这个故事的见证者又是怎样为我们展现这个故事的呢?带着

这些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先生的

2016

精品文档

《祝福》,一起去深入了解体会文中受害者祥林嫂的悲惨

命运。

二、知人论世PPT

1、作者介绍

周树人,字豫才,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

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为20世纪中国的重要作家,新文化

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

巨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背景介绍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

集《彷徨》中的第一篇,也是中学阶段唯一一篇选自《彷徨》

的小说。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写

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

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

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

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

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

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

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

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

2016

精品文档

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

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

者。鲁迅就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目的

也就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3、鲁迅谈《祝福》

“喜剧”、“悲剧”、“惨剧”这种名称,也可以用到有些小说

上来:比如《祝福》。祥林嫂到后来,弄得活既不成,死也死

不得。如果有鬼,她将被锯开身子来;如果无鬼,将永远见不

到惟一亲爱的阿毛了,悲惨到了极点。但这种痛苦,并不是她

自己找寻出来的。祥林嫂并非被害死,再嫁本非她所愿,阿毛

是狼拖去的,都出于无可奈何,所以是惨剧。4.小说集《彷

徨》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1926年8月初版。收

入1924年至1925年所写的小说H篇,《祝福》是第一篇,展

示了当时旧中国农村以至整个社会复杂的阶级关系,发掘了农

民悲惨生活的根源;不仅反映他们长期受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而造成的肉体上的痛苦,而且着重描绘了他们长期以来在封建

制度和思想的束缚与毒害下的精神状态,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

制度和封建思想,有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另一方面是讽刺封建

余孽,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在个人反抗失败后的不

同表现及其空虚、动摇的弱点。

三、“变”与“不变”

2016

精品文档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重回故乡所观察到的“变”与

“不变”之处?

明确:不变的是鲁镇人及风俗习惯。见文章前两段“他比

先前并没有什么改变,单是老了些”“他们也没有什么大改变,

单是老了些”“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也就

是说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透过不变我

们可以看到一个没有封闭封建的鲁镇。变化的的是祥林嫂,见

文章第三段“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

2、再浏览课文,找出祥林嫂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明

确:

初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

但两颊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口角边渐渐

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A、提问:“脸色青黄”这个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生活条件不好,遭遇丈夫去世,打击比较重。B、

顺着眼”是顺从的样子,二十六七岁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是年

轻女性,很活泼、开朗、率性,但是祥林嫂二十六七岁的时候

却是顺着眼,这应当是长期受到一些无形的规则规矩的限制所

致。

C、”两颊还是红的”以及来了之后,在劳动中”有

2016

精品文档

了笑影,白胖了“。第一次来鲁镇,让我们看到了经历了

一次丈夫去世的人生打击以后,祥林嫂有了人生的希望,我们

应该对此感到欣慰。

再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

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

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1.第一次来鲁镇,脸颊是红的,这一次“只是两颊上已经

消失了血色生命的活力已经没有了

2.第二次来到鲁镇,”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

那样精神了生命中已经多了许多悲哀。

最后来到鲁镇: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

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

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A、”脸上瘦削不堪”表示祥林嫂流浪了四五年,生活没有

着落,人瘦削不堪是自然的。

B、“黄中带黑”强化了这几年所受的苦。原来是“青黄”,

现在是''黄中带黑",已经失去了正常的肤色。C、”消尽了先前

悲哀的神色”可以看到,第二次来鲁

2016

精品文档

镇的时候的神色是悲哀的,现在已经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

没有任何表情,没有任何神态上的变化。行尸走肉。

D、”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说

明祥林嫂站在那里像一个木雕,只有眼珠动一动,才知道原来

是个活人。

3、为什么短短几年,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她经历了

什么?

明确:丧夫—出逃——被迫改嫁——又丧夫—丧子一

—被歧视——沦为乞丐。

4、祥林嫂最后带着绝望和恐惧死去了,除了个人的不幸

经历外,还有什么使一个活生生的人变得不复存在?她真的是

穷死的吗?谁是幕后真凶?明确:首先要从死者生前接触的人

入手调查。

最后目睹人——“我分析“我”和死者的对话。1、祥林

嫂对我的三问是什么?

明确:有无魂灵,有无地狱,死后的一家人能否见面。2、

她希望得到怎样的回答?理由是?

明确:她“希望其有,有希望其无”。她对死亡的态度本身

就是矛盾的。一方面对死亡充满了向往,因为死亡意味着解脱

和团圆;另一方面又害怕和恐惧死亡,因为死亡意味着惩罚和

被据为两半。

3、我对祥林嫂的三答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